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2月线上考试文综试题(解析版)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下)线上考 历史试卷(2月份) 一、本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时期,“凡属违犯国法的行为必定为家法所不容,同样违犯家法的行为也为国法所难容”。犯有重罪的贵族成员,多在宗庙中接受国法和家法的制裁。这说明,当时 A. 统治者极力推行严刑峻法 B. 政治统治与宗法管理相结合 C. 法律内容开始趋向宗法化 D. 宗法秩序有待国家法律维护 【答案】B 【解析】 材料信息“犯有重罪的贵族成员,多在宗庙中接受国法和家法的制裁”体现了家国一体、政治统治与宗法管理相结合的特征,故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严刑峻法”,排除A项;C项错在“开始”;材料内容不能说明宗法秩序有待国家法律维护,排除D项。 2.汉武帝时在西南地区置犍为郡,封夜郎侯为夜郎王,领诸部,“使其子为令”。后在西夷置十余县,除都尉外,其县令也按“从其俗以长之”的惯例,由本地区王之子或王的嫡亲充任。这些措施 A. 说明中央集权趋于弱化 B. 体现出王国问题更加严重 C. 有利于汉代疆域的拓展 D. 反映出贵族政治局部复活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汉武帝在西南地区设郡、县,置督尉、县令,并配合以当地的习俗、惯例,拉拢、利用当地上层管理西南地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措施有利于拓宽汉代疆域,C选项符合题意;中央政府在西南地区设置郡县,管理从无到有,不能说明中央权威趋于削弱,A选项错误;设置郡县、都尉、县令等,尊重当地习俗惯例等,不能说明“王国”军政实力增强,地方割据问题严重,B选项错误;西汉政府在西南边陲设郡县,“使其子”、“从其俗”等,不能说明血缘世袭的“贵族政治”在国家管理中局部复活,D选项错误。 3.据《宋史·向敏中传》、《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宋初大臣薛居正子薛惟吉之嫠妇(寡妇)柴氏,将携资再嫁,士大夫向敏中、张齐贤争相求娶,最终张齐贤如愿所偿,后来双方因此事闹得不可开交。这表明宋代 A. 妇女不受儒家伦理观念束缚 B. 理学对士大夫群体影响小 C. 士大夫婚姻观念日趋世俗化 D. 士大夫阶层流动日益封闭 【答案】C 【解析】 依据材料中“……嫠妇(寡妇)柴氏,将携资再嫁,士大夫向敏中、张齐贤争相求娶……”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当时人们的婚姻观念受到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逐渐趋向世俗化,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不能仅依据人们婚姻观念的世俗化就得出宋代妇女不受儒家伦理观念的约束,该表述过于绝对;B选项错误,理学的开创者是北宋的程颢、程颐,宋初理学尚未产生;D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士大夫阶层的流动性。结合所学可知,宋代科举制在选官中的主导地位完全确立,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大大增强。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4.下图为18世纪中外金银比价(单位:每两黄金合白银数)示意图。据此可知清朝中叶 A. 海外市场货币需求不断扩大 B. 茶叶贸易带动外贸出现顺差 C. 闭关造成金银比价差距缩小 D. 海外贸易发展白银大量流入 【答案】D 【解析】 材料数据反映18世纪中外金银比价,中国金银比价在18世纪中期急剧上升,当时海外贸易发展白银大量流入,故金银比价上升,故D正确;当时海外市场对中国商品需求不断扩大,故A错误;材料数据无法体现茶叶贸易,故B错误;当时中外贸易造成金银比价差距缩小,故C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理解材料数据变化的背景和原因,学生可以发现中国金银比价在18世纪中期急剧上升,再结合所学知识从海外贸易发展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影响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5.1858年签订的中英《天津条约》中,清政府承认“英国自主之邦与中国平等”,驻华公使觐见清帝时“遇有碍于国体之礼,是不可行”,即不行跪拜之礼;“会晤文移,均用平礼”,公使应由对等的“内阁大学士尚书中一员”接待,文书由对等级别的部门回复,并不得使用“夷”人字眼;依照国际惯例,允许公使进驻京师。