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2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北京101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北京101中学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第一部分 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8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据此可以推断 ①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 ②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 ③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 ④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 A. ①③ B. ①②③ C. ②④ D. ①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项,题干提到的新石器时代的农作物遗存表明当时已有农业种植。故①项正确;②项,新石器时代的稻谷遗存在长江流域较多,而粟粒、粟壳遗迹则主要分布在北方,由此可以推断出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故②项正确;③项,稻谷遗存和粟粒、粟壳遗迹在南北方均有发现,说明南北之间有粮食品种的交流。故③项正确;④项,题干没有提到南北方农作物遗存的时代先后,不能推断出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故④项错误。综上所述,①②③正确,④错误,因此B选项符合题意,ACD选项排除。 2.夏文化的探索一直是历史研究的大课题,因为一直没有确凿的文字资料,总有学者质疑夏王朝的真实性。2002年保利博物馆收藏了一件重要文物“遂公盨”,是西周中期的青铜器,上有98字铭文,记载了大禹治水的相关事实。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青铜器铭文是人们研究商周历史的重要资料 B. 该青铜器的公布,准确证明了夏王朝的真实性 C. 大禹治水的传说并非空穴来风 D. 该文物代表了西周人的古史观 【答案】B 【解析】 【详解】尽管西周中期的青铜器铭文记载了大禹治水的相关事实,但西周与夏朝初期从时间上来看相隔甚远,没有其他史料佐证,不能准确证明夏王朝的真实性,即孤证不立。故答案为B项。青铜器铭文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状况,是用来研究商周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从材料中的“记载了大禹治水的相关事实”来看,大禹治水的传说并非空穴来风;青铜器铭文记载了大禹治水的相关事实,也能从中反映出西周人的古史观。其他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 【点睛】本题属于否定选择题(逆向选择题)。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即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干意思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解答此类题也可用正向思维或排除法。 3. 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这说明 A. 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 B. 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 C. 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D. 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 【答案】D 【解析】 A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B项历史记载秉承还原历史真相为原则所以存在纯粹客观性,C项与事实不符,D项最贴近题意。故选D。 【考点定位】选修六:史学素养 4. 在商代,商王和许多邦国首领都称“王”。不过,商王不仅是本国君长,他还是邦国的 ( ) A. 国主 B. 领主 C. 盟主 D. 君主 【答案】C 【解析】 众多邦国团结在商王周围,商王也就是邦国的盟主。 5.2016年,首都博物馆举办的《王后·母亲·女将——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引起巨大轰动。下列文物可能在此次展览中展出的是 A. 司母辛鼎 B. 半两钱 C. “右丞相印”封泥 D. 双镰铁范 【答案】A 【解析】 【详解】殷墟是商朝的都城遗址,司母辛鼎是商朝时期青铜器,A正确;B是秦朝时期出现的货币,排除;C是秦朝时期出现,排除;双镰铁范是战国时期出现,D错误。 6. 汉代以来,某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涉及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内容。学者推断此地应是 A. 夏人的活动地域 B. 周朝的重要都城 C. 秦朝的阿房宫遗址 D. 汉初同姓王的封国 【答案】B 【解析】 从青铜铭文内容“诸侯战争、土地交换”判断出该地应该是东周时期的重要城市。 7. 有学者认为,自中国古代进入文明社会,先后出现了“方国联盟”等三种政治统治模式。据此,与下图匹配的正确选项是 A. 郡县制度、封邦建国 B. 行省制度、封邦建国 C. 行省制度、郡县制度 D. 封邦建国、郡县制度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商王国时期的国家是一种方国与方国的联合体,称为“方国联盟”;西周建立后,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称为“封邦建国”;秦朝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故选D。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方国联盟、分封制、郡县制。 8.舜的后裔虞阏父被周武王任命为掌管制造陶器的官员。因为功绩突出,武王封虞阏父之子妫满为陈地的诸侯,并将自己的长女嫁给妫满。这说明西周时期 A. 周王用联姻来笼络各诸侯国 B. 各国的诸侯必须在王廷服役 C. 官营手工业管理者地位尊崇 D. 先代贵族之后多从事工商业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任命为掌管制造陶器的官员。因为功绩突出,武王封虞阏父之子妫满为陈地的诸侯”可得出官营手工业管理者地位尊崇,故C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实行同姓不婚制度,只有异性诸侯可以联姻,故A项错误;B、D两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 【点睛】解答的关键信息是“任命为掌管制造陶器的官员。