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宁夏银川市育才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宁夏育才中学2019—2020.1高二期末考试 历史试卷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Ⅰ卷 一、单项选择 1.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这里的两个“战争”分别指 A.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B. 第二次世界大战鸦片战争 C. 第二次世界大战美苏“冷战” D. 第二次世界大战抗日战争 【答案】C 【解析】 结合所学,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二战即将取得胜利;在二战结束之后,以美苏为首的冷战也随之展开,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故选C项。 【名师点睛】 “1945年5月8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事结束,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在二战结束之后,以美苏为首的冷战也随之展开。 2.英国学者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令人耳目一新的。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 A. 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 “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C. 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冲突 D. 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答案】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具体考查学生对“冷战”一词的理解及美苏冷战期间国际局势的情况。D项,材料中把冷战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强调的是冷战背景下,美苏之间的较量主要不是依靠武力的斗争,而且即使是进行军备竞赛,也主要是限于美苏两国之间,很好地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发生,故D项正确。A项,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与冷战时期长时间的和平无关,故A项错误。B项,根据所学知识,表述与史实不符。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就是冷战期间直接的武装冲突,故B项错误。C项,根据所学知识,表述与史实不符。美苏两国之间在国家利益上有着冲突,故C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D。 3.有人说:“单极世界容易产生霸权,两极世界容易形成对峙,只有三极或者多极世界才是稳定的格局。”在两极格局瓦解后,推动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因素有 ①日本从经济大国试图向政治和军事大国迈进 ②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建设成就显著 ③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 ④俄罗斯致力于振兴经济和恢复大国地位 A. ①②④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多极化是指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朝着形成多极格局发展的一种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反映,①②③④均属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表现,B选项符合题意;ACD选项说法不全面,排除。 4.英国《旁观者》评价说:“富豪可能有能力买一所豪宅,但在世界的每一张圆桌边上,钱却不易买到一个位置。”这一评价最有可能针对的是当今世界上的哪一国家 A. 美国 B. 德国 C. 日本 D. 中国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伴随着日本经济的崛起,日本近年来积极谋求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但均遭到失败。这和材料中“在世界的每一张圆桌边上,钱却不易买到一个位置”的表述相符合,所以本题选C。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5.1992年邓小平说过,“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的复辟也是难以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挫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了锻炼,从中吸取了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上述谈话的国际背景是 A.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B. 美苏“冷战”逐步升级 C. 世界多极化格局形成 D. 第三世界迅速崛起 【答案】A 【解析】 由材料“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挫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可知,发生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所以答案选A,排除B;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世界格局逐渐形成多极化格局,C说法不够准确,排除;第三世界崛起于20世纪60年代,排除D。 