《北京条约》重新确认了上述约定。这表明 A. 中国主权受到严重损害 B. 清政府讨好列强苟且偷安 C. 中国近代外交的不平等性 D. 中国外交被迫走向近代化 【答案】D 【解析】 解决此题的两个关键第一是时间,1858年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这个信息表明中国当时的腐朽政府被英法列强打败后被迫与其签定不平等条约,开始用“崇拜”的心态来对待西方列强。材料中由“夷”到洋的变化一方面说明了清政府的屈服,另一方面客观上说明清政府的外交开始了平等的近代化外交。故D项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6.下表是对81家早期民族资本主义工矿企业主要创办人原有身份的统计结果。该结果反映出 人员分类 拥有企业数目 占总企业数的百分比(%) 买办及买办商人 29 35.80 官僚地主 29 30.86 一般商人 15 18.52 华侨商人 6 7.41 手工作坊主 6 7.41 A. 早期民族资本家多由官僚及买办转变而来 B.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地域分布具有不均衡性 C. 中国早期民族资本家拥有的资本数额较少 D. 中国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举步维艰 【答案】A 【解析】 由题中“早期民族资本工矿企业主要创办人原有身份统计表”的提示,结合所学可知,表格中的数据反映了买办阶层与官僚地主占有的企业数居多的内容,这说明了早期的民族资本家多是由买办与官僚转化而来,故选A。材料没有提供早期民族资本工矿企业创办人地域分布情况,因此选项B排除;材料表格信息中提供了企业数目,不能据此得出其资本额情况,选项C排除;选项D与题无关,排除。 7.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肯定了中国共产党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以及中国和苏联牢不可破的友谊,但却没有关于政协组织的规定。究其原因,主要在于 A. 政协代行人大职权的职能即将结束 B. 政协是中共领导下统一战线组织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已基本形成 D. 政协组织的职能已被人大完全取代 【答案】B 【解析】 据所学可知,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继续发挥其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作用,是中共领导下的统一战线组织,B正确;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颁布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政协代行人大职权的职能结束,A错误;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组成部分,但C不合题意;政协代行人大职权的职能结束,但不是政协组织的职能被人大完全取代,D错误。 8.1984年10月22日,邓小平在中顾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发言时指出“前些时候那个雇工问题,相当震动呀,大家担心得不得了。我的意见是放两年再看。那个能影响到我们的大局吗?如果你一动,群众就说政策变了,人心就不安了。你解决了一个‘傻子瓜子’,会牵动人心不安,没有益处。让‘傻子瓜子’经营一段,怕什么?伤害了社会主义吗?”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纠正“左”倾错误进行全面整顿 B. 破除困惑推动农村改革起步 C. 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进程 D. 南方谈话吹响市场变革号角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1984年……你解决了一个‘傻子瓜子’,会牵动人心不安,没有益处。让‘傻子瓜子’经营一段,怕什么?伤害了社会主义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改革开放开始不久,解放思想有利于推进改革开放进程,故C正确。纠正左倾错误进行全面整顿,在文革后期,不符合题干时间,故A排除。破除困惑推动农村改革起步,属于农村地区,材料反映的是城市雇工问题,故B排除。南方谈话吹响市场变革号角,在1992年,不符合题干时间,故D排除。 