因为功绩突出,武王封虞阏父之子妫满为陈地的诸侯”,结合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的特点进行思考。 9. 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 河南、河北 B. 湖南、湖北 C. 山东、山西 D. 广东、广西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西周分封的主要诸侯国。西周分封的主要诸侯国有鲁、齐、燕、卫、宋、晋。山东和山西的简称分别是鲁、晋,两者均源自西周封国国名。 10.《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上述材料反映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 A. 严格的等级关系 B. 嫡长子有继承特权 C. 通过神权强化王权 D. 血缘和政治紧密结合 【答案】A 【解析】 【详解】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分封制是按照天子-诸侯-卿大夫- 士的层次,从材料中的“十等”、“下、上、神”、“王、公、大夫、士、皂”等可以看出材料强调的是西周严格的等级制度。A正确;B是宗法制的核心,排除;C是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D是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点睛】夏商周时期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宗法制、分封制,这一时期政治制度的发展呈现以下特点:在王位和爵位的继承上实行世袭制;在地方管理上实行分封制;在王族内部实行以嫡长子继承制为特点的宗法制。 11.阅读下列《西周初年主要诸侯国分布表》。从中得出的正确信息有 诸侯国 与王室关系 地理位置 晋 姬姓贵族 山西 卫 姬姓贵族 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 鲁 姬姓贵族 山东南部 齐 功臣 山东北部一带 燕 姬姓贵族 河北北部和辽宁南部 ①分封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②同姓诸侯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 ③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统治疆域 ④分封制加强了西周王室的权威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主要考查学生对图表材料的分析能力。本题可以用排除法。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而不是分封制。所以排除①即可。②③④在图表材料中都有体现。因此选D。 考点:分封制、宗法制 点评:理解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西周的宗法制是和分封制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是以血缘、姻亲为纽带的政治制度,两者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和纽带。两者将亲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紧密结合辅之以礼乐制度,形成了家国一体的统治结构,起到了有效维系社会和政治秩序的作用。 12.“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堂乱。”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 A. 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 B. 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央集权制度 C. 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 D. 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堂乱。”并结合所学可知,如果没有血缘关系所确立的王位继承顺序,那么就会导致统治集团内部的争斗,故D项符合题意。 13.“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象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 A. 青铜兵器 B. 铁制农具 C. 皇帝宝座 D. 祖先牌位 【答案】D 【解析】 【详解】会意字,是指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独体汉字,根据各自的含义所组合成的一个新汉字。所以,和都有自己的含义。“宗”字,结合所学,与祖宗、宗法制、宗庙等相关联,体现出对祖先的尊重,因此代表宫室屋宇,表示宫室屋宇中的祖先牌位,D选项符合题意。结合上述分析可知ABC选项错误,排除。 14. 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分封制的加强 B. 宗法制的衰落 C.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 井田制的推行 【答案】B 【解析】 在战国以前的时代,“百姓”是指有姓之人。“姓”这个字,分开来就是“女”、“生”,什么样的女人生的(或者在一个什么地方生的)儿子,就得了一个相应的姓。相传黄帝的母亲是住在姬水边上的,所以黄帝就姓姬;舜的母亲是住在姚虚的地方,所以舜就姓姚了,那时候,子并不跟着父亲姓,比如黄帝,就给他的后代分别赐了12个不同的姓,由此可知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的原因是宗法制走向衰落;分封制在战国开始走向衰落,A选项与史实不符。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与题意无关;井田制是我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走向瓦解,与史实不符。 【考点定位】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5. 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 ①晋国是姬姓封国 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 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注意前提和逻辑关系,层层推理。根据“同姓不婚”,鲁国是姬姓封国(周公长子伯禽代表周公受封于鲁),鲁晋两国不可通婚,可知①正确;燕国是姬姓封国(召公之子受封于燕),因此晋燕两国不可以通婚,可知②不正确;宋国不是姬姓封国(商朝旧贵族微子封于宋),晋宋两国可以通婚,可知③正确;秦国不是姬姓封国,秦燕两国可以通婚,可知④正确。 16. “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据此,礼乐的主要社会功能是 A. 