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二轮复习:第1讲先秦、秦汉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第1讲先秦、秦汉学案

总述 先秦(远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秦汉(公元前221~公元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时期,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 政治 从分封制、宗法制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体制取代贵族制度,专制皇权逐渐形成。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经济 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主体。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形态;土地制度由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转化。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商业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思想文化 思想上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儒学独尊的演变,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文学艺术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文学体裁多样;具有东方特色的实用科学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 一、夏、商、西周政治制度 ‎1.夏(约公元前2070~约公元前1600):夏启开创第一个国家政权,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由此开始。‎ ‎2.商(约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 ‎(2)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 ‎3.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 ‎(1)分封制:以同姓王族为分封主体,分配土地和人口的制度,形成了以周王为“天下共主”的制度。‎ ‎(2)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 ‎4.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与王权相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公元前770~公元前221)‎ ‎1.由分裂到统一:争霸与兼并战争不断;宗法制、分封制原则不断遭到破坏;秦灭六国,政局由分裂渐趋统一。‎ ‎2.封建制度确立:各诸侯国纷纷变法图强,奴隶制度逐步废除,封建制度逐步确立。‎ 三、秦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公元前221~公元前207)‎ ‎1.统一全国:相继攻灭六国,对周边地区实施政治控制,建立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王朝,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2.创立皇帝制度:皇帝总揽司法、立法、行政、军事等权力,具有皇位世袭、皇权独尊的特点。‎ ‎3.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1)中央推行三公九卿制度,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掌行政、监察、军务,彼此既相互配合又相互牵制,便于皇权专制。‎ ‎(2)地方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命,有任期限制,彼此分权,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3)颁布《秦律》,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垄断教育,文化专制。‎ 四、两汉时期的政治(公元前202~公元220)‎ ‎1.中央集权巩固:汉初郡国并行,王国威胁中央;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在地方设刺史代表中央监察地方,东汉时演变为州一级行政区划。‎ ‎2.君主专制强化:汉承秦制;汉初频繁换相;中外朝制度使君主专制得以强化。‎ ‎3.选官制度:先秦实行世卿世禄制;汉朝实行察举制,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4.教育制度:中央设太学,地方设郡(国)县学,学习儒家经典,儒学教育官方化、制度化。‎ ‎1.先秦时期“家国一体”的形成与演变 ‎(1)先秦时期政治制度受宗法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结合,宗族不但是生活生产的基本单位,而且与国家行政系统相结合,构成了我国独具特色的“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 ‎(2)春秋战国以来,宗法分封制崩溃,但其核心的宗法观念与家国一体的传统,逐渐嬗变成为皇位嫡长子继承制、贵族世系爵位、父权家长制等封建制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点拨:“家国一体”体现的是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的结合,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并没有改变“家国一体”的国家政治模式。这种模式也被称作“家国同构”。