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专题35“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宋明理学【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专题35“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宋明理学【学案】

导学案35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宋明理学 一、董仲舒的新儒学 ‎1.背景 ‎2.内容 ‎(1)为加强中央集权,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为加强君权,宣扬“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3)为维护统治秩序,提出“三纲五常”。‎ ‎3.特点 ‎(1)从思想内涵看,融儒家、阴阳五行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为一体。‎ ‎(2)主张在政治思想方面实行“大一统”,强调君主权威,赋予君权以神权色彩。‎ ‎(3)在宣扬君权神授的同时,又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 ‎(4)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目的,受到统治者重视,迅速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5)具有神学色彩,其哲学思想的本质是唯心主义。‎ ‎(6)承认现实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如皇权专制),即维护现实统治。‎ 二、儒家思想主流地位的确立 ‎1.汉武帝的举措 ‎2.董仲舒新儒学能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 ‎3.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三、魏晋南北朝、唐代儒学的发展情况 ‎1.儒学危机 ‎(1)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的动荡不安造成人们对宗教信仰的渴求,佛教、道教相继兴盛并迅速传播,儒学也因此受到冲击。‎ ‎(2)唐代“三教并存”:唐代实行三教并存的文化政策,儒、佛、道三教得以独立发展,并在独立发展中进一步相互争论、相互融合;在三教的争论和发展中,儒学日益处于劣势。‎ ‎2.儒学的发展 ‎(1)韩愈对佛教进行批判,他提出以“仁、义”为儒学之“道”的内容,以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为儒家的传授谱系,并且以继道统为己任,开儒学讲“道统”之先河。韩愈的思想,成为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的先声。‎ ‎(2)柳宗元以“阴阳、元气”为“天道”、以“仁义”为“人道”,并由此构筑了一个以“道”为核心范畴的合天地自然、社会伦理一体化的理论体系,实开宋明理学之端绪。‎ ‎(3)韩愈、柳宗元等人企图建立一个能融会“百家之学”的学说来取代佛、道,后经以“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和程颐)为代表的理学家们的发展,到南宋朱熹时这一“学说”正式形成。‎ 四、程朱理学 ‎1.背景 ‎(1)政治条件:经历唐末五代的分裂动荡,纲常松弛,道德式微(传统伦理道德遭到破坏),不利于国家大一统,为巩固政治局势,整顿人心;统治者重文轻武,科举制度逐渐完善,有利于儒学的发展。‎ ‎(2)物质条件:宋朝建立后,农业、手工业、商业迅速发展,科学文化取得巨大成就。理学对自然及社会规律的思考,正是宋代科学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3)思想条件:魏晋南北朝以来,出现了儒学、佛教、道教三教合一的局面;宋代儒学既继承了儒学道统,又抛弃汉唐学者师古泥古的学风,敢于独立思考,大胆立论,吸收了佛、道的思辨哲学来阐释儒学,是儒、佛、道三教长期融合的产物。‎ ‎2.内容 ‎3.地位及影响 ‎(1)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2)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3)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播到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4.理学的世俗化 ‎(1)汉代儒学强化了君为臣纲,宋代理学不仅强化了君为臣纲,而且使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深入人心。将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推广到每一个家庭。‎ ‎(2)朱熹把《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加以具体化、通俗化,构建了上至国家的皇帝下至各个家庭的百姓的一套周密社会秩序。他关注社会基层民众的日常言行、所作所为,希望从基层着手,改变家族与村落,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因此他重视儒学的普及化、通俗化,他编著《四书章句集注》,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使理学透过“四书”而深入人心。‎ 五、陆王心学 陆王心学指以陆九渊和王阳明为代表的理学。陆王心学强调,做学问的目的在于做人,即明白做人的道理并努力实践之。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理学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 ‎1.