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 B. 塑造人群的集体认同 C. 促使君子庶人日趋平等 D. 明确社会的等级关系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礼乐制度。材料信息体现的就是:既要上下相和又要保证贵贱等级的思想,即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A项最能体现礼乐的主要社会功能;B项只体现礼乐制度中的“乐”,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排除;“君子庶人日趋平等”不符合材料信息和史实,排除C。D项只体现了礼乐制度中“礼”的思想,也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礼乐制度 【名师点睛】关于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要重点把握到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王位世袭制以及嫡长子继承制。要把握到这些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巩固统治以及对中国后世的影响。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刻领会这些制度的内涵。关于“礼乐制”,要分“礼”和“乐”两个方面来把握,领会到规范“和而不同”的社会秩序。 17. 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 A. 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 B. 《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 C. 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有耕、牛二字 D. 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难度中等。商代牛骨的出土能够证明商代有了牛,不能完全证明商代有了牛耕,故A项错误。《诗经》是中国第—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故《诗经》的记载不能反映商代的社会状况,B项错误。孔子及其学生冉耕生活在中国的春秋时期,故冉耕的名字不能反映商代的社会状况,C项错误。甲骨文属于商代的象形文字,故甲骨文中呈牛引犁头启土状的文字反映了商代牛耕的出现,D项正确。 【考点定位】考查中国古代农耕经济 18.西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制度,这表明当时的手工业和商业 A. 由官府控制 B. 不受官府的干预 C. 存在官营和私营的区别 D. 以私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工商食官”制度是指手工业和商业由官府控制,故A正确;“工商食官”并不是工商业不受官府的干预,而是受其控制,故B排除;西周时期“工商食官”制度不存在官营和私营的区别,故C排除;明朝中后期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居于主导地位,故D排除。 19.商代青铜礼器以酒器组合为主,西周时期则以食器为重,大盂鼎铭文记周康王所言“我闻殷坠命(殷商亡国)",是由于贵族官员“率肆于酒”。这表明周代 A. 青铜器成为日常用具 B. 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 C. 青铜冶铸业已经衰落 D. 粮食的产量大幅提高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周康王认为商朝灭亡是因为贵族官员以青铜作为礼器沉沦于酒,故西周青铜礼器“则以食器为重”,体现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B项正确。青铜器是贵重物品,贵族享有,不可能在西周时期成为日常用具,排除A。商周时期是青铜铸造的黄金时期,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粮食的产量大幅提高,而是强调周代吸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排除D。 20.战国中后期,各国国君先后称“王”,王号已不足珍贵,于是秦相魏冉建议秦、齐并称为“帝”。由于“帝”号的提出,“王”的称号降格。这一变化 A. 反映了制度变革的趋势 B. 意味着西周统治的终结 C. 造成了诸侯之间的矛盾 D. 标志着统一格局的确立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由“王制”向“帝制”过渡,体现了“王制”不断衰落(即宗法制、分封制瓦解),“帝制”不断加强(中央集权制加强),这一变化反映了制度变革的趋势,A项正确。公元前771年,西周已经灭亡,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诸侯之间的矛盾,而是强调战国中后期制度变革的趋势,排除C。材料中秦、齐并称为 “帝”,与统一格局的确立矛盾,排除D。 点睛:从现象到本质,这类题难度较大,需要对材料进行高度的提炼和概括。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由“王制”向“帝制”过渡的内涵,运用所学知识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21.历史学家吕思勉在《先秦史》中指出,春秋与战国时代面貌不同,“诸大国则征战益烈,终至由争霸之局,易为吞并之局焉”。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 春秋时期周天子的权威尚在,诸侯不得不借助周王的旗号;战国时期周王威信扫地,诸侯熟视无睹 B. 春秋争霸战争尚有周礼的约束;战国时诸侯国之间掠夺人口、土地、军需物资,成为兼并战争的主要表现 C. 各诸侯国旨在富国强兵的变法运动是兼并战争的后盾,兼并战争促进了局部统一 D. 春秋时期分封制宗法制确立的政治秩序依然有效,战国时期周王权威开始衰落 【答案】D 【解析】 【详解】春秋时期分封制体系逐渐走向瓦解,政治秩序并不是依然有效,D错误,符合题意;春秋时期周天子的权威尚在,诸侯实行“挟天子令诸侯”,A正确,不符合题意;虽然分封制度走向衰落,但是礼制依然存在,B正确,不符合题意;战国时期兼并战争促进了国家的统一,C正确,不符合题意。 22.钱穆《国史大纲》论及战国初期各国的社会状况时,把各国的情况概括成三种类型:“诸国中受封建传统文化束缚愈深者,其改进愈难,故____①____遂至积弱不振。其受封建传统文化束缚较浅者,其改进较易,故____②____相继称霸于春秋……而经君统篡弒以后,更得急速改变其国家之内部组织,自宗法封建国家激转而为新军国。___③___则以受封建传统文化之熏陶更浅,故其国家可以不经内部君统篡易,而亦追随改进为新军国焉。”①、②、③对应的应该是 A. 鲁卫、齐晋、秦楚 B. 秦楚、齐晋、鲁卫 C. 秦楚、鲁卫、齐晋 D. 鲁卫、秦楚、燕宋 【答案】A 【解析】 【详解】 鲁国位于山东,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地。