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南昌十中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历史(学科)试题 全卷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 1.楚国是活跃在汉水和长江流域的一个国家。楚国君主的心病是,在周朝的政治体系中他们的封号太低,与其强大的国力并不相称。第六代楚君熊渠曾说:“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由此可知 A. 楚国在军事上已经具备问鼎中原的实力 B. 周楚两国征战给双方都带来深刻的影响 C. 楚国“不服周”的态度纯属夜郎自大 D. 商周沿袭而来的“天下观”在传播中受阻 【答案】D 【解析】 楚国封号与其强大的国力不相称,楚君熊说:“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说明楚国利用蛮夷的身份摆脱礼制的制约,进行兼并战争,商周沿袭而来的“天下观”在传播中受阻,D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步及“问鼎中原”的信息,排除A;周不是诸侯国,并且材料也没有涉及征战的信息,排除B;根据“与其强大的国力并不相称”可知,楚国具有一定实力,并非夜郎自大,排除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 2.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登科录》记载了进士中榜的情况。其中601名进土中,平民家庭出身的有417人,官僚家庭出身的只有184人。这反映了当时 A. 门第观念的淡化 B. 社会控制程度有所松弛 C. 社会阶层的流动 D. 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答案】C 【解析】 材料反映宋代平民出身的进士比例较高,占到绝对多数,说明下层平民逐渐获得了大量的升迁机会,社会阶层的流动增强,C符合题意;根据“官僚家庭出身的只有184人”可知,门第观念仍然具有影响,A排除;B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宋朝是封建社会,不可能实现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其中601名进土中,平民家庭出身的有417人,官僚家庭出身的只有184人”,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所学科举制的影响分析解答即可。 3.雍正帝刷新了古代历朝多项纪录,他建成完整的密折制度,促使内外大臣互相监视。他在位五千多天,仅批阅过的密折便超过十六万件,平均日批三十多件。雍正帝的做法 A. 使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B. 意在加强中央集权 C. 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D. 是勤政爱民的表现 【答案】A 【解析】 从材料中的“建成完整的密折制度,促使内外大臣互相监视”等信息来看,雍正帝的做法使皇帝权力极大扩展,从而使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故答案为A项;雍正帝的做法是扩大皇帝权力,不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排除B项;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违背历史发展规律,排除C项;这些做法与勤政爱民无关,排除D项。 4.下表是中国革命档案里收藏的一份文件 这一文件精神的贯彻 A. 阻碍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B. 强化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C. 脱离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实际 D. 巩固了根据地红色政权的地位 【答案】C 【解析】 根据“占领一个或几个工业的、行政的中心城市”、“加紧组织和推动城市工人的大规模政治斗争”可知该文件贯彻的是城市中心论的思想,这一文件精神脱离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实际,故选C;材料内容不能确定具体时间,并不能表明对国民革命运动的阻碍,排除A;这一文件精神与“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相悖,并不能巩固根据地红色政权的地位,排除BD。故选C。 5.下图反映了1932年~1934年间我国棉花总产量的变化情况。据此可推知,这一状况 A. 促使自然经济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B. 是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发展的结果 C. 抵制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D. 