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贵州省铜仁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五次周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铜仁一中高一年级防疫期间“停课不停学”网上第五次周考 历 史 试 题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 郡县政治”。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二者都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B.前者贵族政治后者官僚政治 C.二者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D.二者都实现了权力高度集中 2.有人在批评某选官制度只重家世、轻视才德时说:“崔卢王谢子弟,生发未燥,已拜列侯,身未离襁褓,业被冠戴。”该制度是( )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3.明宣德以后,向各地派出总督、巡抚,带有一二品职衔。后期,督、抚由临时派遣变为长期设置,管辖范围也相对固定,督、抚二职遂成地方最高官员,但其中央官性质未变。清康熙以后,督、抚正式成为地方官。督抚官制的演变( ) A.使皇权达到顶峰 B.彻底解决地方割据问题 C.巩固明朝的统治 D.适应了中央集权的需要 4.一个又一个历史元素组成了丰富多彩的历史。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 科举厂卫文渊阁监察御史 ② 租界管带使馆界预备立宪 ③ 驰道朝议郎中令将作少府 ④ 御史腹里枢密院土司制度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③①②④ D.③④①② 5.史学界认为,近代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驱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才促使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化。将这一历史现象归结为“冲击一反应”模式。下列史实符合这一模式的是( ) A.鸦片战争——维新变法 B.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 C.甲午战争——辛亥革命 D.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 6.下图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布的战争指导方针。与此相关的战事( ) 以主力集中华东,迅速扫荡浙沪敌海军根据地,阻止后续敌军之登陆,或乘机歼灭之,并以最小限兵力守备沿海各要地。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 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八月十九日 A.取得了全面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B.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 C.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 D.提升了华北敌后抗战必胜的信心 7.湖北新军起义几乎没有遇到抵抗,至中午时分,他们便完全控制了局势。由于没有真正的革命领袖在场,他们就推举并不情愿就任的清军协统担任军政府大都督。这场起义( ) A.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B.标志中华民国的建立 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 D.点燃“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8.下列歌谣与地图所反映的时期相匹配的是( ) A.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 B.毛委员,工农兵,仗仗打来仗仗赢。打起仗来到如今,红军才是真英雄。 C.小小兵,上战场,杀得鬼子叫爷娘。小小兵,志气强,收复失地喜洋洋。 D.解放军,扛大炮,一夜打通陇海道。陇海道,一扫光,打完八集打碾庄。 9.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 实 结 论 A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 君主专制制度宣告终结 B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上建立起来 C 1955年日内瓦会议 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 D 1987年台湾开放台胞赴大陆探亲 打破长达38年的两岸同胞隔绝的状态 10.“黄金时期”“希腊的奇迹”“希腊的光荣”“民主的鼎盛”,这些是人们在提到公元前五世纪希腊文明时通常所用到的一些称赞。与这些评语相符的史实是( ) A.“解负令”使平民获得经济独立 B.大部分官职向所有等级公民开放 C.“陶片放逐法”保护了雅典民主 D.以新的行政选区取代了部落选区 11.《十二铜表法》仍维持父亲的权威,父亲可以审判儿子、判他死刑或者将他卖掉:父亲在世时,儿子永不算是成年人。这体现了该法律( ) ①掺杂着原始的古老习俗 ②维护了贵族的某些特权 ③是罗马成文法的起点 ④在内容上涉及家庭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2.1760乔治三世继任英国国王,为了控制内阁,他不停地撤换首相。大臣们由此认识到:首相得不到国王的充分信任很难立足。然而,当时的另一种情况是:首相如果得不到议会的支持,也很难立足。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 A.责任内阁制尚未形成 B.君主立宪制有待完善 C.国王是国家权力中心 D.议会主权仍有待确立 13.“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哪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这体现了美国的政治特点是( ) A.邦联制、州权至上 B.联邦制、分权制衡 C.代议制、中央集权 D.共和制、天赋人权 14.有学者认为,自19世纪起,德意志便走上了一条“偏离西方”的特殊道路。德国的这条特殊“道路”是指( ) A.建立带有专制色彩的代议制 B.开创重工业优先的工业化道路 C.建立中央权力极大的联邦制 D.实行上院与下院并立的议会制 15.“它是在该国战败情势下的城市自治,马克思将其视为第一个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在社会主义运动中提高了它的地位。”材料论述的是( ) A.美国独立战争 B.巴黎公社 C.二月革命 D.工业革命 16.1946年,美国驻苏联代办乔治:凯南认为:“共产党人正在利用欧洲的危机,如果它们进一步得逞,美国的安全将会面临严重的威胁。”为此他提出了“遏制”的战略思想。这一思想的实施首先体现在( )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约”组织的成立 D.朝鲜战争的爆发 17.下面是1988年和1993年美国3种重要刊物使用“自由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和“西方”(英法、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两个词汇的情况统计。