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新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新城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卷 考试范围:必修三1单元试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 1.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在春秋战国国家走向统一的时代,讲求“耕战”,富国强兵,“满足”秦实现统一的理论是 A. 儒家思想 B. 道家思想 C. 法家思想 D. 墨家思想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法家思想主张奖励耕战、富国强兵,故C项正确;儒家思想主张德政,道家主张无为,墨家主张非攻,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BD三项。 2.苏东坡在《东坡志林》中记载:“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顰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这反映出 A. 小说《三国演义》影响百姓历史认知 B. 理学有助于正确历史认知的形成 C. 儒家伦理观念影响人物民间形象形成 D. 封建政府文化专制政策日益强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内容大致意思是指里巷中小孩子调皮顽劣,难于管教,家长视为苦事,于是只好给他钱,叫他与大伙儿坐在一起(一般是在茶馆里),去听人说评书、讲古话。而当时的说书内容,常常涉及三国故事。当小儿们闻听刘备(161—232,字玄德)战败,便皱眉且悲伤涕泣;听到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战败,即欢唱快活。在中国传统的伦理观念中曹操是奸臣、枭雄的代表,因此才出现材料中听到曹操打败而欢唱快活的现象,这说明儒家伦理观念影响人物民间形象形成,故C 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在百姓认知中《三国演义》人物的形象,说明传统伦理观念影响人物民间形象形成,无法得出小说《三国演义》影响百姓历史认知的结论,故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了民间百姓受传统伦理观念的影响而对《三国演义》中人物形象的理解,无法得出理学有助于正确历史认知的形成,故B选项错误;材料中民间对《三国演义》人物形象的理解是受到传统伦理观念的影响,与政府文化专制政策没有直接关系,无法得出封建政府文化专制政策日益强化,故D选项错误。 3.战国初期,楚国准备攻打宋国。当时有一位反对战争的思想家,日夜兼程赶到楚国,劝说楚王停止攻宋,并在楚王面前进行攻防演示,瓦解了楚国的攻城战术,最后迫使楚王放弃攻宋计划。这位思想家属于 A. 儒家学派 B. 道家学派 C. 法家学派 D. 墨家学派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反对非正义的战争,与题意相符,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墨家 4.孔子对季康子说“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表明孔子的政治主张是 A. 为政以德 B. 严刑峻法 C. “重农抑商” D. 尊王攘夷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孔子不主张严刑峻法,即“子为政,焉用杀?”,主张德治,即为政以德,选项A正确,B错误;重农抑商政策是法家思想,与孔子无关,排除选项C;尊王攘夷是齐桓公提出的,与孔子无关,选项D排除。 5.“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这一观点出自宋明理学家 A. 朱熹 B. 程颢 C. 程颐 D. 王阳明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反映了心外无物的思想,属于王阳明心学思想,故D选项正确;朱熹思想属于理学,主张理是万物本原,故A选项错误;程颢与程颐思想都属于理学,故BC选项都错误。故选D。 6.董仲舒儒学思想和程朱理学在理论体系建构方面的共同特点是 A. 借鉴外来思想,为我所用 B. 继承先秦思想,亦步亦趋 C. 吸收其他思想,糅合改造 D. 历经多人探索,前后相续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董仲舒的“新儒学”和程朱理学,旨在考查比较分析相关史实的能力。汉代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董仲舒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两宋时期,儒家学者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即理学。故AD两项的表述均与题目中“董仲舒儒学思想”的特点不符,B项的表述与题目中“董仲舒儒学思想”和“程朱理学”的特点不符,故排除;故选C。 考点:宋明理学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7.与朱熹理学同时,还存在以陆九渊为代表的心学等学派。以下主张属于陆九渊的是 A.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知行合一 B.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C.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 D.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答案】D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A、B、C、D四项分别为明代理学家王守仁、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顾炎武、先秦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孔伋、南宋理学家陆九渊的思想观点。故本题应选D项。 8.下列古代思想家中,主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的是 A. 老子 B. 孔子 C. 孟子 D. 