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蓬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学月考试试题(解析版)
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蓬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 第四次学月考试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为100分) 第Ⅰ卷 1.礼是指较固定的行为准则,敬鬼神节仪尤成为原初的礼的核心部分;但春秋时,礼经人为理性化而被灌入政治人文主义内容。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 A. 人的自觉意识觉醒 B. 社会等级秩序的恢复 C. 孔子地位的社会认可 D. 礼制社会功能加强 【答案】D 【解析】春秋时,礼经人为理性化而被灌入政治人文主义内容,即礼的社会教化功能增强,故D项正确;材料信息体现的不是人的自觉意识,故A项错误;社会等级秩序的恢复不符合材料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孔子地位,故C项错误。 2.汉武帝确立儒学正统地位的措施不包括 A. 官方思想方面:罢黜百家,确立儒学独尊正统地位 B. 官方教育方面:兴办太学,使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 C. 官员选拔方面:儒生入仕,加强了儒学对政治的影响 D. 科举考试方面:考试选官,以儒学经典作为考试内容 【答案】D 【解析】汉武帝在西汉休养生息恢复了社会经济之后,为了适应政治的统一的需要,他开始在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确立了儒学独尊的正统地位。并在长安兴办太学,同时在官员选拔方面重视儒生的儒学修养。以儒学经典作为考试内容是在元代以后,不是在汉代,并且汉代也没有科举制度,因此选项D表述错误,符合题意;根据上文分析可知,选项A、B、C表述准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3.中国古代礼俗,官员遭父母丧应弃官家居,称“丁忧”。明清两代对官员“丁忧”之制执行非常严格,如果一个官员因为贪恋手中权力,父母死了隐匿不报,一旦被告发立刻削职为民,而且在士人阶层中成为人所不齿的败类。这一现象表明 A. 西周形成的礼乐制度影响深远 B. 古代法制深受儒家伦理纲常影响 C. 历代王朝都以孝廉为选官标准 D. 明清时期道德与法律开始融为一体 【答案】B 【解析】材料强调儒家思想中的“孝”,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在政治上深受儒家伦理纲常的影响,故B正确;材料中主要强调儒家思想中的“孝悌”,西周礼乐制度中强调的是世袭制和等级制,没有孝的内容,A排除;历代王朝并不是全以孝廉为选官标准,科举制以考试为标准,C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道德与法律融为一体,强调孝悌早在汉代察举制就有了,故D排除。 4.如下图画种绘画艺术的突出特点是反映民间风情风貌,产生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A. 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出现 B. 统治者提倡 C. 民间文化的发展 D. 画家的性格 【答案】A 【解析】图片为《清明上河图》,属于风俗画,其产生的根源是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出现,选项A正确;画作反映的是民间内容,与统治者无关,排除B;选项C不是根本原因,排除;画家性格属于主观因素,不能成为风俗画创作的根本因素,排除D。 5.一位唐朝的书生乃是一“书虫”,每当他看到佳句时,总是抄写下来。但他的“佳句集”不可能有 A.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B.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C.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 “关关雎雎,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答案】A 【解析】A是北宋著名词人柳永的《雨霖铃》的诗句,婉约派代表人物,所以答案选A;B是楚国屈原《离骚》;C是唐朝李白的诗句;D是《诗经》上的诗句。 点睛:这题侧重于基础知识,文史知识结合,因而平时要留心语文的诗句与历史的结合,理解文史不分家的含义。 6.1843年,魏源的《海国图志》出版,在国内几无反响,印数不过千册。1851年,该书传人日本后,连印十五版,极为畅销,1859年价格已达首版三倍。该现象说明 A. 日本的民族危机比中国更加严重 B. 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整体上比日本守旧 C. 《海国图志》只关注了西方的新技术,中国人对此不感兴趣 D. 《海国图志》要求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在日本国内更有市场 【答案】B 【解析】魏源的《海国图志》在日本“极为畅销’,并不能说明日本的民族危机比中国更加严重,故A项错误;魏源编写的《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由于受中国传统的夷夏观念的影响,在国内的影响不大,而在日本却极为畅销,这说明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整体上比日本守旧,故B项正确;《海国图志》传播了近代自然科学知识、风土人情等,开辟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时代新风气,故C项错误;19世纪末,民族危机空前加深。资产阶级维新派最早提出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的要求,故D项错误。 7. 一位清朝官员用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西方先进技术”)粘在墙上(见下图)。下列表述内容与该图的讽喻意义一致的是 A. “遗其体而求其用” B. “然欲自强 必先理财” C. “以忠信为甲胄,以礼义为橹” D. “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漫画、解析漫画、透过现象分析历史问题的本质能力。从漫画中可知这种行为为中体西用,即洋务派的主张,而作者对此进行抨击,批评其仅仅学习西方的技术,所以选A。B强调求富,仍属于洋务派,但没有体现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C项是顽固派的主张、D项是洋务派的主张,强调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没有体现坚持中国的封建制度,因此皆可排除。