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校区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命题人:张雅慧 校对人:周云雷 说明:‎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6)页,第Ⅱ卷第(7)页至第(8)页。‎ ‎2、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涂在答题卡上,贴好条形码。答题卡不要折叠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标号涂黑。答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试卷答题卡收回。‎ ‎1.孔子教导弟子:礼不只是行为方式,还必须包含对君主的尊敬、对朋友的信义、对死者的追慕等真情;读书识字,更要从中学到政治的理想、胜利者的圣德、失败者的愚蠢行为,并应用于实践。由此看来,孔子教学 A. 实用才能与德育相结合 B. 注重礼、文字与实践结合 C. 坚持古代优秀文化教育 D. 适应当时的社会功利现实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必须包含对君主尊敬、对朋友的信义、对死者的追慕等真情”信息可知,孔子教学注重德育。依据材料中“从中学到政治的理想、胜利者的圣德、失败者的愚蠢行为,并应用于实践。”信息可知,孔子教学注重行为实践和实用才能,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材料主旨并非是强调文字教育,而是通过文字教育学到理想、圣德,以用于实践;C选项错误,孔子教学并不限于文化教育,还包括行为实践;D选项错误,孔子的思想注重德育,旨在要用道德约束人们,不适应当时的社会功利现实。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2.春秋时期,出现了君主失政的现象。孔子对此感慨不已,并提出自己主张。下列属于孔子主张或言论的是 A.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B.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C.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答案】B ‎【解析】‎ ‎【详解】“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属于孔子的德治思想,故答案为B项。A项是老子的思想,C项是孟子的思想,D项是黄宗羲的观点,均排除。‎ ‎3.春秋战国时期尚未形成统一的声音,各家各派都能得到比较充分的表现能否成为显学,取决于自家学说的博大精深以及对时势的准确把握。下列周秦诸子的言论中最能够准确把握时势的是 A.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 B. “上本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 C.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 “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最能顺应当时时代潮流的是法家思想,选项A正是法家思想,主张变革,为正确选项;选B主张效法先王,关注百姓利益,这符合墨家思想,不符合当时的时势,排除;选项C是儒家思想,主张民贵君轻,不符合时势,排除;选项D是道家思想,主张无为而治,显然不符合当时时势,排除。‎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春秋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符合当时时势,然后从选项中选出法家主张即可。‎ ‎4.商代对神灵的敬畏是空前绝后的,周朝逐步形成了敬天保民的思想。春秋时期孔子提出“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战国荀子主张“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这种变化体现了 A. 早期政权日益重视以神权维护统治 B. 儒家天命观思想影响很深远 C. 统治者重视天人关系旨在教化百姓 D. 天人关系的重心发生了变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商朝是敬畏神灵的时代,周朝比商朝有了进步,周朝统治者意识到了人的力量,提出了敬天保民的思想,春秋战国时期,孔子、荀子更加重视人,说明天人关系的重心发生了变化。故答案为D项。A项,敬天保民认为“上天”只把统治人间的“天命”交给那些有“德”者,一旦统治者“失德”,也就会失去上天的庇护,新的有德者即可以应运而生,取而代之,作为君临天下的统治者应该“以德配天”而不是以神权维护统治,排除;B项,儒家天命观是春秋时期孔子提出的,不能反映材料中商代、周朝的情况,排除;C项,统治者重视天人关系是为了维护统治而不是为了教化百姓,排除。‎ ‎【点睛】选择题的一般解题技巧:‎ a.确定时间、空间范围。明确时限,弄清历史现象在历史空间和阶段中的特征,明确题目考查的时间、空间范围。‎ b.确定做题“导向”关键词。这类词一般从设问中寻找。根据条件限定词,要特别注意提取隐性信息——现象的本质特征。‎ c.根据“导向”要求,分析材料提供信息的本质特征。‎ d.分析、推敲备选项。通过比较,掌握备选项之间的区别,明确选项与题干间的关系。‎ ‎5.故宫天安门外的那对华表上面的蹲兽名“孔”,又名“望君归”,每当君王外出不归,这两只狃就劝诫他回宫。这一设计其实正代表了传统文化力量对于君王言行劝喻式的限制。这与董仲舒的哪一主张相近 A. 君权神授 B. 大一统 C. 正君心 D. 