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017级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第Ⅰ卷 一.选择题 ‎1.商王盘庚在对臣民训话时说:你们必须专心地听从商王的意见,不能为其他人的意见所蒙蔽。我为你们向上天祈求,使你们能够继续生存下去,我不是要用我的威势去压迫你们,我是为了养育你们。这说明商朝后期 A. 形成了较系统政治理论 B. 已经形成了民本思想 C. 具有浓厚的民主平等色彩 D. 已出现王权至上观念 ‎【答案】D ‎【解析】‎ ‎“听从商王的意见”“为你们向上天祈求”说明当时商王已经孕育王权至上思想,D正确;此理论具有迷信色彩,A错误;民本思想不符合题意,B错误;民主平等显然不符合古代政治特点,C错误。‎ ‎2.据统计,明朝监察御史共209人,其中进士出身者180人,非进士者只29人。充任六科给事中的人选,一般是“在各衙门办事进士及历俸二年以上行人、博士并推官、知县三年考满到部者”这表明当时 A. 我国监察制度走向完备 B. 注重考查监察官员素质 C. 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 D. 科举是官员的主要来源 ‎【答案】B ‎【解析】‎ ‎【详解】明朝监察官员多半是进士出身,六部给事中一般是有一定资历和工作能力人,表明明朝监察官员的人用比较重视其任职资格,故B项正确。明朝的监察制度是服务于皇权的需要,并不是走向完备,A错误;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是指军机处的设立,C错误;科举是监察官的主要来源,而非言员(六科给事中)的主要来源,D错误。‎ ‎3.美国史学家罗威廉在《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一书中认为清朝有三个机构创新,三个创新指向了清王朝统治最重要的三个方面。具体情况如表所示:‎ 机构 职能 主要表现 理藩院 管理 对汉族中国本部十八行省之外的管理(大清帝国的多民族与大疆域)‎ 内务府 保护 对皇帝个人及其有关家族的保护 军机处 控制 满洲统治者对核心包括军事权力和行政权力的高度控制 这说明清朝 A. 倾向于推行满汉民族分治政策 B. 构建了较独特的帝国管控体系 C. 实行家国同构的国家管理模式 D. 对边疆地区控制相对比较松散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清朝有三个机构创新,三个创新指向了清王朝统治最重要的三个方面:“理藩院”管理大清帝国的多民族与大疆域;“内务府”保护皇帝个人及其家族的保护;“军机处”是对核心包括军事权力和行政权力控制;通过以上的分析,体现了清王朝统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B正确;据材料“清朝的机构创新”,材料三个机构的内容没有体现民族分治的内容,A错误;据材料“清朝的机构创新”一词可判断C错误,因为实行家国同构的国家管理模式早在西周就已存在,C错误;据材料“理藩院”是对汉族中国本部十八行省之外的管理(大清帝国的多民族与大疆域),可知清王朝对边疆地区控制较强,D错误。‎ ‎4.如图为公元前5世纪中叶伯里克利主持重建的雅典卫城及其周边主要建筑物的布局示意图。据此可知 A. 伯里克利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控制 B. 重建工作意在抵御波斯的侵略 C. 神权的膨胀抑制了人文精神的发展 D. 雅典重视培养公民的参政意识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图片看出,雅典卫城的建筑群里剧场和神庙数量较多,说明雅典非常重视公民的公共活动,并通过公共活动来培养公民的参政意识,故D正确;梭伦改革已经打破贵族对政权的控制,排除A;图片信息无法体现重建工作意在抵御波斯的侵略,排除B;联系所学可知,雅典民主政治促进人文精神的发展,C不符合史实,排除。‎ ‎5.罗马人把法律划分为公法和私法两大类,:“法不进家门”的说法盛行,同时又出现了“当儿子成为高级官吏时,可能审判涉及其父的契约事件,惩罚其父的违法行为”等现象。由此可知,罗马公私法的划分导致 A. 公法和私法范畴相互融合 B. 贵族身分与家子身分对立 C. 公民个体相对于家长独立 D. 血缘关系与契约关系等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古罗马出现“当儿子成为高级官吏时,可能审判涉及其父的契约事件,惩罚其父的违法行为”的现象,说明儿子作为公民独立于家庭,依法对家庭成员做出审判,故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公法和私法范畴相互融合,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贵族身份,排除B;材料反映儿子可以惩罚其父的违法行为,无法体现血缘关系与契约关系等同,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当儿子成为高级官吏时,可能审判涉及其父的契约事件,惩罚其父的违法行为”,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 ‎6.英国责任制内阁确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胜选党派组阁,政府官职就由该党成员担任。1850年进行了文官制度改革,规定负责具体行政事务的官员不得参选议员,不能介入党派活动。这种变化说明 A. 工人运动推动了民主政治发展 B. 文官制度体现了英国民主制度完善 C. 责任制内阁的形成推动了政党政治的发展 D. 改革有利于保证施政措施的连续性 ‎【答案】D ‎【解析】‎ 根据“规定负责具体行政事务的官员不得参选议员,不能介入党派活动”,表明文官制度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施政措施的连续性,D正确;材料信息与工人运动无关,排除A;材料主要说明文官制度改革有利于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B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没有涉及责任制内阁,排除C。‎ ‎7.在美国制宪会议上,麦迪逊认为,如果中央政府缺乏足够的权威,首先受害的是小州,“阴谋会将弱者卷入,但游戏属于强者”。这说明他 A. 强调大小州不能取得平等的地位 B. 主张中央政府控制小州对抗大州 C. 认为强大的中央政府可消除内乱 D. 提出君主专制有利于美国的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中央政府缺乏足够的权威,首先受害的是小州”“阴谋会将弱者卷入,但游戏属于强者”等信息可知,麦迪逊认为,建立强大的中央政府可以消除内乱、避免小州受害,故答案为C项。麦迪孙强调的是确立中央政府权威对于小州的重要性,不是强调大小州不能平等,排除A项;材料主张建立强大的中央政府,并非为了对抗大州,而是为了稳定社会,排除B项;材料强调加强中央政府权力的意义,并非加强君主专制,排除D项。‎ ‎【点睛】独立之初的美国名义上是一个国家,实际上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即所谓的邦联。由于国家权力太小而各州权力很大,导致美国在政治、经济和外交方面受到严重影响,不利于美国的发展。因此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必须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才能建设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国家,促进美国的繁荣发展。‎ ‎8.有学者认为,就俾斯麦的君主制信念而言,“他身上寄有着一个中世纪的灵魂,“俾斯麦在实践中走出一条忽视其至压制自由民主、专注于资本主义和民主主义的强权道路”。他将人道主义贬低为无用的“废话”。据此现点可推知 A. 德意志君主制违行潮流 B. 俾斯麦致力于复辟帝制 C. 俾斯麦是君主的代言人 D. 