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2020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应届)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六安市毛坦厂中学2020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应届)

‎2019~2020学年度高三年级11月份月考 应届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1.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有立子之制而君位定;有封建子弟之制而异姓之势弱,天子之位尊;异姓之国非宗法之所能统者,以婚媾甥舅之谊通之;周人一统之策实存于是。”据此可知,西周 A. 利用血缘纽带巩固其统治 B. 通过宗法制强化君主专制 C. 推行分封制加强中央集权 D. 打击异姓诸侯以维护统一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有立子之制而君位定”指的是宗法制,“有封建子弟之制而异姓之势弱”指的是分封制,材料的中心意思是认为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利用血缘纽带巩固其统治。故答案为A项。B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是秦始皇开创的,排除;C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D项,西周并未打击异姓诸侯,排除。‎ ‎2.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中国历代官民比例表 朝代 西汉 东汉 唐 元 明 清 比例 ‎1∶7945‎ ‎1∶7464‎ ‎1∶2927‎ ‎1∶2613‎ ‎1∶2299‎ ‎1∶911‎ A. 国家机构日益膨胀 B. 阶级矛盾日趋尖锐 C. 行政效率不断下降 D. 冗官问题由来已久 ‎【答案】A ‎【解析】‎ ‎【详解】表格显示从西汉到清朝官员和民众比例是逐渐减小,说明官员的机构逐渐增大,国家机构的日益膨胀,A正确;表格体现不出阶级矛盾信息,B错误;行政效率和官民比例信息不符合,C错误;冗官问题是北宋时期比较明显,不是由来已久,D错误。‎ ‎【点睛】本题是表格类选择题,解题思路如下:‎ A、两头看,项间比:‎ ‎①两头看:看头———看对材料的概括说明:包括对表内容的说明,尤其要注重时间、地点等。‎ 看尾———看材料的出处和针对材料所提出的问题。‎ ‎②项间比;据问和看获得的信息,按表中所给信息找项比较或分析,找出数字变化或获取特殊数字的含义。‎ B、察变化、译文字:‎ 把发掘数字变化或特殊数字的信息,译成文字信息。‎ C、联教材、掘信息:据译成的文字信息,联系教材,揭示其深层隐含信息。‎ ‎3.西罗马帝国崩溃后,罗马法陷于沉寂,教会逐渐形成了一套政治法律制度。但到12世纪,罗马法在西欧掀起了一股复兴的浪潮,宣扬“国王的爱好具有法律的力量”、“国王不受法律约束”。这在当时 A. 推动人文主义运动迅速兴起 B. 有利于民族国家的逐步形成 C. 改变了教权高于王权的局面 D. 适应反君主专制斗争的需要 ‎【答案】B ‎【解析】‎ ‎“国王的爱好具有法律的力量”、“国王不受法律约束”的主张出现在12世纪,当时的欧洲是天主教占统治地位,罗马教皇是西欧各国的太上皇,这些主张是对天主教皇权威的一种挑战,故有利于各民族国家自主意识的增强,所以选B;人文主义运动兴起的时间不是在12世纪,应该是14世纪,故A不符合史实;上述只是主张,不可能起到“改变了”的作用,只有付诸行动,才有可能达到C的结果,故排除C;题干主张是加强君主专制的,故D与上述主张不一致,故排除D。‎ ‎4.1830年,英国议会颁布了《啤酒法》,解除了地方官对啤酒经营长达近两个世纪的管制,导致了酗酒等社会治安问题,直到1879年,才通过《酗酒法》重新强化地方对酒类的管理权。这一过程反映了英国 A. 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较量 B. 立法服务于经济利益的原则 C. 工业化带来议会制度改革 D. 自由主义理论内涵的渐变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材料,英国议会政府在1830年颁布法案对撤销地方官对啤酒的管控,撤销对市场经营行为的影响,放任市场自由经营,但同时也导致了一些社会问题。直到1879年又重新加强了对酒类经营的控制。这反映了政府对调控市场经营的态度的转变,即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变化,故D项正确;材料表明立法与社会治安等问题相关,并非中央与地方权力的较量,A项错误;BC项在题目中没有反映,排除。‎ ‎【详解】‎ ‎5.1933年初,蒋介石发表演讲称:“我们现在对于日本,只有一个法子,就是作长期不断抵抗。……这样一步复一步的兵力,一线复一线的阵地,不断地步步抵抗,时时不懈,这样长期的抗战,越能持久,越是有利。若是能抵抗三、五年,我预计国际上总有新的发展,敌人自己国内也一定有新的变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蒋介石认可毛泽东《论持久战》的思想 B. 蒋介石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判断明显错误 C. 蒋介石为欺骗民众做虚假的抗日宣传 D. 