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复学诊断考试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复学诊断考试试题(解析版)

天水一中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诊断考试 历史试卷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 ‎1.“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日同姓不婚之制。此数者,皆周之所以纲纪天下。”这则材料意在说明 A. 宗法制最初形成于西周 B. 分封制扩展了周朝疆域 C. 周的制度创新合乎潮流 D. 周定天下缘于礼制建设 ‎【答案】D ‎【解析】‎ 依据材料“立嫡之制”“庙数之别”“同姓不婚”并结合所学可知,这都与西周的礼乐制度有关,礼乐制有利于巩固社会的统治秩序。D正确;宗法制确立于夏朝,发展于商朝,完备于周朝,A排除;材料主要反映的是礼乐制度,B排除;材料只能表明西周的制度建设的积极作用,无法得出“创新合乎潮流”的结论,C排除。故选D。‎ ‎2. 著名华人历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曾提出“历史三峡论”:将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三大阶段。从封建转为帝制是第一次转型,下列符合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的是 A.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B. 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C. 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 D. 君主立宪制取代封建君主专制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封建”阶段不是指封建社会,而是指夏商周时期;“帝制”阶段是从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到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民治”阶段指中华民国成立以后。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从封建转为帝制的第一次转型,A正确;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属于封建阶段,不符合设问,排除B;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属于帝制阶段,但是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君主立宪制取代封建君主专制,不符合史实,排除。所以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 ‎3.宋代初期,中央时常派遣专人充任采访使、按察使、察访使等,不定期却经常性地巡访诸路,观望民情,监察官吏和监督法令的执行。后又有规定:在出外察访的“特使”中,如果有人任意违法,允许被巡察地方的监司“觉察闻奏”,这在本质上反映了宋朝政制 A. 有着完善的分权与制衡机制 B. 存在“三冗两积”的问题 C. 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专制体制 D. 以清明廉洁作为治吏标准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宋朝派遣专人加强对地方巡访、观望民情、监察官吏和监督法令的执行;同时加强对“专人特使”的监察,反映了宋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C项正确;材料主旨强调对地方监察和对“特使”监察,而非涉及分权与制衡,排除A;宋朝政治体制的实施存在“三冗两积”的问题,但与材料无关,排除B;材料主旨强调对地方监察和对“特使”监察,而非以清明廉洁作为治吏标准,排除D。所以选C ‎4.著名学者钱穆认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钱穆先生的观点是 A. 唐朝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 ‎ B. 唐朝皇帝还未拥有足够的专制权力 C. 唐朝三省相互牵制 ‎ D. 唐朝实行集体决策机制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可知唐朝不是实行集体决策,皇帝的决策受到三省的影响,皇权受到一定的制约,故选B,排除D;材料没有体现专制进一步加强和三省相互牵制,排除AC。‎ ‎5.根据下表可知,明清江南市镇管理的主要特点是 市镇类型 管理模式 代表 一般市镇 沿用传统模式,州县衙署直接管理 交通要道市镇 设巡检司加强治安管理 苏州府汾湖镇 一些富裕市镇 设课税司掌收商税 松江府唐行镇 规模较大市镇 委派县丞等官员驻镇掌管治安、税收等 吴江县盛泽镇 钞关、港口市镇 设榷使署、海防署等进行管理 常熟县福山镇 A. 以治安和赋税征收为重点 B. 注重发挥地方自主性 C. 蕴含了近代经济管理方式 D. 保障小农生产的稳定性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设巡检司加强治安管理”“设课税司掌收商税”“驻镇掌管治安、税收等”等信息可知,明清江南市镇的管理模式主要以治安管理和收商税为主,故A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明清江南市镇的管理模式主要以治安和赋税征收为重点,没有体现地方的自主性问题,故B选项错误;上述市镇以治安管理和收商税为主的管理模式不是近代经济管理方式,故C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明清时期中央对江南市镇的管理模式,没有涉及小农生产,并且与稳定小农生产无关,故D选项与材料无关。