德意志帝国潜伏着危机 ‎【答案】D ‎【解析】‎ ‎“忽视甚至压制自由民主”“民主主义的强权道路”说明德意志帝国带有专制主义,为以后得一直扩张打下来伏笔,故D项正确;德意志实行君主立宪制符合德意志的国情,故A项错误;俾斯麦的目的是加强君主的权力,并不是复辟帝制,故B项错误;俾斯麦属于德意志首相,并不是君主的代言人,故C项错误。‎ 点睛: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三个特点:主导权掌握在容克地主阶级手中;不彻底、不完善,保留大量封建残余;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9.鸦片战争后,中国不仅领土完整遭到破坏,更严重的是一系列特权被列强取得,打破了清朝固有的“稳定”与“秩序”,列强凭特权肆意干预中国政务。这主要表明 A. 清朝丧失对国家政务的管理权 B. 海关管理权落人英国人的手中 C. 清朝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D. 变局中的清朝统治危机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分析,鸦片战争后,列强不仅取得了一系列特权, “打破了清朝固有的‘稳定’与‘秩序’”,而且“凭特权肆意干预中国政务”,可知中国社会发生了空前的变化,清朝统治危机更加严重,D项正确;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化不断加深,但清政府并没有丧失对国家政务的管理权,A项不符合史实;材料没有具体指明列强获得了海关管理等权力,B 项错误;列强“凭特权肆意干预中国政务”,并不等于将清政府变为了维护其在华利益的工具,C项不符合题意。‎ ‎10.慈禧太后与光绪帝的关系是晚清史研究常常涉及的话题。慈禧身边的女官曾写下悲情故事《瀛台泣血记》,说光绪帝自戊戌政变后即被囚禁瀛台,直至去世。康有为、梁启超则从清廷派系之争为光绪抱屈。而据官方史料,八国联军进犯北京,慈禧在御前会议同意断交、宣战,光绪帝发言激烈。预备立宪开始后,清廷档案对光绪帝政务活动均有系统记录;军机大臣及皇帝身边人员并有日记,足证光绪帝的最后十年仍参与处理国事。这说明 A. 历史事实虽是客观的,历史的书写却需要合理的想象 B. 历史学追求的是史实的纯粹与客观,而非细节的毛发毕具 C. 历史虽是过去的现实,历史的信息却可以各种方式存在 D. 历史研究不仅要有文献资料和档案记录,还要有口述历史相佐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慈禧与光绪的关系出现在各种史料中,历史是客观的,但历史资料的表述和记载却各不相同,没有信息表明历史的书写需要合理的想象,故A项错误; 根据材料可知,对于光绪与慈禧的关系,宫女回忆录、官方史料、清廷档案、军机大臣及皇帝身边人员并有日记均有不同程度的记载,丰富了历史事实的内容。因此历史虽是过去的现实,历史的信息却可以各种方式存在,故C项符合题意; B.题干信息表明,对于光绪与慈禧的关系存在于各种史料的记载之中,不同的史料有不同的表述,而B项所述无从体现,故排除B项; 材料强调的是历史是客观的,但对历史的表述却不尽相同,历史信息就是存在于记载、表述各不相同的史料中,因此,D项不合题意。‎ ‎【点睛】本题考查史学研究方法,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并调动知识综合分析理解信息的能力。‎ ‎11.武昌起义爆发后,清廷欲起用袁世凯,袁世凯提出六项条件:“明年即开国会;组织责任内阁;宽容与于此次事变的人;解除党禁;须委以指挥水陆各军及关干军队编制的全权;须与以十分充足的军费。”这表明袁世凯的政治意图是 A. 推翻满清政权,组建汉人政府 B. 与革命派妥协,掌握政府实权 C. 镇压辛亥革命,捍卫满清政权 D. 忌惮革命群众,力图避世自保 ‎【答案】B ‎【解析】‎ 武昌起义后,各国驻华使节建议清政府重新起用袁世凯,袁世凯自然不敢违抗外国人,推翻满清政权,故A错误;根据“开国会”“责任内阁”“解除党禁”,体现出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的要求,表明袁世凯顺应革命大趋势,并通过与革命派妥协,掌握政府实权,故B正确;武昌起义后,清政府的统治已经土崩瓦解,革命形势高涨,袁世凯自然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镇压辛亥革命,捍卫满清政权,排除C;从袁世凯提出六项条件看,袁世凯在谋求更大的权力,D不符合材料。‎ ‎12.1919年,参加巴黎和会的日本代表牧野伸显说:“此次中国委员即非激于意气,出于偏爱,而为代表全体国民之活动,则留意中日根本关系而欲图永久亲善者,有乌可漠然视之乎?我国或因中国问题而陷于意外之难境,未可知也。”日本代表担忧的是 A. 中日关系因和会而恶化 B. 中国民族主义日益觉醒 C. 日本对华政策陷入困境 D. 中国外交得到国际支持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文字“此次中国委员而为代表全体国民之活动,则留意中日根本关系而欲图永久亲善者,有乌可漠然视之乎?”可知,日本代表担忧的是中国民族主义日益觉醒,故B项正确;ACD两项表述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 ‎ ‎13.俄国某学者指出:列宁的讲话缺少对俄国社会主义的“客观前提”的分析,代表国内微弱少数的工人和雇农苏维埃怎么能反对多数的意志和利益建立社会主义?列宁的全部“观念”怎么能同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原理并行不悖?该学者旨在 A. 强调俄国革命当时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局势 B. 批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符合国情 C. 指责新经济政策违背了马克思主义 D. 批评《四月提纲》有关俄国革命的观点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列宁的讲话缺少对俄国社会主义的‘客观前提’的分析,代表国内微弱少数的工人和雇农苏维埃怎么能反对多数的意志和利益建立社会主义”,表明苏汉诺夫不赞同《四月提纲》有关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观点,故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内忧外患的严峻局势”,排除A;1918年苏俄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21年实行新经济政策,CD项时间不符合材料“怎么能反对多数的意志和利益建立社会主义”,排除。‎ ‎【点睛】“列宁的讲话缺少对俄国社会主义的‘客观前提’的分析,代表国内微弱少数的工人和雇农苏维埃怎么能反对多数的意志和利益建立社会主义”是关键信息。‎ ‎14.1944年,当美军观察组全部到达延安后,毛泽东称这是“中国抗战以来最为令人兴奋的一件大事”,周恩来认为“不能把他们(美军观察组)的访问和观察当成普通行为,而应把这看作是我们在国际间统一战线的开展,是我们外交工作的开始”。这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A. 积极开展官方的外交活动 B. 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C.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D. 与美国有了军事上的合作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对1944年美军观察组到达延安十分重视、高度评价,表明了其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以促进抗日战争和民主革命发展,C项正确;作为被访问对象,材料不能说明中共积极开展官方的外交活动,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相关独立自主外交的内容,也没有提及和美国的军事合作,BD两项错误。‎ ‎15.抗战时期,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被称作“解放区”;随后长达5年的国共内战时期,由中共控制的区域亦被称作解放区。