蒋介石认为中国抗日战争将是持久战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我们现在对于日本,只有一个法子,就是作长期不断的抵抗”来看,蒋介石认为中国抗日战争将是持久战。故答案为D项。毛泽东《论持久战》发表于1938年,排除A项;蒋介石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判断正确,排除B项;C项不符合史实,材料也不能反映,排除。‎ ‎6.“我认为自己的良心和责任是团结人民的全部力量以加快取得胜利。我同意国家杜马的请求,由我的兄弟米哈伊尔大公继位,并祝福他登上俄罗斯国家皇位。希望他遵守立法机构确立的原则,就此宣誓绝不违背。”1917年,这段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诏书说明 A. 俄国革命类似于英国的“光荣革命” B. 沙皇试图通过妥协方式维护君主制 C. 二月革命成功完成了俄国社会转型 D. 沙皇专制体制未发生丝毫本质变化 ‎【答案】B ‎【解析】‎ 英国的“光荣革命”是通过一次没有流血的宫廷政变赶跑了当时的国王,而俄国二月革命则是工人、士兵通过武装起义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故A项错误;由题干内容分析得知,沙皇尼古拉二世是想以自己的退位,换取沙皇制度的维持,故B项正确。俄国二月革命后虽然掌权者发生了变化,但俄国社会性质依然是资本主义社会,故C项错误;由材料“希望他遵守立法机构确立的原则”得知,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之后,俄国沙皇专制体制将变为君主立宪政体,故D项错误。‎ ‎7.下图发表于1951年6月18日。标题为:“共产主义者周恩来”。小标题:“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 中美关系由对抗走向了缓和 B. 日本是中美的共同敌人 C. 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政策 D. 中苏关系逐渐恶化破裂 ‎【答案】C ‎【解析】‎ 题干中的“中国”应该指的是台湾蒋介石政权,题干中的意思是,美国认为周恩来所代表的新中国政权既是美国的敌人,也是台湾政权的敌人,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美国奉行冷战政策,对新中国采取了敌视的政策,故选C。AD不符合史实,B中的日本题干没有提到,故排除。‎ ‎8.新中国60年代外交部副部长王稼祥曾提出外交上的“三和一少”政策,即是对帝国主义要和气一点,对反动派印度尼赫鲁要和气一点,对修正主义要和气一点,对亚非拉人民斗争的援助要少一点,此政策在当时被毛泽东认为是修正主义而遭受批判,这说明当时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未得到实践 B. 国家利益决定国家对外政策 C. 党内外交政策开始出现严重分歧 D. 外交政策受到极左思潮影响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中“三和一少”政策可体现中国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正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实践,故A项排除;材料中王稼祥是根据国情做出的有利于国家利益的外交政策,而毛泽东对此批判则不是从国家利益出发,故B项排除;材料仅是反映了分歧,但无法说明是“开始”,故C项排除;据材料信息可知面对王稼祥针对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在对外关系方面提出应采取缓和的而非紧张的稳妥务实的外交政策,他的是主张有利于过敏经济的调整和恢复工作,争取时间度过困难,但受当时的极左思想影响,遭到毛泽东的评判,故D项正确。‎ ‎9.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前苏联国家和中国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个形式。而俄罗斯有学者则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下列对这两种观点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A. 对当前世界政治格局有着较清醒认识 B. 当前国际关系中依然存在“冷战”行为 C. 国际局势既趋向缓和又表现出紧张对抗 D. 没有厘清上合组织“结伴而不结盟”特点 ‎【答案】D ‎【解析】‎ ‎【详解】上海合作组织的宗旨主要是维护和加强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开展经贸、环保、文化、科技、教育、能源、 交通、金融等领域的合作,促进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均衡发展;推动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所以说上海合作组织不是军事结盟性质的组织,题干中的两种观点却没有认清这一点,故A项错误,D项正确;B项不符合当今世界的政治形势,排除;材料中“紧张对抗”不符合当今世界的政治形势,排除C项。‎ ‎10.东汉时期,王符认为当时市场上“好造雕琢之器,巧伪饰之”;而“物以任用为要,以坚牢为资。今竞鬻无用之货,淫侈之弊,以惑民取产。”由此可见 A. 奢侈品消费导致社会风气恶化 B. “重农抑商”观念影响商业发展 C. 