‎ ‎[真题例证1] 家国同构对中国古代统治者执政理念的影响 ‎(2016·海南单科,3)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 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 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 D.官民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 答案 B 解析 宗族关系是家族关系,不会成为执政的基础,故A项错误;官员考核的依据应该是官员的德行和政绩,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官民具有共同的政治诉求,故D项错误;材料“民之父母”“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体现的是“家国同构”的“家天下”观念,所以本题答案为B项。‎ ‎[考向预测1] 君臣尊卑秩序与宗法制的瓦解(君臣尊卑所反映的“家国同构”)‎ 春秋初期,在鲁国宗庙祭礼上,鲁文公将其父鲁僖公(鲁闵公的庶兄)的神主(牌位)置于鲁闵公(鲁僖公的前位君主)之前,这一做法被孔子认为不符合“礼”。这是因为此做法(  )‎ A.破坏了宗法血缘关系 B.没有得到周王的认可 C.违背了君臣尊卑秩序 D.不符合嫡长子继承制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鲁文公将其父鲁僖公的神主置于鲁闵公之前”不符合宗法顺序,但由于其为国君之父,从宗法的角度也有道理,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到周王的反对,故B项错误;鲁僖公曾为鲁闵公之臣,这样做是与君臣之礼不合的,故C项正确;材料关于牌位的摆放没有涉及继承制问题,故D项错误。‎ ‎2.从社会转型视角认识周至秦汉政治的10大变化 ‎(1)地方单位:封国—郡县。(2)地方基础:血缘—地域。‎ ‎(3)行政特点:分权—集权。(4)官员身份:贵族—官僚。‎ ‎(5)产生方式:世袭—任命。(6)选官标准:血缘—才能。‎ ‎(7)任职时间:终身—任期。(8)经济来源:封邑—俸禄。‎ ‎(9)高度集权:没有—实现。‎ ‎(10)历史影响:造成割据—巩固统一。‎ 点拨:变化的关键是权力和血缘。权力分散→权力集中,顺应了国家统一的需要;贵族政治→官僚政治,顺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需要。‎ ‎[真题例证2] 郡国并行制的实践与矫正 ‎(2017·课标全国卷Ⅰ,25)下表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144年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上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答案 C 解析 材料信息显示出从汉高帝到汉武帝,中央直接管辖的行政区由15郡发展到108郡、国,这反映出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后,王国越分越小,地方郡、国数量增多,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从而使 “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C项正确。诸侯国与中央的矛盾在汉武帝时期得到基本解决,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中央行政体制”的变化,故排除B项;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 ‎[考向预测2] 周秦之际社会变化对天命观的影响 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周王以“天子”自居,但“汤武革命”使周天子感到“天命无常”,于是提出“顺天应民”的观点,以后历代都遵循。这反映了周以后(  )‎ A.天命思想强化了宗法制度 B.人民的主体地位被确立 C.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D.天命观被赋予实际内容 答案 D 解析 “顺天应民”是指顺应天命,合乎民心,将抽象的天命观和现实中的民心联系起来,A、C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B项重视民心,但并不代表人民确立了主体地位。故正确答案选D项。‎ 短板1 对史料信息提取理解不到位 例题 (2016·课标全国卷Ⅲ)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查短 阅读和理解史料时,断章取义,囫囵吞枣,扣不住主旨大意。例如本题中只根据材料中“字数多”“语句格式化”等词句误选A项,而实际上史料反映出铭文沿袭商代,不是新文字体系。有的考生弄不清材料的主旨误选C项或D项。而“追颂祖先,保用子孙”正是维护宗法制的体现而非挑战,故C项错误。史料反映了青铜器的功用并无变化,故D项错误。‎ 补短 抓中心词→理线索→寻主旨,全面提取史料信息。例如本题题干史料反映的是周代青铜器与商代相比,从字数、语句到内容的变化,其中不变的是什么?我们可以找出其中心词从而理清线索:“沿袭商代→格式化语句→追颂祖先→子孙保用”,这体现的正是价值习俗的继承发扬,这一主旨是正确解题的依据。由此可知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针对练1]‎ ‎(2017·山东济宁二模)据记载,公元前892年,西周懿王崩,其叔父辟方以“德望”被宗室诸侯“拥立”为王,是为孝王。“孝王崩,诸侯复立懿王太子燮,是为夷王。”这反映出当时(  )‎ A.血缘宗法制是基本政治制度 B.王位继承依据贤能而非长幼 C.嫡长子并无优先继承的权利 D.诸侯争霸导致王室地位衰落 答案 A 解析 材料反映出西周王位的继承为:懿王——孝王(懿王叔父)——夷王(懿王太子),这贯穿其中的是血缘宗法关系,故A项正确。孝王是以“德望”被宗室诸侯“拥立”为王的,但夷王不是因为贤明而是因为他是懿王太子而被立为王的,故B项错误;太子燮被拥立为王而不是其他王子,故C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排除。‎ 一、远古时代 ‎1.