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查(I)文综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北省荆州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查(I)文综历史试题

湖北省荆州市2020届高三年级质量检查(Ⅰ) ‎ 文综历史试题 ‎1.在《春秋》《左传》《公羊传》等文献记载中,周朝时期,只有诸侯的“同母之弟”才称“弟”,异母弟则称之为“公子”。这主要是为了 A. 体现礼乐教化 B. 强化宗法观念 C. 维护母系权威 D. 突出分封差别 ‎【答案】B ‎【解析】‎ ‎【详解】“同母之弟”称之为“弟”,异母弟则称之为“公子”,显然是为了区分血缘关系的亲疏,以此强化宗法观念,故选B。制定礼乐制度的目的也在于以此强化宗法关系,故A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周朝时期社会已是父系氏族社会,强调母系血缘关系的目的不在维护母系权威,而是为了强调血缘亲疏,排除C;仅从称呼上看,无法得知分封的差别,且突出分封的差别目的也在于强化宗法观念,排除D。‎ ‎【点睛】本题考查西周的宗法制,解题的关键信息是要区分好主次,但凡涉及“主要的”“根本的”等设问的,都要如此。‎ ‎2.据江陵张家山汉墓竹简《津关令》记载,汉初在帝国东西部之间设有关、津,并利用其间的山河险阻构筑了一道自南向北的要塞。汉朝廷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防范诸侯王的叛乱 B. 抵御匈奴人的侵扰 C. 推行官营商业政策 D. 有效掌控人口资源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初推行的郡国并行制容易带来诸侯势力坐大的问题,故为了防范诸侯王的叛乱,帝国不仅在东西部之间设有关、津,而且利用其间的山河险阻构筑了一道自南向北要塞,由此将帝国的疆域分为区别对待的“关中核心区”、“关外直辖地”和“关外王国”,以之为依托,层层实施朝廷的地域控制,故选A。“关、津”设立于帝国内部,解决的主要是内部问题,而非外部边患问题,排除B;材料中构筑的是“要塞”,其主要功能绝非在经济层面,故C项不是主要目的,排除;有效掌控人口资源的方式是进行人口普查,而非设立“关、津”,排除D。‎ ‎【点睛】本题考查汉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旨在考查学生调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过程需要特别注意材料中的空间信息。‎ ‎3.公元828年,士子刘蕢在制举对策中说:“今威柄凌夷,藩臣跋扈……称兵者以逐恶为义,则政刑不由乎天子,攻伐必自于诸侯,此海内之所以将乱也。”这反映了该时期的科举考试 A. 士族占据优势 B. 关注现实问题 C. 引起武将抱怨 D. 削弱藩镇势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今威柄凌夷,藩臣跋扈……此海内之所以将乱也”可知,该时期的科举考试比较解决现实问题,故选B。仅从“士子刘蕢”一人,无从得知士族是否在科举考试中占据优势,排除A;尽管从内容上看,士子刘蕢的对策会引起武将的抱怨,但材料并未涉及武将对科举考试的态度,排除C;材料仅是士子刘蕢针对藩镇割据问题的评议,无法得知其是否会影响到朝廷政策的实施,故无法得出D项结论,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科举制,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抓取出材料中的因果关联。‎ ‎4.明朝规定:“凡私放钱债及典当财物,每月取利不得过三分,年月虽多,不过一本一利。”清朝也规定:每月取利,不得过三分。而民间,月利息经常达到3%至9%,甚至更高。这说明当时 A. 白银货币程度提高 B. 私人资本严重缺乏 C. 信贷典当十分活跃 D. 民间白银流通不畅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传统农业社会中,受气候条件的制约,农户从事农业生产而获得的收入具有鲜明的季节性,且可能会经常性地面临入不敷出的困境,但由于私人资本严重缺乏,农户难以从市场机构中获得公允的贷款,因此尽管政府对民间借贷行为有着严格的限制,但“月利息经常达到3%至9%”,B项符合题意。材料仅说明了民间借贷行为的频繁,但并未涉及货币的流通状况,无法得出AD两项结论,排除;C项仅是材料的表面信息,并非最佳选项,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需要将材料中对放债、典当的行为的种种限制和民间高额的月利息进行对比才可做出正确推断。‎ ‎5.阅读下面的《清代后期财税收入结构变化表》。导致清代后期财税收入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单位:银万两 年份 岁入总额 农业税 工商杂税 其他 ‎1849‎ ‎4250‎ ‎3281‎ ‎969‎ ‎0‎ ‎1885‎ ‎7709‎ ‎3071‎ ‎3923‎ ‎715‎ ‎1894‎ ‎8130‎ ‎3150‎ ‎3584‎ ‎1396‎ ‎1903‎ ‎10106‎ ‎3461‎ ‎6629‎ ‎1600‎ ‎1909‎ ‎26321‎ ‎4396‎ ‎15888‎ ‎4446‎ 其他包括捐纳、公债、杂项收入等。‎ A. 政府对农民巧取豪夺 B. 中国日益卷入世界市场 C. 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D. 传统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表格数据可知,从1849年到1909年清代后期的财税收入中工商杂税的比重不断攀升,并逐步占据主导优势,这说明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社会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动,故选C。