6.20世纪90年代,有人在评论国际局势时说:“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这说明当今世界呈现 A. 五极世界格局 B. 巨人主宰的迹象 C. 多极化趋势 D. 经济多样化特征 【答案】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分析历史现象特点的能力,切入点是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局势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暂时形成的是一超多强局面,故C正确; A、B不符合史实;D与材料无关。 7. 山西省李峪村战国墓中出土了一具青铜牛尊,该牛尊的鼻子上穿有一鼻环。《吕氏春秋》有载:大力士乌获将牛尾巴都拉断了,牛却纹丝不动;而让一个五尺小孩牵着牛鼻环,牛却乖乖地走了。这可以说明战国时期 A. 使用畜力耕田已成为可能 B. 争霸战争推动农业发展 C. 人们野蛮地对待家中牲畜 D. 青铜铸造技艺相当成熟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大力士乌获将牛尾巴都拉断了,牛却纹丝不动;而让一个五尺小孩牵着牛鼻环,牛却乖乖地走了”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的现象说明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掌握了牛的习性,使用畜力耕田已成为可能。故答案为A项。B项,根据所学可知,战争给农业带来的更多的是破坏,排除;CD项,材料反映的是人们掌握了牛的习性,为农业生产使用畜力创造了可能,并非强调对待家中牲畜的野蛮性,也不是探讨青铜铸造技艺是否成熟,排除。 8.“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其且行且摇,种乃自下。”这段话描述的是 A. 耧车 B. 翻车 C. 曲辕犁 D. 花楼机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种乃自下”可知该农具是播种工具,即西汉时期的播种工具耧车,故A正确。魏晋时期的翻车属于灌溉工具,故B错误。隋唐时期在江东地区出现的曲辕犁,是犁地工具,故C错误。花楼机是我国古代织造技术最高成就的代表,故D错误。 9.中国官营手工业历史悠久、成就卓著,其中,能充分展示商周灿烂辉煌文明的手工业成就是 A. 白瓷制造技术 B. 棉纺织技术 C. 青铜铸造技术 D. 青瓷制造技术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周灿烂辉煌文明的手工业成就是青铜铸造技术,故C项正确;A项是南北朝出现的;B项是宋元时期;D项是东汉时期。所以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青铜铸造技术 10.“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这是至今流传在上海地区的一首民谣。下列对“黄婆婆”历史贡献的表述,正确的是 A. 促进了古代蚕桑生产的发展 B. 推动了古代丝织技术的发展 C. 促进了汉代纺织技术的改进 D. 推动了元代棉纺织业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黄道婆的历史贡献,即推动了元代棉纺织业的发展,故D正确。古代蚕桑生产属于丝织业,不是棉纺织业,故A排除。古代丝织技术与黄道婆无关,故B排除。黄道婆是元朝人,不是汉代,故C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纺织业 11.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 “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B. “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C. “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之廛” D. “借间屋中人,尽去做商贾” 【答案】A 【解析】 【详解】明朝中后期,我国就已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与这一时期的西方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上。A中“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种雇佣关系的出现体现的正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情况,故答案为A;BCD不能体现这种关系,故排除。 12. 著名历史学家周宝珠在他的一篇经济学论文中说“(它)是宋代以前商品经济发展形势下出现的一种新事物,它扎根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变为沟通城乡的经济纽带,而后把与城市相连的部分变为城市的重要市区,使宋代城市达到一个新的历史水平,创出了中国古代城市……的新道路。”这材料中的“新事物”指的是( ) A. 交子 B. 草市 C. 夜市 D. 商帮 【答案】B 【解析】 从材料中的“它扎根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变为沟通城乡的经济纽带”来看,这一“新事物”是指草市。故答案为B项。A、C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明清时期出现商帮,排除D项。 13.“城市”是由“城”与“市”结合为一的产物。有学者将中国历史上“城”与“市”的关系演变概括为5个阶段:有城无市,城中有市,城区即市区,城在市中和有市无城。下列古代城市,展示了“城区即市区”阶段较早期面貌的是 A. 汉代洛阳 B. 唐都长安 C. 宋代东京 D. 清代苏州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市”是指专门用于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的场所,“城区即市区”反映了城市中居住区与商业区融为一体。