商品贸易发达掠夺了百姓财富 D. 市场上手工业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物以任用为要,以坚牢为资。今竞鬻无用之货,淫侈之弊,以惑民取产。”可知,王符认为商品应以实用为主,拒绝奢侈浮华之风,故A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重农抑商对经济的影响,排除B。题干没有体现商品贸易发达对百姓财富的影响,排除C。材料阐述的产品的实用性,而非质量不足,排除D。‎ ‎11.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以唐玄宗天宝三年的长安为背景,还原了唐朝长安的全貌和社会的烟火气。原著作者马伯庸称“我觉得长安是中国最具魅力的古代城市,全世界的人都汇聚在这个地方,真正这种文化最大的魅力所在,就在于它文化表层下所隐蔽的这些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以下场景不可能在唐朝长安出现的是 A.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B.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C. 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D. 四方儒士,多抱负典籍,云会京师 ‎【答案】C ‎【解析】‎ ‎【详解】C项出自陆游的《杂赋》,描述了宋朝商业的发展状况,符合题意。唐朝实行严格的城轨规划,长安城如同一个围棋局,千百户人家如同围棋子分别各处,而十二大街就是围棋的纵横线,将长安城分隔成整整齐齐的菜田,故A项符合史实,但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出自王维的《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作者利用细节描写和场景渲染,写出了大明宫早朝时庄严华贵的气氛,其描述符合唐朝史实,但不符合题意,排除;唐朝京城教育的兴盛吸引了大批士人集聚京师,故“是时四方儒士 多抱负典籍 云会京师”,D项符合唐朝史实,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12.明代中叶以后,江南地区出现了许多藏书楼,它们大多由地方官员提倡、当地士绅和富商进行捐资创建,除官府颁发赠送的儒家经典外还收藏小说等商业书籍,一些大型的藏书楼藏书数量甚至超过万卷。这一现象反映当时 A. 藏书成为社会主要潮流 B. 政府对科举考试的重视 C. 经济发展推动文化发展 D. 南北经济文化差距扩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江南地区出现藏书楼无法说明藏书成为社会主流,故A选项错误;由根据材料修建藏书楼是江南地方官员的个人行为且与科举考试并无直接关系,故B选项错误;材料只是列举了江南的藏书楼并无提到北方状况,无法得出南北经济文化差异扩大的结论,故D选项错误;根据材料藏书楼由江南士绅富商进行捐资、藏书内容丰富数量巨大可以推知其修建是建立在当地工商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的,故C选项正确。‎ ‎13.有学者指出:“欧洲人认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这一论述意识到 A. 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没有真正出现过 B. 世界各地区的交往推动了经济文化融合 C. 欧洲殖民扩张强行将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D. 世界各地的资源和财富为欧洲崛起奠基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该学者认为是世界创造了欧洲,强调的是世界对欧洲的影响。结合所学可知,欧洲之所以崛起,源于其对外侵略扩张,从而积累了大量的资源和财富,为其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新航路开辟后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开始形成,到二战后才被改变;B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世界对欧洲的影响,不是世界各地区间的经济文化融合;C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世界对欧洲的影响,不是欧洲对世界的影响。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14.下表反映了1913—1918年上海从国外进口金属原料的变化情况。据表可推知,当时 时间 公吨 银两 每吨银两 ‎1913年 ‎125303‎ ‎9575886‎ ‎76.42‎ ‎1914年 ‎121087‎ ‎9279659‎ ‎76.64‎ ‎1915年 ‎82818‎ ‎8601684‎ ‎103.86‎ ‎1916年 ‎94372‎ ‎14011269‎ ‎148.47‎ ‎1917年 ‎80276‎ ‎12566977‎ ‎156.55‎ ‎1918年 ‎92519‎ ‎18130957‎ ‎195.97‎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主编《上海近代五金商业史》‎ A. 中国对金属的需求量呈下降趋势 B. 