农业税整体变动并不大,不能体现政府对农民的巧取豪夺,排除A;材料并未体现中国市场与世界市场的互动关系,故无法得出日益卷入世界市场的结论,排除B;自然经济的解体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之一,故D项不是最佳选项,排除。‎ ‎6.有学者认为1917年到1921年中国人“改信马克思主义既涉及信仰者对中国现实的认识,也涉及其个人的性格和气质,同时又与其对学说的理解相关。”对“中国现实的认识”理解最准确的是 A.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鼓舞 B. 亟需对中国的国民性进行改造 C. 中国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近代中国和俄国基本国情相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最大的一个社会现实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而改信马克思主义正是面对这种社会现实并积极寻求改变的必然结果,故选C。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而改信马克思主义在1917年就已开始,故A项并非对“中国现实的认识”的准确理解,排除;亟需对中国的国民性进行改造指的是在1915年就已开始的新文化运动,且B项即使成立,它也是近代中国社会性质推演的结果,故排除;近代中国和俄国基本国情并不相同,毕竟俄国拥有独立的主权,排除D。‎ ‎7.如图为193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发布的《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宣言》。该文件的政治主张最有可能是 A. 打倒一切帝国主义,打倒一切军阀 B. 停止内战,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C. 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实施全面抗战 D. 组织中国统一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发表了《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和国民党投降帝国主义的罪恶,指出日本要变东北为其殖民地,号召东北人民奋起抵抗,赶走日本侵略者,故“打倒一切帝国主义,打倒一切军阀”的主张是最有可能的,A项符合题意。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是在二战爆发之后的主张,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C项主张提出于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之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主张是在1935年日本发动华北事变之后提出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8.1949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外交工作的指示》提出:除苏联与新民主国家在未正式建交前可做“非正式的外交来往”外,对资本主义国家和帝国主义国家都“一概不予承认”和不忙于建立外交及经贸关系。这表明当时 A. 新中国实施“一边倒”的外交 B. 以社会制度来决定外交对象 C. 按照平等原则处理对外关系 D. 外交方针带有明显革命思维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对资本主义国家和帝国主义国家都‘一概不予承认’和不忙于建立外交及经贸关系”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带有片面的绝对性,这说明外交方针带有明显的革命思维,习惯性地将所有资本主义国家列为潜在的敌人,故选D。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提出于1949年6月,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材料中说对新民主国家在未正式建交前可做“非正式的外交来往”,而对新民主国家并未明确说其社会制度,故无法得出B项结论,排除;对资本主义国家和帝国主义国家都“一概不予承认”的做法虽然是近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经验总结的产物,但这一棍子打死的做法显然与平等原则并不匹配,排除C。‎ ‎9.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众多新建立的“蛮族王国”以及东部的拜占庭帝国争相以“罗马”真身自居。这主要是因为 A. 各族崇尚罗马帝国的武力 B. 与教会争夺罗马城的需要 C 万民法促进各族身份认同 D. 利用罗马名号扩大影响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各族人民,有效地梳理了帝国境内的社会矛盾,促进了各族人民对罗马帝国的身份认同,故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众多新建立的“蛮族王国”以及东部的拜占庭帝国才会争相以“罗马”真身自居,C项符合题意。武力的影响范围始终有限,不如法律来的久远,且当时罗马帝国的武力早已不如当年,A项中崇尚一说也无从谈起,排除;西罗马灭亡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新建立的“蛮族王国”与教会的关系是密切合作的,而非相互夺权,排除B;以“罗马”真身自居,确实存在利用罗马名号扩大影响力的目的,但这并非主要原因,毕竟内心的身份认同是利用名号的前提,D项并非最佳选项,排除。‎ ‎10.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认为:“民主政体是动乱和争论的图景,同个人安全或财产权不相容……共和政体就不同了,它能保证我们正在寻求的矫正工作。”