卫国在河北、河南、山东交界的地方,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最深,改进愈难,①是鲁卫;齐和晋都是春秋时期争霸的国家,受到传统文化影响较浅,由传统的封建国家激转而为新军国,故②是齐晋;秦国和楚国远离中原地区,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最小,容易进行变革,故③事秦楚,本题选择A项正确。B、C和D项错误。 23.《商君书》说:“富贵之门必出于兵。”造成这一现象的制度是 A. 世卿世禄制 B. 军功爵制 C. 三公九卿制 D. 九品中正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时期实行军功爵制度,因由于军功爵制打破了世卿世禄制所造成的富贵家族对官位的垄断,使秦国出现“富贵之门必出于兵。”的局面,B选项符合题意。世卿世禄制度强调世袭,强调血缘关系,A选项错误。三公九卿制度是秦朝首创,与材料时间不符,C选项排除。九品中正制度强调门第和族望,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合,D选项排除。 【点睛】军功爵制的出现和确立,在先秦军事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春秋以前列国普遍存在"世卿世禄"制度。国家在选拔人才,包括军事将领时,实行"亲亲尊尊"路线,主要在奴隶主贵族中选取。平日村社各级首领,战时也就是各级军官。战场上军功一录于村社首领名下,普通士兵无论在战争中立下多大功劳都被看作是因村社土地关系而产生的义务,军功不会改变他们的社会地位。战国时列国推行的变法运动,有力地打击了旧贵族特权。而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就为新的军功爵制出台准备了社会条件。秦是推行军功爵制最彻底的国家,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也最大。 24.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改革地方行政制度。其主要措施是 A. 普遍推行郡县制度 B. 国君直接任命地方行政长官 C. “开阡陌封疆” D. 制定连坐法,建立户籍制度 【答案】B 【解析】 商鞅在秦国变法建立县制,地方长官由国君直接任命,B正确;A秦朝时期实行;C属于土地制度变化;D属于管理地方措施。 25.“商鞅变法是一个长期实践法家路线的过程”,下列思想中体现商鞅变法精神的是 A.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B. “爱民者强,不爱民者弱” C. “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 D.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所学可知,“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是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D正确;“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主张皇帝勤俭节约,国家就能繁荣昌盛;皇帝要是每天过着淫乱奢侈的生活,国家就会灭亡,这是墨家主张,A错误;爱民者强,不爱民者弱,语出战国荀况《荀子·议兵篇》。说明爱民与否,直接关系到军力的强弱,B与材料无关;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出自《荀子·强国》,意思是: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于天数,而一个国家的命运决定于礼法,C错误。 26.《史记·商君列传》中关于商鞅说服秦孝公变法记载:“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吾说公以王道而未入也。”“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其中关于“帝道、王道、霸道”对应的思想分别是 A. 法家、道家、儒家 B. 道家、儒家、法家 C. 墨家、法家、道家 D. 儒家、法家、墨家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此题考查的是对商鞅变法思想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帝道指的是上古帝王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王道指的是遵循现代的礼乐制度的儒家思想;霸道指的是在诸侯争霸的乱世依靠严刑峻法的法家思想加强对人民的约束。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根据以上分析,ACD均错误。 【名师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采用的思想。解答此题需要准确把握百家争鸣各家思想的主要内容。要知道儒家、墨家、法家和道家的思想的主要内容,也是考试的重点。百家争鸣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中国传统文化在此时基本定型。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影响等也需要掌握。 考点: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道家、儒家、法家 27. 在北京曾经发现一处战国时期的遗址,从中出土了燕、韩、赵、魏等国铸币3876枚。辽宁、吉林和内蒙古等地也有燕国货币出土。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有 ①燕国与北方游牧地区有贸易往来 ②各诸侯国的货币可以相互流通 ③诸侯国之间商业贸易往来频繁 ④燕国都城是战国时期唯一的商业中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进行分析,内蒙古等地都有燕国货币出土,这说明燕国与北方游牧地区有贸易往来,①正确;“一处战国时期的遗址,从中出土了燕、韩、赵、魏等国铸币3876枚”说明了在这个地区,各诸侯国的货币可以同时并存、相互流通,②正确;货币的流通是基于诸侯国之间商业贸易往来频繁这一前提下的,③正确;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出现了多个商业中心,如赵国的邯郸、齐国的临淄等,④错误。综上所述,选A;BCD均含有④,排除。 28.东周时期(公元前8—公元前3世纪)是中国历史发展中重要的一段,是强国、创新表现充分的一个时期。在此期间 ①铁器、牛耕推动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 ②由争霸至兼并的战争使政治趋向统一 ③旧制度衰落与新制度确立的巨变时期 ④打造了通往南亚、欧洲的海陆交通线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春秋时期的争霸和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使政治趋向统一;各国的变法与改革,导致旧制度逐渐被新制度取代。①②③说法正确,故答案为C项。西汉时期陆地和海上的丝绸之路开通,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④不符合史实,排除含有④的A、B、D项。 29. 