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江苏省盐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选修)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江苏省盐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选修)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盐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 期中考试(选修)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日本学者冈田武彦将中国古代的人生哲学分为三系:现实主义,主张以“力”和“术”为手段去绝对地支配和控制对立的另一方;理想主义,以人本来具有道义性这一道德人生观为基础;超越主义,强调人是相对的存在,只有通过顺从那超越于人的东西,才能摆脱这一命运的束缚。材料中的“三系”分别是 A. 法家、儒家、道家 B. 法家、墨家、道家 C. 法家、墨家、儒家 D. 道家、儒家、墨家 ‎【答案】A ‎【解析】主张以“力”和“术”为手段去绝对地支配和控制对立的另一方,符合法家用法律的强制力和专制独裁进行统治的主张,属于法家思想;以人本来具有道义性这一道德人生观为基础,强调尊重人性,主张社会和谐,建立礼乐文明的社会,符合儒家思想;通过顺从那超越于人的东西摆脱命运的束缚,符合道家超越功利、顺其自然的人生观,属于道家思想。故答案为A。根据上述分析排除BCD。‎ ‎2.西汉前期嫁过五次女子不厌再嫁,寡妇的尊长不劝其守节,到了西汉中后期“从一而终”的观念才开始内化心中。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社会主流观念的变化 C. 传统儒学的影响 D. 自然经济形态的反映 ‎【答案】B ‎【解析】题干中有西汉前期“女子不厌再嫁”到中后期“从一而终”的观念才开始内化心中,这一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社会主流价值观发生了变化,故选B;西汉前期和中后期相比,商品经济并没有明显的发展,故排除A;传统儒学经过了董仲舒的改造,形成汉代新儒学,才被汉武帝确立为统治思想,所以导致变化的不是传统儒学,而是董仲舒的新儒学的影响,故排除C;‎ 整个西汉时期都是自然经济形态,所以D不是变化的主要原因,故排除D。‎ ‎3.下表中根据史实得出的推论正确的是 序号 史实 推论 ‎①‎ 东汉时,蔡伦独创新意,使用树皮、麻头、破布等加工造成植物纤维纸—“蔡侯纸”‎ 造纸术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 ‎②‎ ‎《韩非子》中提到过最初的指南仪器“司南”‎ 战国时出现指南仪器 ‎③‎ 东晋葛洪的《抱朴子仙药》中已经提到“火药”‎ 东晋时中国进入热兵器时代 ‎④‎ 宋代平民毕升创造了活字印刷术,实现了印刷史上的一大革命。‎ 宋代是活字印刷术的黄金时期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韩非子》中提到过最初的指南仪器“司南”,这能够说明战国时出现了指南仪器,故②正确;东汉时,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但造纸术早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出现,故①错误;中国进入热兵器时代是在晚清时期,故③错误;毕升创造了活字印刷术,但是宋代雕版印刷依然是最发达的,故④错误。所以本题答案为B项,ACD错误。‎ ‎4.司马光撰写的《居家杂仪》中有“凡为子为妇者,毋得蓄私财。俸禄及田宅所入,尽归之父母舅姑。当用则请而用之,不敢私假,不敢私与”。对材料主旨解读正确的是 A. 限制父母分配权利 B. 缓解家庭内部矛盾 C. 剥夺子女经济权益 D. 强化纲常伦理观念 ‎【答案】D ‎【解析】材料中“俸禄及田宅所入,尽归之父母舅姑”“当用则请而用之,不敢私假,不敢私与”表明北宋时期儒家倡导的“孝”的伦理道德得到强化,D正确;限制父母分配权利与题干中“俸禄及田宅所入,尽归之父母舅姑。当用则请而用之”不符,A错误;缓解家庭内部矛盾与题干所给材料主旨无关,B错误;题干中“凡为子为妇者,毋得蓄私财”强调的是孝道,C不好材料主旨,排除。‎ ‎5.下图的书法作品是苏轼《寒食帖》的局部,此帖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下列对其书体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 行云流水,飘逸易识 B. 字体方正,规范标准 C. 随意挥洒,任情纵性 D. 笔画圆匀,庄严厚重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行书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既工整清晰,又飞活泼,故A项符合题意。字体方正,规范标准为楷书特点,排除B。随意挥洒,任情纵性为草书特点,排除C;笔画圆匀,庄严厚重项,为小篆特点,排除D项。‎ ‎6.明清之际,从李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到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从顾炎武批判“私天下”,到王夫之“孤秦陋宋”论、唐甄的“凡为帝王者皆贼”论,充分说明这一时期思想界的活跃。对此“活跃”理解正确的是 A. 代表了早期资产阶级的要求 B. 反映了思想家挑战正统的主张 C. 宣告了宋明理学地位的丧失 D. 出现了与儒学对立的新式思想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明清之际思想,儒家思想遭到批判继承,挑战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一定影响,属于早期启蒙思想,李贽等思想家仍属于地主阶级代表,A错误,D错误;明清之际,宋明理学地位仍然占统治地位,C错误;故选B。