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江西省新余市分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江西省新余市分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解析版)

江西省新余市分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 第二次段考试题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先秦儒家学派主张将“学”“思”和“行”相结合,“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形成了“养心”“养气”之说,即所谓“求放心”“有心养心”“养浩然之气”等。这说明了先秦儒家学派 A. 强调仁礼重要性 B. 注重主体自觉性 C. 突出教化功能性 D. 主张格物致知论 ‎【答案】B ‎【解析】先秦儒家学派主张将“学”、“思”和“行”相结合,重视道德修养,致力于在人伦关系中实现人生价值和人格完善,说明先秦儒家学派注重主体自觉性,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涉及仁礼思想,排除A项;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强调的是实现自身修养的提高,排除;“格物致知”是程朱理学的主张,排除D项。‎ ‎2.明代思想家李贽说,“读孔子之书,而不拘泥于其书,敢批评其书,说其未说之话”“学仲尼之精神而不仿其形态”。这表明李贽 A. 提倡独立思考 B. 痛斥儒家的虚伪 C. 喜欢标新立异 D. 反对尊敬孔子 ‎【答案】A ‎【解析】材料表明李贽主张既要读儒学经典,又要有敢于质疑的精神,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并没有体现出李贽痛斥儒家的虚伪,排除B项;敢于质疑,并不是标新立异,故C项错误;主张读儒学经典,是对孔子的尊重,故D项错误。‎ ‎3.宋明理学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修齐治平”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A. 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B. 规范秩序,实现社会和谐 C. 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D. 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存理去欲”“格物致知”“成贤成圣”“修齐治平”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理学家的根本出发点是规范秩序,实现社会和谐,为封建统治服务,故B项正确;选项A不属于根本出发点,排除;理学思想中“修齐治平”体现了经世致用,但是其修养论、认识论并未体现这一主张,排除C;选项D不是理学思想家能左右的,因此不能构成根本出发点,排除。‎ ‎4.西汉武帝建元五年(前136年),增置五经博士,元朔五年(前124年)开始创办太学,为五经博士置弟子员五十人。宣帝时,五经博士增至十二人。弟子员也代有增加,到东汉质帝时,太学已多至三万人。太学大量扩充的社会根源是 A. 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完善 B. 儒家政治势力日益膨胀 C. 儒家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D. 儒学教育取得发展进步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儒学从此确立了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主流地位,为了通过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统治者兴办太学,太学成为社会下层进入仕途的重要途径,因此太学规模不断扩大,故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依据所学可知,中国专制王朝中央集权渐趋加强,汉代中央集权并未最终完善;C选项错误,儒家思想得到广泛传播是太学教育不断发展的结果,并非是其社会根源;D选项错误,儒家教育取得发展进步是太学教育的发展的结果,不是其发展的社会根源。因此正确答案为B选项。‎ ‎5. 从智者学派到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发展的相同点是(  )‎ A. 对自然界本身的探讨和解释 B. 以人为本,洞察宇宙,探索人生 C. 否定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 D. 放弃对自然的探讨而去研究人自身 ‎【答案】B ‎【解析】从智者学派到亚里士多德,体现了古希腊人文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以人为研究对象,肯定人的价值,以人为本,B正确。A不对,重点是研究人和人类社会本身;C“否定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与D“放弃对自然的探讨”表述绝对化。‎ ‎6.“一旦人民可以把他撵下台,他就不能抱怨人民使用暴力……只靠暴力维持的,只有用暴力来推翻。”发表以上言论的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A. 康德 B. 伏尔泰 C. 孟德斯鸠 D. 卢梭 ‎【答案】D ‎【解析】由“只靠暴力维持的,只有用暴力来推翻”可知主张的是人民主权的思想,所以发表这个言论的应该是卢梭,故D项正确;A项主张“人非工具”,排除;伏尔泰主张建立开明君主制国家,故B项排除;C项是提出了三权分立的思想,排除。‎ ‎7.马克思在谈到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外在的枷锁,但是给人们的心灵套上了枷锁。”材料中前后两个“枷锁”分别是指 A. 赎罪券和《圣经》‎ B. 天主教会和宗教思想 C. 封建统治和人文主义 D. 禁欲主义和人文主义 ‎【答案】B ‎【解析】赎罪券和《圣经》都属于外在的束缚,而后一个“枷锁”强调的是内心的束缚,故A错误;天主教会和宗教思想都对人性、心灵造成了一定的束缚,与材料“给人们的心灵套上了枷锁”相符,故B正确;根据材料“给人们的心灵套上了枷锁”,人文主义解放了人性,反对了中世纪神学的禁欲主义,与“枷锁”不符,故C、D错误。‎ ‎8.卢梭认为:“当时自然状态中不利于人类生存的种种障碍,在阻力上已经超过了每个个人在那种状态中为了自存所能运用的力量。于是,那种原始状态便不能继续维持;并且人类如果不改变其生存方式,就会消灭。”