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专题六 近现代中国思想嬗变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学案(江苏专用)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学器物到学制度再到提倡思想文化的渐进过程,也是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探索中国的富强之路则贯穿于整个过程之中。 在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的潮流中,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则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的结合中相继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开明地主阶级的救亡图存思想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使林则徐、魏源等从“天朝上国”的迷梦里惊醒,他们开始开眼看世界,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民族资产阶级的思想变革 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维新派提出“维新变法”思想,并进行了戊戌变法。变法虽然失败了,但是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觉醒。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与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掀起了新文化运动,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解放,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途径,产生了五大理论成果,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不断发展完善。 近代思想解放的历程 近代前期思想解放的历程 历程 代表人物 指导思想 主要内容 第一阶段: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 林则徐 魏源 曾国藩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体西用” 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维护封建统治,挽救民族危机,对西方的学习停留在器物的表层阶段,对封建文化的根基未有任何触动 第二阶段:从甲午中日战争到辛亥革命 康有为 梁启超 孙中山 自由平等、民权、民主共和 康有为、梁启超主张伸民权、设议院,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不仅要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还要学习政治制度,通过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机。孙中山主张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暴力推翻清政府。虽然此时已发展到学习西方制度的深层阶段,但对封建文化没有进行全面彻底的批判 第三阶段:新文化运动 陈独秀李大钊 鲁迅 前期提倡民主与科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前期彻底否定了封建传统思想,清算了封建制度的根源;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向西方学习已发展到思想文化层面,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超过了以前任何一个时期。但存在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的错误倾向,前期也没有与工农群众运动相结合 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经世致用”在明清一代的流变 二、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1.学习内容:经历了从学习器物到学习制度,再到学习思想文化的过程,体现了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呈现出新旧过渡的特点。 2.学习过程 (1)经历了由鸦片战争前盲目排外到鸦片战争后被动接受(林则徐、魏源和地主阶级洋务派),再到甲午中日战争后主动选择(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过程。最终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2)各进步思想间体现出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3.主题:救亡图存。近代前期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也是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探索救亡图存道路的过程,学习西方与抵御侵略相关联、思想启蒙与救亡图存相结合,具有爱国进步的意义。 4.学习目的:实现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民族危机下的西学东渐 【真题典例】 1.命题点:中体西用思想 (2019·高考江苏卷)清末,江苏某师范学校的校歌唱道:“经义治事,安定(北宋教育家胡安定)遗风,体用贵兼通。旧学沉沦,新知潮涌,两端执乎中。”歌词体现的理念是( ) A.全面复兴旧学 B.排斥西方新学 C.新学消解旧学 D.崇尚中体西用 [满分秘籍] 扣题眼:根据“体用贵兼通……两端执乎中”可知,该学校校歌中主张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外来文化并重,既不丢弃中国传统文化,又要学习使用西方外来文化。 析错点:“全面复兴旧学”的说法过于绝对,且复兴旧学只反映了题意的部分内容;校歌主张学习西方新学,而不是“排斥西方新学”;校歌主张中西并重,而不是“新学消解旧学”。 【答案试解】 D 2.命题点:严复与其创办的《国闻报》 (2016·高考江苏卷)1897年10月,严复等人在天津创办《国闻报》,一方面选择百余种外国报刊作为稿件来源,另一方面还派员到各地采访,国内偏重于北方各省, 国外则设访员于伦敦、巴黎、柏林、彼得堡、纽约、华盛顿等处。这表明( ) A.国内无报刊供其选稿 B.维新派要让读者了解国内外大事 C.