材料中两个“解放区”的含义分别是 A. 武装割据,人民主权 B. 民主独立,思想解放 C. 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D. 民族解放,民主自由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抗战时期的“解放区”是针对日军占领区来说的,因此这里的“解放”是指民族解放,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区”是针对实行专制独裁的国民党统治区来说的,因此这里的“解放”是指民主自由。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武装割据指的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尚未实现人民主权,不符合题意;B选项错误,这两个“解放区”的含义分别是民族解放和民主自由,民主政治,思想解放不是这两个“解放区”的含义;C选项错误,独立领导、武装斗争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特征,不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16.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逐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两部宪法的颁布和修订 A. 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B. 改变了国家的基本法律架构 C. 适应了当时经济建设需要 D. 标志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建立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1954年到1982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都是落后的生产力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间的矛盾,并没有发生变化,故排除A项;1954年宪法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1982年宪法则构建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没有改变基本的法律架构,故排除B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建设的目标,这两部宪法都没有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建立,故排除D项;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无论是1954年宪法,还是修订后的1982年宪法,都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故选C。‎ ‎【点睛】对宪法的修订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变化的结果,1982年宪法适应了我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外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是我国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7.美国马歇尔计划实行的两年零九个月中,美国对西欧的全部援助中有88亿美元用于采购国内货物,具体情况见表(单位:亿美元)。据此可知,马歇尔计划 A. 为欧洲走向联合奠定了物质基础 B. 为美国过剩经济能力找到了出路 C. 使西欧成为美国最大的出口市场 D. 缓和了西欧国家的政治经济危机 ‎【答案】B ‎【解析】‎ ‎【详解】“马歇尔计划”实行的两年零九个月中,美国对西欧的全部援助中有88亿美元用于采购国内货物,如原料和半成品、粮食、化肥、机器、汽车等,通过大量的资本和商品输出,美国为其过剩的经济能力找到了出路,故B正确;材料强调“马歇尔计划”对西欧的全部援助中有88亿美元用于采购美国国内货物,无法体现欧洲联合,排除A;材料强调“马歇尔计划”对西欧的全部援助中有88亿美元用于采购美国国内货物,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西欧成为美国最大的出口市场,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欧洲政治经济危机是否缓和的信息,排除D。‎ ‎18.吴有法在《德国史探研》中说到:“‘德国’问题在不同时期,含义也不同。对刚成立的联郑德国来说,‘德国问题’就是复兴西德经济、取得独立的国家主权,改善德法关系,防止德国成为‘第四帝国’。战后初期‘德国问题’的解决,就是通过欧洲一体化途径予以实现的……才有了今天的欧盟和欧洲的大联合。”由此可知,该学者认为 A. 联邦德国的建立导致“德国问题”出现 B. 德法关系的改善解决了“德国问题”‎ C. 欧洲一体化有助于解决“德国问题”‎ D. 欧洲一体化完成的标志是欧盟成立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战后初期‘德国问题’的解决,就是通过欧洲一体化途径予以实现的……才有了今天的欧盟和欧洲的大联合”可知,该学者认为欧洲一体化有助于解决“德国问题”,故C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联邦德国的建立导致“德国问题”出现,排除A;B表述太绝对,错误;欧洲一体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欧盟成立不能标志欧洲一体化完成,D错误。‎ ‎19.2017年初,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演讲中说:中国将积极同美国发展新型大国关系,同俄罗斯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欧洲发展和平、增长、改革、文明伙伴关系,同金砖国家发展团结合作的伙伴关系。材料表明当今中国 A. 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 不断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C. 努力构建稳定均衡的大国关系框架 D. 建立全方位的战略伙伴外交关系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根据材料“同美国发展新型大国关系,同俄罗斯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欧洲发展和平、增长、改革、文明伙伴关系,同金砖国家发展团结合作的伙伴关系”等信息,可以看出当今的中国在努力构建稳定均衡的大国关系框架,C项正确;A项材料信息未体现,排除;材料不是表明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排除B;材料中不是构建战略伙伴外交关系,D项错误。故选C。‎ ‎20.针对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有学者指出:强国争夺是国际政治中的正常现象,随着中国经济增长,中国强国地位上升,中美冲突不可避免,不加管制的自由贸易只会加快中国成为强国的速度。这表明该学者 A. 认为美国对中国发动贸易战是为遏制中国的崛起 B. 认识到中美贸易摩擦是因为中国挑战了美国霸权 C. 认为中美贸易摩擦是中美两国在争夺全球化的主导权 D. 