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阜新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辽宁省阜新市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ww.ks5u.com 阜新市高级中学高一年级10月份考试历史试题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王文芹 一、单选题(1—60,每小题1.5分;61—65,每小题2分)‎ ‎1.“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北京周口店),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要想获得研究元谋人和北京人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 )‎ A. 神话传说 B. 考古发掘 C. 学者推断 D. 史书记载 ‎【答案】B ‎【解析】‎ ‎【详解】元谋人距今170万年,北京人距今70-20万年前,当时没有文字记载,因此要研究他们的生活只能依靠考古发掘,考查他们的遗址,发现生活遗迹,答案为B;神话传说是经过后人加工,不能成为第一手资料,排除A;学者推断是在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推理,往往有较大的主观臆断性,也不是第一手资料,排除C;当时没有文字记载,史书记载也是根据传说等加工而成,不是第一手资料,D错误。‎ ‎2.关于大汶口文化的墓葬研究发现,早期墓葬以单人葬为主,也有较多的反映氏族成员间牢固血缘关系的同性合葬,葬具少,有微小差别;晚期墓葬里,随葬品的数量差距很大,且出现了具有贫富分化的家族墓地。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 贫富分化的加剧 B. 出现了私有财产 C. 等级观念逐渐产生 D.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根本原因”。大汶口晚期原始居民的墓葬里的随葬品多少不一、档次不同,差距很大,这说明了因为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出现了贫富分化,出现了等级观念,故排除ABC,D符合题意。‎ ‎3.《礼记》中记载的"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 反映的制度是( )‎ A. 禅让制 B. 宗法制 C. 分封制 D. 王位世袭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天下为家”可知是由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私有制代替禅让制,王位世袭制出现,答案为D,排除A;宗法制是按照血统远近以区别亲疏的制度,嫡长子继承制度是最突出的特点,目的是巩固阶级统治;分封制是中国古代国王或皇帝分封诸侯的制度,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BC。‎ ‎4.《尚书》记载“有夏(夏朝)多罪,天命殛(ji,杀死)之”、“商罪贯盈,天命诛之”。这反映了夏周时期 A. 政权更替频繁 B.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C. 尚未实现高度集权 D. 世袭制度遭到废弃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中的内容表明夏启、商纣王罪孽深重,商汤、周武王都表明自己行为合“天义”,是代表上天的意志行事,借助上天来宣传自己合法性和权威,因此表明了王权具有神秘色彩,故B符合;夏商周时期尚未形成中央集权,故C错误;材料无法反映政权更迭频繁,故A错误;D项不符合材料和史实,故排除;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5.“其(指周)怀柔天下也,犹惧有外侮;捍御侮者,莫如亲亲,故以亲屏周。”由此可见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主要是 A. 建立大宗小宗体系 B. 拱卫王室统治 C. 明确宗室血缘亲疏 D. 扩大统治范围 ‎【答案】B ‎【解析】‎ 由“以亲屏周”可知其目的在于拱卫王室统治,故答案选B。AC涉及的是宗法制的内容,排除;分封制扩大了周朝的势力范围,但不是主要目的,排除出D。‎ ‎6.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图,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 A. 分封制 B. 父系家长制 C. 庶子继承制 D. 嫡长子继承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西周宗法制。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宗法制的特征,分封制不是宗法制的特征;B选项错误,宗法制是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的,它是为了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但不是材料中表述的宗法制的最大特征;C选项错误,西周宗法制的核心特征是嫡长子继承制,不是庶子继承制。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7.以下各项,体现了井田制度实质的是 A.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B.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C. “大道即隐,天下为家”‎ D.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井田制是商周时期占主导地位的一种土地制度,它还保留有原始社会公有制下农村公社对土地管理的某些形式或曰外壳,但其性质已是一种奴隶制下的土地剥削制度。“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出自《诗经·小雅·北山》,写于西周末年,反映的是我国奴隶社会时期的分封制,经济上体现为井田制。“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自《礼记·礼运》之《大道之行也》。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 大道就是指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其治理的效果就是国泰民安的理想状态。 天下为公:原意是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大道即隐,天下为家”出自《礼记》礼运篇,翻译:如今大道已经消失不见,天下成为私家的。“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讲的是封建社会土地兼并的现象。所以答案选A。‎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农业的发展••••••••••••••••井田制 ‎8.《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春秋战国农耕时说:“上田,夫食九人。下田,夫食五人。可以益,不可以损。一人治之,十人食之,六畜皆在其中矣。”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 自然经济正式形成 B. 