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 ‎2.先民们已经学会了养蚕和缫丝等技术。‎ 二、商周时期 ‎1.农业:农业工具以石器为主,出现少量青铜农具;土地制度:井田制。‎ ‎2.手工业:“工商食官”制;商周时期青铜铸造工艺水平高超;商代出现原始瓷器,西周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3.商业:商朝职业商人产生;周朝商人由官府统一管理。‎ 三、春秋战国时期 ‎1.农业:井田制遭到破坏,土地私有制形成;生产工具、水利设施和耕作方法不断改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我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态;重农政策开始出现。‎ ‎2.手工业:官营(主导)、民营和家庭手工业并存,冶铁、丝织业发展较快。‎ ‎3.商业:官营局面被打破;抑商政策开始出现。‎ ‎1.先秦时期生产工具、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的变化及内在联系 ‎(1)生产工具的进步推动了耕作方式(经营方式)的进步。原始社会至春秋以前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夏、商、周三代有少量青铜工具用于生产,这就决定了其耕作技术是“刀耕火种”或“石器锄耕”。落后的工具需要集中更多的劳动力,所以春秋以前的耕作方式是集体耕作。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犁牛耕的出现,劳动效率大大提高,这就使小农户个体经营的农业生产模式成为可能。‎ ‎(2)耕作方式(经营方式)与土地制度密切相关。集体耕作的生产方式与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和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紧密相连。小农户个体经营是建立在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基础之上的。‎ 点拨:生产力的进步是贯穿这一变化的主线。生产工具、耕作技术反映的是生产力发展水平;耕作方式(经营方式)、土地制度的变化反映的是生产关系的变革。‎ ‎[真题例证3] 农业收益与小农经济的形成 ‎(2015·课标全国卷Ⅰ,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答案 A 解析 材料反映的信息是“一个农夫可以养活五口甚至九口人”,说明农业收益的增加促进了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故选A项。农业的发展是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基本条件,故B项错误;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能促进农业收益的增加,C项因果倒置,错误;农业的收益的增加一定程度上促使地主兼并土地,促进封建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D项错误。‎ ‎[考向预测3] 古代农业生产中的精耕细作 下图为陕北出土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 A.农户生活的悠闲富足状态 B.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情况 C.边疆畜牧业迅速发展情形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状况 答案 B 解析 画像砖上的内容显示了耕作的场景,无法说明其悠闲富足,故A项错误;耕作的场景是古代农业的精耕细作的重要表现,故B项正确;画里虽有禽类,不能说明是边疆地区,故C项错误;单一的耕作形式不能判断是否与大地主田庄有关,故D项错误。‎ ‎2.中国古代三种手工业的地位及转换原因 ‎(1)地位 ‎(2)转换原因:①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私营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②农业生产的进步为私营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③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削弱促进了私营手工业的发展;④官营手工业陈旧的管理模式,压抑了广大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点拨:官营手工业产生最早且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代表生产工艺的最高水平,私营手工业自明朝中期以后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真题例证4] 官营手工业和市场的联系 ‎(2017·山西太原高三期末考试)汉代各地都市中的官府直接管理的手工业作坊和商业机构称“市”或“亭”,而在汉代一些平民墓葬中出土的许多漆、陶器上,往往也有“市”“亭”等戳记,且离产地较远。这说明汉代(  )‎ A.跨区域长途贩运已经有明显发展 B.民间工商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C.官营手工业从事一定的商品生产 D.墓葬中存在突破身份等级的趋象 答案 C 解析 根据“市”或“亭”的戳记,可判断当时的官营手工业和市场有一定的联系,故选C项。‎ ‎[考向预测4] 官营手工业的技术传承 ‎《管子·小匡》记载,官府工匠常常互相谈论工事,展示成品,比赛技巧。这有助于(  )‎ A.增强市场的认同感 B.官营手工业技术传承 C.官府垄断生产技术 D.大幅提高产品的产量 答案 B 解析 这种对工事的谈论,对成品的展示和对技巧的比赛,有利于技术上交流、提高和传承,故B项正确。‎ 短板2 正确的时空逻辑未能建立 例题 (2017·课标全国卷Ⅱ,24)下图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 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查短 忽视材料中的时空信息(或对时空信息提取不全),题干和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成立。