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第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教案3新人教版选修3
第一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教学建议】 重点:帝国主义列强的主要矛盾:英德矛盾;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难点:帝国主义列强主要矛盾的变化的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突破方法: 1.联系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对比的变化,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 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是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列强矛盾的激化和两大军 事集团的形成,是一战爆发的具体原因;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爆发的导火索。 2.对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可结合教材插图,采用列表比较的方式,加深对其形成 的原因、经过、核心国家、位置范围的了解。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进入 20 世纪不久,数千年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性大战降临,把人类拖进了苦难的 深渊。战争远远超出了发动者的预想,按照自身的规律展开。第一次世界大战在空间上以欧 洲为主战场,亚洲、非洲、美洲和澳洲也被卷入,在时间上长达四年之久,许多文明的成果 毁于一旦,留下了一串触目惊心的破坏数字。 一战中战壕里的士兵 惨烈的战争不能不引起人们认真的思考:是什么原因引发前所未有的世界大战?是否应 该把战争作为解决国家矛盾的手段?如何才能防止类似悲剧重演?由此导入新课学习。 学案导学 一、动荡不安的世界 1、背景:20 世纪初的世界,已经被列强基本瓜分完毕,全球各国各地区都被纳入资本 主义世界体系之中,成为一个整体。 2、原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如 德国不仅在欧洲同英国展开激烈竞争,而且还想从占有殖民地最多的英法等国手中夺取殖民 地,重新瓜分世界,列强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3、表现: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一方面欧洲列强通过谈判和幕后交易解决彼此 间的矛盾,纠集军事集团;另一方面它们也把更大的赌注放在扩军备战上。随着欧洲列强之 间矛盾不断加剧,欧洲出现了两个对立的集团。 【问题探究】阅读英、德、法、美工业发展和殖民地占有情况表: 国家 项目 英国 德国 法 国 美国 1870~1913 年工业增长倍数 1.3 4.6 1.9 8.1 1913 年工业产量世界位次 3 2 4 1 1913 年殖民地占有世界位次 1 4 2 5 请思考:上述表格反映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对世界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1)问题:在向帝国主义过渡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加 剧,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缓慢,占有殖民地较多;美国和德国经济迅速发展, 占有殖民地相对少。 (2)影响:后起的德国等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列强之间矛盾日益尖锐,引发一战。 二、剑拔弩张的两大军事集团 1、欧洲列强之间的三对主要矛盾:(1)法德矛盾,争夺欧洲大陆;(2)英德矛盾,争夺殖 民地和海上霸权;(3)俄奥矛盾,争夺巴尔干。 2、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1)三国同盟: 1882 年,德、奥、意三国同盟正式建立。德国成为三国同盟的核心。 (2)三国协约: 1892 年法国和俄国缔结军事协定,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 面。随着英德矛盾的发展,英国调整了同法国、俄国的关系,分别在 1904 年和 1907 年与法、 俄签订了协约。这标志着英、法、俄三国协约正式建立,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问题探究】阅读下列材料: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法国进攻,不论其理由为 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他们的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的一方以援助。