心学的开创者陆九渊 ‎(1)核心思想:“心即理也”。“理”就是内在的“心”,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天地万物都在心中,所以被称为“心学”。‎ ‎(2)求“理”的方法(方法论):“发明本心”。因为“理”在“心”中,所以穷理不必向身心以外的事物探究,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反对“格物致知”。他批评朱熹的理学过于支离、烦琐,反对埋首书册,主张于人生日常处直接体悟理。‎ ‎2.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 ‎(1)“心即理”。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理存在于心,是头脑中固有的。王阳明吸取了佛教禅宗“心外无佛,即心即佛”思想,在陆九渊心学的基础上具体解释了什么是心。‎ ‎(2)“致良知”。达到心中固有的良知,并加以推广。反对程朱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提倡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认为人生而有“圣人之心”,良知(即天理)是每个人心中所固有的(人人皆有成圣的潜能);但容易被私欲所侵蚀,所以要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的本性。‎ ‎(3)“知行合一”:“知”和“行”都产生于心,“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要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 ‎ 3.影响 ‎(1)陆王心学重视个体的主动作用,肯定普通人生活欲求的正当性,具有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 ‎(2)陆王心学强调人的自觉精神,否定古代经典的绝对权威,客观上冲击了正统儒学的影响,冲破了理学的思想禁锢,对晚明思想界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刺激作用。‎ ‎(3)陆王心学虽然有利于道德修养,但忽略了对客观知识的学习,造成了之后心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 ‎1.(2019·揭阳模拟)汉武帝时期儒家在立国问题上政治意识已趋于成熟,春秋战国时期以来的儒法之争走向消歇。汉武帝时期在立国问题上的做法是(  )‎ A.尊儒学为正统,灭绝其他思想 ‎ B.儒法并用,把二者放到同等地位 ‎ C.实行外儒内法,以儒学为正统 ‎ D.无为而治,儒学与黄老之学并用 解析 汉武帝时期,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家思想为主,外儒内法,C项说法正确;A、B、D三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答案 C ‎2.(2019·青岛高三统考)董仲舒说:“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非王者,孰能当是?”据材料推断,董仲舒意在(  )‎ A.宣扬君权神授 B.解释天人感应 C.劝君主行仁政 D.强调教化民众 解析 通过材料“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非王者,孰能当是”可以看出,董仲舒认为君主承天而立,是天人之间的负责人,是神化君主的目的,故A项正确。‎ 答案 A ‎3.朱熹“还相信人的善良及其可完善性;他把人比作一面落满灰尘的镜子,一旦抹去灰尘将和过去一样明亮。因此,邪恶是疏忽和教育有缺陷的结果,是可以纠正的”。基于此,他主张(  )‎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学以致用 D.知行合一 解析 朱熹认为“邪恶是疏忽和教育有缺陷的结果,是可以纠正的”,基于此他主张努力进行后天学习,体会各种知识,达到贯通明理,即“格物致知”,故A项正确;B、C、D三项分别是陆九渊、顾炎武、王阳明的主张,排除。‎ 答案 A ‎4.“明得此理,即是主宰,真能为主,则外物不能移,邪说不能惑。”陆九渊还说:“收拾精神,自作主宰,万物皆备于我,有何欠阙!”陆九渊在此实际强调的主旨是(  )‎ A.进学则在致知穷理格物 B.充分发挥道德主体的能动性 C.天理是人性的最高境界 D.吸收佛道思想加强内心修养 解析 陆九渊反对格物致知,故A项错误;题干信息“即是主宰,真能为主”“收拾精神,自作主宰”‎ 表明陆九渊在强调认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故B项正确;陆九渊强调心是世界的本原,理是万物的本原属于程朱理学,故C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无体现,故D项错误。‎ 答案 B ‎5.(2019·茂名高三联考)王阳明与两学生王汝中、省曾坐室中,天气闷热,王阳明叫学生摇扇取凉,省曾连说:“不敢,怕在老师面前失礼。”王阳明开导他:“圣人之学,不是这等细缚苦楚的,不是装作道学模样。”这表明王阳明(  )‎ A.主张人格独立 B.反对圣人之学 C.追求思想自由 D.否定师道尊严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王阳明认为圣人之学,不是注重外在的形式,而是注重内化的一面,形成独立的人格,故A项正确;王阳明反对只注重外在形式来学习圣人之学,故B项错误;宋明理学强调“理”作为规范的重要性,故C项错误;理学强调等级秩序,纲常伦理,故D项错误。‎ 答案 A 命题点一 儒学的官方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史料实证 史料一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经过鲁国,以太牢祭祀孔子,这是帝王祭孔的开始。