‎ ‎6.自元代起直至清末废科举,“四书”始终与“五经”并列,而且被视为“六经之阶梯”,为初学者所必读,而其实际地位和影响则是凌驾于“五经”之上。这主要是由于 A. 传统儒学受到激烈批判 B. 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C. 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D. 八股取士成为主要选官途径 ‎【答案】C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四书”的说法是朱熹提出的,“四书”地位上升,反映了理学地位上升,这与程朱理学地位的官方化紧密关联,C正确;宋代理学是对儒学的发展,“四书”地位的上升是理学受重视的结果,A排除;材料没有提及商品经济发展以及冲击传统观念,B排除;八股取士成为主要选官途径是在明清时期,与题中“元代”不符合,D排除。故选C。‎ ‎7.‎ 有学者认为:“清初三大儒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哲学思想是对明末道德人心危机的坚强回应。他们不约而同地批评程、朱、陆、王……他们全部的哲学努力,既不是什么启蒙,也不是对理学的接着讲,而是扬弃或终结理学,以呼唤儒家基本价值观念的重新回归。”从中可知 A. 理学不利于约束道德人心 B. 清代儒学回归孔孟本源 C. 理学失去了传统主流地位 D. 儒学在危机中努力重建 ‎【答案】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清初的思想家们针对“明末的道德人心危机”,批评程朱、陆王学说,希望回归儒家基本价值观念等努力,体现了儒学在危机中的努力重建,D选项正确。宋明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强调约束道德,清代面临新的时代问题,当时的儒学发展不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孔孟本源的回归,而是经世致用,儒学在明清时期依然是官方正统哲学,ABC三项错误。‎ ‎8.伏尔泰对于中国传统儒学推崇至极。在他心目中,奉行儒家的中国是开明的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佛教、道教、喇嘛教都可以自由传道,大家相安无事,政府只管社会风化,从不规定民间的宗教信仰。他还说中国人是“所有人中最有理性的人”。他推崇中国的儒学文化是因为 A. 儒家思想宽容 B. 中国政治制度体现了开明君主专制 C. 中国古代社会的辉煌和谐 D. 利用中国儒学文化批判西欧社会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伏尔泰推崇中国儒学文化的原因是其利用中国儒学文化来批判西欧社会,故D项正确;材料虽然部分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宽容,但是并不是伏尔泰推崇儒学文化的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中国政治制度确实部分体现了开明君主专制,但并不能体现出其推崇中国儒学的原因,故B项错误;中国古代社会的辉煌和谐并不是其推崇的原因,故C项错误。‎ ‎9.自然法精神源自古希腊。罗马的法学家认为它是合乎人性、合乎理性的法律,适用于包括奴隶在内全体人类,是永恒不变的法律,一切制订法都应以自然法为标准。可见,自然法 A. 维护罗马现存政治经济制度 B. 是罗马照搬希腊制度的例证 C. 是罗马法中具有最高效力者 D. 推动罗马法趋向公平与正义 ‎【答案】D ‎【解析】‎ 依据材料“它是合乎人性、合乎理性的法律,适用于包括奴隶在内全体人类,是永恒不变的法律,一切制订法都应以自然法为标准”可以看出自然法强调公平与正义,推动罗马法的发展,故D项正确。古罗马是奴隶制国家,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而材料认为自然法适用于包括奴隶在内全体人类,故A项错误。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自然法是一种法律观念,在当时不能有较大的实际运用,有最高效力的说法明显有误,因此C项说法错误。故选D。‎ ‎10.有学者认为,雅典有“违宪立法起诉制”,任何公民可以对其认为提出违宪的法律的人和制宪法律本身提出起诉,交给陪审法庭审判。若判定该项法律确实危害民主,则废除该法律,将提案人绳之于法,表明陪审法庭对公民大会的决议有最后核准权。这说明在古代雅典 A. 公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B.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C. 最高官员的执行权力有限 D. 分权制衡体制已经显现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公民大会与陪审法庭之间相互制约,故D项符合。材料没有涉及公民权利及公民大会的地位。故排除AB项。C项不能反映材料的主旨意思。故排除。‎ ‎11.唐宋至明清,受对外贸易的推动,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明后期更是达到空前水平,据估计,17世纪的前三十多年中,每年流入中国的白银总量约达25万-26.5万公斤。导致17世纪白银大幅流入的原因是 A. 世界市场已现雏形 B. 资本主义开始萌芽 C. 海禁政策已经废除 D. 货币制度发展需要 ‎【答案】A ‎【解析】‎ 从17世纪和“受对外贸易的推动”,结合所学经济史的相关知识,可知A项正确。