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3月线上月考(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3月线上月考(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 1.《尚书·洪范》把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称为“五行”,用以解释各种事物的构成和社会发展,《周易》选取天、地、雷、火、风、泽、水、山八种自然物作为生成万物的根源,并将变化的事物抽象为对立的阴阳。这些主张 A. 影响了后世的哲学发展 B. 脱离了人民的社会实践 C. 体现了强烈的迷信色彩 D. 奠定了纲常名教的基础 【答案】A 【解析】《尚书》、《周易》是先秦经典,书中把物质称为“五行”有朴素唯物思想,“解释各种事物的构成和社会发展”、“变化的事物抽象为对立的阴阳”是辩证观点,所以A项正确。“解释各种事物的构成和社会发展”,关心“天、地”等可知古人没有如B项说的那样,C项中的“强烈”于“阴阳”之说是夸大,只是说明当时生产力和科学还不发达,D项的纲常名教是社会伦理,不是物质构成,所以只有A项符合题意。 2.《论语》颜回第十二记载:齐景公问政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据此可知 A. 孔子的思想在当时受到广泛认同 B. 孔子主张实行严格的社会等级 C. 齐景公礼贤下士,广纳人才 D. 孔子的主张得到齐景公的赞同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可知,齐景公是赞同孔子的上下尊卑的主张的。故选择D;“孔子的思想在当时受到广泛认同”不符合史实,排除A;“孔子主张实行严格的社会等级”不能全面的反映材料的内容,排除B;材料只涉及齐景公问政孔子,不能推出“齐景公礼贤下士,广纳人才”的结论,故排除C。 3.战国后期,诸子思潮激荡,交互影响。例如墨者习儒者之学,老庄、申韩学术颇有互通之处……调和折衷之思潮逐渐成熟。吕氏春秋之编纂可视为先秦思潮发展的结局。这种思想局面折射出 A. 思想复杂、流派林立 B. 相互学习、思潮趋一 C. 经济转型、走向统一 D. 诸侯争霸、礼崩乐坏 【答案】C 【解析】材料信息体现出战国时期诸子各家思想相互融合的现象,这折射出战国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大变革、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故C项正确;A项不符合材料各家思想相互融合的信息,故错误;各家之间相互学习,互相融合,但不是思潮趋一,故B项错误;D项是春秋时期的特征,故错误。 4.春秋战国时期,有思想家认为天地固然是化育万物之本,但如果万物不经君主、圣人整治梳理,只能以散漫的形式存在,只有经过君主、圣人之功,万物,特别是人类,才能各得其所,井然有序。由此可见,这一认识 A. 是诸子学说趋向统一的体现 B. 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C. 表明儒家思想得到普遍认同 D. 意味着百家争鸣的基本结束 【答案】B 【解析】材料“只有经过君主圣人之功,万物,特别是人类,才能各得其所,井然有序”反映了君主专制、圣人崇拜的思想,这为君主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基础,故B正确;材料主张君主圣人整治梳理万物,没有反映诸子学说趋向统一,故A错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家思想并未得到普遍认同,故C错误;仅仅凭材料内容无法说明百家争鸣基本结束,而且百家争鸣结束于秦朝建立后,不是春秋战国时期,故D错误。 5.董仲舒认为天有独立的意志,它不仅能以“美详”来为帝王歌功颂德,还能以”妖孽”“灾害”“怪异”等来“谴告”“惊俱”人事。此思想 A. 强化了尊卑等级关系 B. 强调“天”为君主服务 C. 有利于遏制君主暴政 D. 旨在神化封建皇权专制 【答案】C 【解析】据材料“董仲舒认为天有独立的意志”、它不仅能以“美详”来为帝王歌功颂德,还能以”妖孽”“灾害”“怪异”等来“谴告”“惊俱”人事等信息可知,这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他要求统治者顺应天意,否则天就会降灾难于人间,有利于遏制君主暴政,C正确;A、B与材料无关;神化封建皇权专制是“君权神授”,与材料无关,D错误。 6.董仲舒推崇《春秋》,认为一切从尊贵者开始,故“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以正四方”。朱熹首推《大学》,认同“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一变化反映出 A. 天子从正心到修身的转变 B. 庶民社会注重个人自身修养 C. 儒家从天子之学转为庶人之学 D. 君主集权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前后信息比较可得知,前者的正心在于君主,后者的正心,强调对于天子和庶人都很重要,这种差异反映的是宋代社会的变化,君主—平民二元社会的来临,理学对庶民社会的诉求是所有人的修身正心,故本题答案选B项;材料不仅体现天子从正心到修身的转变,还强调庶民社会的修养,排除A项;本题旨在强调合注重个人修养,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7.据唐释道宣统计:“隋代二君三十七年,寺有三千九百八十五所,度僧尼二十三万六千二百人,译经八十二部。”这一局面 A. 表明隋代奉行文化宽容 B. 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容 C. 说明儒学正统地位动摇 D. 导致多元文化开始出现 【答案】B 【解析】材料表明,佛教在隋代得到扶持,出现繁荣和发展局面,佛教的传播、佛经的译介,使传统文化得以丰富。故答案为B项。A项,材料不能说明隋代奉行文化宽容政策,排除;C项,儒学自汉朝确立为正统思想,直到新文化运动其统治地位才被动摇,与“隋代”不符,排除;D项,“开始”的说法材料信息不能表明而且也与史实不符,排除。 8. 朱熹在《尧典》注中讨论了天文学的岁差、置闰法等概念,在《舜典》注中讨论了早期的浑天说、浑天仪的结构。朱熹对地质、天文、生物与人类起源、中医、农业等问题都有自己的见解。据此可知 A. 朱熹坚持践行“格物致知”理论 B. 儒家思想渊源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C. 科技发展为儒学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D. 理学思想极大地促进古代科技发展 【答案】A 【解析】由材料可知朱熹对天文学的岁差、置闰法、浑天说、浑天仪的结构等都有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说明他践行了“格物致知”的理念,深刻的探究了万物,得到了其中的“理”,故A正确;材料不能反映儒家思想渊源于久远的历史传统,故B错误;材料未体现科技发展为儒学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故C错误;材料是朱熹对古代科技进行研究并提出见解,不是促进科技发展,故D错误。 