春秋时期,很多诸侯国都进行了赋税制度改革。楚国下令“书土田”,“量人修赋”,即进行土地登记,农夫按照土地收成多少缴纳赋税。郑国“作丘赋”,以“丘”为单位征收兵赋。这些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A. 增加财政收入 B. 实行重农抑商 C. 抑制土地兼并 D. 打击豪强势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按照土地收成多少缴纳赋税”,可知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商业的发展,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抑制土地兼并,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土地丈量,没有涉及丈量的人员对象,故D项错误。 30.从下表中你能获得的相关信息有战国时期生产工具出土情况表 出土地点 各种材质生产工具的数量(件) 其中铁农具的数量(件) 辽宁抚顺 77 68 山西长治 31 21 湖南衡阳 21 17 ①青铜工具已退出历史舞台 ②生产力水平提高 ③铁制工具的类型多种多样 ④铁器使用的区域广阔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各种材质生产工具数量(件)”、“其中铁农具的数量(件)”等信息可知,铁农具之外还有其他材质的工具,青铜工具尚未退出历史舞台,①项错误;依据表格信息可知,此时期铁农具得到了广泛使用,说明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②项正确;表格中只是对铁农具的数量进行统计,不能体现其具体类型,③项错误;依据铁器出土的地点可知,铁器的使用区域广泛,④项正确。因此②④项符合题意,B选项正确。其他选项不符合上述分析,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31.清人赵翼论及战国时期的人物:“游说则范雎、蔡泽、苏秦、张仪等,徒步而为相;征战则孙膑、白起、乐毅、廉颇、王翦等,白身而为将。”下列选项与此相关的有 ①诸子百家的形成 ②争霸战争的开始 ③“士”阶层崛起 ④专业官僚的出现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提起的“苏秦、张仪”等人物是专门从事辅佐国君进行合纵连横的政客,“孙膑、白起”等是军事家。说明此时“士”阶层崛起,专业的官僚出现,③④正确。诸子百家的形成是春秋末期开始,争霸战争从春秋时期已经开始,①④错误,选择B正确。A、C和D排除。 32.长久以来,学术界对《老子》的成书年代争议极大。看法A:从其内容反映的制度与社会思想上看,《老子》很可能是战国晚期庄子后学所捏造的作品。看法B:老子其人其书不存在,是汉初黄老无为时假托的作品。看法C:20世纪九十年代郭店楚简出土,有《老子》竹简存在,墓的时代在公元前300年左右,《老子》一书的写定便肯定在其以前。以上三种看法 A. 看法A、B、C均不正确 B. 看法A、B非纯粹性虚构,看法C更有依据 C. 看法A、B子虚乌有,看法C正确 D. 看法A、B正确,看法C不正确 【答案】B 【解析】 【详解】看法A,《老子》很可能是战国晚期庄子后学所捏造 作品有一定的可能性,因为从该书反映的内容可以知晓;看法B,从汉初期黄老思想寻求思想假托可知该说法有其可能性;说法C,楚简出土属于第一手史料,最有说服力,从墓葬反映的时间可知《老子》一书的确存在,据此分析,看法C说法更有依据,故B项正确;A、C和D说法错误。 33. 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上被派上用场。这反映了( ) A. 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 B. 士人轻视功名利禄 C. 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 D. 忠君思想已经形成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通过历史现象分析历史本质的能力,对材料现象的准确分析是解题的关键,由材料中的“魏太子下车”可以判断是战国时期,“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上被派上用场”等信息可以得出士阶层的不断崛起以及受到各诸侯国的重用,A符合题意;B在材料中无体现;“他随时都能够再别国宫廷上被派上用场”说明忠君思想并不浓厚,再加上魏太子致意竟不回礼等,排除C、D。故选A。 【考点定位】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背景——士阶层的崛起 34.战国时一位思想家认为:挺直的木材,不需要矫直,因为它的本性挺直;弯曲的木材,必定需要蒸烤、矫揉,才能挺直。一般人的本性恶劣,必定需要圣人的礼义教化,才能归于善良。这位思想家是 A. 孟子 B. 荀子 C. 韩非子 D. 庄子 【答案】B 【解析】 荀子提出“人之性恶”,认为人生来本性是恶的,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故答案为B项。孟子主张“性本善”,排除A项;韩非子提倡用法律来规范人的行为,排除C项;庄子提倡顺其自然,追求精神上的自由,排除D项。 35.《论语·为政》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下列各项与材料主张符合的是 A.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B. “贵贱无序,何以为国” C.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D. “我欲不欲,而民自朴”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C项主张德治,符合题干,故选C。A项主张法治,与题干德治不符,排除。B项主张贵贱有序,与题干德治不符,排除。D项主张清心寡欲,与题干德治不符,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C。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的解读得出主张是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36. “夫仁政,必自经界(地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国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 A. 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B. 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 C. 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D. 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儒家的思想观点主张,借此反映历史学科热点----三农问题,同时也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及解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偏上。