因为需要从“对外贸易”的影响去分析,所以B项是从生产关系变化入手的角度不对;D项与自然经济占主导的中国经济实际不符;而“‎ 海禁政策已经废除”不符合明清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史实,C项错误。‎ ‎12.下表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市化率基本情况(部分)。对表中城市化率数据变化解读有误的是 年份 ‎1950-1957‎ ‎1958-1960‎ ‎1966-1976‎ ‎1978-1984‎ 城市化率(%)‎ ‎11.8-15.39‎ ‎16.25-19.57‎ ‎17.98-17.13‎ ‎17.92-23.01‎ A. 1950-1957年城市化率有所提高是因为“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B. 1958-1960年城市化率变化是因为“大跃进”运动 C. 1966-1976年城市化率变化是因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D. 1978-1984年城市化率变化是因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 ‎【答案】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1953年——1957年我国进行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所以城市化率提高,A项正确;1958年我国大搞大跃进运动,追求发展的高速度,导致城市化率提高,B项正确;1966~1976年我国发生文化大革命,毛泽东提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城市化率变化变低,C项正确;D项错误,因为我国在1984年才开始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3.《中华文明史》写道,作为19世纪后半期的一种官方或准官方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观,它所要回应的实际上是如何处理传统与近代的关系。这是鸦片战争后不断困扰中国人的一个大问题。甲午战败也揭示了其缺陷。在当时“主流意识形态”指引下 A. 国人开始关注世界形势 B. 中国迈出了近代化第一步 C. 全国掀起维新变法运动 D. 中国政治体制发生了巨变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它所要回应的实际上是如何处理传统与近代的关系。这是鸦片战争后不断困扰中国人的一个大问题。甲午战败也揭示了其缺陷”可知指的是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探索挽救民族危亡的道路,由材料“甲午战败也揭示了其缺陷”可以得出所述为洋务运动的展开,因此B选项符合题意;A是新思想的萌发,与材料不符,排除;C维新变法与材料“甲午战败也揭示了其缺陷”不符,排除;D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排除。‎ ‎14.1900年6月,英美帝国主义与清南方各省督抚达成“东南互保”协议。清室向|十一国宣战后,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和闽浙总督许应骥、四川总督奎俊、铁路大臣盛宣怀、山东巡抚袁世凯,即和各参战国达成协}义,称东南互保。他们称皇室诏令是义和谢胁持下的“矫诏、乱命”,在东南各省违抗支持义和团的命令。这一现象共同说明(  )‎ A. 中央失去对地方有效控制 B. 国家权力出现“外(地方)重内(中央)轻”格局 C. 国家权力呈现“内(中央)外(地方)皆轻”格局 D. 地方督抚与外国侵略者日益勾结 ‎【答案】B ‎【解析】‎ 东南互相保护,是地方政权与中央政权对抗明显表现,八国联军侵华时期表现说明国家权力出现“外(地方)重内(中央)轻”格局,B正确;A中失去控制说法错误;C与材料主旨相反;D中还勾结说法错误。‎ ‎15.严复的译著《天演论》,把生物的进化引伸到社会的进化。他认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制度、一种道德、一种价值都不能一成不变,不变就会僵化,就会落后,就会在弱肉强食的人类生存竞争中被淘汰。这反映了严复 A. 以救亡图存为己任 B. 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C. 大力提倡君主立宪 D. 积极倡导科学救国 ‎【答案】A ‎【解析】‎ 从材料中的“不变就会僵化,就会落后,就会在弱肉强食的人类生存竞争中被淘汰”来看,严复是立足于当时中国民族危机深重的现实来阐述生物进化学说,反映了严复以救亡图存为己任的思想。故答案为A项。这一理论与中国的近代化无关,排除B项;严复没有提出具体的政体形式,排除C项;材料不是阐述科学与国家、民族的关系,排除D项。‎ ‎16.陈独秀在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时,敏锐地意识到“当下的革命阻力已不再是表面上的制度与体制是否与现行的社会政治形势相一致,而是体制层面的价值体系是否符合民众之心理”。陈独秀强调的是 A. 提高国民觉悟是政治变革的前提 B. 民主共和的观念尚未深入人心 C. 辛亥革命完成了政治革命的任务 D. 辛亥革命后中国政治生态优化 ‎【答案】A ‎【解析】‎ 材料“当下的革命阻力……而是体制层面的价值体系是否符合民众之心理”反映了民众之心理不符合革命的形势,说明提高国民觉悟是政治变革的前提,故A正确;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故B错误;辛亥革命并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故C错误;辛亥革命后中国民主政治进程仍然曲折,故D错误。故选A。‎ ‎17.