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江苏省南京市2020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6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江苏省南京市2020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6月)

江苏省南京市2020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6月)‎ 本试卷包括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图是出土于山东淄博高青县的西周青铜器——丰觥。和丰觥一起出土的还有丰鼎、丰甗(yǎn)等八件带有“齐公”“祖甲”“齐师”铭文的青铜礼器,均由“丰”铸造。多数专家认为,这位“齐公”“祖甲”“齐师”即姜齐始祖太公望,即姜子牙。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 山东地区是西周王朝统治的中心 B. 官营手工业在西周时期逐步兴起 C. 专家对青铜礼器的所属达成共识 D. 青铜礼器是分封制度的重要佐证 ‎2. 唐前期,进士及第者的名单要奏报皇帝批准,但是否录取,则主要以策文的好坏定夺。武则天时期,请托之风大盛。为了消除“请托于时,求声于人”的现象,开元二十五年建立了试卷复查制度。材料说明唐代科举制度(  )‎ A. 注重人才选拔的公平  B. 重在提升官员文化素质 C. 开启分科考试的方式   D. 旨在打击循私舞弊之风 ‎3. 下图是刻于公元156年的《乙瑛碑》。碑书苍峻潇洒,温柔醇厚,既有方笔也有圆笔,圆滑美丽,波磔十分鲜明。曾被评为“骨肉匀适,情文流畅”“横翔捷出,开后来隽利一门,然肃穆之气自在。”关于该石碑书体说法正确的是(  ) ‎ A. 体现了汉字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B. 衍生出来楷书、行书与草书等书体 C. 与《祭姪文稿》的书法风格相一致 D. 标志着我国书法艺术进入自觉阶段 ‎4. 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广东碣石总兵陈昂请禁开教堂传教,得到命准。其疏曰:“天主一教,设自西洋,令各省开堂聚众,此辈居心叵测,目下广州城内外尤多,多以洋船所汇,同类招引,恐滋事端。乞循例严禁,毋使滋蔓。”材料反映出清朝施行海禁政策的意图是(  )‎ A. 保护小农经济与商业发展  B. 割断反清势力与内地联系 C. 防范西方敌对势力的威胁   D. 抑制鸦片贸易的不断蔓延 ‎5. 2007年,湖北鄂州市年过八旬的老人王华兴向记者展示了其珍藏的3张太平天国土地税单。一张为“春纳执照”,另两张为“秋纳执照”,规定农民在春秋两季交税,并写明了要交纳的税银数量。日期是太平天国丙辰六年。土地税单的出现反映了(  )‎ A. 《天朝田亩制度》的革命性   B. 太平天国进行西征的正确性 G. 《资政新篇》颁布的必要性   D. 太平天国革命纲领的空想性 ‎6. 近代中国的某一类企业,国家垫入部分资金或完全不出资,但有权控制或监督企业,掌握人事、财务大权,其企业行为是用国家名义运用资本主义手段从事的经济活动。下列属于这一类企业的是(  )‎ A. 上海发昌机器厂  B. 福州船政局   C. 南通大生纱厂   D.汉阳铁厂 ‎7. 下表是辛亥革命时期浙江三杰的生活履历,从中可以得出(  )‎ 姓名 事迹 秋瑾 ‎1904年自费留学日本;参加过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1907年英勇就义 徐锡麟 ‎1903年留学日本;1904年首批参加光复会;后与秋瑾、陶成章一起创办大通学堂;1907年英勇就义 陶成章 ‎1902年留学日本;1904年与蔡元培等创立光复会,任副会长;1912年被暗杀 A. 革命运动的发展得到了留日学生的支持  ‎ B. 南方的革命运动主要依靠光复会的领导 C. 革命教育的普及是浙江三杰产生的根源  ‎ D. 留日高潮的到来催生了武昌起义的爆发 ‎8. 陈独秀在1917年《新青年》上宣称:“盖伦理问题不解决,则政治学术皆枝叶问题”。但在1920年又强调:“你谈政治也罢,不谈政治也罢,除非逃在深山人际绝对不到的地方,政治总会寻着你的”“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的国家,创造那禁止对内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为现代社会的第一需要。”这实质上说明(  )‎ A. 陈独秀个人主张发生巨大变化   B. 学习对象和救亡方式发生转变 C. 革命性质和奋斗目标发生变化   D. 马克思主义为知识界普遍接受 ‎9. 毛泽东指出:“一切中国共产党人,一切中国共产主义的同情者,必须为着现阶段的目标而奋斗,为着反对民族压迫和封建压迫,为着使中国人民脱离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悲惨命运,和建立一个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以农民解放为主要内容的新民主主义性质的,亦即孙中山先生革命三民主义性质的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中国而奋斗。”该讲话的背景是(  )‎ A. 国民革命运动  B. 国共十年对峙   C. 全面抗战阶段  D. 解放战争时期 ‎10. “南打北围巧布阵,邱黄李杜尽入笼。