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多悦高级中学校2020届高三5月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多悦高级中学校2020届高三5月月考历史试题

多悦历史5月月考 ‎(考试总分:100 分 考试时长: 120 分钟)‎ 一、 单选题 (本题共计 12 小题,共计 48 分)‎ ‎1、(4分)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能力,下列史料与史论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 A.A B.B C.C D.D ‎2、(4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中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 ( )‎ A.互相矛盾 B.大同小异 C.完全一致 D.互为补充 ‎3、(4分)罗马法上所说的物范围极广,泛指除自由人以外存在于自然界,对人有用并能满足人需要的一切东西。物权的种类主要有所有权、役权(地役权、人役权)地上权、永佃权、担保物权(质权抵押权)。这表明罗马法 ( )‎ A.奠定了欧洲民事法的基础 B.摈弃了传统的陋习 C.以维护平民利益为出发点 D.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4、(4分)1978年10月.邓小平在会见日本朋友时指出“如果实现祖国统一,我们在台湾的政策将根据台湾的现实来处理。”这表明邓小平 A.明确提出“一国两制” B.即将着手收复台湾 C.追求国家形式上的统一 D.初步形成国家统一的构想 ‎5、(4分)“自由党人、社会主义者、商人、将军、贵族都策划着推翻它。然而,四天之内把这个政权摧毁的彼得格勒骚动,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由有组织的反对派促成的。极度的饥荒把要求面包的长列队伍变为反政府的示威游行。”这里的“彼得格勒骚动”‎ A.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通过和平方式摧毁专制政权 C.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 D.表明临时政府失去民众支持 ‎6、(4分)唐朝三省六部、宋朝二府三司、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等机构的设立,本质上反映了 ( )‎ A.宰相权力不断削弱 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文臣地位不断提高 D.专制皇权不断强化 ‎7、(4分)‎1971年10月25日,美国代表布什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他哀叹,那些表决后欢声雷动的代表们“就是要踢山姆大叔一脚”。布什所说的是 A.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B.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取得外交胜利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8、(4分)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他的发言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热烈赞扬和拥护。这次会议是 A.雅尔塔会议 B.布雷顿森林会 C.万隆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9、(4分)英国海外贸易经营权历来是国王颁发特许状授予各大公司,但1690年得到“议会特许状”的哈德逊湾公司宣布:“不管以前无执照商人如何看待我公司的特权,现在这些特权已成为我们国家的法律了。”这说明英国 ( )‎ A.大力提倡自由贸易 B.法律体系逐渐完善 C.国王已经统而不治 D.权力结构发生变动 ‎10、(4分)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意志为君主立宪政体,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行使之,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执行之权属于皇帝。这表明 ( )‎ A.德皇世袭、无限期 B.德意志因行专制之实故难以迈进资本主义 C.德皇也是政府首脑 D.这是德意志政治向民主化过渡的失败 ‎11、(4分)1798年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发表了著名的《人口论》,认为生存资料的增长速度远低于人口的增长速度,多增加的人口总要以某种方式被淘汰和消灭。此理论称为“马尔萨斯陷阱”。基于这个理论,他认为贫穷和罪恶是人口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不是政治经济制度造成的;济贫法促使人口增长是不可取的。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 A.达尔文进化论对《人口论》产生重大影响 B.《人口论》与马克思主义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分歧 C.《人口论》的提出是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 D.20世纪50年代起中国就已突破了“马尔萨斯陷阱”‎ ‎12、(4分)五四运动爆发后,直系军阔吴佩孚发给大总统徐世昌通电:“大好河山,任人宰割,稍有人心,谁无义愤?彼莘莘学子,激于爱国热忱而奔走呼号,前赴后继,以草击钟,以卵投石,……如必言直言者有罪,讲演者被逮捕,则是扬汤止沸,势必全国骚然!”这说明吴佩孚 ( )‎ A.同情并支持学生的进步思想 B.表面支持实质反对学生行为 C.施压北洋政府实现争权夺利 D.欺编舆论积聚政治升迁资本 二、 材料题 (本题共计 2 小题,共计 52 分)‎ ‎13、(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朱元璋说,“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皇明祖训》)他进一步说,丞相“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而致是欤?抑君怠政而有此欤?”