宋朝以前,城市实行严格的坊市管理制度,坊与市严格分开,政府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管理,按时开市、闭市。宋朝时,坊与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所以,宋代东京展示了“城区即市区”阶段的早期面貌。因此C选项正确。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14.中唐诗人王建在寄居汴州(今开封市)时描述当地“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而当他到达扬州后也有“如今不似时日平,犹自笙歌彻晓闻”的记载。这说明当时 A. 市场交易不受官府监督 B. 商业发展已突破时间限制 C. 沿海港口城市走向繁荣 D. 江南工商业市镇开始兴起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晚茶商”“通宵酒客行”“笙歌彻晓闻”反映了当时市交易的时间被打破的现象。根据所学可知,唐朝及之前政府对城市进行严格的控制管理,唐宋时期城市坊市界限被逐渐打破,取消了交易的时间、空间限制,出现了夜市、晓市、草市等。夜市的出现是一个渐进过程,材料反映了唐朝个别大城市如“汴州”“扬州”开始出现“夜市”。故答案为B项。A项,根据所学可知,宋朝城市坊市界限被打破,市场交易不再受政府直接监管,排除;CD项,根据所学可知,汴州(今开封市)地处中原腹地、黄河之滨,也不是江南工商业市镇,排除。 【点睛】表明类选择题是高考中相对稳定的题型,该类选择题主要借用了“表明”或“说明”、“反映”、“旨在”、“体现”一词“相当肯定地显示”的含义。它要求考生获取材料中比较确切的信息,重点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试题的题干部分一般描述历史现象,考生需要根据所学知识,用简洁的语言准确、清楚地概括现象背后的历史结论。一般解题步骤有三步,第一步:概括材料的主体信息;第二步:联系选项,进行“等价转换”。“等价转换”是指第一步概括出的主体信息要与选项完全匹配;第三步:检验其他选项的正确性。 15.据统计,明清江南棉纺织业市镇有52个,丝织市镇有25个,米粮专业市镇13个;长江中游湖北、湖南、江西三省陶瓷业市镇有25个,造纸业市镇有20个,纺织丝市镇44个。这说明 A. 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 B. 地区性分工日益明显 C. 政府鼓励发展商品经济 D. 传统农业进一步衰落 【答案】B 【解析】 材料“棉纺织业市镇,蚕桑与丝织市镇,米粮专业市镇,陶瓷业市镇,造纸业市镇一化三改以及纺织丝市镇”的信息说明地区性农商品分工较为明确,故B项正确;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是雇佣关系产生,材料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古代政府是重农抑商政策,不鼓励发展商品经济,故C项错误;材料说明农业发展专业化趋势,并不能说明传统农业的衰落,故D项错误。 16. 《吕氏春秋》写道:“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这表明战国时期( ) A. 土地公有制仍占主导地位 B. “铁犁牛耕”已经普遍使用 C. 土地私有调动生产积极性 D. 政治动荡引发土地制度变革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题干中“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可知土地私有化后可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所以C正确;ABD材料没体现。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土地私有 17.古代鱼鳞图册中详细登记了每块土地的编号、土地拥有者的姓名、土地亩数、四至、以及土地等级,还把每块土地形状绘制成图,每册前面又有土地的综图,仿佛鱼鳞一般,因此称“鱼鳞图册”。据此。鱼鳞图册是 A. 全国正式出版的地图 B. 全国赋役征收的依据 C. 全国人口普查的依据 D. 全国水利治理的依据 【答案】B 【解析】 鱼鳞图册是明代政府编制的土地登记簿册,与人口普查、地图、水利治理没有直接的联系,排除A、C、D项;土地和赋役往往联系在一起,鱼鳞图册与黄册互为补充,是明朝征调赋役和加强对地方统治的有力措施,故B项正确。 18.明初曾严禁民间商人出海贸易。1567年,明穆宗颁令,民间商船在领取官府颁发的“引票”后,可经福建海澄县月港出洋贸易,并允许外商经广州、宁波两地市舶司输入商品。这种变化反映出明朝 A. 取消“海禁”政策 B. 在对外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C. 有条件的开放海禁 D. 是当时世界经济的中心地区 【答案】C 【解析】 【详解】 材料中“明穆宗颁令,民间商船在领取官府颁发的‘引票’后,可经福建海澄县月港出洋贸易,并允许外商经广州、宁波两地市舶司输入商品”反映的是明朝曾调整海外贸易政策,说明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故答案为C项。A项,根据所学可知,明政府没有取消“海禁”政策,排除;B项,材料信息未涉及中外贸易状况,无法判断哪方处于贸易有利地位,排除;D项,根据所学可知,明清时期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中心地区之一,但该项表述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19.“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最能支撑上述观点的依据是 A. 传播基督教思想的需要 B.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C. 转口贸易利润的刺激 D. 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这主要强调的是西方经济发展必然要求开辟新航路以及对外侵略扩张。哥伦布、达·伽马等人仅仅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而已。