清政府允许自由办报 D.维新思想的传播仅限于北方各省 [满分秘籍] 扣题眼:题干所述史实说明《国闻报》比较重视国外新闻报道和国内北方新闻。 析错点:维新变法时期报纸比较多,“无报刊供其选稿”不合实际;“允许自由办报”不可能,清政府仍实行专制统治;“仅限于北方各省”错误,与材料“偏重于北方各省”不一致,维新思想散播于全国。 【答案试解】 B 【预测演练】 1.(命题点:思想解放与中国近代化)洋务运动时期,保守派指斥修筑铁路“破坏风水”,新式学校同文馆的学生仍然在练习应考的八股文,留美幼童也被保守派官僚提前召回。这些现象说明当时( ) A.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异常尖锐 B.“中体西用”取得了实效 C.落后社会心理阻碍近代化发展 D.中国社会依然故步自封 解析:选C。据材料“保守派指斥修筑铁路‘破坏风水’,新式学校同文馆的学生仍然在练习应考的八股文,留美幼童也被保守派官僚提前召回”可知,保守势力所代表的落后社会心理阻碍了近代化的发展,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是洋务运动阻力很大,而不是统治阶级内部的尖锐矛盾,排除A项;洋务运动时期推行“中体西用”,但与材料中“指斥修筑铁路‘破坏风水’……留美幼童也被保守派官僚提前召回”的表述不符,排除B项;据材料“新式学校同文馆”“留美幼童”可知,中国社会并非故步自封,排除D项。 2.(命题点:维新变法思想的产生与影响)有学者认为,经过甲午战争,中国自我形象在中国人心中开始破碎。保守的知识分子群体走向了变法,他们将变法与求新相表里,求新与西学相表里。变法派生了改良和革命。中国进入急剧的社会变革时期。该学者认为维新思想( ) A.全面否定中国自我形象 B.引发中国阶级结构巨变 C.完全师法西方挽救危亡 D.起于忧患引发社会剧变 解析:选D。材料中“中国自我形象在中国人心中开始破碎”“保守的知识分子群体走向了变法”“变法派生了改良和革命”反映了甲午战争后,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社会上出现了维新思想,推动了变法和革命,即强调了维新思想起于民族忧患并引发社会剧变,故答案为 D 项。维新思想并未全面否定中国自我形象,排除A 项;材料反映的是维新思想引发社会剧变,并没有体现中国阶级结构的变化,排除 B 项;“完全师法西方”表述绝对化,排除C项。 从三民主义到民主科学 【真题典例】 1.命题点:新三民主义的影响 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 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 A.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 B.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 C.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 D.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 [满分秘籍] 扣题眼:紧扣材料中各界军阀标榜的主义都体现了爱民、民权、人权等内容,结合20世纪20年代的社会历史状况分析。 析错点:不同的军阀代表不同的利益,不可能思想趋同;标榜主义是迎合民众的需求,装饰名声减少矛盾,自保凭借的是武力;材料没有体现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的理解。 【答案试解】 C 2.命题点:新文化运动的批判对象 (2019·高考全国卷Ⅲ,T29)1916年1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称:“个人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格亦高。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而吾国自古相传之道德政治胥(皆)反乎是。”陈独秀意在( ) A.主张国家至上 B.批判封建伦理 C.反对西方民主 D.传播马克思主义 [满分秘籍] 扣题眼:解读题干,理解陈独秀思想内涵判断其意图。 析错点:材料未体现国家至上;材料体现了西方的民主思想;材料信息还停留在西方民主的范畴。 【答案试解】 B 3.命题点:新文化运动思想的转变 (2019·高考全国卷Ⅰ,T29)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出现频次大体相当;1919—1922年,“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1/10,不及“革命”的1/20。这种变化可说明( ) A.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转变 B.国民革命运动受到民众普遍拥护 C.资本主义政体模式被知识界否定 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 [满分秘籍] 扣题眼:据材料中时空观念及“‘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出现频次的变化思考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的变化。 析错点:国民革命运动是在1924—1927年;据材料信息可知认同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知识分子有所减少,但资本主义政体模式没有被知识界全盘否定;材料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无关。 【答案试解】 A 【预测演练】 1.(命题点:孙中山对农民前后认识的变化)早年,孙中山认为:“农政有官则百姓勤,农务有学则树畜精,耕耨有器则人力省。”十月革命后,孙中山进一步指出:“所谓得民心,最主要的是得农民之心……如果农民不来参加革命,就是我们革命没有基础。”由此可以看出,孙中山( ) A.认识到农民阶级是国民革命的主力军 B.以民生主义作为三民主义的核心 C.对农民的关注由经济上升到政治层面 D.实现了救国思想向社会主义转变 解析:选C。由材料中“早年,孙中山认为:‘农政有官则百姓勤,农务有学则树畜精,耕耨有器则人力省’”“孙中山进一步指出:‘……得农民之心……如果农民不来参加革命,就是我们革命没有基础’”可知,其对农民阶级的关注由经济层面上升到政治层面,所以选C项。从材料看不出孙中山认识到农民阶级是国民革命的主力军,排除A项;三民主义的核心不是民生主义而是民权主义,排除B项;材料主要讨论的是革命的依靠力量,并不涉及社会主义,排除D项。 2.(命题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新文化运动后期,在各种进步刊物中,以“新”字命名的刊物大量涌现,如《新社会》《新生活》《新江西》等。 这反映出新文化运动( ) A.催动知识分子主体意识觉醒 B.改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格局 C.