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区))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区))

‎ 高二历史单元检测(一) ‎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本题共60分)‎ ‎1.商朝各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有很大的自主权,商王事实上是内外服联盟的首领。周朝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周王确立了天下公主的地位,由此可知( )‎ A.周王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B.王位世袭制有所完善 C.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D.贵族政治正式形成 ‎2.王夫之认为商周之变和周秦之变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两次政权更替,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曾随之发生变化。下列最能体现“周秦之变”的是(  )‎ A.从传位贤能到血缘世袭 B.从官僚政治到贵族政治 C.从分封诸侯到郡县制度 D.从礼乐治国到法律治国 ‎3.南宋宁宗时,已快亡国,皇帝常常下手条,当时称为“御札”,还激起群臣愤慨,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由此可见( )‎ A.宋代因为积贫积弱而逐渐衰亡 B.宋代相权有其传统客观的地位 C.中国传统政治是帝王专制独裁 D.宋代重文轻武提升了文臣地位 ‎4.北京故宫太和殿旁有一处不起眼的“偏房”,它曾是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的权力中心。这个“偏房”的出现说明( )‎ A.君主专制高度加强 B.相权被大大削弱 C.内阁掌握了票拟权 D.皇权被宦官架空 ‎5.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6.苏格拉底的死“在民主身上永远留下了一个污点。是雅典的悲剧性罪行”。从公元前490年到前322年,雅典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包括伯里克利)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民众惩罚。这表明(  )‎ A.雅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B.苏格拉底等人仇视民众 C.直接民主保护了雅典大多数人的利益 D.直接民主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 ‎7.古罗马政治体系中有三个支柱:执政官具有王制的色彩,元老院具有贵族制色彩,部落大会则具有平民制色彩。三种制度精神共处于一个统一的国家体系中,这体现出古罗马政治的重要特点(  )‎ A.三权分立 B.共和主义 C.君民共主 D.中庸折中 ‎8.1688年“光荣革命”后,对议会而言,行政权的执行并不是它的职责所在,在国王无力亦无意于绝对行使这项权力的时候,内阁便登上了政治舞台。据此可知英国内阁(  )‎ A.使议会能够有效监督行政权力 B.增强了议会对国王的控制力 C.解决了国王与议会之间的矛盾 D.适应了英国宪政发展的要求 ‎9.法国宪政之路由大革命肇始,以《人权宣言》为基准,1875年之后,宪政制度逐步得到广泛认同。法国式宪政道路的基本特征是(  )‎ A.无成文宪法却有稳定的宪政制度 B.宪法行二百年而基本体制不变 C.启蒙思想影响下宪政坚决彻底 D.在各种政治力量角逐中曲折前进 ‎10.1901年5月创刊的《国民报》刊载了美国“独立厅”的图片,并附有文字介绍:“(独立厅)为美人脱英自立起点之地,美人今日拥国民之公权,食自由之幸福,(当时北美人民)万死一生,以争此国民之权利也。(今日中国)独受人羁轭如美昔日之国,四百余州,四万万人,岂竟无一华盛顿其人者耶?”该文(  )‎ A.主张借鉴美国的政治体制 B.直接推动了辛亥革命的爆发 C.引起全国人民的高度关注 D.利于激发中国人的民族意识 ‎11.近代某一法律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该法律的进步性是(  )‎ A.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B.宣告了封建制度的终结 C.宣示了中华民族独立 D.开启了政治民主化进程 ‎12.徐中约认为孙中山设想通过一个三段式的革命程序即军政时期、训政时期及最后一个由一部新宪法来统治全国。据此可知,孙中山革命的最终政治目标是( )‎ A.推翻封建专制 B.赢得民族独立 C.建立宪政民主 D.解决民生问题 ‎1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历史地位》中指出:“不能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讲成是‘左’倾路线的产物,它主要是客观形势发展趋势产生的需要。”这里的“发展趋势”主要是指(  )‎ A.根据地的广泛建立 B.日本侵占东北三省 C.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D.红军长征取得胜利 ‎14.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这一记述表明,抗日根据地(  )‎ A.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 B.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 D.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 ‎15.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曾经说过:“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这是形成稳定的关键。”中国没有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的原因是中国实行了(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依法治国方略 ‎16.1954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当天交付全国人民讨论并征求意见。