为此,卢梭提出的主张包括 ‎①“开明专制”‎ ‎②社会契约 ‎③三权分立 ‎④主权在民 A. ①‎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卢梭是启蒙运动思想家,主张社会契约论和主权在民说,选择B正确;①是伏尔泰思想;③是孟德斯鸠思想,排除ACD。‎ ‎9.陈独秀指出:“若一方面承认共和政体,一方面又要保存孔教,理论上实在是不通,事实上实在是做不到。”为此,他当时致力于 A. 反对袁世凯复辟的军事斗争 B. 宣扬资产阶级民主与科学思想 C. 宣传马克思主义学说 D. 创建无产阶级政党 ‎【答案】B ‎【解析】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从材料“若一方面承认共和政体,一方面又要保存孔教,理论上实在是不通”可以看出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倡导“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迷信。故选B。A项错误,新文化运动是思想领域里的斗争;C项错误,前期主要是宣传的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D项错误,创建无产阶级的政党是在1921年,是在新文化运动之后。‎ ‎10.梁启超指出:“吾国则一经庚申圆明园之变,再甲申马江之变(中法战争),而十八省之民犹不知痛痒,未尝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之偿款既输,而酣睡之声,乃渐惊起。”可见,梁启超认 A. 甲午战败促进了民族觉醒 B. 发动民众进行变革迫在眉睫 C. 经济发展是民族意识提升的关键 D. 国民素质亟待提高 ‎【答案】A ‎【解析】根据“直待台湾既割”“酣睡之声乃渐惊起”,结合相关史实可知,导致“台湾既割,二百兆之款既输”的事件即甲午战争,据此判断,材料中梁启超认为甲午战争促进了民族觉醒,A正确;BCD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 ‎11.史学家郝延平在《守旧与革新》一文中谈道:“中国对西方的称呼由(19世纪)60年代前的‘夷务’,到七八十年代改称‘洋务’和‘西学’为主。”该变化反映了 A. 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B. 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C. 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 D. 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关键信息,解读题干:从题干“夷务”变成“洋务”和“西学”,改变了对西方的藐视,体现了人们对西方的认识逐步加深,向西方学习层次也不断加深。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其余BCD三项表述均是对题干信息的曲解和误读,排除BCD。‎ ‎12. 1853年,宁波知府毕永绍为美国华盛顿纪念塔赠送石碑,碑文摘自原福建巡抚徐继畲的《瀛环志略》:“华盛顿……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清政府认为毕永绍献媚夷首,遂将毕永绍罢免。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 清朝抛弃了天朝上国心态 B. 徐继畲、毕永绍卖国献媚 C. 徐继畲与魏源同属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 D. 徐继畲具有民主革命思想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反映出毕永绍和徐继畲都对西方的政治有一定的了解,他们与林则徐、魏源一样,都属于较早的开眼看世界的地主阶级思想家。故C项正确。‎ ‎13.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将孔子描绘成改革的先师;而谭嗣同则在他的名著《仁学》中将儒家的“仁”推而广之,但却要求“冲决”儒家所倡导的“三纲五常”。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A. 借助圣人之名全面否定传统文化 B. 以儒家思想作为改革的理论基础 C. 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 D. “托古改制”为维新创造历史依据 ‎【答案】D ‎【解析】维新派借助儒家学说宣传变法,而不是否定传统文化,故A项错误。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故B项错误。“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主张,故C 项错误。康有为在宣传维新变法的过程中借助于传统文化进行,“托古改制”是其特点,谭嗣同“将儒家的“仁”推而广之”显然也是“托古改制”的体现,故D项正确。‎ ‎14. 维新派认教育“不当仅及于士,而当下达于民;不当仅立于国,而当遍及于乡”;“必使四万万之民皆出于学”(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材料主要反映了 A. 古代教育向近代教育的转型 B. 维新派全民教育的理念 C. 维新派认为教育应该为变法服务 D. 维新派开启了中国教育近代化 ‎【答案】B ‎【解析】本题题眼是“教育‘不当仅及于士,而当下达于民’”。题干材料体现了维新派的教育理念,即教育应该普及所有人,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教育对象,没有涉及教育内容问题,故A项错误;教育应该为变法服务,与材料体现的全民教育无关,故C项错误;开启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是洋务运动,故D项错误。‎ ‎15.某学者说:“‘孔家店’倒了,孔子往何处去?是回到王朝中国,为他重建圣人牌位,还是回到民间社会,确立其文化个体性?”该学者旨在 A. 反思新文化运动的基本主张 B. 支持打倒“孔家店”的提法 C. 主张重建中国的儒学思想体系 D. 否定袁世凯尊孔复古的逆流 ‎【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内容可知,新文化运动打倒了“孔家店”,但对孔子的去留问题没有做出规划,说明该学者反思了新文化运动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张,故选A项;该学者反思了孔子何去何从的问题,并不能体现其支持打倒“孔家店”的提法,也没有体现出其主张重建中国儒学思想体系的内容,故排除B、C项;新文化运动本身就是对袁世凯尊孔复古逆流的否定,所以D项说法不符合题意主旨,故排除。