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www.ks5u.com 2019-2020学年阜阳三中高一年级第一次调考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I卷 选择题(6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有且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要求的。 1.夏朝时期,天下万国,夏王为“诸侯之长(盟主)”,到了周朝,“天下一家”,周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各部族文化融合的加强 B. 中央集权统治的加强 C. 政治制度的宗法伦理化 D. 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从夏至周统治者由天下盟主演变为天下宗主,反映了西周实行宗法制以巩固统治秩序,使西周政治统治呈现宗法伦理特征,故C项符合题意。A项,题干信息未反映部族文化融合现象,排除。先秦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尚未形成,统治集团未实现最高权力的高度集中,故排除BD两项。 2.《礼记》记载:“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由此可见该制度 A.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 B. 使土地和政治权力层层分割 C. 确立了以天子为至尊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D. 使国家的疆域不断扩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反映了分封制下从天子到大夫层层分封的特点,这使土地和政治权力被层层分割,故B正确;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不是分封制,故A错误;分封制属于周代,当时没有确立以天子为至尊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故C错误;材料信息没有反映国家的疆域不断扩大,故D错误。 3.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公元前481年,齐国的大夫田成子杀死齐简公,自立为相。其后人田和取代姜氏正式成为国君。这反映出 A. 春秋时期分封制已受到破坏 B. 齐国已确立了新的社会制度 C. 春秋时期中国社会动荡不安 D. 齐国率先废除了旧有的制度 【答案】A 【解析】 春秋时期,周天子大权旁落,只能控制都城附近地区,诸侯不再听命于周天子,为争夺更多的土地和人民,相互间进行战争,分封制遭到破坏。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481年是春秋末期,旧的分封制遭到破坏,不但诸侯不再听命周王,而且诸侯国内部也出现了大夫夺权现象,故A项正确。田氏取代姜氏成为齐国国君,没有体现新的社会制度,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中的时间“公元前481年”判断是春秋末期,不能说明整个春秋时期中国社会动荡不安,故C项错误。秦国通过商鞅变法率先废除了旧制度,故D项错误。 4.史学家樊树志指出:“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 A. 分封制不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B.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 C. 宗法制维系了古代政治制度 D. 分封制的作用弊大于利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可知,由于受血缘亲疏的影响,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说明分封制不利于中央集权统治。故答案为A项。材料不是分析宗法制与分封制之间的关系,排除B项;材料中的“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说明作者强调的是两者结合的消极影响,排除C项;西周通过分封制, 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D项说法绝对,排除。 【点睛】分封制的实行,使得西周国家政权逐渐趋向严密,克服了夏商时期的松散状态。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局域,有利于奴隶主统治秩序的稳定,在历史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分封制本身存在缺陷,诸侯利用在自己的领地——封国内享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权利,不断壮大自己的势力,从而到西周后期分封制遭到破坏,春秋时期逐渐瓦解。 5.《左传》襄公十二年说“同姓于宗庙(即所出王之庙),同宗于祖庙(即诸侯始封君之庙),同族于祢庙(即父庙)。”与此相关的制度是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世官制 D. 礼乐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同姓于宗庙(即所出王之庙),同宗于祖庙(即诸侯始封君之庙),同族于祢庙(即父庙)。”中的“同姓、同宗、同族”等信息可知,强调血缘之亲,B正确;分封制是分封诸侯的制度,与材料本意不符,A错误;世官制是强调官位世袭,而材料只强调的是“宗庙、祖庙、父庙”的血缘祭祀,C错误;礼乐制是强调的等级秩序,与材料本意不符,D错误。 6.战国时期,士人一旦受到国君赏识,便可提拔为国之重臣。魏文侯重用李悝、吴起,魏国首霸中原;燕昭王尊郭隗为师,用乐毅等士,燕国得以振兴。这类做法 A. 导致士人阶层掌控国政 B. 冲击了传统的血缘政治 C. 改变了天下分裂的趋势 D. 