例如本题中,如果只注意了时间信息“春秋战国之际”忽视了空间信息,就有可能误选B项或D项。而实际上材料反映不出“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也看不出当时城市规模的扩大,故排除B、D两项。当时的陶和曹都靠近济水,鲁靠近泗水,这对“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有影响,但不足以得出“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的结论,故C项错误。‎ 补短 明时空,链所学,准确判断是关键。例如本题中时间信息是“春秋战国之际”,链接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商品经济已经发展起来。仔细观察地图可获得如下空间信息:陶和曹都靠近济水,鲁靠近泗水,这些区域农业经济发达,物产丰富,交通便利,故“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说明“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A项为正确答案。‎ 答案 A ‎[针对练2]‎ ‎(2017·河北保定高三模拟)历史学家钱穆形容分封制为:“鲁、齐诸国皆伸展东移……周人(都城在镐京)从东北、东南张其两长臂,抱殷宋(宋国为殷族遗民之国)于肘腋间。”‎ 据此钱穆认为(  )‎ A.西周的疆域向南北方向扩大 B.镐京与宋成为两大政治中心 C.西周重视对殷商遗民的防范 D.鲁、齐在诸侯国中政治地位突出 答案 C 解析 解答本题关键是理解材料“周人(都城在镐京)从东北、东南张其两长臂,抱殷宋(宋国为殷族遗民之国)于肘腋间”的意思。从西周如此分封与布局的目的这个角度来看,C项正确;镐京是西周的政治中心,排除B项;A项只是作用而不是目的;鲁、齐分别是同姓、功臣诸侯国,D项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体现,但不是题干所强调的,排除D项。故选C项。‎ 一、商周时期 ‎1.商朝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殷周时期出现了铸在青铜器上的“金文”。‎ ‎2.夏商时期产生了宫廷舞蹈,周朝制定出包括舞蹈在内的礼乐制度,即周礼。‎ ‎3.“学在官府”,即官府垄断教育。‎ 二、春秋战国时期 ‎1.百家争鸣 派别 代表人物 主张 道家 老子 ‎“道”是世界万物的本原;朴素辩证法思想;“无为而治”‎ 庄子 世界万物是相对的;“齐物”的观点;“逍遥”的人生态度 儒家 孔子 ‎“仁”为核心,强调以德治民;“克己复礼”;“有教无类”‎ 孟子 ‎“仁政”;性本善 荀子 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人之性恶 法家 韩非 以法治国,主张君主集权;奖励耕战;“法”“术”“势”三合一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2.科技:战国时期出现了司南;战国时期的天文学家石申,用赤道坐标记录了八百多颗恒星的位置,石申的原书虽然失传,但后人据此辑成《石氏星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筹算计算法。‎ ‎3.文艺:《诗经》和楚辞是先秦文学最高水平的代表,分别开创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风格流派。帛画《人物龙凤图》等。‎ ‎4.教育:“学在官府”局面被打破,私人讲学出现,游士游学现象活跃。‎ 三、秦朝 ‎1.焚书坑儒政策:使儒学受到沉重打击,禁锢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2.严控教育: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严禁私人讲学。‎ 四、两汉时期 ‎1.思想 ‎(1)汉初推崇黄老之学,适应了恢复发展经济、巩固统治、“无为而治”的时代需要。‎ ‎(2)汉武帝时期,董仲舒融合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思想,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大一统、三纲五常主张,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时代之需,新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2.科技 ‎(1)造纸术:西汉初年出现,东汉蔡伦改进。‎ ‎(2)数学:《九章算术》总结了先秦到汉代的数学成就。‎ ‎(3)天文:张衡发明了浑天仪和地动仪。‎ ‎(4)医学: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华佗发明最早的麻醉剂—“麻沸散”。‎ ‎3.文学:汉赋以楚辞为基础形成半诗半文综合体,西汉司马相如、东汉张衡等佳作表现出了大一统时代的文化气度。‎ ‎4.教育:官方儒学教育体系化、制度化。‎ ‎1.先秦时期儒家思想的特点 ‎(1)都谈论了“人性”:即人性是什么,孔子的“仁”包含了对人性的看法,孟子提出“人性本善说”,荀子提出“性恶论”。‎ ‎(2)都主张以德、礼治国:孔子提倡“为政以德”,孟子要求统治者“以德服人、争取民心”,荀子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 ‎(3)先秦儒家思想用人性论论证统治的合理性,即以“德”“礼”治国,主张人应该先“仁义”后“礼”,达到这个境界才有“德”。‎ ‎[真题例证5] 先秦儒家思想关注现实的精神 ‎《论语·先进》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论语·述而》曰:“子不语怪、力、乱、神。”上述思想蕴含的主张是(  )‎ A.以民为本 B.关注民生 C.人性向善 D.关注现实 答案 D 解析 题干中材料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对如何与人相处都不清楚的话、连现实生活都无法正确对待的话,又如何能够处理与虚幻的鬼神以及死亡的关系,概括地说就是要求人们首先要注重现实。