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3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第1讲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学案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第1讲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通史体系建构 先秦(远古至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秦汉(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时期,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 政治上,从分封制、宗法制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经济上,经历了由原始农业到小农经济的演变,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主体。小农经济形成并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形态;土地制度由井田制向封建土地私有制转化。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商业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思想文化上,从百家争鸣到儒学独尊,儒学官方地位得以确立,中国传统文化奠基并发展起来;文学体裁多样;实用科学兴起。 真题典例 深挖考情晰方向 1.(2019·全国卷Ⅰ)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说明西周王位更替时间相比商朝较长,这是因为西周确立宗法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王位继承方式产生变化,故选B项。禅让制强调选贤举能而不是“兄终弟及”,排除A项;王位世袭与君主寿命无关,排除C项;材料中“兄终弟及”和父子相传都是体现血缘,且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说明血缘纽带关系是强化而非弱化,排除D项。 2.(2019·全国卷Ⅰ)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 A.加强了货币管理 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削弱了诸侯实力 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的“千户侯”参加献礼时,必须购买40万钱一张的“皮币”用来置放礼物,朝廷的这种做法会使诸侯王的经济实力受到极大削弱,C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对货币的管理情况,A项错误;汉武帝时期通过实行儒学独尊,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与材料无关,B项错误;朝廷这种做法是加强而非“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D项错误。 3.(2019·全国卷Ⅱ)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 A.王国势力强大 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 C.现实统治需要 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答案 C 解析 结合材料和所学可知,单一的学说难以适应复杂的统治需要,新道学适应了西汉初期修养生息、恢复生产、巩固政权的需要,而新儒学适应了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C项正确。王国势力强大是董仲舒新儒学出现的一个因素,巩固统治才是主要因素,排除A项;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本质上属于文化专制,而不能体现对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B、D两项错误。 4.(2019·全国卷Ⅲ)“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 A.宗法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强调的“孝”“悌”等思想都受到宗法观念的影响,其产生的制度渊源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A项正确。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末期部族联盟首领产生的方式,和题干材料无关,B项错误;郡县制是对地方实行有效统治的行政管理制度,与材料中的“孝”“悌”等思想无关,C项错误;察举制是汉代开始实行的选官制度,与材料中“孝”“悌”等思想的产生无关,D项错误。 5.(2018·全国卷Ⅰ)《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列举的《墨子》中记载的一些内容都是先秦时期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是劳动人民智慧的反映,故C项正确。墨子的科技成就是墨家独有的,没有吸收其他各家的思想,故A项错误;中国古代传统科技一直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故B项错误;墨家代表的是普通劳动人民的利益,其成就体现不出贵族阶层的旨趣,故D项错误。 6.(2018·全国卷Ⅱ)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答案 A 解析 商汤认为四面密实的网会将鸟兽杀绝,所以采取了“去其三面”的做法,这表面看是对鸟兽的仁慈,不赶尽杀绝,实际上《史记》的作者意在说明商汤能够建立商朝是其仁德的结果,故选A项。夏商时期农耕是主要的经济活动,故B项不符合史实;保护生态环境与材料主旨不符,而且材料没有说到商朝建立之后的事情,故排除C项;材料提到的是商汤的举动与夏商更替的关系,而不是资源争夺,故排除D项。 7.(2018·全国卷Ⅱ) 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答案 B 解析 西汉文景时期,百姓需将粮食换成钱币以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自耕农失去了土地,使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故选B项。汉代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故排除A项;C项结论无法从材料中得出;税收由政府掌控,富商大贾只是操纵物价,故排除D项。 8.(2018·全国卷Ⅲ)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下图。据此可知,战国以前( ) 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 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 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 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 答案 D 解析 由图片信息可知,铁器实物的分布主要是在经济较为发达的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说明铁器分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故D项正确。材料中提到发现了铁器实物,并未说明是铁制农具,排除A项;新疆发现地与中原发现地并未连接成为整体,无法体现联系紧密,排除B项;材料中提到发现的铁器实物中有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因此不能得出冶铁技术普及的结论,排除C项。 9.(2017·全国卷Ⅰ)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答案 A 解析 题干材料反映了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分封王族等到各地建立诸侯国,从而使周的文化影响也因此覆盖其所辖之处,客观上推动了文化的交流;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加强了文化认同,故选A项。