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2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福建省长汀连城一中等六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联考历史试题
www.ks5u.com “长汀、连城、上杭、武平、漳平、永定一中”六校联考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半期考 高一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商王遇事都要占卜,占卜的方法是用火在牛胛骨或龟腹甲上烧烤,甲骨的背面便出现裂纹,叫“兆”,然后根据兆纹的形状来断定吉凶。这说明 A. 最高权力尚未高度集中 B. 神权和王权相结合 C. 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 D. 宗教色彩较为浓厚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商王每每遇事都要占卜……根据兆纹的形状来断定吉凶”,说明商王借助神权维护王权,故B符合题意;材科没有反映权力集中与否的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分封制的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材料反映了重视神灵,但没有反映宗教色彩,故D不符合题意。 2.西周的礼仪中常有射箭活动,箭靶上面有各种兽头,天子的是熊头,诸侯的是麋鹿头,大夫的是虎头,士的则是猪头,以显示地位的尊卑。从中可知西周实行 A. 禅让制 B. 宗法制 C. 世袭制 D. 郡县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禅让制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民主推选部落或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排除A;宗法制是按照血缘等级分配政治权力的制度,宗法等级有:天子、诸侯、卿大夫和士,他们贵贱有序,故选B;世袭制就是世袭官位爵位等的制度,排除C;郡县制是秦朝推广的地方管理制度,排除D。 3.汉光武帝时期取士注重四个方面:一为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为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为明达法令,足以决疑;四为刚毅多略,明足以决。材料反映汉代选官制度的特点是 A. 注重门第 B. 多元选拔 C. 公平竞争 D. 德才兼顾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一曰德行高妙,二曰学通行修,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可知,汉朝对选拔官员从四个方面的标准,体现了德才兼顾的特点,故D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注重门第符合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而不是汉朝选官制度的标准,故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四个方面分析选官的标准,这体现了德才兼顾的特点,而不是多元选拔,故B选项错误;题干内容仅仅是选官标准,并没有体现公平竞争的过程,故C选项错误。 4.唐政府要在长安城外开挖一条工程浩大的护城河,中央机构实施该工程的运作程序是 A. 尚书——中书——门下——户部 B. 中书——门下——尚书——工部 C. 中书——门下——尚书——户部 D. 门下——尚书——中书——工部 【答案】B 【解析】 【详解】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门下省掌封驳审议,中书、门下通过的诏敕,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下发六部执行,其中负责工程的是工部。材料中的工程按运作程序应是中书草拟政令,门下审核,最后由尚书传到工部执行,故排除ACD,B符合题意。 5.元代规定,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这说明 A. 地方长官有较大独立性 B. 重视对地方官员的监察 C. 行省权力受到中央节制 D.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答案】C 【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可以看出,元代行省的权力受到中央政府的制约,故选C。行省制度下地方权力较小,故A错误;行省官员不是监察地方官员,故B错误;D是军机处作用。 6.关于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有不同历史记述。根据下表,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出处 记述 清人王昶《军机处题名记》 “雍正七年,青海军事兴,始设军机房……后六年,改名总理处。乾隆二年,诏复名军机处。” 台湾李宗侗《办理军机处略考》 “时西北两路出师征策妄……余以雍正八年春为舍人,中堂已有内外之分,军机房即内中堂办事处也。” A. 军机处设立时间无法考究 B. 历史叙述受政治环境的影响 C. 清人王昶的记述最为准确 D. 军机处最初因军事需要而设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青海军事兴,始设军机房”“时西北两路出师征策妄……余以雍正八年春为舍人,中堂已有内外之分,军机房即内中堂办事处也”可知,雍正皇帝时,为了西北用兵的需要设立了军机房,后改名军机处,故D正确;根据“雍正七年,青海军事兴,始设军机房”可知,雍正七年设立军机处,A错误;B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材料信息不能说明清人王昶的记述最为准确,排除C。 7.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了一篇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方面的历史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错误的是( ) A. 《浅议商朝的政治制度》 B. 《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C. 《论清朝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D. 《论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历史影响》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明太祖时期废除丞相,故清代并无相权,C项论文标题出现史实性错误,故C项符合题意。A项,商朝为我国早期奴隶制国家,建立了一套自上而下的政治制度,论文标题合理,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周武王建立西周后实行分封制,论文标题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隋唐时期确立三省六部制,论文标题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8.清朝咸丰帝将批准《天津条约》作为缓兵之计,英法退兵后他又反悔,反悔的不是降低关税、战争赔款、领事裁判权等损坏国家利益的条款,而是当时国际已经通行的惯例“公使驻京”。这反映出,当时清王朝 A. 统治者思想观念落后 B. 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 C 半殖民地化程度有所加深 D. 维护的天朝体系开始瓦解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反悔的不是……损坏国家利益的条款,而是当时国际已经通行的惯例‘公使驻京’”中可以看出,清政府为了维护“天朝体制”,拒不接受“公使驻京”,反映出清政府统治者思想观念落后,故A项正确;材料“反悔的不是降低关税、战争赔款、领事裁判权等损坏国家利益的条款”说明B项错误;“公使驻京”是符合国际惯例,无法体现“半殖民地化程度有所加深”,故C项排除;材料反映出清政府无法继续坚守“天朝体制”,但没有体现出“开始瓦解”,故D项排除。 【点睛】“反悔的不是……损坏国家利益的条款,而是当时国际已经通行的惯例‘公使驻京’”是关键信息。 9.张德坚《贼情汇纂》记载,东王、北王、翼王上奏天王:“建都天京,兵士日众,宜广积米粮,以充军储而裕国课。