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通史版主观题第42题命题特点及解题策略学案
高考研究(三) 主观题第42题命题特点及解题策略 年份 材料形式 问题 能力层次 2018年 全国卷Ⅰ 小说:《鲁滨逊漂流记》梗概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 独立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2018年 全国卷Ⅱ 文献:陈真等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片段 材料提供了一个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案例,蕴含了现代化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 独立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2018年 全国卷Ⅲ 统计表:《汉书·古今人表》中的部分人物及相应等级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对表中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 独立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2017年 全国卷Ⅰ 数据统计表: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独立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2017年 全国卷Ⅱ 数据统计表:钟表的演变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独立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2017年 全国卷Ⅲ 文献:吕思勉《中国通史》片段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 独立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2016年 全国卷Ⅰ 文献:卢梭《社会契约论》片段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 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独立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2016年 全国卷Ⅱ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独立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文字+地图,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线路示意图及玄奘、鉴真事迹与成就简介 2016年 全国卷Ⅲ 文字+地图,清末自开商埠分布示意图及相关文字介绍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有关自开商埠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 独立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开放性试题考查考生的历史论证能力,要求观点明确、思维缜密、逻辑严密。《考试大纲》中提出了论证能力的三个层次:运用判断、比较、归纳论证历史问题;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法评论历史观点;独立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从近三年的开放性试题能力考查来看,全部集中在“独立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这一点上,这一能力要求考生能够理解任务,产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依据方案实施。这就要求考生具备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立德树人,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高考命题人在2017、2018两年的开放性试题中加大了渗透国家意志的力度。如2017年全国卷Ⅰ第42题明确要求学生中外关联,这是期冀学生具备本土情怀和全球视野;2017年全国卷Ⅲ第42题则借助于“旷古未有的变局”设题,这有助于学生摆脱屈辱心态,走出狭隘的民族主义,走向理性的爱国。再如2018年全国卷Ⅰ第42题,以文入史,要求考生从学科素养的要求出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看似平实的历史叙述背后,折射出的是独特的学科素养立意。2018年全国卷Ⅱ第42题则讲述了近代著名洋务企业——汉阳铁厂的建立、投产过程,反映出近代中华民族所遭遇的艰难曲折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精神,从而激励考生为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不断开拓进取。 第一步:定论点——精析材料,发现问题,寻找合适的论证角度 发现问题是开启创新之门的一把钥匙,一个人的创新能力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他的问题意识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没有问题的发现,就没有问题的解决方案,因此,发现问题是突破开放性试题的前提。 具体发现问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读懂、读透材料,明白问题主旨是发现问题的前提 无论题目是文字材料,或是图片材料,或是表格材料,或是历史地图,或是文字、图表等混合材料,都要一字不漏地读完,包括材料的出处、时间、注释,做到基本理解。根据材料出处、作者、关键字词等确定题目涉及问题的时间、空间、范围。概括材料内容,区分材料中客观事实与主观见解,明白问题主旨,审出材料的核心内容或问题主旨,指出其立场和时代的局限性及某些偏见,为下一步做好铺垫。 2.获取有效信息是发现问题的关键 (1)有效信息及“有效”的体现 所谓“有效信息”,是指蕴含在材料中的、对设问具有针对性、对解答问题具有实用性的信息。“有效”体现在对回答具体问题、联系所学基础知识、准确理解、把握问题主旨以及说明、论证上有效。 (2)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从所提供的文字、图表等材料中获取。 以2018年全国卷Ⅲ第42题为例: (2018·全国卷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古今人表》中的部分人物及相应等级表 上上 (圣人) 上中 (仁人) 上下 (智人) 中上 中中 中下 下上 下中 下下 (愚人) 尧、舜 周文王 孔子 孟子 屈原 荀子 子贡 范蠡 廉颇 老子 商鞅 韩非 齐桓公 吕不韦 荆轲 秦始皇 李斯 陈胜 宋襄公 夏桀 商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对表中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通过研读材料,从中可以获取以下信息: 材料内容 信息获取 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古今人表》中的部分人物及相应等级 时空限定为“东汉时期”;内容限定为“人物等级划分” 人的等级分圣人、仁人、智人、愚人等 划分标准体现了“仁”的思想 孔子、孟子、荀子等儒家代表人物排在前列 体现了作者尊孔崇儒的思想 子贡、范蠡等古代商人排第三位 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义利观 老子、商鞅、韩非等道家和法家人物排中上 汉代新儒学对其他百家思想的吸收 尧、舜、周文王等排首位,夏桀、商纣分处末两位 体现了《汉书》褒善惩恶的道德观 秦始皇被列在了中下位置 秦始皇的地位较为低下 陈胜被列在中下位置 农民起义领袖地位较为低下 获取了有效信息,也就发现了问题的所在。通过提取的有效信息并对其适当加工,然后结合所学知识拟定论证角度,即最终实现问题的发现。 角度一 划分标准是儒家思想 角度二 体现了作者尊孔崇儒的思想 角度三 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义利观 角度四 汉代儒学吸收了其他百家思想 角度五 体现了褒善惩恶的道德观 角度六 把秦始皇划分为“低下”是不科学的 角度七 把秦始皇划分为“低下”是科学的 角度八 存在贬低农民起义领袖的倾向 近几年第42题的考查,开放力度越来越大,相对来说,开放度越大,越给考生留足了充分发挥的自主空间,试题难度变得越小。考生在答题时,依据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选择适合自身的答题角度尤为重要。只有选择自身能驾轻就熟的答题角度,才能做到有话可说,有话会说。 第二步:选论据——回归教材,联系所学,依据观点选取所需论据 知识是基础,知识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尤其是历史学科,任何知识和结论的得出都是建立在坚实的史实基础之上的,从历史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社会和人生,若没有历史知识作为思考的原料和进行比对的参考,则不可能真实、准确和有效。 新课改以来,历史开放型试题由传统的“紧扣教材”转变为“若即若离”,即仅以教材为依托。《考试大纲》明确指出,历史试题的命制不拘泥于教材,试题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古今贯通,中外关联。因此在答题时必须准确调动、合理利用所学知识,将题目的情境信息(发现的问题)嵌入到所建构起来的知识体系中,并与教材内容相对照、反思、调试,进而根据需要选择出合适的内容去解决具体问题(拟定的角度)。如上述示例中的8个角度,分别联系知识如下: 角度一 西汉时,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天人合一”以及“三纲五常”新的道德标准,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汉武帝接受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角度二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尤其是孔子推崇古代尧、舜的圣贤之治,维护周礼下的人伦秩序,希望恢复西周时期的礼法制度 角度三 子贡曾求学于孔子,知“礼”“仁”;范蠡辅佐勾践称霸,后从商,曾散尽家财再致富,体现了儒家不能“见利忘义”“为富不仁”的思想 角度四 汉代儒学糅合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等思想而成,“王道”是儒家思想的体现,“霸道”是法家思想的体现,“帝道”是道家思想的体现,“外儒内法,剂之以道”是西汉时期典型的治国理念 角度五 尧、舜施行仁政,被列位圣人;秦始皇虽建立了名垂千古的伟业,但由于其后期的暴政而仅仅排在了中下的位置;夏桀、商纣由于其暴虐无道,导致国家的灭亡,分别被排在了最后两位 角度六 秦始皇统一六国,确立中央集权制度,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郡县制,推动政治制度的进步;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修驰道,有利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角度七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赋役繁重,大兴土木,滥用民力,给人民带来灾难。采用法家思想,轻罪重罚;文化上实行愚民政策,焚书坑儒,钳制思想,摧残文化 角度八 秦末农民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它从根本上动摇了秦王朝统治,为以后项羽、刘邦灭秦创造了有利条件,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面的封建统治者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育,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和开明统治很大程度上是受农民起义的影响 第三步:规范答——亮明观点,组织论据,采用“三段式”作答 审清题目时间、空间、角度等限定,针对不同的方法提示语,采用三段式规范进行论证。论证,就是用一个或一些已知为真的判断确定另一个判断的真实性的思维过程。任何一个论证都由论题、论据和论证方法三个要素构成,即三段式论证。 