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当时这两部宪法的颁布和修订 A. 重建和完善了民主制度 B. 为拨乱反正提供了法律依据 C. 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 D. 为经济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 ‎【答案】D ‎【解析】‎ ‎1954年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为当时正在开展的三大改造和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1982年宪法为改革开放保驾护航,为经济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故答案为D项。1954年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是重建和完善,排除A项;1982年宪法为拨乱反正提供法律依据,排除B项;1954年宪法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排除C项。‎ ‎【点睛】‎ 比较型选择题是把两个以上的历史人物、事件或现象放在一起,让考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以考查他们的分析、比较能力。从试题形式上可分为类比和对比两种,前者是将同一类性质的事件、人物和观点进行比较,主要考查它们的相同点;后者是将不同性质的事件、历史现象或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空间的表现进行比较,主要考查这些历史事件在性质、影响等方面的不同。本小题属于类比型试题,解答此题首先要看各自体现出的特点,再找出两者的共同点。回答此类试题一定要审准试题的比较点和要求,注意结合课本内容逐一辨析备选项,然后选出正确答案。‎ ‎18.如图为1820—1911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 广东地区由农村到国外从事工商业人口下降 B. 广东地区出国人数激增,造成社会动荡不安 C. 广东地区离乡现象反映了传统农业、手工业破坏殆尽 D. 广东地区受国门洞开影响乡民传统观念发生变化 ‎【答案】D ‎【解析】‎ 依据表格内容来看,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的数量在增加,结合时代背景可知,广东地区受国门洞开影响乡民传统观念发生变化。D正确;表格反映由农村到国外从事工商业人口不断增加,A排除;出国人数相对于其他所占比例很小,不会造成社会动荡,B排除;破坏殆尽的说法过于夸张,且不符合史实,C排除。故选D。‎ ‎19.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但是决不可以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这一思想 A. 强调农、轻、重发展并重 B. 吸取斯大林模式的经验教训 C. 成为一五计划的指导思想 D. 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毛泽东强调在经济建设要协调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三者之间的关系,这是吸取斯大林模式的经验教训的体现,故B项正确。A项说法与材料“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不符,材料强调协调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三者之间的关系,不等于强调农、轻、重发展并重,故A项错误。一五计划的指导思想确立于1953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1952底,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20.‎ ‎1949~1978年,中国外交方式中体现得比较明显的是结盟外交、斗争外交、革命外交;1978~2012年,合作外交、融入外交、和平外交成为中国外交的三个关键词,相比于前30年,这一时期中国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体系。中国外交策略改变的主要原因是 A.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B. 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C. 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D. 不结盟思想深入人心 ‎【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根本变化,经济建设取代阶级斗争成为国内政治的焦点,也改变了外交工作的目标和任务,中国对外战略和外交事务由前30年争取维护国家政权稳定和国家安全转变成为经济建设服务。故答案为B项。A项,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是外在因素,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会改变,排除;D项,不结盟思想是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不是外交策略改变的主要原因,排除。‎ ‎21.以妇女放足为例,早在1897年,上海便设立了全国性的不缠足总会,入会者多达三十万人,天足成风;而作为首都北京直至庚子以后,放足之风“仍未大开”。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B. 