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传播基督教只是新航路开辟的一个原因,相比经济上的要求而言,不是最根本的原因;C选项错误,对转口贸易利润的追求也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体现;D选项错误,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是新航路开辟的条件,不是新航路开辟的要求和内在动力。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20. 《大国崛起》中一位西班牙教授说:“哥伦布的航行以及后来葡萄牙人进行的一系列航海活动,带来了重大的成果,那就是人们得到了整个世界的完整概念,自此开始了所谓的世界历史。”材料的观点主要是指新航路开辟( ) A. 引起了全球范围的殖民扩张 B. 促进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C. 打破了人类彼此隔绝的状态 D. 确立了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在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促进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的是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改革,而非新航路开辟,不能选B。确立了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的是工业革命而非新航路开辟,不能选D。新航路开辟的确引起了全球范围的殖民扩张,但本题人们得到了整个“世界”的完整概念、开始了所谓的“世界”历史等字眼均足以证明本题只是考查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人类彼此隔绝的状态,开始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不能选A而只能选C。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的意义 【名师点睛】这类试题往往以相关的知识作为干扰题肢,这类题目不难,不过考生如果记忆模糊就会失误,所以这就要求考生们在平常的复习中,一定要注意对相关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把历史学“宽”,对重要的事实、重要的史实,一定要尽可能的弄懂来龙去脉,防止混淆不清而遗憾丢分。 21.1526年非洲刚果国王阿方索写信给葡萄牙国王诉说:“这个国家每个角落都有许多商人(葡萄牙的贩奴者),它们将毁灭这个国家,人们每天在遭受奴役和劫掠,甚至于王族成员也不能幸免。”对“劫掠”的理解正确的是 A. 缓解了欧洲人力资源短缺 B. 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 C. 掠夺了非洲大量黄金白银 D. 促进了欧洲海外市场拓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的“1526年”、“葡萄牙的贩奴者”等信息可知,这是早期殖民掠夺和罪恶的黑奴贸易,结合所学可知,早期殖民掠夺和黑奴贸易促进了西欧资本的原始积累,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黑奴贸易是把非洲的奴隶运到美洲,缓解的是美洲的人力资源短缺;C选项错误,掠夺的是美洲的黄金白银,非洲的黑奴;D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葡萄牙对非洲的掠夺,不是开拓海外市场。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22.1651年,克伦威尔领导的英国议会通过了第一个保护英国本土航海贸易的法案,规定凡从欧洲运往英国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或商品生产国的船只运送。由此引发的殖民战争是 A. 英葡战争 B. 英西战争 C. 英法战争 D. 英荷战争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7世纪荷兰凭借海上强大的商船队伍,成为了“海上马车夫”,英国为了打击荷兰的海上贸易,争夺殖民霸权,于1651年颁布了《航海条例》,由此引发了三次英荷战争,最终荷兰战败,故D项正确;15-16 世纪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崛起的时期,故AB项排除;17世纪中开始,英法两国迅速崛起开始挑战荷兰,故C项排除。 23.马克思曾说:“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于是蒸汽机和机器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这段话表明 A. 蒸汽机改良成功,实现了工业革命 B. 工业革命直接原因是蒸汽机的发明 C. 市场需求的扩大,引发了工业革命 D. 工场手工业一直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答案】C 【解析】 蒸汽机的改良成功是在工业革命爆发以后,故排除A;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工厂手工业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的需求,故B与题意不符;根据“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可知市场的扩大引发了工业革命,C正确;“工场手工业一直无法满足市场需要”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 24.1851年5月1日,第一届世博会在伦敦开幕,前来剪彩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反复使用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兴奋情绪:荣光、荣光、无尽的荣光。在当时能让英国女王感到“荣光”的参展产品是( ) A. 蒸汽机车、水力纺纱机 B. 电灯泡、电动机 C. 汽车、飞机 D. 电话机、内燃机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工业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1851年5月1日,万国博览会在伦敦开幕,能让英国女王感到“荣光”的参展产品应该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1769年英国发明家查理·阿克赖顿发明了用水轮驱动皮带转动的“水力纺纱机”,并获得发明专利。