由此可知( ) 名称 词汇 提及次数 1988年 1993年 《纽约时报》 自由世界 71 44 西方 46 144 《华盛顿邮报》 自由世界 112 67 西方 36 87 《国会记录》 自由世界 356 114 西方 7 10 A. 报界一直带有很强的意识形态色彩 B.官方意识形态与主流民意互相背离 C.美国报界经常变更用语与政治无关 D.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影响社会文化 18.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一书中在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 A.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B.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C.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 D.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 19.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 这一主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曲辕犁的发明是我国古代耕作技术的进步 B.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灌溉工具水排 C.宋朝的市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D.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成长 20.明代中叶江南士大夫家族“多以纺绩求利,其俗勤薔好殖,已故富庶”,贵为内阁首辅的徐阶亦“多蓄织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贸”这反映了当时江南地区( ) A.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传统观念受到冲击 D.庄园经济发展迅速 21.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后,欧洲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全都发了疯似的”,但结果却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其原因不包括( ) A.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 B.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数量不多 C.条约内容没有得到真正实施 D.中国白银大量外流,购买力低下 22.晚清时期“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鹜,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股为幸。”这一现象说明( ) A.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B.部分手工工场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 C.洋务运动推动近代民族工业发展 D.现代企业制度在中国已经建立起来 23.下表为1892—1900年间进入四川的洋货总值。据此可知( ) 年度 1892 1893 1894 1895 1896 1897 1898 1899 1900 价值(海关两) 582.5万两 457.4万两 511.4万两 561.8万两 692.9万两 844.4万两 796.7万两 1307.5万两 1291.8万两 A. 进入四川的商品在逐年增加 B.甲午战争之后列强侵华进入新阶段 C.新口岸的开放加剧商品倾销 D.商品输出是列强主要经济侵略手段 24.这一期间,中国的民族资本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取得了长足进步,被学者称为是民族资本主义的“黄金时期”与“现代工业的第二次发展浪潮”。这一局面的出现( ) A.源于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 B.得益于资产阶级投资热情高涨 C.受到列强经济侵略消除的影响 D.是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的结果 25.光绪七年(1881年),广东南海知县徐赓陛即以“各省制办机器,均系由官设局,奏明办理,平民不得私擅购置”,以及机器缫丝厂“男女混杂,易生瓜李之嫌”“夺人之生业”为由,查封各处缫丝厂。这说明近代中国民族工业( ) A.在设厂经营上遭封建官府的压迫 B.是在清政府的财力支持下产生的 C.从产生之日起就注定必然会失败 D.既具有进步性又具有先天软弱性 二、材料解析题(本答题共3小题,共计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 ——摘编自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二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民主派构建了“三民主义”的宪政理论,并由此而产生了中华民国的国典——《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临时约法》是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根本大法的角度,对“人民……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等作了制度性规定,在中国历史上极具开创性。 ——摘编自郭钦《(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研究》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农村人民公社、农业生产合作社……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 “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材料一中“委员制”指的是什么制度?并结合所学加以评价。(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临时约法》 “在中国历史上极具开创性”的表现。(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该宪法通过的历史意义。(6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材料二 英国革命没有能创造出一种可以取代专制王权的新的政治制度,结果导致专制制度复辟。可是复辟之后不久又发生一件事,这在英国历史上叫“光荣革命”。这是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缔造了一种新的体制。在这个制度下,王位是被保留的,……但国家的权力中心转移了…… 材料三 1787年《联邦宪法》生效后,联邦政府和各州之间的权限划分及相互关系已被初步确定。各州之间的社会经济事务以及对外关系和交往得到了协调,邦联时期的混乱局面得到改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制度的名称及突出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光荣革命的“里程碑意义”。(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联邦宪法的历史意义。(6分) 28.