反映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战国时期,士人一旦受到国君赏识,便可提拔为国之重臣”反映出这种以才能为依据选官办法,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以血缘关系为标准的世卿世禄制,故B 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士人阶层地位的提高,没有体现出“掌控政权”,故A项错误;这种做法没有改变天下分裂的局面,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百家争鸣的状况,故D项错误。 【点睛】“战国时期,士人一旦受到国君赏识,便可提拔为国之重臣”是解题的关键;从中分析世卿世禄制受到冲击。 7.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共同本质是 A. 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 都体现大宗和小宗的关系 C. 都规定了地方服从中央 D. 都属于西周社会的上层建筑,维护周朝统治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分封制都是西周重要的政治制度,它们共同维护西周社会的统治秩序。故答案为D项。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与分封制不符,排除;B项,宗法制确立了大宗和小宗的关系,分封制确立了森严的等级秩序,排除;C项,分封制下,地方具有一定的自主性,与宗法制不符,排除。 8.《礼记》中记述了这样一段文字:“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这段文字中的“大道”是指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氏族公有制 D. 私有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题干中“天下为家”来看,社会已发展到“家天下”的奴隶制;再结合“大道既隐”判断,“大道”反映的是原始社会末期的政治经济状况,即氏族公有制。故答案为C项。A项,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推举部落首领的制度,排除;B项,王位世袭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排除;D项,原始社会是公有制不是私有制,排除。 9.下面是关于“马”字写法的发展演变图。这种变化反映出 A. 文字书写艺术不断发展 B. 文化的发展具有多样性 C. 政治局面影响文化整合 D. 文化交流推动百家争鸣 【答案】C 【解析】 【详解】春秋战国时期“马”字多元写法,而秦代“马”字写法以秦国的“马”字为准。故答案为C项;材料强调文字的统一和选择,而非书法演进,A项排除;材料强调文字从多元走向统一,B项排除;材料主旨是秦国统一天下后,以秦国文字统一文字。D项说法与主旨无关,排除。 10.《史记·封禅书》曾记载“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并从五帝之舜的封禅开始叙说。沿袭至秦汉之时,封禅逐渐成为帝王们的盛世大典。在泰山封禅升天,与鬼神通是封禅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信号。古代帝王封禅的主要目的是 A. 确立道家学说的统治地位 B. 强化以农立国的治国理念 C. 宣扬天人合一思想 D. 证明王权的合法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根据材料,《史记・封禅书》曾记载“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在泰山封禅升天,与鬼神通是否成功一个重要信号。”可见古代帝王封禅意在通过天意表明自身统治的合理性,为加强统治寻求理论依据,故D正确。根据材料,信息中没有涉及到农业立国的内容,选项与题目信息不符,故B错误。根据材料,宣扬天人合一不是其真正目的,真正目的是为其统治制造理论依据,故C 错误。根据材料,无法体现出道家学说是否处于统治地位,选项与材料无关,故D错误。 11.费正清在《剑桥中国秦汉史》中说:“它在质和量的方面大大地改变了中国面貌,以至它可以名之为‘革命’,虽然这‘革命’是从上面推行,而不是从下面推动的。其成就,并没有由反秦农民起义造成政权转移而消失,它才是古代中国的真正革命。”这场革命 A. 增强了地方政府的自主性 B. 有助于解决君主专制的弊端 C. 极大冲击了血缘宗法制度 D. 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秦朝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故答案为D项。A项,题干中费正清高度评价的是秦朝的中央集权制,中央权力扩大了,地方权力削弱了,排除;B项,中央集权制是中央对地方绝对控制权的制度,与能否解决君主专制决策弊端无关,排除;C项,中央集权制实行官僚政治,排除。 12.秦国不断完善有关官吏的选拔、俸禄、考绩、奖惩等规定,以官吏是否明习法律作为区别“良吏”“恶吏”的标准,注意把统治阶级中的优秀人物吸收进各级官僚机构。这表明,当时秦国 A. 阻断了贵族的入仕之路 B. 践行了墨家兼爱尚贤的主张 C. 任法而治提升统治效能 D. 建立了完善的官吏选拔制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以官吏是否明习法律作为考核官吏成绩的标准,可以看出突出法律的作用,因此选C;秦国的选官制度主要是军功爵制,并没有阻断贵族入仕之路,因此不选A;秦国的治国思想是法家思想,不是墨家思想,因此不选B;题干中强调的是官吏的考核标准而不是选拔标准,因此不选D 13.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道:“……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这一现象出现于 A. 公元3世纪后期 B. 公元3世纪前期 C. 公元前3世纪后期 D. 公元前3世纪前期 【答案】C 【解析】 【详解】题干中“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反映的是秦朝统一天下,时间为公元前221年,故选C项。公元3世纪后期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排除A项;公元3世纪前期是东汉末期,排除B项;公元3世纪前期还是战国末期,天下还未统一,排除D项。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由材料描述判断出历史事件,再将具体时间转化为世纪,在转化世纪时,不管公元前还是公元后,统一在前面的百位数字上加一即可。