盐淮子弟显智勇,攻克碾庄围青龙。壮大成长十二纵,疆场浴血建奇功。”此诗涉及的战役发生在下图中的(  )‎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 ‎11. 《共同纲领》起草后,经过了七次反复的讨论和修改,由五六百位代表分组讨论了两次,然后将草案提交筹备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基本通过,才提交政协全体会议讨论。这说明《共同纲领》的通过(  )‎ A. 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  ‎ B. 听取了不同阶级与阶层的诸多建议 C. 见证了最广泛爱国统一战线的建立   ‎ D. 经历了新中国空前规模的普选过程 ‎12. 邓小平在1977年5月的一次谈话中说:“抓科技必须同时抓教育。从小学抓起,一直到中学、大学。”“办教育要两条腿走路,既注意普及,又注意提高。要办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要经过严格考试,把最优秀的人集中在重点中学和大学。”由此,我国(  )‎ A. 初步形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B. 基本确定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C. 正式颁布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D. 稳步实施了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 ‎13. 下图为中国进出口贸易差额图。引起图中贸易顺差第一次高峰出现的主要原因 (  )‎ A. 第一批经济特区的建立 ‎ B. 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C.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推动 ‎14. “他们痛斥贵族所享有的法律和社会特权,在他们眼中,贵族对国家的贡献比不上农民、工匠或手艺人。他们号召宗教宽容和言论自由。他们要增加自己的影响,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文中的“他们”(  )‎ A. 希望重塑道德价值观以实现平等   B. 创作文学艺术作品反映人文主义 C. 主张信仰虔诚即得救的因信称义   D. 呼吁自由与天赋人权的理性主义 ‎15. 美国宪法特许国会对于几种重要的事情有制定全国法律的权力,特别重要的有四种:(一) 规定赋税的征收,不须请求各邦政府的辅助;(二) 直接募集及给养陆海军,不须求各邦的允诺;(三) 管理与外国及各邦相互间的贸易及营业;(四) 为处理一切对于实行宪法所赋予的职权起见,施行各种必要及正当的事项。这体现了(  )‎ A. 联邦政府拥有对内对外大权   B.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C. 国家权力之间“分权与制衡”   D. 三权分立避免权力过分集中 ‎16. 有学者认为:“作为技术创新的加速器,‎ 工业革命‘最大的发明就是发明了发明的方法’。发明与专利构成了前所未有的创新体系。”材料表明工业革命时期(  )‎ A. 万能蒸汽机是当时最伟大发明   B. 制度创新与技术发明驱动发展 C. 机器大生产取代了工场手工业   D. 科学与技术两者已经紧密结合 ‎17. 下表是关于科学发展的表述,论点与论据都正确的是(  )‎ 选项 论点 论据 A 科学不等于始终绝对正确 牛顿力学定律只适用于微观物体低速运动状态 B 科学理论具有预见性 人们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发现了海王星 C 科学是至高无上的知识体系 量子论和相对论对人类进步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D 科学带来的问题只能靠科学来解决 只有科学技术才能解决互联网带来的人类心灵疏离的问题 ‎18. “它诉诸读者的是明确的情绪,唤起的是共鸣,而并不提出问题或迫使对方去思考。在强调主观表现的同时,并不否认模仿客体的作用,它在进行主观想象或幻想时,常常追求奇特、夸张,但并不破坏客体,或要求客体根本变形。”下列作品符合以上描述风格的是(  )‎ ‎19. 1933年3月8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凡2月1日以后'向银行提取过黄金,而到下周一为限还不退回储存的,银行便公布其姓名。几小时之内,各地银行门前又排起了长龙,如上周争先提款的情景一般。3月9日晚,罗斯福签署《紧急银行法》。当晚国家印制局添雇375名职工,印钞机全部开工。不出一周,13 500家银行复业,交易所又重新响起了电锣声。这体现了(  )‎ A. 美联储通过增发钞票恢复了银行信用   ‎ B. 总统行政权扩大干预了国会的立法权 C. 国家通过对银行的管控稳定金融秩序   ‎ D. 联邦储备委员会权力扩大管制证券业 ‎20. 漫画是一定时期社会现实的反映。下图是1949年的“这是一回事”漫画。马歇尔计划被描绘成由一个富裕农民驾驶的现代拖拉机。漫画前方还有一个过度劳作的贫农,被套上一架老式“苏联”犁,被迫翻耕“马歇尔——斯大林计划”的土地,而斯大林自己则在努力说服其他人,“这是一回事,而且还没有机械问题”。这幅漫画可以直接用于研究(  )‎ A. 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B. 