荀子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由题目中的信息“无为”、“好静”、“无事”、“无欲”可知此应为先秦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老子的清净无为、知足寡欲的思想。故排除BCD三项,故选A。 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9.2013年7月16日清华大学4000多名研究生在校体育馆上了“最后一课”,校长陈吉宁的临行叮嘱聚焦于两个字:良知。良知是为人处世的根本,是社会道德的底线,就是要知耻、知愧、知恩。我国古代有位思想家提出要“致良知”、“知行合一”。该思想家是 A. 孔子 B. 朱熹 C. 王阳明 D. 王夫之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宋明理学。该思想家是王阳明,王阳明是心学的代表人物,他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在认识论上,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故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陆王心学 10.《后汉书》记载,汉明帝曾亲自到太学讲学,和儒生们一起研讨儒学经典。下列文献,不可能列入他们研讨范围的是 A. 《诗经》 B. 《春秋》 C. 《礼记》 D. 《四书集注》 【答案】D 【解析】 试题解析:从材料中“汉明帝”“太学”“研讨儒学经典”可分析出讲学的内容是以儒家经典为主。《四书章句集注》是宋代朱熹的,与时间不符,故选D。其它各项都是战国儒家思想的代表著作。 11.西方人讲上帝,中国古人讲“理”学,两者的共同点是 A. 相信除人之外神的力量 B. 约束人类无尽的欲望 C. 通过宗教感化引人向善 D. 专制中央集权服务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西方人信奉上帝,以《圣经》为信奉的标准,约束人的行为以此实现救赎;中国人强调的“理”以儒家的伦理道德来约束人的行为。因此二者最大的相同点是约束人类欲望的无限膨胀。故选B。AC项不符合儒家伦理道德的内容,儒家伦理道德是现世的;D项错误,为专职中央集权服务只符合中国的“理”学。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主张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12.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A. 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儒学 B. 正统的孔孟学说 C. 柔和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家 D. 儒家学说与权术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考查学生对董仲舒相关知识的理解。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董仲舒的儒家思想吸收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思想。所以选C。 13.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朝“焚书坑儒”的根本着眼点是 A. 压制知识分子 B. 完善法律机制 C. 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D. 区别对待古代文化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焚书坑儒”和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都是加强思想控制和文化专制的体现,C项正确。两者根本着眼点不是压制知识分子,而是加强君主专制统治,排除A。两者根本着眼点不是完善法律机制,而是加强君主专制统治,排除B。两者根本着眼点不是区别对待古代文化,而是加强君主专制统治,排除D。 14.西汉中期,统治者对救灾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导致这一现象的思想因素是 A. 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 B. 孟子“性善论” C. 老子“无为”思想 D. 墨子“兼爱”思想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为了加强君权,宣扬君权神授,也提出了“天人感应学说”,认为统治者对国家的治理与上天是相互感应的。在这种学说的影响下,如果自然灾害降临,历代统治者都会认为这是上天对自己统治的不满,因此才会出现“统治者对救灾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的现象,A项符合题意。B、C、D三人思想不符合材料主旨,均排除。 15. 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是 ①社会发生巨变 ②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儒家思想形成正统地位 ④阶级关系出现新的变化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D 【解析】 略 16.“你们想让别人怎么对待自己,就应该怎么对待别人。”下列各项所述于此相近的是 A.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D.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答案】B 【解析】 【详解】所谓“你们想让别人怎么对待自己,就应该怎么对待别人”是指自己对待别人的态度就是别人对待自己的态度,即所谓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故选B项;A项反映了儒家的道德自省的主张,C项反映了道家朴素的辩证法思想,D项反映了儒家的气节情操主张,都和题意不符,故排除。 17. 西汉中期,有一位书生欲长安投考太学,他作考试准备时所必学的内容不包括 A. 《诗经》 B. 《春秋》 C. 《礼记》 D. 《韩非子》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太学为汉武帝创办,以儒家经典为教科书,ABC都属于儒家《五经》;而D属于法家的著作,因此与题意符合。 