9.在中国古代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的普遍观念是:一个人,如果被认为是“逆子”,他在道德上就站不住脚;如果被认为是“乱臣”,他在政治上就直不起腰;如果被认为是“卖国”,那他根本就不能称作人。材料主要说明 A. 儒学观念的世俗化 B. 儒家思想的法制化 C. 程朱理学的系统化 D. 外儒内法的社会化 【答案】A 【解析】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其目的是为封建专制统治服务的,特别强调“忠君就是爱国”“孝悌”思想,材料中“逆子”“乱臣”“卖国”是世俗道德、政治、人生观领域里不遵循“三纲五常”的体现,人们对此极为鄙视,说明了儒学观念的世俗化,故答案是A。材料没有体现儒家思想的法制化和程朱理学的系统化,故B、C不准确。外儒内法的社会化与材料表述没有任何关系,故D不准确。 10.朱熹弟子陈宓曾任安溪知县,他在《安溪劝农诗·劝贫富相资》一诗中说:“举债当知济汝穷,取钱须念利难供。富人心要怜贫者,贫者身全仰富翁。”材料体现了 A. 社会贫富分化现象日趋严重 B. 士大夫崇尚社会和谐的理念 C. 士大夫反对民间的借贷行为 D. 官府强行干预民间财务纠纷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中“劝贫富相资”“富人心要怜贫者,贫者身全仰富翁”可知,题干是指穷人和富人之间的和谐思想,符合题意的是B项;A、C两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材料体现了官府采取劝谕的方式,D项与材料不符,排除。 11.宋明理学包括各种各样的理学本体论、“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修齐而治平的功能论。理学的“论” A. 以完成儒学哲理化为基本出发点 B. 以丰富儒家思想内涵为核心目的 C. 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D. 以压抑人欲为最终归宿 【答案】C 【解析】由材料“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格物”或“格心”、成贤成圣、修齐而治平可知理学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封建统治构筑了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理学以达到服务于封建统治的目的,故B正确;理学将儒学思辨化,但不是以完成儒学哲理化为基本出发点,故A错误;材料将儒家思想上升到哲学思辨的高度,以“理”为核心,倡导“存理去欲”,并不是单纯以丰富儒家思想内涵为核心目的,故C错误;由材料可以看出理学的“论”强调“去欲”的最终目的是追求“理”,是以理为归宿而不是以压抑人欲为最终归宿,故D错误。 12.王阳明早年因“格竹之困”对朱子理学思想产生了怀疑与反思,被贬龙场之境遇使他对朱熹哲学的反思达到了顶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经世致用”思潮得到传播 B. 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C. “格物致知”思想遭到挑战 D. 心学思潮由此出现 【答案】C 【解析】“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体现的是通过反省内心、向内探求天理的方式,与程朱理学主张的向外探求的“格物致知”不同,说明“格物致知”思想遭到挑战。故答案为C项。材料没有涉及“经世致用”思想,排除A项;南宋以后理学即成为官方哲学,排除B项;心学思潮的出现是在南宋陆九渊时期,排除D项。 13.宋代,由理学家撰写的乡约是很多士人用儒家思想教化乡民的重要工具。明清时期,地方官广泛推行乡约制度,宣讲皇帝的“圣谕”成为乡约的重要内容。这反映出明清时期 A. 皇权借助儒学进一步扩张 B. 国家权力全面深入了基层社会 C. 理学逐渐成为了官方哲学 D. 儒学丧失了社会道德教化功能 【答案】A 【解析】乡约是利用理学思想教化乡民的工具,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由地方官推行,并把宣讲皇帝圣谕作为主要内容,这一变化是皇权借助乡约向基层社会扩张够正确选项为A;官方推行乡约,宣讲圣谕虽然反映了国家对基层社会管控能力的加强,但据此认为,国家权力全面深入到基层社会,则属于对历史现象的过度解释,排除B;南宋后期,确立了理学官方哲学的地位,排除C;材料所示变化实际上是儒学士人自发的社会教化被官方化,成为宣扬国家意志的工具,而儒学本身也是当时的官方意识形态,所以这一变化实际上有利于促进儒学的传播,排除D。 14.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加封、尊崇的规格不断提高。从西汉昭帝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到东晋时皇帝亲自祭奠孔子,再到宋代下诏必须避讳孔子的名字,直到清康熙皇帝对孔子行三跪九拜之礼。这一现象表明 A. 皇权独尊观念受到儒学思想的冲击 B. 孔子的思想对古代政治影响巨大 C. 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得到不断强化 D. 皇帝借尊崇孔子来提高个人声望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儒家思想的地位。根据所学知识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不断得到加强,体现的是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的不断地强化,C选项符合题意;中国古代社会皇权至上,A选项错误;B项错误,并未尊的孔子本人,而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D项明显错误,封建社会皇权至高无上,没有必要借孔子来提高个人声望。 15.李贽在评价《藏书》时说:“盖我此书,此乃万世治平之书,经筵当以进读,科场当以选士,非漫然也……凿凿皆治平之事与用人之方。”这表明《藏书》 A. 成为科举应试的官方教科书 B. 因离经叛道在民间广为流传 C. 思想仍属于儒学体系的范畴 D. 以讽刺程朱理学为思想主旨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中“盖我此书,此乃万世治平之书,经筵当以进读,科场当以选士,非漫然也”、“凿凿皆治平之事与用人之方。”信息可知,李贽认为自己的《藏书》叙述的是治平之事和用人之方,希望此书成为经筵讲读和科举取士的内容,这表明李贽未能冲破传统的束缚,其思想仍属于儒学体系的范畴,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藏书》被明清封建统治者搜查烧毁,并未成为科举应试的官方教科书;B选项错误,《藏书》是禁书,并未在民间广泛流传;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藏书》讽刺程朱理学。