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拓展了空间 【答案】D 【解析】 根据示意图数据变化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我国棉花总产量有较大增长,从而为民族棉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材料,说明这一状况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拓展了空间,故答案为D项;自然经济退出历史舞台是在三大改造后,排除A项;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是在1935年,排除B项;材料不能反映这一状况对西方列强对中国商品输出的抵制,排除C项。 6.下表香港“精武”系列电影中虚构的民族英雄“陈真”形象,据表可知 A. 时代变迁影响民众文化消费心理 B. “陈真”形象的艺术品位愈来愈高 C. 影视作品提升了民众的历史素养 D. 影视作品愈益重视还原历史真实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精武”系列电影中民族英雄“陈真”在不同的时期,服饰、造型、对日本态度和故事的相关主题的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随着时代的变迁,民众对文化产品的消费心理发生了变化,影响到了电影的创作,A项正确;材料仅通过人物形象和一些情节变化,不能体现“艺术品位”的提高,B项错误;只有电影创作上的介绍,不能得出其提高了民众的“历史”素养,C项错误;陈真是虚构的民族英雄,这一系列的电影创作不能说明影视作品重视还原历史真实,D项错误。 7.1990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香港基本法.《基本法》共160条是“一国两制”构想的具体体现,其原则精神是:主权原则;“一国两制”:实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保持香港稳定。这说明 A. 香港《基本法》体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实际应用 B. 香港《基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C. 香港可依法保持和发展同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联系 D. 香港问题与台湾问题在本质上的一致性 【答案】A 【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针对香港问题,为促进祖国的统一,提出了灵活务实的政策,即一国两制,港人治港,为香港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制度保障,故A正确;中国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故B不正确;香港作为中国的一部分,不能与某个国家发展政治联系,故C不正确;香港为题是西方侵略造成的,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二者本质上是不同的,故D不正确。 8.柏拉图曾经说,“如果你否认比例规则,把过分大的帆装到小船上,给一个小个子吃太多的食物,把太大的权威交给一个够不上这一权威的人,那么后果是灾难性的。”你认为该评述可以用来指正雅典民主的哪一缺陷 A. 民主的范围 B. 民主的性质 C. 民主的参政方式 D. 民主的组织形式 【答案】C 【解析】 柏拉图的话暗指素养较低的人如果承担起太高的权利和责任,后果会很严重,这种情况最有可能在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中出现,故C项符合题意;雅典民主范围的局限性是外邦人、女子不能参政,A项不符合题意;民主的性质是奴隶主性质民主,B项不符合题意;民主的组织形式是通过公民大会,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9.德皇威廉一世因其行宫前一破旧磨坊有碍观瞻,与磨坊主商议将其拆除并予以补偿,但遭拒绝,遂派人强行拆之。磨坊主不服起诉至法院,法院以侵犯财产权为由判决皇帝恢复磨坊原状并赔偿其损失,威廉皇帝履行判决。后此磨坊成为德国宪政的一个标志。由此可知此时 A. 德皇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B. 德国的社会矛盾异常尖锐 C. 公民的财产权得到一定保障 D. 遵守法律成为社会的共识 【答案】C 【解析】 材料“法院以侵犯财产权为由……威廉皇帝履行判决”表明当时的法律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公民的财产权,即使是皇帝也不能侵害公民的这种权力,故选C项。材料中德皇的这种行为是有可能是被动接受的,宪政体制下即使是强权的德国皇帝也要遵从法律的规定,而A项是德皇主动的行为,这一结论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排除;材料仅反映了德皇与磨坊主之间的矛盾,不能说明整个德国社会矛盾异常尖锐,B项说法以偏概全,排除;材料仅反映了磨坊主敢于用法律捍卫自己的权利,不能说明遵守法律成为社会共识,D项也是以偏概全,排除。 10.口号一般文字简短,表达明快,并具有宣传鼓动性。