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课时2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作业)
课时作业(二十一)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作业时间: 月 日 1.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讲:“全世界自由的人民指望着我们支持他们维护他们的自由。如果我们领导不力,我们就可能危及世界和平——而肯定会危及我们自己国家的利益……”这反映了( ) A.自由世界的人民渴求美援 B.美国称霸世界的图谋 C.美国捍卫世界和平的决心 D.杜鲁门挑起美苏冷战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战后美国称霸世界的企图。杜鲁门以世界人民渴望自由和平为借口提出保卫世界的所谓责任,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了战后美国企图称霸世界的野心,故B项正确;杜鲁门提出美国责任的目的是称霸世界而非为了捍卫世界和平,故C项错误;美苏冷战是战后两国国家利益相左的必然结果,故D项错误。 2.1959年,美国国家展览会在莫斯科举办。对于榨汁机、洗碗机等展品,赫鲁晓夫表示工人阶级绝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具,引起美国副总统尼克松的强烈不满。这表明当时( ) A.美国的霸主地位动摇,需打开苏联市场 B.苏联轻工业发达,须竭力保护本国市场 C.经济文化交流没有改变两国的意识形态对立 D.美、苏冷战的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领域 答案:C 解析:1959年美国的霸主地位并未动摇,故A项错误;斯大林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苏联的轻工业长期落后,故B项错误;展览会本是经济交流,但却引起了赫鲁晓夫和尼克松的冲突,这说明两国的政治对立影响了经济文化交流,故C项正确;展览会并不能体现两国在经济领域的对立,故D项错误。 3.1947年3月,杜鲁门总统在国会发表演说,明确宣布:“援助那些自由人民,他们正在抵御少数武装力量或者外部压力试图强加给他们的征服。” 这一演说( ) A.意味着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B.有利于维护各地区之间的和平 C.拉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 D.反映了美国的全球扩张政策 答案:D 解析:结合史实可知,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1955年华约组织成立,与题干中的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它是冷战开始的标志,造成世界局势的紧张,不利于维护各地区之间的和平,故B项错误;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拉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与题干中的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遏制共产主义,反映了美国的全球扩张政策,故D项正确。 4.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宣布:“自由制度的崩溃和独立的丧失,不仅对于他们(指希腊),而且对于全世界,都是一场灾难。那些正在竭力维护自由和独立的毗邻民族,很快就会为之气馁,还可能陷于失败。”他的目的是( ) A.欲改变美欧结盟的外交政策 B.展示美国急剧膨胀的实力 C.在全球范围内遏制共产主义 D.反对苏联组织的军事同盟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美国推行的遏制共产主义战略。从材料“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自由制度的崩溃和独立的丧失,不仅对于他们(指希腊),而且对于全世界,都是一场灾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1947年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实质是遏制共产主义,故C项正确,A、B两项错误;1947年苏联并没有组织军事同盟,故D项错误。 5.1947年,接受马歇尔计划的国家做出了一系列承诺,包括放松价格管制、平衡政府预算、保持金融稳定、保持汇率在合理水平、降低和消除配额和其他贸易管制。这些承诺( ) A.加速了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B.有助于市场化机制的运转 C.推动了西欧国家经济腾飞 D.便利于美国控制西欧 答案:D 解析:材料中“接受马歇尔计划的国家”的承诺,是对美国的承诺,故A项错误;这些承诺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世界贸易的自由发展,但更突出对美国的承诺,故B项错误;马歇尔计划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西欧战后经济的恢复发展,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放松价格管制”“保持汇率在合理水平”“降低和消除配额和其他贸易管制”,有利于美国商品、货币顺利进入欧洲,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西欧国家的主权,有利于美国对西欧的控制,故D项正确。 