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16.黄宗羲在《原君》中说:“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并进而假设“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这一思想根源在于 A. 抗清斗争的高涨 B. 商品经济的发展 C. 宋明理学的兴盛 D. 西方思想的影响 【答案】B 【解析】这一思想根源在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和抗清斗争的高涨无关,A排除;材料涉及到私利,私利思想的根源在于经济方面的商品经济的发展,故选B;宋明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扼杀正常的私利,排除C;私利思想根源在于国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西方思想的影响无关,D排除。 17.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在此,顾炎武强调( ) A. 培养人才,经世致用 B. 弘扬道德,规范言行 C. 富足百姓,移风易俗 D. 教化民众,静心明志 【答案】C 【解析】 “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大意是说先要让百姓生活富足,然后才能推行教化,移风易俗,说明顾炎武主张在改造社会风俗上把物质条件与精神条件结合起来,因此选C,ABD三项都与题干意思不符。 18. 王夫之说:“王道本乎人情。人情者,君子与小人同有之情也。……私欲之中,天理所寓。”该论述 A. 蕴含君臣平等的思想 B. 认为追求私欲合乎天理 C. 为统治者思想专制服务 D. 摆脱了宋明理学的影响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私欲之中,天理所寓。”可知,王夫之认为天理寓于私欲之中,认为追求私欲合乎天理,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论述的是追求私欲的合理性,并未体现君臣平等的内容;C选项错误,材料论述否定了统治者用以钳制人们思想的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不能为统治者思想专制服务;D选项错误,材料论述仍然承认天理的存在,并未摆脱宋明理学的影响。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19.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从明亡的教训中看清了君主专制的弊端,从先秦民本思想中找到了批判的武器。他们的思想无疑是进步的,但他们终究没有跳出儒教思想的圈子。他们的救世方案和实用学问 A. 受到了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 B. 思想和学术意义大于社会意义 C. 促进了反清复明运动的发展 D. 成为近代民主革命的理论武器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从明亡的教训……,从先秦民本思想中找到……”可判断A项错误。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地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一定影响,但三位思想家的思想并未脱离旧思想的巢窟,远不及新文化运动带来的影响,故B正确。三位思想家早年都参加过抗清斗争、失败后都有隐居著书立说的经历,故他们的思想促进了反清复明运动的发展不符合史实,C项错误。三位思想家的思想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一定影响,但没有指导近代民主革命,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B。 20.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以及农业、医学、地理和化学等领域的发现,基本上呈现的是重技术工艺、轻科学理论的特点,缺乏抽象思考及逻辑观念。这一看法实际揭示了 A. 古代中国科技成果丰硕 B. 中国传统科技未能转型的原因 C. 四大发明科技影响力低 D. 医学、地理、化学等人才缺乏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基本上呈现的是重技术工艺、轻科学理论的特点,缺乏抽象思考及逻辑观念。”可知,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以及农业、医学、地理和化学等领域的发现,都具有重技术工艺、轻科学理论的特点,这是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的原因之一,B符合题意;A与材料无关;C违背史实;D与材料无关。 2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欧洲近代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其中“替宗教改革开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的是 A. 造纸术与火药 B. 指南针与印刷术 C. 火药与指南针 D. 印刷术与造纸术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纸的发明不仅为中华文化的发展与人传承提供了有效的载体,也为当时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文化传播与平民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印刷术大大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对人类的文明历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明,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指南针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明的时代。题干“替宗教改革开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显然是指在文化教育领域,B错在指南针是在航海领域,AC错在火药是在军事领域,只有D符合,印刷术、造纸术有利于文化的传播,故选D。 22.从9世纪开始,我国民间印书的风气渐开,著名诗人白居易等人的诗集,都在扬州、越州刊印、据此,下列相关说法合理的是 A. 文化兴盛推动科举发展 B. 当时刊印技术应是雕版印刷 C. 