如果德国未有直接挑衅 行为而遭受法国侵略,意大利也负担同样的义务。 ——1882 年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 请思考: (1)意大利为什么加入同盟国?三国同盟主要是对付哪个国家? (2)三国同盟的核心是谁?为什么? 答案: (1)意大利因与法国争夺突尼斯失败而加入。对付法国 (2)德国。因为德国实力最强,德国与法、俄、英矛盾最大,三国同盟的形成也主要是德国 组织的。 三、“巴尔干火药桶” 1.巴尔干半岛的复杂关系 (1)巴尔干半岛长期处于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之下,民族关系复杂。 (2)1912 年秋,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爆发,奥斯曼帝国丧失了在欧洲的绝大部分领土。 (3)1913 年,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爆发,保加利亚战败。 (4)两次巴尔干战争不仅在巴尔干地区制造出新的矛盾,也为资本主义列强的干涉提供了 机会。 2、萨拉热窝事件:1914 年 6 月,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到波斯尼亚一黑塞哥维那地区检 阅军事演习,在萨拉热窝被一名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这就是著名的萨拉热窝事件, 它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3、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在德国的支持下,奥匈帝国于 1914 年 7 月 28 日向塞尔维亚宣战。 此后,德、俄、法、英相继投入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问题探究】右图反映了 1914 年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被捕的情形。 (1)南斯拉夫某城有一块石碑,碑文是:“1914 年 6 月 28 日。加 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 反抗和自由的向往。”当时“他的子弹”射向谁? (2)碑文中为什么说“……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自由的向往”?指出这一事件导致 了什么后果? 答案:(1)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 (2)塞尔维亚希望建立南部斯拉夫人的统一国家,遭到奥匈帝国的仇视,斐迪南大公当时是 去检阅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的军事演习,遭到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强烈反对。事件发生后, 奥匈帝国以此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此后,德、俄、法、英相继投入战争,第一次世界 大战爆发。 小结:20 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人帝国主义阶段。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 不平衡性加剧,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如德国经济发展迅速,超过了英法等老牌国家,但殖民 地已被老牌国家分割完毕,因此新老资本主义国家矛盾激化。法德矛盾、英德矛盾、俄奥矛 盾成为欧洲列强的主要矛盾,列强间的矛盾和冲突促成了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由于列强的 争夺、民族矛盾的激化,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的“火药桶”。1914 年 6 月的萨拉热窝事件成 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知识网络: 资 本 主 义 国 家 政 治 经 济 发 展 的 不 平 衡 性 资 本 主 义 列 强 矛 盾 尖锐 法德 矛盾 英德 矛盾 俄奥 矛盾 两 大 军 事 集 团 建立 巴 尔 干 半 岛 冲 突 第 一次 世 界大 战 重难点释疑: 1.对欧洲列强之间三大矛盾的理解认识 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主要有三对矛盾:法德矛盾、英德矛盾和俄奥矛盾。 (1)法德矛盾:法德矛盾由来已久。普法战争的旧仇宿怨使之成为欧洲大陆最主要的矛盾, 实质是争夺欧洲霸权的矛盾。加上德国积极争夺法国在非洲的殖民地,矛盾更加激烈。 (2)英德矛盾:英国的欧洲大陆均势的政策,和欧洲大陆德国过分强大,加上殖民地等问题 上冲突的加剧,英德矛盾逐步激化。英德矛盾是帝国主义之间最主要的矛盾,实质上是争夺 世界霸权和殖民地的矛盾。 (3)俄奥矛盾:俄国同奥匈帝国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上。