‎ ‎1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作为辛亥革命的成果之一,具有很大的历史进步性,但同时也存在缺陷,其中最明显的缺陷就是“因人立法”。“因人立法”主要体现在《中国民国临时约法》规定 A. 实行责任内阁制 B. 实行总统制 ‎ C. 实行君主立宪制 D. 国会有立法权 ‎【答案】A ‎【解析】所谓“因人立法”是指《临时约法》因袁世凯将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为限制其权力而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改变了原来的总统制,选项A正确;选项B不能体现“因人立法”,排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的是共和制而非君主立宪制,排除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具有立法权,选项D排除。‎ ‎17.邓小平说:“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些论断 A. 促成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的诞生 B. 促使国家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 引导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D. 推动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战略出台 ‎【答案】C ‎【解析】据材料“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的内容,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的诞生在1980年,故A选项错误;国家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在1984年,故B选项错误;邓小平南方谈话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故C选项正确;上海浦东开放在1990年,故D选项错误。故选C。‎ ‎18.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写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对材料中“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的准确理解是 A. 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反对封建地主富人专制相结合,避免出现贫富不均 B. 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反对封建地主富人专制相结合,追求政治民主 C. 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反对满洲贵族专制的统治相结合,避免出现贫富不均 D. 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反对满洲贵族专制的统治相结合,追求政治民主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中“政治革命”是指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社会革命”是指反对封建地主富人专制。“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的目的是要避免在革命成功后出现像欧美革命后出现的贫富不均的现象。所以答案选A。‎ ‎19.“其所恃为后盾者实为多数之民众:若知识阶级、若农夫、若工人、若商人是已。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这表明孙中山晚年对中国革命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是指 A. 革命的领导权和目标 B. 革命的依靠力量和对象 C. 革命的进程和对象 D. 革命的指导思想和道路 ‎【答案】B ‎【解析】孙中山晚年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决定吸收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并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主张。由题干中“后盾者实为多数之民众”“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可知,孙中山认识到革命的依靠力量是中国人民,对象为帝国主义。故答案为B项。革命的领导权没有变化,排除A项;材料不能反映革命进程发生变化,排除C项;材料不能反映革命道路发生变化,排除D项。‎ ‎20. 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中明确表示:“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今日中国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随后,蒋介石在其发表的事实上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讲话中也明确宣布:“余以为吾人革命所争者,不在个人之义气与私见,而为三民主义之实现。”由此可见 A. 国共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 B. 中国共产党实现了民主革命纲领 C. 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理论依据 D. 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实行党内合作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今日中国之必需”“余以为吾人革命所争者,不在个人之义气与私见,而为三民主义之实现”说明国共两党以三民主义作为合作的基础,故本题选择C。‎ ‎21.有学者认为,在儒家文化的背景下,古代科学家在研究科学时,不仅研究动机与儒家思想有关,所运用的知识中包含着从儒家经典中所获得的知识,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也与儒学的经学方法相一致。这说明 A. 古代科技存在浓厚的神学迷信色彩 B. 