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 C.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D. 农业动力和工具革新 ‎【答案】D ‎【解析】‎ ‎【详解】自然经济在春秋战国之前已经形成,故排除A项;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和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对题意中现象的出现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B、C项;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犁牛耕的出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所以出现题意中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农业动力和工具的革新,故选D项。‎ ‎9.“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这是对哪一个水利工程的高度评价 A. 春秋时期的芍殴 B. 西汉的白渠 C. 战国时期的都江堰 D. 汉代治理黄河 ‎【答案】C ‎【解析】‎ 此题较为简单。我们知道四川被称为天府之国,四个选项中,只有C符合。另外,芍陂是古代淮河流域的水利工程,位于安徽;白渠是陕西关中地区的水利工程;黄河没有流经四川。因此答案为C。‎ ‎10.战国时期,商鞅把原来“百步为亩”的小田界“阡陌”和每一井田的大田界“封疆”,统统破除,重新设置田界,不许私自移动;并把土地授给农民,土地可以买卖。这种做法实际上 A. 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B. 巩固了奴隶主的权力 C. 进一步推广了井田制 D. 将所有土地公有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商鞅把土地授给农民,允许土地买卖,这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故A正确;商鞅变法打击了奴隶主的权力,故B错误;商鞅变法废除了井田制,故C错误;商鞅变法确立土地私有,故D错误。‎ ‎11.秦惠文王即位后,商鞅遭迫害而出逃到一客栈投宿,客栈主人不敢收留,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的。”商鞅只得逃往他处。这个故事说明 A. 守旧贵族反攻倒算 B. 商鞅本人遭民众切齿痛恨 C. 商鞅之法已经深入民心 D. 商鞅对秦国没有贡献 ‎【答案】C ‎【解析】‎ 题中“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的”体现了商鞅变法对秦国的百姓影响很深,每个人都在自觉遵守,故选C。B项材料无从体现;A符合事实,但不是题干的核心思想;商鞅对秦国推动了秦国的发展,D错误。‎ ‎12.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分析百家争鸣兴起的原因时说:“惟其社会上有此种新集体之风起云涌,才能与当时正趋没落之贵族阶级接步代起……”其中“新集体”主要是指 A. 诸侯 B. 卿 C. 士 D. 商人 ‎【答案】C ‎【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原来社会地位较低的士,在社会生活中活跃起来,受到各诸侯国的重用。他们代表本阶层或政治派别的利益和要求,提出自己的主张,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故C正确;材料中的“新集体”是指春秋战国时期崛起的新的社会阶层,诸侯是西周时期的地方国君,卿是诸侯之下的社会阶层,商人在商朝时期已经产生,与材料时间信息不一致,故ABD错误。‎ 点睛:解题关键信息是“百家争鸣”“此种新集体之风起云涌”,结合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分析解答。‎ ‎13.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 A. 百家争鸣趋于合流 B. 社会长期动荡不安 C. 奴隶制度全面崩溃 D. 封建制度逐步建立 ‎【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墨子、孟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长期动荡不安是这一时期共同的社会背景,故B项正确;当时正处于百家争鸣时期,故A项错误;孔子是春秋末期人物,奴隶制还没有全面崩溃,故C项错误;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14.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这说明孟子 A. 背离孔子理念 B. 倡导人性本善 C. 推崇德治主张 D. 具有民本思想 ‎【答案】D ‎【解析】‎ ‎【详解】“以爱护人民为先”“人民有权推翻政权” 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D项正确;孟子的思想没有背离孔子的思想主张,孔子思想中也有民本的思想。材料并没有体现孟子的性本善主张。德治是孔子的主张。故排除ABC三项。‎ ‎15.在对待天人关系问题上,孔子重人事,轻鬼神;孟子、荀子分别主张“天人合一”“制天命而用之”;韩非子主张无神论;墨子提出人定胜天的“非命”观点。这表明当时 A. 唯物思想初步形成 B. 百家争鸣局面开始出现 C. 思想合流趋势愈加明显 D. 人的主体意识增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题干中的“重人事”、“制天命而用之”、“无神论”、“人定胜天”等信息可以看出,这些主张的共同之处是强调人的作用要大于天,故表明当时人的主体意识增强,所以选D;题干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不是唯物思想,故排除A;题干强调的是天人关系这一问题的看法有相似之处,所以不是争鸣,故排除B;思想合流是指各种思想之间的融合,题干中各种思想还是各有不同的,故C不符合题意。‎ ‎16.春秋战国时期某思想家提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该思想家属于哪个流派 A. 墨家 B. 道家 C. 儒家 D. 法家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道家强调的是逍遥的人生态度,B选项符合题意;墨家强调的是兼爱和非攻,A选项排除;儒家强调的是仁和礼,C选项排除;法家强调的是变革和严刑酷法,D选项排除。‎ ‎17.李白在《古风》中赞叹道:“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秦始皇,这个中国历史上的千古一帝,对中华民族的最大贡献是 A. 建立了皇帝制度 B. 统一六国 C. 实行三公九卿制 D. 修筑了万里长城 ‎【答案】B ‎【解析】‎ ‎【详解】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千古一帝,对中华民族的最大贡献是实现了国家统一,故B为正确答案。ACD是秦始皇的贡献,但不是最大贡献,排除。‎ ‎18.明代思想家李贽在《史纲评要·后秦记》卷四中赞扬李斯推行郡县制的主张是“千古创论”。该评价主要着眼于郡县制 A. 是由李斯首先创建的 B. 有利于强国兼并弱国 C.