‎ 汉元帝(公元前48至前33年),征召孔子第十三代孙为帝师,封阙内侯,号褒成君,赐食邑八百户,以税收按时祭祀孔子。这是封孔子子孙为侯,以奉祀孔子的开始。‎ 公元59年(汉明帝永平二年),于太学及郡县学祭祀周公、孔子。从此,中央政府所在地及各地方政府也都在学校中祭孔,祭孔成为全国性的重要活动。‎ ‎——《祭孔的由来》‎ ‎⇨解读:‎ 史料一中汉朝皇帝祭孔的礼仪越来越重,说明了孔子及儒学地位的逐渐提高。‎ 史料二 董仲舒的教化思想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当时客观形势的正确反映。虽然,从本质上说,这一主张是为巩固汉政权的封建统治服务的,但从客观效果来看,它不仅对当时,而且对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的统一、巩固和发展起了积极的进步作用。‎ ‎——高春菊《董仲舒教化思想研究》‎ ‎⇨解读:史料二从主观目的和客观效果两方面阐述了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影响。‎ ‎【探究1】 史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 试答:现象:孔子及儒学地位在汉代逐渐提高。原因:董仲舒更新儒学体系,建立“新儒学”;汉武帝接受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在中央设太学,传播儒学。‎ ‎【探究2】 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正确理解董仲舒教化思想的历史影响。‎ 试答:影响:一方面,有利于巩固封建思想统治(或有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另一方面,使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更加巩固(或社会影响更加扩大),客观上对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束缚和阻碍作用。‎ ‎■ 历史理解 对董仲舒新儒学的评价 ‎(1)“春秋大一统”思想充满唯心色彩,但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学术文化的自由发展,应该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争鸣。‎ ‎(3)“天人感应”学说既宣扬了“君权神授”‎ ‎,又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有利于专制统治的长治久安,要一分为二地加以评价。‎ ‎(4)“三纲”思想充满专制等级色彩,应该摒弃;“五常”思想推崇仁、义、礼、智、信,抛弃其专制等级成分,可以改造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弘扬。‎ ‎■ 素养提升把握唯物史观,力求“辩证看待”‎ 练习1 (2019·聊城高三统考)汉兴之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余年后刘彻强行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这种文化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  )‎ 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消彼长的残酷性 B.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需要 C.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 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 解析 汉初推行了几十年的休养生息政策,国家实力增强,但仍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危机。如诸侯国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这些都威胁着西汉的稳定。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积极有为的政策,故选B;A、C、D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答案 B ‎【思维升华】 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影响 对古代治国理念的影响——“外儒内法,剂之以道”:‎ ‎①“王道”:儒家推崇“人治”,即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强调道德教化,实行仁政,带有民本色彩。当国家稳定,走上正常运行轨道后,以儒家思想治国,即所谓“王道”。‎ ‎②“霸道”:法家提倡“法治”‎ ‎,即强调严刑峻法的作用,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即所谓“霸道”。‎ ‎③“帝道”: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君王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要顺应时势和民心,休养生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道家的“无为”政治即所谓“帝道”。‎ 命题点二 “理”与“心”的激辩——宋明理学 ‎■ 史料实证 史料一 理学家们为了建立儒家的形而上学,他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另一方面在传统儒学寻找能够用来构筑哲学形而上学的因素。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以哲学形而上学作基础的哲学理论体系。就此而言,它体现着程朱理学家们融合创造的哲学智慧。