引发了许多救国思潮的涌现 D.对新闻出版业影响尤为突出 解析:选A。根据材料“新文化运动后期,在各种进步刊物中,以‘新’字命名的刊物大量涌现”可知,新文化运动后期,知识分子主体意识觉醒,故选A项;材料不能体现新文化运动改变中国传统文化的格局,排除B项;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深,救国思潮涌现,排除C项;材料未将新闻出版业与其他行业比较,排除D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党的成立到国民革命时期——萌芽 认识到农民问题的重要性,主张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 2.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开始形成 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3.全民族抗战时期——成熟 提出民主革命分两步走战略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理念,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4.解放战争时期——发展 《论人民民主专政》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5.新中国成立初期——进一步发展 《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提出了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 二、邓小平理论 1.酝酿:粉碎“四人帮”后,中国面临着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抉择。在邓小平支持下,思想领域掀起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2.提出:1978年,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号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3.发展: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及“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4.完善:1992年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南方谈话”。 5.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具体内容: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回答课题: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四、科学发展观 1.基本内容: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回答课题: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 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提出与确立 (1)首次提出: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 (2)写入党章:2017年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 (3)写入宪法: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2.回答课题: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重大意义: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毛泽东思想的影响 (1)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史上: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 (2)在中国思想史上: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3)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毛泽东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地位。 毛泽东思想 【真题典例】 1.命题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2018·高考江苏卷)1920年5月,《新青年》发表了陈独秀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的演讲。该演讲称:世界劳动者的觉悟计分两步。第一步觉悟是要求待遇,第二步觉悟是要求管理权,要求做工的劳力者管理政治、军事、产业。这表明,此时马克思主义( ) A.正在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B.已成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 C.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D.完成了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满分秘籍] 扣题眼:1920年5月,陈独秀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的演讲活动,实质是向工人阶级宣传马克思主义。 析错点:把马克思主义定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是在中共一大;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的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答案试解】 A 2.命题点: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历程 (2018·高考北京卷Ⅰ)国民革命失败后,苏共领导人曾认为,中国红军不可能在农村有所作为,只能等待时机配合城市工人暴动。但是,毛泽东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对这一探索历程表述准确的是( ) A.南昌起义→遵义会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中共“七大”→“工农武装割据”→敌后游击战 C.