-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林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3月线上考试试题(解析版)
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林虑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二3月线上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 1.为营造“富者逸居而不虞寇劫,恃贫者相保以为存;贫者土著而有所周给,恃富者相保以为生”的社会氛围,王安石在变法中推行了 A. 青苗法 B. 免役法 C. 保甲法 D. 市易法 【答案】C 【解析】材料信息“富者逸居而不虞寇劫,恃贫者相保以为存;贫者土著而有所周给,恃富者相保以为生”体现的是社会秩序的稳定。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王安石变法中的保甲法和此有关,故C正确;青苗法在青黄不接时向农民放贷,秋收后再连本带利收回,故A不符合材料信息;免役法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自行出钱雇人应役,故B不符合材料信息;市易法规定在东京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故D项不符合材料信息。 2.史学界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千古罪人。你认为出现这种分歧主要是针对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哪一措施 A. 均田制 B. 三长制 C. 租调制 D. 汉化政策 【答案】D 【解析】说孝文帝是盖世英雄,是指汉文化政策促进了鲜卑民族的封建化;说孝文帝是千古罪人,是指汉化政策改变了鲜卑民族骑射的传统,使原先的优势丧失,故选D。均田制、三长制、租调制在当时均适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不存在两极分化的评价,排除ABC。 3.西晋初建,司马炎大行分封,想借此“历经长久,本支百世”,但事与愿违。这些皇族大权在手,相互倾轧,最后爆发了“八王之乱”,战火燃遍关中和大河南北,长达16年之久,以致哀鸿遍野、生灵涂炭,国家元气大伤。据此,可以推知 A. 秦统一六国,分封并未就此退出历史舞台 B. 官僚政治的组织框架还未真正形成 C. 为强化中央集权,历代往往交替使用分封制和郡县制 D. 西晋统一汉末三国的混战局面不符合历史发展大势 【答案】A 【解析】根据“司马炎大行分封”可知西晋时期依然实行了分封制,秦统一六国后分封制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故选A项;秦代实行郡县制标志着官僚政治开始取代贵族政治,官僚政治的组织框架已经形成,排除B项;交替使用分封制和郡县制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西晋统一符合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排除D项。 4.战国时期,“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鲜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各国国君对各家“兼而礼之”。这反映出 A. 学术争鸣导致政治纷争 B. 汉代崇尚多元文化并行 C. 诸子百家取得并重地位 D. 政治需求助推文化繁荣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时君世主,好恶殊方…鲜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出于争霸战争的需要,各国竞相招徕人才,推动了战国时期的学术繁荣局面,故D项符合题意。A项,百家争鸣现象源于春秋战国的时代形势,排除。B项,题干未涉及汉代,排除。C项,题干不能体现百家思想取得各国同等重视,无法反映并重地位,排除。 5.“商君遗礼,弃仁思,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旧俗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子壮到出赞。”此现象对秦政权的积极意义在于 A. 有利于推动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调动劳动积极性 B. 有利于实行连坐法以加强政府对人民的控制 C. 有利于增加户口数以提高政府的赋税收人 D. 有利于刺激兵士斗志以增强军队的战斗力 【答案】C 【解析】“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的意思是,秦国人家中如果家庭富裕,那么儿子成年后要(与父母)分家,如果家庭贫困,那么儿子成年后要入赘到别人家。这是商鞅在社会风尚习俗等领域的改革措施,凡一户之中有两个以上儿子到立户年龄而不分居的,加倍征收户口税,所以这有利于增加户口数,提高政府赋税收入,故选C。材料着眼于社会习俗的变革,与土地所有制的变革没有关系,排除A;材料着眼于社会习俗的变革,材料与司法制度没有直接联系,排除B;材料着眼于社会习俗的变革,并非军事改革,排除D。 6.梭伦改革之前曾经赋诗说:“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满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位,竟至陷入绝境。”梭伦所说的绝境是指 A. 雅典面临外邦入侵 B. 奴隶主贵族与奴隶之间的矛盾 C. 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 D. 自然灾害的威胁 【答案】C 【解析】材料中的“悲哀充溢着我的心”和雅典“陷入绝境”,说明梭伦改革之前雅典社会矛盾尖锐,当时梭伦面临最大的压力来源于公民内部不同阶层的矛盾,其中主要是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故答案为C项。A项不是当时雅典面临的危险,排除;奴隶主和奴隶之间的矛盾不是梭伦改革准备解决的问题,排除B项;当时没有自然灾害的威胁,排除D项。 7.恩格斯在评价梭伦改革时说:“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梭伦改革的措施中直接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是 A. 颁布“解负令” B. 实行财产等级制度 C. 设立四百人会议 D. 鼓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答案】B 【解析】注意材料中的“旧的血绿亲属团体遭到排斥”及“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等关键词语。财产等级制度的改革打破了贵族世袭特权垄断政权的局面,故选B项。