‎ ‎——赵志霞《浅谈程朱理学在儒学发展中的地位》‎ ‎⇨解读:史料一中“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在传统儒学寻找”体现出了理学形成中的特点,同时从哲学角度论述宋代儒学的发展和完善过程。‎ 史料二 理学将伦理之理与物理之理、心理之理混为一体。朱子的穷学问也不是以穷学问为目的,而是以宇宙事物去证实他心中的伦理和道德。理学家的思想……因其目的是“卫道”,表示其文化的保守性格……他们的思想……将人欲与天理对立,抹杀个人私利观,替以后专制皇权加强张本,其影响所及达几百年。今日中国民法未尽展开,仍有以道德观念代替法律的倾向,也不能与宋儒无关。‎ ‎——黄仁宇《现代中国的历程》‎ ‎⇨解读:史料二中“与物理之理、心理之理混为一体”“不是以穷学问为目的,而是以宇宙事物去证实他心中的伦理和道德”“将人欲与天理对立,抹杀个人私利观”‎ 等信息,体现了史学家黄仁宇对中国古代理学缺陷的论述及对中国社会影响的认识。‎ 史料三 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 ‎——《二程集》‎ ‎⇨解读:史料三中“二程”从自然和伦理的角度指出“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即万物都有规则秩序。“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即人应当遵守伦理规范。‎ 史料四 “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格物须是到处求,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皆格物之谓也。若只求诸己,亦恐有见错处,不可执一。”‎ ‎——《朱子语类》‎ ‎⇨解读:史料四朱熹强调“天理”就是“三纲五常”,与儒家传统道德一致,要通过博学、审问、谨思、明辨等途径实现。‎ 史料五 程朱认为一草一木皆有理……不仅如此,程朱以为须穷究事物内在之理。其说乃不免以物为外在,析心与理为二。阳明认为其结果是心必将丧失其方向与动力。阳明说,如其理外在于心,则亲没之后,吾心即无孝之理及孝亲之心。‎ ‎——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 ‎⇨解读:史料五第一句话强调了天理是万物的本原,只有通过格物致知才能贯通明理;第三、四句话说明王阳明反对外在探究,主张内心反省。‎ ‎【探究1】 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儒学的特点。‎ 试答:‎ 特点: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吸收了佛教和道教思想;完成了哲学化、思辨化的过程。‎ ‎【探究2】 根据史料二,分析学者黄仁宇认为理学的一系列缺陷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怎样的特点。并根据史料归纳理学对后世的影响。‎ 试答:特点:中国传统文化性格保守。影响:为皇权专制提供了理论依据;以封建道德代替法律,影响了中国近代法制化的进程。‎ ‎【探究3】 根据史料三、四,说明二程与朱熹的思想主张有何相同之处。‎ 试答:相同之处:都认为世界万物来源于理,所谓“天理”即封建的伦理道德。‎ ‎【探究4】 史料五反映了两派思想家的观点有哪些不同?二者在本质上有何区别? ‎ 试答:不同:“二程”认为理是万物本原,王阳明认为心是万物本原;“二程”主张探究外物,王阳明强调内心反省。区别:理学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心学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 历史理解 ‎1.宋明理学的三大特点 ‎2.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共性 ‎3.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分歧之处 ‎4.宋明理学的影响 ‎(1)积极影响:‎ ‎①宋明理学把传统儒学从天人感应的神学倾向中解脱出来,使之哲理化,是对中国封建统治思想的理论总结,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②心学打破理学的僵化,活跃了人们的思想。‎ ‎③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2)消极影响:‎ ‎①宋明理学为适应封建社会后期统治阶级的需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②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③夸大了“心”即良知的作用,助长了明中叶以后不务实际之风。‎ ‎■ 素养提升把握唯物史观,力求“辩证看待”‎ 练习2 (2019·泰安高三联考)鲁迅的《我之节烈观》中指出:“古代的社会,女子多当作男人的物品。或杀或吃,都无不可;男人死后,和他喜欢的宝贝,日用的兵器,一同殉葬,更无不可。后来殉葬的风气,渐渐改了,守节便也渐渐发生……但看周末虽有殉葬,并非专用女人,嫁否也任便,并无什么裁制,便可知道脱离了这宗习俗,为日已久。由汉至唐也并没有鼓吹节烈。”材料所述现象出现的社会根源是(  )‎ A.租佃关系的发展扩大了劳动力需求 B.商品经济的发展转变了人们的观念 C.主流思想的发展演变影响社会生活 D.频繁的民族战争提高了男子的地位 解析 汉唐之际,并没有鼓吹节烈,至宋朝理学家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宋代贞节观致使烈女比比皆是,是对女性的残害。这种变化是由于主流思想的发展演变影响了社会生活,C项正确;A、D两项与贞洁观的形成没有必然联系,排除;题干要求回答的是“社会根源”,B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答案 C ‎【思维升华】 宋明理学的双重影响 理学是宋明时期的主流思想,在政治、教育、社会教化等方面影响深远。