民间印刷技术比官方先进 D. 扬州、越州是当时文化中心 【答案】B 【解析】唐代发明了雕版印刷技术,故材料中的刊印技术应是雕版印刷B项正确;A项逻辑关系倒,应该是科举发展推动了文化兴盛,排除A;材料无法反映民间印刷技术比官方先进,排除C;D项由材料无法得出,排除。 23.京剧大师梅兰芳曾讲:“在我们学戏以前,青衣、花旦两工,界限是划分得相当严格的。”青衣必须是“抱着肚子唱”,“直到前清末年,才起了变化。首先突破这一藩篱的是王瑶卿先生,他注意到表情与动作,演技方面才有了新的发展。”这反映了京剧艺术 A. 重视表演的规范性 B 虚拟性动作被取消 C. 融合多种艺术手段 D. 在发展中不断创新 【答案】D 【解析】由“青衣必须……突破这一藩篱……演技方面才有了新的发展。”可知D项正确。A项只符合一部分,B项与史实不符,虚拟性动作这一京剧艺术特色保存至今。材料中并没有其它艺术手段的融入,C项错误,正确答案是D项。 24.书法家宋曹在《书法约言》中认为要写好某种字体,必须“令字内间架明称,得其字形,再会以法,自然合度……使笔笔著力,字字异形,行行殊致,极其自然,乃为有法。”下列字体最符合这一特征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使笔笔著力,字字异形,行行殊致,极其自然,乃为有法”可知宋曹所述字体为笔画详备、结构严整的楷书,结合所学选择B选项;选项A的字体为小篆,小篆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与材料所述不符,故排除A选项;选项C的字体具有行云流水、飘逸易识的特点,是行书的代表,故排除C选项;选项D的特点是笔画省略,结构简便,属于草书,故排除D选项。 25.中国诗歌源头处的《诗经》和《楚辞》,分别以质朴无华的中和之美和铺排华美的感伤情调奠定了中国诗歌风格的两种最基本范式,显示出黄河流域文明和长江流域文明超异的地域特点,唐代魏征也说:“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材料中这种分析 A. 折射了古代文学的地域特色 B. 未认清文学特色的复杂性 C. 表明地域环境决定文学风格 D. 否定了经济对文学的影响 【答案】A 【解析】“显示出黄河流域文明和长江流域文明超异的地域特点”表明黄河流域文明和长江流域文明存在差异,呈现出地域特色,A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文学特色的复杂性”,排除B;决定文学风格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环境,C错误;材料反映我国古代文学具有地域特色,无法体现“否定经济对文学的影响”,排除D。 26.宋代各种说唱艺术、话本小说、戏曲、语录等文艺形式的发展扩大了通俗文学的势力范围,初步呈现出雅俗共存的局面。连宋朝皇帝都愿意听“话说赵宋某年”的话本小说。对此现象的合理解读是 A. 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的发展 B. 君主好恶决定文学艺术的发展方向 C. 通俗文学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D. 文言文体受到严重冲击并开始衰落 【答案】A 【解析】宋代由于市民阶层的扩大,文学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材料中“各种说唱艺术、话本小说、戏曲、语录等文艺形式的发展扩大了通俗文学的势力范围”正是这一现象的反映,故A项正确;宋代文学的世俗化与皇帝没有直接关系,故B 项错误;封建等级观念受到理学影响,根深蒂固,通俗文学冲击不了这种观念,故C项错误;此时仍然实行文言文体,故D项错误。 27.许仙与白蛇的故事,最早见于唐人小说《白蛇记》。经宋话本的发展,到明末时,不仅内容与唐宋传奇有本质的差异(由神怪故事变为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婚恋自由的故事),而且主人公身份也由仕宦子弟,一变而为“生药铺主管”了。这种变化可以反映出 A. 封建制度日益衰落 B. 社会风气渐趋败坏 C. 市民价值观念变化 D. 社会主流思想改变 【答案】C 【解析】白蛇故事内容和主人公身份的变化更契合普通市民的价值观,所以这种变化反映了市民价值观念的变化,故选C项;故事的变化主要反映了市民价值观的变化,无法体现封建制度的衰落、社会风气的败坏,排除AB项;中国古代的社会主流思想一直是儒家思想,没有发生变化,排除D项。故选C。 28.有人认为,杜甫之所以成为诗圣,关键是他有宽广、伟大的“诗圣的襟怀”。这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南国旱无雨,今朝江出云”等诗句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据此分析,“诗圣的襟怀”的含义是 A. 对环境破坏的伤感 B. 热爱和平的态度 C. 对农业生产的关心 D. 爱国忧民的情怀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可以看出,作者爱国的情怀;“南国旱无雨”可以看出,作者忧民的情怀。故答案为D项。A项,对环境破坏的伤感是对现实的感慨,与设问中“诗圣的情怀”不符,排除;B项,材料诗句内容未涉及其热爱和平,主要情怀为爱国忧民,排除;C项,材料主要涉及对国家的热爱和对人民的担忧,并非对农业生产的关心,该项是对材料的片面理解,排除。 29.诗的首篇《关雌》属于“周南之歌”,是描述男女爱情的民歌。后世儒家认为,雎鸠是一种“生有定偶而不相乱”“偶常并游而不相狎”的水鸟,孔子之所以列其为首篇,是为了表明夫妻关系应专一和严肃。这种解读 A. 维护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 反映出周代宗族规则的内涵 C. 体现了浓厚的道德教化色彩 D. 具有浪漫主义文学的符号性 【答案】C 【解析】《关雎》本是男女情歌,而儒家对雎鸠的意象作出了符合儒家道德观念的解读,丰富了这首诗的教化色彩,故选C;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从汉代开始,A项没有体现,排除;周代的宗法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逐步崩溃,后世儒家维护的是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而不是周代的宗族规则,排除B;儒家讲究入世观念,儒家对诗经的解读符合现实社会状况,不属于浪漫主义文学,排除D。 30.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中国应创设新式海军,发展工业与航运,倡导海洋风气,转移国民观念,只有掌握海权才能实现“制夷”的目标。对魏源的思想理解正确的是 A. 实现了从“师技”向“师道”的转变 B. 将发展资本主义与抵制侵略有机结合 C. 从海洋文明发展的视角审视民族危机 D. 成功扭转了中国重陆轻海的传统观念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只有掌握海权才能实现‘制夷’的目标”,说明魏源主张学习西方主要是为了抵制西方的侵略,挽救民族危机,故C项正确;“创设新式海军,发展工业与航运”仍然属于“师技”的范畴,排除A项;魏源没有主张发展资本主义,排除B项;魏源的思想没有扭转传统的观念,故D项排除。 