二战后,国际关系风云变幻,世界政治格局也随之发生相应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美国此刻正高踞于世界权力的顶峰。对美国民主来说,这是一个庄严的时刻。拥有最大的力量,也就是对未来负有令人敬畏的责任。……万一眼下情况调转,某些共产主义或新纳粹主义国家垄断了这等致命手段,我不认为我们还能高枕无忧。对这种情况的恐惧很可能十分轻易地将集权体系强加于自由民主世界,而后果则令人不寒而栗。 ——丘吉尔《铁幕降临》 材料二 苏俄巳成为自由世界的致命威胁,西方世界必须立即组成一条新的战线来对付它的迅猛挺进。在远离苏联遍布全球各地的许多国家,共产主义的第五纵队已经建立并开始工作,它们对基督教文明构成日渐增长的挑战和危险,因此西方自由世界必须采取“铁幕”和“结盟”来对付敌人。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实力从整体上说相对衰落,但其衰落过程是曲线而非直线。俄罗斯潜力巨大,从长远看,俄罗斯将逐步恢复元气,重新成为世界大国、强国。以法德为核心的欧盟将成为能与美国抗衡的巨大力量,终将摆脱美国控制,而成为独立的一极。日本在实现政治、经济转型后,仍可取得新发展,日本成为政治大囯,是很有可能的。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政治影响力大,将成为世界新格局中的一极。 ——陈启懋《跨世纪的世界格局大转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英等国为抵制“某些共产主义和新纳粹主义国家”采取哪些具体措施?(4分)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的新变化及表现。 (6分) (3)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国际关系变化的因素。(2分) 铜仁一中高一年级防疫期间“停课不停学”网上第五次周考 历 史 答 案 1.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秦之前,其地方行政制度是分封制,在秦之后,其地方行政制度是郡县制,分封制在本质上属于贵族政治,郡县制在本质上属于官僚政治,故选B项;中国进入封建专制制度是在秦朝统一六国之后,在这之前属于还没有出现封建专制统治,排除A项;在分封制之下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而郡县制是以皇帝的任免为基础的,不是血缘关系,排除C项;在秦朝建立之后,才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D项。 2.C 【解析】“只重家世”体现选官的标准是门第,符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故选C项;世官制是先秦时期以血缘为标准的选官制度,排除A项;察举制是两汉时期以德才为标准的选官制度,排除B项;科举制是隋唐以后以考试为标准的选官制度,排除D项。 3.D 【解析】题干提及总督、巡抚由临时变为正式,职责是作为中央官性质来监察地方,直到康熙帝后才成为地方官,可知督抚官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监督,故选D项;使皇权达到顶峰的是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排除A项;彻底解决地方割据问题是宋太祖一系列的强干弱枝政策,排除B项;题干还提及的清朝,排除C项。 4.D 【解析】“科举厂卫文渊阁监察御史”是明代机构和制度,“租界管带使馆界预备立宪”是近代制度,“驰道朝议郎中令将作少府”属于秦朝的制度和史实,“御史腹里枢密院土司制度”为元代的制度,按照时空先后,选择D项符合题意。 5.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面临内忧外患,清政府掀起洋务运动,属于“冲击一反应”模式,故选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后掀起维新变法,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掀起辛亥革命,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后掀起义和团运动,排除D项。 6.B 【解析】“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八月十九日”为1937年8月19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表明是正面战场,再根据“以主力集中华东,迅速扫荡浙沪敌海军根据地” ,表明是淞沪会战,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故选B项;取得了全面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的是平型关战役,材料指的是淞沪会战,排除A项;标志着抗战进入相持阶段的是1938年10月武汉会战,材料指的是淞沪会战,排除C项;提升华北敌后抗战必胜的信心的是1940年百团大战,材料指的是淞沪会战,排除D项。 7.A 【解析】材料“湖北新军起义”“军政府”,可见材料反映的是武昌起义的成功,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故选A项;B项是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排除B项;C项是1927年的南昌起义,排除C项;D项是1928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排除D项。 8.A 【解析】从地图上的北伐军进军路线可以看出是国民革命时期的北伐战争,“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是北伐战争时期的歌谣,故选A项;“毛委员,工农兵,仗仗打来仗仗赢。打起仗来到如今,红军才是真英雄”反映的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工农红军,排除B项;“小小兵,上战场,杀得鬼子叫爷娘。小小兵,志气强,收复失地喜洋洋”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排除C项;“解放军,扛大炮,一夜打通陇海道。陇海道,一扫光,打完八集打碾庄”反映的是解放战争,排除D项。 9.D 【解析】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允许民众回大陆探亲,两岸长达38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出现历史性变化,故选D项;1912年2月12日,清朝皇帝退位,君主专制制度宣告终结,排除A项;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上建立起来,排除B项;日内瓦会议是1954年召开的,排除C项。 10.B 【解析】由材料“公元前五世纪”这一时间信息可知,这一时期雅典正处于伯利克里执政时期,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期”,B选项内容正是其表现之一,故选B项;“解负令”颁布于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执政时期,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项;“陶片放逐法”开始实施于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执政时期,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沿用,但这一法令虽体现了雅典民主,却不能说“保护”,因为它本身也有很多弊端,是雅典民主滥用的表现,故排除C项;公元前五世纪,希腊并未以新的行政选区取代了部落选区,排除D项。 