涉及到前期还是后期问题,只需记住公元后数字越大,时间越靠后,公元前与之相反。 14.下列关于秦朝中央官职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 ②丞相负责监察百官 ③秦始皇建立三公九卿的目的是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 ④汉朝沿用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度 A. ①②③④ B. ①④ C. ②③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公包括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九卿是指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丞相,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是丞相助手,执掌奏章、下达诏令、负责监察。三公九卿设置的目的是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所以①④正确,②③错误,本题答案选B项,排除ACD三项。 15.秦始皇宣布:“八合之内,皇帝之土,人迹所至,无不臣者。皇帝作始,端平法度,万物之纪。”这体现出的制度特征是 A. 皇位世袭 B. 君权神授 C. 皇权至上 D. 皇帝独尊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信息“八合之内,皇帝之土,人迹所至,无不臣者。皇帝作始,端平法度,万物之纪”体现的是皇帝权力的至高无上的特征,故C项正确;材料信息和皇位世袭无关,故A项错误;君权神授思想开始于汉武帝时期,故B项错误;皇帝独尊指的是皇权的独特性,是建立在皇权至上的基础上的,故D项错误。 16. “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的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惟一的君主。”材料中“共主”到“独主”的变化反映了 A. 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 B. 集体统治到个体统治的转变 C. 诸侯割据到国家统一的实现 D. 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建立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周王是天下的“共主”,但各个诸侯国有较大的自主权,权力世袭,体现了贵族政治的特征。秦汉以后实行中央集权制、郡县制,中央到地方的官员全部由皇帝任免,他们必须绝对服从皇帝的命令,皇帝成为天下的“独主”,体现了官僚政治的特征,所以这一变化反映了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西周不是集体统治而是诸侯和天子共治;C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政治体制的变化而不是从分裂到统一的变化;D选项错误,地方分权和中央集权仅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不是对这一变化最准确的描述。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7.秦朝郡县制是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制度,其依据主要在于 A. 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 B. 郡县代表中央行使地方行政权力 C. 郡县长官与皇帝形成了臣君隶属关系 D. 郡县完全由中央控制,官吏不能世袭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郡县制下郡县长官均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直接对中央负责,中央对地方实行垂直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故D项正确,A项排除。B项,郡县并非中央的地方派出机构,并不能代表中央权力,排除。C项,郡县长官与皇帝的君臣隶属关系并不能说明郡县制对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排除。 18.秦朝推行郡县制,户籍的保存与管理、赋税徭役的征调以及地方军队的基本编制都是以县为单位。的,这就把全国的每个地方、每户人家都纳入国家政治体制之中。据此可知,郡县制的设立 A. 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 B. 实现了对地方直接控制 C. 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 D.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把全国的每个地方、每户人家都纳入国家政治体制之中”说明秦朝利用郡县制实现了对于地方的控制,B正确;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并不是加强君主专制,A错误;材料中说明的是实行郡县制加强了对于地方的控制,并不是消除了地方的割据势力,C错误;材料没有说明郡县制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D错误。 19.下列各图中能反映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措施有 A. ①②③④ B. ③④ C. ①② D. ①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秦灭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秦铜权是秦统一全国后推行货币、度量、文字等制度的物证;秦统一后,规定以外圆内方的半两钱为全国通行的货币,这是我国最早的统一货币。宜侯矢铜簋,铸有铭文,记述了周王封宜侯并赏赐祭祀器皿、土地和奴隶之事,簋是礼器;虎符是古代皇帝调兵遣将用的兵符。