3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的徐寿翻译了《化学鉴原》、华蘅芳翻译了《地学浅释》;甲午中日战争后严复翻译了《天演论》《原富》,马君武翻译了《民约论》。这一变化 A. 反映了“中体西用”思想不断发展 B. 说明中国人找到了强国之路 C. 体现了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 D. 表明士人对传统文化认识趋向理性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天演论》、《原富》和《民约论》宣扬了变革政体的主张,与“中体西用”思想不同,故排除A项;《天演论》、《原富》和《民约论》并没有挽救当时的民族危机,故排除B项;《天演论》、《原富》和《民约论》 是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和认同,而非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故排除D项。由《化学鉴原》、《地学浅释》到《天演论》、《原富》、《民约论》,表现了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中国人对西方的学习由浅入深的过程,体现了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故选C。 32.甲午战争后。除了出现“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戏剧改良”“史界革命”口号外,中国还出现“军国民教育”“科学救国”“教育救国”“文学救国”“实业救国”等口号。据此判断,当时 A. 资产阶级推动了政治变革 B. 民主与科学成为思想主流 C. 中国传统文化转型已完成 D. 资产阶级新思想迅速崛起 【答案】D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甲午战争后,中国文学和教育界出现了新变化,提出了一系列口号,反映了资产阶级积极探求救亡图存的道路,故选D项。材料没有涉及政治变革的相关内容,排除A项;民主与科学成为思想的主流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排除B项;中国的传统文化并没有完成转型,C项不符合史实。 33.有学者指出,尽管维新变法运动中的思想激荡之势包含各种各样的思想,但他对国家富强的广泛要求,呈现出一种激进的倾向,打击了传统政治秩序的思想基础。这显示出维新思想 A. 内部存在着严重分歧 B. 具有思想启蒙的特征 C. 因激进而难以被接受 D. 打破了传统政治秩序 【答案】B 【解析】根据“他对国家富强广泛要求,呈现出一种激进的倾向,打击了传统政治秩序的思想基础”可知,该学者认为维新思想冲击了旧思想,具有思想启蒙的特征,故B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严重分歧”,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维新思想难以被接受,排除C;维新思想的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没有实现,没有打破传统政治秩序,D错误。 34.鸦片战争以后的救亡叙事中,排外与仇外是中国民众的普遍心理,然而到了辛亥(革命)前后,“排满一救国一抵抗侵略”成为惯用论述逻辑,认为“外人”仅为“及身之祸”,而“满虏”则为“祖父之仇”。造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 列强侵华程度的加剧 B. 民族救亡意识的兴起 C. 向西方学习层次深入 D. 清廷革新能力的丧失 【答案】D 【解析】辛亥革命前后,民众把“排满”放在第一位,反映出当时民众对清政府的不满,主要是因为清政府新政和预备立宪的欺骗,使民众把矛头指向了清政府,故答案为D项。辛亥革命前后,列强侵华程度没有加剧,排除A项;早在19世纪末,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民族救亡意识就已经兴起,排除B项;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就主张在中国实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排除C项。 35.有学者对《新青年》杂志中“科学”“民主”两词的出现频率作计量统计,“科学”一词出现1913次,而“民主”仅305次。据此,作者认为新文化运动更注重 A. 宣传社会科学的重要性 B. 摆脱保守愚昧的旧思想 C. 赞赏西方文明的新内涵 D. 树立自然科学的权威性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科学’一词出现1913次,而‘民主’仅305次”可知,新文化运动此时更认可科学而非民主共和,反映出在当时中国思想界认为急需科学扫荡封建保守愚昧的落后思想,故B正确;由“‘科学’一词出现1913次,而‘民主’仅305次”可知,新文化运动较为看重社会科学的价值,但是深层次的寓意是借科学名义扫荡封建落后思想,故A错误;仅仅从“科学”“民主”两词出现频率不能推断得出新文化运动赞赏西方文明的新内涵,排除C;材料无从体现树立自然科学的权威性,排除D。 36.“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们都是不惊于前驱的勇士,但是他们是那个时代的孤独者,他们很少可以找到附和之声。”材料说明新文化运动 A. 具有急功近利的倾向 B. 遭到人民群众的反对 C. 批判封建思想不彻底 D. 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 【答案】D 【解析】由“他们是那个时代的孤独者,他们很少可以找到附和之声”可知,新文化运动中的代表人物们缺少群众基础,故选D;题干中没有体现AB;C不符合史实,因为新文化运动对封建的思想是全盘否定的,故C排除。 37.十月革命后到五四运动前,介绍新思潮的刊物只有几种,介绍社会主义的文章寥寥无几。五四后,全国各地出版的刊物猛增至400余种,其中相当数量的刊物以介绍新思潮、改造社会为己任,马克思主义思潮一枝独秀。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 资本主义本质充分暴露 C. 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 D. 时局变动激发新的探索 【答案】D 【解析】解读材料可知1919年前后马克思主义宣传情况截然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是受十月革命以及一战后人们对资本主义文明的反思及五四运动的影响,综合来看造成这种变化主要因素是国内外局势的变动,故D选项正确。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及资本主义的弊端是国内外局势剧烈变动的具体表现,故排除A、B。