‎ ‎7.学者李喜所认为,该书是鸦片战争之后五十年间中国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域外史地著述,书中的设想既体现了对西方列强的抵御与抗争,也包含了对资本主义文明的肯定与仿效。该书最有可能的是 A. 《四洲志》‎ B. 《海国图志》‎ C. 《资政新篇》‎ D. 《变法通议》‎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魏源在《海国图志》一书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结合材料“书中的设想既体现了对西方列强的抵御与抗争,也包含了对资本主义文明的肯定与仿效。”可知B选项符合题意。《四洲志》是由林则徐主持编译的一部世界地理著作,书中简要叙述了世界四大洲30多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和政治状况,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相对完整、比较系统的世界地理志书,书中未体现“对西方列强的抵御与抗争”,A选项排除。《资政新篇》是近代先进中国人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与“对西方列强的抵御与抗争”无关,C选项排除。《变法通议》写于1896年,与材料中“是鸦片战争之后五十年间”也就是1842-1892年的时间不符,D选项排除。‎ ‎8.昌切在《清末民初的思想主脉》中说:“这种……理论创造看似以‘古’系‘今’,但始终徘徊在‘古’的范畴中难以自拔……以古证今,以古代思想作为制度设计与思想构筑的材料,稍不留意,便是古人拖住了今人,为后人所俘获。”他评论的是 A. 林则徐“师夷长技”的主张 B. 张之洞“中体西用”的思想 C. 康有为“托古改制”的做法 D. 陈独秀“民主科学”的观点 ‎【答案】C ‎【解析】据材料“这种……理论创造看似以‘古’系‘今’,但始终徘徊在‘古’的范畴中难以自拔……以古证今,以古代思想作为制度设计与思想构筑的材料,稍不留意,便是古人拖住了今人,为后人所俘获。”并结合所学可知,康有为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维新变法,并依靠光绪帝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以发展资本主义,但反封建不彻底,以失败而告终,C符合题意; 林则徐“师夷长技”的夷是西方人而不是古人,A错误; 张之洞“中体西用”是用西方的技术维护清朝统治,与材料“……以古证今,以古代思想作为制度设计与思想构筑的材料”不符,B错误;陈独秀“民主科学”的观点是新文化运动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着绝对的否定,故D错误。‎ ‎9.陈独秀称五四新文化运动为国民“最后之觉悟”,又说“欲图根本之救亡,所需乎国民性质行为之改善”。在陈独秀看来,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题是 A. 倡导思想变革以改造中国社会 B. 呼吁民主革命以反抗君主专制 C. 提升国民素质以改变中国习俗 D. 宣传社会主义以推动政治变革 ‎【答案】A ‎【解析】材料中陈独秀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国民“最后”(最重要)的觉悟,又强调“国民性质行为”的改善是“根本之救亡”,结合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时代背景及特征,可知这是作为激进民主主义者的陈独秀在宣扬思想变革以改造中国社会,而这也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时代主题,A项正确;君主专制已被1912年的辛亥革命推翻,B项时间不符,排除;陈独秀并非呼吁改革社会习俗,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宣传社会主义”,排除D项。‎ ‎10.孙中山在谈到民族问题时说:“自欧战告终,世界局面一变,潮流所趋,都注重到民族自决。凡夫一切帝国主义之侵略,悉当祛除解放,使中华民族与世界所有各民族同立于自由平等之地。”这表明,此时的孙中山 A. 强调普遍平等民权 B. 极力宣传反清排满主张 C. 主张推翻封建帝制 D. 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答案】D ‎【解析】从孙中山的话“凡夫一切帝国主义之侵略,悉当祛除解放,使中华民族与世界所有各民族同立于自由平等之地”可以看出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中有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故D正确;A选项与材料不符合,材料强调的是民族主义,而A选项是民权;B选项是孙中山早期的民族主义具有狭隘的特征,与材料中的新民族主义的内容不符合;C选项属于民权主义而非民族主义,故错误。‎ ‎11.“革命失败以后,革命的主观力量确实大为削弱了。剩下的一点小小的力量,若仅依据某些现象来看,自然要使同志们(作这样看法的同志们)发生悲观的念头。但若从实质上看,便大大不然。……这就是说,现在虽只有一点小小的力量,但是它的发展会是很快的。它在中国的环境里不仅是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简直是具备了发展的必然性……”上述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的论述发表于 A. 井冈山时期 B 国民革命时期 C. 延安时期 D. 