A有利于发展奴隶制工商业,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四百人会议内容,排除C。鼓励工商业发展有利于发展经济,和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 8.某乡村知识分子在一则日记中记载:“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色亦效洋式,而外洋各国之夷蚕食鲸吞,日甚一日。……来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间有洋帽之人,较上年之情形迥然不同。”由此可见 A. 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 B. 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 C. 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答案】B 【解析】从材料的描述中壳子,乡村知识分子在清朝灭亡、中华民国建立的情况下,没有采用最新的公历,而沿用农历,仍使用清朝末帝宣统的年号,并称辛亥革命为“变乱”,都反映出作者对辛亥革命持否定态度,故选择B项.材料中无法反映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和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可排除C、D两项.“来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反映出乡村社会习俗的变化,可排除A项.故选B. 9.历史的很多时候,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对此,鲁迅先生曾深有感触的说,辛亥革命后,“我到街上走了一通,满眼都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材料反映的实质是辛亥革命( ) A. 没有明确的反帝目标 B. 脱离下层人民群众 C. 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D. 反封建不彻底 【答案】D 【解析】材料信息“内骨子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说明辛亥革命后思想和形式依然是封建的,这体现出辛亥革命反封建的不彻底性,故D正确;材料并不是说明反帝目标的明确性,故A错误;材料信息不能得出辛亥革命脱离下层人民群众,故B错误;材料没有强调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故C错误。 10.陈旭麓指出:“由传统意识所维系民族心理防线在震荡中的解体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显著变化之一。慈禧太后的奴颜和谀态是过去所未曾有过的。在她身上,民族战争的失败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材料中的显著变化发生在 A. 鸦片战争爆发后 B. 甲午战争失败后 C. 八国联军侵华后 D. 武昌起义爆发后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清朝皇帝是道光帝,故A项错误;甲午战后,慈禧太后没有体现出“奴颜和谀态”,民族抵抗意识也没有全部丧失,故B项错误;武昌起义时,慈禧太后已经去世,故D项错误;《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反映出奴颜和谀态,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民族抵抗意识也全部丧失,故C项正确。 11.19世纪末,俄、德、法、日等国企图通过划分“势力范围”来瓜分中国,英国对此持反对态度。1898年,英国议会通过“维护中国的完整和独立”的决议,声称英国只坚持维护它在条约上的权利,主张实现在中国全境无限制的贸易。这表明英国 A. 主张与中国平等外交 B. 力图维护其在华利益 C. 坚持公平贸易的原则 D. 丧失了殖民霸主地位 【答案】B 【解析】由材料“声称英国只坚持维护它在条约上的权利,主张实现在中国全境无限制的贸易”,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凭借其工业经济发达的优势,主张实现在中国全境无限制的贸易,旨在维护其在华的既得利益,B正确;19世纪末,中国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英国不可能主张与中国平等外交、坚持公平贸易的原则,AC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十九世纪末英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大殖民帝国,D错误。 12.甲午战争时,日本以“文野战争”之名,举国之力上下整体动员起来对中国作战。而黄海战后,李鸿章曾试图调南洋舰队北上,没成。李鸿章说:“以北洋一隅之力,博倭人全国之师。”郭嵩焘也说:“中国官民之势,隔悬太甚,民气常郁结不能上达。”这反映出 A. 日本己经成为资本主义强国 B. 中日之间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备战上 C. 中国缺乏现代民族国家意识 D. 洋务运动未能实现中国的富强民主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材料“李鸿章曾试图调南洋舰队北上,没成”“中国官民之势,隔悬太甚”说明甲午战争时,中国还没有形成近代的民族意识,社会政治还是一盘散沙的状态。中日军事装备虽然相差不多,但实质差异在制度、观念和民众状态,故C项正确。日本成为资本主义强国是在一战后,排除A项;B项与题意不符;D项从题干中体现不出来。 13. 历史学家朱维铮在其《重读近代史》第五篇“神和圣”之《海内天国史掠影》中有这样的叙述:“这个天国的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反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平民失望。”上述材料从根本上说明 A. 天国缔造者们已经失去了人民的支持 B. 所谓“天国”其实离百姓非常遥远 C. “天国”对民众而言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D. 旧式阶级的局限性注定了“天国”的失败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从太平天国运动斗争口号和实际行动相背离的角度说明了太平天国的局限性,这一局限性的存在是其失败的根本原因所在,所以D项表述正确最符合题意,A项说法错误,B C两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故答案选D。 14.有学者认为“德意志帝国设有一个普遍的、直接选举产生的国会。虽然总理与政府都由皇帝任命,但他们如果得不到国会多数的支持,几乎就无法执政。”这反映出当时德国 A. 政府向帝国议会负责 B. 