在西周分封制下,诸侯具有较大的自主权,没有形成君主专制局面,排除B项;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直接控制的地区称为王畿,诸侯国有相对的独立性,周天子对地方是间接控制,排除C项;题干没有提到贵族的世袭特权问题,排除D项。 10.(2017·全国卷Ⅲ)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文字的频繁使用 B.书写材料的不同 C.各国变法的实施 D.“书同文”的推行 答案 A 解析 文字的发展演变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春秋战国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汉字的使用更为广泛和频繁。为了书写方便,人们对文字的丰富、发展做了有益的尝试,使文字由繁到简,故A项正确。书写材料不同未必会影响文字字形的变化,故B项错误;字形的变化是为了书写方便,而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是为了富国强兵,二者没有直接联系,故C项错误;“书同文”是在秦统一全国后推行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11.(2017·全国卷Ⅲ)《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 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 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 答案 C 解析 从材料中的信息可知,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凭借自身的努力和智慧成为郡、县、乡里程度不同的富人,不可胜数。这反映了西汉前期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并未反映人们对 “义利”的看法,故A项错误;西汉前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故B项与史实不符;材料反映了人们凭借勤劳和智慧致富,没有体现地方豪强势力对郡县的控制,故D项错误。 12.(2016·全国卷Ⅰ)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答案 C 解析 《尚书》即上古的书,它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后由孔子整理并从中汲取营养。《论语》主要记录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尚书》成书远早于《论语》,但汉代尊为儒学经典的“五经”不包括《论语》,说明汉代人认为儒学来源于远早于孔子的久远历史传统,故C项解释合理。“五经”中《尚书》的出现时间远早于《论语》,故A项错误;汉代儒学没有背离孔子的儒学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出汉代儒学对儒学传统的追溯,说明秦始皇焚书并未断绝儒学传统,故D项错误。 13.(2016·全国卷Ⅰ)下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答案 D 解析 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汉代出现了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田庄,农事图体现的正是汉代大地主的田庄上多人共同劳作的情景,故D项符合题意。个体农户劳动力有限,不会出现农事图中多人共同劳作的情景,A项错误;农事图体现的是多人共同劳作,无法说明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B项错误;汉代不存在土地公有制,C项错误。 14.(2016·全国卷Ⅲ)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答案 B 解析 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这表明西周时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因此B项符合题意。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的甲骨文是继承关系,并非全新的文字体系,故排除A项;宗法制是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C项与史实不符;青铜器主要用作祭祀用的礼器和战争用的兵器,从商代到西周,其功用并未发生重大改变,故D项错误。 15.(2016·全国卷Ⅲ)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答案 B 解析 题干材料信息表明,秦朝灭亡后,萧何重视整理秦朝的国家档案文献,并为汉所用,即“汉承秦制”,因此汉初统治全国,靠的是继承了秦朝的典章制度,故应选B项。汉初崇尚黄老之学,排除A项;题干材料强调汉初充分发挥了文书的功能,排除C项;材料意在表达汉初对秦朝典章制度的继承,而非官员熟知秦朝典章制度,排除D项。 16.(2015·全国卷Ⅰ)《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答案 A 解析 由材料可知,一个农夫可以养活几口人,这说明农业收益的增加能较好地促进小农经济的形成,故A项正确。农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排除B项;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是促进农业收益增加的原因,并非结果,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大土地所有制的问题,排除D项。 17.(2015·全国卷Ⅰ)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可知,皇帝母族得到重视,故C项正确。A项是其目的之一,不是背景,可排除;外戚干政违背了“家天下”的观念,排除B项;王国问题在汉武帝时期得到解决,排除D项。 18.(2015·全国卷Ⅱ)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答案 C 解析 儒学是中国古代主流文化,是符合现实政治需要的正统思想,故A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不出儒学家反对社会变革,故B项错误;据材料“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可知,儒学家要求统治者像古代圣贤一样以完美的道德治国,体现的是一种理想化的政治要求,故C项正确;儒者称颂“三代”之美,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是希望统治者实行仁政、德治,实现儒家的治国理念,不是希望恢复先代的政治制度,故D项错误。 19.(2015·全国卷Ⅱ)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答案 A 解析 郡太守是地方行政官员,材料中汉宣帝强调地方郡太守与皇帝共治天下,也就是强调地方吏治对国家稳定的重要性,A项正确。材料信息只反映了地方吏治的重要性,并没有说明中央与地方的集权与分权情况,B项错误;据所学知识可知,汉代以后地方行政制度多有变化,C项错误;D项材料无从体现,错误。 回归基础 主干知识再回顾 一、夏、商、西周时期 1.夏朝: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的制度开始,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2.商朝:(1)王位世袭制:方式有父子相传和兄终弟及。 (2)王权特点:国家大事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3)行政管理制度: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地方封侯和伯,作为臣服于商朝的方国首领。 3.西周:(1)分封制 目的:进行有效统治,拱卫王室。 内容:①对象:周王把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②义务:诸侯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③权利: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实行再分封,并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权利。 