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 标志着贵族政治形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郡县制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李贽对郡县制的评价主要是着眼于该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选C项;郡县制并非由李斯首创,排除A项;郡县制下取消了分封,不存在强国兼并弱国,排除B 项;郡县制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排除D项。‎ ‎19.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A. 统一度量衡 B. 嬴政自称始皇帝 C. 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 D. 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影响深远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目材料“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虽然灭亡,但秦朝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却流传下来,为后世所沿用,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影响深远,选项符合题意,故D正确;“统一度量衡”属于经济方面的表现,和题目材料中的“政治”不吻合,故A错误;“嬴政自称始皇帝”属于中央集权制度的表现,对后世的影响有限,故B错误;“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属于中央集权制度的表现,不能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故C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解题关键是理解秦朝留下“不灭”的主要是什么。‎ ‎20.秦始皇统一六国,创立了(   )‎ A. 分封制度 B. 皇帝制度 C. 宗法制度 D. 世袭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公元前221年秦国灭掉最后一个诸侯国齐国,完成了统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创立了皇帝制度,故B项正确;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不是由秦始皇创立的,故A、C项错误;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公天下”变为“家天下”,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因而世袭制不是由秦始皇创立的,故D项错误。‎ ‎21.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从秦朝的历史来看,对其解读不恰当的是 A. 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B. 秦朝可能统一了全国文字 C. 秦朝在推行分封制 D. 秦朝曾设丞相、御史等职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通过“四方古印文”来考查秦朝在政治、文化方面实行的措施。联系各选项,结合教材相关所学,可以判断出ABD项说法正确,C项与史实不符,秦废分封实行郡县制。本题选C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 ‎【名师点睛】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①政治上:建立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秦朝统一全国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进行巩固,在政治上废除分封制,实心郡县制,在南方设立南海、桂林、象郡,加强对地方的统治;②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③文化上:统一文字;④思想上:焚书坑儒;⑤军事上:北筑长城、南修灵渠。‎ ‎22.在评论秦朝的灭亡时,历史学家张岂之说:“秦始皇忘记了最主要的事:民心和民力。”最能论证此观点的是 A. 称皇帝制《秦律》 B. 置三公行郡县 C. 焚书坑儒筑长城 D. 统一文字平南越 ‎【答案】C ‎【解析】‎ 本题讨论的是秦朝灭亡的原因,从材料中“秦始皇忘记了最主要的事:民心和民力”说明秦朝灭亡是因为失去了人心。B、D选项是有利于国家发展的事情;A选项与C选项相比C选项更具有说服力,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3.古人对秦朝短命而亡原因的分析,最接近事实的是。‎ A. “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 B. “所以殄灭而降辱者,(亡于)六王之后也”‎ C. “四维(礼义廉耻)不张……故万民离叛”‎ D. “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要求选择最接近事实的对秦朝短期而亡原因的分析,A项意思是秦因暴政而亡,B项认为是被六王之后所灭,C、D两项都认为是因为不推行儒家思想,教化万民而导致灭亡,联系史实,秦亡的原因主要是暴政,答案为A。‎ 考点: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需要学生仔细分析比较,要有一定的古文水平,还要客观分析秦亡主要原因,要求学生能客观地看待问题。‎ ‎24.西汉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从“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的认识出发,采取的措施是 A. 实行郡国并行制 B. 颁布“推恩令” C. 实行三公九卿制 D. 实行行省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西汉初年仿效秦朝实行郡县制,同时因鉴戒秦不分封孤立而亡,又恢复诸侯王分封制。郡和王国同为地方高级行政区划,郡直隶于中央,王国由分封的诸王统治,实行地方行政制度——郡国并行制,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与题意不符;C选项错误,汉初沿用秦朝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与材料信息无关;D选项错误,行省制实行于元朝,不是西汉。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25.“诏令劝农薄賦徭,躬行节俭尚廉潮。生民养息人丁旺,强国富民兴汉朝。”此诗句歌颂的是( )‎ A. 西汉的建立 B. 文景之治 C. 汉朝以民为本 D. 汉武帝大一统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诏令劝农薄赋徭,躬行节俭尚廉潮。生民养息人丁旺,强国富民兴汉朝。”可知,诗句歌颂的是文景之治。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兵役负担,注重农业生产发展。