秋收起义→“工农武装割据”→中共“七大” D.遵义会议→井冈山道路→《论持久战》 [满分秘籍] 扣题眼:“毛泽东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是本题关键信息,解答本题需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析错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作于1930年,早于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时间早于1945年召开的中共七大;遵义会议应在“井冈山道路”之后。 【答案试解】 C 3.命题点: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认识 (2019·高考全国卷Ⅰ,T30)1940年,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还具有一定的革命性,这是中国与俄国的不同之点,在俄国“无产阶级的任务,是反对资产阶级,而不是联合它”。毛泽东的分析意在( ) A.借鉴俄国革命的经验 B.扩大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C.阐释中国革命的性质 D.批判右倾错误的危害 [满分秘籍] 扣题眼:从材料关键信息“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还具有一定的革命性”并结合20世纪40年代的时代特征理解毛泽东此番话的用意。 析错点:从材料“中国与俄国的不同之点”可知,其意不在借鉴俄国经验;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材料没有涉及党的右倾错误。 【答案试解】 C 【预测演练】 1.(命题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出现众多新式社团,它们介绍、宣传源于西方世界的新思想、新学说,既有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及其他各派学说,也有马克思主义及其他各种社会主义学说。这反映出当时( ) A.政治氛围民主开放 B.这些学说适应了中国发展的需要 C.传统文化失去价值 D.进步知识分子渴望改造中国社会 解析:选D。材料反映了五四运动后,中国出现新式社团,它们介绍、宣传西方的学说、思想,积极探求挽救民族危亡的道路,这说明进步知识分子渴望改造中国社会,故选D项;当时处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政治氛围并不民主,排除A项;材料仅仅列举了当时流行的学说,还处于探索阶段,并不能说明其适应中国社会发展需要,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涉及对传统文化的评价,且C项说法太绝对,排除C项。 2.(命题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社会主义的任务,合并在民主主义任务上面去完成,这个叫作‘毕其功于一 役’,那就是空想,而为真正的革命者所不取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主张中国只走新民主主义道路 B.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诞生 C.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 D.中国革命应该“毕其功于一役” 解析:选C。只走新民主主义道路,与材料中“社会主义的任务”不符,故A项错误;毛泽东思想诞生于井冈山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C项与材料中“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真正的革命者所不取的”相符,故C项正确;D项与材料中“‘毕其功于一役’,那就是空想”不符,故D项错误。 探究一 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中国近代启蒙思想的传播 【主题概述】 鸦片战争以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近代中国人民不断探索民族独立的道路。中国近代启蒙思想伴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而不断传播开来。 (1)大幕拉开: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传播西方民主思想为主的思想启蒙运动拉开序幕,严复和梁启超等一批先进人物积极传播西方文化思想,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在当时中国的思想界、学术界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初步实践: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政体,但这次革命不像西欧启蒙运动那样声势浩大,群众没有真正觉醒,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辛亥革命的理想未能实现。 (3)再次启蒙:五四新文化运动弥补了辛亥革命最大的缺陷——思想启蒙,是辛亥革命在文化思想领域内的延续。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反对封建特权,要求政治民主;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4)再次实践:五四运动后,新思潮再次向社会改造的政治化倾向转变,预示了近代中国启蒙与革命相互转化的历史趋势,至此,中国近代启蒙思潮的高潮落幕,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综合大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序号 思想家 思想主张 ① 苏格拉底 “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是对的。” ② 彼特拉克 “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材料二 德国的教育家、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过:“人类自我精神的每一次升华,都是与古典优秀文化相接触的过程,人类古典优秀文化就像大海边连着船只的缆绳,如果没有缆绳,船只将在海上漫无目的地漂泊。同样,如果我们同古典优秀文化失去了联系, 人类也将漫无目的地前行。” ——摘自上海译文出版社《时代精神状况》 材料三 “余以人群自治为政治之极则,故于政治之精神,执共和主义。