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新时期的理论探索·邓小平理论 9.下图为罗马帝国时代修筑的大道遗址。西方俗语说“条条大道通罗马”,罗马统治者在帝国全境修筑四通八达的宽阔大道,其主要目的在于 A. 促进帝国各地区经济交流 B. 镇压境内被统治民族的反抗 C. 更为有效地控制帝国全境 D. 掠夺境内被统治民族的财富 【答案】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道路的修建有利于军队和战略物资的运输,进而有利于加强对全国的控制和管理,C符合题意;交通的发达有利于各地经济交流,但这只是客观影响,不是主观目的,A不正确;BD均与“主要目的”的要求不符。 10.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举产生;总统解散众议院须得到参议院同意;内阁由总统任命并对议会负责。这表明法国 A. 实现了孟德斯鸠的理想政体 B. 事实上确立了总统共和制 C. 民选立法机构获得充分权威 D. 共和派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答案】C 【解析】 依据材料“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举产生;总统解散众议院须得到参议院同意;内阁由总统任命并对议会负责”可知立法机构获得充分权威,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孟德斯鸠的理想政体是实行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而法国是议会制共和制;B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立法机构权力较大,并未强调法国的政体;D选项错误,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是共和派与君主派妥协的产物,不能说共和派取得了彻底的胜利,这时君主派的力量还很强。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11.1948年,意大利上映了电影《偷自行车的人》。二战过后,罗马充斥失业和贫困,家境贫寒的男主瑞奇好不容易得到一个前提是用自行车的工作,却被人偷走了自行车。四处寻找却苦无证据。最后为了工作和生活,只能选择偷自行车。男主偷车被抓,被偷的车主看到男主的孩子,心生怜悯,便不再追究他的责任。影片意在 A. 批判两极格局下的西方道德危机 B. 剖析西方社会人格分裂的精神危机 C. 揭露社会上善恶交织的矛盾现象 D. 通过反思唤醒人们心底人性的光辉 【答案】D 【解析】 根据“心生怜悯,便不再追究他的责任”可知该影片意在唤醒人们心底人性的光辉,D项符合题意;该影片和道德危机以及精神危机无关,排除AB项;C项没有揭示影片的主旨,排除。故选D。 12.1958年,苏共中央通过决议要求对拖拉机站进行改组,把其拥有的农业机械转卖给集体农庄。至1959年底,在苏联全国原有的近8000个拖拉机站中只剩下了34个,同时,从7月1日起又取消了集体农庄的农产品义务交售制,代之以统一采购的办法。这一措施 A. 彻底摆脱了斯大林体制的束缚 B. 实现了农业集体化改革目标 C. 反映出赫鲁晓夫改革的盲目性 D. 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业发展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时期通过“农业机械转卖给集体农庄”“取消了集体农庄的农产品义务交售制”等改革措施,对农业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以适应生产力发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业发展,D项正确。A项史实错误,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是局部调整,没有彻底摆脱了斯大林体制的束缚,排除A;材料是对农业集体化的弊端进行改革,排除B;推广种植玉米体现了赫鲁晓夫改革的盲目性,材料没有体现相关信息,排除C。所以选D 二、非选择题 13.公共卫生是指与公众有关的卫生问题。主要是指通过社会共同努力 、改善公共环境卫生、公共食品卫生、公共饮水卫生、灌输个人卫生知识、促进医事发展以及对传染病的防治。公共卫生问题与人类社会相始终,反映时代的发展水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按照布罗代尔的研究,在前近代时期,欧洲城市,公共卫生情况大同小异,人们一般通过排放污水管道处理污水(主要是雨水),通过清洁工处理固体垃圾。直到18世纪,巴黎、伦敦的河畔依然成为人们自由大小便的场所;城内街道无清扫街道章程,是以各街道泥淖拉杂,堆积甚多;饮水也成问题因为居民什么东西都往河里扔。