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C. 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D. 民主政治并非形同虚设 【答案】D 【解析】“德意志帝国设有一个普遍的、直接选举产生的国会。虽然总理与政府都由皇帝任命,但他们如果得不到国会多数的支持,几乎就无法执政”,这说明国会对政府具有制约作用,即民主政治并非形同虚设,故D项正确;德国宰相向皇帝负责,故A项错误;德国皇帝是国家的权力中心,故B项错误;德国通过1871年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故C项错误。 15.在一院制与两院制的多次交替后,法国最终1875年在第三共和国时确定采用两院制议会。对此,戴高乐曾解释说:“直接普选产生的议会的初步动议未必是完全有远见的,所以必须以另一种选举方式再组成一个议会来进行审查、修改和提出建议。”戴高乐对两院制议会的解释,说明 A. 两院制是世界代议制议会发展的基本趋势 B. 法国议会制是共和派和君主派妥协的结果 C. 间接、直接民主并存是法国代议制的特征 D. 法国两院制议会运行遵从民主与理性精神 【答案】D 【解析】据材料“直接普选产生的议会的初步动议未必是完全有远见的,所以必须以另一种选举方式再组成一个议会来进行审查、修改和提出建议。”可知,戴高乐认为直接选举产生的议会(众议院)未必是有远见的,因此需要另一种选举方式(即间接选举)再组成一个议会(参议院)来进行监督。由此可见,戴高乐主要解释了众议院和参议院的关系,其中众议院由选民普选产生,参议院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二者的关系体现了启蒙思想家所宣扬的民主与理性的精神,D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两院制是世界代议制议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法国议会制是共和派和君主派妥协的结果,A、B错误;材料体现了法国议会产生的方式是间接、直接民主并存,这只是材料的现象,而非材料本质,C错误。 16.2017年7月,美国参众两院以俄罗斯涉嫌干涉美国总统选举为由,分别以98:2和419:3通过了制裁俄罗斯的法案,尽管总统特朗普认为对俄制裁法案有明显缺陷,但他并没有否决此法案。据此可知,美国 A. 总统无权否决参众两院议案 B. 总统权力受到宪法的制约 C. 参众两院拥有一定的外交权 D. 总统与参众两院立场—致 【答案】B 【解析】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否决参众两院的立法,但复议时若以三分之二通过,即为有效。材料中“分别以98:2和419:3通过了制裁俄罗斯的决案”,已经超过了三分之二,总统只能接受,说明了总统权力受到宪法的制约,B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错误。材料涉及的是立法权,不是外交权,C错误。由材料中的“总统特朗普认为对俄制裁法案有“明显缺陷””,可知总统和参众两院的立场并不一致,D错误。 17.威廉·布莱克斯通在其《英国法释义》中阐述当时英国立法系统时说:“国王是议会的一部分,所以也是他适当享有立法权的理由。宪法赋予国王‘否决’权力而非‘决定’权……君主毫无权力胡作非为,而只是‘防止’胡作非为。当既定法律提出时,君主不得自始就擅作变动,但可以同意或反对两院提出和赞同的变动。”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作者主张严格限制王权 B. 英王和议会关系“均衡” C. 国王可以批准议会法案 D. 当时英王已“统而不治”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英国的政治体制。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在强调英王和议会的相互牵制,即强调英王和议会关系是均衡的,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作者是主张英王也是有权力的而非主张严格限制王权,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作者只是强调宪法赋予国王‘否决’权力而非‘决定’权,所以国王不可以批准议会法案,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从材料中的时间和内容来看当时英王还有一些权力而非已统而不治,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18.罗马法将保护未成年人及其他社会弱者的利益看成是一种义务,一种社会公职,强调国家和社会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责任。由此可知,罗马法 A. 强调法律至上 B. 维护公民平等 C. 蕴涵人文主义 D. 追求司法公正 【答案】C 【解析】从“罗马法”将保护未成年人的利益看成是义务、公职和国家的责任,可知正确答案是C项。本题没有说明法律在国家事务中的地位,A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公民间的权利和地位,B项错误;题目中没有具体司法程序和原则,D项错误。 19.对于任期内的官员,雅典主要通过定期的“信任投票”和“告发”两种程序来监督官员,官员在一年的任期内要在公民大会上接受10次信任投票,大概平均36天一次,年满20周岁的公民均有资格参加,会议固定的议题之一是对官员的任内表现进行审查,并投票表决其去留。材料中体现了 A. 直接民主确保了司法公正 B. 公民有依法审查的权利 C. 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 D. 平民有较大监督和问责权 【答案】C 【解析】材料主旨在强调“年满20周岁的公民均有资格”参与对任期内官员监督审查,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故C项正确。A选项“确保了司法公正”错误,排除;B选项“依法审查的权利”在陪审法庭,排除;公民有监督权而不是“平民”,D错误。 20.有学者指出,在雅典只要经多数认可,无论什么都是最终的和公正的,而且没有人能够确定今天有效的法律明天是否有效。如此,雅典人可轻而易举就让法律停止保护自由,使平民统治凌驾于法律之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古雅典根本不存在民主政治 B. 古雅典政治具有强烈人治色彩 C. 古雅典法律基本无法贯彻实施 D. 古雅典民主缺乏基本法制精神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雅典政治。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使“平民”统治凌驾于法律之上意在强调“人”是第一位的,即古雅典政治具有强烈人治色彩,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古雅典当然存在着民主政治,并且是西方民主的发源地,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古雅典法律并非基本无法贯彻实施,只是强调“人”才是第一位的,即具有强烈人治色彩,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民主和法制是孪生的,古雅典民主并不缺乏基本法制精神,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21.