影响:①积极:巩固王权,加强统治;开发边疆,稳定秩序;国家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 ②消极: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随着诸侯国势力壮大,到西周后期,分封制遭到破坏;等级森严,等级观念浓厚。 (2)宗法制 目的:巩固分封制所形成的统治秩序。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特点:血缘纽带和政治关系相结合,实行族权和政权结合,家国一体。 影响:实现族权与政权、国与家的结合,保障各级贵族能享受世卿世禄特权,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 (3)礼乐制度: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 4.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与王权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等级森严。 二、春秋战国时期 争霸与兼并战争不断,王室衰微,宗法制、分封制走向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得到确立。 三、秦朝时期 1.确立皇帝制度:皇帝总揽司法、立法、行政和军事等大权。 2.中央政府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 3.地方行政机构实行郡县制:郡、县长官都由皇帝任免。县以下设乡、里等基层机构。 四、两汉时期 1.中央集权的巩固:汉初郡国并行;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并加强了对地方的监察。 2.君主专制的加强:汉承秦制;形成了中外朝制度,君主专制得以加强。 3.选官制度:察举制,举孝廉。 4.监察制度:秦朝的御史大夫、汉代的刺史。 一、远古时代 1.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 2.先民们已经学会了养蚕和缫丝等技术。 二、商周时期 1.农业:使用少量青铜农具,主要农业生产工具是耒耜;井田制(土地国有制)是主要的土地制度;耕作方式是集体劳作。 2.手工业: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由官府垄断,被称为“官营手工业”;商代人们已经能够烧制出原始瓷器,能织出多种丝织品;西周时,铁器出现,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3.商业:商朝时商业就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贝成为了一种实物货币;西周时,在较大的城邑都出现了市集。 三、春秋战国时期 1.农业: 铁犁牛耕的逐步推广,导致井田制遭到破坏并逐渐被土地私有制所代替;兴建了都江堰、郑国渠等水利工程;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我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态;重农政策开始出现。 2.手工业:官营(主导)、民营和家庭手工业并存,冶铁、丝织业发展较快。 3.商业:官营局面被打破;出现了富足的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抑商政策开始出现。 四、秦朝时期 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统一货币等措施有利于加强各地经济交流。 五、两汉时期 1.农业:牛耕普及,出现了耧车、代田法和二牛一人犁耕法;兴建了漕渠等水利工程。 2.手工业:开始用煤炭做燃料冶铁;东汉杜诗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丝绸远销欧洲并获得“丝国”称号;东汉烧制出成熟的青瓷。 3.商业:盐铁官营;专供贸易的“市”出现,但时间和地点都受到政府严格限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业发展艰难;西汉时开通了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 一、春秋战国时期 1.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基础。 2.科技:战国时期发明了指南仪器——司南,出现了现存最早的星表——《石氏星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计算工具——算筹。 3.文字、文学艺术:商代甲骨文——汉字完整体系形成;《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体的代表是《离骚》;帛画《人物龙凤图》等。 二、秦朝时期 秦朝统一文字,以小篆作为标准字体通行全国;焚书坑儒政策,使儒学受到沉重打击,禁锢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三、两汉时期 1.思想:由“无为而治”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治国思想更能适应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 2.科技:西汉前期已经出现纸,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出现了《九章算术》《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氾胜之书》等科技论著。 3.文学:汉赋以华丽的辞藻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注重排比,文采华丽。代表作有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和东汉张衡的《二京赋》。 要点深化 潜心研磨思关键 1.多维视角认识西周国家制度 (1)核心内容 ①西周实行宗法制原则下的分封制。以维护宗法制为目的的礼乐制度,与以封邦建国为主要内容的分封制以及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构成西周古代宗族国家制度的核心内容。 ②分封制度、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三者互为表里,紧密相连,反映了周朝政治制度的成熟。 (2)国家结构 ①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 ②西周作为一代王朝,虽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然是其最本质的特点。 (3)显著特点 ①以血缘为纽带的“家国同构” 所谓“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严格的家长制。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家庭治理的形式扩大到国的范围。 ②贵族政治特征明显 世卿世禄制下,官僚都是贵族,贵族有封地但无薪俸。诸侯国内的劳动者不对国家承担赋税等义务,只对诸侯履行义务。 2.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从经济构成的角度看,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具有以种植业为主、以家庭饲养业为辅的特点。 (2)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由于牛耕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的不断改良,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完善。 (3)从生产模式的角度看,以家庭为单位、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4)从土地所有制的角度看,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导的封建土地私有制,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重要特点。 3.