全国参加讨论的有1.5亿多人,提出118万多条修改、补充意见。宪法起草委员会采纳吸收其中的100多条。这一过程(  )‎ A.初步建立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B.满足了人民当家作主愿望 C.奠定了新中国民主建设的基础 D.建立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17.《悲剧,从丢失民心开始》一书认为:(王安石)下令各地必须贷出多少钱,给下面下指标,这样一来地方官就硬性摊派了,除了一般的农民要贷款,连中农、富农、地主也都必须接受贷款。对此以下看法不正确的是(  )‎ A.改革方法“一刀切”的做法使解困之举变成了变相剥削 B.地方吏治腐败,使真正有需要的农民无法获得低息贷款 C.地方官怕农民不能及时还款,就强制富农和地主贷款 D.地方官私自提高利息,引起民众不满 ‎18.1898年,一份英文报纸报道:光绪皇帝已经遇害,“太后现在正维持着光绪名义上统治的滑稽剧,一到适当的时侯,便公开宣布他的死讯”。这则报道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君主立宪制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B.清政府加强排外活动的力度 C.列强寻找干涉中国内政的借口 D.部分西方人赞同变法活动 ‎19.《通志》载:“汉郡国每岁贡士,皆拜为郎。分居三署,储才待诏,无有常职。”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是(  )‎ A.世官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九品中正制 ‎20.《唐律疏议·斗讼》规定,对于“挟私弹事不实者”“挟私饰诈,妄作纠弹者”,处以与“诬告之罪”相等的“反坐”。清代制定了非常完整的互监法,规定“凡定差不公,考核不当,巡按贤者不荐,不肖者不纠,诸御史亦得论劾”。上述古代监察制度的基本特点是(  )‎ A.立法加强对监察官吏的监督与惩处 B.监察机关与监察权逐步独立 C.监察组织体制不断完善和系统化 D.监察权限和范围不断扩大 ‎2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进的正确顺序是(  )‎ A.科举制——世官制——察举制 B.世官制——科举制——察举制 C.察举制——科举制——世官制 D.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 ‎22.唐代的科举取士不仅依据试卷成绩来录取及第者,而且还考察应考者平时的文学作品,参考其社会声望,并且允许人们同主考官一起推荐优秀人才,当时称为“公荐”和“通榜”。这一做法(  )‎ A.利于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B.体现了君主对效率优先的追求 C.可能影响人才选拔的公平性 D.拓宽了下层读书人的入仕渠道 ‎23.《宋会要辑稿·职官》卷47载:“通判,州各一人,与长史均理州府之政,无不统治。藩府或置两员,广南小州有试秩充通判兼知州者。”又云:“知州,掌郡国之政令,通判为之二。”这种政治制度革新中通判设立的主要目的是(  )‎ A.加强封建君主专制 B.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监察 C.革除郡县制的弊端 D.开始建立官僚政治体制 ‎24.清代的监察官多由在任的京官和在外知县等政绩卓异者,经内外大员保举,考试合格入选。一般要求京官历俸两年、外官历俸三年。由此可见清代(  )‎ A.监察官员选拔严格 B.构建了自上而下的监察体系 C.监察官员地位崇高 D.注重对监察官员的经费投入 ‎25.乾隆时规定:到退休年龄,主动申请退休,获准退休后级别不变的官员,可以“食全俸”;没有到退休年龄,但在考核中发现年老有病,朝廷可以特批退休,但即便获准级别不变,也只能“食半俸”;被朝廷勒令退休的官员,就不能享受任何食禄了。此规定(  )‎ A.利于增强政府机构的活力 B.保证了政府决策的科学性 C.对官吏体制作出法律规范 D.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6.英国“在1855年至1870年的文官制度改革期间……最大胆的举措是借鉴和采用了中国科举制度原则,对英国文官录用制度作出了革命性的变革”,孙中山因此认为“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最好的制度”。持此观点的理由是中国科举制度(  )‎ A.公开考试,公正、择优录取体现了自由竞争原则 B.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光大了儒学 C.统一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便于巩固中央集权 D.创立于中国古代的隋唐时期 ‎27.1883年以后,美国逐渐推行“功绩制”,即通过考试考核的方法来选拔管理文官。1933年2月,罗斯福总统大力推行“政治庇护制”,即直接用政治手段直接任命大量的各行各业的专家及学者为文官。材料反映了美国(  )‎ A.三权分立的原则遭到破坏 B.文官制度不断地丰富发展 C.行政权不受立法权的制约 D.“功绩制”被废除 ‎28.西方人将中国的科举制度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曾在工业革命时期被英国的文官制度改革借鉴,这主要是基于它(  )‎ A.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B.通过考试选拔高素质官员 C.扩大了政权的统治基础 D.实现了“学而优则仕”‎ ‎29.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在课程设置上,以中学课程设置为 例,有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国语、历史、地理、算学、博物、图画、体操、理化、法制理财,共12门课,以“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为教育宗旨。由此可知这场教育改革(  )‎ A.实现了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目的 B.带有半资本主义半封建特点 C.近代自然科学教育不受重视 D.反映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 ‎30.近年来,报考公务员的人数不断增多,每年报考公务员的人数都在百万以上。