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人民版二战后冷战、局部战争及和平与发展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人民版二战后冷战、局部战争及和平与发展学案

第2讲 二战后冷战、局部战争及和平与发展 一、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1.美苏对峙——冷战局面的形成 ‎(1)序幕:1946年,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拉开冷战的序幕。‎ ‎(2)特征 ‎①除直接交战以外的全面对抗,涉及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各个领域。‎ ‎②具有地缘政治与战略特点,以及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 ‎(3)表现 ‎①政治:美国杜鲁门主义的提出——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 ‎②经济: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 ‎③军事:美国倡议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组织成立华约组织,标志着两大军事集团长期对峙局面的形成。‎ ‎2.美苏争霸——紧张对抗中的缓和与对话 ‎(1)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的美苏关系 ‎①特征:既有紧张对峙,也有缓和,但战略优势在美国方面。‎ ‎②表现:柏林墙的修筑、古巴导弹危机、赫鲁晓夫访美。‎ ‎(2)20世纪70年代的美苏关系 ‎①特征:由对峙走向缓和。‎ ‎②表现:尼克松政府提出“伙伴关系、实力和判断”的方针。苏联开始推行“缓和”外交。‎ ‎(3)20世纪80年代美苏关系 ‎①特征:战略优势转向美国,美苏关系再次“缓和”。‎ ‎②表现:美苏签署了销毁两国中程和短程核导弹条约;双方签订了一系列双边协议。 ‎ ‎3.人类对和平的追求 ‎(1)联合国 ‎①建立:1945年10月,《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成立,总部设在纽约。‎ ‎②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和安全理事会。‎ ‎③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制止侵略行为、促成国际合作等。‎ ‎④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不得干涉别国内政、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 ‎(2)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的召开:1949年、1950年两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的召开,共同要求裁减军备、禁止核武器、保卫世界和平等。‎ ‎(3)《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和平解决争端,反对核战争。‎ 二、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朝鲜战争 朝鲜战争是冷战的产物,1950年6月朝鲜向韩国进攻,后美国、中国、苏联等18个国家也不同程度地卷入这场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性局部战争,于1953年签署停战协定 越南战争 ‎1961年,美国发动越南战争,它是美苏两国和两种社会制度的较量,是美国二战后陷得最深、拖得最久、代价最大的一次以失败告终的战争 中东战争 中东战争是指1948—1982年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爆发的五次战争,统称为中东战争,核心问题是巴勒斯坦问题,巴以和平之路艰辛而漫长 两伊战争 两伊战争是发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一场长达8年的边境战争。边界争端、宗教问题是两伊战争爆发的重要原因 海湾战争 ‎1991年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安理会授权下,为恢复科威特领土完整而对伊拉克进行的战争。这场战争对冷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它所展示的现代高科技条件下作战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对军事战略、战役战术和军队建设等问题带来了众多启示 三、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1.争取人类和平 ‎(1)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 ‎①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试图构建“单极世界”。 ‎ ‎②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综合实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 ‎③日本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强国,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步伐。