11.B 【解析】“《十二铜表法》仍维持父亲的权威,父亲可以审判儿子、判他死刑或者将他卖掉:父亲在世时,儿子永不算是成年人”表明该法律掺杂着原始的古老习俗,故①正确;题干未涉及贵族,故②错误;题干无法体现这一点,故③错误;在内容上涉及家庭关系,故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 12.B 【解析】据材料可知当时国王还能够撤换首相,国王仍有一定权力,说明君主立宪制还不完善,需要进一步限制国王的权力,故选B项;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第一任内阁首相,主持内阁会议,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内阁制正式形成,排除A项;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国王不是国家权力的中心,议会才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排除C项;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排除D项。 13.B 【解析】题干中“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讲美国的国家结构——联邦制国家,且中央政府与州政府相互制约,故选B项;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的是联邦至上,排除A项;题干中“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体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适应,排除C项;题干未提及怎样保障人权,排除D项。 14.A 【解析】《德意志帝国宪法》赋予了皇帝极大的权力,保留了专制主义色彩,故选A项;19世纪30年代,德国工业化发展首先是在棉纺织行业,19世纪中期,受英国等发达国家的冲击后,才从以纺织业为主的轻工业逐步转向以铁路建设为中心的重工业,并不是从19世纪起就开创重工业优先的工业化道路,排除B项;美国在1787年就建立中央权力大的联邦制,德国并不是走的特殊道路,排除C项;帝国议会通过的法律必须要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两院权力大小存在区别,排除D项。 15.B 【解析】法国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因此“马克思将其视为第一个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故选B项;A项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与无产阶级性质无关,排除A项;C项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政权,排除C项;D项属于经济方面生产关系的变革,材料强调的是政治制度的变革,排除D项。 16.B 【解析】题中涉及到了“美国”“苏联”“欧洲”“遏制”等词汇,可以表明是美国为了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并迈出第一步的是马歇尔计划,故选B。 17.D 【解析】据材料可知,相比1988年,1993年三种刊物所使用“自由世界”的次数减少,而使用“西方”的次数增多,原因在于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对峙局面结束,这说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影响社会文化,故选D项;1993年三种刊物所使用“自由世界”的次数减少,说明报界的意识形态色彩在减弱,排除A项;材料所列仅为美国刊物的用语,不能反映官方意识形态,排除B项;材料中两种词汇在冷战前后使用次数的变化,说明美国报界用语的变化与政治有关,排除C项。 18.A 【解析】初税亩是指不论公田和私田一律按亩征税,实际上承认土地私有,故A项正确;战国时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故B项错误;初税亩承认土地私有,不是对土地国有制的完善,故C项错误;井田制彻底消失是逐渐而长期的过程,不是以初税亩为标志,故D项错误。 19.B 【解析】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的水排是冶铁工具,不是灌溉工具,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曲辕犁的发明是我国古代耕作技术的进步,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宋朝的市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成长,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20.C 【解析】据材料可知当时求利风气盛行,士大夫甚至首辅徐阶也参与纺织生产,这与传统的士农工商观念形成鲜明的对比,故选C项;可以说“抑商”出现了某种松动,但政策“松弛”的说法不准确,排除A项;资本主义萌芽是指在一些手工工场中,拥有资金、原料的工场主雇佣具有自由身份的雇工,为市场的需要进行生产的这一现象,材料不涉及,排除B项;庄园经济以大土地所有制为基础,以超经济人身强制的劳役地租或实物地租为剥削形态,有着严密的生产管理体系,是能自给自足的进行生产的一种组织形式和经济实体,材料没体现,排除D项。 21.C 【解析】 根据所学,《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对华输入商品之所以始终未出现大规模的上涨,究其根本原因,正是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强力的抵制作用,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所学,中国在鸦片战争之后开放的通商口岸仅有五个,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所学,《南京条约》中的条款得到了全部真正的落实,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由于英国殖民者的鸦片走私和巨额的战争赔偿,更加剧了中国民众的贫困,导致中国的购买力进一步下降,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22.C 【解析】从材料“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股为幸”,可知体现了洋务运动获利带动了人们投资近代企业,争相购买股票,故选C项;自然经济解体是指农产品商品化和耕织分离,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洋务企业带动了人们对近代民族工业的投资和建立,没有体现手工工场转变为近代工矿业,排除B项;材料仅体现了在洋务运动的影响下人们争相购买新建公司的股票,不能体现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排除D项。 23.C 【解析】从材料表格可以发现,从1895年之后,洋货在四川的输入量增长趋势更为明显,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开放了重庆作为新的通商口岸,便利了列强对四川地区的商品输入,故选C项;从材料图表可知,1893年洋货输入四川的数量呈下降趋势,排除A项;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进入到资本输出为主的新阶段,但材料主要表现的是列强商品输出的状况,不能体现出列强侵华进入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新阶段,排除B项;甲午战争后,列强经济侵略已经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新阶段,故1895年后商品输出不是列强主要的经济侵略手段,排除D项。 