认为中美贸易摩擦会打断全球化进程 ‎【答案】B ‎【解析】‎ ‎【详解】该学者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增长,中国强国地位上升,中美冲突不可避免”,说明中国强国地位的上升挑战了美国霸权,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实质是美国遏制中国的战略,故B正确;美国对中国发动贸易战根本目的是维护美国的霸权地位,而不是遏制中国的崛起,排除A;中国不存在争夺全球化的主导权的意图,并且材料信息也无法体现,C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中美贸易摩擦会打断全球化进程”,排除D。‎ ‎21.中唐以后,农户归附政府的户籍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农户家庭中人口普遍较多,更多的农民在从事农业的同时也开始兼营手工业和商业。这表明当时 A. 国家赋税政策发生变化 B. 土地兼并得到有效缓解 C. 自耕农受到政府的保护 D. 商业发展冲击农业生产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农户归附政府的户籍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可知唐朝赋税制度改变,由以人丁为主转变为财产和土地并重,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推动了人口的增加,故A正确;材料未体现土地兼并,故B错误;材料未体现自耕农受到政府保护,故C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人口的增多,D项与材料无关,故D错误。‎ ‎22.明代有学者认为:“井田既废之后,田不在官而在民,是以贫富不均。”“限田之义,均田之制虽各有所取,然不免拂人情而不宜于土俗,可以暂而不可以常也,终莫若听民自便为之德。”这反映其 A. 对土地兼并持放纵态度 B. 认为土地兼并难以根治 C. 主张以教化缓解土地兼并 D. 主张复兴古代土地国有制 ‎【答案】B ‎【解析】‎ 由题目中的信息“井田既废之后……是以贫富不均”可知该学者认为井田制废除后,土地兼并导致贫富不均,故A项的表述错误;由题目中的信息“限田之义,均田之制虽各有所取,然……可以暂而不可以常也”可知该学者认为土地兼并现象虽可以缓和,但不能根治,故B项正确;题目中未涉及教化的作用,故排除C项;由题目中的信息“听民自便为之德”可知该学者并不主张恢复井田制,故排除D项。‎ 点睛:“限田之义,均田之制虽各有所取,然……可以暂而不可以常也”是解题关键信息。‎ ‎23.明清时期曾出现过江西人口大量移入两湖地区的“江西填湖广”移民浪潮。有“居楚之家,多豫章(指江西)籍”之说。下列关于这次移民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A. 源于经济发达地区对后进地区的引力 B. 明清时期两湖地区商业盛行商帮外出 C. 推动“湖广熟,天下足”局面的形成 D. 古代人口迁移完全源自政治因素推动 ‎【答案】C ‎【解析】‎ 移民的过程,也是长江流域内开发格局逐渐由江西向湖广拓展的过程,促进了湖广地区的发展,推动“湖广熟,天下足”局面的形成,故C正确;迁出地为江西,开发早、经济文化发达,A错误;移民浪潮并非商帮外出,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人口迁移完全源自政治因素推动”,排除D。‎ ‎24.清代乾隆八年,唐英所著的20幅《陶冶图说》描绘了制瓷业的20道工序;景德镇的《浮梁县志》又记载了22种制瓷业工种。这可以论证出当时 A. 制瓷业专业化程度较高 B. 制瓷工序繁琐工种混杂 C. 瓷都景德镇制瓷业发达 D. 制瓷业已出现雇佣关系 ‎【答案】A ‎【解析】‎ 根据“制瓷业的20道工序”“22种制瓷业工种”说明分工细密,专业化程度高,故A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工种混杂,排除B;22种制瓷业工种不能体现出制瓷业发达,排除C;D材料没有体现。‎ ‎25.“五行八作”这一成语源起南宋,是都城对各行各业的民间泛指和传统俗称。当时,市肆各种行业分别称为“团”“行”“市”“作分”等。“团”“行”“市”多为商业,“作分”则是小手工业。与该成语出现最有可能相关的是 A. 宋朝奉行“工商皆本”政策,促进了城市商业、手工业的发展 B. 宋朝不抑兼并,破产自耕农迁往城市,促进城市工商业发展 C. 成语从侧面说明当时东京行业之多以及手工业的发达程度 D. 南宋推行抑商政策,只允许都城有五种商行和八种作坊存在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宋朝商业的繁荣。“五行八作”中的“行”、“作”分别指商业和小手工业,结合课本知识可知,宋朝实行不抑兼并政策,导致农民失去土地,失去土地进城谋生的农民从事各种小手工业和商业,城市又为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场所,推动了城市工商业的发展,故B正确。宋朝只是抑商政策有所松动,A项“工商皆本”错误;C项,南宋都城为临安(今杭州),不是东京,故排除;“五行八作”是泛指,不是“只允许”,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宋朝商业的繁荣,由材料“‘五行八作’……是都城对各行各业的民间泛指和传统俗称”可知宋朝商业繁荣,原因是宋朝不抑兼并,导致自耕农破产,而失去土地进城谋生的农民从事各种小手工业和商业,推动了城市工商业的发展。‎ ‎26.明清时期,几乎世界白银产量的半数流入了中国,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之一,国内商品经济发达,却没有产生强大的扫荡封建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主要原因在于 A. 鸦片输入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 B. 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的发展 C.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较为缓慢 D. 英、法工业革命后的商品输出 ‎【答案】C ‎【解析】‎ 中国经济在传统“重农抑商”和“闭关海禁”政策的压制下,使得小农经济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工商业的发展艰难,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没有出现“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故C项正确;A项不选,鸦片输入是19世纪以后的事情,与材料给的时间明清时期不符;B项与材料信息矛盾,几乎世界白银产量的半数流入了中国,说明中国当时工商业发达,故B错误;材料讲的是大量白银流入中国,与英法工业革命后商品的输出无关,随着英法工业品的输入,中国大量白银开始外流,故D错误。‎ ‎27.1500年前后,欧亚大陆区域间的奢侈品贩运,被来自海洋的必需品的大规模贸易所替代。欧洲的商业城市、贸易中心也在逐渐发生着转变。对这一转变下列排序准确的是 A. 威尼斯――里斯本一安特卫普――巴黎 B. 威尼斯――塞维尔――阿姆斯特丹――伦敦 C. 热那亚――安特卫普――里斯本――伦敦 D. 热那亚――伦敦――阿姆斯特丹――纽约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之后使传统商路及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A项中巴黎并不在大西洋沿岸,所以错误;B项符合题目所给条件所以正确;C项中里斯本相比安特卫普更靠近地中海沿岸,葡萄牙是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倡导者,故应在安特卫普之前,所以错误;D项中纽约在这个时期并未形成,因此错误。‎ ‎28.1878年,帝国政府颁布了《德意志公司法》,承认卡特尔协议具有法律效能。卡特尔组织由1879年的14个发展到1895年的250个,到1911年又增加到600多个。而更高一级的垄断组织,如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也先后在采矿、冶金、钢铁、化学、电气、光学等新兴部门出现。