小农经济的地位和影响 (1)概念:以家庭为单位、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 (2)地位: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3)影响 ①政治:小农经济是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经济基础,中央集权制度又是分散的小农经济的重要保障,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以保证小农经济的发展。 ② 经济: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是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实施的根源。小农经济的脆弱性、落后性,要求统治阶级抑制工商业的发展,防止工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 ③科技文化:小农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与农业相关的古代科技的发展。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多集中在农学、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领域,造就了中国古代科技实用性、实践性的特点;同时,小农经济发展的落后性也决定了中国古代科技无法实现根本性的突破,无法发展为近代科技;古代许多文学作品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理想和憧憬。 ④民族心理与家庭伦理观念:小农经济下的中国农民具有忠厚老实、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也有狭隘和保守的缺点;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封闭性、保守性,导致“重男轻女”“安土重迁”等思想观念的产生;同时也铸就了中国古代注重孝道、重视邻里和睦的观念。 4.诸子百家对立主张的比较 (1)治国主张:儒家主张“仁政”,反对严刑峻法;而法家主张法治,强调严刑峻法。 (2)伦理观:孟子主张“性本善”;而荀子主张“性本恶”。 (3)人与自然的关系:荀子主张“制天命”;而老子主张“顺自然”。 (4)人生态度: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而道家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强调“超脱”。 5.不同史观审视百家争鸣 (1)唯物史观角度: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奴隶制瓦解、分封制崩溃、封建制确立的时代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形成的大背景,这体现的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 (2)阶级史观角度:孔子主张社会有序,老子主张统治者“无为”,代表的是没落贵族的利益;墨子代表下层劳动者利益;其他如孟子、韩非子等则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 6.先秦儒学的基本特征 政治特征 重视传统、注重继承;政治和伦理相结合;在治国方略上主张德治,以德为主,德刑相辅,强调为政以德;重人治,注重对人进行引导的礼治而不是对人实施纯粹强制的法治;和贵中庸;在天与人的关系上重于人事,虚于天命 伦理特征 强调仁和礼,仁是思想的内核。仁是主观道德修养,礼是客观制度规范 经济特征 认为人民的贫富与国家的治乱安危有很大的关系。同时提倡对财富欲望加以节制,要重义轻利 教育特征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他创办私学,开创了平民能够接受教育的新时代。先秦儒家除了重视礼、义、信等,还注重培养为政治国的能力,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与统一 7.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概念 (1)专制主义:指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至行使军权、行政权、财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指决策方式) (2)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中,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指政权组织形式) 8.汉朝政治的特点 (1)布衣将相:是指西汉开国诸臣授官将相的人绝大多数“起自布衣”,这些人大都没有贵族头衔,称之为“布衣将相”。这既是对秦末农民起义结果的承认,也是削弱贵族势力的必然产物。 (2)重视母族亲属关系:汉代皇室的母族势力受到了充分的重视,西汉出现了吕后暴政和窦太后的专权,东汉出现了外戚干政的局面,这些都是母族势力强大的表现。 (3)儒士受到重用:汉初,重视“黄老之学”,但是,并不排斥儒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士受到了重用,几乎垄断了汉代官僚体系。 (4)地方势力强大:汉初,王国是中央集权的主要威胁。王国问题解决后,豪强地主逐渐成为威胁中央集权的主要力量,最终导致了东汉的灭亡和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 9.秦汉时期的经济政策 (1)秦朝的经济政策:在经济上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大力发展封建土地私有制,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2)汉朝的经济政策:归纳为限田、重农、抑商三个方面。 西汉进一步发展封建土地私有制,于是土地买卖和土地兼并迅速盛行起来,成为普遍的社会经济现象,两极分化的弊端也开始暴露出来。为使重农政策落到实处,两汉对勤于耕作的农民减免赋税。 (3)几种重要的经济制度 ①盐铁官营:盐铁官营是指中国历史上对盐铁实行专卖政策的财政措施。虽然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抑制商人势力,改进与推广先进技术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但亦不免带有封建官营事业共有的弊病,如不少铁器质量低劣,价格昂贵,还有强迫人民购买及强征人民作役的弊病。 ②田庄经济 a.西汉末年,豪强地主已经建立田庄。东汉王朝建立后,由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盛行,土地兼并的迅速发展和西汉末年的战乱等原因,田庄得到发展。地主田庄的内部,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b.汉代地主田庄是伴随着汉代封建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是历史的必然。大地主田庄虽然存在许多弊端,诸如恃强凌弱,以众欺寡,在某种程度上控制大量人口,把持一方政治经济命脉。但是,在社会保障不健全、天灾频繁、战乱不断的东汉社会,地主田庄对发展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维护一方稳定,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稳固东汉统治,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10.汉代儒学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与发展 (1)继承:汉代新儒学继承了先秦儒学的“仁”“仁政”“礼”“为政以德”“民本”等思想。 (2)发展 ①增加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理论,更加强调“君本”思想;又增加了“大一统”“中央集权”思想,这些都符合汉武帝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 ②兼收并蓄,融合道家、阴阳家、法家等各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两者区别:孔孟儒学强调“教化”“个人思想修养”,而汉代儒学则逐渐官方化,成为官方哲学,是统治者进行统治的思想工具。 11.秦汉的礼法制度及特点 (1)秦汉的礼法制度 ①秦用周礼,随着秦汉帝国中央集权的君主官僚政体的确立,形成皇帝独尊、家国一体新格局,汉承秦制,礼制发达。 ②到汉武帝之后,法家的郡县制与儒家的礼乐制合流,董仲舒提出的三纲思想促成宗法家族的父子、夫妇伦理与国家的君臣之道高度同构,伦理与政治高度一体化。君与臣之间、官与民之间、民与民之间,皆是相对的私人伦理关系,各种宗法家族人情融入法律政治领域,以礼入法,以礼规范法,形成礼法一体的思想政治传统。 (2)特点:外儒内法 ①外儒内法是中国从汉代到清代长时间内国家政权实行的一系列国家政策的内在指导思想。即表面上推崇儒家思想,但是实际操作上依赖法家思想,往往是儒法结合、儒法互济。 ②外儒内法的统治术,决定了中国封建社会自古以来即是人治而非法治——因为从外表上看,一切法都被规范在仁德的范围之内了。 通史视角 纵横贯通明逻辑 1.理解先秦时期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之间的关系 先秦时期最主要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是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宗法制和井田制。前两者是上层建筑,后者是经济基础,前两者是由后者决定的。在井田制下,土地归周王所有,以此为前提,周王才能把土地分封给诸侯臣下,推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井田制的瓦解,分封宗法制也瓦解了。 2.夏商周三代文明对后世的影响 (1)商周的宗法观念——皇权政治与宗亲观念的源头:宗法制是利用血缘关系亲疏来维护政治上尊卑贵贱秩序的政治制度,随周朝统治的崩溃而结束,但对后世皇权政治和宗亲观念影响深远。皇位继承的嫡长子制原则、“家国同治”的统治理念、“认祖归宗”的传统观念等都是宗法制的体现。宗法观念成为中国的传统思想,形成中华民族的亲情友爱之情。 (2)分封制形成的等级观念:分封制与宗法制是支撑周代政权的两大支柱,分封制造成土地和政治权力的层层分割。分封制所造成的等级秩序,不仅体现在政治层面,而且贯穿在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之中。即便是经历了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的激烈冲击,由分封制强化的贵族等级秩序及其意识仍存在。 (3)文字的出现对文明传承的意义:甲骨文、钟鼎文是语言符号,它们的出现使记录历史、传承文明得以实现,使文明发展不至于中断,使华夏文明自成一系。 (4)经商观念:夏商周三代逐渐形成的经商观念深刻影响后世,由于三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经商以地域间相邻侯国为主。 3.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角度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1)从政治上看,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主要表现为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各国纷纷变法。分封制走向崩溃,宗法制遭到破坏,国家由分散走向统一集权。 (2)从经济上看,由井田制向封建土地私有制转型。主要表现为铁犁牛耕出现,井田制逐渐瓦解;新的赋税制度(如初税亩)确立,经营方式改变;小农经济形成,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确立。 (3)从思想上看,由礼乐文化到诸子百家争鸣。法家的“集权”和“法治”思想为秦走向统一并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理论基础。 4.秦汉时期的政治与经济、思想之间的关系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大一统时期,国家统一是这一时期政治上的典型特征。国家统一有利于各地经济交流,特别是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加速了各地经济的发展。 秦汉时期政治上的统一也要求统治者通过思想上的统一来加以巩固。秦朝时期实行“焚书坑儒”,使儒家思想遭到摧残;西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获得了独尊地位。儒学地位的变化反映了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深受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影响。 5.秦汉时期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1)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确立和巩固。秦建立突出君主至尊地位的皇帝制度,推行郡县制,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汉承秦制,在中央与地方关系上,与秦相比,有所损益。汉初“郡国并行”,后期得到纠正。对地方官员的监察,逐渐制度化。通过以上制度、政策的继承与调整,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政体在汉代得到了完善和巩固。 (2)长期统一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根基。秦汉的贡献不仅在于开拓疆域、确立中国腹地大格局,还使国人逐渐养成国家统一的心态。统一国家所形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之大,确实是前所未有的。 (3)汉代士人以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影响历史发展。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士人著书立说,影响了传统文化和社会发展。 高效预测演练 考向 分封制的作用 (2019·安徽安庆二模)王玉哲在《中华远古史》中讲到,“商汤前后,夏、商、周是三个大小不同的民族并立,它们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没有后人所想象的那种君臣隶属关系。……那种君臣上下隶属的体系,是从周公东征胜利,占领了广大地区,创立了一套完整的分封制度以后,才逐渐形成的。”这说明( ) A.周公东征前国家尚未正式形成 B.分封制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C.分封制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管理 D.世袭制到周公以后才逐渐形成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那种君臣上下隶属的体系,是从周公东征胜利,占领了广大地区,创立了一套完整的分封制度以后,才逐渐形成的”可知,分封制明确了周王与诸侯之间的权力义务关系,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故选C项。夏朝国家正式形成,排除A项;夏商周三代,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B项;世袭制在夏朝就已形成,排除D项。 考向 宗法制的作用 (2019·河南郑州检测) 据《史记》等文献记载,周武王临终前曾考虑到当时严峻的政治形势,意欲让周公旦继承王位,但周公旦最终却并未即位而是由年幼的成王(武王之子)登基,自己精心辅政,平定武庚、管、蔡等人的叛乱,最后归政于成王。周公旦的举动( ) A.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B.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 C.说明当时王位继承秩序混乱 D.促进了西周分封制的完善 答案 B 解析 依据材料“但周公旦最终却并未即位而是由年幼的成王(武王之子)登基”可知,这体现了宗法制的相关内容,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对地方管辖的内容,排除A项;西周时期按照宗法制继承王位,并非秩序混乱,C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分封制的内容,排除D项。 考向 西周治国理念 (2019·湖北八校二联)为调和“礼”和“刑”这两套社会规范在德政下的冲突,西周统治者明确提出了“明德慎罚”“德主刑辅”的基本观念,使“刑”这一消极社会规范成为西周辅助德政的重要手段。由此可以说明西周时期( ) A.已经萌发了重民思想 B.外儒内法得到运用 C.统治者注重自身修养 D.仁政思想受到推崇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明德慎罚”“德主刑辅”可以看出,西周时期重视德治,萌发了重民的思想,故A项正确。外儒内法的治国思想是在西汉汉武帝之后形成的,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不是统治者的自身修养,而是统治政策,排除C项;仁政思想是战国时期孟子提出的,不符合题干西周的表述,排除D项。 