过渡时期 ‎【答案】A ‎【解析】在材料中毛泽东阐释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形势,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应该出自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所写的革命论著《井冈山的斗争》,故A项符合题意,B项主要是关注农民问题; C项主要是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论; D项主要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12. 2015年是毛泽东诞辰122周年,有学者认为,毛泽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奠基者、探索者和先行者。其主要依据在于毛泽东( )‎ A.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提出 B.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C. 《论十大关系》等文章的发表 D. 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深刻揭示 ‎【答案】C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论十大关系》等文章体现出了毛泽东同志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充分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所以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国特色,故C项正确。A、B两项属于革命思想,故排除;D项最早体现应该是邓小平理论。‎ ‎13.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人类战争形态正发生着重大变化。在苏联领导人眼中,以人力、兵力为主要战斗力的中国军事力量已不值一提。赫鲁晓夫说:“民兵,对于有现代化武器的我们来说,这不是军队,这是一堆肉。”为此我国 A. 发展“两弹一星”计划,应对大国挑战 B. 研制高性能计算机,增强军事实力 C. 开展科教兴国战略,提升综合国力 D. 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打赢现代战争 ‎【答案】A ‎【解析】材料“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人类战争形态正发生着重大变化”“现代化武器”,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开始原子弹、氢弹和卫星的研制工作,故A项正确。高性能计算机是加强国家信息化建设,故B项错误。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于1995年,故C 项错误。载人航天工程开始于1992年,故D项错误。所以选A。‎ ‎14.1985年,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说:“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一个10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此后,党和政府 A. 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B. 建立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C. 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 D. 开始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故D项符合题意;1957年开始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故A项错误;1965年建立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故B项错误;1977年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故C项错误。‎ ‎15.“此后20年,中国经济奇迹般的腾飞,其政治基础、舆论基础乃至社会基础,均由小平同志那席南方谈话开始奠定。”上述评价主要基于,南方谈话 A. 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针 B.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 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 D. 提出建立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1992年的南方谈话指出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之后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指明了方向,故C正确;A项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排除;B项提出于中共十三大,排除;D项是1980年。‎ ‎16.他们提出“我是人,人的一切特性我是无所不有”的口号,他们非常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他们歌颂人的智慧和力量,赞美人性的完美与崇高,他们追求“人”的本能发挥,追求真善美的动力。材料中的“他们”‎ A. 倡导“人是万物尺度” B. 力图推翻罗马天主教会统治 C. 以“人性”对抗“神性” D. 