考点:太学 点评:汉武帝为了培养官吏,统一人们的思想,根据董仲舒的建议,在长安兴办太学。规定太学生员为博士弟子,太学的学习科目设五经,一律由儒家五经博士教授。“五经”为《诗》《书》《礼》《易》《春秋》。 18.学完“百家争鸣”后,某班几名同学将本班各科老师“对号入座”,你认为其中不恰当 A. 历史老师关爱学生,教育我们要和谐相处,有儒家的风范 B. 英语老师着装时髦,特别讲究师道尊严,这是墨子的做法 C. 语文老师给我们充分的自主权,极少干预,深得老子真传 D. 数学老师是法家弟子,学期初他就制定了班规,并严格执行 【答案】B 【解析】 【详解】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俭等,讲究师道尊严是儒家的思想,故乙错误,故B项符合题意。结合所学可知,儒家主张仁,和谐,故甲正确,故A项不符合题意。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故丙正确,故C项不符合题意。法家主张法治,严刑峻法,故丁正确,故D项不符合题意。 19.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材料表明孔子认为对统治者而言最重要的是 A. 让百姓丰衣足食 B. 加强国家的军事力量 C. 以“仁”统领人们的思想 D. 以诚信对待百姓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在孔子看来食、兵、信都很重要,但是三者之间,最重要的是信,讲求信用是巩固统治的基本条件,选项D正确;选项A、B明显与材料中孔子的观点不一致,排除;选项C与材料无关,排除。 【点睛】解题关键在于把握材料中孔子对食、兵、信三者地位的排列,最终孔子认为“民无信不立”,以此思路解答。 20.黄宗羲认为君臣有共同的职责,都是为民谋利。顾炎武告诫君主及其各级官吏,不敢于百姓之上任意妄为以自尊,不敢厚取于民以自我享乐。上述思想 A. 导致经世致用思想盛行 B. 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 C. 继承了传统文化的精华 D. 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黄宗羲认为君臣职责是为民谋利,顾炎武认为君主及官吏应该尊重百姓,不应该对百姓横征暴敛以保证自己的享乐,这是对儒家民本思想的传承,故C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体现经世致用的思想,故A项错误;明末清初的思想与西方的启蒙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启蒙思想属于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故B项错误;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排除D项。 21.顾炎武既是清初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者,又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乾隆、嘉庆学者推崇其考据学之建树,而道光、咸丰学者则重视其经世致用之学。这一学风的变化反映出 A. 学者重视近代科学技术 B. 政府文化专制政策松动 C. 科举考试内容发生巨变 D. 清朝后期社会危机加剧 【答案】D 【解析】 重视近代科学技术是洋务派的主张,与题干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政府对文化的控制政策,故B项错误。这一时期的科举考试还是传统八股文形式下的内容,没有发生巨变, 故C项错误。根据这一时期知识分子研究内容转向经世致用的学问,可见人们更多的开始关注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这与当时中国遭受外来侵略,国内农民起义不断的社会危机加剧有关,故D项正确。 22.据《史记》记载:汉高祖刘邦母刘氏在人泽坡休息,梦中与神人相遇后怀有身孕,生刘邦:《明史》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出生时出现了“红光满屋”的怪异现象。这表明统治者的意图是 A. 掩饰自己出身低微以取得上层支持 B. 宣扬迷信思想强化伦理纲常 C. 利用天人感应树立君主的政治权威 D. 干预史家对历史的客观记录 【答案】C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汉时期儒家思想发展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关键词及所学知识可知,A不是主要意图,B中的伦理纲常与神化出生无关。D错误理解材料。因为材料反映的是君权神授的内容,这与C相符,故正确答案为C。 23. 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在此,朱熹( ) A. 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 B. 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 C. 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 D. 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父老”在古代指的是职掌管理乡里事务的年长者。朱熹在这段话中对父老提出了三点期望:一是希望他们教导年轻人遵守伦理道德规范。二是要求年轻人明辨是非,去恶从善。三是要安心于农业生产。这三层意思综合在一起,就是在劝导百姓能够遵循现有秩序来生活,故选D。ABC三项其实都是正确的,但是这三个选项都被D项包含进去,故D项是最佳选择项。 【考点定位】程朱理学 24. 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A. 本质是善 B. 本质为恶 C. 非善非恶 D. 本善习远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朱熹说的“存天理” 存的是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的善,是人性中善的部分。朱熹说的“灭人欲”要灭的荀子说人之初性本恶的恶,是人性中恶的部分。二程认为,气聚合为人,天理就形成了人的本性。由于气质之性阻碍了天理的正常发挥,以致出现了恶,这就是人欲。与人欲相对,天理是纯粹的善。他们认为,人的行为,不是遵照天理,就是随顺了人欲,同时人的道德理性决不是天生就有的,而主要是靠后天习得的,主要是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的结果,宋明理学家正是基于儒教“人性善”,即人生来本具有理学家认为的“美德”正是后天的利欲让人们迷失了方向,所以才提倡“存天理灭人欲”。