弟等细思安徽、江西米粮广有,宜令镇守佐将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天王批道:“胞等所议是也,即潜佐将施行。”这一举措 A. 违背革命的最初设想 B. 体现绝对平均主义思想 C. 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 D. 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答案】A 【解析】 【详解】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确立了“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但是材料中的“照旧交粮纳税”违反了产品均分的圣库制度,违背了革命的最初设想,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反映平均分配土地和产品的信息,故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举措的目的是巩固太平天国政权,与发展资本主义无关,故C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中的举措体现了小农阶级的阶级局限性,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之一,但是材料并未强调这一举措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关系,故D项不符合题意。 10.19世纪末,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代表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普遍要求。这里的“要求”指 A. 实施“以华治华”策略 B. 阻止英国势力独霸中国 C. 满足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 D. 展开对中国长江流域的争夺 【答案】C 【解析】 【详解】19世纪末,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并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正值列强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此时它们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经济侵略,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变成以资本输出为主。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取得了在华开设工厂的特权,正反映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C项符合题意;“以华治华”政策主要是指在《辛丑条约》签订之后,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与材料不符,故A项不符合题意;BD项不是列强的主要诉求,故BD项均不符合题意。 11.《庚子记事》中记载:“若纸烟,若小眼镜,甚至洋伞、洋袜,用者辄置极刑。曾有学生六人仓皇避乱,因身边随带铅笔一支,洋纸一张,途遇团匪搜出,乱刀并下,皆死非命。”这一记载 A. 赞颂义和团视死如归 B. 体现义和团反侵略的决心 C. 是文人诽谤农民阶级 D. 反映了义和团的盲自排外 【答案】D 【解析】 材料中的“曾有学生六人仓皇避乱,因身边随带铅笔一支,洋纸一张,途遇团匪搜出,乱刀并下,皆死非命”,反映的是义和团盲目排斥一切外来事物的表现。故答案为D项。A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这种现象当时确实发生过,C项说法错误,排除。 点睛:义和团运动口号是“扶清灭洋”。面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灭洋”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要求。这一口号的提出反映了当时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已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这个口号具有爱国性质和进步意义,但有一定的盲目性。“灭洋”在当时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的形势下,起到了广泛动员民众参加的作用。但由于是基于感性认识的口号,而不是基于理性认识的经过科学论证的口号,义和团运动排除一切外来事物,因而“灭洋”带有笼统的排外性质。 12.1921年,梁启超在纪念辛亥革命时说:“一面是同盟会人,暗杀咧,起事咧,用秘密手段做了许多壮烈行为;一面是各省咨议局中立宪派的人,请愿咧,弹劾咧,用公开手段做了许多群众运动。这样子闹了好几年,牺牲了许多人的生命财产,直到十年前的今日,机会凑巧。便不约而同地兴起一种大联合运动。”这反映出 A. 梁启超坚决反对民主革命 B. 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 辛亥革命非革命党一己之功 D. 辛亥革命赢得了各阶层人民的支持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能力。辛亥革命在梁启超的眼里是多种阶层的人凑在一起机缘巧合的开展了一场运动,因此组织的松散性和人员的混乱性都是其失败的最终原因。A选项说法错误,梁启超并不反对革命;B选项说法错误,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C选项与题意相符;D选项说法与事实不符,辛亥革命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特点 【名师点睛】辛亥革命失败的诸多原因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革命组织的混乱。很多参与革命的人都是在听说革命这件事之后参与到其中来,各自有自己的利益代表,尤其是其中一些立宪派以及地方官僚投机革命,在革命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会随风倒,叛变革命。这就是辛亥革命在组织上失败的原因。 13.近代四川有一首民谣:“自从光绪二十八年把路办,银子凑了万万千,也有官的商的款,最可怜的庄稼汉,一两粮也出这项钱。要办路因为哪一件?怕的是外国占路权。”与该民谣相关的历史事件 A. 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 加速清朝政府的垮台 C. 促使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 D. 推动国民革命的兴起 【答案】B 【解析】 “光绪二十八年”是1902年,“要办路因为哪一件? 怕的是外国占路权”指的是保路运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四川的保路运动为武昌起义提供了条件,从而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故B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于1851年,故A项错误;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故C项错误;国民革命运动兴起于1924年,故D项错误。 14.近代以来,反对外来侵略、赢得民族独立是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下表中实践与结果的对应,符合史实的是 实践 结果 A 19世纪80年代左宗棠收复新疆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自治区 B 1938年国民政府组织徐州会战 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C 19世纪末掀起的义和团运动 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 D 1895年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得到了清政府的支持,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故C正确。A项,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新疆行省,排除。B项,1938年台儿庄大捷,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排除。