天人感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传统文化力量对君王言行有一定的限制,体现了董仲舒天人感应的主张,选项D正确;君权神授强调君主权力来源,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大一统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并未涉及对君权限制,选项B 排除;材料中强调的是对君主权力的限制,而非正君心,排除选项C。‎ ‎6.玄学出自《老子》“玄而又玄,众妙之门。”魏晋时期的王弼在《老子指略》中说:“玄,谓之深者也。”“玄”就是蕴藏于天地万物一般规律的“‘道”。他们认为纲常礼教、君巨上下,多是“天理自然”,应任其发展。这表明魏晋玄学 A. 继承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B. 偏离了孔孟传统儒学 C. 糅合了儒道的思想内涵 D. 削弱了佛教文化影响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玄学出自《老子》”“他们认为纲常礼教、君巨上下,多是‘天理自然”,应任其发展。’”可知这表明魏晋玄学是儒道思想相结合产物,故C项正确。魏晋玄学是融合儒、道两派思想而成,材料中没有涉及天人感应思想,故A项排除。从材料信息看,玄学从道家的角度解读儒学,发展了孔孟传统儒学,故B项排除。材料反映玄学是儒学和道家思想的结合,没有涉及弱化了佛教的社会影响,故D项排除。‎ ‎【点睛】本题属于概念型选择题,每一历史概念都有客观存在的特定的历史时间、特定的历史空间、特定的历史内涵(本质属性)和特定的历史外延(结果、作用、影响、意义等)。本题考查玄学,根据材料“玄学出自《老子》”“魏晋名士认为纲常礼教、君臣上下,多是‘天理自然’”即可得出答案。‎ ‎7.《王文成公全书》卷二《答聂文蔚》:“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下列选项中,与此观点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A. 天行有常,人道有为 B. 理先于气,理离不开气 C.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D. “天地之化日新”,反对“道统”主宰历史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属于心学。选项中只有“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项。A项天行有常,人道有为属于唯物主义自然观,排除;B项理先于气,理离不开气属于气学,排除;D项是在“气一元论”唯物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不符合题意,排除。‎ ‎8.朱熹在《尧典》注中讨论了天文学的岁差、置闰法等概念,在《舜典》注中讨论了早期的浑天说、浑天仪的结构。朱熹对地质、天文、生物与人类起源、中医、农业等问题都有自己的见解。据此可知 A. 朱熹坚持践行“格物致知”理论 B. 儒家思想渊源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C. 科技发展为儒学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D. 理学思想极大地促进古代科技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朱熹对天文学的岁差、置闰法、浑天说、浑天仪的结构等都有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说明他践行了“格物致知”的理念,深刻的探究了万物,得到了其中的“理”,故A正确;材料不能反映儒家思想渊源于久远的历史传统,故B错误;材料未体现科技发展为儒学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故C错误;材料是朱熹对古代科技进行研究并提出见解,不是促进科技发展,故D错误。‎ ‎9.明末清初思想家陈确说:“人心本无所谓天理,天理正从人欲中见,人欲恰好处即天理也。向无人欲,亦无理之可言矣!”王夫之也说:“人欲之各得,即天理之大同。”由此看来,两人的主张 A. 与社会人欲泛滥相印证 B. 认为人欲与天理相依相存 C. 已经得到社会普遍认同 D. 认同王阳明“心即理也”‎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天理正从人欲中见,人欲恰好处即天理也……人欲之各得,即天理之大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人欲与天理相互依存的思想,故B正确;材料并没有反映当时社会人欲泛滥的信息,“人欲恰好处”并不等于人欲泛滥,故A排除;明末清初,两人的思想并没有得到社会普遍认同,故C排除;陈确与王夫之认为人欲与天理相互依存,并不是认同王阳明心学,故D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天理正从人欲中见,人欲恰好处即天理也”,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人欲与天理的关系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10.明代后期某文学流派提出“性灵说”,强调诗歌创作要真实表现作者个性化思想情感,反对各种条条框框的约束以及“粉饰蹈袭”。这反映了当时 A. 文学思辨化的发展趋势 B. 传统思想受到挑战 C. 陆王心学成为统治思想 D. 封建社会走向繁盛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表现作者个性化思想情感”、“反对各种条条框框的约束”等信息可知,明清之际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反传统、追求个性的文学流派,冲击了儒家传统理论体系,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强调表现自我,与“思辨化”无关;C选项错误,陆王心学在明清时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未成为统治思想;D选项错误,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走向衰落,并非走向繁盛。