‎ ‎④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国际地位有很大改善。‎ ‎⑤中国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国际地位与影响日益提高。‎ ‎⑥影响: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实现全人类的和平与发展。‎ ‎(2)威胁人类和平的因素 ‎①根源: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②矛盾:如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不断爆发。‎ ‎③局部战争:如海湾战争等。‎ ‎④恐怖主义:已上升为威胁国际和平与安全因素之一。‎ ‎(3)加强联合国的作用 ‎①冷战结束后,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以及缓和地区冲突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 ‎②进入新世纪后,联合国的作用得到了各方面的普遍重视。‎ ‎③2000年9月,联合国通过了《千年首脑会议宣言》。‎ ‎2.追求共同发展 ‎(1)世界经济全球化 ‎①表现:国际贸易迅速发展,范围不断扩大,贸易额不断增加;国际分工日趋成熟,更加精细;大型跨国公司数量增加,成为活跃在世界经济中的主体;经济区域发展的集团化。‎ ‎②影响:积极:有效地利用了世界各地的资源,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也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存在的问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拉大,对发展中国家是一把双刃剑,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 ‎(2)建立国际新秩序: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和平是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发展则是保持和平的重要基础。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1.理解雅尔塔体制事实上划分了美苏势力范围 ‎(1)从实力对比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2)从体制内涵看,美苏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起新的国际关系格局。‎ ‎2.从美苏关系的变化看决定国际关系的因素 ‎(1)在苏维埃俄国成立之初,美国积极参与对苏俄的干涉,妄图将其消灭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面临法西斯侵略的共同威胁下,双方联合在一起,结成反法西斯联盟;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双方合作的基础随之消失,意识形态和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重新主宰了双方关系,国家利益使二者由战时的盟友变成了战后的敌人。‎ ‎(2)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利益是决定国际关系的关键因素,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也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3.中东问题愈演愈烈的原因 ‎(1)1974年,联合国的分治决议造成了阿以之间领土的处置不均,使两个民族产生了排他性的主权要求。‎ ‎(2)石油战略位置的重要性,也就加紧了对富含石油资源的中东地区的争夺。‎ ‎(3)美苏两极在世界范围内争夺霸权,也积极控制这一区域。‎ ‎(4)地区霸权主义抬头,不断出现恐怖暴力事件,更使得这一地区形势扑朔迷离。‎ ‎(5)联合国受大国摆布,在一些问题上左右不定,对世界局势的控制力不强。‎ ‎4.中东战争的启示 ‎(1)只有通过政治途径,用和平的方式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2)外界调解是需要的,但要全面、公正、合理。‎ ‎(3)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 ‎(4)解决巴以冲突的钥匙在巴以双方手中。‎ ‎5.海湾战争与以往局部战争的不同 ‎(1)海湾战争是高科技战争,‎ 而以往局部战争仍属传统意义上的战争。海湾战争中空中力量的强弱具有决定作用,空袭和反空袭既是主要的作战方式,也是战争最重要的阶段。‎ ‎(2)信息战显示出举足轻重的作用,争夺信息优势成为双方作战行动的先导。‎ ‎(3)战场向大纵深、立体化方向发展,前方与后方的区别趋于消失。战争对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巨大,需要有更雄厚的经济力量支持。‎ ‎(4)海湾战争改变了人们的战争观念,它向传统的战争观念提出了挑战,在各国军事界引起了震动。‎ ‎6.理解联合国的“大国一致”原则 ‎(1)安理会是联合国中唯一有权采取行动来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安理会实行“五大国一致”原则,即五个常任理事国态度一致。‎ ‎(2)大国一致性集中体现在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上。