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1825年,英国修建了第一条铁路,蒸汽开始成为人类交通运输的动力。因此A选项符合题意;电灯泡、电动机、汽车、飞机、汽轮、电话机、内燃机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第二次工业革命德国和美国扮演了重要角色,英国被超越。故BCD选项错误。 25.“英国在18世纪以前内陆交通极坏,道路基本上是泥尘土路,下雨就完全不能行走,运输工具是骡车和马车。”针对交通落后的局面,英国工业革命在交通工具方面的突破是 A. 汽船的发明 B. 火车的发明 C. 飞机的发明 D. 汽车的发明 【答案】B 【解析】 【详解】紧扣题干中“英国”“内陆交通”“交通工具方面的突破”信息,可知这指的是史蒂芬孙发明的蒸汽机车,故B项正确。汽船不属于陆地交通工具,排除A。飞机和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D。 26. “16世纪以后,世界贸易集中地由地中海逐渐移向大西洋和西北欧,1890年前后的几十年内世界工业品的集中产地又由西欧慢慢移向其他地区。这两个例子都说明经济力量的转移预示着新大国的兴起。”在这两个历史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新大国分别是 A. 法国——德国 B. 德国——日本 C. 日本——英国 D. 英国——美国 【答案】D 【解析】 【详解】 “16世纪以后,世界贸易集中地由地中海逐渐移向大西洋和西北欧,”指的是并且航路开辟带来的影响,英国正处在这一地区。“1890年前后的几十年内世界工业品的集中产地又由西欧慢慢移向其他地区。”是指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美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之一,故美国在其中受益。故D正确。 27.摩根于1901年正式成立美国钢铁公司,它首先通过抬高产品价格、提升行业门槛来挤压中小公司,然后趁其财务吃紧时予以兼并或收购,最终控制全国钢产量的65%。其做法反映了 A. 手工工场的消失 B. 工厂制度的出现 C. 垄断组织的发展 D. 跨国公司的衰落 【答案】C 【解析】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由于企业兼并,出现了垄断组织,“终控制全国钢产量的65% ”正是垄断组织发展表现,C正确;A中消失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B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生产组织形式;D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之后。 28.英国史学家巴勒克拉夫为代表的全球历史观的开创者,将1500年和1900年定为世界近现代史的分界点,这反映了 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历程 B. 欧洲由兴盛走向衰落的漫长过程 C. 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的历程 D. 近代史上野蛮和文明进程的交织 【答案】A 【解析】 1500年左右新航路开辟成功,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产生;1900年左右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故答案为A项。1500年并非欧洲的兴盛时期,排除B项;1900年之后资本主义仍在发展,排除C项;1500年之前并非就是野蛮时代,排除D项。 29.据地方志记载,至1897年,无论通都大邑、僻壤狭瞰,衣大布者不过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已有十之八九。对于此现象理解最准确的是 A. 加速了自然经济的瓦解 B. 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 C 说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D. 土洋结合生活方式普及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内容反映的是在西方经济势力的入侵下,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成为殖民国家的的商品倾销地。故选A项。 考点:近代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中国传统经济结构的变化 30.1861年烟台开埠,到1880年时草辫的出口量已达到4.9万担,货值近112万海关两。烟台的生丝也远销海外,出口量剧增。与此同时,棉布等大量洋货通过烟台涌入中国。这一现象本质上说明 A. 中国传统手工业已彻底破产 B. 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C. 中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D. 中国已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答案】D 【解析】 从材料“生丝也远销海外,出口量剧增”“棉布等大量洋货通过烟台涌入中国”中可以看出,西方对华进行商品输出和对中国原料进行掠夺,这些都体现了中国已经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D项正确;A项错误,错在“彻底破产”;B项包含在D项之中;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故C项排除。 点睛:材料“生丝也远销海外,出口量剧增”“棉布等大量洋货通过烟台涌入中国”反映了中国逐渐成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31. 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自强,尤先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其以下活动体现了上述思想的是 A. 