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沧州市盐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周测历史试题
专题四 选择题 1.“1963年,周恩来同志把对台湾政策归纳为“一纲四目”。一纲:台湾统一于中国。 四目:1、统一后,除外交权统一中央外,台湾军政大权等悉委于蒋介石;2、中央拔款支援台湾建设;3、台湾社会改革可从缓,双方协商进行;4、双方互不派特务,不做破坏团结之举。”上述材料不能说明中央对台湾问题: A. 其政策有别于港澳问题的处理方式 B.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 决定实行“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 D. 灵活务实的原则 【答案】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央决定实行“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是在八十年代,故C项不符合材料信息,但是符合题意;材料信息“统一后,除外交权统一中央外,台湾军政大权等悉委于蒋介石”说明该政策有别于港澳问题的处理方式,故A项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台湾统一于中国”说明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故B项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一纲四目”反映了灵活务实的外交原则,故D项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所以本题答案为C项。 点睛:本题属于否定式选择题,解题的技巧是,首先从材料中判定正确的选项,然后排除即可。 2.有学者认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形成的这一制度,主要体现一种精英参政,区别于自下而上选举基础之上的广泛的公民参政,它是对中国政体的一种补充体制。这一制度是 A. 村民自治制度 B. 政治协商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村民自治制度不是精英参政,故A错误;参加政协的都是社会各界的精英人士,故B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自下而上选举基础之上的广泛的公民参政,故C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不是精英参政,故D错误。 3.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该宪法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的颁行,开创了我国人民民主的新阶段,这里的“新阶段”主要是指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的任务结束 B.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C. 人民民主政权建立 D. 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奠定基础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人大职权的任务结束”是新中国民主初期过渡的结束,是旧阶段而不是新阶段,故A项错误;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确立了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故B项错误;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意味着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政权建立了,故C项错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法律层面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本原则,故D项正确。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4年宪法 4.“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选自LS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这三次“革命”分别是指 A.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封建制度被推翻、新中国成立 B. 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C. 封建制度确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 D. 秦朝统一全国、武昌起义胜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答案】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的封建国家;在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在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故此题选B;辛亥革命后,我国的还有封建制度,故A可排除;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的是在1956年,故可排除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意义远没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重大,故可排除D。 5.1958年8月,蒋介石听到解放军炮打金门的消息后,接连叫了三个“好”,并随即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发表谈话,公开拒绝了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提出的“国民党从金门、马岛撤军以实现台湾海峡中立化”的要求。这表明 A. 蒋介石有着可贵的民族主义思想 B. 蒋介石为台湾独立找到了理由 C. 蒋介石企图借机使台湾问题国际化 D. 蒋介石有强烈的好战情绪“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祖国统一相关知识。“蒋介石……公开拒绝了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提出的‘国民党从金门、马岛撤军以实现台湾海峡中立化’的要求”,表明蒋介石承认一个中国,具有反对民族分裂的民族主义思想,A项正确;蒋介石反对台湾独立,B项错误;材料表明他反对使台湾问题国际化,C项错误;D项对材料理解错误,排除。故选A。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祖国统一问题•台湾问题 6.“国家应在经营范围、原料供给、销售市场、劳动条件、技术设备、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调剂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此段话符合下列哪一文件的精神 A. 《临时约法》 B. 《共同纲领》 C. 五四宪法 D. 八二宪法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调剂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时新中国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特点,属于《共同纲领》的内容,故B正确。《临时约法》,属于中华民国时期,故A排除。五四宪法,不存在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故C排除。八二宪法,也不存在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故D排除。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共同纲领》 7.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下表),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时间 政策 名称 1947年5月 设立民族自治区 内漦古自治区 1980年3月 设立经济特区 深圳特区 1997年7月 设立特別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A. 