6.1957年美国国会授权总统艾森豪威尔在今后两年内,“每年得以在中东地区自由支配2亿美元”,给中东地区国家以经济和军事援助,同时美国可在这一地区使用武力,以对付所谓“国际共产主义的武装侵略”,被称为“艾森豪威尔主义”。这意味着( ) A.美苏争霸重心转移到第三世界 B.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优势 C.美国侵略方式由军事变为经济 D.马歇尔计划在中东地区重演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马歇尔计划。材料中说的是美国给中东地区国家以经济和军事援助,并不意味着美苏争霸重心的改变,故A项错误;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优势地位符合史实,但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项;据材料“美国可在这一地区使用武力”可知,C项不符合题意;马歇尔计划是美国为了遏制共产主义在经济上所采取的重要措施,据材料“给中东地区国家以经济和军事援助,同时美国可在这一地区使用武力,以对付所谓‘国际共产主义的武装侵略’”可知与马歇尔计划有异曲同工之处,故D项正确。 7.1947年7—8月,苏联先后与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等东欧国家签订了贸易协定,“把以前流向西欧或苏联势力范围之外的其他地区的大宗贸易转向了东欧”,以此来抵制西方的援助。这些协定( ) A.导致冷战的兴起 B.有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C.推动了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成立 D.促进了东欧经济高速发展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材料体现的是美苏在经济方面冷战的表现,而导致冷战兴起的原因主要是美苏国家利益、意识形态等的冲突,故A项错误;经济全球化是指贸易、投资、金融、生产等活动的全球化,材料中苏联“把以前流向西欧或苏联势力范围之外的其他地区的大宗贸易转向了东欧”,这使苏联和东欧国家的贸易具有封闭性,不利于经济全球化,故B项错误;材料中苏联与东欧国家签订贸易协定,以抵制西方的马歇尔计划,这些协定推动了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成立,故C项正确;这些贸易协定有利于促进东欧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但“高速”的说法夸大了这些协定的作用,故D项错误。 8.1949年1月20日,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开发落后区域计划”,并在之后的国会咨文中指出,不发达地区必须有一个“坚实的经济基础”,没有这样的经济基础,就无从满足这些地区人民的种种希望。“倘若他们遭到挫折,希望破灭,就会转而追求那些鼓吹通过专制取得发展的‘异端邪说’”。据此可知,这一计划表明( ) A.美苏战略争夺的重点转移到中间地带 B.马歇尔计划受援国扩大到亚非拉地区 C.美国积极促进战后世界经济均衡发展 D.美国将经济援助作为冷战的重要手段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1949年美国针对发展中国家提出“开发落后区域计划”的认识。材料旨在说明美国主张用经济援助手段作为对苏联冷战的一种手段,无法得出美苏战略争夺的重点转移,故A项错误,D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马歇尔计划是针对欧洲经济复兴的计划,并非是援助亚非拉国家的计划,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二战后美国致力于建立世界霸权,并非促进战后世界经济均衡发展,故C项错误。 9.古巴导弹危机期间发生了一件十分危急的事件,一架美国U—2飞机被击落。事发后,赫鲁晓夫紧急命令苏联驻古巴最高军事长官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肯尼迪则拒绝了美国部分强硬派军官提出的进行报复的要求。这表明当时( ) A.美苏两国实力相当 B.美苏两国领导人已达成和解 C.冷战重心仍在欧洲 D.避免直接武装冲突符合美苏两国利益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关于美苏两国冷静处理古巴导弹危机的相关知识。在古巴导弹危机的较量中,美国占优势,故A项错误;古巴导弹危机期间,美苏两国领导人并未达成和解,故B项错误;材料与冷战重心在欧洲无关,故C项错误;从材料可看出古巴导弹危机中,美苏都比较克制,以防止两国直接武装冲突的发生,故D项正确。 10.有学者认为,“尽管古巴危机得到了和平解决,但它却是一件很侥幸的事……它促使了几个限制核武器的协定形成:控制核武器试验协定,禁止空间核武器协定、拉美无核区规定、在现有核国家以外不扩散核武器协定……第一个西方——苏联限制战略武器条约。”该学者旨在强调这一危机( ) A.缓解了冷战期间的国际紧张局势 B.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新秩序 C.削弱了美苏两国超级大国的地位 D.体现了世界秩序构建中的正义性 答案:A 解析:根据“促使了几个限制核武器的协定形成”可知,对国际关系的缓和起到了作用,故选A项。合理、公平的国际秩序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努力下方有结果,B项错误;古巴导弹危机本身是美苏争霸的结果,对其没有削弱,C项错误;古巴导弹危机对世界格局的构建没有直接影响,D项错误。 