文帝和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文景时期,百姓富裕,社会比较安定,国家的粮仓丰满,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故选B;材料内容是讲政治清明时期,不是西汉建立,A错误;“生民养息人丁旺”讲的是汉初统治者休养生息政策,C是整个汉朝时期,明显错误;汉武帝已经不是汉初,D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文景之治的相关史实。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体养生息的政策。汉高祖死后,继任的统治者继续实行修养生息的政策,注重农业生产,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26.《贾谊·治安策一》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这一主张后来发展为( )‎ A. 察举制 B. 推恩令 C. 郡县制 D. 封国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并结合所学可知,贾谊主张实行“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余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所在郡管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诸侯实力不断被削弱,中央集权得到加强,B正确;察举制是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A错误;郡县制是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行政制度,C错误;封国制是汉初实行的与郡县制并行的制度,贾谊的主张是为了解决封国的弊端,而非提出实行封国制,D错误。‎ ‎【点睛】“推恩令”及作用: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余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列侯归所在郡管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诸侯实力不断被削弱,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27.汉朝实行的察举制度,有各种名目,有的叫孝廉,有的叫茂才异等(才学出众),有的叫贤良方正,有的叫孝悌力田(孝父母,爱兄弟,勤恳种田)。由此可见,察举制度选官的主要标准是 A. 德才兼备 B. 家庭背景 C. 个人声望 D. 考试成绩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孝廉”“茂才异等”“贤良方正”“孝悌”结合所学可知察举制度选官的主要标准是以德才为主,故A项正确;BD两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对材料信息概况不准确,排除。‎ ‎28.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 简化分工,提高效率 B. 削弱封国权力 C. 集思广益,减少失误 D. 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答案】D ‎【解析】‎ 从材料中“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的这一措施即设立中朝,这一措施限制的是相权,加强了皇权,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C选项不是主要目的;B选项不属于君主专制的内容。‎ 点睛:解答本题首先要了解材料所说的内容指的是哪一事件和制度,从尚书令和侍中这些官职的名称就可以初步得出中朝外朝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汉代加强君主专制正是采用了这一制度,所以答案直接可以得出。‎ ‎29.汉朝规定,凡产铁的郡里均设置铁官,即便不产铁的郡里也要在县一级设置小铁官。铁的冶炼和铁器的制作与销售,一律由铁官负责。这反映了汉朝 A. 开创了郡县制 B. 铁官代行地方政务 C. 实行冶铁官营 D. 铁器成为官方专用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铁的冶炼和铁器的制作与销售,一律由铁官负责”可知,这是官营手工业的特点,故选C。材料没有涉及郡县制的信息,故排除A。材料没有提到铁官代行地方政务的信息,故排除B。D与材料无关,故排除D。‎ ‎30.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 王国势力强大 B. 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 C. 现实统治需要 D. 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材料和所学可知,单一的学说难以适应复杂的统治需要,新道学适应了西汉初期修养生息、恢复生产、巩固政权的需要,而新儒学适应了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C选项符合题意。王国势力强大是董仲舒新儒学出现的一个因素,巩固统治才是主要因素,A选项排除。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本质上属于文化专制,而不能体现对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B选项排除。董仲舒的新儒学具有强烈的排它性,无法体现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D选项排除。‎ ‎31.汉昭帝死后,内朝首领外戚霍光召集九卿开会,欲废昌邑王,另立汉宣帝。有人说:该请宰相参加。霍光说:这皇帝家事,用不着丞相参加,我们只需议定后请示皇太后就行了。这实质上反映了 A. 汉代专制皇权的加强 B. 内外朝制度开始形成 C. 皇权受到相权的限制 D. 内朝权力在外朝之上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信息是内朝首领霍光拒绝丞相参加废立皇帝的会议,汉代内朝权力来自于皇帝,因此这实质上反映了专制皇权的加强,故A项正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内外朝制度开始形成于汉武帝时期,故B项错误;C项与题干中的“实质”不相符,故排除;内朝掌握决策权力,外朝掌握执行权力,体现不出内朝权力在外朝之上,故D项错误。‎ ‎32.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大一统”二者的关系的争论,下面四种结论正确的是( )‎ A. 董仲舒的学说不适应专制统治的需要 B. 汉武帝时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C. 思想上的统一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 D. 政治上统一确保了思想上的统一 ‎【答案】C ‎【解析】‎ ‎【详解】思想上的统一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指的是思想上的统一,“大一统”指的是政治上的统一,在汉武帝时期国家大一统的局面下,要求思想上的统一为政治上的统服务,以巩固封建统治,故C正确;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要适应了国家统一的需要,还有其他的学说适应君主专制的需要,A错误;材料涉及的是思想统一和政治统一的关系,没有体现儒家思想的地位问题,排除B;政治上的统一要求思想上的统一,而不能确保思想上的统一,故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汉代儒学成为正统,解答此题要学生掌握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历程及儒家思想能够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原因。