综上,本题选A。 8.某历史兴趣小组为下列图片拟一历史主题,最贴切的是 A. 抗争——摆脱外来的侵略 B. 探索——寻找强国御侮之道 C. 屈辱——一步步走向殖民地的深渊 D. 复兴——中华民族崛起之路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闻报》是维新派报刊,《民报》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刊物,《劳动界》是无产阶级运动刊物,这些阶级派别共同点是探索寻找强国御侮之道,故B正确;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没有明确主张摆脱外来的侵略,故A错误;这些阶级派别的探索是救国救民,不是一步步走向殖民地的深渊,故C错误;当时中国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实现中华民族崛起复兴,故D错误。故选B。 9.有首歌颂中国某著名高校的诗云:“横空出世非一般,继往开来济世艰,奋舞德赛自由剑,拨云现整坤乾。”据此推断是哪所高校 A. 京师同文馆 B. 上海大学 C. 北京大学 D. 南京大学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奋舞德赛自由剑,拨云现整坤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赛指民主与科学,属于新文化运动,北京大学是该运动的主要基地,故C正确;京师同文馆是洋务运动的产物,故A错误;上海大学与南京大学都不符合题意,故BD项都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奋舞德赛自由剑”,学生应该结合新文化运动相关知识正确理解“德赛”的含义,从民主与科学的角度联系北大的相关知识即可正确判断。 10.孙中山认为:“可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在此孙中山强调 A. 解决民生问题是国家之根本 B. 应通过合理分配社会财富改善民生 C. 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D. 民生问题的解决就是政治问题的解决 【答案】A 【解析】由材料“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可知孙中山认为民生问题是国家的中心,是国家的根本,故A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民生问题的重要性,不是合理分配社会财富,故B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故C错误;政治问题的解决是民权主义,故D错误。 11.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他第一次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他把帝国主义当作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这甚至超过了列宁。这些就是他学说中的孪生支柱。”这表明毛泽东的学说 A. 坚持了农民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B. 全面超越了列宁主义的价值水准 C. 全盘吸收了马列主义的思想主张 D. 准确把握了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质 【答案】D 【解析】马克思主义诞生在西欧发达国家,是工人运动的革命理论,毛泽东把农民作为革命的中心,说明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故D正确;选项A表述错误,排除;选项B表述绝对,应当是继承发展而非全面超越,排除;毛泽东思想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结合了中国国情,并未全盘吸收,排除选项C。 12.以下是20世纪初北京普通市民的两段对话 背 景 对 话 1912年,清帝退位 文三:“大清朝灭了,现在是民国,你还敢留辫子,小心被当成满清余孽!” 赵四:“那我得赶快剪掉辫子。” 1917年,清帝复辟 赵四:“大清皇帝回来了,你还不赶紧买条假辫子戴上,小心被当成革命党!” 文三:“哪里有卖,我得赶快去买一条。” 当时某报刊对上述行为进行评论,下列标题比较贴切的应是 A. 民风日新 B. 民智未开 C. 民权兴衰 D. 民族觉醒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1912年,清帝退位大清朝灭了小心被当成满清余孽那我得赶快剪掉辫子1917年清帝复辟大清皇帝回来了小心被当成革命党哪里有卖,我得赶快去买一条。”说明当时的民众缺乏民主革命思想,民智尚未完全开启。 13.汉武帝时的“独尊儒术”和新文化运动时的“打倒孔家店”,二者对儒学的态度截然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本质上的共同原因是 A. 儒家学说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B. 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中最有发展前途的思想 C. 北洋军阀掀起“尊孔复古”逆流,而董仲舒则发展了儒家思想 D. 儒家所宣扬的“仁”极具双重性 【答案】A 【解析】从时代背景角度思考,汉武帝时“独尊儒术”,是因为儒家思想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也是因为儒家思想是封建统治的基础,只有打破儒家思想的垄断地位,才能传播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故答案为A项 14.时代精神凝结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建国后,从大庆精神到“两弹一星”精神到特区精神再到载人航天精神,说明了 A. 我国工业化建设成就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与成就 C. 改革开放的实践 D. “双百”方针的执行情况 【答案】B 【解析】特区精神属于改革开放领域,并不能体现我国工业化建设成就,故A项错误;大庆精神反映了大庆油田建设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反映了科技领域的忘我奉献精神,特区精神反映了改革开放的创新精神,这些都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故B项正确;改革开放的实践只符合特区精神,故C项错误;“双百”方针针对文艺和科学领域,材料并未涉及文学艺术方面,故D项错误。故选B。 15.“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提出的客观要求。”这里的客观要求是指 A. 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 B. 