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甘肃省天水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天水一中2020届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五次(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道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周代宗法制情形可从古代经典中约略窥见,如《仪礼·丧服·传》:“大宗者尊之统也,大宗者收族(按,指团结族人)者也,不可以绝”,“异居而同财,有馀则归之宗,不足则资之宗”;又如《礼记·曲礼》:“支子不祭,祭必告于宗子”。材料主要表明周代早期( ) A.血缘凝聚力受到地缘成分的影响而崩解 B.宗法制的特色是父系与嫡长子继承制 C.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祭祀)受宗法力量支配 D.丧服制度和行为规范弱化了血缘认同 2.明代监察御使的品级仅为七品、从七品,甚至更低,且选拔极其严格,1439年明政府颁布了名为《宪纲条例》的专门监察法规。但监察官员不受任何行政管辖只对皇帝个人负责,可单独奏事,上可纠劾阁臣,下可巡察地方,因而其职备受推崇。这反映出当时( ) A.官僚体制走向成熟 B.内阁地位日渐衰落 C.皇帝权力不断加强 D.政治风气较为清明 3.公元前413年,雅典远征西西里失败,很多雅典人攻击那些赞成远征的演说家,而忘记自己那一票的神圣责任和义务,其出尔反尔的手法几近无赖。材料主要反映了雅典( ) A.演说术有助于民主决策 B.公民道德素质严重缺失 C.民主实质只是流于形式 D.直接民主存在决策风险 4.“在共和国晚期,特别是在罗马帝国时期,司法者……建立起一项原则,即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被告有权利在法庭的法官面前同原告对质。”这项“原则” ( ) A.推动了罗马法由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 B.确保了罗马境内居民权利的平等 C.体现出古罗马司法追求公平公正 D.反映出民主是罗马法精神的本质内涵 5.1850年某位法国议员曾这样描述国内的种种乱象:一贯性的反对、议会斗争、街头起义、革命、意想不到的变故、小集团、幻想、人人可以提出的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进行治理的要求……政策对一切事务的人为干预、资本和劳动人为的错误配置、引发无谓的摩擦、波动、危机和损失的根源等。这反映出法国 ( ) A.政治动荡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B.工业革命的完成带来新的问题 C.第二帝国统治激化了阶级矛盾 D.面临外敌入侵的严重局面 6.1881年德国首相俾斯麦提出工伤事故保险法案,由于意见存在严重分歧未获议会通过。1882年,经过修订后的法案提交议会,再次遭到反对。俾斯麦为法案通过付出极大努力,德国皇帝甚至为此发表圣谕,但法案还是遭到议会否决,未能通过。这一事件体现了( ) A.立宪政体能阻止君主专权 B.议会处于国家权力中心 C.首相和皇帝的权力遭到削弱 D.立法权对行政权的制约 7.在《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谈判中,清政府认为协定关税可以省除争执,领事裁判权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只觉得五口通商妨碍自身利益。这表明清政府 ( ) A.彻底屈服于列强的坚船利炮 B.夜郎自大脱离世界发展大势 C.认为经济主权高于政治主权 D.国家主权意识淡薄 8.1874年,李鸿章主张向日本派驻公使,认为遇事“若先有使臣驻彼当能预为辩阻,密速商办”,“与该国君臣面折廷争,较在京(北京)办理,更为得劲”。这一认识 ( ) A.体现了顽固守旧势力的外交主张 B.促使外交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反映了国人摆脱不平等条约愿望 D.顺应了清政府对外交往的需要 9.1945年,《大公报》在报道中将“毛泽东先生翩然到渝”与“日本投降,抗战胜利”,“中苏定约,结为盟好”并列为国家的三大喜事。“毛泽东先生应蒋主席的邀请,毅然来渝,使我们过去所听到的对中国共产党的一切诬词和误解,完全粉碎了”。据此可知,“毛泽东先生翩然到渝”这一事件 ( ) A.得益于美国调停的重大进展 B.增强了中共消灭国民党的实力 C.加速了国民党发动内战进程 D.有利于中共在政治上取得主动 10.1917年11月5日,俄国临时政府宣布戒严,对此资产阶级的《新时代报》写道:“为什么要宣布戒严?临时政府已经不再是一个权力机关了,它既没有道义上的权威,也不具备必要的机构来使用武力。”由此可见此时的俄国 ( ) A.无产阶级革命条件基本成熟 B.封建专制统治面临严重的危机 C.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D.阶级斗争形势处于僵持的局面 11.基辛格在《论中国》中写道:“在外交政策中,政治家常常通过寻求共同利益来达到目的。毛泽东却反其道而行之,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聚焦于最重大的战略目标,即开展地缘政治对话,重塑冷战时期的国际秩序。”材料中“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主要是指 ( ) A.建国初实行的“另起炉灶”的政策 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日内瓦会议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新时期不结盟政策的推行 12.下列是美国《华盛顿邮报》使用“自由世界”、“西方”一词的统计情况。