科学家重视科学理论的研究与创新 C. 古代科学研究以儒家经典作为指导 D. 古代科学研究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古代中国传统科技的特点,关键信息是“研究动机、运用的知识、研究方法均与儒家思想有关”。根据材料“古代科学家在研究科学时,不仅研究动机与儒家思想有关,所运用的知识中包含着从儒家经典中所获得的知识,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也与儒学的经学方法相一致”,可知古代科学研究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故D项正确。‎ ‎22.有人认为:明清文学观念的演进,使世俗现实生活日渐成为小说关注的焦点,以现实生活为描写对象,通过家庭、爱情、婚姻的纠葛变化、盛衰兴亡,来反映社会人际关系,展现时代风尚面貌,提供生动完整细腻的社会生活画卷。明清小说呈现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 A. 专制主义强化 B. 商品经济发展 C. 拜金主义盛行 D. 轻商思想淡化 ‎【答案】B ‎【解析】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经济的反映。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扩大,反映在文学领域方面出现关注世俗现实生活的小说,选项B正确;君主专制强化和明清小说关注世俗这一特征无关,排除A;拜金主义盛行源自商品经济发展,因此选项C不属于根本原因,排除;轻商思想是一种社会意识,不能构成根本原因,排除D。‎ ‎23.19世纪中期的英国女性一改中世纪曳地长裙、行不露脚的式样,裤装和短裙逐渐流行起来。这一转变主要是由于 A. 工业革命完成,妇女角色改变 B. 民主政治完成,女权意识增强 C. 科学技术发展,妇女思想解放 D. 对外殖民扩张,妇女远离故乡 ‎【答案】A ‎【解析】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这使大量长期处于社会从属地位的女性成为工厂中的工人,曳地长裙不便于生产劳动。妇女社会角色的转变促使其裙子由长变短,故答案选A;主要原因一般从经济角度进行分析,BC不是主要原因;D不符合历史事实。‎ ‎24. 1882年,德国的人口调查统计表格中没有电力工业工人一栏;1895年,德国电力工业工人就有25 000人,到1906-1907年更达到107 000人。这一现象说明 A. 人口调查渐趋细化和准确 B. 电力能源逐渐取代蒸汽动力 C. 电力工业发展成为新兴产业 D. 电业工人就业比例不断增长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最大限度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从时间上看是二次工业革命中新兴产业电力工业在德国发展的情况选C项,A与题干不符,B材料中没有反映,D项没有对比项,说明不了。‎ ‎25.教育承载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教育指导思想往往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下列建国后不同时期的教育指导思想中,为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需要而提出的是 A.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B. “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 C.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D. “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这就是当前实行新民主主义教育的中心方针”‎ ‎【答案】A ‎【解析】A项“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体现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培养合格劳动者的需要,符合题意;B项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教育思想,排除;C项是改革开放时期的教育思想,排除;D项是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教育思想,排除。故选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6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6分,,共50分)‎ ‎26.材料一(节选)家训宗规伦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通过家国意识同构,旨在实现社会和谐,体现了民族传统道德思想与规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材料二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 ‎——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十四条》‎ 材料三宣圣谕。圣谕曰:“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此六事乃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曲尽做人的道理,件件当遵守。能遵守的便是好人。有一件不曾遵守便是恶人。愿我一族长幼会集祠(堂)中,敬听宣读,悉心向善,皆作好人,有过即改,共为盛世良民,贻子孙无穷福泽。‎ ‎——明《虎墩崔氏族谱·族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治主张。‎ ‎(2)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 ‎(3)儒家伦理思想深刻影响中国社会。据材料三,指出明代统治者与民众对儒家伦理所持的态度及其各自的做法。‎ ‎【答案】(1)根本:孝悌。政治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治民或德治);实施仁政。‎ ‎(2)主要内容:家庭和睦;宗族团结;乡里和谐。‎ ‎(3)态度:尊崇儒家伦理。做法:统治者提倡;民众遵守。‎ ‎【解析】‎ ‎(1)据材料信息归结根本:孝弟(悌)也。其余思想主张可从治国理论上总结。‎ ‎(2)据材料二“家雍睦(和睦)”“同宗相处”“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信息从家族、宗族、乡里关系上归纳回答。