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C. 避免学术问题政治化 D.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答案】A 【解析】“双百”方针是针对科技文化领域提出的方针,故A项符合题意;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是“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排除B;避免学术问题政治化是“双百”方针在实施过程中的教训,排除C;“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是在20世纪90年代,强调以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排除D。故选D。 16.1952-1966年,北京钢铁学院共培养学生约14400人,其中担任副部级以上领导职务的至少有32人;一大批学生的考试分数都超过了清华大学的录取分数,但他们的第一志愿都是钢铁学院冶金系。材料反映了 A. 教育受国家经济方针的影响 B. 科教兴国战略取得重大成就 C. 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尚未确立 D. 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建立 【答案】A 【解析】1953年新中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此后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针变化不大,导致教育受其影响,大量培养重工业战线的技术人员。故答案为A项。科教兴国战略是在改革开放后确立,排除B项;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确立,排除C项;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在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排除D项。 17.邓小平指出:“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的地位。”对邓小平这段话理解比较准确的应该是 ①核武器成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根本因素 ②当代社会激烈的经济竞争和军事政治角逐,实际是科技力量的竞争 ③“两弹一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国际影响 ④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结合材料“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联系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各方面的发展变化,从中可以判断出②③④都是对邓小平这段话的正确解释。①选项错误,解决国际争端的根本因素不应该是战争手段,故本题选C选项。 点睛:建国以后,把加强我国的国防,打破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威胁,作为我们科技工作的主要工作来抓。在艰苦的环境下,两弹一星研制成功,提高了国家的影响力,也改善了我国的安全环境。与此相关的新中国的其它的科技成就也需要掌握。 18.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哲学突破时代“的东西方思想巨人,各自影响着东西方思想的发展,两人思想的共同之处是 ①强调民主的作用②重视道德的意义③追求社会的平等④肯定人的价值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孔子主张贵贱有序,并不追求社会的平等,所以本题凡是含③均是错误的,不能选CD两项,孔子也不强调民主的作用,所以A也是不能选的,孔子既重视道德的意义,又肯定人的价值,所以本题答案只能是B 19.“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上述材料说明了 A. “人是万物的尺度” B. “美德即知识” C. “认识你自己” D. “人人生而平等” 【答案】A 【解析】材料认为人的感觉是判断万物存在与否的标准,这是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主张,选项A正确;材料并未强调美德的作用,排除B;材料体现的是人的感觉和万物存在与否的关系,而非认识自己,排除C;选项D与题无关,排除。 20. 下列二表为中国近代学校对学生崇拜人物的调查。造成1913-1923年间崇拜孔子的票数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位次 被崇拜者 得票 1 孔子 153 2 孟子 61 3 孙中山 17 4 颜渊 ll 5 诸葛亮、 范仲淹 8 6 岳飞 7 位次 被崇拜者 得票 1 孙中山 473 2 陈独秀 173 3 蔡元培 153 4 段祺瑞 45 5 胡适 45 …… 17 孔子 1 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学校(样本300) 1923年北京大学(样本1056) A. 辛亥革命推动民主思想的传播 B. 十月革命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C. 五四运动唤起民众的爱国意识 D. 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可知,这一时期主要是开展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批判传统的儒家思想,导致对孔子崇拜有所下降,故D项正确。 21.在文艺复兴代表人物的美术作品中,有许多以《圣经》故事为题材。他们“以神学反对神学!”这些杰作与神学宗教画的最大区别在于 A. 揭露教会腐败与神学的谬误反动 B. 宣传民主共和与主权在民 C. 倡导民主革命与反对专制 D. 表现现实生活与真实的人物形象 【答案】D 【解析】据材料提到,文艺复兴代表人物的美术作品中,有许多以《圣经》故事为题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美术作品表现现实生活与真实的人物形象,体现了人文主义,故D正确。揭露教会腐败与神学的谬误反动,不属于文艺复兴美术作品与神学宗教画的最大区别,故A排除。文艺复兴没有宣传民主共和与主权在民,故B排除。文艺复兴没有倡导民主革命与反对专制,故C排除。 22.刘祚昌教授认为:“宗教改革猛烈地冲击了天主教会,促成了教会的分裂,有力地削弱了封建统治,从而有利于资产阶级的活动,为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到来铺平了道路。”下列不能印证材料主旨的是 A. 宗教改革形成了资产阶级的宗教理论 B. 宗教改革导致资本主义生产时代开始 C. 宗教改革运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的文化运动 D. 