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 B.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 C. 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 D. 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的设置都是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管理地方事务,从而巩固国家统一,以促进共同发展,B正确;A仅符合“一国两制”;C三项政策都不符合;D仅适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排除。故答案选B。 点睛:民族自治区是从中国历史出发,结合各民族发展实际情况,为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而设立的,这体现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原则。经济特区是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出发,选择具有地理、资源等优势条件的地区,国家结合国内外实际给予特殊政策而设立的,这同样体现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原则。特别行政区是在主权回归与港澳顺利过渡、和谐发展等目标均能实现的背景下设立的,也蕴含着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8.毛泽东曾指出“总而言之,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敌人缩小到最少……对我们来说,朋友越多越好,敌人越少越好。”下列史实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协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 ②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③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④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材料的意思就是要建立统一战线,团结更多的力量来进行革命,协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①正确;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没有建立统一战线,②错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进行抗战,③正确;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是为了建立民主统一战线,④正确;①③④正确,故选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敌人缩小到最少”,选出属于加强团结和建立统一战线的选项即可。 9.外媒称,“(中国)……有选举权的公民都集中在会场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投自己信任的人一票,选出领导者,选举结果公布后,人们欢呼雀跃,燃放鞭炮,场面让人仿佛回到了古代雅典。”这是 A. 新中国在选举人大代表 B. 一届人大在选举国家领导人 C. 1967年在选举革委会成员 D. 1998年后选举村委会成员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每一个人都可以投自己最信任的人一票,选出领导者”可以看出是直接选举,这种选举只有在村民委员会选举时才可能出现,故应该是1998年后在选举村委会成员。所以答案选D;新中国在选举人大代表属于间接选举的制度,A错误;一届人大在选举国家领导人是1954年,不符合材料的中的时间和主旨,B错误;1967年在选举革委会成员的时间和选举的方式不符合材料主旨,C错误。 10.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国时期的法家也主张“法治”。下列对两个时期“法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立法理念都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 法律内容都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 C. 立法程序都体现民主特点 D. 司法实践都有有效的监督机制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法家主张“法治”体现的是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适用对象不包括统治阶级,古代中国的“法治”由于是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服务的,所以本质是“人治 ”,不存在民主可言,也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所以战国时期的“法治”不同于现代意义的“法治”。ACD三项可以排除,本题答案为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法家思想 11.1992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在两岸事务性商谈中形成了“九二共识”。下列各项对“九二共识”及其相关商谈认识正确的是 ①双方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 ②核心内容是“一国两制”原则 ③属于具有政治意义的会谈 ④双方主张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九二共识”的相关内容的认识。依据相关知识,九二共识指的是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海峡交流基金会在1992年香港会谈中就“一个中国”问题及其内涵进行讨论所形成之认识见解,其核心内容与精神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且双方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故①说法正确、②说法错误、③说法正确、④说法错误;根据题目的说法组合,故B项正确;A项中②说法错误,排除;C项中④说法错误,排除;D项中④说法错误,排除。 1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当时这两部宪法的颁布和修订 A. 重建和完善了民主制度 B. 为拨乱反正提供了法律依据 C. 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 D. 为经济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 【答案】D 【解析】 【详解】1954年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为当时正在开展的三大改造和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1982年宪法为改革开放保驾护航,为经济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故答案为D项。1954年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是重建和完善,排除A项;1982年宪法为拨乱反正提供法律依据,排除B项;1954年宪法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排除C项。 【点睛】 比较型选择题是把两个以上的历史人物、事件或现象放在一起,让考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以考查他们的分析、比较能力。从试题形式上可分为类比和对比两种,前者是将同一类性质的事件、人物和观点进行比较,主要考查它们的相同点;后者是将不同性质的事件、历史现象或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空间的表现进行比较,主要考查这些历史事件在性质、影响等方面的不同。本小题属于类比型试题,解答此题首先要看各自体现出的特点,再找出两者的共同点。回答此类试题一定要审准试题的比较点和要求,注意结合课本内容逐一辨析备选项,然后选出正确答案。 13.“这个宪法巩固了我国人民革命的成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政治上、经济上的新胜利,……今后在动员和团结全国人民完成国家过渡时期总任务和反对内外敌人的斗争中,我国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将继续发挥它的作用。”