其消极影响是用“三纲五常”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片面强调重义轻利,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积极影响是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如注重气节、道德、自我节制,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宋明理学对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高考不仅可以从宋明理学对封建社会政治统治理念影响的角度考查,还可以从对商品经济发展(如经商理念)、民众思想观念、日常生活等角度进行考查,备考时应注意。‎ 题源史料——大领悟 史料一 (摘自安徽高考)中国的县志中有丰富的女性资料,它们清楚地表明,妇女的贞节是当地荣誉的象征……对风俗的描述,列女志的前言,甚至许多地方志的编纂体例都清楚地显示,女性贞节是向外部世界描绘地方道德标准的综合价值观的组成部分。来自长江下游的一些例子很有说服力,其中有如下描写:“歙称闺门邹鲁(指文教兴盛之地),盖山川清淑之气所独钟,抑亦程朱之教泽。”‎ ‎——邓小南等《中国妇女史读本》‎ 史料二 (摘自江苏高考)宣圣谕。圣谕曰:“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此六事乃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曲尽做人的道理,件件当遵守。能遵守的便是好人。有一件不曾遵守便是恶人。愿我一族长幼会集祠(堂)中,敬听宣读,悉心向善,皆作好人,有过即改,共为盛世良民,贻子孙无穷福泽。‎ ‎——(明)《虎墩崔氏族谱·族约》‎ ‎(1)依据史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程朱理学何以对女性贞节作为地方道德标准产生影响。(高考原题)‎ 试答:“二程”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朱熹认为三纲五常就是天理,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程朱理学在宋以后成为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并成为地方教化的工具;女性贞节观是程朱理学的体现,受到地方推崇和不断强化,从而成为地方道德标准。‎ ‎(2)儒家的伦理思想深刻影响中国社会。根据史料二,指出明代统治者与民众对儒家伦理所持的态度及其各自的做法。(高考原题)‎ 试答:态度:尊崇儒家伦理。做法:统治者提倡;民众遵守。‎ 微课说法——大提能 定位:不能正确区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典例 “心者,万事之原也。人之一心,得其正,则事事皆得其正。心或不正,则无一事得由于正。”(《朱子语类》)这则语录所阐发的是(  )‎ A.心外无物的世界观 B.克己省身的修养论 C.推己及人的处世观 D.格物致知的方法论 解题悟法 ‎ 定时空:南宋时期 抓关键:人心正则事事皆得其正 析选项:‎ 历史追问 根据上题材料并结合所学思考朱熹的世界观、方法论、道德观是什么。‎ 试答:世界观:理一气二,“理”先于“气”而存在,是客观唯心主义;方法论:格物致知,通过研究万事万物而明理;道德观:天理在人间社会的具体表现形态就是儒家的伦理道德,以“三纲五常”等为代表,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具有“仁、义、礼、智、信”等美德,但容易被后天的欲望蒙蔽,当人欲与原则发生冲突时,要“存天理,灭人欲”。‎ 查错补短 ‎1.程朱理学适应了封建社会从前期向后期发展的转变,适应了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的需要。在格物与致知的关系上,王阳明从“致良知”出发,先讲致知,后讲格物,并把格物附属于致知,凡事致其知,就是格物。可见格物是在致知之后,作为致知的结果而存在,其重要性在致知之下。‎ ‎2.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的关系,可谓“大同小异”。“大同”指两者都主张“理”是世界的本原,“小异”指求理的方法,程朱理学主张“格物致知”,陆王心学主张“发明本心”。‎ 名家评史——大收获 观点1 汉武帝几乎和秦始皇一样信奉法家思想,不过据说在其统治时期他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问题设置】 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秦始皇信奉法家思想的主要措施。汉武帝时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有何影响?‎ 试答:‎ 措施: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皇帝制、郡县制、三公九卿);焚书坑儒;严刑峻法等。影响: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儒家思想上升为统治思想;儒学教育官方化、制度化,推动了儒学的传播与发展;儒学地位上升,推动了中国的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 观点2 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理学家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约束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理学专求“内圣”的经世路线以及“尚礼义而不尚权谋”的致思趋向,将传统儒学的先义后利发展成为片面的重义轻利观念。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张载庄严宣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在明清易代之际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慷慨呼号;文天祥、东林党人在异族强权或腐朽政治势力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无不浸润了理学的精神价值与道德理想。