这表明德国 A. 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效尤为显著 B. 加紧对殖民地的争夺 C. 抑制市场的自由竞争 D. 政府在现代化道路中作用突出 ‎【答案】D ‎【解析】‎ 材料仅是提到德国在采矿、冶金、钢铁、化学、电气、光学等新兴部门先后出现托拉斯等垄断组织,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现象,不足以表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效显著。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德国对殖民地的争夺。故B项错误。依据所学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美、德等资本主义国家逐渐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1878年,德国专门颁布《德意志公司法》,承认卡特尔协议具有法律效能,促进了卡特尔组织的发展,之后托拉斯等更高一级的垄断组织在德国的新兴部门先后出现,有利于促进德国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说明德国政府在现代化道路中作用突出,不是在抑制市场的自由竞争。故C项错误,D项正确。‎ ‎29.当清朝在两次鸦片战争战败,太平天国起义对社会经济破坏严重的背景下,以曾国藩和李鸿章为代表的中兴大臣,开始主动改革开放,发展“洋务运动”。在这样的特殊背景下,诞生了一批亦官亦商的团体——“绅商”。绅商的诞生 A. 客观上推动经济结构的变动 B. 导致清末政治的日益恶化 C. 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 D. 促成“四民社会”的解体 ‎【答案】A ‎【解析】‎ 洋务运动发展近代工业,主观目的是挽救统治危机,客观上推动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故A正确;绅商的诞生和“清末政治的日益恶化”无关,排除B;洋务运动是封建地主阶级发动的维护封建统治的运动,故C错误;四民社会,是传统中国社会的主体是由士、农、工、商四大社会集团构成的,D选项夸大了洋务运动的作用,排除D。‎ ‎30.下表展示了我国近代“民族企业的创办”具有某些时代特征。主要是 时间 企业名称 创办者 地点 ‎1898年 源昌丝厂 祝大椿 上海 ‎1899年 大生纱厂 张謇 江苏南通 ‎1900年 启新洋灰(水泥)公司 周学熙 河北唐山 ‎1902年 保兴面粉厂 荣氏兄弟 江苏无锡 广生油厂 张謇 江苏南通 ‎1905年 振兴纱厂 荣氏兄弟 江苏无锡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简氏兄弟 香港 A. 两次工业革命同时完成 B. 社会性质影响近代化进程 C. 受到抑商政策严格限制 D. 经营模式落后于世界潮流 ‎【答案】B ‎【解析】‎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近代中国没有出现两次工业革命同时完成,故A项排除;结合“1898—1905年”的时代背景可得出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出现了表格中民族企业创办地大多在东南沿海一带,企业大多是轻工业,重工业缺乏,说明了社会性质对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的影响,故B项正确;表格中近代中国民族企业的发展情况主要是因为西方列强的侵略,而不是受到抑商政策的严格限制,故C项排除;材料中没有对民族企业的经营模式进行阐释,故D项排除。‎ ‎31.1946年,千家驹在评价《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时说:“这种‘互惠’是一种狼与羊的互惠。狼对羊说,你可以咬一口,我也只咬你一口,这不是“平等‘互惠’之至吗?”千家驹旨在强调 A. 战后国际经济制度化不利于自由贸易 B. 后发国家对国际经济合理秩序的需求 C. 关贸总协定有助于实现国际贸易自由 D. 平等互惠是战后世界遵循的共同原则 ‎【答案】B ‎【解析】‎ ‎【详解】战后国际经济制度化,特别是关贸总协定的建立有利于自由贸易,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狼与羊的互惠”不是真正的平等互惠,后发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弱势,希望建立国际经济合理秩序,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狼与羊的互惠”不是其正的平等互惠,与关贸总协定推动国际贸易自由无关,故C项错误;“狼与羊的互惠”不是真正的平等互惠,平等互惠在战后世界没有得到遵循,故D项错误。‎ ‎32.温州新学社群成员张棡在1903年4月26日的日记中记录,这一天有海轮从上海到了温州,给他带了五期《新民丛报》、《政艺通报》第六号和四月份的《中外日报》,新学社群的人闻讯至他家看新书报。类似这样从上海购买、聚看的事例,在他的日记中屡屡出现。对上述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A. 清末上海对周边地方产生文化辐射 B. 交通、通讯的变革加速城市化进程 C. 新式报刊推动地方政治团体发展 D. 维新变法运动已深人到了社会基层 ‎【答案】A ‎【解析】‎ 材料中报刊来自于上海,说明当时上海对于周边地区的文化影响较大,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城市化进程的信息,故B项错误;地方政治团体的发展并不是报刊的推动,故C项错误;维新变法运动已于1899年失败,故D项错误。‎ ‎33.1979年撒切尔夫人当选英国首相后,采取国有企业私有化、控制货币、削减公共开支等措施进行经济改革,从1983年起英国经济情况好转,到1988年达到正常水平。对以上改革措施解释全面准确的是 A. 减少国家干预以克服经济中的“滞胀”现象 B. 奉行凯恩斯主义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C. 缩小“福利国家”规模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 D. 通过私有化政策剌激资本家进行大规模投资 ‎【答案】A ‎【解析】‎ ‎1973年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资本主义国家调整经济政策,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采取国有企业私有化、控制货币、削减公共开支等措施以克服经济中的“滞胀”现象,故A正确,B错误;CD不是对材料的全面解释。‎ ‎【名师点睛】‎ 首先,要全面准确材料,不能只就局部信息进行解读,本题CD选项都存在此现象;其次,二战后凯恩斯主义盛行,国家加强对经济干预,70年代后,资本主义国家减少国家干预。‎ ‎34.苏联制定“二五”计划时.,规定重工业、轻工业、农业投资分别增长0.97倍、1.4倍、1倍。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重、轻、农投资分別增长了1.4倍、1倍、0.54倍。这说明 A. 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B. 苏联实现工业化的愿望强烈 C. 经济危机严重影响苏联经济 D. 个人崇拜左右国家经济体制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意并结合所学可知,题中未提及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及个人崇拜的不利影响,故无法得出AD的结论;“二五”计划期间,苏联工业总产值实现了大跨越,C的说法错误;题目中苏联在“二五”计划期间,重工业投资超过轻工业和农业的现象表明该时期的苏联实现工业化的愿望强烈,B正确。‎ ‎35.1977年10月,苏共中央通过了关于新宪法的决议,随后举行的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通过了苏联新宪法。