欧美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经济控制 C. 中国对外贸易逆差局面日益加剧 D. 一战给中国机械工业造成了瓶颈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1913—1918年上海从国外进口金属原料的变化情况”可知到1914年—1918年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进口的金属原料每吨银两发生较大变化,从1915年开始涨价,1914年76.64两到1915年103.86,以后每年递增,到1918年高达195.97两,是1914年的将近3倍,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金属原料是战争的必需品,小到子弹、头盔,大到大炮、坦克等都需要金属原料,所以战争造成金属价格飞涨,从而给中国国内的机械制造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增加,故答案为D。材料显示金属进口减少,不是需求下滑,而是价格大涨,A错误。材料看不出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控制,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贸易逆差,C错误。‎ ‎15.下表是依据龚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的有关数据编制的。该表反映出 ‎ 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 收入 农村(家庭收入)‎ ‎17.6%‎ 城镇(职工货币工资)‎ ‎8.0%‎ 消费水平 农村 ‎8.9%‎ 城镇 ‎4.5%‎ A. 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已建立 B.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启动 D. 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对改革开放基本时间及概况的掌握。A项在1992年以后,C项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1984年已经启动,这两项排除;1979—1984年农村收入及消费水平增长率高于城镇,是1980年以来中央肯定和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B项正确;D项不符合实际。‎ ‎16.1934年美国公共工程管理局规定:针对各个城市负责大型公共工程建设和运营的专门管理机构,如果所负责的工程全部位于该城市的行政命令区划之内,那么,管理机构的官员不得由城市官员兼任,否则不能获得联邦拨款。这一规定使联邦政府与纽约市政府发生了正面冲突,最终以罗斯福政府的让步落幕。由此可知 A. 新政措施与地方利益不一致 B. 地方政府抵制联邦权力扩张 C. 美国政治体制存在严重缺陷 D. “以工代赈”遭遇重大挫折 ‎【答案】B ‎【解析】‎ ‎【详解】美国实行联邦制,这种制度体现出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特点。材料中“否则不能获得联邦拨款”“联邦政府与纽约市政府发生了正面冲突,最终以罗斯福政府的让步落幕”说明联邦政府对于地方政府控制企图的失败,B正确。材料中的信息不是说明新政措施与地方利益不一致,A错误;材料体现出美国地方分权的特点,并不是说明美国政治体制存在严重缺陷,C错误;材料也不是说明罗斯福“以工代赈”措施遭遇重大挫折,D错误。‎ ‎17.1932年,全世界机器出口的1/2销往苏联,在苏工作的外国专家近2000人;1933年,苏联向西方国家贷款总额高达14亿卢布;1935年,出现苏联与资本主义国家建交高潮。这些现象反映了 A. 该时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 B. 西方经济危机局面得到缓解 C. 经济全球化得以加速发展 D. 经济建设突破意识形态阻碍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可知,此时是西方经济危机时期,而此时苏联经济迅速发展并取得成就,显示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优势,因此出现了“全世界机器出口的1/2销往苏联,在苏工作的外国专家近2000人;1933年,苏联向西方国家贷款总额高达14亿卢布;1935年,出现苏联与资本主义国家建交高潮”的局面,D正确;据材料可知,此时是1929—1933年经济危机时期,在经济危机影响下,国际局势日趋紧张,A错误;据材料可知,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各国经济都受到巨大打击,B错误;经济全球化得以发展是二战后,C错误。‎ ‎【点睛】二战后,全球经济发展有两个明显的趋势:一是经济区域集团化;二是世界经济全球化。‎ ‎18.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数十年中,美国大力开展军备竞赛,一些大公司与美国政府签订了以“成本固定利润”为条件的防务合同,很多小型企业从大公司获得的分包合同也是如此。这反映美国 A. 冷战政策与公司发展相互影响 B. 已经把军备竞赛作为根本国策 C. 军工订单解决了严重失业问题 D. 