奥匈帝国把巴 尔干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俄国向巴尔干渗透,与奥匈帝国矛盾冲突日益加剧,俄奥的争夺, 使巴尔干半岛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典例 1 德国外长皮洛夫1899年12月在议会的演说“……我们不愿阻挠任何人,但我 们也不容许任何人妨碍我们的道路。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旁边......而让他人分割世界。” 文中的“任何人”“他人”主要是指 A.英国和俄国 B.英国和法国 C.俄国和奥匈 D.法国和俄国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分析材料结合中蕴涵的有效信息“德 国”“1899 年”“分割世界”等,得出这是德国在 19 世纪末,世界领土瓜分完毕后,开始转 向世界争夺殖民地。而当时英国和法国拥有广大的殖民地,故材料中的 “任何人”、“他人” 应该主要是指的英国和法国。 答案:B 【规律技巧】本题为材料性选择题,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 效信息,然后分析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跟踪训练 1 1896 年德皇威廉二世说:“我们十年前开始实行殖民政策而未有舰队……我们 现在有了大量的殖民属地……因为这些殖民属地与英国继续不断地发生或大或小的纠 纷……我们的贸易正和英国作生死的斗争……但是在各大洋上航行的挂着我们旗帜的大批 商船,在 130 艘英国巡洋舰的面前而我们只有 4 只来对抗的情形下,是十分不保险的。”对 上述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英德矛盾逐渐成为帝国主义间的主要矛盾 B.德国打算与英国进行海军军备竞赛 C.赢得争夺的焦点是殖民地和贸易问题 D.德国力图与英国成为海上贸易伙伴 点拨:通过阅读题干中的材料可知,德国和英国在殖民地、海上霸权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矛 盾,英德矛盾逐渐成为帝国主义间的主要矛盾,故 D 项符合题意。 答案:D 2、对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主要矛盾的理解 ⑴英德之间的争夺具有全局性。当时法德矛盾主要在西欧;俄奥矛盾主要是在巴尔干半 岛,都是区域性的。英德矛盾则是全局性的全面性的争夺:在商品市场上德国在欧洲与英国 展开争夺;在殖民地问题上,德国争夺非洲的计划(“赤道非洲帝国”)与英国的计划(“开 罗——开普敦”)尖锐对立。德国还通过扩充海军法案,同英国争夺海上霸权,并在短期内 使海军力量跃居世界第二位,紧随英国之后。 ⑵英德矛盾的发展和演变,直接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发展和演变。随着英德矛盾的不断发 展和突出,其他矛盾逐渐降居次要地位。如英法在瓜分非洲问题上的矛盾,英国与俄国在伊 朗、阿富汗、中国西部等问题上的矛盾,都随着英德矛盾的上升而得到协调,并通过分别签 订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而结成伙伴关系。 ⑶英德矛盾还是新老世界殖民体系之间矛盾的核心。老的世界殖民体系以英国为中心, 以法、俄等为主要成员国,英国在 19 世纪中期掌握着海上霸权、殖民霸权和工业霸权。德 国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经济发展迅速,赶上并超过英国,德 国统治集团因此 从争取欧洲的“大陆政策”转向夺取全球霸权的“世界政策”。这样,企图 摧毁老殖民体系、另建立起一个新的世界殖民体系的核心国家——德国,与老殖民体系的核 心国家英国之间的矛盾,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两个国家之间的矛盾,而是新旧两种殖民体系 之间的斗争和矛盾的集中表现。这一矛盾自然成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 典例 2 (天津文综高考)19 世纪 60~90 年代中期,英国在欧洲大陆奉行“光荣孤立“外交 政策。英国海军大臣戈申对此解释道:“它是一种故意选择的孤立。”此话表明英国 A .力图保持欧陆大国之间势力平衡 B.关注世界霸权,无意卷人欧洲事务 C 力图使欧美大国之间相互牵制 D 实力开始衰落,无力插足欧洲事务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英国“光荣孤立”政策概念的理解和阐释。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 事物的能力是新课标高考的要求之一。解答此题抓住题干中的“光荣孤立”和“它是一种故 意的孤立”这关键词,结合 19 世纪国际关系发展的有关史实作答。19 世纪工业革命以来, 英国的确以世界霸权为主要目标,即使在 19 世纪末工业生产的地位有所下降,仍然把争夺 世界霸主地位作为外交的主要目标。但以世界霸权为主要目标不等于放弃在欧洲的霸主地 位,因而利用自己有利的地理位置,采取了一种故意孤立,不与任何欧洲大国结盟的政策, 其实质是保持欧洲大陆大国之间的均势,从而保持它在欧洲和世界的霸主地位。因而 B、C、 D 说法是不能正确阐释“光荣孤立”政策的。 