下列关于苏联(俄)不同时期的口号或政策言论,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延缓速度就是落后,落后者是要挨打的” ②“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 ③“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 ④“粮食税就是向这种粮食政策的过渡” A. ②③④① B. ③②④① C. ④①③② D. ②③①④ 【答案】B 【解析】 结合所学,①是斯大林执政时期,②是在1921年2月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时提出的政治口号,③是1920年列宁提出的,④是1921年4月列宁在《论粮食税》中的言论,故正确的顺序是③②④①,故排除ACD,故B符合题意。故选B。 11. “口红效应”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首次提出的理论。所谓“口红效应”是指在美国,每当经济不景气时,口红的销量反而会直线上升。……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人们仍然会有强烈的消费欲望,所以会转而购买比较廉价的商品。尤其是战争期间,政府和传媒都鼓励妇女们涂抹着口红进入工厂或军队唇间一抹亮丽的红色成了鼓舞士气的法宝。这一理论 A. 反映美国女权运动的发展 B. 表明新政已使全国经济走出低谷 C. 体现了政府采取鼓励消费的措施 D. 反映民众危机中淡定从容的心态 【答案】C 【解析】 由材料“尤其是战争期间,政府和传媒都鼓励妇女们涂抹着口红进入工厂或军队唇间一抹亮丽的红色成了鼓舞士气的法宝。”可以得出,在特殊时期政府采用特殊形式刺激经济,体现了政府鼓励消费的措施,故C正确;材料中“口红效应”与女权运动无关,故A不正确;材料只是反映政府鼓励消费的措施,不能得出经济已经好转,故B不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政府政策和措施,不能得出民众淡定的心态,故D不正确。 12.某一流派的作品,以历史题材为描写对象,其描写重点不在反映历史真实,而在表现自我的想象。他们美化中世纪封建宗法制度,把中世纪当作“黄金时代”与资本主义对立。属于这一流派的作品是 A. 《十日谈》 B. 《巴黎圣母院》 C. 《人间喜剧》 D. 《老人与海》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干“其描写重点不在反映历史真实,而在表现自我的想象…把中世纪当作“黄金时代”与资本主义对立”结合所学可知为浪漫主义思潮,《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作品刻画中世纪的法国社会真实生活,表现了卓越的手法和浪漫的形式,故B项正确;《十日谈》为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作品,体现了人文主义,排除A项;《人间喜剧》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排除C项;《老人与海》为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 二、材料阅读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3年3月,即罗斯福总统刚刚上台执政的前几个月,由于大萧条带来的贫困,退伍军人要求补偿金的大军开始向华盛顿汇集。到了5月,就有大约3000人住进一座“帐篷城”,这是罗斯福总统命令军队在华盛顿郊区一处废弃的要塞专门为他们搭建的。在白宫的安排下,国家新的第一夫人艾莲娜·罗斯福冒着风雨、踏着泥泞来到这些退伍军人之间,参加他们的歌咏会。一位退伍兵这样说:“胡佛派来军队,罗斯福派来他的妻子。”到1933年6月,约2600名退伍兵接受了罗斯福总统“新政”提供的工作。 ——摘编自《向华盛顿进军事件》 材料二 宋代以前,救助贫困人口一般以政府为主……到了宋代,国家开始注重用经济手段、调动民间力量参与扶贫救助……此外,还鼓励民间互助,动员富户救助贫户,并立“纳粟补官”制度,对参与扶贫的富户奖以荣誉称号……政府除了在自然灾害之后开展临时性救助,还从百姓日常生产生活实际出发,制定系统性扶持办法 ——摘编自孙竞、张文《中国古代扶贫实践及其当代价值》 材料三 光绪初年,陕西、河南爆发了极罕见的大旱灾,从1877年到1879年,历时三年,蔓延陕西、直隶、山东等省,并波及江苏北部、安徽北部、江西东部、四川北部。面对大量涌入的灾民,在西方传教士救济灾民的刺激下,江南士绅开始了跨地域的长期、大规模、有组织的“义赈”活动。李金镛等著名社会救济人士成立协赈公所等救济机构,在山东、河南、山西等地开展救济,并在《申报》刊登募捐公告……号召全社会参与救济。 ——摘编自余新忠《遗失的传统:明清时期的民间社会救济》 材料四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冋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摘自《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33年美国民主制度遇到的危机,并简析罗斯福是如何应对这次危机的。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与古代社会救助相比,中国近代社会救助的新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出现这些新特点的原因。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期中国扶贫工作的意义。 【答案】(1)危机:经济危机造成美国广泛的贫困现象,政府面临极大的社会压力,这严重威胁了美国的民主制度。应对:安抚贫困人民;提供基本救济;举办公共工程,创造就业岗位;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2)新特点:民间社会救济的力度有了很大突破,自成一体;西方传教士参与社会救济活动。