从公元前8世纪初开始的二百多年间,由于人口增多,希腊的众多城邦组织本邦的部分居民向外迁移,另立家园,建立起140多座新的城邦,奠定了古代希腊的广阔疆域。这些行动 A. 形成了“众星捧月”的政治格局 B. 具有殖民扩张、争夺霸权的特征 C. 扩大了地中海贸易圈 D. 瓦解了城邦民主政治 【答案】C 【解析】新城邦拓展了古希腊的疆域,扩大了对外贸易即扩大了地中海贸易圈,故C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众多城市与某个城市有从属关系,故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古希腊出现了称霸的城邦,故排除B项;“这些行动”并没有体现出对希腊城邦民主制的瓦解,故排除D项。 22.东汉时,本地大姓子孙享有优先进用的权利,因而州都僚佐中所谓大吏照例由本地大姓垄断。大姓冠族每郡仅此数姓,所以州部大吏往往带有世袭性。这表明 A. 大姓凭借门第长期把持中央政权 B. 东汉贵族政治具有较强生命力 C. 九品中正制未能有效的选拔官员 D. 豪强士族的发展威胁中央集权 【答案】D 【解析】各级地方长官有任期,而地方僚佐多世袭,因此东汉时期的地方政权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当地大姓、冠族控制的。太守辟举属僚、举荐秀才,往往是地方大姓中的名士。地方豪强士族的发展势必威胁中央集权,故选D。材料显示并非把持中央政权,A错误。B 选项与材料不符,排除。C选项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因此说法不符合史实,C错误。 23.宋仁宗曾说,天下之事若都由君主决定,有错误都很难更正。不如众人商议,亦宰相执行,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台谏可以指出,改正起来也容易。据此可推知 A. 君主专制下也有理性精神 B. 宰相掌握国家的最高行政权 C. 宋代政治上实行集体决策 D. 古代政治制度开始出现转型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不如众人商议,亦宰相执行,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台谏可以指出,改正起来也容易。”可知体现的是专制政治体制之下的一种理性精神,强调的是君臣共治天下,A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宰相掌握国家的最高行政权,B选项排除。宋仁宗虽然主张集体商议,但是宋朝政治仍然属于君主专制,C选项排除。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直是君主专制政体,D选项排除。 24.下表是汉代统治者的一些举措或主张。这表明当时 A. 察举已是较成熟的选官制度 B. 统治者将重农抑商作为基本的经济政策 C. 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主流思想 D. 统治者注重教化以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汉高祖推举“有修行”的人为乡三老,汉文帝对各方面表现优异的人进行“嘉奖”,汉武帝通过“劝学”以“举遗兴礼”,这实质上都是通过倡导、劝勉的手段,统一人们的思想,促成忠于封建王朝、恪守封建纲纪伦常的社会风气。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政府重视教化,并未涉及察举选官制度;B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政府对教化的重视,并未体现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C 选项错误,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是在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改造儒学之后,不是在汉高祖和汉文帝时期。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25.白钢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 行省制容易导致地方势力膨胀 B. 行省是元朝最高行政机构 C. 行省制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 行省制体现分权与制衡原则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可知,行省是元朝的地方行政机构,行省拥有经济、政治、军事大权,聚集地方财富上交中央,因此地方权力相对较大,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不会导致地方势力的膨胀,故A项错误。行省制下,行省拥有经济、政治、军事大权,但并不能对中央的权力起到分权的作用,没有起到制衡的作用,故D项错误。元朝最高行政机构是中书省,而不是行省,故B项错误。 26.先秦时期,我国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被称为“南蛮”。春秋时,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帜击退北狄、征伐楚国,成就霸业。后来崛起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楚、吴、越等国又先后北上中原争霸。这一现象表明 A. 周王室集权统治削弱 B. 华夏文化圈逐渐扩展 C. 宗法分封制已经瓦解 D. 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我国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被称为‘南蛮’”可知当时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文化相对中原落后。根据材料“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楚、吴、越等国又先后北上中原争霸”可知楚、吴、越等国认同中原文化,说明华夏文化圈向外扩展。正确答案为B;周王室当时地方实行分封制,还没有实现中央集权,A错误;宗法制分封制已经瓦解过于绝对,C项错误;春秋时期是争霸战争,战国时期才出现兼并统一战争,D与史实不相符,排除。 27.唐代的科举考试“科目繁多,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又有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童子;各科对人才的要求不同,凡博识高才、强学恃问、无失俊选者为秀才;通三经以上者为明经;明娴时务,精熟一经者为进士。”