“这个宪法”的制定 A. 开启了社会主义改造历程 B. 正式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初步建立了政治协商制度 D. 推动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 【答案】B 【解析】 【详解】该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建立以来法律创建的相关内容的理解。从材料中“过渡时期总任务”一处可以判断该宪法是1954年宪法。社会主义改造历程是从1953年开始的,故A项错误,排除;1954年宪法正式确立了国家的三大基本政治制度,故B项说法正确;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于1949年,故C项错误,排除;第一个五年计划是1953年颁布的,故D项不合题意,排除。 14.1954年宪法草案审定时,在文字表述上将原先条文中的“为、时、应、得、其、凡”等字,全部改为“是、的、时候、应当可以、他们或它的、任何或一切”,“规定之”中的“之”也都去掉了。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力求表述更加准确 B. 更好地体现人民性 C. 强化宪法的权威性 D. 尽量体现社会转型 【答案】B 【解析】 1954年宪法体现出人民民主的原则,材料中为、时、应、得、其、凡”的修改体现出服务于人民的特点,故B项正确;A不是主要目的;C权威性不符合材料主旨;D是1956年。 15. 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极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抗日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最重要的补偿是 A. 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 B. 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准备了条件 C. 壮大了社会主义的力量 D. 赢得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尊重 【答案】B 【解析】 【详解】该题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历史影响的理解。抗日战争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在阶级力量、指导思想等方面准备了条件,故B项说法正确;抗日战争是对日本侵略者的胜利,中华民族尚未实现独立,故A项说法错误,排除;新中国成立壮大了社会主义的力量,故C项说法不合题意,排除;中国作为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组成部分,赢得了世界各正义国家的尊重,但不是各国的普遍尊重,故D项说法错误,排除。 16.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和政府吸取“文化大革命"教训,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民主法制建设的重大措施。这些重大措施有 ①颁布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②改进政治协商制度 ③提出依法治国理念 ④推进城乡基层民主建设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 “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质是恢复和完善国家的民主法制。1984年颁布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对促进民族自治地方和全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作用,故①符合;新时期,我国还改进和完善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制度,②符合;1997年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理念,③符合;新时期基层民主建设主要表现在农村村委会建设,城市居民委员会建设,故④符合。故选①②③④组合,排除BCD,选A。 17.下表为商务印书馆某年版《新华字典》附录中的《常用标点符号用法简表》(部分)。这反映出 名称 符号 用法说明 举例 逗号 , 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有了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才有我们工人阶级的今天 感叹号 ! 表示强烈的感情 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 引号 “” 表示特定的称谓或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 高举“九大”团结胜利的旗帜奋勇前进 A. “左”倾错误使标点符号用法遭到篡改 B. 毛泽东思想在当时得到了深入贯彻落实 C. 鲜明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特色 D. 中国的民主和法治建设遭到严重的践踏 【答案】C 【解析】 【详解】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革时期的时代特色的理解。材料中对标点的举例明显体现了文革时期的时代特色,故C项说法正确;表格中的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是正确的,并未受到篡改,故A项说法错误,排除;根据表格中的例句并不能说明毛泽东思想得到了贯彻实施,故B项说法不合题意,排除;单凭表中的信息无法看出民主和法治建设遭到严重的践踏,故D项说法不合题意,排除。 18.1954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公布后,从6月16日至9月11日,全民对宪法草案的讨论历时近三个月,对宪法草案提出意见有52万多条。这些意见最后汇集到宪法起草委员会,有些意见最终体现在正式的宪法文本中。这一工作的开展 A. 扩大了新中国民主政治的群众基础 B. 确保了新中国民主政治的全面建立 C. 体现了宪法草案中的社会主义原则 D. 完成了普选产生各级人民代表任务 【答案】A 【解析】 材料“全民对宪法草案的讨论……提出意见有52万多条。这些意见最后汇集到宪法起草委员会”反映了宪法的制定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说明宪法草案工作扩大了新中国民主政治的群众基础,故A正确;新中国民主政治的全面建立并不限于宪法草案工作,故B错误;社会主义原则主要表现为无产阶级专政、生产资料公有制,材料并未涉及,故C错误;材料没有反映选举产生各级人民代表的问题,故D错误。故选A。 19.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总结到:“瑞金时代是最纯洁、最清一色的了,但那时我们的事特别困难,结果是失败了。所以真理不在乎是不是清一色。”其意在强调 A. 发挥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作用 B. 继续坚持新民主主义政治路线 C. 学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 D.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954年”和“所以真理不在乎是不是清一色”等信息来看,毛泽东意在强调发挥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作用。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但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故答案为A项。1954年已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排除B项;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讲话是强调学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排除C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是在1956年,排除D项。 