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11.李贽认为:“道之在人,犹水之在地,人之求道,犹掘地而求水也。然则水无不在地,人无不在道也审矣。”这说明李贽(  )‎ A. 批判君主专制,倡导君臣平等 B. 否定儒家学说,动摇传统基础 C. 宣传启蒙思想,构建理想王国 D. 反对迷信权威,追求思想自由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李贽通过运用水与地的关系类比道与人关系以批判理学道统理论,认为学术是多元的,道也是多元的;学不能统,道也不能统,故D项符合题意。A 项,题干未体现对君主的批判,排除。B项,题干中李贽反对传统道统学说,但并未从根本上动摇传统儒学基础,排除。C项,李贽并未提出社会改革理论及新的社会构建,排除。‎ ‎【点睛】‎ 原文翻译:道理存在于人们的追求中, 就像泉水深埋在地下一样。 人们追求道理,就像挖地掘井找水一样。但是泉水没有不存于地下的,人没有不能发掘出道理的,这是很清楚的事。认为水有不流的,道有不传的,可以吗?‎ ‎12.南宋的数学著作《数学九章》中设计了一道算术题,大意如下:甲乙丙丁四人一起合作出资到海外做贸易,个人所出的本钱不同,有金、银、盐等,相互之间互有假借。“海外赴务抽毕,除纳主家货物外”,剩余的商品有沉香、胡椒和象牙,那么,他们应该得到多少回报。由此可见南宋 A. 海外市场的扩大盛行以物易物 B. 数学等传统科技发达 C. 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已经分离 D. 政府鼓励民间发展外贸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合作出资到海外做贸易,个人所出的本钱不同”、“海外赴务抽毕,除纳主家货物外”、“他们应该得到多少回报”等信息,可以看出这类似于近代以后的股份制,可见南宋时期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已经分离,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海外市场的相关信息,故A项排除;从材料信息中无法得出传统科技发达的结论,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政府对发展外贸的态度,故D项排除。故选C。‎ ‎13.据《旧唐书》记载,唐朝后期民间多私自印制历书。在四川、淮南等地,官方历书尚未颁布,私印者已大量贩卖于市,故朝廷专门下令予以禁止。这反映出 A. 活字印刷术在民间的应用逐渐广泛 B. 民间所印历书比官方更受欢迎 C. 印刷术促进了天文历法知识进步 D. 政府对民间私印书籍加强管理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故朝廷专门下令予以禁止”来看,说明政府不允许民间私印书籍的贩卖,即政府对民间私印书籍加强管理。故答案为D项。活字印刷术在北宋时期出现,排除A项;民间私印历书早于官方的颁布,从而大量贩卖于市,并非更受欢迎,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印刷术与天文历法知识进步之间的关系,排除C项。‎ ‎14.叶德辉在《书林清话》中列举了两宋书坊名称22个。这些机构开始在所刊书之首尾、序后、目录后登出,或盖本坊印章,或刊本坊之名称,如“闽山阮仲猷种德堂刊”,该现象表明 A. 两宋已有版权保护意识 B. 活字印刷术推广普及 C. 商品经济促进书房繁荣 D. 技术革新推动文化传播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这些机构开始在所刊书之首尾、序后、目录后登出,或盖本坊印章,或刊本坊之名称”说明书商已经有了版权意识。故答案为A项。B项,材料没有体现是否运用活字印刷技术,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多个“书坊”有了“本坊印章”或“本坊之名称”,以便于与其他书坊区别开,反映的不是书坊的繁荣,排除;D项,材料没有体现技术革新,排除。‎ ‎15.唐传奇、宋话本、明清小说中都大量出现一种才子遇佳人的故事套路。多以才子偶遇佳人,私定终身遭遇阻碍,待才子科举及第,两人结为秦晋之好的大团圆结局。该现象集中反映了(  )‎ A. 统治阶级垄断教育的特权被打破 B. 世俗文化瓦解了封建等级观念 C. 市民阶层社会价值取向逐渐改变 D. 民众同情才子佳人的悲惨遭遇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由于商品经济经济发展,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并推动文化的世俗化,唐传奇、宋话本、明清小说中的世俗情节均反映了文学世俗化倾向以满足市民阶层的精神需要,故C项正确。A项,题干现象是商品经济发展市场阶层壮大的结果,与统治阶级教育垄断的打破无关,排除。B项,题干不能反映世俗文学的出现使封建等级观念瓦解,排除。D项,题干并非强调民众心理倾向,排除。‎ ‎16.《孟子·滕文公下》记载: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这反映了孔子 A. 秉笔直书的勇敢精神 B. 会通古今的历史视野 C. 经世致用的修史观念 D. 高尚的学术道德修养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孔子面对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局面,为维护等级秩序作《春秋》,体现了经世致用的修史观念,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孔子作《春秋》的原因和意图,不能说明孔子秉笔直书,A错误;孔子作《春秋》体现的是服务于现实的特征,没有涉及其历史视野,B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孔子是否具有高尚的学术道德修养,D两项错误。