答案:A 【规律技巧】本题是考查一战的背景,从新高考角度看,一战背景中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 系是高考高频的考点。学习时要抓住英德矛盾、法德矛盾、法俄矛盾、俄奥矛盾等分析其历 史渊源。 跟踪训练 2 1904 年、1907 年英国分别调整同法国、俄国的矛盾,签订了英法协约和英俄 协约,促使英国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德国大力拓展殖民地,威胁英国的殖民利益 B.英法矛盾调和,法国支持英国势力均衡 C.奥匈帝国势力向非洲渗透,威胁英国利益 D.俄国放弃了对巴尔干地区的争夺 点拨: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英国经济发展缓慢下来,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德国 经济迅速发展,并开始向非洲渗透,与英国抢夺殖民。随着殖民地问题上冲突的加剧,英德 矛盾成为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英国不得不放弃“光荣孤立”的政策,专门调整同法、 俄的关系,故 A 符合题意。B、C、D 不符合史实。 答案:A 备课资料 【l908 年“波斯尼亚危机”】 1908 年 9 月,奥匈帝国与俄国举行会议,达成秘密协议。俄国同意奥匈兼并波斯尼亚、 黑塞哥维那两省;奥匈则允诺支持俄国召开国际会议修改《柏林条约》,同意黑海海峡向俄 国军舰开放。10 月,奥匈帝国单方面宣布正式将波、黑两省并入自己的版图。这一行动使 未达到目的的俄国人十分恼火,向奥匈提出抗议,要求召开国际会议来解决争端。与此同时, 巴尔干独立国家塞尔维亚认为,奥匈帝国吞并波、黑两省的目的是为了阻挠南斯拉夫民族的 统一。塞尔维亚不仅提出强烈抗议,还作了向奥匈开战的准备。俄国表示要援助塞尔维亚。 德国则宣布支持奥匈。次年,波斯尼亚危机在俄国让步的情况下暂时得到解决,但这一危机 加深了俄国同德奥的矛盾,以及奥匈帝国与塞尔维亚的对立。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 1913 年 6 月 29 日,保加利亚在奥匈的怂恿下,先发制人,首先向塞尔维亚宣战,于是爆 发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战争爆发后,希腊、罗马尼亚和门的内哥罗先后加入对保加利亚的 战争。土耳其也乘保加利亚孤军作战的困境,参加了反保战争,企图捞回一些失地。保加利 亚由于受到多方面的攻击,接连败退,经过一个多月的厮杀,终于战败求和。8 月,交战双 方签订了《布加勒斯特和约》。和约规定,保加利亚将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中夺得的马其顿大 部分划归塞尔维亚;马其顿南部和色雷斯西部及克里特岛划归希腊;多布罗加南部割给罗马 尼亚;土耳其收回色雷斯东部和亚得里亚那堡地区。 【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 1.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相互敌对和竞争,致使国际危机频频发生,世界大战的阴云越积越 厚。统治阶级纷纷煽动极端民族主义,向民众灌输所谓的“爱国”情绪。 2.在德国,兴起了主张一切日耳曼民族统一的“泛日耳曼主义”;俄国则挥舞起所有斯拉 夫民族统一到沙皇统治之下的“泛斯拉夫主义”的旗帜。对外扩张的极端民族主义幽灵同样 在英国、法国等国家游荡。 3.列强宣传“民族优越论”,鼓吹本民族利益高于一切,宣称对外扩张是民族利益所在。 它们经常使用的手法是声称本民族的利益受到对手的损害,煽动民众的仇恨情绪,鼓噪用武 力“自卫”,动员民众支持战争。 4.在统治阶级的煽动下,一时间,极端民族主义成为一股潮流,许多人陷入民族主义战争 狂热之中,使得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争夺和斗争愈发激烈,在相互仇视和诅咒声中,战争日 益迫近。 【萨拉热窝事件】 1914 年,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受俄国支持的塞尔维亚,一直被 奥匈认为是在巴尔干扩张的主要障碍。为了对塞尔维亚进行军事恫吓,奥匈选定塞尔维亚被 土耳其征服的“国耻日”(1386 年 6 月 28 日)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举行军事演习,以示 其侵略野心。这一消息,已于当年 4 月传出。塞尔维亚的秘密民族主义组织——民卫社和黑 手党,决定派人去暗杀指挥这次演习的好战分子奥匈皇储弗兰茨·斐迪南。塞当局曾致函奥 匈政府,劝其取消这次演习,但未被接受。 6 月 28 日上午 10 时,斐迪南夫妇在城郊检阅军事演习之后,乘敞篷汽车,进萨拉热窝 市区巡视。埋伏在路旁人群中的黑手党成员查卜林·诺维奇突然冲到车前,向斐迪南投掷一 枚炸弹。炸弹落到后随汽车上,炸死一名军官和几名群众。斐迪南故作镇静,挥手示意“继 续前进”。到市政厅出席了欢迎仪式,稍作休息之后,又乘车上街,招摇过市。当汽车途经 一拐角处时,17 岁的中学生加·普林西普冲上前去用枪打死斐迪南夫妇。 后人为悼念普林西普的爱国行为,在他行刺的十字路口铺上一块石板,上面刻着他的两 只脚印,在路旁的墙上用塞尔维亚文写上:“1914 年 6 月 28 日,加·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 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与对自由的向往。” 