据此可知,唐代的科举制 A. 避免了家世出身对人才选拔的影响 B. 分科细致、选官制度凸显等级森严 C. 诸科并行有利于选拔优秀的人才 D. 开启了分科取士的官员选拔方式 【答案】C 【解析】从材料可知唐朝的科举考试“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又有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童子;各科对人才的要求不同”根据不同的才能选拔出不同的人才,故答案为C。材料没有体现家世出身影响科举考试,A错误。材料不能显示科举考试后都可以做官,并且看不出等级森严,故B错误。科举制最早是从隋朝开始的,D错误。 28.史学家陈寅恪指出:“(唐初)河北士族不必以仕宦至公卿,始得称华贵,即乡居不仕,仍足为社会之高等人物。盖此等家族乃一大地主,终老乡居亦不损失其势力,自不必与人竞争胜负于京邑长安洛阳也”。材料折射出 A. 唐代门阀士族政治占主导 B. 科举制推动士族地位提高 C. 历史发展进程具有渐进性 D. 政治模式反映了土地关系 【答案】C 【解析】这一时期旧土地关系下的家族势力在新的选官制度和土地关系(战争背景下的土地军事集团重新分配)之下仍能保持的较大的影响力,故体现了历史发展的渐进性,故C项正确。A项史实错误,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士族地位变化的问题,只是表述了士族在其势力范围内可以保持稳定的影响力,故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政治模式问题,故D错误。 29.下图为西汉初年中央和诸侯王国所管辖的郡和人口统计图。据此可知西汉初年 中央辖郡王国辖郡中央辖人口王国辖人口 A. 中央辖区经济发展高于王国辖区 B. 中央辖郡的政治地位高于诸侯国 C. 诸侯王国与中央政府的矛盾尖锐 D. 地方官制调整影响社会秩序稳定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统计图表中“中央辖郡”和“王国辖郡”可以看出,中央所辖郡的数量是王国所辖数量的三分之一左右,但人口数却是王国所辖的二分之一,根据一般经济与人口发展关系的理论可知,用有限土地资源养活更多人口,说明其经济基础更好,由此可知,中央所辖地区供养了更多的人口,这就需要更好的经济基础,表明中央辖区经济发展高于王国辖区,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统计图表中“中央辖郡”和“王国辖郡”可以看出都有“郡”,并不能体现中央辖郡的政治地位高于诸侯国,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无法体现出诸侯王国与中央政府的矛盾尖锐,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到地方的官制问题和社会的秩序情况,故D项错误。故选A。 30.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朝统一全国后,不分诸侯国而设置郡县,废除诸侯而委派郡县长官。秦占据了天下的险要地势,建都于全国的上游,控制着全国,把局势掌握在手里,这是它做得对的地方。”这说明秦朝 A. 加速了兼并战争的进程 B. 秦统一之后始废分封制 C. 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 D. 秦统一之后始行郡县制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秦朝统一后实行郡县制,并占据险要位置以加强对全国控制,反映了秦朝时期中央集权制度逐渐形成,故C项正确。A 项,此时秦朝已经统一,兼并战争已经结束,排除。B项,战国时期分封制开始废除,排除。D项,郡县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产生,排除。 31.《礼记▪乐记》称,“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这表明西周 A. 强调身份的划分和社会规范 B. 以礼区别宗法远近血缘亲疏 C. 借助音乐进行政治道德教化 D. 灌输君权至上来维系分封制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解答本题需正确解读题干所给材料中“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的主旨,并正确掌握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题干所给材料中“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可知,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西周时期用礼乐制度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因此表明西周借助音乐进行政治道德教育,故C选项正确;题干所给材料强调的是礼乐制度的作用,“强调身份的划分和社会规范”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宗法制,也没有体现“以礼区别宗法远近血缘亲疏”的问题,故B选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君权至上确立于秦朝,这与题干中“西周”不符,故D选项错误。 32.“以诗为谏”是先秦时期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劝谏传统。西周时期的“献诗”“采诗”制度将“以诗为谏”纳入到国家政治监督机制中,成为下臣进谏的正当方式;春秋以后,“赋诗”“引诗”风尚的盛行使得“以诗为谏”的权威性得到了更为普遍的认可。这反映了先秦时期 A. 进谏机制走向了成熟化 B. “诗”的政治功能加强 C.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强化 D. 权力监督机制得到完善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早起政治制度的特点,解答本题需正确解读题干所给材料中“西周时期的‘献诗’‘采诗’制度将‘以诗为谏’纳入到国家政治监督机制中,成为下臣进谏的正当方式;春秋以后,‘赋诗’‘引诗’风尚的盛行使得‘以诗为谏’的权威性得到了更为普遍的认可”的主旨,并正确掌握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题干所给材料中“西周时期的‘献诗’‘采诗’制度将‘以诗为谏’纳入到国家政治监督机制中,成为下臣进谏的正当方式;春秋以后,‘赋诗’‘引诗’风尚的盛行使得‘以诗为谏’的权威性得到了更为普遍的认可”表明,“诗”的政治功能日益加强,故B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强调的是“诗”的政治功能问题,而不是体现进谏制度成熟问题,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中国古代独特的劝谏传统,没有体现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并且中国早期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C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权力监督机制问题,故D选项与材料内容不符。 