新文化运动发生于1915年,这不是1919年前后马克思主义宣传出现巨大反差的主要原因,故排除C。 38.1918年7月,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一文,指出:“俄罗斯之革命,非独俄罗斯人心变动之征兆,实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之征兆。”“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唯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表明李大钊 A. 认识到俄国革命的时代意义 B. 萌发了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想法 C. 总结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 D. 主张实行联合苏俄的革命政策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李大钊的《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发表于俄国十月革命之后,他指出了十月革命与法国革命性质的区别;宣传了十月革命胜利的世界历史意义。故答案为A项。B项,萌发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想法是在20世纪20年代,与材料中的时间“1918年”不符,排除;C项,李大钊的《法俄革命之比较观》指出了十月革命与法国革命性质的区别;宣传了十月革命胜利的世界历史意义,而不是总结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排除;D项,主张实行联合苏俄的革命政策是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中三大政策内容之一,与材料不符,排除。 39.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说:“很清楚的,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该文发布的背景是 A. 中共“二大”制定出民主革命纲领 B. 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C. 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D.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起来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阐释了中国革命要分两个步骤即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才是社会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论》是1940年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发表的,故B项正确;ACD项都不符合题意。 40.毛泽东自己说:“《毛泽东选集》哪是我一个人的著作啊,里边这些东西是群众教给我们的,是付出了流血牺牲代价的。”该话说明了 A. 《毛泽东选集》不是毛泽东一人的著作 B. 毛泽东思想不是毛泽东个人思想 C. 毛泽东思想是从群众斗争实践中得来的 D. 毛泽东具有非常谦虚的优秀品质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里边这些东西是群众教给我们的,是付出了流血牺牲代价的”可以看出,毛泽东思想是从群众斗争实践中得来的。故此题应选C选项。 41.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据此,他提出 A. 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 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 C. “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D. 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答案】A 【解析】“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就是市场经济,显然邓小平要在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式,故A 项正确;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最终现实共同富裕,故B项错误;“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判断实践的标准,故C项错误;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故D项错误。 42.1956年以后,诗歌不再仅仅表现重大题材,讴歌爱情、友谊、山川景物的作品开始增多,诗的主题也不断深化。一些诗人面对现实,大胆探索,对我们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给予揭示,对一些社会人生问题给予积极的思考。这段描述说明 A. 国家经济建设进入高潮 B. 新旧创作理念存在冲突 C. 社会上出现“左”倾思潮 D. 当时艺术氛围相对自由 【答案】D 【解析】根据“1956年”“诗的主题也不断深化”、“一些诗人面对现实,大胆探索”,结合所学知识,1956年毛泽东提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和科技的双百方针,促进了我国文化的繁荣,材料反映了当时艺术氛围相对自由的情况,D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文化领域相对自由的情况,没有涉及经济领域,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新旧创作理念存在冲突”,排除B;双百方针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和科技的正确方针,材料反映的是双百方针下,思想相对自由,文化逐渐繁荣的局面,不是“左”倾思潮,排除C。 43. 1952年我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如调整后的天津大学下设土木建筑、电信、机械等7个工程系,20个专业和13个专修科,从综合型大学转变为多科性工业大学。这种调整主要是为了 A. 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 B. 培养经济建设专门人才 C. 提升国民的科技素养 D. 