“以民为本”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与材料意思不符,故A项错误;“关注民生”主张重视与老百姓日常生活相关的内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人性向善”的伦理观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故C项错误;材料的意思就是要求注重人类社会本身,故D项正确。‎ ‎[考向预测5] 先秦儒家思想对伦理秩序的影响 孟子说:“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一思想的进步之处在于(  )‎ A.阐发以柔克刚的方法论 B.促进天人关系的体系形成 C.希望利用道德改造自然 D.将人际关系的规范义理化 答案 D 解析 孟子的这些话是对人际关系的说明,不是阐发以柔克刚的方法,故A项错误;也不是关于天人关系的说明,故B项错误;也不是说人与自然的关系,故C项错误;这段话中涉及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等,说明处理的是人际关系,同时希望把人际关系处理得更加规范,其途径是用义理规范,故D项正确。‎ ‎2.汉代儒学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与发展 ‎(1)继承:汉代新儒学继承了先秦儒学的“仁”“仁政”“礼”“为政以德”“民本”等思想。‎ ‎(2)发展 ‎①增加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理论,更加强调“君本”思想;又增加了“大一统、中央集权”思想,这些都符合汉武帝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 ‎②兼收并蓄,融合道家、阴阳家、法家等各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两者区别:孔孟儒学强调“教化”“个人思想修养”,而汉代儒学则逐渐官方化,成为官方哲学,是统治者进行统治的思想工具。‎ 点拨:理解从先秦儒学到汉代儒学的变化抓住三个关键点:思维模式(先秦世俗化,汉代神学化)、关注重心(先秦民本,汉代君本)、秩序追求(先秦君主施仁政爱民,教化百姓;汉代百姓守人伦纲常,敬天尊君)。‎ ‎[真题例证6] 汉代对先秦儒学的尊崇 ‎(2016·课标全国卷Ⅰ,24)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答案 C 解析 儒学在汉代被称为“周孔之道”,孔子作为儒学的创始人,其思想多从西周时期的政治文化中汲取营养,而“五经”多是记载西周时期的政治和文化制度,因此说儒家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故选C。‎ ‎[考向预测6] 儒学思想对汉代官僚政治的影响 汉武帝曾经告诫人臣们:“在上位,而不能进贤者退;不举孝,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也,当免。”材料主要说明西汉(  )‎ A.选官与任官的制度开始确立 B.加强了对文官队伍的监察 C.形成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官僚制度 D.形成了完善的官员考核制度 答案 C 解析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在夏商周时期就有了,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体现的是汉武帝对官员们提的要求,并没有提到对官员的监察,故B项错误;据材料“在位上,而不能进贤者;不举孝,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也,当免”得出西汉形成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官僚制度,故C项正确;材料信息体现的是汉武帝对官员们提的要求,没有体现官员的考核制度,故D项错误。‎ 短板3 审题的思维方式存在问题 例题 (2017·课标全国卷Ⅲ,24)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文字的频繁使用 B.书写材料的不同 C.各国变法的实施 D.“书同文”的推行 查短 审题不准确,思维绝对化。例如本题中在审题干时,如果忽视了其中的时间信息“‎ 西周与战国”,就有可能误选D项。而实际上“书同文”的推行是在秦朝,故D项错误。审选项时,如果思维绝对化,就会误选B项或C项。根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车”字和“马”字的字形变得简单易写。B项“书写材料的不同”就一定会有如此变化吗?C项“各国变法的实施”就一定使字形有如此变化吗?显然不是。‎ 补短 把题干和各选项联系起来思考,看逻辑关系是否成立。例如本题中,书写材料的进步会使复杂的字形也容易书写,各国的变法并未让文字变得简单易写,故B项和C项均可以排除。战国时期,私学兴盛,“士”阶层崛起,文字的使用变得频繁,复杂的字形不便于文字的使用和文化的传播,故汉字变得愈发简单易写,A项为正确答案。‎ 答案 A ‎[针对练3]‎ ‎(2017·安徽蚌埠二模)秦朝实行的“书同文”“行同伦”政策,最早可以上溯到孔子,子思在《中庸》中转述孔子的话说:“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这说明(  )‎ A.儒法两家思想具有互补性 B.文化统一成为时代要求 C.秦朝奉行外法内儒的思想 D.当时学术思想日益趋同 答案 B 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发展的趋势是由分裂走向统一,当时的孔子提出“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主张顺应了这一历史趋势。秦朝统一全国后,实行“书同文”“行同伦”的政策,以文化统一巩固政治统一,故B项符合题意。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D两项与材料的主旨不符,故排除。‎ ‎1.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特征 ‎(1)政治: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各国变法;分封制逐渐崩溃,开始出现郡县制,形成中央集权的雏形;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由奴隶制贵族政治向封建的官僚政治演变。