先进知识分子的倡导 C. 百日维新法令的推动 D. 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答案】A ‎【解析】‎ 材料上海“天足成风”“而作为首都北京直至庚子以后,放足之风“仍未大开”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风俗的变化呈现出严重不平衡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各地经济的发展严重不平衡,故A项正确;BCD项不符合题意。‎ ‎22.“这是很紧要的一个时期,上承着培根、洛克的实验哲学,下启了启蒙时期的思想家们。所以17世纪是启蒙的启蒙时期,近代的科学思维是在这个时期酝酿的。”能为17世纪成为“很紧要的一个时期”奠基的是 A.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开展 B. 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 C.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D. 垄断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 ‎【答案】A ‎【解析】‎ 从材料中“17世纪是启蒙的启蒙时期”以及“能为17世纪成为“很紧要的一个时期”奠基”可以看出材料问的是17世纪之前,包括14、15和16世纪发生的重要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思想领域,不是科学领域;C选项错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D选项错误,垄断资本主义产生是在19世纪末。‎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时间点的掌握,本题实际上就是考察学生四个选项发生的具体时间,因此只要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出对应的时间阶段就可以回答对本题,也就是符合17世纪之前的思想领域的事件就是正确选项。‎ ‎23.19世纪中期,美国作家梭罗在《瓦尔登湖》一书中,提出了崇敬生命.保护荒野,强调自然的整体性和相互联系等主张,在当时,这些主张的提出主要出于()‎ A. 对理性社会的追求 B. 对生物进化论的支持 C. 遏制自然欲求膨胀 D. 对工业文明的担忧 ‎【答案】D ‎【解析】‎ 材料中“崇敬生命.保护荒野,强调自然的整体性和相互联系等主张”是对由于工业革命开展导致环境破坏的担忧,故D项正确;A项属于启蒙思想家的主张;B是达尔文观点,材料没有体现;C中遏制自然说法错误。‎ ‎24.下表反映了英国部分年份经济主要部门的收入变化(单位:万英镑),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部门年份 农林渔牧业 工矿建筑业 商业运输业 地产房租业 ‎1801‎ ‎7550‎ ‎5430‎ ‎4050‎ ‎1220‎ ‎1831‎ ‎7950‎ ‎11710‎ ‎5900‎ ‎2200‎ A. 工业革命完成,阶级矛盾趋于缓和 B. 地主阶级消亡,王权开始受到削弱 C. 社会结构变动,议会改革势在必行 D. 资产阶级壮大,责任内阁制度出现 ‎【答案】C ‎【解析】‎ 材料数据反映出工矿建筑业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中地位上升,这表明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实力上升,地位日益重要。他们要求更多的民主权利。在这种形势下,1832年议会改革势在必行,C项正确。表格无法体现出阶级矛盾的趋于缓和,A错误;王权开始受到削弱是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之后,材料没有体现,B错误;责任内阁制度出现是18世纪中期,D错误。‎ ‎25.1878年5月,俾斯麦提交的“反对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草案遭到帝国议会否决。不久,按照俾斯麦的要求,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并重新选举。‎10月19日,新一届帝国议会以221票对149票通过了该法令,经皇帝批准,21日起法令生效。这件事反映了当时德意志帝国 A. 首相有权力解散帝国议会 B. 皇帝只有形式上批准法律的权力 C. 联邦议会没有任何立法权 D. 帝国议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按照俾斯麦的要求,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并重新选举。‎10月19日,新一届帝国议会以221票对149票通过了该法令,”说明首相可以间接控制帝国议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帝国议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故答案为D项;首相没有权力直接解散帝国议会,排除A项;皇帝拥有实权,排除B项;联邦议会拥有一定的立法权,排除C项。‎ ‎【点睛】本题属于提炼信息类选择题。其备考启示:其一,发现。即找出材料中关键的字词句段;其二,转化。浓缩关键的字词句段,转化历史学科术语。‎ ‎26.有海外媒体提出,“一带一路规划就是确定让中国过剩产能‘走出去’的中国版马歇尔计划。”而中国学者对此基本持反对观点,其原因有可能是马歇尔计划实际上 A. 推动了欧洲的分裂与对峙 B. 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 C. 把欧洲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 D. 