‎ ‎17.史学家吕思勉在《先秦学术概论》中提到:“道家之学,实为诸家之纲领。诸家皆于明一节之用,道家则总揽其全,诸家皆其用,而道家则其体。”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说:“中国文化就像一棵参天大树,而这棵参天大树的根在道家。”两者对道家思想高度肯定的主要依据是道家 A. 哲学有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B. “无为而治”的理念影响深远 C. 经典著作充满了中国人的智慧 D. 对世界本原进行了深入探讨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道家则总揽其全,诸家皆其用,而道家则其体”、“这棵参天大树的根在道家”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道家思想主要从世界本源角度探索,D正确;A、B和C不符合题意,排除。‎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18.战国时期,除儒、墨显学之外,还有道、法、阴阳等家,甚至一家之内也不断地再分化为小的宗派,如“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各家都抱着“以其天下”为宗旨,各国君主对各家也是“兼而礼之”。上述现象反映的是 A. 学术气氛空前浓厚 B. 学术适应政治需要 C. 养士之风极为盛行 D. 出现百家争鸣局面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各家的宗旨是“以其天下”,这说明他们的学说服务于政治,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各家学说为政治服务,并非反映学术氛围空前浓厚;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各家学说为政治服务,各国君主对其以礼相待,并未体现各国养士之风盛行;D选项错误,百家争鸣现象的出现与材料中战国时期各家学说为政治服务无关。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19.《庄子•天道篇》:“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两者都强调 A. 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 B. 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C.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D. 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信息“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说明了人要适应自然的发展,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故C项正确;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是道家的主张,故A项错误;无为而治是道家的主张,不符合是荀子,故B 项错误;天人感应,天人合一是董仲舒的主张,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道家和儒家的共同主张,解题的关键是找出选项中各自的个性,进行排除即可。‎ ‎20.唐朝法律规定:“诸告祖父母父母者,绞。”《疏义》又说:“父为子天,有隐无犯。如有违失,理须谏诤,起敬起孝,无令陷罪;若有忘情弃礼而故告者,绞。”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A. 显示了百姓温顺敦厚的个性 B. 法家思想渗透到法律中 C. 强调以孝治天下的核心价值 D. 传统法制具有理性精神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诸告祖父母父母者,绞”“父为子天,有隐无犯”“若有忘情弃礼而故告者,绞”等信息可知,唐朝法律规定告发犯罪的亲属会受到极刑,主张应以孝治天下,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唐朝法律强调以孝治天下的核心价值,与百姓的个性无关,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儒家伦理道德渗透到法律中,而不是法家思想渗透到法律中,B项错误。材料强调唐朝法律规定告发犯罪的亲属会受到极刑,这不是法制具有理性精神的体现,D项错误。‎ ‎21.汉武帝元朔五年创建太学。太学建立博士弟子制度,博士弟子的选送,一是由太常直接选补,二是由地方官选补。由此可见当时 A. 太学生经考试合格才可到政府任官 B. 选拔太学生的权力由官方掌握 C. 太学生的教育由儒家五经博士负责 D. 太学生拥有一定政治经济特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没有反映太学生经考试合格才可到政府任官的信息,排除A;由材料“太常直接选补,二是由地方官选补”,可见选拔太学生的权力由官方掌握,故选B;材料只涉及选拔太学生,没有涉及太学生的教育问题,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太学生的特权问题,排除D。‎ ‎22.汉初极力削弱秦代遗留下来的酷吏传统,其推崇的理想治国者既不同于“法治”之能吏,也不同于“礼治”之君子,而是推崇“清净慈祥”的“长者”。这说明当时理想的治国理念是 A. 外儒内法,大一统 B. 无为而无不为 C. 仁为本,为政以德 D. 