考向 经济政策与社会现实的相互作用 (2019·新疆二模)《吕氏春秋·上农》中记载: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材料表明( ) A.重农抑商政策利于国泰民安 B.该思想对商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C.侧面反映出商业的悠久历史 D.商业发展是社会变革的根源 答案 A 解析 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作者认为人民从事农业,社会就会安定;相反,如果人民“舍本(农业)而事末(工商业)” ,就会招惹很多是非,因此材料表明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国泰民安,A项符合题意。材料认为商业发展不利于社会稳定,主张限制商业发展,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商业发展历史悠久,排除C项;生产力发展是推动社会变革的根本原因,排除D项。 考向 春秋时期的社会转型 (2019·广东广州二模)周王朝史官是由周王任命的世袭官职,从事档案管理工作。春秋前期,史官流向诸侯国;中晚期以后,他们又逐渐流入卿大夫家,并导致了家史的兴起。这一变化反映了( ) A.旧有社会秩序的破坏 B.周天子重视地方档案工作 C.家国一体观念的形成 D.贵族垄断学术的局面被打破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春秋时期,史官逐渐向下流动,这反映了下层贵族实力的增强,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原有的统治秩序遭到破坏,故选A项。“春秋前期,史官流向诸侯国”不是周天子的安排,排除B项;C、D两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考向 秦人治国理念的特点 (2019·甘肃二模)从秦建国到始皇统一天下,秦人津津乐道的问题都是农战、攻伐、垦荒、开塞、徕民、重本抑末等对国计民生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事。这说明秦人的治国理念具有( ) A.极其鲜明的开放性 B.开拓创新精神 C.功利实用主义倾向 D.锐意进取意识 答案 C 解析 题干中“秦人津津乐道的问题都是农战、攻伐、垦荒、开塞、徕民、重本抑末等对国计民生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事”,强调的是眼前的功效和利益,与当时的切实利益紧密相连,故选C项。A、B、D三项均不符合材料,排除。 考向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019·湖北八校二联)汉武帝时期,政府将冶铁、煮盐、酿酒等民间生意收回并禁止诸侯国铸钱。上述措施有利于( ) A.强化皇权专制 B.加强中央集权 C.促进商人崛起 D.形成藩镇割据 答案 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和铸币权收归中央的措施,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削弱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加强中央集权,B项符合题意。盐铁官营是地方政策,与加强皇权无关,排除A项;盐铁官营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民间商业的发展,排除C项;藩镇割据局面是在唐中叶后出现的,排除D项。 考向 汉代农业 (2019·内蒙古包头二模)下图为汉代画像石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中原地区人地矛盾的缓和 B.田庄的管理方式较为落后 C.个体农户精耕细作的特点 D.雇佣关系成为普遍的现象 答案 C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图中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是精耕细作传统农业的体现,故选C项。材料无法体现“中原地区的人地矛盾”,排除A项;田庄采用集体耕作的方式,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雇佣关系”,排除D项。 考向 汉代儒学的影响 (2019·山东滨州二模)下表为西汉丞相出身表 出身 前期 中期 后期 功臣 10 3 0 功臣子 3 5 0 外戚宗室 0 3 1 掾史文吏 0 8 2 经学之士 0 1 10 这反映出西汉时期( ) A.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加强 B.丞相权力逐渐被削弱 C.外戚干政导致社会衰弱 D.儒学政治影响力增强 答案 D 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西汉丞相任用由以功臣、功臣子为主转变为以掾史文吏、经学之士为主,结合所学可知,经学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表现,所以这主要体现了儒学政治影响力的增强,故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西汉丞相出身变化,无法从整体上体现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A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丞相权力的变化,B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外戚宗室任丞相数量较少,无法得出外戚干政导致社会衰落的结论,C项错误。 考向 隶书的特点 (2019·江西南昌二模)隶书把用作偏旁的独体字规定特殊的形态,例如“刀” 作右旁时则写成“刂”,使隶书较篆书易记、易写,从用笔到结字所形成的风格,显得既庄重严整,又变化多姿。这反映了汉字的演变( ) A.体现了审美和实用双重取向 B.取决于统治者的文化政策 C.根源于封建经济的不断发展 D.跟随于官方文书的使用率 答案 A 解析 材料“使隶书较篆书易记、易写”体现的是实用,“显得既庄重严整,又变化多姿”体现的是审美,故A项正确。B项“取决于”表述有误,排除;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合,排除;D项材料并没有体现,排除。 考向 秦汉时期内地与西域关系 (2019·山东日照二模)《仓颉篇》是秦汉时期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识字课本。20世纪以来,在今新疆和田地区的尼雅遗址、甘肃玉门和敦煌等地陆续出土了《仓颉篇》木简,其内容与在安徽阜阳等地出土的汉简《仓颉篇》相似。据此可以验证秦汉时期( ) A.内地与西域文化交流情况 B.文字统一对大一统的促进 C.中央政府管辖西域的史实 D.西域教育发展的悠久历史 答案 A 解析 结合材料可知,在古西域地区出土的《仓颉篇》木简,其内容与在安徽阜阳等地出土的汉简《仓颉篇》相似,这反映了内地与西域的文化交流,故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统一问题,排除B项;书简内容相似不能说明管辖问题,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教育历史悠久,排除D项。 考向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2019·安徽芜湖5月模拟)钱穆认为: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源于五经,是人与人、族与族、文与文相接相处的精神,是“天下一家”的崇高文化理想。传统礼乐教化代替了宗教的功能,但不与宗教相敌对,因此不妨称之为“人文教”。这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 A.是宗法制的产物 B.是一种宗教信仰 C.受宗族观念影响 D.重视历史和教育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源于五经……传统礼乐教化代替了宗教的功能” 可知,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重视历史、重视教育,故D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特点,宗法制、宗族观念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A、C两项;材料“传统礼乐教化代替了宗教的功能”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不是一种宗教信仰,排除B项。 