33.春秋时期,秦人只祭祀自己的先祖白帝少灵。战国时期,泰灵公“作上醇(条坛),祭黄帝作下時,祭炎帝”。这变化体现了 A. 宗法制度的异变 B. 血缘氏族的解体 C. 华夏民族的融合 D. 政治联盟的形成 【答案】C 【解析】从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人只祭祀先祖,到战国时期增加了祭祀黄帝和炎帝,结合所学可知,C项正确;秦人祭祀对象增加,不是对家族内部继承、管理的冲击,A项错误;尊崇炎黄,不能体现血缘关系瓦解,B项错误;对炎黄的祭祀不是与炎黄在政治上的联盟,D项错误。 34.西汉学者刘向概括战国时期混乱局面说:田氏代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是以传相仿效,后生师之,遂向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据此,刘向认为 A. 道德沦丧是导致混乱的主要原因 B. 分封宗法走向崩溃是历史的必然 C. 卿大夫势力的崛起冲击传统秩序 D. 诸侯国易主成为战国动乱的根源 【答案】C 【解析】材料体现的逻辑是士大夫崛起,诸侯国易主,道德大废,分封制遭到破坏,所以答案为C。道德沦丧不是导致混乱的主要原因排除A。 材料无法反应宗法制的内容,以及无法体现历史必然性,故排除B。D选项错在根源,战国动乱的根源,应该从经济方面去思考。 35.赵宋王朝创建的地方行政区划为路制,路制以交通路线为主来划分行政区域,一改汉州、唐道固定区域、固定人员、权力集中的原则,分而治之、相互牵制。据此可知,宋朝路制的设置 A. 汲取了前代历史教训 B. 满足了商业发展的要求 C. 加强了封建君主专制 D. 铲除了封建割据的根源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汉唐在地方行政区域上设置固定区域、固定机构等,导致了地方割据,使唐末藩镇割据局面一直存在,宋朝对地方行政规划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吸取前代教训,故选择A选项;材料并没有体现道路整改或利于商业发展,故排除B选项;宋朝这一制度削弱了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而并非君主专制,故排除C选项;古代封建割据的根源是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这也不是对地方行政区划进行整改就可以铲除的,故排除D选项。 36.甲午战争前,李鸿章认为如果中国不先与日本开仗,日本应该也不会动手,“此万国公例”,谁先开战,就是谁理亏,因此没有进行军事准备与战前部署,而是向英、俄、德、法、美等国进行控诉。这表明 A. 西方列强的干扰使清政府延误了战机 B. 舆论在国际冲突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C. 战前动员的不足是清政府战败的主因 D. 清政府对近代外交的认识和运用不足 【答案】D 【解析】材料没有涉及西方列强的干扰,只是提到清政府向英、俄、德、法、美等国进行控诉,A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舆论对甲午战争前的中日双方的评论,B错误;清政府战败的主因在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国力的衰弱,C错误;据材料“甲午战争前,李鸿章认为如果中国不先与日本开仗,日本应该也不会动手,‘此万国公例’,谁先开战,就是谁理亏,因此没有进行军事准备与战前部署,而是向英、俄、德、法、美等国进行控诉”可以得出政府对近代外交的认识和运用不足,故D正确。 37.条约签订后,游历护照开始出现。护照的主要内容:“兹有本国人名□□请照赴十八省游历,本领事深知系我国良民,为此给照,准其前往。故请烦大清执政大臣及各省文武官员验照放行,丝毫不得留难,并望以宾礼相待,随时照料。”据此可知 A. 这一现象出现于十九世纪中期 B. 如果外国人寻衅滋事,地方官可以裁办 C. 中国内地实现向外国人的全方位开放 D. 清地方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游历护照开始出现,所反映的《天津条约》内容,故1858年,故A项正确;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中获得领事裁判权,侵犯中国司法主权,故B项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使的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内地,但是说全方位开放表述不准确,故C项错误;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是在《辛丑条约》以后,故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A。 38.“《天朝田亩制度》表现了农民的农业社会主义思想,即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平均主义思想。这种思想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一方面有巨大的革命性;另一方面在实质上又带有反动性”。其“革命性”主要体现在 A. 实施男女平等的分配方案 B. 贯彻平均主义的基本原则 C. 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D. 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平均主义思想”,结合所学可知,《天朝田亩制度》平分土地的方案,是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彻底否定,故C项正确;A、B不是“革命性”的主要体现,排除;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是《天朝田亩制度》空想性的体现,不是“革命性”的主要体现,排除D项。 39. 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A. 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 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C. 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D. 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材料信息体现的是18世纪中叶时英国国王还掌握媾合与开战的权力,但是“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也就是说国王必须要让议会参加才能行使媾合与开战的权力。