德奥集团在暗杀事件发生后,欣喜若狂的叫嚣道:“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经过“七月 危机”,由此而引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于 8 月初全面展开了。 【全面认识英国的“光荣孤立”政策】 1.概念:英国的“光荣孤立”政策,是指英国不同其他国家订立长期盟约,即在争霸斗争 中奉行既不参加军事集团,也不用固定的军事义务来束缚自己的政策。 2.实质是维护列强之间相互牵制的局面,使其势均力敌,便于英国随时按照本身需要来变 换对外政策,弹性地调整和维持均势,放手向海外扩张。 3.历史原因:第一,19 世纪中期以来,英国处于“世界工厂”的地位,经济实力雄厚,军 事尤其是海军实力强大,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和海上霸权,成为海上霸主。因此,英国自信没 有同盟国也足以能够保卫自身安全。第二,英国处于得天独厚的岛国位置,免受战争威胁, 可以在当时的国际形势下独立地保证自已的安全。第三,英国当时与法、俄、德等国都有矛 盾,因此不愿参加任何一方。故狡猾地采取“孤立”政策,以制造欧洲大陆的均势。 4.演变:二战前,面对德国的竞争,开始走下坡路的英国力不从心,感到有必要同其他国 家结成同盟,因此,英国放弃传统的外交政策,即“光荣孤立”政策,与法国、俄国分别签 订协约,达成谅解。l904 年,英法双方调整了两国在北非和其他殖民地问题上的矛盾,建 立了同盟关系。l907 年,英国又主动协调了同俄国在阿富汗、波斯、西藏等亚洲殖民地问 题上的利益冲突,缔结了英俄协定。这标志着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最终形成。 优化训练: 一、选择题 1.(2010 浙江嘉兴月考)1914 年 8 月 2 日英德双方谈判时,德国首相指出:“你们是否要为 一张废纸(指保证比利时中立的条约)和我们开战?”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我们承担着光 荣的责任,要保卫一个弱小邻国的独立、自由与领土完整。如果哪些国家说他们只有在条约 对他们有利时才守约,我们就不得不使局势变得只有守约才对他们有利。”以上材料反映出 英国的真实意图是 A.为维护比利时的中立而对德作战 B.为维护国际公约的尊严而对德作战 C.以武力逼迫德国遵守《凡尔赛合约》 D.以武力阻止德国势力的扩张 解析:D 从时间“1914 年”分析出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德矛盾的焦点是为了争夺市 场和殖民地,因此结合材料和这个目的应选 D 项。 2. 观察右面漫图,你认为主要了说明当时世界局势的实 质问题是 A.英、法、俄和德、意、奥得利益不同 B.英德矛盾尖锐,各自寻找支撑者 C.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日趋激烈 D.帝国主义为了各自得利益相互勾结 解析:C 根据题干 “世界局势的突出特点”的 要求,观察图画,从宏观上来分析两大军事 集团出现的原因和过程,综合分析两大军事集团蕴涵的实质,C 最符合题意,A、B、D 三项 都是表面现象的描述。 3.右图是一战之前反映欧洲军备竞赛的漫画“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其中的项庄和沛公分别是 A.美国与英国 B.德国与英国 C.英国与法国 D.法国与俄国 解析:B 根据图中挥舞着德意志帝国旗帜的人,由此进行判断。一战前夕,英德矛盾是帝国 主义主要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德国为了争夺殖民地,疯狂扩军备战,同英国矛盾不断加深。 4. (2010 上海联考)俾斯麦说:“就在 70 年代初我们结束战争回来的时候,他们就已经说 了,我们什么时候再开战?什么时候我们兴‘复仇之师’?”文中所说的“他们”是指 ( ) A.英国人 B.奥地利人 C.法国人 D.丹麦人 解析:C 本题考查考生运用判断、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主要考查 1870 年普法 战争。属中等难题。关键要抓住材料里的信息,如“俾斯麦”是普鲁士宰相,他的言论代表 国家利益;“70 年代初”指 1870 年普法战争;“兴复仇之师”是法国失败后,力图复仇;由 此可判断“他们”是指法国人。 5.(原创)阅读下列图片,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我们没有巡航导弹, 没有F-117,但 我们有无数的热血青 年! 我们要消灭祖国的敌 人! A. 普林西普是塞尔维亚族民族主义者 B. 1914 年 6 月 28 日,普林西普在萨拉热窝刺杀了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和他的妻子索 菲,该刺杀行动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C.普林西普是一位爱国主义者 D.普林西普的刺杀行动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解析:D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的能力。