‎ ‎(3)“五大国一致”原则吸取了国联因大国间的矛盾无法解决而导致崩溃的教训,大国间的合作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基础。‎ ‎(4)“五大国一致”原则有利于保障联合国的权威性,有利于解决一些国际争端和地区冲突,但也因为不利于中小国家的利益而多受批评。‎ ‎7.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时代主题的原因 ‎ ‎(1)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生产力的发展最终推动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整个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明显增多,联系日益增强。‎ ‎(2)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造成的物质损失和心灵创伤是以往的战争所无法比拟的。避免类似的悲剧重演,是各国的共同责任。‎ ‎(3)新科技革命的推动:在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本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优先发展经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已成为世界的潮流。‎ ‎(4)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随着和平力量的增长,维护持久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日益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已是人心所向,且成为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 ‎[例1] (2016·全国甲卷)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是著名的反战活动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即发出致德国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公开信,呼吁反战,遭到拒绝。从1914年到1918年,他连续发表文章,谴责交战各国政府是战争的罪魁祸首,呼吁立即结束这场自相残杀的战争,但不为人们理解,甚至在自己的祖国也被指责为卖国贼。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发表《精神独立宣言》,总结大战的教训,呼吁知识界保持精神独立,以防战争再次爆发。‎ 在二三十年代,他发起组织了国际反战反法西斯委员会,不久当选为名誉主席。在世界反战大会上,他被选为大会主席,并在大会发言中指出反对指向苏联的一切威胁,保卫苏联。后被提名为国际反法西斯委员会名誉主席。‎ ‎——据杨晓明《欣悦的灵魂:罗曼·罗兰》‎ ‎(1)根据材料,概括与一战时相比,罗曼·罗兰二三十年代反战活动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曼·罗兰反战活动变化的原因。‎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第(1)问,罗曼·罗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反战活动的变化要根据两段材料先概括罗曼·罗兰在一战时期和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反战的主张,然后进行比较,最后得出变化。第(2)问原因,一是根据材料的时间和内容进行分析,二是要结合所学知识,从一战后西方国家与苏俄(联)的关系、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进展、罗曼·罗兰与苏联的关系等角度进行概括。‎ ‎【答案】 (1)由个人宣传反战到组织反战活动;由反对欧洲交战各国政府到反对法西斯,保卫苏联。‎ ‎(2)总结一战教训:交战各国宣扬极端民族主义,蒙蔽广大民众,个人反战未能取得明显效果。形势变化:一战是非正义战争,交战双方政府都负有战争责任,二三十年代法西斯兴起,成为和平的最大敌人,攻击矛头指向苏联。‎ ‎[例2] (2016·全国乙卷)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65年,美国在越南的军事行动升级后,中国政府在加强对越南的军事援助的同时,向美国政府传递了一系列警示性信息,要求美国不得将战争无限制升级。美国决策者对此颇为重视,加强相互间的“信息传递”,努力理解中方的信息,并将中方的可能反应作为制定战略决策时必须考虑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同中国政府打交道的过程中,美国表现出某种谨慎与克制,朝鲜战争式的中美直接军事冲突没有重演。‎ ‎1969年上台的尼克松政府,面对美国在越南问题上的困境,以及从亚洲收缩力量的需要,对美国的对外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试图使之适合美国力量的限度和新的国内国际条件。1973年,美国与北越在巴黎签订了协定,越南战争基本结束。‎ ‎——摘编自陈兼、赫斯伯格《越战初期中 美之间特殊的“信息传递”》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与中国在越南战争中没有发生直接军事冲突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结束越南战争的原因。