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复习专题十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课件(31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专题十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课件(31张)

目 录 ONTENTS C 专题跟踪检测 ( 十三 ) 模块四 选修部分 专题十三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试题特点 ]   “ 反 思战争、珍爱和平 ” 是人类的永恒主题,是学习本专题的意义所在,也是本专题高考命题的核心价值观。 (1) 很多高考试题提供大量描写战争残酷性的材料,其出发点就在于引导考生形成 “ 反思战争、珍爱和平 ” 的价值观,体现本专题的教育意义。 (2) 一些高考试题从国家关系的角度引导考生分析避免战争的方法和因素,以便启示后人,为当代维护和平、反对战争提供借鉴。 (3) 当前高考命题越来越注意把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相结合,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中日关系、朝鲜半岛局势、中美关系、南海问题等重大当今国际热点问题与该专题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联合国的作用、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等历史问题联系密切,通过设计材料新情境以形成规律认识,把第二次世界大战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局部战争的原因与当今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相结合也是高考命题的重要方式或角度。 真题感悟 / 找准考向 · 体验高考 考向 ( 一 )  通过考查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史实,隐性考查当前国际热点问题 [ 例 1]   (2019· 高考全国卷 Ⅰ ) (15 分 ) 【 历史 —— 选修 3 :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材料  苏德战争爆发后,开辟第二战场成为苏、美、英三国外交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英国极力拖延第二战场的开辟,它的战略是首先保卫大不列颠的安全,维护其海上运输线。而只有控制住北非、地中海和中东地区,英国才可能实现其上述战略目的。这其中,北部非洲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谁控制了北非、苏伊士运河和直布罗陀海峡,谁就掌握了地中海这条重要的海上航运线。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利比亚是意大利的殖民地,毗邻的埃及受英国控制。墨索里尼为实现其建立 “ 新罗马帝国 ” 的梦想,极力要把英国势力赶出北非和地中海。 1942 年 6 月,德意军队越过埃及边界,向亚历山大港和开罗逼近。由此,爆发了阿拉曼战役。 —— 摘编自王绳祖 《 国际关系史 》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拉曼战役爆发的背景。 (9 分 )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阿拉曼战役的意义。 (6 分 ) [ 解析 ]  第 (1) 问,由材料信息 “ 苏德战争爆发后 ” ,可知当时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已经成立;由时间信息 “ 1942 年 6 月 ” 可知苏德战场和太平洋战场处于转折之中;由材料 “ 北部非洲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谁控制了北非、苏伊士运河和直布罗陀海峡,谁就掌握了地中海这条重要的海上航运线 ”“ 墨索里尼 …… 极力要把英国势力赶出北非和地中海 ” ,可知北非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英国与意大利在北非争夺激烈;由材料 “ 1942 年 6 月,德意军队越过埃及边界,向亚历山大港和开罗逼近 ” ,可知德意军队进逼埃及亚历山大和开罗,英军形势危急。第 (2) 问,从阿拉曼战役对北非战场、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及对英国在北非的战略意图的影响方面分析。 [ 答案 ]   (1)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立;苏德战场和太平洋战场处于转折之中;北非的战略地位重要,英国与意大利在北非争夺激烈;德意军队进逼埃及亚历山大和开罗,英军形势危急。 (2) 北非战场的转折点;二战的转折点之一;基本实现了英国在北非的战略意图。 考向 ( 二 )  将选修模块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内容与必修模块中抗日战争相关内容结合进行考查 [ 例 2]   (2019· 高考全国卷 Ⅱ ) (15 分 ) 【 历史 —— 选修 3 :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材料   1941 年 12 月,太平洋战争爆发,蒋介石信心大增,表示抗战到底,并建议各友邦成立军事同盟。美、英、中等国相继对日、德、意宣战。同月,美、英两国首脑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商讨在远东设立中国战区,包括中国、泰国、越南等地区,由蒋介石担任最高统帅。 