糟糕的卫生状况导致疾病尤其是传染病极易流行。 19世纪前后,欧洲城市近代公共卫生事业空前发展起来。伦敦 、巴黎等城市大型排污系统的建设、自来水的使用、室内抽水马桶的使用、对食品卫生的管理,使城市公共卫生得到很大改善。19 世纪中叶细菌学和寄生虫学的建立,使人们开始对传染病的积极预防。公共卫生法规的制定,使得这些城市率先实现公共卫生事业近代化。 材料二 19 世纪中叶,中国近代公共卫生事业才逐渐酝酿、开展。这方面,传教士倡其先声,他们从母国和故乡的经验出发,呼吁中国改善卫生环境。中国出使人员有感于中国与欧美城市公共卫生的巨大差距 ,开始发出改善公共卫生的议论。志刚在《初使泰西记》中,记载了西方自来水生产过程, 称之为“激水机”。中国早期改良派思想家,也对改善公共卫生问题发表许多真知灼见。郑观应对西方城市垃圾处理称道不已。 近代中国,以上海为代表的25 个租界,城市公共卫生事业的近代化也领先全国。以上海为例,租界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近代公共卫生系统。而上海华界将租界的一套移植过去,并在食品检疫、预防流行病等方面与租界合作。 ——以上材料根据何小莲《论中国公共卫生事业近代化之滥觞》整理、改编 (1)根据材料一概括,相比于前近代时期,19世纪欧洲公共卫生事业进步的表现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公共卫生事业近代化的条件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近代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特点。结合中国近代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背景分析说明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意义。 【答案】(1)表现:由初级排污设施到大型排污系统;由引用自然水到自来水;由卫生状况糟糕到有系统健全的公共卫生机制。条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物质条件;民主政治的逐渐建立提供制度保障;科技文化的进步;资产阶级、市民对文明生活的追求;社会文明的程度不断提高。 (2)特点:起步晚;受西方文明或外来影响;地区发展不平衡,租界更先进;发展总体缓慢。背景:鸦片战争后,中国受到西方侵略;西方文明逐渐传入中国;社会经济进步尤其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观念、文化水平的进步,都有利于近代公共事业的发展。意义:有利于防治疾病、健全体魄;有利于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有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有利于中国近代化。 【解析】 (1)表现:根据“人们一般通过排放污水管道处理污水”“ 伦敦 、巴黎等城市大型排污系统的建设”得出由初级排污设施到大型排污系统;根据“自来水的使用”得出由引用自然水到自来水;根据“糟糕的卫生状况导致疾病尤其是传染病极易流行”“ 欧洲城市近代公共卫生事业空前发展起来”得出由卫生状况糟糕到有系统健全的公共卫生机制。条件:根据“19世纪前后”,结合所学,可从工业革命的开展、民主政治的逐渐建立提供制度保障、科技文化的进步、社会文明的程度不断提高等方面分析总结。 (2)特点:根据“19 世纪中叶,中国近代公共卫生事业才逐渐酝酿、开展”得出起步晚;根据“传教士倡其先声”得出受西方文明或外来影响;根据“以上海为代表的25 个租界,城市公共卫生事业的近代化也领先全国”得出地区发展不平衡,租界更先进。背景:根据材料和所学,可从西方侵略、西方文明逐渐传入中国、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观念、文化水平的进步等方面总结回答。意义:可从防治疾病、健全体魄、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中国近代化等角度分析总结。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际组织的发展演变 19世纪后半期 1874年,为促进国际邮政业务发展、合作以及技术互助,德法英美等22国组建了万国邮政联盟,此后,在通讯、卫生、关税、铁路等领域也出现了似的国际组织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 1920年,第一个全球性的政府间国际政治组织一一国际联盟成立,最多时有58个成员国。国联还附属有国际劳工组织、国际常设法院等国际专门机构。 