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C. 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 D. 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计60分,其中第21题14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2分,第24、25题各10分。‎ ‎21. (14分)儒家思想的发展源远流长。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孟子》‎ 材料二 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天理。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王阳明《传习录》‎ 材料三 李贽认为,“童心者,心之初也”,“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如多积金宝,如多买田宅为子孙谋,博求风水为儿孙福荫,凡世间一切治生产业等事,皆其所共好而共习、共知而共言者,是真迩言也。”李贽的“童心”说深受王阳明“良知”说的影响,二者之间有内在的逻辑联系,但是价值取向相反。李贽强调“童心”即“私心”,注重物质利益的价值,形成了以物质利益为本位的个体价值格局,‎ 并显示了儒家价值哲学从以道德为本位的群体价值格局向以物质利益为本位的价值格局转换。李贽认为“童心”不以“闻见道理为心”,“闻见道理”就是日常的伦理道德规范,也就是理学家所指的“天理”。‎ ‎——摘编自刘兴邦《童心与良知的价值背向》‎ 完成下列要求:‎ ‎(1) 据材料一概括孟子在人性和政治方面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指出二者的内在联系。(5分)‎ ‎(2) 概括材料二的思想主张。与材料一相比,指出两者关于“良知”主张的共同点。(3分)‎ ‎(3) 与王阳明的“良知”说相比,材料三中李贽的“童心”说有何不同?结合所学,运用唯物史观简析李贽思想变化的原因。(6分)‎ ‎22. (14分)进步的外交理念是支撑外交发展的基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印两国的谈判在今天,十二月的最后一天,开始了。我们说过要在一九五三年开始这一谈判,现在实现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两个大国之间,特别是像中印这样两个接壤的大国之间,一定会有某些问题。只要根据这些原则,任何业已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都可以拿出来谈。‎ ‎——《周恩来选集》下卷 材料二 在1969年8月的一次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会议中,尼克松决定表态。他提出了当时令人震惊的说法,他说,‎ 当前苏联对美国来说更为危险……熟悉尼克松思路的人都应该猜得到,在中国问题上,地缘政治超越了其他考虑……在秘密访问7个月后,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总统在一个阴冷的冬日抵达了北京。‎ ‎1969年,当毛泽东的外交政策即将发生重大转折时,四位元帅(陈毅、聂荣臻、徐向前、叶剑英)奉命总结各项策略选择。他们在向毛泽东陈述为何需要与中国当时的死敌—美国打开关系时,就引用了《三国演义》的内容。……在中国与美国和苏联的冲突中,毛泽东和他的左膀右臂们使用“防止战略包围”这个围棋的概念来看待中国所面临的成胁。‎ ‎——基辛格《论中国》‎ 材料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目标远未完成,我们仍须努力。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完成下列要求:‎ ‎(1)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原则”。与建国初的政策相比,这一原则有什么发展?有何意义?(3分)‎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70年代初美国改善与中国关系的史实,分析中国欲与美国“打开关系”的主要原因。(6分)‎ ‎(3) 据材料三,概括中国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依据。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中国开展外交活动的基本理念。(5分)‎ ‎23. (12分)经济全球化已经进入新阶段,‎ 特征之一就是新一轮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和创新。‎ 材料一 欧盟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可划分为4个阶段,即:1952—1957年的煤钢部门经济一体化阶段;1958—1973年的经济全面一体化开始并快速发展的阶段;约1974—1984年前后因石油危机和世界性经济危机影响而陷入徘徊和危机的曲折发展阶段;约1985年前后—现在的平稳发展阶段。……为保证一体化顺利进行,成员国自愿将部分国家主权移交至欧盟组织,因而形成欧盟卓有成效的超国家性质的组织协调机构。欧盟主要有5大组织机构,即欧盟委员会、欧洲理事会、部长理事会、欧洲议会、欧洲法院。