导致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抗 ‎【答案】A ‎【解析】‎ 马歇尔计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促进了欧洲国家的发展,同时也是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的计划,造成欧洲的分裂与对峙,故A正确;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B错;马歇尔计划意在控制西欧,“把欧洲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表述错误,排除C;两大军事政治集团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故D与材料无关,排除。‎ ‎【名师点睛】‎ 解题关键知道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根本目的是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结果推动了欧洲的分裂与对峙。‎ ‎27.有人这样评价罗斯福的“以工代赈”:联邦政府的大笔资金,经过工人的口袋、通过不同渠道和消费,又回到了资本家手中,成为以政府投资刺激私人消费和个人投资的“引动水”。此材料旨在说明“以工代赈”‎ A. 用于解决就业问题 B. 利于解决产销矛盾 C. 可以保护民众自尊 D. 受资本家大力支持 ‎【答案】B ‎【解析】‎ ‎“以工代赈”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保护民众自尊,但不符合“成为以政府投资刺激私人消费和个人投资的‘引动水’”,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C;根据“成为以政府投资刺激私人消费和个人投资的‘引动水’”,表明“以工代赈”促进了消费,利于解决产销矛盾,故B正确;材料信息无法说明“以工代赈”受资本家大力支持,排除D。‎ ‎28.1930年5月,纽约警方向社会公布了一批揭发材料,声称苏联政府企图通过援助美国共产党来颠覆美国政府,虽然事后这些材料被证明是伪造的,但美国政府仍然收紧了有关苏联公民前往美国的政策限制。据此可以推知 A. 美苏争霸加重政治紧张局势 B. 美国政治经济困局造成政府敏感 C.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受挫 D. 意识形态对立阻断国际人口流动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事后这些材料被证明是伪造的,但美国政府仍然收紧了有关苏联公民前往美国的政策限制”并结合所学,1918年苏联退出一战后,美国对苏联开始敌视政策,美苏之间存在着政治经济困局,故选择B选项;美苏争霸发生于二战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A选项;当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正在指导苏联开展经济建设,并没有受挫,故排除C选项;“收紧了苏联公民前往美国的政策限制”可知,美国政府只是限制苏联的人口流动,并没有阻断国际人口迁移美国,故排除D选项。‎ ‎29.当前正在兴起的一种“反全球化”浪潮,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此起彼伏的贸易保护主义,到英国脱欧,再到推翻区域自贸协定,乃至退出世贸组织,从纯粹的民间非主流呼声变成“大嘴”特朗普等政客堂而皇之的说法。这些现象表明 A. 全球的经济竞争更加激烈 B.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C. 南北方国家之间矛盾重重 D. 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弱化 ‎【答案】A ‎【解析】‎ 材料中的“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此起彼伏的贸易保护主义,到英国脱欧,再到推翻区域自贸协定,乃至退出世贸组织”,均是各国从自身利益出发开展的斗争,说明全球化浪潮中各国之间的竞争激烈,故答案为A项。“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是指对发展中国家有利也有弊,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南北方国家之间矛盾重重”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弱化”说法错误,排除D项。‎ ‎30.1847年,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出版。《简•爱》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独立地位的妇女形象。小说通过大量的心理描写,把被压迫妇女的悲惨命运展现在读者面前,从而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该作品 A. 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 B. 反映工业革命时期的社会状况 C. 体现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 D. 