20世纪初,世界上有200余个国际组织 二战后初期 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全坦织、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等国际组织成立 20世纪60年代—80年代末 联合国会员国多达150多个,其专门机构涉及社会各个领域,到80年代末,国际组织总数已超2万个,包括北约、华约、不结盟运动、欧共体、石油输出国组织、世界旅游组织、国际移民组织等各类国际组织。 ——据张贵洪《国际组织与国际关系》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相关知识,任选一个角度拟定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示例:论题:整体世界的形成推动了国际组织的发展。 阐述:19世纪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一些专门性、技术性的国际组织应运而生。二战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等几乎所有领域都发生了密切联系,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几乎包括世界所有国家的国际组织网络逐步形成。综上,国际组织的发展与世界走向一体化息息相关,应当积极融入世界,参与国际组织。 【解析】 本题设问开放,言之成理即可。可以从国际组织类别、发展阶段等角度拟定论题,也可以联系国际形势拟定论题,例如:从自身发展看,国际组织职能宗旨、参与国家范围、合作方式和合作程度等;从阶段上看,谈单个阶段的特征,或通过两个阶段比较得出认识;从国际形势看,国际组织与世界格局、国际组织与世界经济或科技发展、国际组织与世界市场、全球化从总体上看,国际组织的数量、类型不断增多;国际组织推动国际合作、和平与发展等。 三、(共1小题,满分15分) 15. 材料:民国初年,卫生事业发展缓慢。1913年,内务部将京城卫生陈列所直属部办,扩大规模,陈设近代卫生器械和图片、书籍等,供民众参观。1915年制定的《违警律》增加了“身体及卫生之违警罪”,对水源、沟渠、饮食加工等卫生进行规范;同年内务部发布《文官高等考试令》,对公职卫生人员的素质提出要求,待录人员应掌握病理、解剖、药剂、化学等专门知识。同时,内务部颁布《管理药商章程》和《限制药用鸦片吗啡等品章程》二则,涉及药商、药士的资格管理,瘾癖类药物、处方药、剧毒药的管理以及相关处罚规定等。1916年颁布《传染病预防条例》,对鼠疫、霍乱、白喉、天花等烈性和急性传染病的处理程序、责任主体、技术操作等做出规范,改变了传统医学关于传染病是瘴疠之气的看法。经过改革,民初的卫生事业有了很大改观。 ——摘编自深圳实验中学陈振宇老师硕士论文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民初卫生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内务部对卫生事业改革的意义。 【答案】(1)特点:重视法律制度的保障作用;注重科学技术和科学思想的作用;强调公共卫生;对卫生人员、药物、卫生事务进行全面管理;强调政府监管责任。 (2)意义:提升了民国公民卫生质量,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现代化;规范了医疗卫生行业,有利于卫生科学的发展;有利于民众身心健康;有利于公共卫生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解析】 (1)特点,依据材料“1915年制定的《违警律》增加了‘身体及卫生之违警罪’,对水源、沟渠、饮食加工等卫生进行规范”得出重视法律制度的保障作用;强调公共卫生。“同年内务部发布《文官高等考试令》,对公职卫生人员的素质提出要求,待录人员应掌握病理、解剖、药剂、化学等专门知识。”得出强调公共卫生;对卫生人员、药物、卫生事务进行全面管理;“同时,内务部颁布《管理药商章程》和《限制药用鸦片吗啡等品章程》二则,涉及药商、药士的资格管理,瘾癖类药物、处方药、剧毒药的管理以及相关处罚规定等。1916年颁布《传染病预防条例》,对鼠疫、霍乱、白喉、天花等烈性和急性传染病的处理程序、责任主体、技术操作等做出规范,改变了传统医学关于传染病是瘴疠之气的看法”得出重视法律制度的保障作用;注重科学技术和科学思想的作用;强调政府监管责任。 (2)意义,依据材料“经过改革,民初卫生事业有了很大改观”,结合第一问的特点和所学可知,意义是提升了民国公民卫生质量,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现代化;规范了医疗卫生行业,有利于卫生科学的发展;有利于民众身心健康;有利于公共卫生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四、(共1小题,满分0分) 1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美国的教科书对涉及越南战争的很多问题都缺乏系统介绍,诸如“战争正义与否”“是否合乎道德”等问题或点到为止,或语焉不详。