‎ ‎——黎鹏、范小俊《欧洲联盟经济一体化的解析及其对我们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启示》‎ 材料二 据WTO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1月17日,有303个区域贸易协定已生效实施,区域贸易合作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并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一是各国政府将区域合作视作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予以政策支持;二是WTO规则允许成员方谈判和签署区域贸易协定;三是区域贸易合作机制不仅使那些在WTO体系内无法实现的贸易规则得以实现,而且还具有降低区域内贸易壁垒、促进贸易扩展和扩大贸易自由化的效应。从这一意义上看,无论是双边、三边还是诸边的区域贸易协定,都是有益的。……未来区域贸易合作也面临挑战,最主要的挑战来自如何平衡对外贸易开放与对内经济社会发展及民生福利保障,如何真正体现以开放促发展是有益的政策选择。……欧美间的《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谈判始于2013年,旨在达成综合标准最高的自由贸易协定,但搁置已久尚未重开谈判。……脱欧后,英国与欧盟的贸易协定谈判也将是一个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过程。‎ ‎——张丽娟《为何区域经济一体化再次成为潮流》‎ 完成下列要求:‎ ‎(1) 据材料一,概括欧洲经济一体化的特点。(3分)‎ ‎(2)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史实,以“经济区域一体化的境遇”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9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通畅;280字左右)‎ ‎24.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在明治维新过程中,教育改革居于重要地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71年,出访欧美的代表团首脑人物之一木户孝允在给国内写信时说:“国家的富强就是人民的富强……吾人今日之开化非真正之开化,为防十年后之弊病,唯在于兴办真正之学校……牢不可破的国基者唯在于人,而期望人才千载相继无穷者,唯真正在于教育而已。”‎ ‎——(日本)石裕道《日本资本主义成立史研究》‎ 材料二 日本学习法国制定的新《学制》,是因为日本的中央集权制与法国相似,自上而下的改革易于推行;后学美国,是因为具有强制色彩的《学制》,加重了民众的经济负担,制约了教育普及,因此改革推行了非强制性的《教育令》。吸收普鲁士教育,也不是照搬其冷酷的“铁血政策”和无情的效率至上主义,而是努力把它和“东洋道德”融合起来。‎ ‎——(日本)永井道雄《近代化与教育》‎ 材料三 1878—1900年共培养35 200名大学毕业生,基本上满足了日本近代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对高级专业人才的需求。……到1900年中等实业技术学校已有290所,为正在进行的工业革命的日本工厂、企业输送了数以万计的熟练、敬业的技术员和技工。明治时期的教育成果不断转化为生产力,推动日本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各项事业迅速发展。……然而由于各级学校以天皇的《教育敕语》为政治教育的“课本”,对青少年灌输“忠君爱国”和武士道精神,因此使学校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培养战争工具的摇篮。‎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完成下列要求:‎ ‎(1) 材料一中木户孝允的观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观点产生的主要原因。(3分)‎ ‎(2) 概括材料二中日本学习西方进行教育改革的主要特点。(2分)‎ ‎(3) 归纳材料三中日本教育改革的立足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日本教育改革的影响。(5分)‎ ‎25.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康熙帝传统文化功底深厚,但也注重西学。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667年11月,康熙帝传谕大学士李霨、礼部尚书布颜等大臣,率领监正杨光先与南怀仁等人测验日影。十二月,又派图海等人赴观象台测验。最后都是南怀仁的西洋法更为精确。康熙帝用实践的方式,看到西法优于中法。……康熙帝关注西学,除了天文历算之外,对地理、医学、音乐及西学科学仪器也很感兴趣,而且他身体力行,亲自学习这些科学知识。康熙帝还多次以天文历算知识与群臣问对。……随着传教士的东来,西洋天文学等科学技术逐步影响到朝廷内外的士大夫,出现了众多钻研历算学的博学之士……与此同时,钦天监的官学生也在西洋传教士的影响下,逐渐接受和学习西洋天文学知识。于是,在中国本土出现了一批熟习中西天文学知识的博学之士。