通史作业 一、选择题 1.(2019·四川绵阳三诊)商人尚鬼,认为鬼神主宰万事万物,唯有商王能受其感应;周人则认为“天命靡常,唯德是辅”,“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这一解释意在说明( ) A.新政权统治的合法性 B.商人的主要活动就是祭祀 C.商人从未实行过德治 D.宗教迷信是商灭亡的根源 答案 A 解析 周人认为天命无常,只选有德之人,要顺应民意,民意即天命,反对商王受命于天、唯有商王能感应鬼神的观点,其目的在于说明周代商而立是顺天应民的行为,新政权具有合法性,故选A项。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从未”说法绝对,排除;D项与史实不符,商亡于暴政。 2.(2019·广东六校三模)据《尚书》记载,西周的刑罚制度已很完备,墨、劓、剕、宫、大辟五刑的惩罚极其残酷;而《周礼》中明确指出贵族犯法一般能通过缴纳罚金免刑。由此可知当时( ) A.礼乐制度并不完备 B.宗族治理建立起来 C.出现礼法并用思想 D.社会等级色彩明显 答案 D 解析 通过材料可以看出,西周时期刑罚制度完备,但贵族犯法却可以通过缴纳罚金免刑,这实际上说明当时社会等级色彩浓厚,故选D项。材料并没有体现西周的礼乐制度,排除A项;宗族治理材料未提及,排除B项;材料并没有体现礼法并用的思想,排除C项。 3.(2019·百校冲刺)殷代祭祖时,直系、旁系祖先,未列王位的兄长均在享祀之列,还可颠倒在位者的先后顺序而祭祀,如可将有功异族之士与祖先一同祭祀。西周时期,旁系祖先和未列王位的兄长逐渐失去了享祀资格,而“逆祀”则为社会所不容。这一过程反映了( ) A.尊卑等级秩序的弱化 B.社会生活越来越神秘 C.宗法观念的不断加强 D.早期国家走向了成熟 答案 C 解析 材料“直系”“旁系祖先”“未列王位的兄长”表明商代祭祀带有血缘特征;“旁系祖先和未列王位的兄长逐渐失去了享祀资格”表明西周祭祀重视直系,即重视嫡长子一脉;从商代“可颠倒在位者的先后顺序而祭祀”到西周“‘逆祀’则为社会所不容”可知,西周强调等级尊卑。这些说明从商代到西周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法观念得到了加强,故选C项。西周时期尊卑等级制度强化,不是弱化,排除A项;祭祀祖先是孝道的体现,“神秘”并非材料强调的内容,B项错误;早期国家走向了成熟与材料主旨不符,D项错误。 4.(2019·江苏南京、盐城二模)“子赣(贡)既学于仲尼(孔子),退而仕于卫,废著鬻财于曹、鲁之间,七十子之徒,赐(即子贡)最为饶益。……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这反映出当时( ) A.商人地位遭到了一定抑制 B.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盛行 C.商业发展冲击了等级制度 D.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答案 C 解析 从材料可知,(孔子的弟子)子贡经商致富后可以与国君平起平坐,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商人地位提升,A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区域间长途贩运和统治者实施重农抑商政策,B、D两项错误。 5.(2019·山西三模)西周时的学术、教育与宗教、祭祀有密切关系,由负责宗庙祭祀、记事和文书管理的祝、宗、卜、史掌管。周王室和各诸侯国都设有负责这类事务的官员。东周时,王室衰败,诸侯国动荡,这类职官流落民间,于是就把知识带到了民间。据此可知( ) A.周代实行家国一体的政治制度 B.两周时期私学已经在民间兴起 C.官学是“百家”学说的思想来源 D.东周学术的变迁引起社会动荡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东周时期王室衰败,诸侯国动荡,掌握各种官学知识的职官流落民间,把知识带到了民间,这些人是“士”的主要来源,因此官学是“百家”学说的思想来源,故选C项。材料没有涉及家国一体的政治制度,排除A项;私学兴起,学术下移,是在东周时期,排除B项;社会动荡引起学术的变迁,而非学术的变迁引起社会动荡,排除D项。 6.(2019·天一大联考) 据《左传》记载,公元前548年,楚司马苏掩奉命整治军赋,他对不同类型的田土、山林、水泽等做了精密的测量和计算,然后依据收入确定军赋的数额。这一记载说明当时( ) A.土地国有制度遭到破坏 B.人们已能熟练运用数学知识 C.国家专营思想开始出现 D.诸侯争霸推动各国变法开展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他对不同类型的田土、山林、水泽等做了精密的测量和计算”可知人们已能熟练运用数学知识,故选B项。材料并未体现土地国有制度的破坏,排除A项;材料主旨在于用数学知识测量和计算,看不出国家专营,排除C项;材料只是楚国整治军赋,体现不出各国变法,排除D项。 7.(2019·福建三明三模)秦统一后,秦始皇“徙天下富豪于咸阳十二万户”,“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他还下令“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这些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 A.强化北方防务 B.打击强宗富豪 C.防止割据再现 D.建立专制皇权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可知,秦统一六国后弱化地方,兵权收归中央,目的即是加强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以弱天下之民”可知不仅是加强北方防务,排除A项;秦朝的措施是为了强化中央集权,排除B、D两项。 8.(2019·河北5月大联考)学者王刚指出,伴随秦汉间政治的展开,汉初宰相性格开始从“主事”走向“主臣”。在抛弃事务主义及文牍主义的过程中,通过“主臣”,建设健全的官僚团队,达到“百姓亲附”的目的,从而日渐疏离秦政精神。据此可知,汉初宰相身份的转变有利于( ) A.巩固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 B.提高官僚队伍的文化水平 C.健全关注民生的官僚集团 D.践行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 答案 C 解析 从材料信息来看,“主事”主要是指宰相专注于事务性的问题,而“主臣”主要是指健全官僚团队,亲附百姓,也就是关注民生,故选C项。巩固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与材料信息关系不大,排除A项;提高官僚队伍的文化水平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是汉初的治国思想,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 9.(2019·山西晋中5月调研)东汉以来出现了一个重要的社会变动,许多衣冠世家日益表现出鲜明的文化色彩,官位、族姓与文化结合更加紧密,以致出现了许多世代公卿、世出名士的家族。这表明( ) A.儒学开始成为正统思想 B.家族成为选官主要标准 C.选官制度出现更替迹象 D.九品中正制度已经形成 答案 C 解析 儒学开始成为正统思想在汉武帝时期,排除A项;此时选官的主要标准还是察举制规定的品行,排除B项;根据材料,东汉以来,家族势力日益影响选官制度,出现了察举制向九品中正制转变的迹象,故选C项;魏晋时期形成九品中正制度,排除D项。 10.(2019·山西运城4月测试)汉朝前期,政府多次颁布“鬻爵”诏令(如下表),民户可用钱买爵以减罪或免除徭役,遇到灾困亦可卖爵自救。这一措施( ) 时间 内容 出处 公元前194年 “民有罪,得买爵三十级,以免死罪” 《汉书·惠帝纪》 公元前189年 “夏,大旱。……令民得卖爵” 《汉书·惠帝纪》 公元前168年 晁错上书汉文帝“募天下入粟县官(给国家缴纳粮食)得以拜爵” 《汉书·食货志》 公元前158年 “天下旱,蝗。帝加惠:……民得卖爵” 《汉书·文帝纪》 A.顺应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 B.造成西汉统治前期吏治腐败 C.直接导致国家粮食储备充足 D.使得民户社会地位大大提高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政府多次颁布“鬻爵”诏令(如题表),民户可用钱买爵以减罪或免除徭役,遇到灾困亦可卖爵自救。结合所学可知,这些措施既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又顺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故A项正确。西汉前期政治清明,未出现吏治腐败,B项错误;卖爵只是补充国家财政的辅助手段,C项夸大了其作用;买爵只是少数富裕农户的行为,不会造成农户社会地位的普遍提高,D项错误。 