本题表明的现象是当时英国国王仍旧保留某些权力,但是必须让议会参见才能行使。实质上说明了在君主立宪制下,国王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由材料信息可知,关荣革命的成果并没有受到侵蚀,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出国王专权,故B项错误;此时责任内阁制已经形成,国王不能控制内阁,故C项不符合史实。 40.1843年8月,清政府审定《五口通商章程》,对某些条款表示不同意见,但对领事裁判权却认为“通商之务,贵在息争”。如此可以“免致小事酿成大案”。这反映了清政府 A. 竭力塑造通商大国形象 B. 对近代国际关系茫然无知 C. 力图改变小农经济状态 D. 试图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 【答案】B 【解析】材料中清政府对领事裁判权的危害没有正确认识,这反映了清朝政府对近代外交和国际关系的愚昧无知,害怕涉外纠纷带来麻烦,不知损害国家主权,故B项正确;材料信息和通商大国形象相背离,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和改变小农经济状态没有关系,故C项错误;《五口通商章程》中领事裁判权本身就是不平等,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故D项错误。 41.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普鲁士虽然有能力否决不利于它的议案,但其他中小邦也可以联合起来以多数票制服普鲁士,确保自己的权力不受侵犯。这表明 A. 当时德意志统一尚未真正完成 B. 德国国家结构呈现联邦制特征 C. 德意志邦联制下地方权力过大 D. 普鲁士专制主义传统受到遏制 【答案】B 【解析】材料中提到“普鲁士虽然有能力否决不利于它的议案,但其他中小邦也可以联合起来以多数票制服普鲁士,确保自己的权力不受侵犯”,这就可以看出德意志帝国的普鲁士与各个邦之间存在制约关系,组织形式呈现着联邦主义的性质,B正确;A项错误,此时德国已经统一;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意志是联邦国家,C项表述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普鲁士与各个邦的关系,D项材料无从体现,排除。 42. “万民法吸收了清除了形式主义的罗马市民法的规范、同罗马人发生联系的其他各民族的规范、地中海商业习惯与法规,主要涉及所有权和债务等方面的内容的调整。”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万民法继承了公民法的具体内容 B. 万民法是公民法的适时革新 C. 公民法忽略了财产所有权的规定 D. 公民法是万民法组成部分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涉及所有权和债务等方面的内容的调整”说明万民法是对公民法的内容进行了革新,故B项正确;“清除了形式主义的罗马市民法”, 万民法继续公民法的主要是一些原则、思想,更多地是吸收了其他各民族和地中海地区的一些法律规范,故A项错误; “万民法……主要涉及所有权和债务等方面的内容的调整”,这些内容的调整从侧面证明了公民法没有“忽略”所有权和债务等方面,故C项错误;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从适用范围、内容侧重点、存在时期等方面都不相同,所以公民法不是万民法的组成部分,故D项错误。 43.当各州对西部土地争夺难决的时候,应各州要求,1780年10月邦联国会决定,凡可能割让或转让予合众国的土地,“其日后的处理应符合于合众国的公共利益”。纽约等州因此放弃其西部土地权,使之成为国家的“公共土地储备”。从中得到的借鉴是 A. 中央扩权有利于缓解各州纠纷 B. 联邦制能够维系中央与地方的平衡 C. 邦联制有利于强化中央控制力 D. 向西扩张领土可提升国家的凝聚力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美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强调中央扩权在客观上起到了有利于缓解各州纠纷的作用,即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是强调中央与地方的平衡而是强调中央权力的增强,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联邦制而非邦联制有利于强化中央控制力,选项C自身就是错误的,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偏离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44.五代时期,后汉将领史弘肇曾公然宣称:“安朝廷,定祸乱,直须长枪大剑。至如毛锥子,焉足用哉!”此类主张在当时很有市场。北宋建立后,为扭转这种状况 A. 实行分割事权的制度设计 B. 改变外重内轻的政治局面 C. 确立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 D. “和平收买”功臣大将兵权 【答案】C 【解析】北宋政府实行分割事权制度设计,主要针对和防范的是相权而并不是材料中所提及的武将擅权现象,故A项错误;材料中涉及的是武将擅权而非外重内轻的政治局面,故B项错误;针对材料中那种武将擅权和拥兵自重的现象,北宋政府采取了“重文轻武”和“文人治国”的基本国策,故C项正确;“‘和平收买’功臣大将兵权”这里讲的杯酒释兵权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并未从根本上触及武将擅权的现象,故D项错误。 二、综合题 4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贵籴(即买米)食不利,而又加重征,而民不得无(不)取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也。 ——《商君书·外内》 材料二 煕宁四年(1071 年),司农寺拟定的免役法规定: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衙前等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各州县预计每年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原不负担差役的官户、女户、寺观,要按同等户的半数交纳钱,称助役钱。 煕宁五年(1072 年),颁行市易法,在京城设市易务(后改为市易司),以 100 万贯作本,负责平价收购商人滞售的货物,赊货给商贩贩卖,也向商贩发放贷款。商贩赊货物及借款,需以财产作抵押,5 人以上互保,每年纳息二分。 ——转自历史风云网 材料三 (司马光说)“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则不更造也。” ——《宋史》 材料四 宋太傅荆国王文公安石,适应于时代之。