原因:随着近代列强侵略加深,传教士大量涌入中国;清廷腐朽,政府赈贫力度有限;1877—1879年发生罕见的大旱灾;李金镛等社会力量的积极努力;报刊等近代宣传工具的出现等。 (3)推动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完善了社会主义制度;为世界消除贫困工作提供经验借鉴; 【解析】 (1)关于“危机”,由材料“大萧条带来 贫困,退伍军人要求补偿金的大军开始向华盛顿汇集”,可得出经济危机造成美国广泛的贫困现象,政府面临极大的社会压力,这严重威胁了美国的民主制度。关于“应对”,由材料“国家新的第一夫人……这些退伍军人之间,参加他们的歌咏会”,可得出安抚贫困人民;由材料“罗斯福总统‘新政’提供的工作”,可得出提供基本救济;结合所学,罗斯福新政也可以从举办公共工程和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等角度归纳。 (2)关于“新特点”,由材料“跨地域的长期、大规模、有组织的‘义赈’活动”“号召全社会参与救济”,可得出民间社会救济的力度有了很大突破,自成一体;由材料“西方传教士救济灾民”,可得出西方传教士参与社会救济活动。关于“原因”,由材料“西方传教士”,结合所学,随着近代列强侵略加深,传教士大量涌入中国;结合所学, 近代中国清廷腐朽,政府赈贫力度有限;由材料“光绪初年,陕西、河南爆发了极罕见的大旱灾,从1877年到1879年”,可得出1877—1879年发生罕见的大旱灾;由材料“李金镛等著名社会救济人士”,可得出李金镛等社会力量的积极努力;由材料“《申报》刊登募捐公告”,可得出报刊等近代宣传工具的出现等。 (3)由材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可得出推动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对中国而言,可以从经济发展、巩固党的领导、完善了社会主义制度补充对世界而言,为世界消除贫困工作提供经验借鉴。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为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的部分中国政治人物的图片和相关信息。 时间 封面人物 文字说明 1924年 吴佩孚 (图一) 1924年9月8日,《时代周刊》封面的首个中国人出现了。他就是当时的军阀吴佩孚。1924年,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看来美国人也很关心这场决定中国命运的战争。 1942年 蒋介石 (图二) 先后四次登上《时代周刊》封面人物,图二是1942年6月蒋介石第三次上《时代周刊》。封面上蒋介石意气风发,美国人中立的几年还是等来了日本偷袭珍珠港而被迫参战,多了一个实力强大的盟友,蒋介石心里乐开了花。 1950年 毛泽东 (图三) 图三封面标题是:红色中国的毛泽东。图片基调为红,蝗虫是美国对中国人的蔑视。内文如此描述:“4年前他还蹲在荒凉的西北延安的窑润里。而上周,他却住在北京的宫殿,……他的军队让世界上从强大的国家遭受到了痛击。” 1971年 周恩来 (图四) 先后六次登上《时代周刊》,图四是1971年11月8日的封面,左上角写着:中国人来了。当时中美关系正处解冻期,中美都看到了和平友好的希望,当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与周恩来总理进行会谈。 1979年 邓小平 (图五) 先后四次登上《时代周刊》,图五是1979年1月1日的期刊,邓小平被《时代周刊》评为本年度风云人物。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据人民网·国际专题《看走上时代周刊的中国人》等 从上述图文材料中选择一个或两个以上人物及其所处的历史时期提出有关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一:论题:中国由分裂动荡走向统一安定 论述:1912年3月,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中国就陷入北洋军阀的统治下。1916年6月,随着袁世凯死去,国内以段祺瑞、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为代表的军阀相互混战,导致政局动荡,民不聊生。1927年国共合作开展的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1928年底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全国,但这种“统一”并没有带来中国政局的和平稳定。1949年新中国成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实现了中华民族真正独立,并开启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20世纪50年代,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恢复发展了国民经济,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总之,近代中国由分裂动荡走向统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结果,也体现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深层动向。 示例二:论题:中美关系由抵抗走向正常化 论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政府不承认新中国,1950年朝鲜战争进一步恶化了中美关系。