(共和主义是)我国治世之神髓,先哲之遗业也。” ——孙中山 “须知今后的世界,变成劳工的世界。” ——李大钊 (1)材料一中①②两种思想有何共同之处,各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思路点拨:据材料找出两种思想的共同之处,二者都是对人的研究。第二小问特征,结合时代背景,分别从政治、经济角度思考即可。 (2)概括材料二作者的观点。材料一中①②两种思想的关系是否符合作者的观点,请予以说明。 思路点拨:第一小问观点,根据材料二关键句概括作者的观点。第二小问说明,据材料一两位思想家的主张并结合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分析,判断是否符合作者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3)材料三反映了近代中国思想怎样的变化?分析这两种思想的共同作用。 思路点拨: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三关键句,判断孙中山和李大钊思想的不同点,以此归纳变化。第二小问共同作用,从两者的主张出发,主要体现在对近代中国的政治、思想文化的影响等方面。 答案:(1)相同之处:人文主义。时代特征:①奴隶制民主政治;②资本主义兴起。 (2)观点:人类文化是在继承古典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符合。 说明:文艺复兴在继承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3)变化:从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到接受马克思主义。共同作用:促进思想解放;推动民主革命。 探究二 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近代知识分子在推动近代思想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主题概述】 近代的知识分子是近代社会中一个独特的群体。面对历史性的民族危机,他们表现出同一个“救亡图存,富国强兵”的心愿,同一条学习西方的道路,显现出近代知识分子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所作的强国之举,及其在客观上推进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的虽有限却富历史意义的作用。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在近代社会的变迁过程中,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 (1)魏源、林则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洋务派知识分子掀起的洋务思潮,使近代文化以学习西方的器物为归依,使向西方学习近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思想由少数进步人士的倡导发展成为一种普遍性的社会思潮。 (2)维新知识分子与维新思潮的发展,标志着近代文化在向西方学习上已上升为制度层次。甲午战争以后,以梁启超、谭嗣同、康有为、严复为代表的一批维新知识分子迅速崛起,大力引进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如进化论、民权说、宪政论、君主立宪思想,宣传和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他们在思想上又较之于洋务派更激进。 (3)革命知识分子与革命思潮的深入,使近代文化在向西方学习上进入了思想文化层次。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新式知识分子群体大力宣传革命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派则把从西方学到的国家学说发展为三民主义,并把理论学习和革命宣传变为实际行动,发动了辛亥革命;资产阶级激进派则大力提倡民主和科学,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新思潮的主流,为中国社会的变革提供了科学理论。 【综合大题】 2.(2016·高考江苏卷) 新文化运动中的思想先驱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尖锐地批评了传统儒学的有关内容,但是他们并未全盘否定儒学。中国的文化、社会和历史,是一个较之传统儒家意义更为广大的传统。在对待这个大传统的态度问题上,新文化运动没有“全部摒弃”“彻底否定”的看法。陈独秀认为,中国文明,包括儒家学说中所包含的许多积极有益的内容,实际上与人 类文化的普遍价值相联系相一致。上海某报批评北京大学设立“元曲”的课目,指元曲为“亡国之音”,认为不当讲授。陈独秀反对这一看法。他还公开承认,钱玄同废除汉字的主张过于急切,是对传统语言文字用了“用石条压驼背的医法”。 ——摘编自李良玉《思想启蒙与文化重建》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本身都是非常激烈的。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的批判。这个勇猛的、也是简单而绝对的批判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虽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形式主义的偏向。 ——摘编自李新《中华民国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分析这些认识产生的原因。 思路点拨:材料一主要肯定传统文化价值;材料二基本否定传统文化。认识产生的原因即新文化运动的原因。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思路点拨:论题:传统文化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对传统文化要吸取精华,去其糟粕。 论证:指出传统文化的价值,得出不能全盘否定的结论;指出存在的糟粕,得出不能全盘肯定的结论。(若观点片面,不符合辩证思维,即便史论结合,怕要失分) 答案:(1)认识:传统文化中存在积极有益成分,不能全盘否定;传统文化中存在封建落后因素,不能全盘肯定。 原因:抵制尊孔复古逆流的需要;受到启蒙思想(民主思想)的影响。 (2)略。 【技法指导】 如何领会命题意图 命题者在设计材料题时,会根据考试大纲的能力要求进行设计,那么考生要通过阅读材料和设问,领会命题者是想通过这道题考査哪些基础知识、基本观点、能力要求,从材料中可得到哪些认识,应该达到怎样的高度等。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19·镇江二模)近代前期,林则徐、魏源高举“经世致用”旗帜以求纾解民困、匡时济世的良策;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仍受当时盛行的“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梁启超在《古议院考》中强调中国古代早有“议院”,只是被后来的“民贼”湮没。