综上分析可知,①②符合题意,③④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项。ABD项,根据以上分析,此三项均需排除。 【点睛】图片材料性选择题解题技法:要分清图片在解题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合理利用图片,并注意题干中对图片解释的文字。充分利用一切信息之后,再得出结论。 20.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A. 有利于秦朝的强大和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 B. 有利于国家统一 C. 奠定了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D. 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形成 【答案】C 【解析】 “奠定了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是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影响最为深远的,C正确;A、B、D也是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但不属于最为深远的影响,排除。 【点睛】 本题为最佳型选择题,抓住关键信息“最为深远”,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应县最为深远。 21.某同学在上大学选修课中国古代文化时,在周振鹤的《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一书中看到下图,请问这幅行政区划图描述了哪个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 A. 西周 B. 秦朝 C. 汉初 D. 元朝 【答案】C 【解析】 由图可以看出,该行政制度包括“郡”“ 县”“王国”“支郡”“侯国”等组成部分,可知是汉代的郡国并行制,是汉初的制度,故C项正确。西周实行分封制,秦朝是郡县制,元朝是行省制,故排除ABD项。 22.作为中央行政制度的重要补充,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下的行政区划层级不断变化如下表,其最稳定的行政区划是 时期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元 明 清 高层政区 州 行省 布政使司 省 统县政区 郡 郡 州 路、府、州 府、直隶州/州 府、直隶州 县级政区 县 县 县 县 县 州、县 A. 省 B. 州 C. 郡 D. 县 【答案】D 【解析】 【详解】秦汉至明清,县级政区都是县,县是最稳定的行政区划。故答案为D项。A项,省是自元朝开始的,排除;BC项,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州、郡不是一直存在的行政区划,排除。 23.下列文献史料均与古代的选官制度有关,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三代用人,世族之弊,贵以袭贵,贱以袭贱” ②“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 ③“是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 ④“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A. ①④②③ B. ②③①④ C. ①②④③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是先秦时期世官制;②是汉代察举制;③是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④是隋唐时期科举制,故D项正确。 24.监察制度在古代中国历代都有体现,其中元代《滋溪文稿》中记载“居官难,居宪司又难,讼罪夺职而人弗怨,此尤难”。明代《明宣宗实录》中记载“以法治人,先当自治其身,违法何以责人。”上述材料旨在说明古代中国监察 A. 注重官员慎言谨行和自身素质 B. 实际上充当帝王的耳目和工具 C. 官吏具有丰富经验和良好治绩 D. 一定程度上防止官员贪污腐败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居官难,居宪司又难,讼罪夺职而人弗怨,此尤难”得出官员要慎言谨行,从“先当自治其身”可知注重官员自身素质,故选A;材料没有说明古代中国监察实际上充当帝王的耳目和工具,故B排除;材料主旨并不是反映官吏具有丰富经验和良好治绩,故C排除;材料未涉及防止官员贪污腐败的问题,故D排除。 25.宋代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 A. 设禁军控制地方军权 B. 设知州控制地方政权 C. 设转运使控制地方财权 D. 设通判加强地方监督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宋代在行政上,由中央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故答案为D项。A项,根据所学可知,禁军是中央军队,排除;B项,知州是地方行政官职,“控制”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知,转运使唐代以后各王朝主管运输事务的中央或地方官职;北宋前期转运使职掌扩大实际上已成为一路之最高行政长官,不控制财权,排除。 【点睛】知识型选择题的题干与备选项基本上是重复教材的文字表述,但备选项的迷惑性、干扰性较大,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可能会被干扰所迷惑而选错。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是扎扎实实地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 26.宋朝中枢机构中“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两个机构是 A. 中书门下和三司使 B. 参知政事和枢密院 C. 中书门下和枢密院 D. 枢密院和三司使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宋朝的二府三司制,二府是指中书门下和枢密院,三司指盐铁、度支、户部。