‎ ‎(2)经济:铁器、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飞跃,社会经济发展;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农耕经济开始形成。‎ ‎(3)思想:礼乐制度崩溃,形成了百家争鸣局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在政治学、哲学、伦理学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基础。‎ ‎(4)教育:西周到春秋,教育一直被贵族垄断。春秋后期,私学兴起,平民阶层加入了知识分子队伍,在天文、医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点拨:转型的主要线索:政治:奴隶制度→封建制度;经济: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封建土地私有。“士”的崛起是推动社会转型的主干力量,思想变革对社会转型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真题例证7] 墓葬级别所反映的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2013·课标全国卷Ⅰ,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答案 C 解析 墓葬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发展状况。从材料信息看,秦国除君主墓葬规模宏大外,其余墓葬没有明显的等级差别,说明分封制的等级差别在秦国基本被废除,出现了国君独大和集权统治,C项说法正确。战国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诸侯国实力增强,进行争霸战争,分封制逐步瓦解,A项说法错误;分封制下,周王对地方诸侯的控制力非常弱,B项错误;战国时期,分封制度遭到严重破坏,D项说法错误。‎ ‎[考向预测7] 春秋至战国时期统治阶级内部阶层的变动与社会转型 有学者将《左传》中出现的516人,见于战国典籍的197人作为考察对象,划分为公子、卿大夫和士三个集团,发现从春秋至战国,公子集团比例由53%骤减至10%以下,卿大夫集团由44%上升至74%后又跌至55%,士集团由32%上升至60%。这一趋势表明了(  )‎ A.西周宗室子弟的日益多元化 B.春秋战国政治的相对稳定性 C.春秋战国社会的高度流动性 D.社会转型时期政治的复杂性 答案 C 解析 材料“骤减……上升至74%后又跌至55%,士集团由32%上升至60%”体现春秋战国社会的高度流动性,故C项正确。‎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与经济、思想文化之间的关系 ‎(1)与经济:封建个体小农经济需要专制集权制度所提供的国家统一与社会稳定作为保障;新兴地主阶级需要专制集权来保护封建土地私有。‎ ‎(2)与思想文化:法家的集权、法治思想为专制集权制度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儒家思想逐渐成为维护此制度的工具。‎ ‎[真题例证8]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中的外戚干政 ‎(2015·课标全国卷Ⅰ,25)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们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答案 C 解析 据题干情境,主要反映了两汉时期皇帝重用自己的舅舅、外祖父,封侯或辅佐年幼的皇帝执政,导致了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现象,这实际上是汉代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的结果,故选C项。外戚有时本身就被任命为宰相,故依靠外戚抑制相权说法错误,排除A项;“家天下”观念是以父系血缘关系为纽带,故B项错误;汉武帝后,王国问题基本解决,故D项错误。‎ ‎[考向预测8] 秦代中央集权统治对儒家思想的吸收 秦始皇亲近法家,儒家没能占据统治者的主流体系,但在云梦秦简秦始皇时期的文献《为吏之道》中,对官吏的种种训导,恰恰充斥了儒家式的劝诫。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法家思想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B.儒家思想获得了进一步发展 C.下级官吏抵制中央坑儒政策 D.郡县制度未能得到儒家支持 答案 A 解析 材料“云梦秦简秦始皇时期的文献《为吏之道》中,对官吏的种种训导,恰恰充斥了儒家式的劝诫”可见秦始皇并非只用法家来维护统治,同时也用其他的方法来维持,可见法家思想也有局限性,故A项正确;在秦朝,儒家始终没有获得正统的地位,也没有太多发展的空间,故B项错误;材料中的考古史料没有涉及坑儒的史实,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说明秦始皇用儒家的方式劝诫官吏,但没有涉及具体的制度,故D项错误。‎ 本时段考情分析 时段 备考关注点 全国卷考情 夏商西周 ‎(约公元前2070~公元前771)‎ ‎(1)夏、商、西周三代的文明传承。‎ 文明的载体有:‎ ‎①物质的:文字、城址、遗迹等。‎ ‎②精神的:传说、民族传统、政权结构、民族向心力等。‎ ‎(1)考题集中在24题,难度中等偏上。‎ ‎(2)主要考查政治及文化。以文字史料为主,今后有可能出现实物史料。‎ ‎(2)三代的制度创新:一是制度产生的背景内容及影响;二是制度本身对政治统治及社会发展的影响。‎ 春秋战国 ‎(公元前770~公元前221)‎ ‎(1)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内容:小农经济、儒家思想。‎ ‎(2)政治格局:大国争霸局部统一,社会大动荡。‎ ‎(3)社会转型:转型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表现。‎ ‎(1)考题集中在24题,偶尔出现在40题,难度中等偏上。