这表明近代前期的中国( ) A.强国御侮的探索深受传统文化影响 B.传统文化的内涵进一步丰富发展 C.西学传播彻底瓦解了传统思想观念 D.“托古改制”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解析:选A。题干中林则徐、魏源、洋务派等或以传统思想——“经世致用”为指导,或深受其影响,梁启超强调西方民主形式——“议院”中国古代也有,这表明近代前期的中国强国御侮的探索深受传统文化影响,故选A项;题干中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是向西方学习,与传统文化有区别,排除B项;题干中显示的是传统文化深深影响西学传播,排除C项;D项表述不合乎历史规律,排除D项。 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准备派团出使西方,由于中外外交礼仪不同,“用中国人为使臣,诚不免于为难”,于是委任美国人蒲安臣担任中国全权使节出使美、英、法、普、俄诸国,并取得一系列外交成果。这反映了当时( ) A.美国政府侵犯中国外交主权 B.清政府熟悉近代外交的规则 C.传统华夷观念影响外交行为 D.中国逐渐摆脱外交被动局面 解析:选C。由材料可知,清政府因为“用中国人为使臣,诚不免于为难”,于是委任美国人担任中国全权使节出使西方,这说明传统华夷观念影响外交行为,故选C项;材料中清政府委派美国人为中国使节,这与美国政府行为无关,排除A项;由材料中清政府委派外国人为中国使节可知,清政府对近代外交规则并没有完全清楚,排除B项;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外交上逐渐受到列强的控制和影响,排除D项。 3.纵观近代前期先进人士的有关言论,少数人对“中体西用”这一文化原则整体上的正确性有过疑虑,但从未有人对其所含的民族性提出过怀疑。对“民族性”的解读,正确的是( ) A.抬高中学地位,贬低西学价值 B.明确反帝爱国,倡导中学主导 C.突出实用效率,批判崇洋虚无 D.提倡抵御侵略,维护中华文明 解析:选D。“中体西用”主张学习利用西学,而非贬低西学价值,故A项错误;“中体西用”的思想没有明确反帝主张,故B项错误;“中体西用”主张学习利用西学,没有批判崇洋,故C项错误;“中体西用”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抵御外敌入侵,维护中华文明,体现出“民族性”,故D项正确。 4.(2019·无锡模拟) 《孔子改制考》的出版,遭到支持变法的管学大臣孙家鼐和湖南巡抚陈宝箴的大力抨击,反对变法的守旧者也找到了口实,这反映了( ) A.思想界极力维护孔子的地位 B.部分维新人士对变法阳奉阴违 C.清朝官员普遍反对维新变法 D.康有为的宣传策略存在着问题 解析:选D。康有为所写《孔子改制考》遭到部分支持变法的官员的反对,这说明其宣传策略存在问题,故D项正确;《孔子改制考》没有触及孔子地位,材料也没有显示思想界极力维护孔子地位,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显示部分维新人士对变法阳奉阴违,故B项错误;材料中提及孙家鼐、陈宝箴两位官员,但没有涉及“官员普遍反对”,而且这两位官员本身并不反对变法,反对的是康有为的做法,故C项错误。 5.(2019·安庆二模)戊戌变法前, 追随康有为的梁启超在公开发表的论著中提倡尊孔保教,致力于儒学的宗教化。而到了1902年,梁启超却公开反对保教。梁启超这一变化折射出当时( ) A.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的动摇 B.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 C.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D.维新派已赞同革命 解析:选B。材料“戊戌变法前……提倡尊孔保教……到了1902年……公开反对保教”表明梁启超救亡图存的思想,随着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故选B项;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排除A项;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排除C项;维新派主张改良,且梁启超不能代表整个维新派,排除D项。 6.1922年,梁启超认为,楚国在春秋战国以前属于南方的蛮夷之邦,之后才逐渐融入华夏。楚国贵族屈原接触到当时新输入的中原文化,又出使齐国,受到稷下学派的影响,后来放逐到南方,南方的山水与屈原的精神相互激发,最后产生了“楚辞”这一独特的文学样式。梁启超关于屈原的研究( ) A.与维新变法的政治理念相符 B.隐含着近代民族国家的意识 C.影射了军阀割据的社会现实 D.体现了五四运动的时代精神 解析:选B。题干中梁启超提及“楚辞”的产生受到了中原文化、齐国文化、南方山水、屈原的爱国精神等多因素影响,隐含着“华夏”——民族国家意识,故选B项;维新变法在1898年已经失败,排除A项;题干提及的是屈原的爱国精神、民族国家意识,排除C项;五四运动已经结束,且五四精神是一种民主科学精神、爱国精神,题干与其关系不大,排除D项。 7.(2019·南京、盐城三模)“他”提出了“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的新命题,强调“民主并非西方之体,而是用,自由才是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实质所在”,被誉为“中国西学第一人”。材料中的“他”( ) A.编撰《海国图志》,主张师夷长技 B.著《孔子改制考》,宣扬托古改制 C.介绍进化论思想,倡导救亡图存 D.宣传民主科学思想,培养新青年 解析:选C。依据材料中“自由为体、民主为用”“民主并非西方之体,而是用,自由才是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实质所在”“中国西学第一人”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他”指的是中国近代思想家严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严复还在中国宣传进化论思想,倡导救亡图存,因此C项正确。A项错误,“编撰《海国图志》,主张师夷长技”的是魏源,他并不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和自由;B项错误,“著《孔子改制考》,宣扬托古改制”的是康有为,不是严复;D项错误,“宣传民主科学思想,培养新青年”的是陈独秀,不是严复。 8.(2019·重庆二模)19世纪,西方的星期作息制传入中国。参照传统的二十八宿值日法的推算,汉语新添了“星期”和“星期日”等新名词,1907年清廷明确规定在正式用语中使用“星期”而不用“礼拜”。对上述现象,正确的解读是( ) A.“中体西用”思想盛行 B.