【点睛】 解放战争时期,为了打败蒋介石,建立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起了包括全体中国人民在内的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推翻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政权的斗争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继续走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道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就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在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新历史时期,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恢复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20.20世纪50年代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夺取全国政权以后,开始按照自己的理想建设全新的社会政治制度的第一个阶段。下列关于1955年我国社会状况描述错误的是 A. 社会主义改造还未完成 B. 西藏自治区还没有设立 C. 政协会议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 D. 《共同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已经在1954年召开此次会议上已经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所以《共同纲领》作为临时宪法作用自动消失。故D项描述错误。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建设·《共同纲领》 21.1959年台湾外交部发文:今后凡对外提及大陆时,改“红色中国”“共产党中国”为“中共政权”提及自己时,将“自由中国”改称“中华民国”。这些提法改变反映出其 A. 坚持“一个中国”立场 B. 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C. 发出了谋求两岸和解的信号 D. 响应了“一国两制”的方针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今后凡对外提及大陆时,改“红色中国”“共产党中国”为“中共政权”提及自己时,将“自由中国”改称“中华民国””可知体现的是台湾国民党政权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A 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说法,B选项排除。谋求两岸和解与材料无关,结合相关知识可知两岸关系此时处于对峙的状态,C选项排除。一国两制构想是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D选项排除。 【点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重要内容。 22.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一系列新的政策。就国内政策而言,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条是政治上发展民主,一条是经济上进行改革……”“政治上发展民主”直接体现在新时期 A. 实现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B. 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提出“一国两制”的方针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时间“新时期”,应是指改革开放的新时期,BC是与1954年第一届人大召开有关,排除;“一国两制”的方针是国家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并非政治民主的体现,排除;新时期我国大力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因此选A。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新时期的政治建设。 2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于1954年、1975年、1978年和1982年颁布过四部宪法,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为1982年宪法,并历经1988年、1993年、 1999年、2004年 四次修订。由此说明( ) A. 人民群众法律意识不断提高 B. 民主政治制度逐步建立 C.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益健全 D. 法律需适时修正和完善 【答案】D 【解析】 从材料“颁布过四部宪法”“四次修订”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法律根据情况在不断的修正和完善,故D项正确;AB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 24.“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的人口分布状况,决定了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为基础,建立不同类型和不同行政级别的民族自治地方。”材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 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愿望 B. 实现了各民族的平等 C. 实现了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D. 适应了我国具体国情 【答案】D 【解析】 【详解】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评价。材料主要反映了在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原因,带有很大的历史合理性,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故D项说法正确;材料中并未反映出该制度实现了人民政治地位的变化,故A项说法错误,排除;材料也并未比较各民族的地位问题,故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同样,材料未反映该制度对各民族发展的影响,故C项不合题意,排除。 25.有学者评价:“它凝结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又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所以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据此判断,“它”是指 A. 《临时约法》 B. 《共同纲领》 C. 《中华人共和国宪法》 D. 《告台湾同胞书》 【答案】B 【解析】 【详解】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相关法律文件的理解和认识。根据“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个文件应该是《共同纲领》,故选B项。从题中“以毛泽东为代表”可以看出是与中共有关的文件,《临时约法》是民国政府时期,此时中国共产党还没有成立,故A项不合题意,排除;《中华人共和国宪法》是全国人大反复讨论、修改并最终通过的,体现人民的根本利益,而材料中突出的关键信息是各党派方面的意见,故C项不合题意,排除;《告台湾同胞书》是全国人大通过的对台湾当局的政治文件,故D项不合题意,排除。 26. “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 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 A. “一国两制”的提出 B. “九二共识”的确定 C. 中国困际威塑提高 D. 中国国力的强大 【答案】D 【解析】 从“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等信息判断材料表明的是1999年12月澳门回归祖国,澳门回归祖国洗雪了中华民族耻辱的一页,而且意味着西方在中国的殖民主义统治结束,之所以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腾飞,综合国力的强大。 27.近日,一部关于两岸题材的军事长篇小说《秋水长天》出版发行,它是一部书写海峡两岸血脉亲情的文学作品。