这表明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 A. 摒弃代议制民主政治 B. 强调权力的制约平衡 C 倡导联邦制中央集权 D. 维护有产者群体利益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民主政体是动乱和争论的图景,同个人安全或财产权不相容”可知,麦迪逊主张实行民主共和制,以此来维护个人安全或财产权,即维护有产者群体利益,故选D。材料中的麦迪逊只是认为要用共和制来弥补民主政体所带来的弊端,而非否定民主政治,A项既曲解了材料,也并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并未描述权力的运行机制问题,故无法得出B项结论,排除;材料中麦迪逊论述的是单纯实行民主政体的弊端,并未提及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无法得出C项结论,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美国的民主共和政体,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民主政体是动乱和争论的图景,同个人安全或财产权不相容”,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切记要严格依托材料规定情境进行合理推论。‎ ‎11.据统计,1924—1928年间,私人企业在苏俄大工业中所占比例不超过5%,在小工业中达到75%;私人企业在苏俄部分工业产值中所占比重为:缝纫工业为70%,制鞋工业为70%,食品加工业为34%,皮革工业为27%。材料表明苏俄私人企业发展的主要影响是 A. 提高城乡居民消费水平 B. 改变苏俄资产阶级构成 C. 放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 国家资本主义高度发达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中“私人企业在苏俄部分工业产值中所占比重”可知,私人企业生产的产品与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其发展可以提高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故选A。材料涉及的是“私人企业在苏俄部分工业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分析,而非阶级构成分析,无法得出B项结论,排除;私人企业在苏俄大工业中所占比例不超过5%,这说明苏俄并未放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排除C;从5%的比重数据中可知,苏俄的国家资本主义并不发达,排除D。‎ ‎12.1947年印度独立后,其经济体制曾长期表现为一种“混合性”,即公营经济和私营经济的混合,以及计划经济与自由经济的混合。这表明印度 A. 政府力图协调各方利益 B. 实行对外国资本国有化 C. 发展新型社会主义道路 D. 努力探索本国发展模式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印度独立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发展本国的经济,维护民族独立,材料中的“混合性”就是其不停地借鉴他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而努力探索出本国的发展模式的典型例证,故选D。材料中的这种“混合性”是借鉴他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结果,而非协调各方利益的结果,排除A;外资企业国有化是指东道国为了一定的经济和政治利益,对外资企业予以强行收买、征用甚至没收,使企业为东道国政府或民族私人资本所有,材料中印度的措施无法体现这一点,排除B;独立后的印度是资本主义国家,并未走新型社会主义道路,排除C。‎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对皇权的制度性制约包括谏官言谏系统以及以相权为代表的官僚系统,谏官是利用谏诤封驳的方式对皇权进行监督,而更强有力的制度性制约来自整个官僚系统,这主要是相权的运作,而相权最有特色的是汉与唐。中国古代皇权为了论证其合法性将其与天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带来对皇权的制约,“为政以德”通过德寻求皇权的合法性,道德评价的主要方面是孝、德、仁,“民惟邦本”通过民寻求皇权的合法性,重民就成为必然的选择。中国古代对皇权制约的广度与深度高于西方,而缺乏的是刚性即强度。‎ ‎——摘编自张胜利《中国古代皇权的制度性与非制度性制约》‎ 材料二 英国议会在中世纪后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获得税收、立法等方面的权限,形成了“王在议会”的政治原则。这些的确对国王权力形成了某种制度上的限制,使得国王在议定国家大政时需要与议会进行商讨与协调。在国王独断专行时,参与议会的教、俗贵族和地方等级为维护自身的权益,常常启动议会的相关条例和规制来约束国王。然而,当时的议会君主制从根本上讲是封建主阶级的联合专政,议会主要还是与国王合作、支持王权的。这是因为议会毕竟是“国王的议会”,国王是议会的筹划者和主导者,没有国王就没有议会。‎ ‎——摘编自孟广林《“宪政神话”的建构与消解——重评中世纪英国<大宪章>》‎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古代和英国中世纪在制约皇权(王权)方面的各自特点。‎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中国古代限制皇权的历史作用。‎ ‎【答案】(1)中国古代:谏官言谏制度、官僚制度等制度性制约与“敬天”、“德政”、“重民”等非制度性制约相结合。‎ 英国中世纪:以议会、税收和立法等制度性制约为主。