解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孟子这句话的意思,即“行仁政,一定要从划分、确定田界开始。田界划分正确了,那么分配井田,制定俸禄标准,就可轻而易举地办妥了。”译文为“行仁政,一定要从划分、确定田界开始。田界划分正确了,那么分配井田,制定俸禄标准,就可轻而易举地办妥了。”从材料意思上看,显然孟子认为好的治国方略,是从界定土地产权开始的,解决土地问题是实行仁政的前提。孟子的主张主要解决“田界”即土地问题,并没有涉及到“轻徭薄赋”、“均贫富”、“贵民轻君”等主张,故排除A、B 、D三项,故选C项。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孟子的思想观点主张 点评:此题为材料型选择题:解答材料解析型选择题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他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知识;第二,抓住关键词,读懂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读懂材料是解答本题型的关键。 37.“文王(商朝末年周国统治者)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西周时的诸侯)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日:‘世异则事异’。”这反映了 A. 儒家的“仁政”学说 B. 法家的变法革新主张 C. 墨家的“兼爱”思想 D. 道家的“齐物”观点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主张国家政策应当随着时代变化而调整,这是法家思想,选项B正确;材料认为“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因此选项A排除;材料未体现兼爱和齐物思想,排除C、D。 【点睛】解题关键是通过材料解读,掌握题干主张变革的思想。 38. 孔子说:“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 A. 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 B. 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 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D. 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 【答案】C 【解析】 孔子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影响四季万物;韩非子认为天是永恒的,不会消亡;“天法道”,老子用“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即天也是有其客观规律的。三者都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B、D项反映的是其中一个方面。上述观点是针对天人关系提出的,不涉及政治主张,A项错误。 39.不少学者指出,诸子学说不仅在内容上差别明显,而且在流传的地域上也有不同。比如(A)在鲁国兴盛,(B)在三晋与秦国兴盛,(C)在楚国兴盛。(A)(B)(C)对应的学术派别是 A. 儒、法、道 B. 儒、墨、道 C. 道、法、儒 D. 儒、法、墨 【答案】A 【解析】 【详解】 孔子为鲁国人,儒学在鲁国兴盛;韩非子为韩国人,秦国推崇法家学说,法家在三晋与秦国兴盛;老子是楚国人,道家在楚国兴盛,故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与史实不符,排除B、C、D项。 40. 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读下图判断,符合秦灭六国先后顺序的部分排列是 A. ②③①⑤ B. ②①⑤⑥ C. ①③⑤④ D. ④③⑤⑥ 【答案】A 【解析】 秦灭六国的顺序为韩、赵、魏、楚、燕、齐,图中对应的是②④③①⑥⑤,只有A项符合。故选A。 【考点定位】必修一: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选修四: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之秦始皇。 41. 韩非子主张建立“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君主)执要,四方来效”的政府,他提出这一主张的背景是 A. 商鞅正在进行富有成效的变法 B. 局部的中央集权制开始取代分封制 C. 秦始皇发动了兼并六国的战争 D. 郡县制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答案】B 【解析】 此题的题眼在于“背景”,韩非子的生卒时间是(约前281年-前233年),而商鞅变法的时间是(约前356年-前350年),秦始皇发动兼并六国的战争是公元前230年,郡县制在全国范围推广是秦统一后,即公元前221年以后。所以能与韩非子提出主张的时间对应的只能是B。 42. 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 A. 表明军国大事是最终由朝臣议定 B. 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 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 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题中材料描述了秦汉时期军国大事先由群臣商议,然后宰相上奏皇帝,皇帝最后做出裁决。这种商议的做法有利于集思广益,减少决策的失误。所以本题选D。A项表述与材料“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相矛盾。B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C项对材料的理解错误,并不能起到监督皇权的作用。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决策产生的方式。 43. 《史记·李斯列传》载:“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下列说法符合材料原意的是 A. 秦王采纳了李斯提出的逐客建议 B. 肯定秦朝废除分封制的作用 C. 秦朝实行郡县与封国并存制度 D. 指出了秦朝灭的根源所在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的意思是说,秦朝没有实行分封制,稳定了社会秩序,社会局势比较稳定,这实际上是肯定了秦朝推行郡县制的积极作用,故B项正确;ACD三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 44.汉景帝时,窦太后期望封皇后的哥哥王信为侯,汉景帝表示:“请得与丞相计之。”于是与丞相周亚夫商议,周亚夫以高帝刘邦“非有功,不得侯”的预先约定予以坚定的拒绝,汉景帝默然而有沮丧之色。据此可知汉初 A. 丞相掌握很大权力 B. 后宫干预朝政频繁 C. 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D. 