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务员选拔制度,其雏形是从1 400多年前的中国开始的。这里“雏形”主要指(  )‎ A.以考试为选拔方 B.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 C.由地方以品行推荐 D.注重门第和家世 二、材料题(31题20分,32题20分;共40分)‎ ‎31.(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元廷制订了一整套比较严密的政策。将行省权力规范在大而不专的模式内。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行省多名官员中,常常是蒙古人、色目人、汉人交参任用。重要政务“事从公议”,而且常有“众论不齐”的情况。成宗朝前后,行省官朝觐述职和不定期迁调,朝廷遣官钩考、巡察等,或经常举行,或成为定制。行省路以下官吏的铨调开用,由朝廷三年一次遣使举行。元代行御史台及廉访司法既注意对一般地方官府的普遍监察,更把行省当作地方监察的重点对象。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不顾区域经济联系,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从而使行省官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 ‎——摘编自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材料二 美国1787年宪法第六条规定本宪法所制定之合众国法律,以及合众国已经缔结及将要缔结的一切条约,皆为全国之最高法律;每个州的法官都应受其约束,任何一州宪法或法律中的任何内容与之抵触时,均不得有违这一规定。前述之参议员及众议员,各州议会议员,合众国政府及各州政府之一切行政及司法官员,均应宣誓或誓愿拥护本宪法。美国1787年宪法及其修正案第十条规定:本宪法所未授予合众国或未禁止各州行使之权力,均由各州或由人民保留之。美国内战结束后,国会通过宪法第十三条和第十四条修正案,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任何法律。‎ ‎——摘编自任东来等《美国宪政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代加强对行省控制的措施,并分析其影响。(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作用。(10分)‎ ‎32‎ 材料一:鉴于政党分赃制造成行政动荡、效率低下、腐败盛行的局面,1883年美国国会颁布《彭德尔顿法》,正式建立了以考绩制为核心的常任文官制度。该法规定:通过考试录用的文官实行常任制,有法律保障其职位;文官在政治上需保持中立,不得提供政治捐款;不受党派控制的三人文官委员会负责文官的考核。经过多年探索,美国文官考核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确立了职责一致,奖惩结合,公平对待的考核原则,强化对执职知识、工作速度、 创造力、协调力等的全面考核,推进考核实施主体多元化等。‎ ‎----整理自王锦塘《美国文官制的改革》等 材料二:南京国民政府采用公务员制度。国民政府公布的《考试法》规定了考试的具体办法和操作规程。考试分为普通考试、高等考试、特种考试。高等考试,甄拔各项任职公务员,分为三试:第一试科目为国文、本国史地、国民党党义;第二试为专业科目;第三试为面试和成绩审查。国民政府先后颁布了《公务员任用条例》《公务员任用法》。1931年6月,国民政府公布了《公务员惩戒法》和《公务员惩戒委员会组织法》,但是并未严格执行。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指出,“多年来官僚主义已经构成政治上的最大弊害,而以敷衍塞责、假公济私为尤甚”。——摘编自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文官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8分)‎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制度与美国文官制度的不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国民政府的公务员制度。(12分)‎ 高二历史单元检测(一)答案 一、选择题:1-5:ACBAC;6-10:DBDDD;11-15:ACAAB;16-20:BCDBA;21-25:DCBAA;26-30:ABBBA 二、材料题:‎ ‎31答案:(1)措施:行省内部互相牵制、分权制衡;中央掌握行省官员的任用、迁调和考课的权力;加强对行省的监察;行省分界打破自然地理界限,加强对行省的军事控制。‎ 影响:实现了中央对行省的严格控制,行省为中央集权服务,对后世影响深远;有利于元朝对辽阔疆域的管辖,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调整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行省区划调整对区域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使行省失去了扼险而守的地理条件。‎ ‎(2)关系:国家主权属于联邦政府,联邦法律至上;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实行分权,地方政府保留一定的权力。‎ 作用:赋予中央政府强有力的权力,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与巩固;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地方分权有利于地方的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发挥 ‎32:王欣平:‎ (1) 特点:实行常任制,注重保障文官权益;明确规定文官必须保持政治中立;注重考核的民族性和公平性;主体的多元化;考核内容全面突出重点 (2) 原因:工业革命深入开展;民主进程加快;政府主管社会事务,增加对文官素质要求;提高两党轮流执政导致行政动荡,政府效率低下,腐败盛行。‎ ‎(2)不同:突出了公务员考试种类和形式的多样化;考试内容政党色彩浓厚(或服务于国民党统治);考核流于形式,没有严格执行。‎ 评述:受西方文官制度的影响,逐步法制化;初步建立公务员体系,有利于人才选拔;有利于维护国民的统治;社会动荡,法令无法严格执行,腐败现象严重。‎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