‎ ‎(2)①从制度性制约来看,中国古代较为成熟官僚系统和言谏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君主的决策失误,保障国家行政正常运行,为封建盛世出现创造条件;②从非制度性制约来看,君主对“天”“德”“民”的敬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实现“德治”和“仁政”,缓解阶级矛盾;③到了封建社会后期,相权被逐渐削弱乃至消亡,君主专制加强,因而对皇权的限制十分有限。‎ ‎【解析】‎ ‎【详解】(1)中国古代:由材料出处可知,中国古代对皇权的制约因素包括制度性和非制度性两个方面,再结合材料具体内容可知,制度性制约因素主要包括谏官言谏制度、官僚制度等,而非制度性因素主要包括“敬天”、“德政”、“重民”等思想观念。‎ 英国中世纪:由材料二“英国议会在中世纪后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获得税收、立法等方面的权限,形成了‘王在议会’的政治原则”可知,中世纪的英国对皇权的制约主要以议会、税收和立法等制度性制约为主。‎ ‎(2)结合材料及所学可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入手分析。在封建社会的前中期主要体现为积极层面,首先,中国古代较为成熟的官僚系统和言谏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君主的决策失误,保障国家行政正常运行,为封建盛世出现创造条件;其次,君主对“天”“德”“民”的敬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实现“德治”和“仁政”,缓解阶级矛盾;封建社会后期则主要体现为消极层面,特别是明清时期,权被逐渐削弱乃至消亡,君主专制加强,因而对皇权的限制十分有限。‎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进展不应该仅仅被视为欧洲的成就。更恰当地说,它们乃是世界发展过程的产物,而世界发展过程的空间焦点以前长期在东方徘徊,当时才开始向西方移动。真正关键的问题与其说是促成工业革命的“独特的”西方特征或因素是什么,不如说是为什么和如何发生了这种从东向西的转移。这种转移的原因应该在“东方的衰弱”和“西方的兴起”这两个方面来寻找。‎ ‎——摘编自【德】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从材料中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等相关史实进行阐释。(要求:观点不得照抄材料原句,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答案】评分说明:本题实行按层次给分的原则,下面列出三个等级的赋分及主要标准,供阅卷教师参考。评卷要做到体现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和保护学生的多样思维相结合,重点考查学生对世界近代历史发展特点、趋势和推动力量的综合把握,论证要明晰,要有宽度和深度,史中见识。无论赞成材料中的观点还是反对材料中的观点,只要符合题意,阐释充分,持论有据,均同等给分。‎ 论证(提炼材料主题,提出个人观点)‎ 一等 ‎ ‎①紧扣材料主题,观点明确;②精准引用史实,进行深度评论;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 ‎ ‎①能够结合材料主题,观点较明确;②正确引用史实,评论较好;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 ‎ ‎①偏离材料主题,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或史实不符合要求;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示例一:工业革命是“全球化”的产物。‎ 工业革命出现以前,欧洲通过“地理大发现”扩大了对世界的认知,开辟了通往东方的商业通道,世界各地的联系开始日益紧密。随之而来的殖民扩张和掠夺,以及正当贸易的扩展,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推动了欧洲近代的社会转型,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奠定政治基础。同时,广阔的海外殖民地和日益频繁的东西方贸易,也为欧洲商品提供了潜在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材料产地,这也成为工业革命爆发的原因之一。可以说,在当时世界联系日益紧密的趋势下,东西方都为工业革命的出现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因而,工业革命是“全球化”的产物。‎ 示例二:“东方的衰弱”和“西方的兴起”共同促成了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出现以前,东方国家政治上处于封建专制的统治之下,经济上自然经济占据主导,资本主义萌芽和科学技术发展缓慢,逐渐丧失了世界领先地位。东方的衰弱给西方的入侵提供了可乘之机,印度等部分东方国家甚至在西方殖民入侵之下逐渐丧失了政治经济独立,日益沦为西方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在殖民扩张的过程中,西方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工业技术的发展,西方开始逐渐超过东方。综上所述,“东方的衰弱”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资本、原料产地和市场等要素,“西方的兴起”则提供了政治保障和技术积累,两者共同促成了工业革命 ‎【解析】‎ ‎【详解】首先,从材料中截取出带有结论性的语句使其成为立论的观点。如可从材料“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进展不应该仅仅被视为欧洲的成就……它们乃是世界发展过程的产物”可归纳出观点“工业革命是‘全球化’的产物”。‎ 其次,依据观点罗列相关史实并阐释清楚其中缘由。