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 创办北洋海军 C. 创办京师同文馆 D. 创办轮船招商局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必先富而后自强”反映的是洋务派在洋务运动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兴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D项是民用企业;A项是军事企业;B项创办海军;C项教育方面。所以答案选D。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 32.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使历史包含着跃出旧轨的趋向”。从洋务运动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分析,这“包含着跃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 A. 促进了自然经济瓦解,诱导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 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C. 在一定程度上抵制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 D. 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越出旧轨的趋向”指的是超越自然经济的趋向,而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这是“包含着越出旧轨的趋向”的内涵,故A项正确;“越出旧轨的趋向”指的是超越自然经济的趋向,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B项不是从洋务运动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分析,排除;CD项不是从洋务运动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分析,不符合“越出旧轨的趋向”,排除。 33. 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观念意识是( ) A. 实业救国 B. 工商皆本 C. 重利轻义 D. 重商轻农 【答案】A 【解析】 张謇是晚清著名实业家,其兴办工业主是要爱国心的驱使,是要实现实业救国的理想。 34.1893年,张之洞在给友人信中说到:“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之北,万不得一。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由是观之,影响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因素之一是 A. 技术薄弱 B. 资本缺乏 C. 列强侵夺 D. 思想守旧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在广东知道“机器之利”者占十之八九,在两江闽浙之地知道“机器之利”者占十之二三,在黄河以北知道“机器之利”者不到万分之一,官员名流对“机器之利”的认识一半是肯定,一半是否定,这说明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着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因此D选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思想观念对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影响,并未涉及技术薄弱、资本缺乏和列强侵夺的信息,其它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35.1915年,英美烟草公司揭露华人企业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同日本合作的内幕,导致其销量下降,甚至很多零售商都宣称不再销售其产品。作为反击,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则将英美烟草公司同帝国主义侵略联系起来,并宣称“中国人应抽中国烟”,很快扩大了市场。这表明 A. 民族烟草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B. 实业救国社会思潮开始出现 C. 英美成为当时主要侵华国家 D. 民族主义影响大众消费心理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材料中“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将英美烟草公司同帝国主义侵略联系起来”进行销售并扩大了市场,这里南洋公司利用的是国人的民族主义心理来进行销售,故D项正确。材料并不是说明民族工业在此期间的迅速发展,故A项错误。实业救国思潮开始出现是在甲午战争之后,故B项错误。一战期间英美忙于一战,当时主要的侵略国家是日本,故C项错误。 36.