礼法并施 ‎【答案】B ‎【解析】‎ 根据“汉初极力削弱秦代遗留下来的酷吏传统”“而是推崇‘清净慈祥’的‘长者’”,结合所学可知,汉朝初期借鉴秦朝暴政导致灭亡的教训,采用黄老之学无为而治的思想治国,休养生息,恢复和发展生产,故B正确;A是汉武帝时时的治国理念,排除;C属于儒家思想,不符合汉初的治国思想,排除;根据“其推崇的理想治国者既不同于‘法治’之能吏,也不同于‘礼治’之君子”可知,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汉初极力削弱秦代遗留下来的酷吏传统”“而是推崇‘清净慈祥’的‘长者’”,结合所学西汉初期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分析解答。‎ ‎23.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中提到“王者异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顺承厥意”,在《史记·历书》中说“敬授民时”。这说明古代帝王们 A. 认为天象直接关系皇家的命运 B. 十分注重其统治的合法性解释 C. 重视历法以维护封建统治利益 D. 重视农业以维护封建统治基础 ‎【答案】C ‎【解析】‎ 材料中的“改正朔”“敬授民时”指的是重视修订历法,即每个改朝换代的帝王即位后要重新修订历法,以顺承天意,这说明古代帝王重视历法以维护封建统治利益,故C项正确;AD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材料没有注重统治合法性的信息,故B项错误。‎ ‎24.西汉末年,一些方士儒生宣扬“汉运将终,应更受命”。汉哀帝决定“再受命”改年号为“太初元将”,以应天命。这反映了 A. 方士儒生宣传理学 B. 道教神仙观念渗透 C. 君主专制遭到削弱 D. 儒学神学化的影啊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汉运将终,应更受命”“ 以应天命”表明,汉代的儒学知识分子强调用更改年号来顺应天命,体现了董仲舒的君权神授的主张,体现了儒学神学化的特点,故D项正确;汉代没有理学;顺应天命与道教神学无关;材料反映的是朝代末年的统治危机,不是君主权力遭到削弱而采取的措施。因此排除ABC三项。‎ ‎25.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国君对治国思想各有所求,各有所好。有的“重法黜儒”,有的“尊墨斥老”,有的“尚农折商”。这说明当时( )‎ A. 兼并战争促进思想活跃 B. 文化融合推动百家思想 C. 社会主流思想更替频繁 D. “百家争鸣”引发争霸战争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社会局势混乱,各国统治者争相招徕人才,以求国富兵强,诸侯国国君遍求治国思想反映了兼并战争中争霸的需要,进而推动了战国思想的繁荣局面,故A项正确。B项,题干未体现思想文化的融合,排除。C项,题干反映各国吸纳不同思想,未出现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思想,排除。D项,百家争鸣是社会环境变化所致,故D项表述逻辑错误,排除。‎ ‎26.韩非子指斥儒家“礼、乐、诗、书”的教条和“仁、义、孝、悌”的道德准则都是“愚诬之学”“贫国之教”“亡国之言”。这反映了韩非子 A. 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制度 B. 推崇以法治国的原则 C. 对儒家思想存在抵触心理 D. 认为儒家影响力较小 ‎【答案】C ‎【解析】‎ 由材料信息可知,韩非子认为儒学思想是导致国贫乃至亡国的根源,这说明他猛烈批判儒学,对儒学存在很大的抵触心理,故C项正确;AB两项从材料中很难体现;材料仅体现韩非子猛烈抨击儒学,D项是对材料的曲解。‎ ‎27.战国中后期,孟子提出了“定于一”的思想,《吕氏春秋》也认为:“今周室既灭,天子既废。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残,不得休息。”这主要反映了 A. 统一逐渐成为共识 B. 各派思想开始交流融合 C. 兼并战争过于频繁 D. 人们渴望重建西周秩序 ‎【答案】A ‎【解析】‎ ‎【详解】战国中后期,统一的呼声日益高涨,孟子提出了“定于一”的思想,《吕氏春秋》也认为:“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残,不得休息。”只有统一才能结束战乱,统一逐渐成为当时人们的共识,故A正确;材料信息不能体现各派思想开的交流融合,排除B;材料反映人们形成统一的共识,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反映人们形成统一的共识,并非渴望重建西周秩序,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定于一”“乱莫大于无天子”,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 ‎28.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博士弟子入选”,内由太常负责选择,外由郡国察举。规定太学的学习科目设“五经”,学生可任选一经学习,以自学为主,老师定期讲经,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做官。太学的兴办 A. 有利于实现西汉王朝的思想统一 B. 促进了汉代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 C. 建立了以考试为主的官僚选拔制度 D. 