据此可知( ) 机构 词汇 1988年 1993年 百分变化 华盛顿邮报 “自由世界” 112 67 —40% “西方” 36 87 +142% A.经济全球化趋势逐渐加深 B.美国主流媒体与政府意识出现不同步现象 C.互联网快速发展影响舆论 D.东西方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对抗呈现缓和 13.某学者指出,欧洲中世纪粮食的收获量通常是播种量的四倍,而“云梦秦简”相关材料则显示中国的收获量至少为播种量的十倍或十几倍。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在( ) A.中国古代农业单产比欧洲高得多 B.中国古代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C.中国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领先世界 D.欧洲中世纪的宗教黑暗统治妨碍其发展 14.下表为明末清初江南地区种稻、种桑生产投入与获利对比表,表中所反映的现象可以用来印证当时江南地区 ( ) 劳动投入(两) 肥料投入(两) 其他投入(两) 总投资(两) 获利(两) 种稻生产(每亩) 1.46 0.55 0.21 2.22 0.78 种桑生产(每亩) 3.47 1.05 3.13 7.65 5.65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农业结构发生变化 C.农业生产逐渐衰退 D.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15.学者赵徳馨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842-1949》中指出“它们” 既揭开了中国采用机器生产的历史即工业化历史的第一页,又揭开了中国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序幕,并构成中国新兴资本主义现代工业的重要部分。由此可见,“它们” ( ) A.动摇了传统农业大国的根基 B.开启了晚清工业近代化进程 C.发展了明清工商皆本的思想 D.奠定了新中国工业化的基础 16.1935年,国民政府先后决定对金融和重要的战略物资进行统制。1937年7月,国民政府决定立即对粮食、资源、交通、卫生机关等进行统制,随后在上海成立了四行总处,并由资源委员会主持沿海工厂的内迁。这一做法 ( ) A.主要源于国内的经济危机 B.首创了“战时经济体制” C.有效调配了国内战略资源 D.直接导致民族工业陷入困境 17.近代学者陈端志描绘当时某一时期的中国社会时说:这里有礼教的复活,这里有佛教的追求,这里有德漠克拉西思想的憧憬,这里有法西斯蒂理论的酝釀,更有社会主义各派学说的流行。这一情形发生在 ( ) A.清末新政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五四运动之后 D.全面抗战时期 18.“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是16-19世纪初西班牙殖民者在其殖民地与本土之间进行的商贸活动中的一环,在整个贸易过程中,西班牙人先用从美洲殖民地掠夺的白银到非律宾收购中国商船运来的丝绸、瓷器等产品,再用大帆船横渡太平洋,将这些商品运抵西班牙殖民地(今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港。据此可知,“马尼拉大帆船贸易” ( ) A.引起了菲律宾的“价格革命” B.有利于推动中国白银货币的发展 C.加速了美洲生产方式的改变 D.将中国卷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9.1921年5月,苏维埃政府颁布法令:“允许自由交换、买卖农民缴纳实物税之后剩余的农产品。”但是自由贸易(包括小工业和手工业)限于“地方流转”实行产品交换;交换主要由政府组织或由政府监督。这客观上 ( ) A.打击了小生产者的积极性 B.有利于苏俄经济平稳过渡 C.仍坚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减轻了政府领导经济的职责 20.“互联网+制造”就是工业4.0。“工业4.0”是德国推出的概念。结合以下图片回顾以往的科技创新历程,下列表述有误的是 ( ) A.工业1.0创造了机器工厂的蒸汽时代,导致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工业2.0将人类带入大批量生产的流水线模式和电气化时代 C.工业3.0是电子信息化时代,促使第三产业产生 D.历次科技革命都以创新为手段,引导社会不断前进 21.巴里·艾肯格林在《嚣张的特权》中写道:上个世纪以来,美元主导着全球货币,不仅美国人使用美元,而且还有许多其他国家也使用美元。美元的崛起记述着国际货币体系的兴起。“美元的崛起”反映了 ( ) A.美元成为各国通用的货币 B.世界经济发展的体系化和制度化 C.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D.市场经济体制被各国一致认同 22.“节妇”是宋代理学家们为妇女树立的道德楷模,但宋代法律不曾笼统禁止过妇女改嫁,《宋刑统》禁止的只是居丧改嫁、强迫改嫁、背夫改嫁和嫁娶有夫之妇,而且这些条文全部抄自《唐律疏议》,无一字增损,无一字改动。这表明当时 ( ) A.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传统的贞节观 B.延续了唐朝以来的男女平等观念 C.理学贞节观尚未成为官方主流意识 D.妇女社会地位低下且依附于夫权 23.宋代的“说话”上承唐代,日益兴盛,在勾栏瓦舍中有很多以此为生的“说话人”。“说话”分为四家:小说、说经、讲史、合声(演出者随兴“指物题咏”)。这反映出宋代 ( ) A.说书艺术开始在民间出现 B.世俗文学成为了文化主流 C.传统礼教受到了较大冲击 D.城市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 24.顾炎武曾批评明代后期学者赵凡夫的《说文长笺》(研究传统语言文字、音韵等方面的著作)过于简陋粗疏。