国民经济军事化加剧战争危险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为了适应美国政府关于军备的特殊订单,美国大小企业都在合同方式上作了与之相应的调整,这体现了国家政策与公司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故选A。军备竞赛只是冷战政策实施的一种具体表现,不可能是美国的根本国策,排除B ‎;材料并未提及就业的相关数据,只是提到了大小公司合同方式上的改变,排除C;材料并未提及军备竞赛会引发的消极影响,只是在陈述一段事实,排除D。‎ ‎19.《尚书》是上古历史文献集,主要记录虞夏商周各代一部分帝王的言行。文字诘屈艰深,晦涩难懂,但以天命观念解释历史兴亡,其内核是敬德和重民。此书与《诗经》《春秋》一同成为儒家经典,其共同原因是 A. 历史记录蕴含悠久传统 B. 帝王言行体现出君为臣纲 C 文学表达便于文化传播 D. 孔子敬德重民思想被推崇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其内核是敬德和重民”可知,敬德和重民是《尚书》的思想内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诗经》《春秋》皆体现对德与民的重视,随着孔子敬德重民思想被推崇,《尚书》《诗经》《春秋》成为儒家经典,故D项正确。《诗经》是文学作品,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君为臣纲,故B项错误。《尚书》是历史文献集,不是文学作品,故C项错误。‎ ‎20.宋代大臣文彦博概括当朝政治的特点是“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王夫之也谈到“终宋之世,文臣无欧刀之辟(无死刑)”。这说明宋代 A.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基本解决 B. 实现了儒家君民共治的理想 C. 君权弱化促使官僚政治成熟 D. 治国方略调整影响政治生态 ‎【答案】D ‎【解析】‎ 在君主专制的宋代,“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并不是君民共治,而是指君主依靠文官来治理天下,由于宋代重文轻武,才会有“终宋之世,文臣无欧刀之辟(无死刑)”这种现象,据此可以排除BC,而选择D。A不符合宋代的史实,故排除。‎ ‎21.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或谓后之入阁办事者,无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实也。曰:不然。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吾以谓有宰相之实,今之宮奴也。”黄宗羲这段话的主旨是 A. 批评皇权过重 B. 批评太监干政 C. 指明内阁成员只是批答奏章 D. 指明内阁成员无宰相之名实 ‎【答案】A ‎【解析】‎ 从材料“吾以谓有宰相之实,今之宫奴也”足以证明内阁制度的确强化了专制皇权,故黄宗羲的主旨是要批判专制皇权,而不是指明内阁的性质和职权,故排除CD而选A。题干没有提到太监问题,故B与题干无关,排除B。‎ ‎22.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说:“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而,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这表明,在儒家思想的发展进程中 A. 孔子的思想本意遭到肆意歪曲和篡改 B. 儒学体系在不断批判中得到发展完善 C. 儒学思想适应了所有时代的社会需要 D. 儒学思想的演变具有主观性和时代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可知这强调的是儒学思想演变的时代性,而材料中“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则强调的是儒学思想演变的主观性,因此儒学思想的演变具有主观性和时代性,故D项正确;依据材料“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而,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可知后代的人们只是根据需要来吸收孔子的思想中对自己有用东西,并未歪曲和篡改孔子的思想本意,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各取所需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可知儒学体系的发展完善是既有继承又有批判,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得知,儒学思想主要是适应了古代中国封建社会不同时期的发展需要,故C项错误。因此正确答案是D选项 ‎23.美国学者约翰·梅里曼认为,古罗马诗人维吉尔长篇史诗《埃涅阿斯纪》的主人公埃涅阿斯是罗马公民理想人格的典范,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对此进行神学解读,他们将埃涅阿斯的旅程诠释成基督徒的灵魂之旅。由此可见,人文主义者 A. 推崇罗马神权统治 B. 利用宗教表达诉求 C. 否定天主教会教义 D. 主张灵魂自我救赎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意大利人文主义将埃涅阿斯的旅程诠释成基督徒的灵魂之旅,主要目的是通过宗教来表述对人性解放和人性尊严的肯定,B选项符合题意。