表现西方社会严重的精神危机 ‎【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40年代,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正在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则在这一时期基本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所以“1847年”仍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从材料中“通过大量的心理描写,把被压迫妇女的悲惨命运展现在读者面前”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一些社会现实状况。故答案为B项。A项,作品既然描写的是工业革命时期的社会状况,那就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而不是对封建社会的揭露,排除;C项,从材料中“把被压迫妇女的悲惨命运展现在读者面前”可以看出,这是一部现实主义文学,而不是浪漫主义文学,排除;D项,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小说反映的是社会现实问题,而不是西方社会严重的精神危机,反映西方精神危机的是现代主义文学,排除。‎ ‎【点睛】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现实主义文学兴起,逐渐成为文学的主流。它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二、非选择题 ‎31.东西方“人民”、“公民”一词的词义经历了古今演变。反映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先秦时期的“人”与“民”是两个对立的阶级。甲骨文的“‎7”‎(人)像人垂手侧面站立形,表示一个懂得鞠躬、谦逊,有修养的人;甲骨文的“呷”(民),像被用一刃刺瞎眼睛(或低眉顺目)的人,“盲其一目以为奴征”(或在人面前恭顺),即“民”为奴隶,被认为是蒙昧无知、不曾开化,没有道德可言的群氓。‎ 周秦以来“民”渐渐演变成了一个与“君主、群臣百官”相对应的字。“民”因其无知,就需要政府进行调教、驯服,教化。古代将管辖一方的官员称为放牧者,“民”就如同牛羊是官员们的放牧对象。‎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人民主权”理论,对中国产生较大影响。“人民”已经不再是懵懂、糊涂、任人支配的代名词,而是拥有权力、发表意见、参与政务的新主体。孙中山认为“专制国以君主为主体,人民皆其奴隶,共和国以人民为主体…国中之百官,上而总统,下而巡差,皆人民之公仆也。‎ ‎——摘编自万齐洲、冯天瑜《“人民”词义的变迁》‎ 材料二:希腊城邦(polis)是政治(politics)的词根,公民(politest)形成于城邦的政治生活中,即“属于城邦的人”,不包括妇女、侨民及奴隶,“凡有权参加议事和审判职能的人,我们就可以说他是那一城邦的公民”。人是城邦权利的主体,城邦属于全体公民所有。古希腊、罗马最初都是只有贵族才有公民权,平民经过斗争,公民范围扩大,不再局限于出生而可由授予获得(卡拉卡拉敕令)。‎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激发了欧洲城市市民平等意识的觉醒,市民逐渐演变为近代西方的公民。近代西方公民的选举权、参政权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扩展其范围的。‎ ‎——摘编自《西方“公民”概念演变的历史考察》、《论述西方当代的选举制度》‎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先秦至晚清时期“人民”的含义的变化和西方自古以来公民政治发展变化的趋势。‎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人、民”的含义变化及西方公民政治发展的原因。‎ ‎【答案】(1)变化:先秦时期,人、民是两个对立阶级,即文明的贵族与不开化的群氓;春秋战国以后,官民相对,民是被官教化、驯服、管理的对象 ;近代社会,主张人民是国家的主体、国家权力的拥有者,百官是人民公仆。‎ 趋势:拥有政治权力公民范围不断扩大;由贵族到平民;本城邦到外邦;有产者到无产者;男性到女性。‎ ‎(2)原因:中国:社会经济变革,中央集权的官僚政治取代先秦贵族政治;西方工业文明冲击、先进国人传播启蒙思想,社会剧变 西方:古希腊、罗马平民、近代欧美人民争取政治权利的斗争;对外扩张;工商业经济发展;政府适应社会变化的改革。‎ ‎【解析】‎ ‎(1)本题根据材料一“先秦时期的人与民是两个对立的阶级……周秦以来“民”渐渐演变成了一个与“君主、群臣百官”相对应的字……19世纪末20世纪……人民而是拥有权力、发表意见、参与政务的新主体……国中之百官,上而总统,下而巡差,皆人民之公仆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概述中国先秦至晚清时期“人民”的含义的变化。再据材料二“不包括妇女、侨民及奴隶,……平民经过斗争,公民范围扩大……近代西方公民的选举权、参政权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扩展其范围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概括西方自古以来公民政治发展变化的趋势。‎ ‎(2)本题根据材料一“西方人民主权理论,对中国产生较大影响”、据材料二“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激发了欧洲城市市民平等意识的觉醒”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社会经济变革、官僚政治取代先秦贵族政治、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传播启蒙思想、社会剧变等方面简析中国“‎ 人、民”的含义变化的原因。再从人民争取政治权利的斗争、对外扩张、工商业经济发展;政府适的改革等方面简析西方公民政治发展的原因。