(《敕问文学之士》)‎ 材料二 材料三 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保障“人民”对政府的参与、信任和制约,意在追求“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一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以防止政府某一分支侵夺或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李剑鸣《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材料四 “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 ‎,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1)依据材料一,分析朱元璋对丞相制度的看法。‎ ‎(2)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古代君臣地位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趋势对国家决策机制产生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指出美国宪法如何体现了“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 ‎(4)以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关史实说明材料四的观点。‎ ‎14、(27分)对建国初期《人民日报》中有关词汇使用频率的变化进行计量分析,可以从一个侧面分析新中国外交方针的确立与调整。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表格。‎ 材料 “一边倒”在1949年的使用频率是最高的,到了1951年和1952年,这一词汇的使用频率不断下降,到60年代,该词汇数量上下降到个位数,甚至为零。从1950年到1956年,“独立自主”一词的使用频率呈现出一个“V”字的形态,1950年到1953年之间呈下降趋势,1953年至1956年之间出现了迅速增长的趋势。1950年“帝国主义”一词的使用频率达到了高点,到了1953年至1956年,该词汇的使用频率大幅度减少,而且呈现稳定的趋势。‎ ‎——摘编自张颖、潘敬国《对建国初期新中国外交方针变化的计量分析》‎ 频率变化 合理解释 请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关键词汇的使用频率的变化进行说明并提出合理的解释,将答案按序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 关键词 ‎“一边倒”‎ ‎1949年的使用频率最高 ‎①‎ ‎50年代后使用频率不断下降 ‎②‎ ‎“独立自主”‎ ‎③‎ 中苏同盟关系确立;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与西方关系降到冰点。‎ ‎④‎ 中国外交走出国门,呈现新的姿态;独立自主是新中国外交的核心内容;“一边倒”不是无条件地倒向苏联。‎ ‎“帝国主义”‎ ‎1950年使用频率达到了高点 ‎⑤‎ ‎1953~1956年使用频率大幅减少 ‎⑥‎ 一、 单选题 (本题共计 12 小题,共计 48 分)‎ ‎1、(4分)【答案】B ‎【解析】A错误,为了避免义和团运动后民族排外这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列强实施以华治华,扶植代理人,而不是放弃在华特权。C中的结论更是过于绝对化,很明显不符合事实。D中的结论也不正确,虽然临时政府颁布了很多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政策,但这不足以说明它以资产阶级为主体。事实上,临时政府中混入了部分旧官僚等旧阶层,资产阶级的实力很为弱小,不然革命果实不可能被窃取了。而B中的结论从材料中可以直接得出。所以B符合题意。‎ ‎2、(4分)【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天朝田亩制度》幻想在分散的小农经济基础上实行“均贫富”,具有绝对平均主义性质,排斥工商业;《资政新篇》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承认私有制。两者相互矛盾。‎ ‎3、(4分)【答案】D ‎【解析】罗马法对物权的详细规定,是为了全面保护物权所有人的权利,说明罗马法注重保护私有财产。故答案为D项。A项说法夸张,排除;B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罗马法保护奴隶主贵族利益,不是以维护平民利益为出发点,排除C项。‎ ‎4、(4分)【答案】D ‎【解析】材料“1978年10月”“在台湾的政策将根据台湾的现实来处理”反映出20世纪70年代末, 邓小平“一国两制”的设想初见端倪,故D项正确,A项错误;B项说法错误,错在“收复”;C项说法错误,错在“形式的统一”。‎ 点睛:“1978年10月”是解题的关键时间点。‎ ‎5、(4分)【答案】C ‎【解析】从材料“自由党人、社会主义者、商人、将军、贵族都策划着推翻它”“极度的饥荒把要求面包的长列队伍变为反政府的示威游行”中可以分析出,这里的“彼得格勒骚动”是指俄国二月革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故C项正确;A项是指十月革命,排除;二月革命是暴力革命,故B项错误;D项是二月革命后的社会形势,排除。‎ ‎6、(4分)【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三省六部是分割宰相权力,三省相互制衡,集体对皇帝负责,皇权高高在上;宋朝二府三司也是分割宰相权力,加强皇权;明朝内阁是废除宰相后,成为皇帝的咨询机构;军机处跪听笔录,进一步加强皇权。在上述整个过程中都是宰相权力不断消弱以致废除,本质上反映了专制皇权不断强化,D项正确。A项是现象,不是本质,排除;中央集权是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材料未体现,B项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故选D。‎ ‎7、(4分)【答案】D ‎【解析】提取材料关键信息:“‎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击败了美国”等,可以判断是在联合国第26届大会上,中国排除了美国的干扰,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故D项正确;A项是1955年召开;B项是1954年召开;C项是2001年。‎ ‎8、(4分)【答案】C ‎【解析】1955年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热烈赞扬和拥护。故答案为C项。