24.C 【解析】根据材料“被学者称为是民族资本主义的‘黄金时期’与‘现代工业的第二次发展浪潮’”可知这是一战期间受到列强经济侵略消除的影响,故选C项;甲午战后,政府放宽设厂限制,与材料所述时间“一战期间”不符,排除A项;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的‘黄金时期’主要原因为外因列强放松经济侵略,排除B项;洋务运动是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的结果,与材料所述“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不符,排除D项。 25.A 【解析】据材料“平民不得私擅购置”“查封各处缫丝厂”可知清朝官员对民族工业设厂经营采取压制措施,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力之一,故选A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而不是材料时间1881年,排除B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始终在夹缝中艰难发展,但“注定必然会失败”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清政府对民族工业的态度,并没有体现民族资本主义的两面性,排除D项。 26.【答案】(1)制度:三省六部制(或三省制)(2分); 评价:分工明确,提高办事效率;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弥补不足,科学决策等。(每点2分,任答两点,共4分) (2)表现:是国家根本大法,建立宪法理论;是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确立三权分立原则;确立人民主权理念;确立了责任内阁制等。(每点2分,任答4点,共8分。言之有理即可) (3)历史意义: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为社会主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提供了宪法保障;为特别行政区的成立提供了法律支持。(每点2分,共6分) 【解析】(1)第一小问制度,据材料一“政事堂”、“中书门下”等信息可知,为三省六部制。第二小问评价,据所学三省六部制的知识可知,分工明确,提高办事效率;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等等。 (2)问表现,从材料中可得知其为根本大法。从所学知识可知,内容上,确立了人民主权、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的原则;影响上,它否定了君主专制,维护了民主共和制度,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3)根据材料三“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等信息可知,此宪法为1982年11月所召开的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的宪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2年宪法的历史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第二,为社会主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提供了宪法保障,第三,为特别行政区的成立提供了法律支持等。 27. 【答案】(1)名称: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2分) 突出特点:地方权力集中于中央;中央权力集中于皇帝手中;君权至上;等级森严。(每点2分,任答两点,共4分) (2)意义:结束了专制王权的统治,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为英国确立新的政体奠定基础;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英国近代化进程。(每点2分,共4分) (3)较好地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确立了联邦制原则,改变了邦联制下的混乱局面;是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宪法,推动美国确立诸多近代政治原则,也为其他国家提供蓝本;有利于美国统一全国市场,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每点2分,任答3点,共6分) 【解析】(1)第一小问制度名称,从图中可以看出,最中心的位置为皇帝,其次向外为中央,再到地方,可以得知该制度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二小问其突出特点从图中可以得出地方要服从于中央,中央要服从于皇帝,皇权至上,等级森严。 (2)从材料中“取代专制王权”“缔造了一种新的体制”等和所学知识可以得知其对政治上的意义是结束专制王权统治,结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新政体奠定基础。政治稳定又会影响到经济文化的发展,所以也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近代化进程。 (3)通过材料信息可以获得联邦宪法调整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结束邦联时期混乱局面。从所学知识可以得知其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28.【答案】(1)具体措施: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成立北约组织等。(每点2分,任答两点,共4分) (2)新变化: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2分) 表现:美国实力相对衰落;俄罗斯,欧盟,日本,中国等国和政治集团影响扩大,成为世界格局的一极;第三世界崛起。(每点2分,任答两点,共4分。) (3)因素:国家利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经济实力等。(每点1分,任答两点,共2分) 【解析】(1)美英等国为抵制“某些共产主义和新纳粹主义国家”采取的具体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有政治上,提出杜鲁门主义,经济上,提出马歇尔计划,军事上,成立北约。 (2)第一小问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得出90年代的新变化是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多极化趋势加强。第二小问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走出低谷的俄罗斯,美国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欧盟的成立,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3)结合所学知识,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可以从国家利益,国家间经济实力对比变化,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等方面回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