‎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世纪以来,欧洲加快了向近代迈进的步伐,同时也开始了欧洲文明的对外扩张。关于欧洲文明的扩张: .‎ 一、欧洲文明所处的地位以及它前选的阶段注定了它要向外扩张。‎ 二、欧洲文明的扩张可以分两步:一是在欧洲内部,对欧洲大陆的扩张;二是通过航海,对欧洲以外地区的扩张。‎ 三、欧洲文明对外扩张最重要的,对后来甚至现在影响最大的是向北关的扩张。‎ 四、美国继承了欧洲文明,又反馈给了欧洲。‎ ‎——据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 -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 观点:我认可“欧洲文明所处的地位以及它前进的阶段注定其要向外扩张”。‎ 论证: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加速发展,为寻求更多的贵金属和商品,不断开拓殖民地,对外传播天主教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把西欧先进文明带到广大的殖民地;工业革命完成后,西欧的领先地位扩大,出于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与拓展贸易市场的需求,西欧工业国家利用武力或商品对外侵略,掠夺资源、倾销商品、传播启蒙思想,输出资产阶级政制,给落后的国家和地区造成极大的冲击,欧洲文明对世界的影响与日俱增。‎ 结论:欧洲文明对外扩张是内在发展的要求,是-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对接受国产生了双重影响。‎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卷的唯一标准答案)‎ ‎【解析】‎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首先是选取材料中作者的一种看法,对其表明观点(态度)。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论证,在论证时要紧扣观点,列举相关史实,以支撑观点的合理性。最后,根据观点及论证,作一简短的总结,点明主旨。材料中作者关于近代欧洲文明的扩张,给出了四种看法,可以就其中某- -看法表明观点,也可以综合起来表明观点,可赞同,可反对,只要论证充分,有理有据,符合唯物史观即可,‎ ‎33.材料 ‎ ‎ 新中国成立后,一些地方在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启发下,群众自发集资创办了具有公益性质的保健站和医疗站。1956年,全国人大赋予集体介入农村社会成员疾病医疗的职责,随即许多地方开始出现以集体经济为基础,互助互济的集体医疗站。1959年,卫生部正式肯定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随后这一制度逐步走向普及化。它不仅为农村社会成员提供门诊和住院服务,而且承担着儿童计划免疫、妇女孕产期保健、计划生育、地方病疫情监测等任务,并积极开展各种预防工作和饮食及饮水卫生、爱国卫生等工作。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受到第三世界国家的普遍关注,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称之为“发展中国家解决卫生经费的唯一典范”。‎ ‎——摘编自钟雪生《中国农村传统合作医疗制度研究》等文 ‎(1)根据材料概括该时期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时期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义 ‎【答案】(1)特点:由农民自发到政府推动组织实施;以集体经济为基础;形式多样,覆盖面广;强调公益性质;受合作化等运动的深刻影响等。‎ ‎(2)意义:有利于改善农村人口的健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对于今天农村医疗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为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医疗卫生建设提供了中国方案。‎ ‎【解析】‎ ‎(1)“特点”,根据材料信息“新中国成立后,一些地方在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启发下,群众自发集资创办了具有公益性质的保健站和医疗站。1956年,全国人大赋予集体介入农村社会成员疾病医疗的职责,随即许多地方开始出现以集体经济为基础,互助互济的集体医疗站”得出:受合作化等运动的深刻影响、由农民自发到政府推动组织实施、以集体经济为基础;由材料信息“它不仅为农村社会成员提供门诊和住院服务,而且承担着儿童计划免疫、妇女孕产期保健、计划生育、地方病疫情监测等任务,并积极开展各种预防工作和饮食及饮水卫生、爱国卫生等工作”概括得出:形式多样、覆盖面广、强调公益性质等。‎ ‎(2)“意义”,根据材料信息“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受到第三世界国家的普遍关注,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称之为‘发展中国家解决卫生经费的唯一典范’”得出:为国际社会的医疗卫生建设提供了中国方案;结合所学知识从有利于改善农村人口的健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对于今天农村医疗体制改革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等角度补充。‎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