现代学者解释:“明代后期谈《说文》,总是学问上努力的表现,清初研究《说文》成绩卓越的人渐多,自然看不惯明朝学者的粗疏,惟我们觉得开风气之先的,都是粗枝大叶的。”现代学者所说的“开风气之先”指的是何种风气的转变 ( ) A.从注释经典到谈论心性 B.从空谈心性到注重实学 C.从程朱理学到陆王心学 D.从固守旧学到西学东渐 25.文艺复兴时期,一些意大利人要求追求个人的充分发展。他们崇尚“全才”,不仅重思辨和理论,还追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日常生活的实际需要服务”。这些思想( ) A.束缚了人们的冒险探索精神 B.表明资产阶级反对禁欲主义 C.有利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D.容易导致个人主义思想泛滥 26.在1543年出版的《天体运行论》中,哥白尼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中,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两种学说的共同意义是 ( ) A.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B.推动了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 C.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 D.奠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基础 27.下表为康有为创办的万木草堂课程安排(节选)。据此可知,万木草堂 ( ) 课程 教学内容 义理之学 宋明学、泰西哲学等 经世之学 中国政治沿革得失、万国政治沿革得失等 考据之学 中国经学史学、万国史学、数学、格致学等 词章之学 中国词章学、外国语言文字学 A.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 B.摆脱了封建教育的影响 C.以培养革命人才为目标 D.受到中体西用思想影响 28.胡适曾经在评价五四运动时指出:“在变态的社会国家里,政治太卑劣腐败了,国民又没有正式的纠正机关(如代表民意的国会之类),那时候干预政治的运动,一定是从青年的学生界发生的……学生与社会关系特深,所负的改良(社会)的责任也特重。”在这里,胡适认为五四运动的爆发 ( ) A.与国民政治素养低下直接相关 B.是北洋军阀恢复封建帝制的结果 C.有利于国民参政和政治民主化 D.是国家缺失民主机关的必然产物 29.历史人物对推动历史发展有重要作用。以下关于毛泽东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重要论断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②“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 ③“党的基本策略任务是什么呢?不是别的,就是建立广泛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 ④“八月八日,苏联政府宣布对日作战,中国人民表示热烈的欢迎”。 A.①③④②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①②③④ 30.美国学者韦勒克有这样的论述:“它要求在题材上包罗万象,同时在方法上做到客观,即使这种客观性在实践中难以实现……… 由于不能总是在描述和规定之间实现一种冲突,它就试图在‘典型’的概念中调和二者。”材料论述的文学流派是 ( ) A.新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二、材料分析题(共2道大题,31题15分,32题25分,共40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15分) 材料一 在汉朝以前,三公的办公场所称为“府”,是当时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到了汉成帝时,开始了机构改革,三公行政级别平行,联合执政,大大削弱了丞相的权力。在三公之下,又设置了太常等9个“卿级”官员,卿的办公场所称为“寺”。“九寺”是汉代的九大部委,综合了现今国务院各个部委。九寺中的太常寺,相当于现代文化部、教育部、科技部、卫生部、药监局、气象局。一直到明清时期,也都有不断的机构改革。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废除中书省,创设“四辅官”,几个人共同为皇帝出谋划策,延续到了清朝。 ——《中国古代历次机构改革》 材料二 亨利八世从1519年起,连续八次、历时七年,以宗教改革为主题召开议会,颁布了一系列重要法案,使英国摆脱了教皇的神权控制,成为完全的民族国家,直接推动了国家机构改革。都铎时期,英国国家机构由国家元首——英王、立法机关——议会、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组成,它们在开始分权的同时,事实上已形成了相互制约的关系。都铎君主审时度势,提高议会地位;改组政府机构;分立法庭专司审判,明确国家机构各机关职责。 ——《都铎时期英国国家机构的变革》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中英机构改革的差异。(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机构改革的影响。(7分) 32.丝绸之路对中外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共25分) 材料一 丝绸之路分为陆地和海上两条路线。海上丝绸之路分为东线与南线。南方丝绷之路始于春秋末期。下列表格为南方海上丝绸之路信息。 南方海上丝绸之路 汉朝 唐朝 两宋 路线 从今天广东东南到东南亚和南亚。 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可与大食(阿拉伯帝国)相通。 