D项,1895年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中,清政府并未组织抗击日本侵略,排除。 15.“这是鸦片战争以来在中国民意基础上,中国政府代表第一次对国际条约说了‘不’字。此后,由于新的生产力、新的阶级、新的思想和主义的产生,中国社会在各方面出现了新的积极向上的因素。”材料中“促使中国政府代表第一次对国际条约说了‘不’字”的历史事件是 A. 北伐战争 B. 义和团运动 C. 五四运动 D. 新文化运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中国政府代表第一次对国际条约说了‘不’字。此后,由于新的生产力、新的阶级、新的思想和主义的产”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与之相关的是五四运动的爆发,迫使中国政府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故C项正确;ABD三项与材料中的“对国际条约说了‘不’字”这一信息无关,排除; 16.在一张标注为“大日本陆军总部绘制”的中国湖南某地的地图上,比例尺是五万分之一。每一座山丘、每一个村庄、每一条小路、每一片树林都在图上画的清清楚楚。图上标示日期为“昭和三年”,也就是公历1928年。这说明 A. 日本人想对中国地理开展学术研究 B. 日本人对中国民众的生活很感兴趣 C. 日本陆军总部帮助中国勘测地理 D.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1928年,日本陆军总部绘制非常清晰详细的中国地图,说明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是蓄谋已久的,早就有吞并整个中国的意图,因此D 选项正确。“大日本陆军总部绘制”的中国湖南某地地图明显带有军事目的,并非是对中国地理开展学术研究,也不是对中国民众生活感兴趣和帮助中国勘测地理,其他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17.1934年,有人在描述苏维埃革命根据地的变化时指出:苏维埃根据地出现以前,“农民不知国家为何物,更不知世界上尚有其他国家,今则知之;昔之认为须有皇帝以统治天下,今则认为人民也可以管理国家;昔不知开会为何事,今则不但知之,且可选举委员,当主席”。这表明当时 A. 民主共和已成为时代主流 B. 中共开始重视农民在革命中的作用 C. 当时人们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愿望 D. 苏区农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有了较大提升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材料强调农民的认识变化,即根据地的农民的民主、民族意识大大提高了。故答案为D项。A项,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民主共和已成为时代主流是辛亥革命后,排除;B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在20年代就开始重视农民的作用,排除;C项,依据材料可知,材料主要是强调农民的认识变化,人们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愿望不是材料主旨,排除。 【点睛】表明类选择题是高考中相对稳定的题型,该类选择题主要借用了“表明”或“说明”、“反映”、“旨在”、“体现”一词“相当肯定地显示”的含义。它要求考生获取材料中比较确切的信息,重点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试题的题干部分一般描述历史现象,考生需要根据所学知识,用简洁的语言准确、清楚地概括现象背后的历史结论。一般解题步骤有三步,第一步:概括材料的主体信息;第二步:联系选项,进行“等价转换”。“等价转换”是指第一步概括出的主体信息要与选项完全匹配;第三步:检验其他选项的正确性。 18.20世纪30年代,蒋介石向全国发表广播讲话:“我们的态度只是应战,而不是求战。应战,是应付最后关头,必不得已的办法……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有利于动员全民抗日 B. 全面抗战路线的确定 C. 妥协退让的对日态度 D. 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答案】A 【解析】 材料“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说明了国民党同意全民抗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故A正确;抗战期间国民党执行片面抗战路线,B错误;C不符合材料“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排除;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的正式形成,D错误。 【名师点睛】 本题易误选B,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走的是片面抗战路线,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 19.下表为《申报》中“民族”和“中华民族”词语使用频率变化表 这些变化表明 A. 民族主义生成依赖于大众传媒 B. 国家的统一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C. 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意识提高 D. 民族危机提高了国人民族意识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近代民族革命。从表格中民族一词使用频率不断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后,历次的外敌入侵催化了国人的民族意识,故D项正确。大众传媒不是民族主义生成的主要途径,主要与当时社会局势有关,故排除A项;辛亥革命后,中国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统一,排除B项;C项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材料还未有中华民族的信息,故C项错误。 20.部分抗战歌曲创作时间表 创作时间 抗战歌曲 1931~1935年 《抗战歌》《义勇军进行曲》 1935~1937年 《松花江上》《离家》《上前线》(“流亡三部曲”) 1937~1945年 《大刀进行曲》《长城谣》《游击队歌》《黄河大合唱》《团结就是力量》等 据上表,这些抗战歌曲的创作旨在 A. 宣扬民族英雄的事迹 B. 激发民族抗战的意志 C. 宣传中共的抗日方针 D. 推动国共合作的实现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表格内容和所学内容可知,这些抗战歌曲都体现了对人民抗战意志的激发和鼓舞,故B项符合题意;这些抗战歌曲并不是针对某些人所作,不是宣扬民族英雄的事迹,排除A项;歌曲中没有体现对中共抗日方针的宣传,排除C项;推动国共合作实现的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排除D项。 21.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70年前的1948年12月30日,毛泽东在为新华社撰写的新年献辞中发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号召。当时人民解放战争的形势是:人民解放军 A. 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B. 对国民党军队发动战略反攻 C. 即将取得三大战役全面胜利 D. 发动渡江作战,解放全中国 【答案】C 【解析】 【详解】1948年11月辽沈战役结束,1948年11月到1949年1月是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时间,所以毛泽东在1949年新年献辞中发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号召,当时的形势是三大战役即将胜利,故答案为C。1947年6月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对国民党军队发动战略反攻;1949年4月发动渡江战役,均与题干时间不相符合,故排除ABD。 22.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这三次历史事件推动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对图阴影部分内容,推测正确的是 A. 都建立了统一的民主革命政权 B. 都体现了无产阶级的先进性 C. 