‎ ‎【解析】 第(1)问,提取材料信息“中国政府在加强对越南的军事援助的同时,向美国政府传递了一系列警示性信息”“努力理解中方的信息,并将中方的可能反应作为制定战略决策时必须考虑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冷战的战略重心与对朝鲜战争的反思等角度来回答。第(2)问,结合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与其国内情况分析回答。‎ ‎【答案】 (1)冷战时期,美国的战略重心在欧洲;吸取朝鲜战争的教训;中国政府有效的警示信息;美国采取了避免直接冲突的一些措施。‎ ‎(2)国内反战运动的高涨;调整国际战略,改善与中国的关系;战争给经济造成巨大负担;战争胜利无望,欲从战争中脱身。‎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绝对意义上,20世纪发生的集体暴力比过去10个世纪发生的还要多。在1900—1999年之间,世界上爆发了250场国际的和国内的新战争。大约1亿人直接死于由政府支持的、由军事单位组织的集体暴力,故而蒂利称20世纪为“暴力的世纪”,霍布斯蒂姆则将1914—1991年人类的历史称之为“极端的年代”。‎ ‎——摘编自闾小波《从对抗到和解》‎ 材料二 二战结束60年了。虽然这60年中世界并不太平,各种暴力冲突和战争依然在威胁着人类的和平与文明,但大国战争已然远去。……二战的战争规模和破坏能力达到了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规模,‎ 二战期间人类军事技术的革命性变革,例如核武器的产生和发展,已然揭示了战争前所未有的文明悖论:如果新的世界大战再度爆发,人类将可能无法从战争的摧残中恢复。‎ ‎——中国日报网《二战启示:世界和平依然任重道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被称为“暴力的世纪”、“极端的年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大国战争已然远去”。‎ ‎【解析】  本题考查对20世纪引发世界局势动荡的原因及评价的理解。第(1)问战争带来了灾难;政治格局变动加剧了世界的动荡;政府支持的集体暴力超过以往。第(2)问从时代发展潮流、和平运动、各国联系加强和制约;军事技术变革的制约等加以概括。‎ ‎【答案】 (1)20世纪前半期,人类社会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20世纪后半期,美苏争夺世界霸权,地区冲突、局部战争不断升级;20世纪战争频发,集体暴力远超过去。‎ ‎(2)有一定的道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惨痛教训;战后和平运动高涨;军事技术变革的制约;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间经济文化联系的加强和相互制约。(答出其中三点即可)但世界并不太平,大国战争风险依然存在。‎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联合国大事记(部分)‎ ‎1946年,联大通过第一项决议,主要内容涉及和平利用原子能以及全面消除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1948年,在巴勒斯坦设立第一个联合国观察团,即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 ‎1954年,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因其在欧洲救济难民的工作首次获诺贝尔和平奖。‎ ‎1978年,联大首次就裁军问题举行特别会议。‎ ‎1992年,安理会通过决议,向马其顿派遣维和部队。‎ ‎2005年,170多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在消除贫困、促进人权、打击恐怖主义和帮助经历致命冲突的国家恢复正常方面达成了主要决策。‎ 材料二  随着时间的推移,联合国在维和领域出现一系列难题。1993年维和费用达36亿美元,维和行动的支出常大大高出维持联合国正常运转的花费。到2005年为止,维和行动中殉职人员已达2 000人。2006年,伊 朗总统内贾德称安理会制裁决议是“一张破纸”,根本无法对伊朗造成任何损害。2002年,美国正式退出美苏签订的《反弹道导弹条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联合国成立的背景和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做出的贡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中面临的困境。‎ ‎【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国联的教训、二战后维护世界和平、国与国之间利益的权衡等角度进行作答。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中“……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在欧洲救济难民的工作……裁军问题……在消除贫困、促进人权、打击恐怖主义和帮助经历致命冲突的国家恢复正常方面……”归纳出监督停火、战后重建、安置难民、军控与裁军、反恐等。 ‎ 第(2)问,根据材料二中“1993年维和费用达36亿美元,维和行动的支出常大大高出维持联合国正常运转的花费……维和行动中殉职人员已达2 000人……”得出维和费用与维和人员的生命安全;根据材料二中“……伊朗总统内贾德称安理会制裁决议是‘一张破纸’,根本无法对伊朗造成任何损害……”得出一些国家不断打破联合国的军控机制,影响联合国的职能与威信;根据材料二中“……2002年,美国正式退出美苏签订的《反弹道导弹条约》……”得出各国意识形态、国家利益、文化背景的差异等。