提出资产阶级理性王国蓝图 ‎【答案】C ‎【解析】由材料信息“他们非常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他们歌颂人的智慧和力量,赞美人性的完美与崇高”可知,“他们”指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以“人性”对抗“神性”,故C正确;智者学派倡导“人是万物的尺度”,故A错误;宗教改革运动力图推翻罗马天主教会的腐朽统治,故B错误;启蒙运动提出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蓝图,故D错误。‎ ‎17.马丁·路德提出:“基督徒具有‘精神的属性’,在精神方面,他们是自由的,只服从于上帝;基督徒还具有‘肉体的属性’,在物质方面,应当服从世俗权威,可以当兵,可以嫁娶,可以过任何世俗生活。”其主要目的是 A. 主张因信称义 B. 否定教皇权威 C. 反对禁欲主义 D. 强调王权至上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马丁·路德认为,教徒在精神上只服从上帝,在世俗生活中要服从世俗权威,结合所学可知,这表明马丁·路德主张信仰自由和世俗权威高于教会,实际上否认了教皇至高无上的权威和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因信称义是马丁·路德的教义和主张,其目的是否定教会的权威;C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马丁·路德对教皇地位的否定,反对禁欲主义是其中的一个表现;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比较世俗王权和神权的地位。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18.“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斥。”恩格斯此段话赞扬的是 A. 文艺复兴 B. 宗教改革 C. 启蒙运动 D. 智者运动 ‎【答案】C ‎【解析】“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反映出理性主义的思想,理性主义思想是启蒙运动的核心,C正确;文艺复兴时期提倡人文主义,A错误;宗教改革主要是批判教皇权威,主张信仰得救,B错误;智者运动强调人是万物尺度,D错误。‎ ‎19.“不平等的现象在自然状态中几乎是不存在的;它之所以产生和继续发展,是得助于我们的能力的发展和人类知识的进步,并最终是由私有制的出现和法律的实施而变得十分牢固和合法的。”持此观点的思想家是 A. 伏尔泰 B. 孟德斯鸠 C. 卢梭 D. 康德 ‎【答案】C ‎【解析】根据“不平等的现象在自然状态中几乎是不存在的”“并最终是由私有制的出现和法律的实施而变得十分牢固和合法的”,结合所学,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指出,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的产生是随着私有制而来的,是建立在私有制确立的唯一基础上的,故C正确;伏尔泰提倡天赋人权,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康德提倡理性,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20.康德判定人类尚处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的未成年状态,故而提出启蒙的实质就是“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康德意在说明 A. 人类的未成年状态是其本性使然 B. 人类缺乏理智导致其幼稚和无知 C. 理性是人类是否成熟的终极标志 D. 人文主义对于人的发展无能为力 ‎【答案】C ‎【解析】题干材料“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反映了启蒙运动时期康德对理性主义的宣扬,体现了理性是人类是否成熟的终极标志,故C符合题意;材料主旨并不是说明人类的未成年状态与本性的关系,故A不符合题意;人类处于未成年状态并不能说明其幼稚和无知,故B不符合题意;康德并没有批判人文主义对于人的发展无能为力,故D不符合题意。‎ ‎21.有学者高度评价伽利略,认为“工匠传统与学者传统的结合,有力地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伽利略的科学工作就是这一传统结合的典范。”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A. 伽利略非常注重于实验测量 B. 伽利略重视严密的逻辑推理 C. 伽利略兼顾实验事实与逻辑 D. 伽利略实现了众多科学突破 ‎【答案】C ‎【解析】根据“工匠传统与学者传统的结合”可知,伽利略研究物理学具有使实验方法与学术思维兼备的特征,故C正确;材料映了伽利略研究方法试验事实与逻辑相结合的特点,AB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排除;材料未体现伽利略众多的科学发现,排除D。‎ ‎22.“不合宜者,渐渐消亡,其合宜者,得以永存,此为天道自然之力。但其说与耶稣之旨相反,故各国儒士,均不服其言。初始辩驳蜂起,今佩服者渐多,而格致之学从此大为改变。”该学说 A. 否定人类自身价值 B. 直接指导启蒙运动 C. 促进经典力学产生 D. 挑战封建神学创世说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信息“不合宜者,渐渐消亡,其合宜者,得以永存,此为天道自然之力。但其说与耶稣之旨相反”体现的学说是达尔文的进化论。进化论认为人是进化来的,这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故D正确;进化论没有否定人类自身价值,故A错误;理性主义直接指导启蒙运动,故B错误;牛顿的力学研究促进了经典力学产生,故C错误。‎ ‎23.霍金在《时间简史》中写道:“他提出了革命性的思想,即引力不像其他种类的力,它只不过是时空不是平坦的这一事实的结果,而早先人们假定时空是平坦的。”