都表现了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D. 都具备了反帝反封建的特征 【答案】D 【解析】 【详解】“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而“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本国封建势力和列强的利益,所以推翻这三个政府都有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特征,故D项符合题意;“国民革命”没有建立“统一的民主革命政权”,故A项不符合题意;“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故B项不符合题意;“辛亥革命”时资产阶级没有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故C项不符合题意。 23.此次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来自党派、区域、军队、团体等界别的662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毛泽东在全体会议上致开幕词,指出:“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材料中的这次“会议” A. 曾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 B. 正式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将依法治国写进了宪法 D. 制定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来自党派、区域、军队、团体等界别的662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结合所学,1949 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代表全国人民的意志,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故A正确;1954年宪法正式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999年将依法治国写进了宪法,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954年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来自党派、区域、军队、团体等界别的662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联系所学1949年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史实和意义分析解答。 24.1956年,时任苏联驻华临时代办利哈乔夫在“致苏共中央关于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认为毛泽东的相关论述实际上提出了“中共中央对待民主党派的完全新的和重要的政治路线”。这一论述是指毛泽东提出 A.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D. “另起炉灶”政策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中共中央对待民主党派的完全新的和重要的政治路线”是指“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C正确;“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是解决祖国统一的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外交关系的基本准则,“另起炉灶”政策是我国的外交政策,A、B、D与“民主党派”无关,排除。 【点睛】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1956年”“中共中央对待民主党派的完全新的和重要的政治路线”,联系所学政治协商制度的基本方针分析解答。 25.如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某时期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有关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正确的是 A. 新时期民主制度逐步完善 B.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 “文革”践踏民主法制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以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这些关键信息可以看出是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的召开,当时是在1949年的9月份是为成立新中国而召开的,故选D;材料反映的是1949年的9月份召开的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新时期指1978年改革开放后,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1949年的9月份召开的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966-1976年的“文革”践踏民主法制,B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第一届政协会议,要求学生结合第一届政协会议的内容和影响来分析。 26.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同胞在艺术殿堂中获得认可(如下表),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著名少数民族歌手简表 歌手 民族 歌 手 民族 阿里郎组合 朝鲜族 布仁巴雅尔 蒙古族 乌兰图雅 蒙古族 阿朵 土家族 降央卓玛 藏族 彝人制造 彝族 A. 保障了少数民族的高度自治 B. 推动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 C. 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 D. 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著名少数民族歌手简表”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动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B选项符合题意;少数民族有一定的自治权,高度自治的说法错误,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与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无关,C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繁荣,与社会主义建设高潮无关,D项不符合题意。 27.“这个宪法巩固了我国人民革命的成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政治上、经济上的新胜利……今后在动员和团结全国人民完成国家过渡时期总任务和反对内外敌人的斗争中,我国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将继续发挥它的作用。”该“宪法” A. 标志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新阶段 B. 是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C. 体现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D. 在全国人大五届三次会议上通过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这个宪法巩固了我国人民革命的成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政治上、经济上的新胜利”可知,这部宪法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宪法,即1954年宪法,该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故选C项;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是1956年政治协商会议“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八字方针的提出,排除A项;材料中的宪法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宪法,新时期是指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排除B项;全国人大五届三次会议召开是1980年,排除D项。 