关于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1979年打破两岸隔绝状态 B. 1987年实现历史性变化 C. 1992年出现历史性突破 D. 2008年“三通”变成了现实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提出了和平统一的方针,但两岸交往还没有开启,1980年后,两岸民间交往的坚冰逐步被打破,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1987年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打破了海峡两岸同胞近三十八年的隔绝状态,故B项正确,排除;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了“九二共识”,即双方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两岸关系的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故C项正确,排除;2008年12月15日,台湾海峡两岸直接“三通”变成了现实,故D项正确,排除。 28.1979年1月30日,邓小平访问美国期间在向美参、众两院议员解释中国政府对台湾方针时说:“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一主张 A. 首次宣布争取和平统一台湾 B. 没有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统一 C. 提供了港澳回归的法律依据 D. 直接推动达成“九二共识” 【答案】B 【解析】 1955年5月,周恩来总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上提出,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是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张,排除A;“没有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统一”是为反对一小撮台独势力为目的的,不是针对台湾人民的,不是基本方针,B正确。港澳回归的法律依据是“一国两制”,排除C;D项错在“直接”的说法。 点睛:台湾问题是中美两国间最敏感、最关键的部分,台湾问题涉及到中美双方的利益,中美关系能否顺利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台湾问题能否得到妥善解决。 29.1979年初,邓小平在访美的一次演讲中说:“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种态度 A. 基于两岸经济的合作关系不断加强 B. 有利于中美两国的关系实现正常化 C. 标志着“一国两制”方针正式确立 D. 体现了“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答案】D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一国两制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A错误,因为直至1987年后两岸才有了直接往来。而B出现于1972年,C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初。D则与题中“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相符合,故本题选D。 30.1949年9月7日,周恩来向政协代表作解释说:放弃联邦制,除了防止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考虑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考量就是中国和苏联的民族国情不同。“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取与苏联不同的另一种形式。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发展情况,不能照抄别人的。”据此可知,周恩来 A. 认为联邦制是国家分裂的根源 B. 主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反对照搬照抄苏联斯大林模式 D. 首倡“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取与苏联不同的另一种形式。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发展情况,不能照抄别人的。”可知周恩来认为少数民族区域制度适合中国国情,B选项符合题意。周恩来强调的是政策制定要适合中国国情,A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民族政策与国情的适应性,斯大林模式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C选项排除。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系统的阐述了一国两制的构想,D选项排除。 【点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重要内容。 31.政治民主化是现代政治发展的趋势和重要环节,现代中国政治民主化有着自身发展的历史性、现实性和前瞻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中国一个世纪的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一个具有较为合理的政治制度的安全可靠值得信赖的政府(即使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历史成就,而且也是一项独一无二的成就。……孙中山称之为“一盘散沙”的中国,迅速地凝聚成一个具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的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 ——【美】莫里斯ꞏ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与后毛泽东的中国》 材料二 在“一届政协”的政治架构下,一方面正如亨廷顿所说的,“一个现代化政治体系的安定,取决于其政党的力量”,在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实现了大国秩序的重构,推进了国家一体化的进程,促进了政治体系的良性运转;另一方面则基于其政治系统的巨大包容性而实现了中国革命力量的大联合、大团结,并激发了全国人民建设国家的巨大热情,使得建国初期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好的时期之一。究其原委,“一届政协”是发端于西方的共和政体在中国的实现形式,它根植于中国的历史、社会和文化的土壤之中,在现代国家政治建设中凸显中国气派、民族神韵,具有极强的容纳性与适应力。 ——覃敏健《试论“一届政协”的历史方位》 材料三 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决议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针对“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一谬误,列举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建设的主要成就。 (2)根据材料二,指出现代中国政治协商制度建立的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创立的一项什么制度?结合所学,指出该制度有何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 【答案】(1)前提:新中国的成立。 成就:创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西方民主制度的影响;中国历史社会文化的丰厚土壤 (3)制度:农村基层民主制度。 特点:广泛性、直接选举等。 (4)民主政治建没的长期性;民主政治建设应依据国情;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等。 【解析】 (1)第一小问,由“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可知,“前提”应是新中国的成立;第二小问“成就”,旨在回答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实施民主政治建设的三大制度。 (2) 依据“在共产党领导下”“发端于西方的共和政体在中国的实现形式,它根植于中国的历史、社会和文化的土壤之中”等信息进行归纳。 (3)第一小问,由“村民实行自治”可知应是农村基层民主制度;第二小问;可从民主范围和民主形式的角度来概括。 (4)第一小问,可结合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曲折发展的历程进行归纳;第二小问为开放型题目,可结合自身认知特点概括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