如在论证工业革命是“全球化”的产物时,结合所学可从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掠夺与扩张等史实入手论证全球化是如何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所需的市场、政治、劳动力等条件的。‎ 最后,总结回应观点,再次点题。‎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02—1936年外国列强对华投资(百万美元;括号内为百分比)‎ 投资类型 ‎1902年 ‎1914年 ‎1931年 ‎1936年 直接投资 ‎503.2‎ ‎1067.0‎ ‎2493.2‎ ‎2681.77)‎ 对中国政府的借货 ‎284.7‎ ‎525.8‎ ‎710.622)‎ ‎766.7‎ 向私人工商业者放款 ‎0.0‎ ‎17.5‎ ‎38.7‎ ‎34.8‎ 总计 ‎787.9‎ ‎1610.3‎ ‎3242.5‎ ‎3483.2‎ ‎——摘自侯继明《1840—1937年中国的外国投资和经济发展》‎ 材料二 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大幅增长,对外直接投资额从1982年的0.4亿美元增至2018年的1298.3亿美元,年均增长25.2%。1982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居世界第29位,2013—2015年稳居世界第4位,2016年首次跃居世界第2位。2018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居世界第2位,比1982年提高27位。‎ ‎——摘自国家统计局《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外国列强对华投资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些特点的历史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改革开放后中国对外投资和近代列强对华投资的主要不同点。‎ ‎【答案】(1)特点:以直接投资为主;向中国政府放债为辅;向私人工商业者放款比例很小。‎ 原因: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先后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其对外经济侵略形式逐渐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故图表中列强对华直接投资比重大;②列强利用清政府、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的财政困难,以借款迫使中国政府出让国家利益,损害中国的政治、经济利益,因而对中国政府的借债比重较高;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晚,资本不足,对外资有较强的依赖,但列强为维护其在华的优势地位,有意打压民族资本,故对私人工商业者放款比例较小。‎ ‎(2)①投资国与被投资国地位比较:当代中国对外投资时,必须遵守被投资国的法律法规,中国与被投资国地位平等;近代列强享有对华不平等条约中的一系列特权,对华投资中,列强与中国的地位不平等。②投资过程比较:当代中国对外投资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完全遵循自愿互利原则;近代列强对华投资往往带有附加政治经济条件,带有强迫性质。③投资带来的结果比较:当代中国的对外投资促进了被投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助于被投资国共享中国经济发展成果;近代列强对华投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但也使中国逐渐陷入更深的民族危机之中。‎ ‎【解析】‎ ‎【详解】(1)特点:从材料中的“投资类型”来看,外国列强对华投资以直接投资为主,向中国政府放债稍居其次,而向私人工商业者的放款比例则很小。‎ 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当时的时代背景入手分析。之所以以直接投资为主,是因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先后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其对外经济侵略形式逐渐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对中国政府的借债比重较高,是因为当时中国的清政府、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都存在财政困难的问题,故列强利用以借款迫使中国政府出让国家利益,损害中国的政治、经济利益;最后,对私人工商业者放款比例较小的原因,是因为列强为维护其在华的优势地位,有意打压民族资本,另外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特性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可从投资国与被投资国地位比较、资过程比较、投资带来结果比较等角度入手分析。从地位上看,当代中国对外投资时,必须遵守被投资国的法律法规,中国与被投资国地位平等,而近代列强享有对华不平等条约中的一系列特权,对华投资中,列强与中国的地位不平等;从投资过程上看,当代中国对外投资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完全遵循自愿互利原则,而近代列强对华投资往往带有附加政治经济条件,带有强迫性质;从投资结果看,当代中国的对外投资促进了被投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助于被投资国共享中国经济发展成果,而近代列强对华投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但也使中国逐渐陷入更深的民族危机之中。‎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