第一段 提出正确、鲜明的观点或论点 第二段 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用简要、通顺的文字从多角度进行层次分明、逻辑严谨的论证,尽量用学科术语回答 第三段 进行小结,升华认知 依据三段论,上述例题可结合前两步分析拟定答案如下: [示例一] 看法:汉代班固评价人物等级的标准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说明:西汉时,董仲舒提出了“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的道德标准,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汉武帝接受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东汉史学家班固受到儒家道德标准的影响,因此把尧、舜、周文王、孔子看作圣人,把孟子、荀子看作仁人。之所以把在春秋争霸中破坏礼乐制度的宋襄公和暴虐无道的夏桀、商纣看作下等人,是因为他们不符合儒家仁、德、礼的道德标准。 结论:由此可知,不同时代评价人物的标准反映了不同时代的主流思想。 [示例二] 看法:《汉书·古今人表》体现尊孔崇儒的思想。 说明:班固把历史人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体现儒家“仁”“礼”的思想,维护等级秩序、颂扬“仁政”的历史观。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尧、舜、周文王是施行仁政的圣王,等级最高;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以及法家的商鞅和韩非,尽管才能非凡、贡献卓著,但仅列为“中上”人;施行暴政的夏桀、商纣列为 “下下”人(愚人)。 结论:汉武帝施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确立了统治地位,表中人物的排序,正是这种思想的反映。 [示例三] 看法:《汉书·古今人表》对商业者的评价,体现儒家的义利观。 说明:子贡、范蠡是历史上著名的商人,两人获较高等级的评价,被评为“上下”(智人)。子贡曾求学于孔子,知“礼”“仁”;范蠡辅佐勾践称霸,后从商,曾散尽家财再致富。 结论:这种评价欲昭示后世商人,切勿见利忘义,为富不仁,并以此体现儒家的义利观,重义轻利。 [示例四] 看法:汉代儒学并非是对先秦儒学的单纯继承,而是糅合了其他百家思想。 说明:在表中,虽然儒家代表人物都排名在前列,但法家代表人物韩非、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均排在“中上”的位置,体现了儒家思想对法家和道家思想的糅合。 儒家推崇“人治”,强调道德教化,实行仁政,带有民本色彩。当国家统一后,走向正常运行轨道后,以儒家思想治国,即所谓的“王道”。法家倡导严刑峻法,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即所谓的“霸道”。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要顺应时势和民心,休养生息。道家的“无为”政治为“帝道”所在。 结论:汉朝“外儒内法,剂之以道”的治国理念体现了儒家思想对其他学派思想的糅合。 [示例五] 看法:《汉书·古今人表》体现了褒善惩恶的道德观。 说明:在表中,班固以道德、事功来评判历史人物。 宣扬“仁”“礼”的孔子,施行“仁政”的尧、舜被列为圣人;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曾任用管仲改革,“尊王攘夷”,但由于晚节不保,仅列“中中”;秦始皇统一六国,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但施行暴政,仅列“中下”;暴虐的夏桀、商纣列为“下中”和“下下(属于‘愚人’)”。 结论:从这些历史人物的排列,可以看出班固褒善惩恶的道德观为核心的治史思想。 [示例六] 看法:班固把秦始皇列为“中下”不科学。 说明: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郡县制,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推动政治制度的进步;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修驰道,有利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结论:把秦始皇评为“中下”,无法体现秦始皇雄才大略,为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 [示例七] 看法:班固把秦始皇评为“中下”,等级较低,这是有道理的。 说明: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赋役繁重,大兴土木,滥用民力,给人民带来灾难。采用法家思想,轻罪重罚,实行“族诛”“连坐”等残酷刑罚;文化上实行愚民政策,焚书坑儒,钳制思想,摧残文化。秦的暴政,导致农民战争爆发,统治短暂,历二世而亡。 结论:在倡导仁政的汉朝,班固把秦始皇评为“中下”等级是合理的。 [示例八] 看法:《汉书·古今人表》存在贬低农民起义领袖的倾向。 说明: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把项羽写入“本纪”,陈胜、吴广写入“世家”,体现司马迁对秦末农民起义领袖的肯定。 秦末农民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它从根本上动摇了秦王朝统治,为以后项羽、刘邦灭秦创造了有利条件,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面的封建统治者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育,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和开明统治很大程度上是受农民起义的影响。 结论:陈胜在古今人表中仅列为“中下”,这反映出班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贬低农民战争领袖的思想倾向。 发现问题是开启创新之门的一把钥匙,一个人的创新能力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他的问题意识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考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任重道远,在二轮复习备考中,要根据历史学科特点,引导考生浏览高考真题,感悟其导向功能,引领考生读懂、读透材料,明白问题主旨,熟悉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灵活调用所学知识,进行严谨论证,以使考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鉴于此,本书对高考真题的解析均按此思路编写,置于各对应专题中,详见内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