缓和了统治阶级集团内部的矛盾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文字 “‘博士弟子入选’,内由太常负责选择,外由郡国察举”、“学习科目设五经”、“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做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学的兴办有利于实现西汉王朝的思想统一,故选A;根据材料文字“在长安兴办太学”可知,B项表述“地方教育”与题意不符,排除;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察举制是汉武帝时期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太学生入仕是做官途径之一,而隋唐开始的科举制才是以考试为主,排除C;D项表述与题意不符,排除。‎ ‎29.汉武帝一方面选派董仲舒出任江都易王刘非的国相,让其致力于以德教化民众;另一方面又重用张汤,鼓励其以严刑酷法治理长安。这反映,汉武帝时期 A. 法家思想的重新崛起 B. 儒法思想并行发展 C. 封国威胁了专制皇权 D. 君相之间矛盾尖锐 ‎【答案】B ‎【解析】‎ ‎【详解】法家思想一直活跃于政治舞台,排除A;由材料“汉武帝一方面选派董仲舒……德教化民众;另一方面……严刑酷法”,可见儒法思想并行发展,故选B;材料没有反映封国威胁专制皇权的信息,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君相矛盾,排除D。‎ ‎30.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曾经出现了“他们强化的是儒家的人伦道德实践,但后来自身却又流于佛教禅学的空疏”的现象。这一现象是 A. 佛教思想影响儒学理论建构的反映 B. 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的结果 C. 儒家思想发展演变趋向活跃的产物 D. 儒学正统地位遭受冲击的体现 ‎【答案】A ‎【解析】‎ 从材料来看,儒家和佛教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佛教对儒家思想有很深刻的影响,故本题选择A选项。A选项错误,材料反映出的是儒学的改变,而不是佛教的改变;C选项材料没有体现出这一特点;D选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儒学正统地位的问题。‎ ‎31.二程、朱熹也知道今世非古时可比,不存在一套能强迫人人顺服的体制。因此,他们向佛法禅学借来了“修心”的理念,宣扬“改良个人为改良社会之本”。这说明程朱理学 A. 意在束缚人的行为 B. 致力于社会稳定 C. 融儒释道为一体 D. 主张改良社会体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改良个人为改良社会之本”可知程朱理学借佛教“修心”理念来稳定社会,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程朱理学通过改良个人来稳定社会,没有体现出对人的束缚,故A项排除;材料未涉及道教思想,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出改良社会体制,故D项排除。‎ ‎32.明代法律规定:“其夫殴妻,非折伤,勿论……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者,五十以后不改节者,旌表门闾,除免本家差役。”这反映了 A. 明代法律存在等级观念 B. 小农经济滋生性别歧视 C. 明代政府禁止寡妇改嫁 D. 理学思想影响婚姻观念 ‎【答案】D ‎【解析】‎ 材料信息体现出“三纲五常”和“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这是理学思想对婚姻观念的影响,故D项正确;A项是材料的现象,不是本质,故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小农经济的影响,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禁止寡妇改嫁,只是鼓励守节,故C项错误。‎ 点睛:反映类选择题考查考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解题的思维过程是“现象——本质”。本题的现象是“丈夫殴打妻子无罪,鼓励寡妇守节”,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明代法律的等级观念,但从实质上反映出理学思想的影响。‎ ‎33.明清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A. 对君主专制的极力拥护 B. 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 倡导“自由”“平等”的思想 D. 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答案】D ‎【解析】‎ ‎【详解】明末清初思想界出现了思想活跃局面,对传统儒学进行了批判继承,故这里的“反动”指D;明清时期进步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反对君主专制,排除A;明清之际的思想并非对儒学地位彻底否定,排除B;C不属于明清进步思想,排除。‎ ‎34.《黄帝内经》以“阴阳”为其解说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养生的理论基础和思维法则。在此基础上,《伤寒杂病论》系统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和发展阶段,确立了辨证施治方法。这说明中医 A. 具有其内在逻辑体系 B. 立足唯物主义观念 C. 坚持道家的理论基础 D. 重视经验体系建构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伤寒杂病论》系统分析了伤寒原因、症状和发展阶段,确立了辨证施治方法。”可知,中医具有内在逻辑体系,A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立足于唯物主义观念,B选项说法错误。