越南战争神秘化使美国人不能够正确理解此后的很多类似事件。一些政治家用“越战的教训”去驳斥对安哥拉、科威特和伊拉克的干涉。不少政治评论对这两场看来没有尽头的战争(越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进行了细节对比。2006年,亨利·基辛格用他自己对美国在越南大崩溃的不恰当理解——他谴责国会当年的撤军——去劝告布什总统在伊拉克要“延緩撒军进程”。所谓“越南的教训”还被用以指导或误导关于保密新闻发布、以及联邦政府如何运作,甚至军营是否允许同性恋等问题的讨论。中学生有权利获得足够的关于越战的知识。毕竟,他们是一群将被征召入伍,参加下一场战争的人,不论那些战争是否是越战的重演。 ——摘编自【美】詹姆斯·洛温《教师的谎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越南战争“神秘化”造成的后果。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教科书系统客观介绍越南战争的意义。 【答案】(1)致使对越战后局部战争认识存在显著差异,影响战争政策稳定性;误导了此后诸如保密、新闻发布等政治和社会问题的讨论;不利于战争动员。 (2)意义:有利于国民形成正确的战争观念;有利于政府制定和执行符合实际的战争政策;有利于青年形成理性的国家安全认识。 【解析】 (1)后果:概括材料“使美国人不能够正确理解此后的很多类似事件”可知,不能使美国人正确理解很多类似的事件;概括材料“利·基辛格用他自己对美国在越南大崩溃的不恰当理解——他谴责国会当年的撤军——去劝告布什总统在伊拉克要“延緩撒军进程””可知影响国家战争政策的制定;概括材料“被用以指导或误导关于保密新闻发布、以及联邦政府如何运作,甚至军营是否允许同性恋等问题的讨论”可知,误导了此后诸如保密、新闻发布等政治和社会问题的讨论;概括材料“中学生有权利获得足够的关于越战的知识。毕竟,他们是一群将被征召入伍,参加下一场战争的人”可知,不利于国家征召新兵等。 (2)意义:考生可从青年人、国家和战争等角度作答,如有利于青年人树立正确的战争观念;有利于人们理解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有利于对战争性质的认识等。 五、解答题 17.材料 公元3世纪,印度和中亚来华的僧人传译了大量的经典。但所译经文多有舛误,为求取真经,在法显之前有史料记载的西行求法高僧,就有12人。法显,公元399年,他以65岁的高龄,与慧景、道整、慧应、慧嵬等4人,从长安启程,踏上了西行求法的漫漫长路。历时14年,辗转近30个国家,行程5万里,先后到达北天竺,中天竺等五天竺国,游历了包括斯里兰卡在内的诸多佛教圣地,共取回真经10部,近百万言的梵文写本。公元409年,法显离开印度,从多摩梨帝国(今加尔各答附近)海口乘商船,昼夜航行14日抵达狮子国(今斯里兰卡)。根据记载,法显在斯里兰卡两年,求得多部佛教经典。公元413年,法显将这些经律,包括此前在印度取得的全部带回了中国,与佛陀跋陀等在建康(今南京)合作翻译,先后将大部分经律论译成了汉语。与此同时,还就自己求法的经历和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写成了《佛国记》。法显是我国第一位从陆路西行再由海路携佛经东归的取经者。 ——摘编自成建华《法显在中斯文化交流史上的贡献与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显西行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显的贡献。 【答案】(1)政权分立,战乱频仍;三教并立,思想活跃;佛教迅速发展;佛教传入,翻译、理解分歧大;之前西行者的尝试和铺垫 (2)推动佛教的中国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华交流使者;留下了重要的地理著作,为研究古丝绸之路提供了宝贵资料;体现了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解析】 (1)根据材料“印度和中亚来华的僧人传译了大量的经典…在法显之前有史料记载的西行求法高僧,就有12人…公元399年,他以65岁的高龄…与慧景、道整、慧应、慧嵬等4人,从长安启程”结合所学从当时的政治局面、思想文化现状、佛教传入及发展、文化分歧及前人奠基进行回答。 (2)根据材料“先后将大部分经律论译成了汉语….写成了《佛国记》。法显是我国第一位从陆路西行再由海路携佛经东归的取经者。”结合所学从佛教中国化、文化交流的推动、历史文化遗产研究、精神体现进行分析阐述。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