中西文化在碰撞中融合 C.清廷固守传统意识形态 D.社会生活习俗完全欧化 解析:选B。根据材料可知,晚清时期, 结合中国传统的值日法创造了相应的新词并推行西式作息,这既与世界通例相接又是对传统的坚持和革新,这反映出中西文化在碰撞中融合,故选B项;洋务运动时期“中体西用”思想盛行,排除A项;根据材料可知,晚清时期,结合中国传统的值日法创造了相应的新词并推行西式作息,这既与世界通例相接又是对传统的坚持和革新,排除C项;“完全欧化”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 9.(2019·江淮十校三模)在1878年傅兰雅的《译书事略》统计中,分为16类的书目主要体现为技术工程类,而在1896年的《西学书目表》中,学科分类已增至28类,自然科学科目增加了“格致”(科学)、重学、电学、声学、光学等;社会科学方面增加了官制、学制、商政等。这一变化表明,在当时( ) A.西学东渐的内容在逐步扩展和深化 B.向西方学习已成为知识分子的共识 C.洋务运动促进了近代科学技术发展 D.西学的传入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解析:选A。通过题干可知,1878年《译书事略》的书目“主要体现为技术工程类”,到1896年《西学书目表》中,学科分类有所增加,其中在自然科学方面“增加了‘格致’(科学)、重学、电学、声学、光学等”内容,在社会科学方面“增加了官制、学制、商政等”内容,据此可知,西学东渐的内容在逐步扩展和深化,故选A项;题干主要述及《译书事略》和《西学书目表》两本书中书目的变化,这并不表明向西方学习成为所有知识分子的“共识”,排除B项;通过所学知识可知,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与题干时间不一致,排除C项;题干只是谈及《译书事略》和《西学书目表》两本书中书目的变化,与动摇儒学正统地位无关,排除D项。 10.据统计,整个《新青年》中,有关“科学”一词出现了1 913次,而“民主”一词只出现305次,加上“德先生”之类的提法,也只有513次。这主要是因为( ) A.自然科学知识得到广泛传播 B.科学已成为文化斗争的武器 C.新文化运动更注重科学普及 D.《新青年》已成为科学类杂志 解析:选B。由材料可知《新青年》中“科学”一词出现次数多于“民主”,这说明科学更适应当时文化斗争的需要,故选B项;新文化运动宣扬民主与科学,但新文化运动依然局限于知识分子与社会上层中,自然科学知识没有得到广泛传播,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是反帝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都是反帝反封建的思想武器,因而“科学”一词出现较多是因为文化斗争的需要,排除C项;《新青年》本身并不是纯粹科学类杂志,排除D项。 11.(2019·青岛二模)1923年,吴稚晖在一篇文章中提出,“我们中国已迎受到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迎之固极是矣。但现在清清楚楚,还需要引进穆姑娘(moral,道德),来挽救道德低劣、世风日下的问题”。这一主张( ) A.受到唯物史观的影响 B.反对宣传民主与科学 C.意在抨击道德的低劣 D.反思科学思潮的局限 解析:选D。“我们中国已迎受到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迎之固极是矣。但现在清清楚楚,还需要引进穆姑娘(moral,道德),来挽救道德低劣、世风日下的问题”说明科学民主思想也是有局限性的,故选D项;材料中的主张不属于唯物史观的范畴,排除A项;“我们中国已迎受到两位先生——德先生和赛先生——迎之固极是矣”没有体现对民主、科学的反感,排除B项;“还需要引进穆姑娘(moral,道德), 来挽救道德低劣、世风日下的问题”体现的不是指责,而是指出方向,排除C项。 12.(2019·苏州二模)1903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发表《驳保皇报书》一文,说:“夫今日,专制之时代也。先必破坏此专制,乃得行君主或民主之立宪也。既有力以破坏之,则君主民主随我所择。如过渡焉,与其滞乎中流,何不一棹而登彼岸,为一劳永逸之计也?”这表明孙中山主张( ) A.在君主制和民主制中择其一 B.以君主制作为民主制的过渡 C.将民主制和君主制有机结合 D.反对君主立宪倡导民主共和 解析:选D。材料“如过渡焉,与其滞乎中流,何不一棹而登彼岸,为一劳永逸之计也”表明孙中山主张实行民主制共和,反对君主立宪,故选D项;材料“如过渡焉,与其滞乎中流,何不一棹而登彼岸,为一劳永逸之计也?”表明孙中山主张实行民主制共和,排除A项;材料“如过渡焉,与其滞乎中流,何不一棹而登彼岸,为一劳永逸之计也”表明孙中山主张实行民主制共和,反对以君主制作为民主制的过渡,排除B项;根据材料“如过渡焉,与其滞乎中流,何不一棹而登彼岸,为一劳永逸之计也”表明孙中山主张实行民主制共和,反对君主制,排除C项。 13.(2019·柳州模拟)1943年国民党挑起了一场“中国之命运”的论战,抛出了“哪个党能够救中国”的议题。对此中国共产党组织多位理论家运用毛泽东同志的《新民主主义论》等“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进行反击。这场论战( ) A.有利于打败日本法西斯的侵略 B.为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奠定理论基础 C.有利于争取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 D.为毛泽东思想的确立提供了土壤 解析:选D。材料“中国共产党组织多位理论家运用毛泽东同志的《新民主主义论》等‘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进行反击”说明通过论战有利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传播,故选D项。根据材料可知,“中国之命运”此一论战实际上提出了一个选择哪个政党来领导中国命运走向的问题,不是抗日的问题,故排除A项。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是新中国成立后三大改造的完成,与材料无关,故排除B项。这场论战不是为了争取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故排除C项。 14.1952年3月,毛泽东在修改中共中央统战部的一个文稿时写道:“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即允许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存在的时期”,“不允许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有自己的立场和思想”的想法,是“脱离马克思主义的,是一种幼稚可笑的思想”。这表明毛泽东( ) A.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重大的发展 B.