1942 年 1 月 1 日,由中、英、美、苏四国领衔的 26 个反法西斯国家,签署了对德、意、日共同采取行动的 《 联合国家宣言 》 ,规定:签字国保证运用军事和经济的全部资源,打击共同敌人;相互合作,不得与任何敌人单独媾和。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同月,中国战区统帅部成立。中国以多年独立抗日所显示的伟大力量,赢得了世界大国的地位。 ——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 《 中国近代通史 》 等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设立中国战区的背景。 (6 分 )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战区设立的意义。 (9 分 ) [ 解析 ]  第 (1) 问,根据材料中 “ 1941 年 12 月,太平洋战争爆发 ”“ 1942 年 1 月 1 日 …… 26 个反法西斯国家,签署 …… 《 联合国家宣言 》 ” 等信息得出太平洋战争爆发,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根据材料 “ 中国以多年独立抗日所显示的伟大力量,赢得了世界大国的地位 ” 得出中国抗战地位得到国际承认。第 (2) 问,从对中国抗日战争和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说明。 [ 答案 ]   (1) 太 平洋战争爆发;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中国抗战地位得到国际承认。 (2) 加强中国与反法西斯国家的联系;增强抗战信心,增强中国对日作战能力;沉重打击日本法西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卓越贡献。 考向 ( 三 )  依托新材料、新情境,考查二战中盟国的协同作战 [ 例 3]   (2019· 高考全国卷 Ⅲ ) (15 分 ) 【 历史 —— 选修 3 :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材料  苏德战争爆发后,盟国开始就开辟第二战场问题进行协商。丘吉尔表示,在目前情况下,大举登陆必遭 “ 血腥还击 ” ,而小规模袭击 “ 只能导致惨败 ” ,拒绝了苏联的提议。 1942 年上半年,在国内外的压力下,英国被迫同意美国提出的西欧作战计划,但在开始时间上作出了重大保留。同年 8 月,在与斯大林的会谈中,丘吉尔把法西斯在欧洲的统治比喻为鳄鱼,主张应该首先打击它 “ 柔软的下腹部 ” ,强调在英国传统势力范围的北非、包括巴尔干在内的地中海地区展开军事行动的重要性,而第二战场的开辟只能推迟。在 1943 年底召开的德黑兰会议上,经过激烈的斗争,英国不得不同意开辟第二战场的具体计划。 1944 年 6 月,盟军终于实施了在诺曼底登陆的 “ 霸王计划 ” 。 —— 摘编自王绳祖主编 《 国际关系史 》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拖延第二战场开辟的原因。 (8 分 )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二战场成功开辟的意义。 (7 分 ) [ 解析 ]  第 (1) 问,根据材料中 “ 大举登陆必遭 ‘ 血腥还击 ’ ,而小规模袭击 ‘ 只能导致惨败 ’ ,拒绝了苏联的提议 ”“ 在国内外的压力下,英国被迫同意美国提出的西欧作战计划,但在开始时间上作出了重大保留 ”“ 强调在英国传统势力范围 …… 展开军事行动的重要性 ”“ 不得不同意开辟第二战场的具体计划 ” 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第 (2) 问,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战场成功开辟的意义,可以从对反法西斯盟国、对德国和对整个二战的形势等角度分析。 [ 答案 ]   (1) 初 期军事力量不足;集中力量保护英国的安全;抢占英国传统势力范围优先;将本国利益置于盟国整体利益之上。 (2) 显示了盟国与法西斯作战团结一致;对德国形成两面夹攻;加速了德国的溃败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规律方法 / 核心提炼 · 认知深化 一、关于世界性大战的规律性思考 1 . 第二次世界大战留给世人的教训 (1) 要保持一个相对合理的国际秩序,以强凌弱、对战败国一味勒索,只会带来更大的冲突。 (2) 国际经济纠纷容易引发战争,在遇到世界性经济危机时,各国应该团结互助,共渡难关,切忌以邻为壑。 (3) 面临侵略势力的威胁,应该联合起来,奋起反抗。绥靖政策只能养虎为患,祸水他引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4) 在战争还没有消灭之前,一个国家必须注意提高自己的综合国力,加强抵御外敌的能力。 (5) 要加强维和性国际组织的权威,目前,要努力提高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作用。 2 .相互依存的经济关系是抑制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因素 战争是交战双方综合国力的较量。双方调动一切经济力量想赢得战争,使得世界各国的生产因两次世界大战而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特别是战后的经济在高科技的推动下重新起飞之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已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于是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之时,国际合作也成为必须之事。正是这种从最惨烈的战争中产生出来的对战争自身的否定力量,随着战后经济的迅速增长而大大发展,并成功地抑制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系列局部战争与冲突的扩大。