勃列日涅夫胜利地宣告:世界上第一个全民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大法通过了,苏联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事实已经由宪法固定下来。“新宪法”的通过表明苏联 A. 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 B. 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僵化的斯大林模式 C. 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受到束缚 D. 人民的利益得到一定的保障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苏联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事实已经由宪法固定下来”表明,苏联对当时社会发展的阶段存在高估,说明苏联“左”倾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由国家根本大法形式固定下来,严重影响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苏联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事实已经由宪法固定下来”可知,苏联对当时社会发展的阶段存在高估,并未体现“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苏联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事实已经由宪法固定下来”可知,苏联对当时社会发展的阶段存在高估,结合所学,这种高估反映出了苏联依旧深受斯大林模式影响,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人民利益的问题,故D项错误。‎ ‎36.1952年7月,在陈云的主持下,“一五”计划第一草稿完成。该计划书洋洋十余万言,但其核心是苏联援建的156个大型建设项目(156项工程)。这些项目遍布国防工业、机械工业、电子工业、化学工业和能源工业等各个方面,被称之为“中国工业化奠基之役”。关于该计划的制定表述不正确的是 A. 针对朝鲜战争爆发后的国际形势,将国家安全放在首要地位 B. 充分考虑了旧中国工业结构不合理的实际情况 C. 既充分利用原有的工业基础,又考虑到备战和地区布局平衡 D. 其不足之处是一切以重工业为核心而忽略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同步发展 ‎【答案】D ‎【解析】‎ ‎1952年正值朝鲜战争期间,为适应当时战争形势的需要,优先发展国防工业,故A项说法正确;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重工业基础相当薄弱,因而“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是从实际情况出发的体现,故B项说法正确;“一五”计划利用了东北原有的重工业基础,也出于备战和地区布局平衡考虑在中西部地区新建了钢铁、煤炭等工业设施,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故C项说法正确;“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但也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注重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故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37.1986年,有美国学者撰文指出,中国不能从先进工业国为保持就业水平而采取的凯恩斯主义的管理手法上学到什么东西,更不能学习某些不发达国家,促进了经济的名义上的增长而实际上却是通货膨胀,而中国倒是可以从某些保守主义信条中获益。该文旨在 A. 肯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成果 B. 批评凯恩斯主义理论已经失效 C. 说明中国经济模式比其他国家先进 D. 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提出建议 ‎【答案】D ‎【解析】‎ ‎“1986年,有美国学者撰文指出……而中国倒是可以从某些保守主义信条中获益”结合所学可知,美国学者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提出建议,D正确;1992年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中国改革应该学习的经验,不能反映中国经济模式比其他国家先进,排除C。‎ ‎38.有学者指出:“20世纪90年代土地细碎化对农民收入的正面作用大于负面作用。如果为了达到粮食生产的规模经济,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等目的而片面地强调整合土地,降低细碎化水平,结果往往是违背了农民意愿,损害农民利益。”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 A. 家庭经营模式的存在有其合理性 B. 农业发展的出路在于规模经营 C. 土地私有化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D. 推行土地整合违背了经济规律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说明20世纪90年代土地细碎化对农民收入的正面作用大于负面作用,家庭经营模式符合农民意愿,家庭经营模式的存在有其合理性,故A正确;材料“片面地强调整合土地,降低细碎化水平,结果往往是违背了农民意愿,损害农民利益”说明规模经营违背了农民意愿,损害农民利益,不利于农业发展,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生产经营方式,不是土地所有制形式,排除C;材料反映规模经营违背了农民意愿,损害农民利益,没有体现土地整合违背了经济规律,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片面地强调整合土地,降低细碎化水平,结果往往是违背了农民意愿,损害农民利益”,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 ‎3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实行“廉价货币”政策,大量美元涌入欧洲,同时美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恶化,造成美元贬值的压力,动摇了人们对美元与黄金固定兑换比价的信心。1960年10月,伦敦黄金市场价格猛涨,美元大幅贬值,形成战后第一次美元危机。此次危机表明 A. 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缺陷 B. 英美两国争夺经济霸权 C. 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D. 战后国际金融秩序混乱 ‎【答案】A ‎【解析】‎ ‎“大量美元涌入欧洲,同时美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恶化,造成美元贬值的压力,动摇了人们对美元与黄金固定兑换比价的信心。1960年 10月,伦敦黄金市场价格猛涨,美元大幅贬值,形成战后第一次美元危机”表明,没有充分的黄金储备作基础,严重地动摇了美元的信誉,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缺陷,故A正确;B材料无法体现;C不符合材料主旨;美元危机不能说明战后国际金融秩序混乱,排除D。‎ ‎40.