宗教改革形成了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精神武器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宗教改革促成了教会的分裂,新教的出现,促成了资产阶级宗教理论的形成,故A项正确,与设问不符,排除。文艺复兴时期资本主义已经萌芽发展,故B项错误,所以选B 。宗教改革是由资产阶级领导以新宗教的形式反天主教会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故C项正确,但与设问不符,排除。宗教改革“有力地削弱了封建统治”,成了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精神武器,故D项正确,与设问不符,排除。 23.下表是教皇本尼狄克十二世时(1334~1342)制定的一个公开的赎罪价目表,对不同的罪行,规定了不同的价格。对此,后来马丁·路德的回答是 A. 因行称义 B. 先定论 C. 信仰得救 D. 教随国定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马丁路德反对教皇兜售赎罪券的行为,认为信仰得救,赎罪券所起的作用微不足道,却反映出教皇的贪婪。故选C。A是教皇的宗教思想;B项是加尔文的宗教改革内容;D项是后来宗教改革的影响。 24.但丁在《神曲》中让他的情人把他带进“天堂”;彼特拉克用诗句描述了理想情人的妩媚和他的感情;《十日谈》多半故事都以爱情、男女关系为主题。文艺复兴的这一共同点 A. 充分反映出人文主义者放纵欲望 B. 是基督教宣扬禁欲主义的直接结果 C. 根源于当时的社会风气世风日下 D. 深受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直接影响 【答案】B 【解析】材料主要反映的是人类的正常情感,是对当时人性的解放,而不是过渡纵欲,故A项排除;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当时教会宣扬的是一种苦行式的禁欲主义思想,而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反对宗教禁欲主义,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故B项正确;材料中主要阐释的是正常的人类情感,并非世风日下,故C项排除;《十日谈》属于现实主义文学风格,故D项排除。 第II卷 25.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506年1月4日,一个意大利人在种植葡萄时,无意中挖出一座群雕像。这就是古希腊的雕塑名作《拉奥孔》,它的出土,震动一时,被推崇为世上最完美的作品。 材料二 第36条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使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 第86条教皇是一切富人中的最富有者,为什么不用他自己的钱来建造圣彼得教堂,而必须花费可怜的信徒们的钱呢? ——《九十五条论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的意大利主要流行什么社会思潮?这一思潮要表达的思想主旨是什么?《拉奥孔》的出土为什么会在意大利引起“震动”? (2)根据材料二指出,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的出发点是什么? (3)综合材料一、二,用关键词概括出这两个时期人文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答案】(1)思潮:人文主义。主旨: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或肯定人的欲望,歌颂自然的人性或人性解放);追求现世幸福等。原因:再现了古典文明的辉煌与伟大,增强了人们创造新文化的信心。 (2)反对教皇出售赎罪券。 (3)人文主义的复苏和发展 【解析】 (1)思潮:根据材料时间“1506年”以及“意大利”“古希腊的雕塑名作《拉奥孔》”可知,这一时期正是文艺复兴时期,其流行的思潮是人文主义。主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人文主义的内涵,即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或肯定人的欲望,歌颂自然的人性或人性解放);追求现世幸福等。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和《拉孔奥》展现的力量之美可知,这一发现再现了古典文明的辉煌与伟大,增强了人们创造新文化的信心。 (2)出发点:根据材料“即使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可知,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出发点是反对教皇出售赎罪券。 (3)阶段特征:材料一反映的是文艺复兴,材料二反映的是宗教改革,两者分别代表了人文主义的复苏和发展两个阶段。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古到今,孙悟空的艺术形象发生了很大变化。 时期 宋元 明清 “文革”时期 改革开放以后 形象特点 神通广大,追求个人享乐,爱憎不鲜明。 从任性妄为到诚心向佛 不畏强权,敢于抗争。 斩妖除魔的正义化身,向现实妥协的悲剧代表,叛逆不羁的个人英雄。 ——摘编自张久瑛《试论孙悟空形象的形成和演变》、刘继兴《毛泽东耐人寻味的“孙悟空情结”》 从以上材料中任选两个相邻的时段,指出孙悟空形象的差异,并从艺术形象的时代性角度进行论述。(说明:必须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答案】(1)评分说明:指出差异+论述说明 (2)示例:差异:从宋元到明清,孙悟空的形象从追求个人享受转变为诚心向佛。 论述:宋元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兴起,物质享受逐步受到个人重视;话本、杂剧的兴起给民众的精神生活带来了更多选择;佛教的本土化趋势也影响到孙悟空艺术形象的塑造。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市民阶层扩大,要求个性解放;封建伦理纲常中对个人欲望的束缚和对“良知”的追求影响艺术形象的塑造;小说、戏曲的多种表现手法使孙悟空的艺术形象进一步完善。 总之,人物的艺术形象受时代特征影响而不断变化。 【解析】本题第一小问“孙悟空形象差异”,一是要注意题目“两个相邻的时段”,可以选择宋元和明清、明清和“文革”时期、“文革”时期和改革开放后进行比较;二是要表明自己的观点,赞同或反对材料中所呈现的“差异”均可。第二小问论述,注意从“艺术形象的时代性角度”,联系所学知识,根据所选时段从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进行说明,史论结合、史实准确;最后对论述做一个总结。 27.