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 ——梁启超《王安石评传》 (1)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在惠农方面的具体做法及其目的。 (2)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对商业的态度并简析其原因。 (3)结合材料三、四分析,司马光和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的态度及原因。 【答案】(1)商鞅的措施:提高粮食价格;目的:增加农民收入。王安石的措施:实行免役法;目的:减轻农民差役负担,保证农民生产时间,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2)商鞅态度:主张抑制商业发展;原因: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巩固封建统治。王安石态度:主张限制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和操纵;原因:增加政府收入,挽救统治危机。 (3)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原因:代表守旧势力,维护旧制。梁启超:肯定王安石变法,主张变革;原因:梁启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变法维新 【解析】 (1)“具体做法”,据材料一信息“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贵籴(即买米)食不利,而又加重征,而民不得无(不)取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也”和材料二信息“司农寺拟定的免役法规定”得出:商鞅变法是提高粮食价格,王安石变法是实行免役法。 “目的”,依据所学知识得出:商鞅变法是增加农民收入,王安石变法是减轻农民差役负担、保证农民生产时间、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等。 (2)“态度”,依据材料一信息“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得出:主张抑制商业发展;由材料二信息“在京城设市易务(后改为市易司),以 100 万贯作本,负责平价收购商人滞售的货物,赊货给商贩贩卖,也向商贩发放贷款”得出:主张限制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和操纵。 “原因”,依据所学知识从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的角度分析商鞅变法;从增加政府收入,挽救统治危机的角度分析王安石变法。 (3)“司马光态度”,根据材料三信息“治天下譬如居室,敞则修之,非大坏则不更造也”得出:司马光反对变法。 “原因”,依据所学知识从司马光代表守旧势力,维护旧制的角度分析。 “梁启超态度”,根据材料四信息“适应于时代之,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得出:梁启超肯定变法,主张变革。 “原因”,依据所学知识从梁启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变法维新的角度分析。 4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初在地方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三司”互不统属。这虽是强化中央集权之举,但事权不一,不利于弹压地方。于是出现了巡抚、总督的设置,以节制三司,统一协调地方权力,消除效率迟缓之弊。明代,地方上先后设立巡抚30余处,总督10余处,但设置尚未完全固定,辖区大小不均,如内地巡抚通常兼治一省之事,而边地巡抚辖区却小于一省。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在清政府致力于实行立宪政体之后,它处理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行政制度的改革。在义和团事件之后不久,政府已经开始了一系列改革,包括整饬吏治和改组过时的官僚机构。但是这种努力遇到了很多困难。造成许多官员贪污腐化和官僚制度落后过时的原因被认为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存在着“捐纳”制度,特别是卖官鬻爵。以前当政府需要额外收入时,它就临时求助于卖官鬻爵的办法,但是自从太平军战争以后,这个制度就成了一项长期措施。结果官场中有很多人是以金钱或军功获得他们的官职的。人们认为这种做法造成了大量的贪污腐化。此外,有很多官署几乎没有职守。在中国,子女们被认为应遵循由父母规定的成例行事,因此,由历代皇帝设立的衙署即使在时移世易和需要改组时,仍然被保持了下来。 ——摘编自[美]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代地方行政管理改革的特点。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行政制度改革与明代地方行政管理改革目的的不同之处及其原因。 【答案】(1)特点:注重调节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因地制宜设置地方行政长官的辖区。 (2)不同:明代是加强中央集权,清末是着眼于新政改革的需要。 原因:清政府“捐纳”制度长期存在,贪污腐化严重;官僚制度落后过时;政府机构的行政效率低下。 【解析】 (1)从材料中“明初在地方设承宣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挥使‘三司’,互不隶属,虽是强化中央集权之举,但事权不一,不利于弹压地方。于是相继出现了巡抚、总督的设置,以节制三司,统一协调地方权力,消除牵制、扯皮、效率迟缓之弊。”可知明代地方行政管理改革的原因。 从材料“于是相继出现了巡抚、总督的设置,以节制三司,统一协调地方权力”“辖区大小不均,如内地巡抚通常兼治一省之事,而边地巡抚辖区却小于一省”可以得出明代地方行政管理改革的特点。 (2)从材料一中“统一协调地方权力,消除牵制、扯皮、效率迟缓之弊”和材料二中 “在义和团事件之后不久,政府已经开始了一系列改革,包括整饬吏治和改组过时的官僚机构”可知清末行政制度改革与明代地方行政管理改革目的相同之处,即改组过时的官僚机构;提高行政效率。从材料二中“在清政府致力于实行立宪政体之后”可知这是清末新政时期,联系所学可知两者的不同之处,明代是加强中央集权,清末是着眼于新政改革的需要。对于其不同的原因可以从材料“包括整饬吏治和改组过时的官僚机构”“造成许多官员贪污腐化和官僚制度落后过时的原因被认为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存在着“捐纳”制度,特别是卖官鬻爵”“此外,有很多官署几乎没有职守”“由历代皇帝设立的衙署即使在时移世易和需要改组时,仍然被保持了下来”概括归纳。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