‎ ‎【答案】 (1)背景:国联的教训;维护战后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需要;大国之间相互制约的需要。‎ 贡献:监督停火、战后重建、安置难民、军控与裁军、反恐等。(答对其中三点即可)‎ ‎(2)困境:维和费用与维和人员的生命安全;一些国家不断打破联合国的军控机制,影响联合国的职能与威信;各国意识形态、国家利益、文化背景的差异等。‎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北朝鲜开始进攻的时候,杜鲁门和艾奇逊……命令在东京的麦克阿瑟向南朝鲜运送军队。随后杜鲁门就采取了遏制行动,他命令美国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美国又紧急召集联合国安理会会议,美国提出的决议以9∶0获得通过(苏联并未出现):把北朝鲜人定为侵略者,并要求停战,双方退回到三八线;要求所有成员国向韩国提供所有尽可能的援助以赶出侵略者。两天之后,‎ 杜鲁门命令美国空军和海军采取行动。‎ ‎——沃尔特·拉费伯尔《美国、俄国和冷战》‎ 材料二 在1961—1973年这12年里,大约有5.8万美国人死于印度支那冲突。这场战争的财政负担,粗略估计高达1 500亿美元。预算赤字的结果导致出现疯狂的通货膨胀,其对美国经济的破坏力持续了整整一代人。美国长期卷入印度支那的社会和政治后果几乎无处不在:对政府犬儒主义政策的批评,由于政府官员理想化和乐观的宣言与可以在每天的电视新闻中看到的越南丛林里的现实之间存在巨大的“信誉鸿沟”而火上浇油……在返回美国的退伍老兵中存在的社会和心理创伤,诸如滥用毒品和心理疾病,导致了被精神病专家称之为“战后创伤性压力失调症”的出现。‎ ‎——威廉·R.科勒《20世纪的世界》‎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朝鲜战争的特点。评价朝鲜战争开始后美国采取的行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卷入印度支那冲突对美国的影响。‎ ‎【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命令美国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要求所有成员国向韩国提供所有尽可能的援助”得出由朝鲜半岛的南北内战发展为国际性战争;根据“紧急召集联合国安理会会议”得出利用联合国干涉朝鲜半岛内政。第二小问,从对朝鲜半岛、对中国和对联合国三个方面分析。‎ 第(2)问,根据“大约有5.8万美国人死于印度支那冲突”“战争的财政负担,粗略估计高达1 500亿美元”得出使美国遭受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根据“美国长期卷入印度支那的社会和政治后果几乎无处不在”得出造成了严重的政治和社会后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削弱了美国的国家力量,迫使美国调整其亚太政策和对苏联政策;影响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导致大量美元和黄金外流,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的重要原因。‎ ‎【答案】 (1)特点:由朝鲜半岛的南北内战发展为国际性战争;美国利用联合国干涉朝鲜半岛内政。‎ 评价:加剧了半岛的紧张局势,是使内战扩大为国际战争的主要原因;侵犯了中国主权,威胁了中国的国家安全;践踏了联合国宗旨,使联合国的历史蒙上了阴影。‎ ‎(2)影响:使美国遭受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造成了严重的政治和社会后果;削弱了美国的国家力量,迫使美国调整其亚太政策和对苏联政策;影响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导致大量美元和黄金外流,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的重要原因。(任答其中三点即可)‎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虽然与伊军在数量对比上不占优势,但多国部队调集的现代化装备数量却超过伊军许多倍:新式飞机数量比为13∶1,攻击直升机数量比为16∶1,在精确制导武器上多国部队拥有绝对优势。在拥有质量优势的部队面前,单纯的数量对比已失去了意义。‎ 材料二 “零伤亡”是近期局部战争发起者追求的目标。他们试图达到己方“零伤亡”。然而,尽管他们拥有高技术武器装备的优势,“零伤亡”也没有成为现实。对于作战地域内的平民百姓来说,造成的更是巨大的、惨痛的伤亡。‎ ‎(1)根据材料一,概括海湾战争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谈谈你对局部战争的认识。‎ ‎【解析】 第(1)问从材料一的关键信息着手,“新式飞机数量比为13∶1,攻击直升机数量比为16∶1”说明空中打击成为主要手段;“多国部队调集的现代化装备数量却超过伊军许多倍”说明战争形态向信息化发展,是一场高科技战争。第(2)问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围绕“局部战争”展开,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空中打击成为主要手段;战争形态向信息化发展;是一场高科技战争。‎ ‎(2)局部战争同样给人类发展带来巨大灾难、破坏和威胁;应努力制止非正义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