思想的产生与社会的变动有着密切的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时代社会剧烈变动,各派政治力量大分化大改组,社会中不尽如人意的弊端暴露无疑,思想家们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出于对现实的不满,他们不是向前看而是向后看,复古与怀旧成为一股思潮。 ——樊树志《国史概要》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思潮的代表人物的相关主张。 材料二 守旧而维新、复古而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够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被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 ——张岱年等《中国文化概论》 (2)读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儒家思想在西汉取得独尊地位的原因 材料三 自1840年以来,各时代思想特征虽十分不同,流派分立,各具理说,个别概念之琐屑,复不可胜计。而最基本之原始动力则是完全一致的。 ——以上材料摘编自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3)材料三中中国近代思潮不断涌现的“原始动力”是什么?在这一动力驱使之下近代中国有识之士的探索是如何逐步深入的? 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文精神取得很大发展。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假马克思主义的破产和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在中国……一种贴近现实生活的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了……这种马克思主义既不同于“四人帮”的假马克思主义,又不同于学者书斋里的或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它是活生生的,能够回答实际挑战,能够给老百姓带来福祉的现实马克思主义。现实马克思主义进一步走向人文主义。 ——摘自夏学銮《中国人文精神的产生发展及特征》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本文作者这里说的“现实马克思主义”指的是什么?用具体史实说明“现实马克思主义”是如何“进一步走向人文主义”的? 【答案】(1)主张: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主张恢复周礼);老子:主张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 (2)①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②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改造和发展;③汉武帝的接纳与强力推行。 (3)动力:救亡图存,实现国家独立和富强。林则徐、魏源和洋务派重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维新派、革命派重点学习西方的先进制度;新文化运动重点学习西方的先进思想和价值观念。 (4)“现实马克思主义”指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史实:经济方面,关怀民生:如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与非农产业,逐步取消农业税,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提高与农民生活的改善。扩大企业自主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经济效益。扩大对外开放,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政治方面,完善民主与法制建设:如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加强基层民主选举;重视人权原则;将以人为本作为各级政府组织的基本原.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反腐倡廉。 【解析】 (1)主张:根据材料“他们不是向前看而是向后看,复古与怀旧成为一股思潮”并结合所学可知,这种思潮属于儒家孔子和道家主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主张恢复周礼);老子主张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 (2)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儒学取得独尊地位的原因是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根据材料“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在正在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可知,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改造和发展使得儒学取得独尊地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儒学独尊地位的取得离不开汉武帝的接纳与强力推行。 (3)动力:根据材料时间1840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以后,民族危机加深,因此近代思潮的原始动力是救亡图存,实现国家独立和富强。探索:根据所学知识,从新思想萌发、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以及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思路进行解答。 (4)“现实马克思主义”:根据材料划定的时间范围“改革开放以来”可知,这里的现实马克思主义指的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史实:从经济、政治角度列举。经济方面可以从农村和城市两方面列举,农村方面列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同时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城市方面侧重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如扩大企业自主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经济效益。 政治方面,法律体系的完善另外可以从反腐倡廉、人权保护等角度列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