随着这场战争结束,美国对新中国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不承认”政策。20世纪60年代后期,中美两国政府面对发生巨大变化的国际形势,都重新调整了外交政策。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与周恩来总理会谈。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并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隔绝状态的结束和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开始。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随后邓小平访问美国。 总之,中美建交40年来,两国关系有过摩擦和低谷,也曾携手共克时艰,经历了波浪式发展。当前中美两国间合作与竞争涉及诸多领域,形成了错综复杂的交织局面。直面当前中美关系所面临的困难,处理两国关系必须重大局、谋长远,才能推动中美关系不断向前健康发展。 【解析】 本题的解答首先是根据材料信息确定论题,如根据材料中的“1924年,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1942年6月”“1950年”“毛泽东”等信息,可以得出“中国由分裂动荡走向统一安定”的论题;根据材料中的“蝗虫是美国对中国人的蔑视”“他的军队让世界上强大的国家遭受到了痛击”“当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与周恩来总理进行会谈”“1979年1月1日”等信息,可以得出“中美关系由抵抗走向正常化”的论题。任选一个论题进行论述,如选定“中国由分裂动荡走向统一安定”的论题,可以联系所学,从北洋政府时期的军阀混战、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的统一、新中国成立真正实现统一和安定等方面来论证说明。本题的解答要做到论题明确,论述过程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1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战后,美国经济持续繁荣,进入“丰裕社会”时代。同时,其社会结构也从生产主导的工业社会向消费主导的后工业社会转变。物质的丰裕和社会结构的变迁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两极分化、种族歧视、公共服务缺失、城市衰败、环境污染、社会保障制度的滞后,医疗教育机会不平等等,这些问题日积月累,对社会繁荣稳定构成了阻碍,通过改革扫除这些障碍,成为势在必行的政治议程。1961 - 1969年间入主白宫的美国总统约翰逊,在政治理想主义的内在动力和激进社会运动的外在压力的共同作用下,掀起了一场史称“伟大社会”的改革运动。其内容,主要包括以种族平等为宗旨的民权立法;消除匮乏为宗旨的向贫困宣战运动;示范城市运动;医疗卫生与教育改革运动;提高生活质量运动。1968年,代表新保守主义派的尼克松在大选中获胜,不久,“伟大社会”改革夭折。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伟大社会”改革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伟大社会”改革失败的原因。 【答案】(1)背景:新上台的约翰逊政府力主社会变革;美国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社会问题日益严重,影响社会繁荣稳定;二战后,世界相对和平稳定。 (2)原因:改革计划存在的问题,如:计划过于庞大等;政权更迭,新保守主义上台;越南战争升级带来的拖累。 【解析】 (1)背景:由材料“1961 - 1969年间入主白宫的美国总统约翰逊……掀起了一场史称‘伟大社会’的改革运动”可知,改革的背景之一为新上台的约翰逊政府力主社会变革;由材料“战后,美国经济持续繁荣,进入‘丰裕社会’时代”可知,改革的背景之一是美国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由材料“其社会结构也从生产主导的工业社会向消费主导的后工业社会转变”可知,改革的背景之一为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由材料“物质的丰裕和社会结构的变迁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可知,改革的背景之一为社会问题日益严重,影响社会繁荣稳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世界相对和平稳定,这也为约翰逊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2)原因:由材料中改革内容可知,改革失败是因为改革计划本身存在的问题,如计划过于庞大等;由材料“1968年,代表新保守主义派的尼克松在大选中获胜,不久,‘伟大社会’改革夭折”可归纳为政权更迭,新保守主义上台;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60年代美国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为国内的改革带来了拖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