‎ ‎(3)中第一小问“态度”依据材料三中“件件当遵守。能遵守的便是好人”归纳回答;第二小问做法据材料三“圣谕”“件件当遵守”的信息回答。‎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之际的一些思想家的主张 材料二 启蒙运动时期法国一些主要思想家的主张:‎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三位思想家的共同主张。依据材料二,概括归纳三位思想家的各自主张。‎ ‎(2)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法国,都产生了启蒙思想,其共同原因是什么?‎ ‎(3)中国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虽然出现比较早,但思想高度及社会效果远不及法国的启蒙思想,为什么?‎ ‎【答案】(1)共同主张:反对君主专制。各自主张: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权力互相制约、平衡。伏尔泰:平等、自由、民主(或开明君主制)。卢梭:主权民。‎ ‎(2)原因: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和发展;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封建文化专制严酷。‎ ‎(3)原因: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思想文化专制。‎ ‎【解析】‎ ‎(1)共同主张:根据材料一“君者,天下之大害”“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和“循天下之公”可知,三人都反对君主专制。各自主张:孟德斯鸠:根据材料三中孟德斯鸠“主张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相互牵制,彼此平衡”可知,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权力互相制约、平衡。伏尔泰:根据材料“人人平等,信仰自由和民主政治”可知,伏尔泰主张平等、自由、民主(或开明君主制)。卢梭:根据材料“国家最高权力属于人民”可知,卢梭主张主权在民。‎ ‎(2)原因:从经济角度看,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法国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和发展;从政治角度看,17世纪的中国君主专制空前强化,18世纪的法国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从文化角度看,17世纪的中国文化专制,18世纪的法国封建文化专制严酷。‎ ‎(3)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世纪的中国虽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是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从政治角度看,17世纪的中国正值明清时期,这一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17世纪的中国程朱理学占据统治地位,统治者实行思想文化专制。‎ ‎28. 近代以来,随着外国思想文化不断传入,对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1)材料一分别反映了我国近现代史上的哪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有什么共同作用?‎ 材料二 当代学者罗燕明系统论述了《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的三次结合。他指出第一次结合发生在建党前后,……第二次结合 发生在建党以后的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第三次结合发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表现为生产力观点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的结合,这次结合完成了历史主题的转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飞跃。 ——李军林《〈共产党宣言〉在中国:十年研究述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第三次结合”形成的理论成果分别是什么?共同的思想精髓是什么?‎ 材料三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开幕词》‎ ‎(3)综合上述材料,你能从中得出哪些认识?‎ ‎【答案】(1)维新变法运动;新文化运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3分)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社会发展和历史的进步。(2分)‎ ‎(2)毛泽东思想(或“工农武装割据”理论);邓小平理论。(4分)精髓:实事求是。(2分)‎ ‎(3)认识:①积极吸收外来思想文化的优秀成果;②只有与时俱进,思想文化才有旺盛的生命力;③实事求是(言之有理,即可得分)(5分)‎ ‎【解析】 (1)联系史实可知,对应的运动分别为:维新变法运动;新文化运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些运动都起了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社会发展和历史的进步的作用。 (2)“第二次结合发生在建党以后的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指的是毛泽东思想;“第三次结合发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表现为生产力观点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的结合,这次结合完成了历史主题的转换”指的是邓小平理论,其精髓都是实事求是。 (3)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可以看出:要积极吸收外来思想文化的优秀成果;只有与时俱进,思想文化才有旺盛的生命力;要实事求是从本国国情出发。‎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