中医阴阳理论和辨证施治并不能说明中医坚持道家的理论基础,C选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中医重视经验体系建构,D选项不符合题意。‎ ‎35.唐朝时期,面对乘除算法难以被人理解和掌握的窘境,数理天文学家边冈“用算巧,能驰骋反覆于乘除间”,由是简捷之术兴。这有利于 A. 数学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B. 古代数学形成完整体系 C. 降低明算科考试的难度 D. 十进位制计数法的成熟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乘除算法难以被人理解和掌握”“用算巧”“简捷之术兴”可知,这有利于数学技术的应有和推广,故A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得出古代数学是否形成完整体系,排除B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明算科考试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十进位制计数法,排除D项。‎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乘除算法难以被人理解和掌握”“用算巧”“简捷之术兴”,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我国古代数学发展的史实分析解答。‎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0分)‎ ‎36.思想是时代的花朵,古代中国不同的时代产生了不同的思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 ‎——《汉书·董仲舒传》 ‎ 材料二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下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 ‎(1)根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思想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一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黄宗羲的主要思想主张,概括其思想的积极意义。‎ ‎【答案】(1)观点: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时代背景:“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大体定型,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 ‎(2)主张:批判君主专制;学校成为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积极意义: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武器。‎ ‎【解析】‎ ‎【详解】(1)一问根据材料一“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进行概括即可,二问结合所学从汉代大一统局面形成、政治体制奠定及汉族主体文化的形成进行回答。‎ ‎(2)根据材料二“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而公其是非于学校”可知黄宗羲主张批判君主专制,认为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二问结合所学从对近代民主思潮的积极影响进行分析。‎ ‎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盖人心之本体即是明德。私欲障碍则本体丧失。圣贤庸愚,同具此心。苟能致知,皆能明德。……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天下舌今之所同也。‎ ‎ 一王阳明《传习录》‎ 材料二 天无可分,地无可割。王者最为天之子,天地岂得而私之,而敢贪天地固然之博厚以割裂为己土乎?‎ ‎ 一王夫之《读通鉴论》‎ 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后世有不善治者出焉,尽天下一切之权而收之在上。而万几之广,固非一人之所能操也。‎ ‎ 一顾炎武《日知录》‎ ‎(1)根据材料一,归纳王阳明的主要观点。‎ ‎(2)材料二中,王夫之抨击了当时政治制度中的哪些现象?针对这些现象,顾炎武提出了怎样的对策?‎ ‎(3)结合所学知识,对明中后期儒家思想的新发展作出简要评价。‎ ‎【答案】(1)观点:要加强道德修养;良知往往被私欲所侵蚀;良知是人固有的善性;致良知。‎ ‎(2)现象:君主专制;家天下。对策:分散天子的权力。‎ ‎(3)评价:一方面,对传统儒学批判继承,促使中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另一方面,无法承担思想启蒙的使命。‎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一“盖人心之本体即是明德。私欲障碍则本体丧失…苟能致知,皆能明德”结合王阳明的思想主张进行分析概括即可。‎ ‎(2)根据材料二“王者最为天之子,天地岂得而私之”可知王夫之抨击封建专制制度中的君主专制与家天下局面;二问结合所学可知顾炎武提倡众治,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即分散天子的权力。‎ ‎(3)结合所学积极方面从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推动思想领域的新气象进行分析;局限层面从思想启蒙的影响力进行分析即可。‎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