‎ ‎——张岱年、方立克《中国文化概论》‎ ‎【问题设置】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理学的新特点。并分析理学“重义轻利观”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试答:新特点:儒学、佛教、道教三位一体,把天理和人欲绝对割裂对立,提倡重义轻利。影响: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道德、注重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对后世影响深远;但重义容易使知识分子唯封建统治者是从,不利于反封建的斗争;轻利约束了人的正常情感需求,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1.(2018·天津高考)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这一说法(  )‎ A.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 B.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 C.呼应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D.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解析 朱熹强调国以民为本,社稷为民而立,“君之尊”依赖于国和社稷的存亡,这体现的是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故B项正确;材料从维护“君之尊”的视角肯定了“民之贵”,借此告诫君主应该重视百姓生活,关心民心向背,而非强调君主至尊的观念,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人欲与天理的关系,C项错误;材料阐述的是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没有体现儒学的新发展,D项错误。‎ 答案 B ‎2.(2017·江苏高考)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这种解释(  )‎ 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 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 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 D.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 解析 本题考查朱熹的思想。孔子主张的“克己复礼”即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朱熹按照自己的理学思想将“克己”理解为战胜自己的私欲,这种理解带有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与孔子的本意不完全一致,故D项正确;A、B两项与朱熹的思想正好相反;“完全”的表述过于绝对,故C项错误。‎ 答案 D ‎3.(2016·上海高考)诗歌创作往往受到时代思想的影响。“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说理诗最有可能受哪种思想影响(  )‎ A.孔孟思想 B.黄老学说 C.两汉经学 D.宋明理学 解析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体现了探究万物,领悟其理的认识论,这属于程朱理学的认识方法,故选D;A、B、C三项均与题干信息不符。‎ 答案 D ‎4.(2018·江苏高考)中国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力和生命力,儒家思想是传统文化的主体。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化发生过三次历史性融合。汉代学者对先秦文化进行了整理和发挥,这属于本土文化内部的综合提升。这是中国文化的第一次融合。第二次是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的融合,属于东方文化的局部交流。随着佛教文化的渗入,特别是唐代玄奘大师从印度带回佛教经典,开辟了传统秦汉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的融合时代,由此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中国佛教、精密深邃的佛教哲学,并对宋代理学和明代心学以深刻影响,这是中国文化的第二次融合。明代中期以来,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在传播西方宗教的同时,也带来了某些科学工艺。这是中国文化第三次融合的开始。‎ ‎——摘编自李良玉《新文化的起源》‎ 材料二 佛教的禅宗一支,是儒学演进到宋明理学真正的阶梯。宋明理学的出现,说明中国学术思想发展到空前成熟的时期。它极大地深化了传统的儒学,进一步巩固和凸显了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儒、释(佛教)、道的界分变得不那样重要了。它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在理学的新天地中得到了升华,并进入了人们的精神世界,进入了社会生活……王阳明的学说虽然没有像朱熹那样得到官方的认可,但在士林的影响却是很大的,特别在晚明几成笼罩之势。‎ ‎——摘编自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总序》等 ‎(1)据材料一,从文化区域的角度,指出中国文化三次融合的对象有何不同。