雅尔塔会议中国没有参加,排除A项;布雷顿森林会议是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代表参加,排除B项;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 ‎9、(4分)【答案】D ‎【解析】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议会获得立法权,从而“议会特许状”“成为我们国家的法律”,因此材料信息反映的是英国权力结构发生变动。故答案为D项。特许经营不属于自由贸易,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法律体系的变化,排除B项;1690年的英国国王仍然掌握行政权,尚未发展到“统而不治”,排除C项。‎ ‎10、(4分)【答案】A ‎【解析】根据“德意志为君主立宪政体”,结合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可知,德皇世袭、无限期,A正确;依据所学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以后,德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B错误;德国政府首脑是宰相,排除C;《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后德国走上了政治民主化道路,D错误。‎ ‎11、(4分)【答案】B ‎【解析】达尔文进化论形成于19世纪中叶,《人口论》出现于1798年,达尔文进化论不可能对《人口论》产生影响,故A错误;《人口论》认为贫穷和罪恶是人口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不是政治经济制度造成的,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贫穷和罪恶的原因,这说明《人口论》与马克思主义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分歧,故B正确;1798年资本主义经济并不是高度发展的状态,故C错误;20世纪50年代末期中国出现严重的经济困难,没有突破“马尔萨斯陷阱”,故D错误。故选B。‎ ‎12、(4分)【答案】A ‎【解析】从材料的内容来看,吴佩孚是支持学生运动的,认为政府逮捕学生的行为是不对的,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无法从材料中看出实质上的内容;C选项错误,吴佩孚施压的目的不是为了争权夺利;D选项说法错误,与材料描述不符。‎ 二、 材料题 (本题共计 2 小题,共计 52 分)‎ ‎13、(25分)【答案】‎ ‎(1)朱元璋认为:丞相制度导致政治混乱,容易出现丞相专权,甚至威胁君主权力。‎ ‎(2)变化:君臣之间的等级尊卑愈演烈(或皇帝的威权越来越高,官僚地位不断下降)。‎ 影响: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可能提高决策效率;但强化了君主独断性和随意性,同时会导致决策失误。‎ ‎(3)实行代议制的民主形式;实行总统制,赋予极大的行政权力;三权分立,实行分权制衡制度。‎ ‎(4)1954年通过《共同纲领》,规定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普选产生;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的原则;在少时民族地区设立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由当地民族行使自治权利;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 ‎【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材料一关键信息“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及“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而致是欤?抑君怠政而有此欤?”和所学知识不难得出朱元璋认为丞相制度导致政治混乱,容易出现专权,威胁君主权力。‎ 第(2)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图片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问从图片很容易的可以看出古代君臣关系呈现出君主的权力逐渐加强、君主地位逐渐提高,臣子的地位不断地下降的趋势。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回答。君主专制的加强,对我国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方面个人决策能够提高效率,但是另一个方面,却容易造成决策错误。‎ 第(3)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一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可以看出实行代议制的民主形式;从“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概括出实行总统制,赋予极大的行政权力;从“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以防止政府某一分支侵夺或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 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概括出实行三权分立,分权制衡制度。‎ 第(4)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本题的前提是把握好材料四的观点:“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1954年的《共同纲领》、《中华人民中共和国宪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几个角度来回答,但是一定要对每个点如何体现“民治”进行说明。‎ ‎14、(27分)‎ ‎【答案】①两大阵营对立,美国敌视中国;中苏两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相同。‎ ‎②中苏关系恶化;致力于解决国内问题 ‎③1950~1953年间呈下降趋势 ‎④1950~1953年间呈下降趋势 ‎⑤朝鲜战争加剧了中西对抗 ‎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 ‎【解析】从建国初期国际局势和中苏意识形态回答。‎ 从中苏关系恶化角度思考回答。‎ 从下降趋势思考 从下降趋势思考 结合1950年朝鲜战争回答 结合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新外交方针和参加国际会议回答。‎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