‎ ‎33.2009年,在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的丝绸之路古道荒漠中发现了大片西汉时期的屯田(军人以军事建制垦荒种地)及官署遗址群,遗存包括民居、水渠和防御性建筑。这一发现蕴含的重要历史信息是 A. 西汉政府着力保护丝路畅通 B. 汉代先进生产技术传入西域 C. 西域与中原的交往始于西汉 D. 汉政府对西域实行有效管辖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发现了大片西汉时期屯田……官署遇址群,遗存包括有民居、水渠和防御性建筑”可以得出出西汉时期在西域设立官僚机构和军队进行屯田,进行有效管理,故D项符合题意;题干没有体现丝路是否畅通,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汉代先进生产技术传入西域,故B项不符合题意;当时西汉是对西域管辖不是交往,故C不符合题意。‎ ‎34.在王莽篡权终结西汉政权后,作为汉室宗亲的刘秀能重新夺取天下,恢复刘氏汉朝统治,不能不说是一场奇迹,他统治时期创造的奇迹是( )‎ A. 光武中兴 B. 文景之治 C. 开元盛世 D. 贞观之治 ‎【答案】A ‎【解析】‎ ‎【详解】公元25年,参加过农民起义西汉皇族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为了使社会安定下来,光武帝多次下令减轻农民的赋役负担,惩处贪官污吏,任用清廉官吏。光武帝末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历史上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光武中兴”。故选A;文景之治是西汉时期的,排除B ;CD是唐朝的,不符合题意,排除。‎ ‎35. 古人常用“学富五车”来形容学问渊博,但也反映出当时书写工具的落后,那么在古代中国,最早从什么时候开始,读书人外出游学时,不用带五大车的竹简,也可以达到“学富五车”呢?‎ A. 西周 B. 秦朝 C. 汉代 D. 唐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纸的发明。西汉前期,中国已经有了纸,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使得“读书人外出游学时,不用再带五大车的竹简,也可以达到‘学富五车’”。故本题应选C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造纸术 ‎36.建立西晋,结束三国鼎立分裂局面的是( )‎ A. 曹丕 B. 司马炎 C. 司马睿 D. 司马懿 ‎【答案】B ‎【解析】‎ ‎【详解】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取代魏国建立了晋朝,定都洛阳,280年灭掉吴国,结束三国鼎立局面,故答案为B,排除D;曹丕建立魏国,A错误;司马睿316年建立晋,定都在建康,史称东晋,C错误。‎ ‎37.西晋初期,晋武帝恢复了古代的分封制,封二十七个同姓王,改郡为国。之后不断扩大宗室诸王的权力。诸王可自行选用国中文武官员,收取封国的租税。晋初的做法旨在 A. 扩大宗室诸王权力 B. 促进诸侯国经济迅速发展 C. 拓展西晋统治的版图 D. 利用分封诸王以屏藩帝室 ‎【答案】D ‎【解析】‎ ‎【详解】晋武帝恢复了古代的分封制,故其主要出发点是巩固司马氏的统治地位,并不是要扩大诸王权力,故排除A,D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经济发展问题,故B项不符合题意;此时西晋已经完成统一,分封并不是为了扩大版图,故C项不符合题意。‎ ‎38.下表是两晋南朝时期代表皇权的宗室外戚与世家大族在官僚体系中的占比变化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A. 官僚体系日益遭到破坏 B. 皇权与门阀势力斗争激烈 C. 皇权势力逐渐走向衰微 D. 社会发展出现了严重倒退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魏晋时期门阀政治盛行,豪强大族控制朝政,皇权受到约束,图表宗室外戚与世家大族在官僚体系的占比反映了皇权与门阀士族的权力斗争,故B项正确;题干中无法体现官僚体系的变化,排除A;图表反映皇权势力与土族门阀斗争的反复性,并非皇权一直走向衰落,排除C;图表信息无法得出社会发展倒退的现象,排除D。‎ ‎39.公元4世纪下半期,前秦苻坚励精图治,一度统一了黄河流域,但是淝水之战以后,前秦迅速败亡,北方再度陷入分裂混战局面。出现这一现象的最重要原因是( )‎ A. 苻坚军队主力全部被歼 B. 封建小农经济的分散性 C. 各民族间的隔阂依然存在 D. 江南发展迅速,经济重心南移 ‎【答案】C ‎【解析】‎ ‎【详解】前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淝水之战后靠武力统一的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黄河以北再次陷入分裂的状态。故答案为C;淝水之战苻坚还剩十几万军队回到前秦,A错误;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存在于整个封建社会中,不能作为北方分裂的主要原因,B错误;经济重心南移是东晋在淝水之战中战胜前秦的原因,而不能作为北方分裂的原因,D错误。‎ ‎40.北魏孝文帝不仅娶汉族士族地主的女儿为妻,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汉族大地主范阳卢氏家族。他这样做的基本出发点在于 A. 缓和民族矛盾 B. 密切鲜卑贵族和汉族地主的联系 C. 平息阶级矛盾 D. 加快鲜卑等北方少数民族汉化步伐 ‎【答案】B ‎【解析】‎ 孝文帝之所以这么做,是想通过这种政治联姻的方式把两族统治者的利益和命运紧密连在一起,以巩固统治,因而只有B符合题意;AC项包含在B项之中;D项错误,汉化政策加快鲜卑等北方少数民族汉化步伐,排除。‎ ‎4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既直接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又促进了鲜卑族封建化的措施是 A. 迁都洛阳 B. 整顿吏治 C. 移风易俗 D. 颁布均田令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均田令实行后,北方各族人民被固定在土地上,成为定居农耕的小农,加快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故D项正确。迁都洛阳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但不符合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排除A。整顿吏治缓和了阶级矛盾,有利于政治的清明,与题意不符,排除B。移风易俗推动了鲜卑族的封建化,但不符合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排除C。‎ ‎42. 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 A. 攻打陈朝 B. 巩固隋朝的统治 C. 