官僚政治开始确立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丞相周亚夫……予以坚定的拒绝,汉景帝默然而有沮丧之色”反映了西汉初年丞相掌握着较大的权力,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后宫干预朝政,故B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中央集权的加强,故C项排除;D项是秦朝,排除。 【点睛】“丞相周亚夫……予以坚定的拒绝,汉景帝默然而有沮丧之色”是解题的关键。 45.在平定七国之乱以后,汉景帝在原来吴国、楚国、赵国、齐国四国旧地,陆续分封皇子13人为诸侯王。对此措施的评论,正确的是 A. 形成了郡国并行的行政体制 B. 使王国领地缩小,亲缘更近 C. 以宗室子弟取代异姓诸侯王 D. 扩大王国的辖区,巩固皇权 【答案】B 【解析】 材料没有“郡”的信息,排除A,在四国旧地分封皇子13人为诸侯王,王国的领地变小了,封皇子为诸侯王,皇帝与诸侯王的亲缘更近,故B正确,D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取代异姓诸侯王”,排除C。 46.汉武帝时“尚书”一职日益重要,大臣们的奏疏不能直接进呈皇帝,要送尚书署,后来尚书台就成了皇帝的机要秘书处。汉武帝还任用一些上书言事的贤良、文学,让他们出入宫廷,与尚书共议国事,这一做法的作用是 A. 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B. 制衡丞相势力,强化君主专制 C. 重用儒家学者,提高儒学地位 D. 任用外戚权臣,削弱丞相权力 【答案】B 【解析】 材料涉及的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故A错误;依据材料“汉武帝时‘尚书’ 一职日益重要”、“让他们出入宫廷,与尚书共议国事”等结合所学可知,目的在于制衡丞相势力,强化君主专制,B正确;C、D材料均不能体现,故排除。 【名师点睛】 本题考查西汉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关键信息是:让他们出入宫廷,与尚书共议国事。 47.2015年,在江西南昌发掘一座汉墓,因出土文物数量多,所含信息量大,备受关注。以下出土文物和结论之间相符的是 文物 结论 A 一面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绘有孔子画像的屏风 此画像就是孔子的真实相貌 B 出土200万枚五铢钱 当时江西地区商品经济发达 C 墓中金饼题记:“南海海昏侯臣贺元康三年酌金一斤” 墓主可能是刘贺 D 一座真车马陪葬坑和超越列侯丧葬数量规制的编钟 墓主可能是汉朝皇帝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墓葬属于一手史料。“南海海昏侯臣贺”说明墓葬的主人可能是汉朝的刘贺,C正确;汉朝时期墓葬出土的屏风不能说明是最早,A错误;五铢钱的出现并不能说明当时商品经济发达,B错误;编钟属于战国时期发明的乐器,单纯的凭借车马和编钟不能说明墓葬主人是汉朝皇帝,D错误。 48. 司马迁说:“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下列选项中,与司马迁观点相符的是 A. 历史可以重演,应当以史为鉴 B. 历史不会重演,不能以史为鉴 C.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无须学习古人 D. 历史事实情同而势异,不能照搬历史经验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这句话的大意是说:历史是一面镜子,从中可以揣摩兴亡更替、荣辱盛衰的规律。历史既有着惊人的相似和轮回,也有着新的变化和发展。不知道历史,不明白客观规律要不得,但是完全相信故去的经验和办法,也不见的行的通,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史学·司马迁。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2分) 49.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最后秦一统天下,建立秦朝。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史事对比 材料一 战国中叶,楚国“大臣太重,封君大众”,他们“上逼主”、“下虐民”,以致“贫国弱兵”。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公元前383年,楚悼王任用吴起进行变法。变法的要点是:限制旧贵族,改变世袭的分封制;“度公族疏远者”,主张对封君的子孙“三世而收爵禄”;减削官吏的禄序,精减裁汰“无能”、“无用”和“不急之官“;下令“贵人往实广虚之地”。吴起变法遭到旧贵族反对。公元前381年,楚悼王死,旧贵族杀害吴起,变法仅进行了一年多时间便中止。 ——(摘编自《中国通史》) (1)概括商鞅变法与吴起变法的主要不同之处。分析商鞅变法和吴起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 文物解读 材料二 商鞅方升是商鞅变法留下的唯一实物资料。 商鞅方升铭文一 十八年,齐卿大夫众来聘,十二月乙酉,大良造鞅,爱积十六尊五分尊一为升。重泉。 商鞅方升铭文二 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一之。 (2)商鞅方升上刻有两段铭文,一段是秦孝公十八年的铭文,一段是始皇廿六年的铭文,相隔122年。从时代变革的角度,分析两段铭文的异同。 历史评价 材料三 商鞅以重刑峭法为秦国基,故二世而夺。刑既严峻矣,又作为相坐之法,造诽诱增肉刑,百姓斋栗(恐惧),不知所措手足也。赋敛既烦数矣……知其为秦开帝业,不知其为秦致亡道也。 ——(西汉)桓宽《盐铁论》 (3)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简要说明理由。 制度审视 材料四 到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去世时,秦朝已经拥有北起河套、阴山山脉和辽河下游流域,南至今越南东北部和广东大陆,西起陇山、川西高原和云贵高原,东至朝鲜半岛北部的辽阔疆域。而且秦朝在全国普遍实行郡县制,中央政府通过郡的行政长官郡守管辖所属各县的县令(或县长)。公元前221年在全国设立了36个郡,以后随着疆域的扩大和局部的调整,到秦朝末年全国约有50个郡,下辖近千个县。能在这样大的范围里建立起一个统一国家,在中国历史上还是首次。秦朝开拓的疆域构成了此后历代中原王朝疆域的主体,成为中国统一的地理基础。 ——葛剑雄《疆域与人口》 (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秦朝疆域是如何形成和如何管辖维系的?秦朝疆域的确定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 【答案】(1)不同:吴起变法主要是针对时弊,以政治改革为主。商鞅变法是全面的改革,建立了较完备的制度。原因:商鞅变法历时久,分两次逐步推行,注重取信于民和制度保证。吴起变法抑制贵族,打击对象明确,但使自己孤立;变法急于求成,时间短暂,许多措施难以实施。 (2)同:都面临当时度量不统一的情况,都希望加强对地方经济的管理,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同:第一段铭文是商鞅变法时期所刻,它的规定实施改变了秦国当时的落后面貌,为秦后来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第二段铭文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所刻,说明秦国一直沿用了商鞅变法的措施,加强了君主专制,巩固了秦朝的统一。 (3)观点:商鞅变法中的严刑峻法、赋税繁重为秦所沿用,是导致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同意:商鞅变法中有很多严刑峻法,如连坐法,造成了百姓的恐慌。秦始皇即位后,商鞅变法的很多严刑、苛政得以保留(商君虽死,其法犹存),徭役赋税繁重,使得农民起义爆发,导致秦二世而亡。作者是西汉人,希望从秦二世而亡的现实中吸取历史教训,实行仁政,使得国家长治久安。不同意:商鞅变法虽然存在严刑峻法、赋税繁重的问题,但距离秦朝建立已一百余年。秦朝灭亡是由于秦始皇时期的暴政,如大兴土木、修建长城,这些措施与商鞅变法无关,不能认为秦朝灭亡是由于商鞅变法导致。作者是西汉人,西汉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秦国以法家思想治国,两者的治国思想不同,所以作者对商鞅变法的批评有失公正、客观。 (4)形成:秦灭六国;击匈奴,收复河套;征服百越地区。管辖维系:通过郡县制维系管理大一统的帝国。意义:奠定了历代王朝疆域的基本格局;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基础 。 【解析】 【详解】(1)不同:依据材料一“主张对封君的子孙“三世而收爵禄””可知吴起变法主要是针对时弊,以政治改革为主。结合所学可知商鞅变法是全面的改革。原因:结合所学从商鞅变法历时间、步骤以及采取的制度措施回答。吴起变法失败依据材料一的信息从抑制贵族,打击对象明确以及变法急于求成,时间短暂等回答。 (2)同:依据商鞅变法和秦朝统一的背景从面临当时度量不统一的情况,都希望加强对地方经济的管理回答。不同:依据材料二可知第一段铭文是商鞅变法时期所刻为秦后来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依据材料二中信息可知第二段铭文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所刻,结合所学从加强了君主专制以及巩固了秦朝的统一回答。 (3)本题属于开放题型,首先依据材料三“商鞅以重刑峭法为秦国基,故二世而夺”观点。对于该观点从商鞅变法中有很多严刑峻法以及作者是的身份可知答案。如果对于材料观点持不同意,可以依据所学从商鞅变法与秦朝灭亡时间以及作者的立场不同回答。 (4)形成:依据材料四的地图信息和所学从秦灭六国、击匈奴,收复河套以及征服百越地区回答。管辖维系:依据所学可知是通过郡县制维系管理。意义:结合所学从奠定了历代王朝疆域的基本格局以及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基础回答。 50.文物承载着大量的信息,请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某博物馆收藏有青铜器“卫盉”,器内铭文记载:裘卫用玉璋与贵族矩伯换取了80朋(货币单位)的土地。这个换取手续征得了五个贵族的同意,并在相关部门的监督下完成。通过这样的途径,裘卫聚敛了大量财富。裘卫家族的第三代,随葬物品享用“五鼎八簋”。按西周礼制: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 依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表格。 信息内容 信息分析 土地交换在监督下完成 可用来说明西周中期土地可以合法交换,不同于井田制 土地与玉璋以朋为单位进行交换 可用来说明西周中期已经出现僭越礼制的现象 青铜器内的铭文 可用于研究西周中期的文字 可用于研究西周中期人们的审美观念 青铜器的铸造工艺 【答案】 信息内容 信息分析 土地交换在监督下完成 可用来说明西周中期土地可以合法交换,不同于井田制 土地与玉璋以朋为单位进行交换 可用来说明西周社会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但水平不高 随葬物品“五鼎八簋” 可用来说明西周中期已经出现僭越礼制的现象 青铜器内的铭文 可用于研究西周中期文字 青铜器的造型 可用于研究西周中期人们的审美观念 青铜器的铸造工艺 可用于研究西周中期的技术水平 【解析】 【详解】表格第二行依据材料“裘卫用玉璋与贵族矩伯换取了80朋(货币单位)的土地”可知商品经济发展,但是水平较为低下。依据材料“随葬物品享用“五鼎八簋””和所学的周天子礼乐制度可知此时出现僭越礼制的现象。依据青铜器的造型可知是审美观念的变化。依据材料青铜器铸造业可用于研究西周时期手工业技术水平。 51.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事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了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据《孟子·尽心上》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孟子的法制观念。说明其产生的社会背景。 材料二 四家在争辩中相互吸收、渗透,发展了相互联结的一面。而这主要是由它们是同一族类的文化以及他们学说中都关注现实的社会人生问题所决定的。……政治主张泾渭分明的儒法两家,却在主张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和等级制问题上不谋而合。在人生理想和处世态度方面,儒、墨、法各执一端,却又都主张积极进取,有所作为。 ——摘自李宗桂著《中国文化导论》 材料三 《诸子百家关系》示意图。 ——摘自《世界:一部历史》 (2)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这一时期的思想文化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形成原因。 【答案】(1)法治思想:治国需要法制;权力不能干预执法;当法律与人伦冲突时,维护人伦。背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法律的权威地位逐渐确立;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 (2)特征:内容上,学派众多(或思想活跃);思想主张带有时代性; 关系上,各种思想之间有关联;思想传承并发展;多元到一统趋势。原因:内容上,社会变革;关注现实的社会人生问题;关系上,中华文化同源;国家统一趋势增强。 【解析】 【详解】(1)法治思想:依据材料一“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可知治国需要法制以及权力不能干预执法;依据材料一“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可知当法律与人伦冲突时,维护人伦。背景:依据材料一和所学从孟子生活的时代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宗法观念的影响以及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等回答。 (2)特征:依据材料三和材料四图中的信息从内容上、思想主张、相互关系、思想传承并以及多元到一统趋势回答。原因:结合所学内容上从社会变革、关系上从中华文化同源以及国家统一趋势增强等回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