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三司使是三司的长官,不属于“二府”之一;B选项错误,宋代为分割宰相(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权力,在宰相之下添设“参知政事”为副相,简称“参政”,是中书门下省的官员,不是“二府”之一的机构;D选项错误,三司使是三司的长官,不属于“二府”之一。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27.有学者指出“从汉朝到明清,宰相一旦威权既重,组织形态发育成熟,便会蜕变为闲曹,为皇帝身边发育出来的新的宰相机构所取代。以皇权为中心,中国的宰相机构呈现出‘波纹式循环发生’状态”。下列选项能反映此材料观点的是 A. 秦朝设丞相制度 B. 汉武帝设中朝、外朝 C. 元朝设立中书省 D. 清朝设议政王大臣会议 【答案】B 【解析】 【详解】题干说“从汉朝到明清,宰相一旦威权既重,组织形态发育成熟,便会蜕变为闲曹,为皇帝身边发展出来的新的宰相机构所取代”,结合所学知识,汉武帝设中朝,利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制组成外朝,削弱相权。故答案为B项。A项,秦朝丞相为百官之首,明显不符合题意,排除;CD项,元朝的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清代议政王大臣会议是满族贵族,与“身边发育出来”不符,排除。 28.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指出,“总观国史,政制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二也;由士族门第再变而为举竞选,三也。”钱穆先生所述的第一级和第三级演进分别开始于 A. 秦汉、明朝 B. 西周、秦汉 C. 夏朝、隋唐 D. 秦汉、隋唐 【答案】D 【解析】 【详解】题干“由封建而跻统一”是指秦国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题干“由士族门第再变而为科举竞选”指在选官制度由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到隋唐时期科举制的转化。结合所学可知,结束分封制,建立郡县制的是在秦朝;士人政府是在汉代;结束门阀士族把持政权的局面,实行科举制是在隋唐时期,因此第二演进始于西汉。故答案为D项。ABC项,综上所述,明朝、西周、夏朝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29.中国古代政区划界依据由以山川形便(依据山河走势)为主转变为以打破山河阻隔形成犬牙交错行政区划的原因是 A. 不同区域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B. 同级政区的数量明显增加 C. 中央政府对地方控制逐渐加强 D. 政府的行政效率不断提高 【答案】C 【解析】 【详解】题干说明犬牙交错划界逐渐占据上风,因为以自然地形划界是促成地方割据的重要的因素,中央政府为了加强对地方控制而采取的措施。故答案为C项。A项,因为以自然地形划界是促成地方割据的重要的因素,统治者便有意识地采用犬牙交错,相互制衡的原则来划分行政区域,原因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并不是不同区域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排除;B项,题干说的是中国古代政区划界的原则变化,没有涉及政区的数量的变化,排除;D项,政府的行政效率不断提高也不合题意,排除。 30.下列言论反映的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是 A. “海内一命以上之官幷出于朝廷,州郡无复有辟署之事” B. “我朝罢相┄分理天下事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C.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 D. “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答案】A 【解析】 A项表明地方官员由中央任命,说明中央权力较大,加强了中央集权,A正确;B项中废除丞相,有利于皇权的加强,与中央集权无关,排除;C项设置军机处,也是强化皇权的措施,与中央集权无关,排除;D项表明地方权力过大,威胁中央集权,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项。 第II卷 非选择题(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的选官制度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面貌,也影响着士人阶层的演化。 材料一 汉代选官“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材料二 如果前期地方推举制还一定程度上基于财产状况的差别(门第),容易造成门阀世家,不利于国家集权向心力的凝聚,那么科举制的妙处在于它基于考试录用原则,……士大夫实际已失去了与君主分庭抗礼的现实和心理的任何依据。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三 北宋时期,科举入仕者逐渐增多,对于文官队伍知识结构、能力素质之改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儒学程朱理学思潮的出现,促使“治学”与“从政”的沟通蔚为风气。以“天下”为胸怀的士大夫们,以“天道”、“公议”为旗帜,作为凝聚群体的号召、制约君主的力量,坦坦荡荡地宣布自身之政治权利,参与治理国家政事。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三卷)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主要的选官制度,并分析这一制度的影响。 (2)材料二中的“前期地方推举制”是指什么制度?据材料二,概括科举制所发挥的作用。 (3)据材料三,概括宋代政治文化的突出特点,并根据材料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答案】(1)制度:实行察举制。 