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A. “第一个发展高潮”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甲午战后列强开始商品输出 B. “黄金时代”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C. “短暂发展”出现于南京临时政府统治前期,为持久抗战奠定物质基础 D. “日益萎缩”出现的原因之一是二战后美国加紧侵略中国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由图示可知“第一个发展高潮”出现在甲午战争之后,结合所学可知“第一个发展高潮”的主要原因是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故A选项错误;由图示可知“黄金时代”出现在1913-1919年,清政府已经灭亡,结合所学可知“黄金时代”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一战期间西方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故B选项错误;由图示可知,“短暂发展”出现于1927-1937 年之间,此时处于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不是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故C选项错误;由图示可知“日益萎缩”出现的时间是1945-4949年,结合所学可知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二战后美国在经济方面加紧侵略中国,中国的民族工业受到严重排挤和打击,故D选项正确。因此正确答案为D选项。 Ⅱ卷 二、材料题 37.农业、农村经济、农业思想类材料题 材料一 宋朝时出现的“苏湖熟,天下足”的现象,进入明代后,发生了变化。原先曾经以天下粮仓闻名的苏州、湖州及其周边地区,“地窄人稠,民间多以育蚕为业,田地大半植桑,岁产米谷,除办漕外,即丰收之年尚不敷民食,向藉(凭借)外江商贩接济。”大约在15世纪,长江中游的湖广地区作为“天下粮仓”已成定局,所产粮食沿着长江而下,源源不断供应江浙各地。明末刊本的《地图综要》内卷“湖广总论”记载,“楚固泽国,耕稼甚饶,一岁再获……谚曰:‘湖广熟,天下足’。言土地广沃,而长江转输便宜,非有他比。”于是,“湖广熟,天下足”的格局,取代了“苏湖熟,天下足”的格局,形成了一个划时代的变化。 ——摘编自樊树志《晚明大变局》 材料二 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故治国者欲民者之农也。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 ——摘自《商君书·农战》 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蓄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摘自《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严复认为中国古代将农业称为本业,工商业称为末业是正确的。但是,这属于先后次序之分,并非轻重、主次之分,尤其不能重此抑彼。严复认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必须以商品流通和交通的发展为重要前提。如果交通不便,商品流通不畅,农产品没有销路,农业也不可能发展起来。如果“僻处陋荒,去都会市场远,而道涂险,不便转输,虽有膏腴,亦将久弃”,因此要发展农业生产,“必待水陆路涂既辟”,“以推广交通为不二之要图”。 ——摘编自陈勇勤《中国经济思想史》 材料四 西方列强在鸦片战争后对中国进行的经济渗透导致中国原有的经济结构发生了一系列根本性变化,其中,最早受到冲击的就是以自然经济为特征的传统农村经济结构。 ——依据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绘制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中国产粮中心经历了那2次转移,并分析转移的原因。 (2)比较材料二、三中农业思想的同和异,分别说明两种思想主张的目的。 (3)从上图反映了三个阶段的信息,请说明第一、二阶段土纱与机制纱比例变化及其原因。 【答案】(1)第一次转移从北方到南方(从中原地区到苏湖地区)。原因:北方战乱导致人口南迁,生产技术向南方传播,推动江南农业开发。 第二次转移从苏湖地区到湖广地区。原因:江南地区手工业、商业发展;丝织业居于领先地位,成为全国的丝织业中心;耕地大量用于植桑,粮食生产缩减;江南地区人多地少;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湖广地区农业生产发展。 (2)相同:都强调农业的重要性。 相异:前者主张重农抑商;后者主张农商同等重要,(或是商业和交通是农业发展的条件) 目的:前者富国强兵,稳定社会;后者发展近代国民经济。 (3)第一阶段土纱下降,机制纱上升。鸦片战争以后国门大开,外国商品倾销,近代工影响,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第二阶段机制纱下降,土纱上升。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一战,放松对华侵略,向中输入商品数量减少。 第三阶段土纱下降,机制纱上升。一战结束,帝国主义国家卷土重来,加紧对华侵略 【解析】 【详解】(1 )第一次转移:根据所学可知中国古代产粮中心转移的方向是由中原地区转向江南地区,即由北向南转移。原因:结合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分析即可。即北方战乱导致人口南迁,生产技术向南方传播,推动江南农业开发。第二次转移:根据材料一“原先曾经以天下粮仓闻名的苏州、湖州及其周边地区,……大约在15世纪,长江中游的湖广地区作为‘天下粮仓’已成定局”可知第二次转移从苏湖地区到湖广地区。原因:根据材料“地窄人稠,民间多以育蚕为业,田地大半植桑,岁产米谷,除办漕外,即丰收之年尚不敷民食,向藉(凭借)外江商贩接济。”可以总结出原因,主要从江南地区手工业、商业发展;丝织业居发达,耕地大量用于植桑,粮食生产缩减;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湖广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等方面来分析。 (2)相同:根据材料二“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材料三“严复认为中国古代将农业称为本业,工商业称为末业是正确的”得出共同点都强调农业的重要性。相异:根据材料二“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可知主张重农抑商;根据材料三“严复认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必须以商品流通和交通的发展为重要前提”可知严复认为主张农商同等重要。目的:根据材料可以结合重农抑商的目的和严复经济思想主张和维新变法的目的来分析。即前者富国强兵,稳定社会;后者发展近代国民经济。 (3)依据材料四的图示可以看出第一阶段1860年-1913年土纱呈下降趋势,机制纱呈上升趋势。