巡游享乐 D. 攻打高丽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择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联系所学知识,大运河走向自北向南,起点分别为涿郡和余杭,也就是现在的北京一带和浙江杭州,和攻打高丽没有关系,高丽位于朝鲜半岛,开凿大运河之前已经灭掉陈朝,这一重要举措主要是为了贯通南北交通,为加强对南方的统治服务,答案为B。‎ 考点: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同时对有关陈朝和高丽的相关史实也要熟练掌握。‎ ‎43.铜匦,武则天所创,类似于检举箱,惟武则天可拆看,其他人无法打开。初为朝廷接受臣民投书反映各方面问题的匣子,后逐渐成了匿名的揭发官员不当或不法行为的一个容器。铜匦的出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A. 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 B. 古代监察制度的进步 C. 传统民本思想的发展 D. 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逐渐成了匿名的揭发官员不当或不法行为的一个容器”可知,铜匦的出现及发展主要为了加强君主的权力,故A选项正确;材料中提及对官员的监察,但不是监察制度,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铜匦的出现主要是为了加强专制主义,没有体现民本思想,故C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中央集权的问题,故D选项错误。‎ ‎44.唐朝政局可用下图表示,图中“?”处应为( )‎ A. 唐太宗 B. 唐肃宗 C. 唐玄宗 D. 唐穆宗 ‎【答案】C ‎【解析】‎ ‎【详解】“?”是处于唐朝的最高峰,并且是处于武则天之后,根据所学可知而此时期是唐玄宗统治前期。因为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后期,贪图享受,不理政事,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唐朝从此日趋衰落,故选C;唐太宗时期是贞观之治,处于武则天之前,明显不符合题意,A错误;唐肃宗是唐玄宗之后,唐穆宗是9世纪的皇帝,均不符合题意,排除BD。‎ ‎45.《耒耜经》记载:“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所以进退,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材料反映的耕作工具是 A. 耦犁 B. 耧车 C. 一牛挽犁 D. 曲辕犁 ‎【答案】D ‎【解析】‎ ‎【详解】“可弛张焉”“江东之田器尽于是”是解题的关键,依据所学可知,在隋唐时期的江东地区,首先出现曲辕犁,这种犁安装了犁评,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简便轻巧,能适应各种土壤和不同田块的耕作要求,与题干中的描述相符,故D正确;耦犁是汉武帝时赵过发明了耦犁,可以用二牛三人一组耕地,大大提高了耕田的效率,反映的是耕犁法,没有涉及入土深浅问题,排除A;耧车是播种工具,不是耕作工具,排除B;一牛挽犁是耕犁法,不是耕作工具,排除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可弛张焉”“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联系所学曲辕犁的特点出现的地区的史实分析解答。‎ ‎46.唐太宗被北方少数民族尊称为“天可汗”,主要是因为唐太宗( )‎ A. 派兵北征,各族臣服 B. 打败东突厥 ,威震北方 C. 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D. 帮助西北各族建立政权 ‎【答案】C ‎【解析】‎ ‎【详解】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获得北方少数民族的尊敬,因此获得“天可汗”的称号,故C项正确;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获得北方少数民族的尊敬,因此获得“天可汗”的称号,和派兵北征无关、和打败突厥无关、帮助北方各族建立政权仅仅是他开明政策的一部分,故ABD项错误。‎ ‎47.《步辇图》描绘了吐蕃王松赞干布派大相禄东赞为使臣,向唐太宗请求通婚的情景,其历史作用是( )‎ A. 促进汉藏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 B. 通过和亲加强对东北地区的有效管辖 C. 唐蕃会盟患难相恤,暴掠不做 D. 与回纥永结同心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吐蕃王松赞干布派大相禄东赞为使臣,向唐太宗请求通婚的情景”可知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因为仰慕中原先进的经济、文化才向唐求婚的,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后带去汉族先进的技术、经济、文化等促进汉藏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答案为A;吐蕃在中国的西部,不是东北,B错误;821年唐蕃会盟,《步辇图》是唐太宗时期,C错误;回纥是维吾尔族的祖先,松赞干布是藏族,D错误。‎ ‎48.有个家境贫穷的读书人贾六,寒窗苦读十年,被当地郡的中正发现,但由于出身较低,被评为“中下品”,推荐到西北怀远县作县令。该事件应该发生于 A. 汉朝 B. 魏晋南北朝 C. 唐朝 D. 宋朝 ‎【答案】B ‎【解析】‎ 从材料来看,出身决定了官员品级的高低,说明当时的选官用官制度看重的只是出身。结合所学知识,这种选官用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对应的是察举制;C、D选项对应的是科举制。‎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判断出本题涉及到的选官用官制度是什么。材料中的关键词是出身较低,被评为“中下品”,所以出身是选拔标准,由此可以确定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再结合具体知识便可以判断出时代。‎ ‎49.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 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 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C. 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 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再到科举制,最重要的就是打破世家大族的政治垄断,使教育变成全民的教育,有利于社会文化水平的提升.故B正确;A项说法过于绝对,应排除;科举制不是排除世家子弟入仕而是避免垄断,故C排除;道德水平是九品中正制和察举制所要考察的,所以科举不具备优势,排除D。‎ ‎50. 唐代否定了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的察举制,实行分科考试、差额录取的科举制,这反映出唐代 A. 官员特权受到否定 B. 君主集权得到强化 C. 选才注重知识水平 D. 