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国家选拔了人才;但人才选拔权掌握在中央和地方官吏手中,人为因素影响选拔的结果。 (2)制度:九品中正制。 作用:通过考试录用打破了特权垄断,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3)主要特征:士大夫与君主“共治”国事。 原因:科举制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理学的形成;士人主体意识的觉醒。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制度”,根据材料汉代选官“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汉代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第二小问“影响”,从积极、消极两方面分析影响。积极方面主要强调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国家选拔了人才;消极方面主要强调由于人为因素影响选拔结果。 (2)第一小问“制度”,根据材料“如果前期地方推举制还一定程度上基于财产状况的差别(门第),容易造成门阀世家,不利于国家集权向心力的凝聚,那么科举制的妙处,它基于考试录用原则,……士大夫实际已失去了与君主分庭抗礼现实与心理的任何依据”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制度:九品中正制。第二小问“作用”,根据所学科举制相关的内容直接回答,通过考试录用打破特权垄断;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3)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三“以‘天下’为胸怀的士大夫们,……制约君主的力量,参与治理国家政事”可知,宋代政治文化的中心内容是士大夫与君主“共治”国事。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三“科举入仕者逐渐增多,对于文官队伍知识结构、能力素质之改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得出科举制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由“新儒学思潮的振兴”可得出理学的形成,由“作为凝聚群体的号召、制约君主的力量……参与治理国家政事”可得出士人主体意识的觉醒。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以后,官僚对皇权也起到很多的制约作用。由于儒学取得正统地位,先秦儒学中的民贵君轻、君臣共治、明主慎法等观念也得到传承。遇到贤明的君主,官僚就可以以此为据,抑制皇帝的私欲。官僚制度通过制度化的权力也可以约束皇权。 ——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分析》 材料二 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即通过行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行省官员通常由平掌、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1)阅读材料一,结合秦、汉、隋唐中央官制的史实说明“官僚对皇权也起到很多的制约作用”。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的理由。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概述从汉至元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演变的历程,并其演变的总体趋势。 【答案】(1)说明:秦朝:三公九卿制、朝议制度;汉朝:内外朝制度;儒学成为正统,“天人感应”思想对君主起到制约作用;隋唐:三省六部制对皇权有一定制约。 (2)原因:行省拥有大权,但受中央节制;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集体议事;中央寄部分权力于行省,借行省集权中央;部分地方由中书省直接管理。 (3)君主专制演变:汉武帝时设中朝、外朝加强皇权;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分割相权加强皇权;宋朝实行二府三司集中皇权;元朝设中书省。 中央集权演变:武帝时实行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派文臣担任知州,设通判监督;元朝设行省加强中央集权同时调动地方积极性。 趋势:不断加强。 【解析】 【详解】(1)在秦汉时期,丞相尚是“事无不总”的百官之长,代表整个官僚集团与皇帝共享国家权力,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皇权的制约;根据材料二中“由于儒学取得正统地位,先秦儒学中的民贵君轻、君臣共治、明主慎法等观念也得到传承”得出,官僚在明君之时可通过“天人感应”说来对皇帝来进行规谏从而一定程度的制约皇权;隋唐时期新创设的三省六部制,尤其是三省之中的门下省负责审核批驳政令,这也是对皇权的一种制约。 (2)根据材料三“行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得出,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集体议事制度;根据材料三“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得出,行省较过去郡县制之下的地方行政单位已经获得了较大的自主权,但仍要受制于中央;根据所学知识,元朝的行省制并不是全国一概如此,在京畿之地,河北、山东、山西三地由中书省直接管理,这也是较郡县制的一种较大进步。 (3)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演变的趋势,整体上体现出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最终被消除的趋势特征。据此分别叙述君主专制演进、中央集权演进的历程。最后得出趋势:不断加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