原因:结合列强侵略、洋务运动、近代民族工业产生和发展以及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来分析。第二阶段1913年-1920年,土纱呈上升趋势,机制纱呈下降趋势。原因:1913年-1920年结合列强忙于一战放松对中国侵略和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及其影响分析。 38.工业经济类材料题下表是英国主要进出口品分类统计表(1701—1894年)。 单位:100万英镑 类别年份 原材料 和初级产品 工业制成品 进口 出口 进口 出口 1701 2.0 0.4 1.8 3.6 1724 2.4 0.4 1.9 3.8 1754 3.0 0.6 1.8 6.4 1774 4.1 0.7 2.2 8.5 1784 9.6 0.9 2.1 10.7 1794 15.4 0.8 2.5 19.0 1804 27.4 1.1 1.7 33.8 1814 36.4 1.5 0.7 38.0 1824 35.5 1.0 0.9 32.6 1834 47.7 2.5 1.9 42.1 1844 51.0 5.2 3.5 51.4 1854 89.4 6.6 11.6 85.3 1864 165.3 10.4 25.3 142.7 1874 173.4 23.7 47.1 205.3 1884 169.0 24.6 59.6 196.6 1894 156.4 30.6 75.3 173.5 ——据【英】B.R.米切尔《英国历史统计资料》等 依据上表对这一时期的英国经济发展进行阶段划分,并选取其中一个阶段说明划分依据(经济发展特征及其原因)。 【答案】第一阶段:工场手工业时期(1701—1754年);第二阶段:工业革命时期(1774—1864年);第三阶段: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1874—1894年)。 第一阶段:工场手工业时期(1701—1754年),在这一时期,原材料、制成品的进出口虽不断增加,但总体上增长速度缓慢,这是由英国工场手工业发展水平决定的。 第二阶段:1774至1864年,原材料进口和制成品出口明显增加,原材料出口和制成品进口规模一直较小。这是因为与英国率先开展了工业革命,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它需要进口大量的原材料,并逐步推行自由贸易政策,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对外倾销商品,逐渐成为“世界工厂”。 第三阶段:1874年至1894年,原材料进口和制成品出口呈减少趋势,原材料出口和制成品进口呈增加趋势,这是因为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速度放缓,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与其展开激烈的竞争所致 【解析】 【详解】根据“英国主要进出口品分类统计”表,联系所学可知,这段时间从工业革命之前开始,并跨越了两次工业革命,而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英国是主角,第二次工业革命英国也积极参加,所以我们可以考虑从工业革命前后的角度将其划分为三阶段。再看表格具体内容可知,1701至1754年间,进口的原材料较多,出口的工业制成品较进口的工业制成品多,但与之后时间相比数量也非常少。这个阶段属于手工工场阶段。1774年之后进入了工业革命阶段。而1864-1874年是一个新的转折点,自1874年以后,英国进口的工业成品数量开始猛增,说明这一时期开始,英国的工业发展受到了其他国家的挑战。所以第二阶段为1774-1864年,属于工业革命时期;1874-1894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为第三阶段。 根据题目要求选取其中一个阶段说明,主要从这个阶段原材料和制成品出口的增加和减少原材料出口和制成品进口的增长减少来对比,找出特征,并根据特征来回答原因即可。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汉时,由于商业的繁荣,出现了许多大都市。最大的都市是京师长安,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除长安外,洛阳、临淄、邯郸、宛、成都等都是当时著名的大都市。洛阳水陆交通便利,临淄丝织业发达,邯郸是黄河以北的商业中心宛是南北交通要道,冶铁业很发达。西汉的城市,不仅在中原地区星罗棋布,就是在南方地区,也有很大的发展。如江陵“西通巫巴,东有云梦之饶”;吴(今苏州)“东有海盐之饶,章山之铜,三江、五湖之利,亦江东——都会也”;番禺(今广州)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城市。 材料二 北宋以前的城市,一般是坊、市分区,即住宅区与商业区严格分开。北宋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彻底打破了“坊”“市的界限,商店可以随处开设,不再采取集中的方式。坊与坊之间的墙壁也都拆除了。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汉城市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北宋城市出现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答案】(1)原因:商业的繁荣;交通便利;手工业发展的带动。 (2)变化:市坊分开的界限被打破。影响: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城市布局的变化。 【解析】 【详解】 (1)原因:根据材料“西汉时,由于商业的繁荣,出现了许多大都市”可知体现的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根据材料“临淄丝织业发达,邯郸是黄河以北的商业中心宛是南北交通要道,冶铁业很发达”可知手工业的发展带动城市发展;根据材料“阳水陆交通便利,临淄丝织业发达,邯郸是黄河以北的商业中心宛是南北交通要道”可知体现的是交通便利。 (2)变化:根据材料“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彻底打破了“坊”“市的界限”可知体现的是市坊分开的界限被打破。影响需要从商品经济发展、城市规划、人口增加等角度进行分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