选官重视思想品德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科举制冲击到了贵族特权,而不是完全否定,所以A不正确,科举制加强了中央集权,而不是皇权,所以B不正确,科举制以考试成绩的好坏录取,重视的是知识和才能,而不是品德,所以D不正确,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科举制 ‎51.唐代确立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均号称宰相,共同承担政务,其主要目的是 A. 提高行政效率 B. 强化君主集权 C. 扩大统治基础 D. 利于集思广益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代确立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均号称宰相,表明唐朝通过三省六部把宰相权力进一步分散,以加强君主集权,故B选项正确;三省六部的运作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政效率,但这不是唐朝确立三省六部的主要目的,而是三省六部产生的影响,故A选项错误;三省六部与扩大统治基础无关,故C选项错误;三省六部确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分散相权来加强皇权,而不是为了集思广益,故D选项错误。‎ ‎52.唐代宗时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 A. 门下省 B. 中书省 C. 御史台 D. 尚书省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唐朝三省六部制。结合所学可知,唐代具有审议职能和封驳之权的部门是门下省,所以给事中是门下省官员,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给事中是门下省的官员,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不具备审议与封驳之权;C选项错误,御史台是唐朝的监察机构,不具备审议与封驳之权;D 选项错误,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不具备审议与封驳之权。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53. 唐代陆贽在谈到租庸调制时说:“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这说明租庸调制 A. 基本特点是以丁计税 B. 实行以田亩为主的征收标准 C. 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 反映了国家对人身控制的松弛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经济。租庸调制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赋税制度。租庸调制下的田是按人口来分的,而征收租、庸、调的依据就是人丁,这就说明租庸调制主要是“以丁计税”。“租”和“调”是实物地租,“庸”是指可以纳绢和布代替徭役。因此,实物地租和劳役地租并存。这种地租形态是商品经济不够发达的表现。唐朝实行租庸调制,就是为了严格控制农民,以增加财政收入、保证兵源。所以A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代监察制度 ‎54.唐朝后期推行两税法: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资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这一政策 A. 放松了国家对劳动力的人身控制 B. 导致了唐代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 C. 税制更加繁复增加了农民的负担 D. 巩固了封建国家的土地所有制度 ‎【答案】A ‎【解析】‎ 据材料中“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等信息可得出国家允许人口流动,说明国家放松了对劳动力的人身控制,故A项正确;藩镇割据是因为地方节度使权力过大,与两税法无必然联系,故B项排除;两税法只征收地税和户税,使税制得以简化,而不是更加繁复,故C项排除;两税法是在土地兼并,均田制瓦解的情况下推行的税法,因而并不能巩固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故D项排除。‎ ‎55. 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是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其最重大的意义在于 A. 取消了人头税,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B. 增加了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 C. 改变了长期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 D.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税法最深刻的影响就是使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减轻,C选项符合题意。摊丁入亩取消了人头税,A选项排除。增加了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不属于最重要的意义,B选项排除。两税法不限制土地兼并,不利于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D选项排除。‎ ‎56. “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A. 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 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C. 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D. 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答案】A ‎【解析】‎ 试题解析:东晋的儒者陶渊明、南朝刘宋道士陆修静、东晋僧人慧远三人属于不同时期的人物,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故事的虚构,表明儒道佛三教文化的共依共存,体现了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A项正确;B项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发生于西汉,时间不吻合,排除;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与材料联系不大,C项排除;D项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说法不符合史实,唐宋尤其是宋代风格以写意为主,排除。故选A。‎ ‎57.在一次鉴宝活动中,某持宝人持有下图所示《多宝塔碑》书法名篇,专家鉴定组分析其特点是“肥硕健壮、雍容大度、敦厚雄浑”,如“蚕头燕尾”。如鉴定结果是该作品为真迹,其作者是( )‎ A. 东晋王羲之 B. 唐朝颜真卿 C. 唐朝柳公权 D. 