推动天津经济建设发展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52年”“从综合大学转变为多科性工业大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2年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我国即将开始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一五计划),高校进行院系调整,特别是多科性工业大学的出现主要是为了培养经济建设专门人才,故B项正确;1952年国民经济已经恢复,故A项错误;C项与当时的时代背景不符,排除;全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不单单是推动天津经济建设发展,故D项错误。 44.“科教兴国”战略实施以来,我国科技成就突飞猛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能证明此观点的史实是 A. “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票证制度的普遍实施 B. “南优2号”选育成功、革命“样板戏”广泛流行 C. “银河一号”研制成功、教育战线的“停课闹革命” D. “神舟六号”飞船发射成功、互联网的普遍应用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科教兴国”战略是在1995年提出的,因此这一时期的科技成就是神六及互联网的普遍应用,故选D。A是19世纪60、70年代,不符合题意,排除。BC是文革时期,不符合题意,排除。 45.当自然常常被古老的民族看作是混沌、神秘、变化无常的时候,公元前六世纪的希腊人却将之视为一个独立于人的有规律的整体,并创造出一套数学语言来力图把握自然界的规律。这表明古希腊哲学 A. 蕴含着理性思维 B. 特别强调以人为本 C. 否定了上帝权威 D. 转向自然科学研究 【答案】A 【解析】根据“将之视为一个独立于人的有规律的整体,并创造出一套数学语言来力图把握自然界的规律”可知,古希腊哲学注重对自然的研究,认为自然界的运行存在一定规律,并试图把握自然界的规律,这体现出一定的理想思维,故A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强调以人为本”“否定了上帝权威”,排除BC;材料信息只是反映古希腊哲学存在理性思维,没有体现此前古希腊哲学研究的内容,无法体现“转向自然科学研究”,排除D。 46.西塞罗说,“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带到了人间”,使它在城邦落脚生根,进入家家户户,迫使它审视生命、伦理与善恶。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苏格拉底的思想 A. 使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B. 开始树立人的主体地位 C. 为城邦民主制提供了基础 D. 转向对人类自身的思考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带到了人间”…迫使它审视生命、伦理与善恶”结合所学可知,苏格拉底将哲学引入对人类自身的思考,故D项符合题意。A 项,题干未提到苏格拉底使哲学成为独立学科,排除;B项,智者运动时开始树立人的主体地位,排除;C项,题干不能反映苏格拉底对城邦民主的贡献,排除。 47.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对学生们说:“这是我刚从果园里摘下来的苹果,你们闻闻它是什么味道?”闻过的学生都说是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最后闻,说:“我什么味道也没有闻到”继而他对学生们笑着说:“看来只有你是你自己”。苏格拉底把苹果传给学生看。学生们呆住了——那是一只蜡做的假苹果。这个故事反映出 A. 理念是万物的本原 B.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C. 美德的内涵是坚持独立思考 D. 人是万物的尺度 【答案】C 【解析】材料中苹果的故事,说明独立思考的重要性,C正确。A项是柏拉图的哲学观点,排除。B项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排除B;D项是普罗泰格拉的观点,排除。 48.苏格拉底在民主的雅典度过了一生,在战争中为雅典而战,至死服从雅典法律……他坚持认为,民主的目的不是引导非哲学家尽可能行善,而是根据自己的爱好或高尚或卑贱地生活。由此可见,苏格拉底以死捍卫的是 A. 自由 B. 民主 C. 法治 D. 平等 【答案】A 【解析】苏格拉底主张“根据自己爱好或高尚或卑贱地生活”,强调个人的自由,苏格拉底以死捍卫的也是个人言论的自由,故A项正确;苏格拉底死于过度直接民主制的弊端,他批评而非捍卫直接民主制,故B项错误;材料主旨与法治和平等无关,故C、D两项错误。故选A。 49.古希腊时期,智者学派中的人物大都擅长演说和诡辩的技艺,从而助长了无视客观事实、一味追求“使弱道理变强”的诡辩风气,晚期智者的末流堕于诡辩,在古希腊城邦的社会生活中起到了很恶劣的影响。于是有了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有了柏拉图的“理想国”;有了亚里土多德,提出教育为国家政体服务。材料主要反映了他们 A. 对自然的研究转到对人的研究 B. 具有社会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 C. 感觉和理性间对立起来的思想 D. 试图挽救日渐衰败的民主制度 【答案】B 【解析】材料中A、C两项分别讲的只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各自思想研究,A、C两项错误;材料考查三人思想共同主张,不涉及政治制度,D项错误;材料中三位哲人在当时看到希腊盛行的诡辩风气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流弊,他们提出教育理论及主张,想方设法补救,体现他们的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故B项正确。 50.苏格拉底经常在公共场合与人交谈,通过谈话揭露对方的无知,以此来刺激人的求知欲,因为他的论辩方式,苏格拉底也被看作是智者学派,其实二者有本质区别。与智者学派相比,苏格拉底 A. 适应现实需要追求功利 B. 研究重心转向人和社会 C. 强调人的价值和决定作用 D. 追求知识及人的自我约束 【答案】D 【解析】苏格拉底“通过谈话掲露对方无知,以此来刺激人的求知欲”,表明苏格拉底重视追求知识,苏格拉底反对智者学派过度强调人的作用、忽视道德,追求人的自我约束,故D正确。智者学派忽视道德追求功利,不符合题意,排除A。智者学派研究重心已经转向人和社会,不符合题意,排除B。智者学派强调人的价值和决定作用,不符合題意,排除C。 二、非选择题 51.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本国本民族与世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人的典籍都强调人在社会中的生活,尤其是强调家庭成员之间、国王与臣属之间的关系。