11.(2019·陕西宝鸡二模)汉代农民“外出为庸(佣)”的现象颇为普遍,如第五访“少孤贫,常佣耕以养兄嫂”;申屠蟠“家贫,佣为漆工”;栾布“穷困,卖庸于齐,为酒家保”等。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B.土地集中日益严重 C.租佃关系普及深化 D.水陆交通长足发展 答案 B 解析 由材料“汉代农民‘外出为庸(佣)’的现象颇为普遍”可知,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土地高度集中使得百姓缺乏土地而外出谋生,故选B项。汉代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排除A项;明朝以后租佃关系普及,排除C项;材料并未提及水陆交通,排除D项。 12.(2019·江西上饶二模)两汉时期,郡太守韩延寿和许荆在处理兄弟争财的案件时都认为“教化不行”“至令民有骨肉争讼”“咎在太守”。韩延寿闭门思过,许荆向朝廷请罪。争讼者的族人都批评指责两兄弟,不久,“兄弟感悔”。这反映了当时( ) A.政府奉行无为而治的施政理念 B.财产纠纷涉及宗族的整体利益 C.民事调解渗透德主刑辅的思想 D.礼法结合的司法制度趋向完备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的兄弟争财案经历了“太守自责”“族人批评”“兄弟感悔”的解决过程,从整体上看,反映了汉代德主刑辅,重视教化的治民思想,故选C项。A项中“无为而治”、B项中“宗族的整体利益”、D项中“制度趋向完备”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排除。 二、非选择题 13.(2019·广东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本”二字出自《尚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的珍贵历史遗产,民本思想的内涵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丰富并有所衍变。在近代中国,它被注入了新的理论内容,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思想武器。康有为在给光绪帝的奏折中,就引《洪范》《孟子》《周礼》的有关记载,证明自己主张“君民同体”,符合“先王之治天下,与民共之”的古训。 ——摘编自林甘泉《论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及其历史价值》等 材料二 李大钊在建党初期曾说道:“‘平民主义’ 是democracy译语,有译为‘民本主义’的,有译为‘民主主义’的……纯正的‘平民主义’,就是把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上一切特权阶级,完全打破;使人民全体,都是为社会国家作有益的工作的人;不须用政治机关以统治人身,政治机关只是为全体人民属于全体人民而由全体人民执行的事务管理的工具。 ——摘编自李大钊《平民主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先秦时期“民本思想”的内涵,指出近代以来民本思想内涵的变化及其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大钊关于“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的主要观点,并分析李大钊“平民主义”的社会影响。 答案 (1)内涵:人民是国家的根本和社会稳定的根基;君主应重视民意,顺应民心。 变化:从服务于封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转变为服务于资产阶级的重要思想武器。 背景:西方列强入侵,民族危机加剧;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与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西学东渐,西方进步思潮传播;封建守旧势力强大;清王朝的专制统治违背时代潮流。 (2)观点:李大钊认为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国家的真正主人。 社会影响:突破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局限;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有利于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丰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力。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得出:人民是国家的根本和社会稳定的根基;根据材料一中“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及孟子的“民贵君轻”得出:君主应重视民意,顺应民心。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本质是为地主阶级统治服务的,主权在君,目的是使人民顺从君主的统治;近代的民本思想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根据以上分析即可得出变化。第三小问背景,从政治、经济、思想、中西方文化交流等角度分析作答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不须用政治机关以统治人身,政治机关只是为全体人民属于全体人民而由全体人民执行的事务管理的工具”得出:李大钊认为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国家的真正主人。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知,李大钊是第一个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结合材料二中“在建党初期”可知,此时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然后从阶级属性、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有利于工人运动发展、丰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扩大中国共产党影响力等角度分析作答即可。 14.(2019·湖南岳阳一中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秦昭王曾深感忧虑地说:“吾闻楚之铁剑利而倡优拙。夫铁剑利则士勇,倡优拙则思虑远。夫以远思虑而御勇士,吾恐楚之图秦也。” 2003年出版的《中国军事工程技术史》对整个秦代铁兵器做了统计:,陕西临潼下刘村:铁戟2件;秦始皇陵西刑徒墓:铁剑1把;秦始皇陵园:铁匕首1件(注意:秦始皇陵园不是指兵马俑坑);秦始皇陵兵马俑坑:铁矛1件、铁镞1件、铁铤铜镞2件;江西遂川:铁铤铜镞80件。 考古学者在西汉都城长安遗址,曾发掘一座建于汉高祖时期而在王莽末年毁于兵火的武库,出土了大量铁制的刀、剑、矛和斧等,仅铁镞一种就达一千余件,还有锈结成块的铁盔甲;而青铜兵器极少,主要是镞,其数量只有出土铁做的十分之一左右。 ——摘自《中国古代武器演变考证》等 根据材料和中国古代历史的相关史实,对秦汉时期冶炼业的发展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分析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 (示例)观点:西汉时期,中国开始进入铁器时代。 论证:春秋战国时期,有了人工冶炼的铁制武器,只表明了中国开始使用铁器以及中国进入冶铁术的发明年代。秦代铁兵器在秦军兵器中所占比例小,秦昭王时秦国几乎没有铁制武器。据毁于王莽末年的武库遗址可知,青铜武器已经很少,大多为铁制的。西汉赵过推广耦犁,后来使用犁壁,西汉的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表明西汉中期我国铁器使用范围和冶铁技术有了显著进步。因此,可推断出我国从汉代时期开始进入铁器时代。 解析 本题是开放型试题,主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吾闻楚之铁剑利而倡优拙。夫铁剑利则士勇,倡优拙则思虑远,夫以远思虑而御勇士,吾恐楚之图秦也”“秦始皇陵兵马俑坑:铁矛1件、铁镞1件、铁铤铜镞2件;江西遂川:铁铤铜镞80件”“出土了大量铁制的刀、剑、矛和斧等……而青铜兵器极少”判断出西汉时期,中国开始进入铁器时代。并结合所学知识展开论述。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