宋代黄庭坚 ‎【答案】B ‎【解析】‎ ‎【详解】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创造了“颜体”,代表作是《多宝塔碑》等,答案为B;王羲之是以行书著称,从图上看是楷书,A错误;柳公权的字骨力劲健,代表作为《玄秘塔碑》,不符合题意,C错误;黄庭坚擅长行书、草书,与材料不符,D错误。‎ ‎58.据宋代路振的《九国志》记载,唐哀帝时攻打豫章(今江西南昌),“发机飞火”,烧毁了该城的龙沙门。由此可知( )‎ A. 唐末火药已经用于军事 B. 唐代炼丹家发明了火药 C. 军事需要促使火药发明 D. 宋代文献最早记载火药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唐哀帝时攻打豫章(今江西南昌),‘发机飞火’”表明唐末军事上使用火药,答案为A;东晋时葛洪《抱朴子》中记载火药的发明,B错误;CD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59. 文献与考古表明,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氏锦”。这表明 A. 外来文化改变了唐代的社会生活 B. 唐代中后期手工业趋于衰落 C. 外来的丝织技术超过了唐朝 D. 中外文化交流互动日益深入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唐代的外交,唐代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外来文化只能说是丰富了唐代的社会生活,而不是改变了,A项不能选;材料表明在唐代有外国的丝织品传入中国,并不能说明我国手工业衰落,技术落后,应该是体现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所以,B、C不正确,A项材料未有体现;所以选D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唐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外经济、文化交流(课标外)‎ ‎60. “舍身取义传道艺,唐风漾溢奈良城”。这两句诗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 张骞通西域 B. 唐僧玄奘西游天竺研究佛学 C. 郑和七下西洋 D. 唐僧鉴真东渡日本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奈良这一地在日本,因此与唐僧鉴真东渡日本有关,故D正确。‎ ‎61.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A. 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 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 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 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从商朝到西周,王位继承方式由“兄终弟及为主”转变为“父死子继为主”。这说明王位世袭方式发生了一定转变。故答案为B项;禅让制强调选贤举能,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排除A项;材料没有信息涉及君主寿命的长短,并且它与王位世袭方式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项;西周实行宗法制,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说明血缘纽带关系是强化而非弱化,排除D项。‎ ‎62.“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A. 宗法制 B. 禅让制 C. 郡县制 D. 察举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制度,材料“教民亲爱,莫善于孝”突出的是血缘关系,二者相符,A选项正确。禅让制属于原始社会推举首领的制度,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郡县制属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物,并不强调血缘关系,C选项排除。察举制属于汉代的选官制度,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 ‎63.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A. 加强了货币管理 B. 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 削弱了诸侯实力 D. 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朝廷这种做法具有强制性、专卖性和暴利性。这从经济上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同时削弱了诸侯的经济实力。故答案选C项;材料没有信息涉及货币政策或者币种变化,无法得出加强了货币管理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经济方面,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的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符合主旨和史实,排除B项;D项说法不准确,应该是加强了而非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排除。‎ ‎64.下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A. 自耕农经济盛行 B. 土地集中现象突出 C. 均田制破坏严重 D. 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答案】A ‎【解析】‎ 均田制条件下一般的自耕农授田是20亩,一家的几个男丁露田与桑田加在一起应当超过20亩,结合材料中20~130亩占户数比例的74.1%,可推知这部分应该是自耕农土地,所以选A项。通过对材料数据的分析可知,131亩至300亩以上的土地所占的比例较小,故不能得出B项。唐朝后期均田制已经崩溃,故C项错误。D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 ‎【考点定位】中国古代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均田制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解读图表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学生易错选B、C两项,主要原因是学生忽视了材料数据,不知道多少亩土地算是自耕农。‎ ‎65. 史学家钱穆先生说:“租庸调制的精神,不仅在于轻徭薄赋,而尤重为民制产。”下列对“租庸调制”解读正确的是( )‎ A. “调”是指缴纳一定量的谷物 B. “租”是指缴纳一定量的绢和布 C. “庸”是指缴纳一定的银子代役 D. 在租庸调制下农民生产时间具有一定的保证 ‎【答案】D ‎【解析】‎ ‎【详解】租庸调制规定,凡是均田人户,不论其家授田是多少,均按丁交纳定额的赋税并服一定的徭役,保障了农民的生产时间,D选项符合题意。租即田租,每年要缴纳一定数量的谷物,A选项错误。调指的每年定期缴纳一定的绢布,B选项错误。庸则是力役,百姓定期向官府服力役,C选项排除。‎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