今天,以中国政府倡导的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作为指导国际关系准则的思想,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接受。 3 .通过外交手段实行必要的妥协 人类在付出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冷战”的巨大代价之后,开始学会了这种处理国际争端的一种古老而又全新的方法。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列强之间毫不妥协,最终使大战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教训,使通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道路曲折得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更多地接受了历史的教训,在处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与危机时表现出更多的谨慎。伴随着“冷战”的发展、缓和与结束,妥协方式越来越成为解决国际纠纷的常规手段。 今天,妥协意味着任何国家都不能以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意味着参加谈判的国家在捍卫自己核心利益的同时,必须承认和照顾谈判对手的合理利益,意味着谈判双方在各自所希望得到东西之间实现某种有取有予的平衡,意味着反对和抵制国际关系中的任何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妥协是斗争结果的另一种形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 70 多年来,这种妥协的实例比比皆是,从而在国际关系中出现了以对话代替对抗、以缓和与合作代替战争或 “ 冷战 ” 的新局面。这是人类社会在经过 20 世纪的战争风云之后,进一步走向文明与成熟的标志。 二、对战争的分析认识 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的经常现象,也是近现代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对战争现象的分析研究有助于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国际关系特点的认识。 1 . 战争的原因 : 首 先主要在于战争发动者一方,战争发动者的社会状况,国家实力,统治政策、阶级或国家利益等都对战争的爆发产生影响;其次要分析社会矛盾两方的利益冲突。 2 .战争的性质 : 是 由战争发动者的目的决定的,而目的又受战争发动者所处的社会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利益等因素的制约,因而,对战争性质的认识涉及社会历史发展的各个方面。同时,目的的多样性又促使我们必须分清其优劣是非,凡是只为自己国家考虑、对他国构成伤害的战争目的都是被谴责的,其战争性质必然是非正义的,反之则为正义的。 3 .战争的胜负 : 因 素较多,首先从根本上说是国家的实力,而实力能否充分发挥、能否由弱变强,又受制于社会制度、统治政策、战争性质等各种因素;其次从战争的进程来看,指挥员的素质、军队的战斗力、战役谋略得当与否、战场各部分的配合等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战争的结果。 4 . 战争的影响: 任 何战争都会造成对人类自身的巨大破坏,造成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巨大损失。但是,有些战争在客观上会产生积极作用。有无这种积极作用、积极作用的大小则取决于战争的性质和规模。 三、战争的反思和教训 1 . 当 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既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最强劲的时代发展潮流。因此,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 2 .我们不能一味地强调远离战争,更重要的是看清战争的性质,当祖国遭到侵犯时我们更应该要拿起武器保家卫国。 3 .两次大战给人们留下的思考还远远没有结束。战争总是残酷的,和平那么美好。在全球化的时代,我们更应珍视和平、克服狭隘民族主义,实现和平崛起。 4 .中国既是亚洲稳定和发展的重要贡献者,也是受益者。中国对亚洲保持和平与繁荣负有重要责任。随着自身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也在不断增加对国际事务的参与和投入,成为新时代繁荣的贡献者、和平的守护者。 四、当今世界遭遇局部战争的原因 1 . 战 争产生的原因和动机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冷战结束后,超级大国利益掩盖下的各种矛盾逐渐暴露出来,因边界领土争端、民族宗教矛盾、资源争夺、分裂主义等问题引发的战争频发。 2 .遏制战争发生的力量十分有限。作为世界上最权威国际组织的联合国在协调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安全方面虽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它制止战争的能力非常有限,其方式也不具有强制力。 3 .干预战争的成本和代价提高,而大国是否干预战争主要取决于是否符合自身利益,而不是其他。现代战争的高科技性明显增强,战争的技术含量很高,但是从战争造成的巨大伤亡和国家利益的考虑,使大国干预战争所面临的阻力大大增加。 专题跟踪检测 ( 十三 ) 点击进入 word....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