推崇罗马神权统治的说法不符合文艺复兴时期的史实,A选项排除。否定天主教会教义是宗教改革的内容,C选项排除。马丁·路德主张灵魂自我救赎,D选项排除。‎ ‎24.卢梭认为良心和怜悯正是“先于思考而存在的纯自然的感动”,“关于人的一个主要原理是:自然曾使人幸福而善良;但社会使人堕落而悲苦”。据此可知卢梭 A. 利用自然状态遏制极端的私欲膨胀 B. 科学地途释了启蒙思想中的“理性”‎ C. 论证了社会契约的合理性 D. 基于自然理念对近代文明进行批判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先于思考而存在的纯自然的感动”、“但社会使人堕落而悲苦”等信息可知,卢梭推崇自然的理念,批判近代社会文明,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卢梭并未批判人的私欲;B选项错误,材料与理性无关;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社会契约的内容。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二、材料分析题 ‎25.16世纪,王阳明对朱子理学进行了改造,同时期马丁·路德掀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中叶以后,社会危机不断加深。王阳明以为当时读书人沉溺于理学,无补于社会安危。他提出“心外无理”的命题,认为事物的“理”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而是存在于人心之中。他认为,“良知”是存在于人性中的天理,是一种天赋的道德。“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王阳明强调“致知必在于格物”,“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求端正人心,去恶存善。‎ ‎——摘编自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等 材料二 中世纪西欧社会处于基督教的绝对统治之下,各种社会弊端丛生。……1517年,路德把《九十五条论纲》张贴到了教堂门口,反对罗马教皇在德国发行赎罪券。路德认为,对上帝的信仰是教徒得到拯救的唯一条件,只有内心真正信仰上帝,才能有真正善良的行为。路德指出,只有《圣经》才是信仰的唯一权威,教徒个人有权凭借自己的良心和理性去解释《圣经》,可以用《圣经》里的话或用理性的论据来反驳教皇的教义。路德宣称,国王有权管理和处置教会财产,日耳曼的金钱不能送给罗马教会。他还提出每个国家都有权建立自己的教会,罗马教廷不得干涉。‎ ‎——摘编自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王阳明和路德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阳明与路德思想的相同之处,并指出两种思想产生的共同因素。‎ ‎【答案】(1)王阳明思想:心即理;人性本善;致良知;反省内心等。‎ 路德思想:因信称义,否定教皇权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理性思考等 ‎(2)相同之处:重视个人的主体作用;挑战正统思想(权威);具有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具有平等观念;方法上由繁琐到简约,被动转为主动。 ‎ 共同因素:新经济因素出现并发展;面临严重社会危机;传统思想束缚。‎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认为事物的‘理’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而是存在于人心之中”、“‘良知’是存在于人性中的天理,是一种天赋的道德。‘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要求端正人心,去恶存善。”可概括得出王阳明的心即理、人性本善、致良知、反省内心等思想主张;依据材料“对上帝的信仰是教徒得到拯救的唯一条件”、“可以用《圣经》里的话或用理性的论据来反驳教皇的教义”、“每个国家都有权建立自己的教会,罗马教廷不得干涉。”可概括得出路德的因信称义、否定教皇权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理性思考等思想主张。‎ ‎(2)依据材料“认为事物‘理’不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而是存在于人心之中。”、“只有内心真正信仰上帝,才能有真正善良的行为。”‎ 及上述问题的作答结合所学可从重视个人的主体作用、挑战正统权威、起到思想解放作用、平等观念、方法上由繁琐到简约,被动转为主动等角度概括王阳明与路德思想的相同之处。依据材料“明代中叶以后,社会危机不断加深。”、“中世纪西欧社会处于基督教的绝对统治之下,各种社会弊端丛生。”结合阳明心学和路德宗教改革思想相关所学从新经济因素出现并发展、面临严重社会危机、传统思想束缚等方面分析指出两种思想产生的共同因素。‎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 历史著作 编纂思想 ‎《史记》(西汉)‎ 强调"实录""直书”。"述往事,思来者”。〃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汉书》(东汉)‎ 贯穿五德终始说和五行灾异说等经学观念,着重追述西汉帝业、功德。