文中的“他”‎ A. 建立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 B. 揭示自然界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C. 奠定了现代物理科学研究的基础 D. 开创物理学进入微观世界的研究 ‎【答案】C ‎【解析】材料信息“它只不过是时空不是平坦的这一事实的结果”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基本内容,故“他”指的是爱因斯坦。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颠覆了传统的物理学,奠定了现代物理科学研究的基础,故C项正确;伽利略建立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故A项错误;牛顿揭示自然界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故B项错误;普朗克的量子论开创物理学进入微观世界的研究,故D项错误。‎ ‎24.“探索所有这些奥群,鸽私动机、爱情和欲望、恐惧和忧虑、内心的冲突和矛盾、记忆和梦幻,体验极端和无法表达状态,从内心去理解顿悟的狂喜,洞察人类灵魂的深处。”下列作品与材料描述的风格一致的是 A. B. ‎ C. D. ‎ ‎【答案】A ‎【解析】材料“情绪和动机、爱情和欲望……记忆和梦幻……从内心去理解顿悟的狂喜,洞察人类灵魂的深处”反映了重视情感的表达和对灵魂的呼唤,属于浪漫主义的风格,A是《自由领导人民》,属于浪漫主义绘画,故A正确;B是《拾穗者》,属于现实主义,故B错误;C是《向日葵》,属于印象派,故C错误;D是毕加索的《手里捧着书的女子》,属于现代主义,故D错误。故选A。‎ ‎25.下列美术作品与该流派艺术特征相符的是 A. B. ‎ C. D. ‎ ‎【答案】D ‎【解析】由材料信息“采用荒诞、寓意的或抽象的语言影射社会和人生”可知,这是现代主义艺术的特征。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立体派艺术《格尔尼卡》是现代主义作品,故D正确;《自由引导人民》是浪漫主义作品,故A错误;《日出·印象》是印象派作品,故B 错误;《拾穗者》是现实主义作品,故C错误。‎ 二、材料解析题 ‎ ‎26.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贤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王阳明《传习录》‎ 材料二(王阳明)在南赣建立起一种乡村民众的自治组织“乡约”,并亲自撰写了约规,即《南赣乡约》。阳明的乡约模式……强调乡约格物致知,即格心中之物,而同时见诸行动。……《南赣乡约》颁行以后,……赣县“人心大约淳正,急公输纳,守礼畏法……子弟有游惰争讼者,父兄闻而严惩之,乡党见而耻辱之。”‎ ‎——程鹏飞《王阳明“知行合一”与南赣乡约》‎ 材料三阳明论政,大略以孟子《礼运》为蓝本。虽足针砭专制,究非真出新创。……至宋元之世,儒学化为理学,理学又专尚程朱。……末学弊极,浸至是非以孔子为权衡,纲常致个人于桎梏。……阳明继起,乃明揭思想解放之赤帜,发为学贵自得之论。‎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王阳明思想的主要内容,并说说他提出的“皆可为圣贤”的方法。‎ ‎(2)据材料二,分析《南赣乡约》颁行的社会价值。材料三的作者认为王阳明的思想贡献有哪些?‎ ‎(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说说王阳明的思想及实践对当今社会道德建设的启示。‎ ‎【答案】(1)思想: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致良知;知行合一。方法:反省内心,加强道德修养;倡导知行合一。‎ ‎(2)社会价值:缓和社会矛盾;利于基层社会的治理和稳定。‎ 思想贡献:含有批评专制的意义;打破对孔子的偶像崇拜;冲击理学对人的思想桎梏。‎ ‎(3)启示:自觉提升道德修养;积极开展道德实践。‎ ‎【解析】‎ ‎(1)根据“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贤愚”、“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可知王阳明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和致良知。他提出“皆可为圣贤”的方法即为知行合一和致良知。‎ ‎(2)根据“人心大约淳正,急公输纳,守礼畏法……子弟有游惰争讼者,父兄闻而严惩之,乡党见而耻辱之”可知《南赣乡约》的颁行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利于基层社会的治理和稳定。根据“明揭思想解放之赤帜,发为学贵自得之论”可知作者认为王阳明含有批评专制、打破对孔子的偶像崇拜、击理学对人的思想桎梏的意义 ‎(3)王阳明主张致良知,且人人皆可为圣贤,有助于社会公民自觉提升道德修养和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本题言之成理即可。‎ ‎27.京师同文馆和京师大学堂是近代中国新式学校典型代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咸丰九年,时任翰林院编修郭嵩焘奏请设立外语学院以悉夷情,到奕等上奏“统计全局”之议,提出“查与外国交涉事件”中“语言不通,文字难辨”的难题,同文馆终在1861年1月准奏开办。同文馆聘请西人仅教习八旗子弟外国语言文字,“不准传教”,同时嘱汉文教习暗中稽查。同治五年(1866年),总理衙门奕等人奏请同文馆在已有英、法、俄三馆之外,增设一馆,专习天文、算学,招生对象不限于八旗子弟,而是扩大到满汉举人,五贡生员,以及正途出身五品以下京外各官,延请西人教习。‎ ‎——摘编自徐旖瑶《近代中国洋务思潮论争始末——以知识精英为研究视角》‎ 材料二 苟仅援前此官学、义学之例,师徒授受以经义帖括,猎取科名,亦复何裨大局?