“本善习远”的含义是:人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C选项“非善非恶”的说法不符合史实。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程朱理学 25.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全面吸收 B. 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 C. 儒家思想已失去先秦的“民本”特色 D. “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原则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董仲舒吸收了法家等学派的思想,形成了新儒学,“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原则,故D正确;“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全面吸收”说法过于绝对,故A排除;儒家思想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故B排除;董仲舒新儒学并未失去先秦的“民本”特色,故C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董仲舒吸收法家等学派的思想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26.汉武帝时,两座宫殿先后失火。董仲舒著文说,灾异是天意的表达,应该诛杀不法诸侯和不法大臣。汉武帝召集群臣讨论,很多重臣愤怒的建议处死董仲舒,但汉武帝却赦免了他。这个故事说明 A. 董仲舒借题发挥,汉武帝宽宏大量 B. 汉武帝内心不反对君主借天意事 C. 董仲舒言者无罪,诸大臣量刑不当 D. 汉武帝相信天意,不反对灾异天意说 【答案】B 【解析】 材料“灾异是天意的表达,应诛杀不法诸侯和不法大臣”符合董仲舒的“君权神授”思想,有利于加强君权,迎合了汉武帝的需要,因而汉武帝赦免了他,故B正确;A不符合历史信息;材料没有体现出“大臣量刑不当”的信息,故C错误;D与材料意思相反。 27. 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 A. 努力完善个人品德 B. 坚持个人独特性格 C. 勇于突破礼制束缚 D. 敢于反抗专制暴政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孟子“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思想体现的是对个人品德的要求,所以本题答案为A项。材料体现不出个人独特的性格,故B项错误;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家们反对礼教的束缚,主张反抗专制制度,故C项和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百家争鸣•孟子 28.儒家学说倡导“宽刑慎杀”,强调执法有准、量刑有据。明初朱元璋说,“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这表明朱元璋 A. 力图为专制集权确定理论基础 B. 试图以重刑迅速稳定社会 C. 放弃了儒家治国理念 D. 主张用法家思想治理国家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可知,朱元璋通过重刑以治理“乱世”,故B项正确。专制集权的理论基础确立是在战国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 西汉武帝开始,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尊儒尚法”也成为历代封建王朝的治国理念,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法家的治国思想,排除D项。 29.魏晋南北朝时期,皇帝圣旨开头语多用“应天顺时,受兹明命”八个字,以阐明天子的“正统”。这种做法说明了 A. 中央集权顺应历史潮流 B. 封建皇权具有神权色彩 C. 皇帝有天下独尊的地位 D. 君权与相权矛盾不突出 【答案】B 【解析】 从材料中的“应天顺时”,可知突出了皇帝受命于天的正统地位,这是利用神权色彩加强皇权的表现,B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历史潮流,也不涉及相权,AD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皇帝权力来源于“天”,没有涉及皇帝独尊地位,C错误。 30.董仲舒主张,“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下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这一主张传承了 A. 孔子的民本思想 B. 荀子的治国思想 C. 孟子的义利主张 D. 墨子的兼爱思想 【答案】B 【解析】 【详解】西汉董仲舒发展了儒家思想,材料“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体现重视赏罚,是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的融合,与荀子的王霸并用的治国思想一致,故B正确;孔子的民本思想主张为政以德、孟子的义利主张与“庆赏罚刑”的主张不符,排除AC;墨子的兼爱思想主张互相关爱,不涉及“庆赏罚刑”,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联系所学荀子的治国主张分析解答即可。 二、主观题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为政以道,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论语》 材料二:孔子在两晋时被奉为“先师”;南北朝时被称为“文圣尼父”;唐玄宗则将其追谥为“文宣王”;宋真宗封孔子为“至圣文宣王”;元成宗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清代孔子被称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 请回答: 依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主要政治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历代封建统治者尊崇并不断抬高孔子地位的原因。