28.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与“站起来”、“富起来”对应的标志性事件是 A. 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 B. 新中国成立、文革结束 C. 抗战胜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共七大、中共十二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标志是新中国的成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国人民“富起来”的标志是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争取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我国逐步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故答案为A。文革结束后中国处于徘徊中前进的状态,并未使中国走向富强,B选项排除。抗战胜利并未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民族未实现独立,C选项排除。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未实现民族独立,D选项排除。 29.“文革”结束后,邓小平提倡党政职能部门分开和废除干部任用终身制,并大力支持有能力的年轻干部担任重要的领导职务。邓小平的这些做法 A. 以平反“冤假错案”为出发点 B. 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C. 贯彻落实了“依法治国”方针 D. 以新修订的共和国宪法为依据 【答案】B 【解析】 材料中提到的是有关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是民主政治建设的一大进步。A选项与材料内容无关;B选项符合题意;C选项错在题目与“依法治国”无关;D选项错误,新修订的宪法发生在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之前。 30.2018年10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港珠澳大桥的开通仪式,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澳门和珠海的桥隧工程。港珠澳大桥的顺利完工并通车从根本上反映 A. 中国的桥梁建设领先于世界 B. 香港、澳门和内地的交往频繁 C. 粵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发展迅速 D. “一国两制”的实践推向更大成功 【答案】D 【解析】 【详解】“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澳门和珠海的桥隧工程”,这种连接必然是“一国两制”的实践的结果,故选D项;材料没有说明此大桥的技术含量,排除A项;“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澳门和珠海的桥隧工程”客观上反映了“香港、澳门和内地的交往频繁”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发展迅速”,但都不是“根本上”的反映,排除B、C项。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31.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中枢权力体系及其相应的地方控制体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史记》 材料二 “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成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选自《全球通史》 材料三 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谒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丞相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去探视。隋唐时期的宰相大臣上朝奏事也有座位。但到宋朝,宰相只能站着同皇帝议事。明代自朱元璋起,明文规定“大朝议”须“众官皆跪”。清朝的官僚上朝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备有特别的护膝。 (1)据材料一分析“寡人”指的是谁?涉及他创建的有哪些重要政治制度?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信息?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推行的这一政治制度的历史作用? (3)在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方面,包含着众多的矛盾和问题。试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归纳其中最主要的两大矛盾。由汉到明清,宰相大臣由坐到站再到跪的上朝礼仪变化,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答案】(1)秦始皇。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 (2)信息:秦始皇废分封行郡县。历史作用: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与管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3)矛盾:君权与相权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趋势: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解析】 【详解】(1)由材料“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可判断出“寡人”指的是秦始皇。结合所学,秦始皇建立了一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有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2)由材料“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成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可知,这是秦始皇废除了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加强对全国的控制。关于“作用”,可从对统治集团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影响角度回答。 (3)依据上述三则材料,结合所学,可得出的矛盾有君相矛盾和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依据材料中由汉到明清, 宰相大臣由坐到站再到跑的上朝礼仪变化结合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可知这体现了君权不断强化的趋势。 32.中国的道路自信源于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成功实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历经艰难探索出了革命新道路,但是在一段时间里并没有被党中央认可和重视,反而遭到中央的点名批评。1930年6月9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主张城市中心论的李立三就点名批评了毛泽东。他说:“在全国军事会议中发现了妨碍红军发展的两种障碍:一是苏维埃区域的保守观念,一是红军狭隘的游击战略。