即如同文馆、各省方言馆之式,斤斤于文字语言,充其量不过得数十翻译人才而止。……今拟分立十科:一曰天学科,算学附焉;二曰地学科,矿学附焉;三曰道学科,各教源流附焉;四曰政学科,西国政治及律例附焉;五曰文献科,各国语言文字附焉;六曰武学科,水师附焉;七曰农学科,种植水利附焉;八曰工学科,制造格致各学附焉;九曰商学科,轮舟铁路电报附焉;十曰医学科,地产植物各化学附焉。‎ ‎——摘编自孙家鼐《议复开办京师大学堂折》(1896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京师同文馆开设的背景并分析其在教学内容、教学对象上有何变化?‎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作者否定京师同文馆的理由。与同文馆相比,京师大学堂在课程设置上有何进步之处?‎ ‎(3)综合上述材料中京师同文馆到京师大学堂课程设置的变化,折射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具有哪些特征?‎ ‎【答案】(1)背景:中外交往加强,急需翻译人才;洋务运动兴起,迫切需要新式人才。变化:教学内容,学习外语扩充到科学与技术;教学对象:八旗子弟扩充到正途官员。‎ ‎(2)理由:京师同文馆只能培养翻译人才,不能适应国家发展需要。进步:全面学习西学;注重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和法律。‎ ‎(3)特征: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入;不断探索救亡图存之路。‎ ‎【解析】‎ ‎(1)背景:据材料“查与外国交涉事件”中可知,中外交往加强,据材料,提出“‘查与外国交涉事件’中‘语言不通,文字难辨’的难题,同文馆终在1861年1月准奏开办。同文馆聘请西人仅教习八旗子弟外国语言文字,同时嘱汉文教习‘不准传教’暗中稽查。”可知,急需翻译人才;洋务运动兴起,迫切需要新式人才。变化:教学内容,据材料“同文馆聘请西人仅教习八旗子弟外国语言文字,……总理衙门奕等人奏请同文馆在已有英、法、俄三馆之外,增设一馆,专习天文、算学”可知,学习外语扩充到科学与技术;教学对象:据材料“招生对象不限于八旗子弟,而是扩大到满汉举人、五贡生员,以及正途出身五品以下京外各官,延请西人教习。”可知,八旗子弟扩充到正途官员。‎ ‎(2)理由:据材料“即如同文馆、各省方言馆之式,斤斤于文字语言,充其量不过得数十翻译人才而止。”可知,京师同文馆只能培养翻译人才,不能适应国家发展需要。进步:据材料“……今拟分立十科:一曰天学科,算学附焉;二曰地学科,矿学附焉;三曰道学科,各教源流附焉;四曰政学科,……”等信息可知,全面学习西学;注重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和法律。‎ ‎(3)特征:据所学可知,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入;核心是探索救亡图存之路。‎ ‎28.20世纪以来,我国的民生思想不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伦敦脱险后,则暂留欧洲,……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 ‎——《孙文学说·第八章“有志竟成”》‎ 材料二 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鉴于苏联和我们自己的经验,今后务必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拿工人讲,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他们的劳动条件和集体福利就需要逐步有所改进。我们历来提倡艰苦奋斗,反对把个人物质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同时我们也历来提倡关心群众生活,反对不关心群众痛痒的官僚主义。随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工资也需要适当调整。关于工资,最近决定增加一些,主要加在下面,加在工人方面,以便缩小上下两方面的距离。‎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三 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答美国记者迈克·华莱士问》(1986年9月)材料四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当然,太早这样办也不行,现在不能削弱发达地区的活力,也不能鼓励吃“大锅饭”。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1月)‎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孙中山认为欧洲“犹有社会革命”的原因是什么?为避免类似革命的发生,他先后提出过哪些具体举措?‎ ‎(2)据材料二,概述毛泽东改善民生的基本主张。‎ ‎(3)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改善民生的主张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 ‎(4)据材料四,指出邓小平防止两极分化的主要策略。综合上述材料,对百年以来解决民生问题的思想发展历程,你有何认识?‎ ‎【答案】(1)原因:没有解决民生问题(或贫富差距较大)。‎ 举措: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 ‎(2)主张: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个方面利益(或借鉴苏联模式并与本国国情相结合);提高劳动生产率(或发展国民经济);改进劳动条件和集体福利;提高工人工资(或缩小贫富差距,或调节社会分配)。‎ ‎(3)相同:发展生产。