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除主干道外,还有许多支线。 管理 汉在徐闻县南七里(今广东徐闻县),置左右侯官。 唐玄宗在广州设市舶司后,几乎包揽了全部的南海贸易。对朝贡使团则只准许使者及随从二人入京觐见。 先后在广州、泉州、明州、杭州、密州等12处设有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还制定市舶条或市舶法,不许官员权贵经营海外贸易、买舶商货物。 货物 汉武帝时有外国使者来进献,汉武帝派译长带上黄金和丝绸出海,到这些国家交换明珠、璧琉璃、奇石、异物。 主要货物为丝绷、瓷器、漆器等输出品及胡椒、香料、珠宝象牙等输入品。 进出口货物达400多种。进口商品有香料、珍珠、象牙、药材等,主要出口纷织品、金属及其制品、陶瓷品、茶叶等商品。外贸分官营与私营,以后者为主。 材料二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随着英国世界殖民霸主地位的确立,广阔的殖民地为其带来巨大的市场和商业利润,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在18世纪下半期以蒸汽机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兴起了,机器大生产的产品远远超出国内市场的容量,需要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工厂生产需要的原料多来自世界各地,同时工业革命也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手段及轰开落后地区大门的坚船利炮,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资产阶级的全球扩张把整个世界联系为一个整体,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这样描述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共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轰一切万里长城,征服最野蛮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 ——何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殖民体系研究》 (1)根据材料一,提取关于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分析说明。(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在推动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的原因。(5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丝路架构的市场与19世纪中期的世界市场的区别。(12分) 天水一中2020届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道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5:CCDCA 6-10:DDDDA 11-15:BDCBB 16-20:CCBBC 21-25:BCDBC 26-30:CDCAC 二、材料分析题(共2道大题,31题15分,32题25分,共40分) 31.(1)差异:中国侧重行政机构改革,英国在多个权力机构进行;中国围绕相权开展,英国以宗教改革为依托;中国以皇权为中心,英国体现权力制衡;中国实行大部制,职能综合性强,英国体现单一化,职能独立性强。(8分) (2)影响:促进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提高了国家的管理效能,提高了办事效率;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政治民主化,为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奠定了基础;推动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英国的分权学说、启蒙思想提供了实践基础。 (7分) 32.(1)信息1:后代路线比前代更发达。(2分) 说明:汉代可达东南亚和南亚,唐朝和两宋可达波斯湾、红海,两宋还可达非洲东海岸。这主要是由于唐朝及两宋时期经济的发展,造船与航海技术的提高,经济重心的南移。 (言之有理即可,6分) 或信息2:朝贡贸易转化为市舶贸易,贸易的经济职能增强。 说明:汉、唐、宋三朝都有朝贡贸易,如没有外国使者“进献”,唐朝对朝贡使团的限制,宋朝官营贸易。宋代市舶司专司货物税,外贸以私营为主,商品种类多有生活用品。这些说明对外贸易的经济职能增强了。从原因上看,唐朝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对外实行开放的政策;宋朝偏安东南,财政开支大,因此重视海外贸易,通过商业税解决。 或信息3:管理越来越规范。 说明:汉代设官员管理,唐朝设市舶司,到了两宋,不仅设市舶司,还有相关的法律,对官员也有一定的限制。 (2)有制度和政策保障;最早完成工业革命(生产出大量廉价的工业品),在交通革新上领先;拥有强大的海军;对外殖民扩张,拥有最多的殖民地。(5分) (3)古代是区域性市场,近代是全球性市场;古代以政治经济和平交往为主,近代还伴以武力征服和殖民掠夺;古代以中国为主导,近代以西方为主导;古代是以手工制成品和奢侈品为主,近代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古代丝路促进了各国之间的友好交往,近代世界市场具有破坏性与建设性的双重作用。(12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