最明显的是四军毛泽东同志,他有整个的路线,他的路线完全与中央不同。” ——刘宝东《从城市到乡村——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及意义》 材料二 毛泽东发现农民们可以动员起来,甚至能够夺取城市,但是不能够同国民军打仗。因此,毛找到了信心,认为中共是能够生存和发展下去的,只要在一个地区内有人力和粮食支持战斗,发展自己的武装力量。1931年以毛为主席的“江西苏维埃共和国”就成了这一努力的榜样。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大革命失败后,关于中国革命的道路党内出现了怎样的不同观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为实现“生存和发展”实践举措,简评其对中国近代革命的深远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中国革命道路成功的基本经验。 【答案】(1)观点: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李:城市中心论 (2)举措:开展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影响: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3)经验: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实现了道路创新;中共的正确领导。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历经艰难探索出了革命新道路”“主张城市中心论的李立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这是由南昌起义等城市起义的相继失败以及中国的国情决定的;李立三则主张城市中心论,这是由苏联城市暴动的成功经验、共产国际的指示和马列主义的经典论述决定的。 (2)毛泽东为实现“生存和发展”实践举措即为工农武装割据的具体内容,包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结合起来。对中国近代革命的深远影响可结合所学知识,从促进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方面展开分析。 (3)关于中国革命道路成功的基本经验,由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来看,要尊重中国国情,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 33.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共同纲领》内容摘要 第一章 总纲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第二章 政权机关 第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 国家最高政权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人民政府为行使国家政权的最高机关。 第六章 民族政策 第五十一条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 材料二 从形式上看,1982年宪法是在修改1978年宪法的基础上形成的;但从实质上看,1982年宪法是在“否定”1978年宪法基础上形成的。因为,1982年宪法虽改自1978年宪法,但是它所继承和发展的不是1978年宪法的基本原则,而是1954年宪法的基本原则。 ——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年来,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现行宪法序言明确规定:“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宪法确定一切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公民个人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还提出要发展包括协商民主和基层民主在内的民主形式。宪法进一步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根据“一国两制”方针规定了特别行政区制度。宪法规定“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明确指出了“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 ——据许安标《宪法及宪法相关法解读》 (1)据材料一概括《共同纲领》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地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1982年宪法继承和发展的“基本原则”,并概括1982年宪法颁布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概括“现行宪法”所体现的基本精神,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主要趋势。 【答案】(1)内容:规定了国家的性质、政权组织形式和基本方针、政策。地位:是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纲领;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2)原则:人民民主原则;社会主义原则。意义:它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成为中国在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每点1分) (3)基本精神: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坚持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 趋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 【解析】 【详解】(1)关于“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国家最高政权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经济政策”“文化教育政策”“民族政策”可概括得出:规定了国家的性质、政权组织形式和基本方针、政策。关于“地位”,根据《共同纲领》的主要内容 ,可得知它是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纲领,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 (2)从材料“是1954年宪法的基本原则”可知,1982年宪法继承和发展的“基本原则”是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由材料“它所继承和发展的不是……是1954年宪法的基本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2年宪法的意义可以从宪法的地位、作用和影响等方面说明。 (3)关于“基本精神”,由材料“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可得出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由材料“宪法确定……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可得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由材料“进一步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根据一国两制方针规定了特别行政区制度”可得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由材料“明确指出了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可得出坚持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关于“趋势”,从《共同纲领》起到临时宪法作用、1954年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1982 年宪法是我国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和完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