认识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长期性 C.承认当时国内存在阶级对立和斗争 D.认为资产阶级应该保留自己的立场 解析:选B。材料中毛泽东的看法谈不上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故A项错误;新民主主义时期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据材料“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即允许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存在的时期”可以得出毛泽东认识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长期性,故B项正确;允许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存在,并不是承认当时国内存在阶级对立和斗争,故C项错误;材料说的是毛泽东对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看法,“认为资产阶级应该保留自己的立场”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 15.(2019·无锡二模)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会见美国和加拿大客人时曾明确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 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一论断( ) A.标志着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成熟 B.明确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C.推动了改革开放战略决策的提出 D.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束缚 解析:选D。根据题目中“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可知,这一论断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束缚,故D项正确;1992年“南方谈话”标志着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成熟,与题目中时间不相符,故A项错误;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与题目中时间不相符,故B项错误;改革开放决策是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的,与题目中时间不相符,故C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6.京师同文馆和京师大学堂是近代中国新式学校的典型代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咸丰九年,时任翰林院编修郭嵩焘奏请设立外语学院以悉夷情,到奕等上奏“统计全局”之议,提出“查与外国交涉事件”中“语言不通,文字难辨”的难题,同文馆终在1861年1月准奏开办。同文馆聘请西人仅教习八旗子弟外国语言文字,“不准传教”,同时嘱汉文教习暗中稽查。同治五年(1866年),总理衙门奕等人奏请同文馆在已有英、法、俄三馆之外,增设一馆,专习天文、算学,招生对象不限于八旗子弟,而是扩大到满汉举人,五贡生员,以及正途出身五品以下京外各官,延请西人教习。 ——摘编自徐旖瑶《近代中国洋务思潮论争始末 ——以知识精英为研究视角》 材料二 苟仅援前此官学、义学之例,师徒授受以经义帖括,猎取科名,亦复何裨大局?即如同文馆、各省方言馆之式,斤斤于文字语言,充其量不过得数十翻译人才而止。……今拟分立十科:一曰天学科,算学附焉;二曰地学科,矿学附焉;三曰道学科,各教源流附焉;四曰政学科,西国政治及律例附焉;五曰文献科,各国语言文字附焉;六曰武学科,水师附焉;七曰农学科,种植水利附焉;八曰工学科,制造格致各学附焉;九曰商学科,轮舟铁路电报附焉;十曰医学科,地产植物各化学附焉。 ——摘编自孙家鼐《议复开办京师大学堂折》(1896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京师同文馆开设的背景并分析其在教学内容、教学对象上有何变化。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作者否定京师同文馆的理由。与同文馆相比,京师大学堂在课程设置上有何进步之处? (3)综合上述材料中京师同文馆到京师大学堂课程设置的变化,折射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具有哪些特征? 解析:(1)第一小问背景,据材料一“奏请设立外语学院以悉夷情”“语言不通,文字难辨”得出中外交往加强,急需翻译人才;据材料一“到奕等上奏‘统计全局’之议”“1861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洋务运动兴起,迫切需要新式人才。第二小问变化,据材料一“教习八旗子弟外国语言文字”“增设一馆,专习天文、算学”得出教学内容由学习外语扩充到科学与技术;据材料一“招生对象不限于八旗子弟,而是扩大到满汉举人,五贡生员,以及正途出身五品以下京外各官”得出教学对象由八旗子弟扩充到正途官员。(2)第一小问理由,据材料二“斤斤于文字语言,充其量不过得数十翻译人才而止”得出京师同文馆只能培养翻译人才,不能适应国家发展需要。第二小问进步之处,据材料二“今拟分立十科”得出全面学习西学;据材料二“曰政学科,西国政治及律例附焉”得出注重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和法律。(3)据材料二“今拟分立十科”“曰政学科,西国政治及律例附焉” 得出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入,据材料一“奏请设立外语学院以悉夷情”、材料二“亦复何裨大局……不过得数十翻译人才而止”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不断探索救亡图存之路。 答案:(1)背景:中外交往加强,急需翻译人才;洋务运动兴起,迫切需要新式人才。变化:教学内容,学习外语扩充到科学与技术;教学对象,八旗子弟扩充到正途官员。 (2)理由:京师同文馆只能培养翻译人才,不能适应国家发展需要。进步之处:全面学习西学;注重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和法律。 (3)特征: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入;不断探索救亡图存之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