谈谈你对儒家思想作用的认识。 【答案】观点:主张“礼”,即贵贱有序的等级观念;提倡“仁”,主张以德治国。 原因:孔子的思想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缓和阶级矛盾,维护政治统治和国家统一。 认识:儒家思想对缓和社会矛盾、建立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安定具有积极作用;但在封建专制统治下,儒家思想日益僵化保守,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解析】 【详解】观点: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孔子的主要政治观点主要是强调贵贱有序的等级观念的“礼”和主张以德治国的“仁”。 原因: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孔子的思想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缓和阶级矛盾以及维护政治统治、国家统一都有积极作用,所以孔子的地位得到不断抬高。 认识:对于儒家思想的认识要从正反两方面进行看待,既要看到儒家思想对缓和社会矛盾、建立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安定的积极作用,也要看到在封建专制统治下,儒家思想日益僵化保守,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32.【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地方,隋初沿袭前代的州、邦、县三级制。但当时南北各地均置侨州、郡、县,“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开皇三年(583年),隋文帝根据杨尚希等的建议,废除郡级机构,并省州县,裁减冗官。对于地方各级官吏,统由尚书省的吏部负责选任,所谓“大小之官,悉由吏部”。在整顿吏治方面,隋文帝擢“仁明著称”的广汗太守柳俭为蓬州刺史,以“奉国尽心”的驾部待郎辛公义为岷州刺史,擢“治术尤异”的临颍令刘旷为莒州刺史,任“达于从政”的房恭懿为新丰令。文帝还经常遣使考察地方官吏,褒良盘能。惩处贪污。治书侍御史柳彧巡省河北五十二州,奏免贪污不称职的长吏二百余人。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指出隋文帝地方治理改革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文帝地方治理改革的影响。 【答案】(1)措施:废除郡级机构,合并州县,裁减冗官;由吏部负责选任地方各级官吏;重用德能出色的官员;监察、奖惩地方官吏。 (2)影响:节省了国家开支,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对澄清吏治,减轻人民痛苦起了一定的作用。 【解析】 【详解】(1)材料“废除郡级机构,并省州县,裁减冗官”对应废除郡级机构,合并州县,裁减冗官;材料“对于地方各级官吏,统由尚书省吏部负责选任”对应由吏部负责选任地方各级官吏;材料“在整顿吏治方面,隋文帝擢‘仁明著称’的广汗太守柳俭为蓬州刺史,以‘奉国尽心’的驾部待郎辛公义为岷州刺史,擢‘治术尤异’的临颍令刘旷为莒州刺史,任‘达于从政’的房恭懿为新丰令”对应为重用德能出色的官员;材料“文帝还经常遣使考察地方官吏,褒良盘能。惩处贪污”对应为监察、奖惩地方官吏。 (2)依据材料,结合第一题的措施可推导出影响。废除郡级机构,合并州县,裁减冗官是节省了国家开支,提高了行政效率;吏部负责选任地方各级官吏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重用德能出色的官员和监察、奖惩地方官吏对澄清吏治,减轻人民痛苦起了一定的作用。 【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考查隋文帝地方治理改革措施和影响,解题的关键是能对材料的正确解读并提取有效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即可。 33.【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明朝建立后,云南西部大理一带,存在段氏割据势力。洪武十五年(1382)闰二月,沐英随蓝玉将兵西攻大理。沐英“身先士卒,策马渡河,水没马腹,将士随之,莫敢后,遂斩关而入”。攻占大理后.沐英、蓝玉或分兵其他地区,或下谕招降,云南西部大部归附明朝。沭英、蓝玉又取得平定云南西部的胜利。次年三月,诏傅友德、蓝玉班师,由沐英率数万众留守云南。洙英上疏说“云南地广,宣置屯田,令军士开耕,以备储蓄”。朱元璋同意了沐英建议。沭荚夸军士且戍且屯,一时云南屯田大兴,粮食牧获大有增加。沭英还组织民工疏浚河道,扩广滇池,兴修水利:招商入八滇,运进束谷帛盐,发展商业。他整修道路,保护粮运,使云南农商都有发展.沐英增设府、州、县学遗几十所,择选民间优秀及土官子入学,月赐饮膳,年赐衣服。他本人“居常读书不释卷,暇则延诸儒生讲说经史”。在沭英统治时期,云南相当安定。 ——摘编自白寿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沐英治理云南的主要政绩。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沐英治理云南的历史意义。 【答案】(1)政绩:出征云南时,积极参与剿灭和招抚割据势力;主政云南后,主动上书,倡导屯田,兴修水利,积极发展农业生产;重视农业、商业和交通运输全面发展;重视社会教化,并身体力行开展儒学教育活动 (2)意义:剿灭大理的割据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屯田重商促进了云南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也改善了民众的生活;兴办教育,有利于民风的改善,形成重教之风,促进社会安定。 【解析】 【详解】(1)政绩:根据材料“宣置屯田,令军士开耕”“疏浚河道,扩广滇池,兴修水利”“发展商业。他整修道路”等可从农业发展角度、鼓励商贸角度、社会公平角度、社会稳定角度、思想文化教育方面等进行概括。 (2)意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沐英治理云南的历史意义可从民族融合角度、加强中央集权角度、国家稳定角度、小农经济发展角度、思想教化方面进行分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