11.下图是一幅关于冷战的政治讽刺漫画,结合所学判断,对这幅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 A.两极格局制止了局部战争爆发 B.核竞赛不断激化美苏两国矛盾 C.经济全球化冲破两极格局僵局 D.冷战核威慑下的制约平衡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冷战核威慑背景下的美苏对抗方式。两极格局下全面冷战,局部热战,故A项错误;美苏冷战加剧核竞争,但彼此互相制衡,不敢轻易发动战争,体现了现代战争的制衡机制,故D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是核竞赛下的国际格局,而非经济全球化,故C项错误。 12.1974—1976年任美国驻苏大使的沃尔特·斯托赛尔认为,像麦克林《美国派》之类的软摇滚或歌手兼作词者米歇尔的《巴黎自由人》等,能够对受压抑已久的苏联民众产生巨大冲击。因此,他建议政府派出唐·麦克林、琼尼·米格尔和詹姆斯·泰勒等歌手前往苏联巡回演出,去赢得苏联民众。斯托赛尔此举主要表明( ) A.美国政府经济影响力的下降 B.苏联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匮乏 C.用艺术外交来改变美苏关系 D.意图影响苏联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 答案:D 13.理解历史上国家之间的冲突与妥协,对考察当代全球行为体之间的关系有借鉴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歇尔计划:从提出到实施》大事记 1947年6月5日 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的经济计划。 6月底7月初 英、法、苏三国商讨参加马歇尔计划事宜。苏联提出援助应建立在各国分别提出要求的基础上,反对联合的欧洲援助计划。英法不同意。苏联退出会议。 7月9日 斯大林训斥热衷于参与马歇尔计划的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领导人,要求他们必须接受苏联的主张。 8月 苏联与六个东欧国家签订双边贸易协定。 9月 共产党情报局正式建立。 1948年 马歇尔计划正式实施。规定:运往西欧的美国过剩农产品在原销售价上追加不低于50%的利润。英国为接受援助与美国签订双边协定。之后,有英国议员强烈要求政府取消那些可能使英联邦蒙受损失的条件。 ——根据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七卷)》等编制 材料二 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峙是为了争夺霸权,每一方都认为对方威胁到己方。西方盟国以条约组织包围了苏联阵营;苏联则迂回到西方的背后,培养革命的盟友。苏联领导人忽而表现为防御性的焦虑,忽而流露出攻击性的霸气。赫鲁晓夫时不时威胁发动核战以恫吓世界,旨在吓阻西方的入侵。其中一次的危机就是古巴导弹危机,但是危机最后双方都各退一步。 ——[美]菲利普·费尔《世界:一部历史》 (1)欧美国家围绕“马歇尔计划”产生了诸多矛盾。根据材料一,指出其中的两对矛盾及其焦点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对1947—1948年,围绕“马歇尔计划”的诸多矛盾发展的主要结果进行归纳概括。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学者认为推动冷战形势不断加剧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苏对峙对世界局势产生的主要影响。 答案:(1)矛盾:英法与苏联围绕欧洲是否接受联合援助问题的矛盾;苏联与东欧某些国家围绕是否参加马歇尔计划的矛盾。 问题:美国与苏联围绕控制欧洲而产生国家利益冲突。 结果:美国从计划援助欧洲转变为事实援助西欧;美苏两极冷战形势进一步发展。 (2)因素:美苏双方都认为对方威胁到了自己的利益;美苏双方各自成立政治军事阵营推动对峙局面形成;苏联领导人的对外态度摇摆不定;苏联领导人发出核战争威胁言论。 影响:美苏对峙加剧了世界形势动荡,和平遭受威胁;但双方势均力敌和寻求妥协也遏制了大规模战争的爆发。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冷战,这既是传统的大国地缘政治的搏斗,又是两种制度、两种思想体系的较量,只见两个武装到牙齿的超级大国角逐、对峙,忽而剑拔弩张,忽而握手妥协,最紧张时似乎要把全世界拖入一场核浩劫,但是每次都及“热战”的边缘而返。 ——摘编自资中筠等《冷眼向洋百年 风云启示录:20世纪的美国》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引起冷战的主客观因素及“忽而剑拔弩张,忽而握手妥协”的原因。 答案:起源:①主观因素:二战后美苏崛起为两个超级大国,双方企图在世界范围内扩展自己的影响,或建立安全地带,从而引起利益冲突和战略目标的对抗;双方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加剧了这种对抗与冲突。 ②客观因素:二战引起的世界力量对比的变化为两大阵营的出现及美苏两大国干预全球事务提供了条件。 原因:美苏双方的决策者在判断对方的行为意向及制定自己的战略方针时所表现出的狭隘目光和僵硬手段,进一步激化了矛盾,战争一触即发。但是,兵戎相见并不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也为刚刚饱尝战争苦难的世界人民所反对,因此,冷战就成为一种现实的选择。(说明:答案仅供参考,只要运用史实准确,阐释说明符合学科用语,逻辑严谨即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