‎ ‎(2)因为社会转型涉及多方面,并且各因素之间相互影响,因此命题时综合性较强,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往往综合起来考查。‎ 秦汉(公元前221~220)‎ ‎(1)制度继承与创新:郡县制、郡国并行制、中外朝制度、刺史制度。汉承秦制,因地制宜分而治之,凸显统治者政治智慧。‎ ‎(2)思想继承与发展:汉代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与发展,儒家思想对法律、伦理、政治统治的影响。‎ ‎(1)考题集中在25题,偶尔出现在24题,难度中等偏上。‎ ‎(2)描述历史现象和截取原始史料是常见的命题形式。对思想的考查一般比较抽象,并且是借助陌生的原始史料或者对比性强的历史现象来命题。‎ 精准训练 一、选择题 ‎1.(2017·湖南株洲市高三质量检测)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盖天子、诸侯者,有土之君也。有土之君,不传子不立嫡,则无以弭天下之争。”材料主要说明(  )‎ A.宗法制度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加强 C.商周嫡长子继承制受到挑战 D.血缘政治向地缘政治过渡 答案 A 解析 根据“有土之君,不传子不立嫡,则无以弭天下之争”,说明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能使权力平稳过渡,从而利于政局的稳定,故A项正确。‎ ‎2.(2017·安徽合肥二模)据《乐记·乐论》载: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乐由天作,礼以地制。过制则乱,过作则暴。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也。该材料(  )‎ A.明确了社会的等级关系 B.规范了宗庙行径的祭祀活动 C.强调了统治秩序与和谐 D.规定了贵族政治生活的总则 答案 C 解析 题干材料的主旨大意是:对于统治者来说,秩序与和谐是维护统治的重要前提。没有秩序,就会陷入混乱;没有和谐,人心就会涣散,这样,统治将无法维持下去。因此,正确答案为C项。A、B、D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 ‎3.(2017·江苏常州高三期末考试)《左传》记载:“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制也。”由材料可推断这一时期(  )‎ A.等级秩序取决于贡赋轻重 B.血缘亲疏维护了等级秩序 C.贡赋轻重反映了爵位高低 D.宗法制度决定了爵位高低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可以看出贡赋轻重反映了爵位高低。‎ ‎4.(2017·湖南长沙二模)《礼记·王制》记载:“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卿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殡,三月而葬。”这反映出先秦时期(  )‎ A.礼节轻重决定地位的尊卑 B.古人对丧葬的轻视 C.丧葬制与宗法制密切相关 D.丧葬制违反宗法制 答案 C 解析 材料反映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的殡葬时间依次为七日、七月——五日、五月——三日、三月。这种殡葬制度与宗法制的等级秩序正好吻合,故C项正确,D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殡葬的时间,不是礼节的轻重,故可排除A;B项不符合与材料信息主旨,排除。‎ ‎5.(2017·安徽淮北高三模拟)三代政治势力的地理分布态势是东西对立,一方是以夏或周族为首,一方是以东夷及其衍生的商族为首。春秋时期则演变为北方的齐、晋与南方的楚、吴争夺霸权。对这一变化解释合理的是(  )‎ A.长江流域得到开发 B.经济重心出现南移趋势 C.黄河流域经济衰退 D.王室衰微使分封制瓦解 答案 A 解析 我国最先开发的是中原地区,后来逐渐向南方进行转移,随着南方的开发,对于霸权的争夺也成为南北双方经济发展在政治上的反映,故A项正确;经济重心南移开始是在南北朝时期,与此题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是在南宋时期,但并不意味着黄河流域经济衰退,故C项错误;春秋时期分封制尚未瓦解,故D项错误。‎ ‎6.(2017·山东聊城高三模拟)陕西宝鸡出土的西周时期弓鱼国墓地是弓鱼氏宗族的墓地,墓葬可分为七个等级,其中国君墓规模最大,其余几类墓的规模依墓主身份等级而逐次降低。类似的这种“族坟墓”,在多地考古中均有发现。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 A.血缘关系主导社会生活 B.阶级矛盾导致社会危机 C.宗法关系掩盖贫富悬殊 D.经济发展维系礼乐体制 答案 A ‎7.(2017·福建厦门二模)春秋时期,秦穆公久闻百里奚贤名,以五张羊皮将他赎回,解除其奴隶身份,并拜为上大夫。百里奚辅佐穆公内修国政、外图霸业,使秦异军突起。由此可见当时秦国(  )‎ A.等级观念逐渐消亡 B.贵族政治出现松动 C.践行儒家用人之道 D.军功爵制遭到破坏 答案 B 解析 材料反映出秦穆公重用百里奚使秦异军突起,但百里奚最初是奴隶身份,这反映出当时的秦国用人不仅限于贵族,说明贵族政治出现松动,故B项正确。在中国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等级制度一直存在,故A项错误;C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排除;战国商鞅变法时才实行军功爵制,故D项错误。‎ ‎8.(2017·广东汕头二模)秦汉以后“官”掌握行政权力,“爵”用来确定政治名位和经济权利。历代帝王往往采取“官以任能,爵以酬功”的做法,其主要目的是(  )‎ A.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B.提高官府行政效率 C.维护君主统治权威 D.削弱贵族政治势力 答案 C 解析 秦汉以后的历代帝王“官以任能”,是为了更好的施政以维护封建统治,“爵以酬功”是为了更好地笼络臣子,总之是为了服务于君主专制统治,故C项正确。A、B项反映的目的不够全面,D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该三项均排除。