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末,西非经济共同体、拉丁美洲经济体系、南部非洲发展协会、海湾合作委员会、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等发展中国家谋求经济合作,增强集体自力更生能力的区域性经济组织相继建立。这些组织建立的主要背景是 A. 区域性经济组织成效显著 B. 金砖国家崛起激励了发展中国家 C. 全球化开始波及第三世界 D. 新兴独立国家面临经济旧秩序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末,美苏两极格局影响着世界的发展。结合材料可知,西非经济共同体、拉丁美洲经济体系、南部非洲发展协会、海湾合作委员会、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等属于刚独立的国家,他们在经济上寻求合作,主要是为了应对美苏两极格局的旧秩序,故D项正确。 此时区域性经济组织尚处于初级阶段,取得的成效有限,故A项错误。金砖国家崛起是在21世纪初,故B项错误。C项中“开始波及”使用错误,故排除。‎ 第Ⅱ卷 二.材料解析题 ‎4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且当时河南由于为元末战争的重要战场之一,战后人口稀少,所以也成为移民的重要目的地。“朱元璋以为,河南、山东人口比例不合理,民少地多,地有遗利,并且这是因为土壤和气候的关系,‘土宜桑枣’,颇便生计。而山西地方也同样存在着人地关系不和谐的问题,‘民众地狭’,人多贫穷,双方可以有无互补。为此,朱元璋下大决心从事山西民的移出活动。”“若以人口计,华北平原在洪武最后10年的移民数量至少应接近50万人。”之后的永乐时期继续了洪武时期的移民政策,但规模上不及洪武时期。‎ 一一《明代洪武永乐年间的迁民及其影响》‎ 材料二 正进入经济增长迟滞期的欧盟各国为了挽救颓势,近年也大开投资移民的方便之门,据华商移民专家介绍,现阶段备受热捧的欧洲买房移民政策均以“买房”为投资核心,相当迎合中国投资者的投资偏好。以葡萄牙买房移民项目为例,非欧盟公民在葡萄牙购买价值不少于50万欧元的房产,即可全家获得葡萄牙居留身份,在旅游、教育、医疗等方面享受多项福利。除此之外,葡萄牙房产投资不仅不限定类型、套数,而且拥有永久产权,保值增值功能显著,成为中国投资者最受青睐的“香饽饽”:‎ 欧元汇率的持续走低给人民币带来了更大的购买力,再加上“欧盟身份”的利好加持,以求在价值洼地的投资契机下实现“低买高卖”的投资效益。华商移民专家认为,目前,欧盟经济发展势态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虽然经济复苏进程可能缓慢,但整体方向仍是积极的。‎ ‎——《欧盟推3150亿欧元刺激计划欧洲投资移民适逢其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代前期实行大规模移民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当前中国人移民欧盟各国的主要背景。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人口迁移表现出的一般性特征。‎ ‎【答案】(1)原因:元末明初的战争使华北、江淮地区人口减少,劳动力严重短缺;山西等地的人口相对稠密,且土地贫瘠,人们生存困难;政府有组织地推进移民政策。(6分)‎ 影响:大量移民缓解了山西等地突出的人地矛盾问题;大量移民的到来给华北、江淮地区注入了新的劳动力和中原的先进技术;推动了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进而推动了明代的社会进步。(6分)‎ ‎(2)主要背景: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欧洲经济衰退;欧盟推行引进外资投资的宽松政策;欧洲房价下跌和土地制度的所有制形式以及福利政策吸引了中国人;欧元汇率走低,人民币的支付能力增强。(9分,任意三点)‎ 特征:受政策的导向性作用明显;区域间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优劣影响人口流动。(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原因可由材料“当时河南由于为元末战争的重要战场之一,战后人口稀少…山西地方也同样存在着人地关系不和谐的问题,‘民众地狭’,人多贫穷,双方可以有无互补…”,可以归纳出:元末明初的战争使华北、江淮地区人口减少,劳动力严重短缺;山西等地的人口相对稠密,且土地贫瘠,人们生存困难;政府有组织地推进移民政策。而影响可从现实需要;经济发展的相关要素作答,可表述为:大量移民缓解了山西等地突出的人地矛盾问题;大量移民的到来给华北、江淮地区注入了新的劳动力和中原的先进技术;推动了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进而推动了明代的社会进步。‎ ‎(2)本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材料“正进入经济增长迟滞期的欧盟各国为了挽救颓势… …相当迎合中国投资者的投资偏好。以葡萄牙买房移民项目为例,非欧盟公民在葡萄牙购买价值不少于50万欧元的房产,即可全家获得葡萄牙居留身份,在旅游、教育、医疗等方面享受多项福利。除此之外……葡萄牙房产投资不仅不限定类型、套数,而且拥有永久产权,保值增值功能显著 ……欧元汇率的持续走低给人民币带来了更大的购买力。”可以归纳为: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欧洲经济衰退;欧盟推行引进外资投资的宽松政策;欧洲房价下跌和土地制度的所有制形式以及福利政策吸引了中国人;欧元汇率走低,人民币的支付能力增强。关于人口迁移表现出的一般性特征,结合上述材料可以答出:受政策的导向性作用明显;区域间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优劣影响人口流动。‎ 考点: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趋势·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因素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阶级、等级结构是社会群体结构中政治结构的集中体现。阶级是基于生产关系划分的,它反映了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关系。等级是由统治者规定或由习惯法所规定的各社会成员不同的政治地位。在我国古代,等级划分与阶级区分都很普遍,等级以门第和职业为依据,从而与阶级的分界并不完全吻合。‎ 战国时期等级关系与阶级结构发生了深层变化,社会等级是流动的,个人有可能凭才力改变贫贱的地位,贵贱取决于出身而一成不变的状况已成为历史,上层社会对下层人士开放,下层人士可以通过努力,下学上达,跻身官僚阶层。商人、农夫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得到爵位,改变社会地位,集权政府的社会基础因而更加扩大。这样,社会较前代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摘自李瑞兰《中国社会通史先秦卷》‎ 材料二 民国时期,中国社会政治的剧变和经济的发展,加剧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工人阶级作为新兴的阶级得到了发展和壮大;资产阶级在复杂的政治经济环境中进一步分化;大量农民为生活所迫纷纷离村,流向社会各个阶层;地主阶级在新的社会环境下也发生了某些变化。社会阶级、阶层的这种变动,反映了民国社会结构的新变化,同时又影响了民国社会的发展。‎ ‎——摘自朱汉国《中国社会通史民国卷》‎ 材料三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民”的范围变得越来越小。在国旗上,围绕一颗大星的四颗小星中,代表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颗小星,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只剩下代表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两颗小星。