这种对现世的强烈偏好为政治组织和政治稳定提供了一个坚固的、根本的基础。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从历史阶段上看,儒家学说,是一种适于治世的、成就盛世的、稳定社会的、化成天下的思想理论。我们回看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就会发现:每当一个朝代进入到稳定时期、盛世时期,国家一定会重新强调起以儒治国、以文治国,这是经过多次实际检验的历史发展规律,……儒家文化在个人层面提倡君子风范、在社会层面提倡纲常伦理、在国家层面提倡仁政爱民和为政以德、在国际层面提倡天下一家和仁者无敌 ——摘编自习近平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人的典籍的核心内容及其对中国文明的影响。 (2)从材料二“习近平讲话”可以看出弘扬儒家文化有哪些现实意义? 【答案】(1)主要内容:仁、礼、中庸。 影响:传承中国古典文化传统;奠定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和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內容(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和主流思想);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之中,影响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构成诸多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澦(深刻影响社会生活及诸多传统建筑艺术成就)。 (2)有利于个人的平稳上升;有利于社会的稳步发展;有利于国家的安定和谐;有利于世界的友好合作(和谐) 【解析】 (1)内容:根据材料一中“人在社会中的生活,尤其是强调家庭成员之间、国王与臣属之间的关系”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核心内容有礼、仁和中庸等。影响:根据材料一中“强调家庭成员之间、国王与臣属之间的关系”,“为政治组织和政治稳定提供了一个坚固的、根本的基础”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文化传承、封建统治和传统文化、个人行为、社会秩序、民族性格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分析古代文化典籍的核心内容对中国文明的影响。 (2)意义:根据材料二中“儒家学说,是一种适于治世的、成就盛世的、稳定社会的、化成天下的思想理论”,“儒家文化在个人层面提倡君子风范、在社会层面提倡纲常伦理、在国家层面提倡仁政爱民和为政以德、在国际层面提倡天下一家和仁者无敌”等信息,从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安定、世界和谐等方面,说明弘扬儒家文化的现实意义。 5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认为中国技不如人,主张学西洋“为民生日用,军器制作之源”的“格致、测算、舆图、火轮、机器、兵法、炮法、化学、电学等”。到了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强调“科学之功用,非仅在富国强兵及物质上幸福之增进而已”,应求真致用并重,要用科学的态度、精神、思想和方法去对待一切传统观念和社会问题,以至于人生 ——据马尚斌《中国近代史教程》等编制 材料二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科技实力大为增强。在航天科学领域,由我国自主研发的“神舟”系列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嫦娥”一号成功探月则标志着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在信息技术领域,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在生物科学领域,解决了亿万人吃饭问题的杂交水稻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整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时期对科学技术的看法较19世纪中期有何显著变化,并分析产生上述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简要概括近代前期和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特色。 【答案】(1)变化:19世纪中期主要强调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自然科学知识,仍停留在器物层面;认为科学技术是实现富国强兵的手段。新文化运动时期,从技术层面深入到文化(思想观念)层面;强调以科学的态度、精神、思想和方法启迪民众,思考人生,改造社会。 原因:甲午战败,认识到制度的落后和“师夷长技”的局限,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推行政治改良;辛亥革命后建立了民国,但民主政体有名无实,旧的思想文化阻碍着民主政治的真正实现;需要弘扬科学思想,批判愚昧、迷信,促进思想解放。 (2)特色:近代前期,引进西学与模仿探索;现代中国,自主创新与开放交流。 【解析】 (1)变化:根据材料一中“李鸿章认为中国技不如人,主张学西洋‘为民生日用,军器制作之源’”,对比“科学之功用,非仅在富国强兵及物质上幸福之增进而已”,“要用科学的态度、精神、思想和方法去对待一切传统观念和社会问题,以至于人生”,结合所学知识,从内容层次、对科学的理解等方面,分析新文化运动时期对科学技术看法的变化。原因:根据所学知识,从历史教训、洋务运动的局限、辛亥革命的影响、北洋军阀统治黑暗、旧文化弊端、思想解放的必要性等方面,分析产生上述变化的原因。 (2)特色:根据材料一中 “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认为中国技不如人,主张学西洋……‘格致、测算……等’”,对比材料二中“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科技实力大为增强……自主研发的‘神舟’系列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在信息技术领域,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在生物科学领域,解决了亿万人吃饭问题的杂交水稻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近代前期引进西学与模仿探索不同,现代中国科技发展的特色是自主创新与开放交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