从图片反映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 A、 B、C 的说法是正确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性造成的。 二、非选择题 6.(见原书 P5 第 7 题) 7. 阅读下面的材料: (在)1815—1914 年的百年间,大国间的战争几乎都不出自家门前的区域。……但是这 一切,到了 1914 年都改变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席卷了每一个强国,事实上除了西班牙、荷 兰、北欧三国以及瑞士之外,全欧洲都加入了这场战争。更有甚者,各国军队还被一一派往 外国执行战斗任务。加拿大部队到法国作战;澳大利亚人、新西兰人则跑到爱琴海的一个半 岛上……然而,这一切现象当中,意义最为重大的改变,却要数美国人的参战。美国的加入, 从此决定了 20 世纪历史的面貌。美国印第安人被派到欧洲、中东;中国劳工来到西方;非 洲人则成为法国部队的一员。……海战的范围却再度升格到全球范围:1914 年在南美福克 兰群岛(Falklandlslands)的外海,大战双方揭开了海战的序幕。而协约国舰队几次和德军 潜艇交手的决定性战役,也都发生在北大西洋的海面及水下。 ——霍布斯鲍姆 请回答: 简析“这一切,到了 1914 年都改变了”的表现和原因。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一战爆发原因和美国参战意图及其战争影响的理解认识,意在考 查阅读材料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从材料和设问看,实际上是考查“为什么到 20 世纪人类 社会会出现世界性的大战? 答案:(1)表现:人类历史发展到 20 世纪出现了世界大战。 (2)原因:20 世纪的世界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一个整体,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 形成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20 世纪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为世界 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德意志放弃它在东非的要求……承认英国保卫桑给巴尔……英国把海利哥兰岛 让给德意志……德意志应……对大英帝国……在非洲的反法政策……在亚洲的反俄政 策……给予帮助。 ——引自 1890 年 7 月 1 日英德关于殖民地的协定 材料二 我们德意志人相信我们的力量……我们必须用尽一切办法 ,努力争取适合我们 实际情况的政治权威……如果我们只是欧洲大陆的强国,并偎依英国的恩惠而求得一些殖民 地的话,我们将限在 1866 年的政治卑微地位。 ——引自 1911 年 4 月本哈第将军著《我们的前途》 材料三 德国要求法兰西共和国把……广大地区(注:这里指刚果)让出。……法国放 弃它在那块土地邻近区域享有的权利,而由德国控制这一区域,这将会……使英国的北非与 南非分离开来。德国当政人士……必须明白,任何一个英国政府……也不会容许在分配非洲 政权上有这样巨大的变更! ——引自 1917 年 7 月 14 日《泰晤士报》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英国对德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关系变化的实质是什么? (2)材料二中,本哈第的态度反映了什么问题?为什么? (3)据材料三说明英国对德政策的实质是什么? (4)综合上述三则材料,分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有何特点?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本题以英国与德国的关系为切入点 考查帝国主义国家关系的变化。在回答问题时要靠抓材料,抓住帝国主义侵略扩张的本性及 其国家关系的实质,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只是暂时的,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相互勾结。解答 第(1)问从材料中获取信息,概括归纳。第(2)问分析本哈第这番话的实质,结合 19 世 纪末 20 世纪初德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分析其原因。第(3)问注意材料三的信息,透过现象 看本质。第(4)问综合材料,认识帝国主义各国关系的特点及其实质。 答案: (1)由勾结德国反法俄到支持法国反对德国。 (2)德国不再满足于欧洲大陆强国地位,而要求成为世界帝国,夺取英国的殖民地。原因: 随着德国经济势力的增长,超过英法,对外扩张的野心也急剧增强。 (3)表面上维护法国的殖民地,实际上是勾结法国抑制自己的劲敌德国,以维护其既得的 殖民霸主地位。 (4)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错综复杂,彼此之间勾结与斗争变幻无常;他们之间关系的不稳 定性是由各自侵略利益决定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