‎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宋明理学为例,就中国文化的“包容力”和“生命力”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解析 (1)提取材料一中的关键信息进行适当概括即可,关键信息主要有“本土文化内部的综合提升”“东方文化的局部交流”“传播西方宗教”等。(2)首先提出论点,然后结合宋明理学的具体内容论证这一论点,最后可用一句话总结或提升自己的观点。‎ 答案 (1)不同 第一次:本土文化内部的融合;第二次:东方文化内部的融合(与东方局部地区文化的融合);第三次: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与西方文化的融合)。‎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理学的产生(包容力)和发展(生命力)两个角度进行论证,展现中国文化的兼容并蓄与强大生命力。‎ 论据:由于经学的发展进入瓶颈,促使儒学内部进行改革。宋明理学是儒家思想汲取道家、玄学、道教、佛教的有益内容,并注入哲学因素,囊括天人关系形成得更为理性化、思辨化的思想体系,是儒、释、道三教长期争论和融合的果实。它以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形态呈现出来,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资料1 汉代儒学思想的基本内容 ‎1.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2.针对加强君权需要,提出“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和相应的儒家道德观点。‎ ‎3.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即所谓的“‎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标准,他提倡孝道,认为孝是天经地义。‎ ‎4.针对土地兼并现实,进一步发挥儒家的“仁政”思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 资料2 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独尊“儒术”的内涵:汉武帝推崇的“儒术”已经不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思想,而是吸收了法家、道家、阴阳家等不同学派的思想。在推崇的过程中,汉武帝把儒术与刑名法术相糅合,形成了“霸王道杂之”的统治手段,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2.“独尊儒术”的影响:汉武帝独尊儒学以后,其他思想学派并没有被禁止,而且当时所提倡的儒学自身也广泛吸收了其他诸家学说,统一的思想带有一定的综合倾向,在客观上还促成了重视知识、重视教育的社会风尚。‎ ‎3.本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本质上是一种专制主义的文化政策,他用皇权干预思想学术,是与政治专制相呼应的产物。‎ 资料3 关于理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1.学术界的权威看法是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等主编的《宋明理学史》中的观点。他们认为:“在封建社会后期,地主阶级势力的递嬗,庶族地主取代身份性地主的统治地位;农民战争对财富平均的新要求;民族矛盾的尖锐;这些构成了宋明理学所产生的政治条件。经学笺注的没落;佛学与道教思想的渗透;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些构成了宋明理学所产生的学术思想条件。宋明理学就是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这些历史条件下孕育、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统治思想。”‎ ‎2.还有学者认为,理学的产生与上述政治、学术思想无关或关系不大,主要原因应是北宋建国八十年后,在政治上,皇帝绝对集权或专制,对外屈膝苟安,兵变与农民起义频繁,上层统治者极度荒淫,“三冗”问题严重等;在思想上,大力宣扬文治,学术上主张儒、释、道合流,思想禁锢等。‎ 资料4 理解“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1.“二程”提出了“格物致知”的认识论。所谓“格”,用二程的话来说,就是“格犹穷也”,即深刻探究、穷尽。“物”就是万物的本原,朱熹进一步将“物”确定为天理、人伦、圣言、世故。“致”就是求得、获取的意思,“理”就是事物的本质,他们眼里的“天理”。如何格物呢?就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朱熹认为,要贯通,必须花功夫,格一物,理会一事都要穷尽,由近及远,由浅而深,由粗到精。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成四节次第,重重而入,层层而进。‎ ‎2.所谓“格物致知”就是花功夫,讲方法,深刻探究万事万物的本质,以掌握天下之理,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并且进而认识人伦世故、道德文章,以明道德之善。显然,“格物致知”包括认识的目的和认识的方法两层。就认识的目的而言,程朱的“格物致知”是有局限的,我们还必须求科学之真。就认识的方法而言,对我们的启发还是颇多的:学习要脚踏实地,深入探究,“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成四节次第,重重而入,层层而进”,以达融会贯通。‎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