‎ 不同:允许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或先富带动后富)。‎ ‎(4)策略:通过税收方式调节;注意把握和选择调节的时机。‎ ‎(5)认识:关注民生(或将民生问题放在重要位置);防止两极分化(或缩小贫富差距);发展生产。‎ ‎【解析】‎ ‎(1)根据材料“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 可概括得出原因。结合所学可知,孙中山在民生主义方面的举措回答三民主义及新三民主义中关于民生主义的内容即可。‎ ‎(2)根据材料“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 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他们的劳动条件和集体福利就需要逐步有所改进”“ 工资也需要适当调整”概括回答。‎ ‎(3)根据材料三“第一是发展生产”,材料二“随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可得出共同点是发展生产。不同点可概括材料“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概括得出。‎ ‎(4)根据材料“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 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从具体的措施及实施的时机等角度概括回答。‎ ‎(5)结合材料的主旨内容,从关注民生问题、防止两极分化问题、促进生产的发展等角度概括。‎ ‎29.法国学者拉布鲁斯指出:“载入科学技术史册的,不仅有创造与发现的智力和个人因素,而且还有传播这种创造和发现的社会现象。”阅读材料:‎ 材料一 为什么这一划时代的发展(科学革命)会出现在西方呢?一个原因在于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学术成就。学者和艺术家……不再希望通过穆斯林和经院哲学家的变形眼镜来看古人,而是直接求助于原始资料,亲自掘起雕像、阅读原文。……若无西欧的缩小匠人与学者之间的鸿沟的有利的社会环境,人类学识上的这些成果独自原不可能引起科学革命。匠人在文艺复兴期间并不象在古典时代和中世纪时代那样受鄙视。‎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6世纪)基督教传统的衰落是许多因素起作用的结果:首先是科学发展,其次是新科学事实的发现,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在社会革命的冲击下,宗教内部从信仰到行动都发生了一场大革命。……一旦教徒的观念发生了变化,他们也会和世人一样,对阻碍科学发展的障碍进行批评或反对……‎ ‎——李思孟,宋子良《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 十七世纪的科学工作十分成功,但其成就的性质殊出意外。……人们开始把牛顿的方法十分不恰当地应用于整个自然科学中去,甚至应用到神学和伦理学中去。认为人类单凭理性和计算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想法是十八世纪哲学的指导思想之一,它已经远远地超出了科学思想的范围。……十八世纪变成了一个理性的世纪,虔诚而保守的牛顿成为法国大革命的先驱。‎ ‎——【英】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原始资料”指的是什么?“科学革命”为什么能够在文艺复兴时代发生?‎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14-18世纪世界史相关史实,围绕近代思想文化运动与科学发展的关系这一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50字左右。)‎ ‎【答案】(1)所指:古希腊、罗马文化。‎ 原因: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刺激了对科技的需求;人文主义的宣扬促进了思想解放;工匠社会地位的提高,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2)‎ 论点 论据(史实)‎ 论证 近代思想文化运动与科学发展相互促进 思想文化运动促进思想解放,是近代科学产生、发展的重要条件。‎ ‎①文艺复兴传播人文主义,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直接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②宗教改革促进教徒的观念发生了变化,为近代科学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③启蒙运动倡导科学精神有利于近代科学的发展。‎ ‎①紧扣主题,观点准确、全面;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近代科学促进思想文化运动发展。‎ ‎①印刷术等科技进步与传播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②近代科学特别是经典力学的提出为启蒙思想奠定了科学基础。‎ ‎【解析】‎ 第(1)题,设问一根据材料信息文艺复兴期间的“原始资料”结合所学知识,文艺复兴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来宣传资产阶级的思想,推知答案为古希腊罗马文化。设问二涉及到原因应该从经济、思想等角度进行回答,结合材料信息“匠人在文艺复兴期间并不象在古典时代和中世纪时代那样受鄙视”推出工匠地位的上升。第(2)题,利用辩证法可以推知科技和思想解放之间的关系是互相推动,结合所学如文艺复兴推动了科学发展和牛顿的经典力学推动启蒙运动等角度进行分析。‎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