‎ ‎9.(2017·安徽蚌埠高三模拟)战国时期,“天下”一词成为流行词汇。孟子说:“仁者无敌于天下”;墨子说:“一同天下”;庄子也说:“一心定而王天下”;韩非说:“令行禁止于天下”。这种现象反映了(  )‎ A.诸家思想日益趋同 B.统一成为诸子共识 C.儒学地位逐步提高 D.诸子认同民本思想 答案 B ‎10.唐德刚教授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社会政治大转型”主要是指(  )‎ A.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B.从世官制到察举制 C.从分封制到中央集权制 D.从分封制到郡国制 答案 C 解析 材料有效信息是“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商鞅废分封设县制,秦始皇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 ‎11.(2017·山西五校联考)楚汉相争时,刘邦就曾分封异姓为王,并取得了将士用命、各地归附之效。汉朝建立后,“骨肉同姓少,故广强庶孽,以镇抚四海,用承卫天子也”。这两种分封(  )‎ A.是笼络权臣的需要 B.标准基本相同 C.是形势变化的需要 D.目的完全一致 答案 C ‎12.(2017·山西太原高三期末考试)《后汉书·王景传》记载,在公元65年,王景出任庐江(今合肥)太守,“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由此可推断(  )‎ A.大规模牛耕出现在汉代 B.牛耕发展在全国不平衡 C.当时江南地区地广人稀 D.农业不是当地主要产业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为政》‎ 材料二 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汉书·董仲舒传》‎ ‎(1)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和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2)结合所学指出两种主张在当时的不同境遇及原因。‎ 答案 (1)孔子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刑杀;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大一统”。‎ ‎(2)孔子的思想未被重视。其主张不适应当时大国争霸,以暴力建立新的统治的政治需求。‎ 董仲舒的思想被汉武帝采纳,并逐渐确立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主张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14.海昏侯刘贺,汉武帝刘彻的孙子。刘贺继承父位,被立为昌邑王。曾经当过二十七天的皇帝,宣帝时降封为海昏侯,移居豫章郡(今南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自2011年开始考古发掘至今,地处江西南昌的海昏侯墓,已经出土了2万多件文物。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金丝玉剑、马蹄金、金饼、麒麟金等;二是10余吨五铢钱、青铜器、漆木器等。其中漆木器纹饰精美,数量繁多;三是编钟、编磬、排箫、笙和乐俑等;四是孔子屏风(描绘有孔子画像)、成堆的简牍等;五是雁鱼灯、虫草、铜火锅和酿酒所用的蒸馏器等。参与此次考古发掘的专家组如此评价这座大墓:“如此完整的西汉列侯等级墓葬,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属首次发现,对于研究西汉列侯政治、经济等情况价值巨大。从目前来看,海昏侯墓已经基本达到了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所要求的标准。”‎ ‎——引自新浪财经《海昏侯墓:穿越2000年的石破天惊》‎ 海昏侯墓平面图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出土文物入手,解读西汉时期海昏侯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信息。(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论述合理)‎ 答案 海昏侯墓的发现,为研究汉代海昏侯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政治上,高等级墓葬规格和金丝玉剑、马蹄金、金饼、麒麟金等体现了海昏侯尊贵的政治地位。汉武帝颁布的“推恩令”虽然削弱了王国势力,但仍保留了王侯的尊贵等级地位,政治上王侯们仍然享有诸多特权。‎ 经济上,10余吨五铢钱,说明了西汉货币经济和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经过几代的休养生息,西汉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虽然实施“重农抑商”政策,但货币经济和商品经济还是得到了发展。青铜器、漆木器等证明了官营手工业产品精美,技术高超,质量上乘。‎ 文化上,编钟、编磬、排箫、笙和乐俑等,从中可以看出西汉音乐的文化传承、乐器铸造技艺和礼乐制度。孔子屏风、成堆的简牍等,反映了汉代儒学受到尊崇。汉武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尊儒学经蔚然成风。‎ 社会生活方面,雁鱼灯、虫草、铜火锅和酿酒所用的蒸馏器等,既体现了经济的发展,也反映了王侯贵族生活的丰富多彩,豪华奢靡。‎ 解析 首先表明观点,海昏侯墓的发现为研究西汉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提供了大量的实物佐证。其次,根据题干要求“从出土文物入手”对“海昏侯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进行逐一分析。如:根据材料,墓葬规格和金丝玉剑、马蹄金、金饼、麒麟金等,体现了海昏侯尊贵的政治地位。表明,虽然汉武帝政治上颁布了“推恩令”,来削弱了王国势力,但王侯仍保留了其尊贵等级地位并享有诸多特权。‎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