‎ ‎——刘仲华著《世变、士风与清代京籍人士学术》‎ 材料二 康熙帝作为统治者,有必要处理好中学与西学的关系,但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的传统和厚重的文化积淀,对康熙帝西学观的影响甚大,决定了康熙帝对待西学的态度,决定了康熙帝虽然心仪西学,但从统治出发,就不能像彼得大帝一样,全面推行西学并变革社会。康熙帝把西学局限于实用的西学观是传统的实用理性和儒家正统思想的具体体现,一方面对于维护封建统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另一方面也限制和阻碍了西学的传播和发展。‎ ‎——阎大伟《论康熙帝的西学观》‎ 完成下列要求:‎ ‎(1) 据材料一,概括康熙帝注重西学的表现及其产生的效果。(6分)‎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导致康熙帝不能“全面推行西学并变革社会”的主客观原因。(4分)‎ 参考答案 ‎1. D 2. A 3. B 4. C 5. D 6. D 7. A 8. B 9. C 10. C 11. B 12. D 13. C 14. D 15. A 16. B 17. B 18. A 19. C 20. B ‎21. (14分)‎ ‎(1) 观点:人性:性本善;仁义礼智是人的本性;良能、良知是天性。(任答两点得2分)‎ 政治:实行仁政。(1分)‎ 内在联系:性善论是仁政的基础(或依据);实施仁政可以扩充人的善性。(2分)‎ ‎(2) 思想主张:良知是天理;通过反省内心致良知。(2分)‎ 共同点:良知是天生固有的。(1分)‎ ‎(3) 不同: “童心”是“私心”,不是天理;注重物质利益;强调个体价值。(3分)‎ 简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明朝后期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力量壮大,个体意识增强;程朱理学僵化,李贽的童心说是对正统思想的挑战和批判。(任答三点得3分)‎ ‎22. (14分)‎ ‎(1) 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分)‎ 发展: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束缚(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1分)‎ 意义: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任答一点得1分)‎ ‎(2) 史实:乒乓外交;基辛格访华;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发表。(任答三点得3分)‎ 主要原因:化解战略包围;应对来自苏联的威胁;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解决台湾问题。(任答三点得3分)‎ ‎(3) 依据: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 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联合国的崇高目标)。(3分)‎ 基本理念: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国家利益至上;互利(合作)共赢。(任答两点得2分)‎ ‎23. (12分)‎ ‎(1) 特点:阶段性;渐进性;曲折性;超国家性。(任答三点得3分)‎ ‎(2) ‎ 论点(2分)‎ 论据(7分)‎ 论证 经济区域一体化成为潮流,但机遇与挑战并存。(2分)‎ 潮流:区域贸易合作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欧洲联合由经济一体化发展为经济政治一体化。(1分)‎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机遇:各国政府的支持:欧洲煤钢共同体或欧共体或欧盟建立;经济全球化或世贸组织(WTO)的推动:区域贸易协定数量发展迅速;区域贸易合作机制效果显著:欧洲实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3分)‎ 挑战:如何平衡对外贸易和对内民生之间的关系: 欧美间自由贸易谈判搁置;金融风险增加;就业机会减少。逆全球化有所抬头:英国脱欧。(3分)‎ ‎24. (10分)‎ ‎(1) 观点:教育强国。(1分)‎ 主要原因:明治维新改革的需要;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2分)‎ ‎(2) 主要特点:学习欧美国家;依据国情,有所选择。(2分)‎ ‎(3) 立足点:适应国家发展(近代化、工业化)的需要。(1分)‎ 简评:培养了人才;推动日本现代化(工业化); 符合时代潮流。‎ 培养了侵略扩张的工具;具有不彻底性、封建性。(任答四点得4分)‎ ‎25. (10分)‎ ‎(1) 表现:注重实践;涉猎广泛;勤于探讨。(3分)‎ 效果:康熙帝认识到西法优于中法;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培养了一批熟悉西学的博学之士。(3分)‎ ‎(2) 原因:主观:康熙帝统治者的立场;实用的西学观。‎ 客观:小农经济的封闭性、落后性;封建君主专制的强化;儒家正统思想(传统文化)的束缚。(任答四点得4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