‎ ‎《隋书》(初唐)‎ 以史为鉴,"览前王之得失,为在身之龟镜”,着重探讨前代典籍制度、吏治得失和君臣之道。‎ ‎《新唐书》(北宋)‎ 认为据藩镇立国的后普编修的《旧唐书》不合正统而对其删改;"专事褒贬",以伦理纲常品评史事。如赞誉大儒韩愈却只字不提玄奘、僧一行的事迹。‎ ‎《国史大纲》(1939年初版)‎ 要做有知识的国民就应对国史略知一二,并对其抱有温情与敬意,这样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提取表格中两部或两部以上历史著作的关联信息,围绕"历史编纂"自行拟定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近代历史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答案】评分标准:认识应至少关联两部历史著作的史实、材料进行论述。具体参考以下标准:‎ 示例1:观点:历史编纂应该直书真实的客观史实。‎ 说明:汉代的《史记》强调“实录”和“直书”,在真实的史实基础上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历史发展变化规律,这是历史编纂的典范。随着儒家思想的官方化和社会化,加上唐宋文人为应对儒学危机发起的儒学复兴运动和古文运动的影响,宋代的《新唐书》侧重以三纲五常为道德准绳,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主观褒贬过多,还删改《旧唐书》的原始文献,这不利于全面、客观地了解历史。‎ 示例2:观点:历史的编纂思想应呈现明显的时代性。‎ 说明:两汉时期,儒学统治地位逐渐确立,《汉书》的编纂贯彻了天人感应等经学观念,致力于追述汉代功德。初唐《隋书》的编纂反映了当时唐朝统治者正积极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致力于完善君主制度和官僚制度。宋代《新唐书》的编纂则明显受唐宋儒学危机下儒学复兴运动的影响很大,有明显的纲常正统观念和排佛倾向。20世纪30年代面对抗日战争的民族危机,《国史大纲》则侧重于国民知识教育、国家观念的启蒙和民族自信的构建。‎ 示例3:观点:历史编纂有让历史经验服务于现实的社会功用。‎ 说明:早在汉代,《史记》就已经强调“述往事”以“思来者”,探讨历史发展变化的规律。唐朝《隋书》的编纂也尤为重视“以史为鉴”,吸取历史经验和教训以服务于唐朝君主制度和官僚制度的创新和完善。宋代《新唐书》的编纂也发挥了强化正统观念,挽救儒学危机,稳定统治秩序的作用。近代中国的《国史大纲》编纂于国家危难之际(抗日战争时期),起到启蒙国民心智,强化民族观念,激励国民奋发救亡的作用。(“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史记》的编纂思想:强调“实录”“直书”。“述往事,思来者”。“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新唐书》的编纂思想:认为据藩镇立国的后普编修的《旧唐书》不合正统而对其删改;“专事褒贬”,以伦理纲常品评史事。可以归纳出观点:历史编纂应该直书真实的客观史实。然后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阐述,可从汉代的《史记》强调“实录”和“直书”,是历史编纂的典范;从宋代的《新唐书》侧重以三纲五常为道德准绳,不利于全面、客观地了解历史分析。拟定其他观点也可,但须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 ‎ 宋初,朝廷对百官实行月俸制。自咸平年间(998——1003年)开始,官吏队伍日渐庞大,而且物价上涨,官俸未增,于是出现了“俸禄不继,士人家鲜不穷窘”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官吏或“不守名节”“冒法受赃”,或“不耻贾贩,与民争利”,进而致使“吏有奸赃而不敢发,民有豪滑而不敢制,奸吏豪民得以侵暴”,“贫弱百姓理不得直,冤不得诉,徭役不均,刑罚不正,比屋受弊,无可奈何”。真宗时便在月俸之外恢复了前代的职田制度。范仲淹认为,职田是在国家财用匮乏、无力增加官体的情况下实行的一项制度,其目的是为了养廉,以“督其善政”,不应废除,而应“不均者均之”,“未给者给之”,至于有些官吏虽有职田仍然“侵民”“枉法”,那不是职田制度本身的问题。‎ ‎——项怀诚主编《中国财政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宋代恢复职田制度的背景。‎ ‎(2)结合材料,简评宋代职田制度。‎ ‎【答案】(1)官吏队伍日渐庞大,政府财政负担加重;官员俸禄未随物价上涨;部分官员贪赃枉法,与民争利;社会矛盾加剧,威胁封建专制统治。‎ ‎(2)评价:通过给予职田增加官俸,促使官吏廉洁从政,有一定积极意义。但是,在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下,这种办法难以根除官吏贪赃枉法的弊端。‎ ‎【解析】‎ ‎(1)背景:根据“官吏队伍日渐庞大”“物价上涨,官俸未增”“不耻贾贩,与民争利” “贫弱百姓理不得直,冤不得诉,摇役不均,刑罚不正,比屋受弊,无可奈何”分析概括。‎ ‎(2)评价:根据“职田是在国家财用匮乏、无力增加官体的情况下实行的一项制度,其目的是为了养廉”得出通过给予职田增加官俸,促使官吏廉洁从政,有一定积极意义。根据“有些官吏虽有职田仍然‘侵民’‘枉法’”得出在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下,这种办法难以根除官吏贪赃枉法的弊端。‎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