而在农民中,富农和富裕中农也常被排除在“人民”之外。‎ ‎——摘自杨继绳《中国当代社会阶层分析》‎ ‎(1)根据材料一分别概括等级与阶级划分的标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国时期等级与阶级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分析当时社会阶层的变化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哪些重大变化。‎ ‎【答案】(1)标准:等级:政治层面阶级:经济层面 原因:社会等级秩序发生变化的原因:宗法分封制崩溃,选官制度发生变化;社会阶级划分发生变化的原因: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最终确立(或小农经济形成和发展);‎ ‎(2)民国时期: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分化,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队伍壮大,经济:民族资本主义进入黄金时期,加快了中国经济近代化进程;政治:民国成立,颁布《临时约法》;文化: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等思潮兴起,促进了思想解放。‎ 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消失,富农、富裕中农常被排挤,反映了经济上: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政治上:完成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解析】‎ ‎【详解】(1)标准:根据材料一“阶级是基于生产关系划分的,它反映了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关系。等级是由统治者规定或由习惯法所规定的各社会成员不同的政治地位”等信息,可得出阶级、等级划分的标准分别属于经济、政治的范畴。原因:根据材料一“战国时期……社会等级是流动的,个人有可能凭才力改变贫贱的地位,贵贱取决于出身而一成不变的状况已成为历史,上层社会对下层人士开放,下层人士可以通过努力,下学上达,跻身官僚阶层。商人、农夫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得到爵位,改变社会地位,集权政府的社会基础因而更加扩大”,结合所学知识,从战国时期社会政治统治方法、生产关系的发展等方面分析其等级与阶级变化的原因。‎ ‎(2)变化:根据材料二“工人阶级作为新兴的阶级得到了发展和壮大;资产阶级在复杂的政治经济环境中进一步分化;大量农民为生活所迫纷纷离村,流向社会各个阶层;地主阶级在新的社会环境下也发生了某些变化”,指出民国时期阶级阶层的分化情况,并结合所学指出与此相关的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近代化成果;根据材料三 “‘人民’的范围变得越来越小。在国旗上,围绕一颗大星的四颗小星中,代表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颗小星,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只剩下代表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两颗小星。而在农民中,富农和富裕中农也常被排除在‘人民’之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阶层的变化表现,进而分析与之相关的社会政治、经济的重大变化。‎ ‎43.材料 农村经济经营形式的改革以及经济形式的多样化,导致了人民公社原有的一系列经济职能分散。改革人民公社管理体制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1979年8月,四川省广汉县开始人民会社改革试点,拉开了人民公社体制改革的序幕。人民会社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是由政社合一改为政社分设。具体来说分为三个层次:一、将人民公社的政权职能和经济职能分开,原来有人民公社行使的基层政权职能由新成立的乡政府或镇政府行使;二、撤销作为行政机构的生产大队,但生产大队作为独立的经济组织可以保留,成立农村基层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办理本地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三、生产大队成了独立的自负盈亏的集体经济组织,其名称或保留,或采用农村生产合作社等其他名称。废除人民公社的过程从1979年试点到1984年基本结束,历时5年多,是一个逐步推开、分层次完成的渐进过程。1984年年底,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部完成建乡工作,人民公社改革基本完成。‎ ‎——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949一1991》‎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民公社体制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民公社体制改革的特点及历史意义。‎ ‎【答案】(1)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村经济形式的多样化;人民公社体制不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 ‎(2)特点:政治职能和经济职能分开;先个别试点后全国推广;政社分设;逐步推开、分层次渐进。‎ 意义: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改善国家基层治理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中“农村经济经营形式的改革以及经济形式的多样化,导致了人民公社原有的一系列经济职能分散。”、“改革人民公社管理体制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1979年8月,四川省广汉县开始人民会社改革试点,拉开了人民公社体制改革的序幕。”信息结合所学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村经济形式的多样化、人民公社体制不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等方面概括人民公社体制改革的背景。‎ ‎(2)特点:依据材料中“人民会社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是由政社合一改为政社分设。”、“将人民公社的政权职能和经济职能分开”、“废除人民公社的过程从1979年试点到1984年基本结束,历时5年多,是一个逐步推开、分层次完成的渐进过程。”等信息结合所学从政治职能和经济职能分开、先个别试点后全国推广、政社分设、逐步推开、分层次渐进等方面分析人民公社体制改革的特点。意义:依据材料中“农村经济经营形式的改革以及经济形式的多样化,导致了人民公社原有的一系列经济职能分散。”、“改革人民公社管理体制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将人民公社的政权职能和经济职能分开,原来有人民公社行使的基层政权职能由新成立的乡政府或镇政府行使”、“撤销作为行政机构的生产大队”等信息结合所学从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改善国家基层治理等方面分析人民公社体制改革的历史意义。‎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