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地中海沿岸的文明——古代希腊和罗马作业
通史检测(九) 地中海沿岸的文明——古代希腊和罗马 (时间:45分钟 分值:8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9届高三·恩施调研)雅典军主帅特米斯托克里斯有句名言:“只要雅典人拥有200只满载海军的船只,那就是有城邦。”这表明“城”与“邦”可以分离,“城”毁而“邦”却仍然存在,并发挥作用。这句话反映了( ) A.航海业发达推动了城邦迁徙 B.雅典军人以保护城邦为己任 C.公民集体是希腊城邦的核心 D.公民个体完全服从城邦利益 解析:选C 材料中“‘城’与‘邦’可以分离,‘城’毁而‘邦’却仍然存在”,结合“只要雅典人拥有200只满载海军的船只,那就是有城邦”可知,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只要有公民群体的存在,雅典的城邦就可以延续发展,故C项正确;A、B、D三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 2.据普鲁塔克所记,有七十个以上的希腊文明的中心城市,都是亚历山大在他十二年的征战中建立的。希腊的神庙、剧场、艺术、文学和商业,以及希腊的殖民者早已遍布于帝国各处,希腊科学和语文的胜利,比之马其顿方阵的成功更为持久。这说明了( ) A.亚历山大在文化政策上是个失败者 B.希腊城邦几乎征服了马其顿帝国全境 C.文化上落后的蛮族不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帝国 D.马其顿帝国的扩张有利于希腊文明的扩散 解析:选D 材料体现了随着亚历山大的征战,希腊文明的中心城市得以建立,并传播了希腊文明,这不能说明亚历山大在文化政策上是个失败者,故A项错误;根据史实,马其顿征服了希腊,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马其顿尽管征服了希腊,但并没有毁灭希腊文化,相反保留并发扬了希腊文明,C项与题意不符;由材料“希腊的神庙、剧场、艺术、文学和商业,以及希腊的殖民者早已遍布于帝国各处”可知马其顿帝国的扩张有利于希腊文明的扩散,故D项正确。 3.在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绝大多数职官都由抽签产生,并实行集体任职制度,如议事会议员有500人,陪审法庭的陪审员更达6 000之众。这些制度的推行( ) A.体现了直接民主特征 B.打破了贵族的政治垄断 C.扩大了公民权的范围 D.确保了施政的公正平等 解析:选A 由材料“职官都由抽签产生”“集体任职制度”“陪审员更达6 000之众” 可知雅典的民主制度是直接民主,故A项正确;梭伦改革打破了贵族的政治垄断,故B项错误;由材料中抽签选举、集体任职可知材料强调的是雅典直接民主的特征,而非公民权的范围,故C项错误;雅典民主政治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并未实现公正平等,故D项错误。 4.罗马史学家普鲁塔克在评价雅典的政治时提道:“判处陶片放逐并不是对卑鄙行为的惩罚,表面上这是对威望和权势过高的人一种凌辱和贬抑的办法,但实际上这只是散发嫉妒仇恨情绪的一种温和的手段”。这说明古代雅典的民主( ) A.缺乏权力之间的制约平衡 B.忽视了公民的基本权利 C.容易受到非理性因素影响 D.民主程序存在重大缺陷 解析:选C 陶片放逐法是维护雅典民主政治的有力武器,是直接民主的机构体现,体现了公民对官员的监督和民主,并未牵涉机构内部的不同权力制约,故A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陶片放逐法是对公民民主权利的尊重,故B项错误;根据题目中“实际上这只是散发嫉妒仇恨情绪的一种温和的手段”得出陶片放逐法容易受到非理性因素的影响,故C项正确;D项表述与题目中“实际上这只是散发嫉妒仇恨情绪的一种温和的手段” 不符。 5.罗马帝国建立后,不断加紧对外扩张,建立了三十多个海外行省。伴随版图的拓展,帝国对行省上层阶级大量授予公民权。一些希腊人,主要是城市中的社会上层,也通过书面申请或他人举荐等方式从皇帝那里谋求官职或包括罗马公民权在内的民事权利。这主要说明了( ) A.帝国境内不存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 B.罗马公民权成为特权和荣誉 C.帝国内的民族认同是迫于皇帝的权威 D.罗马法体系系统化和法典化 解析:选B 罗马帝国建立于公元前27年,公元212年,到罗马帝国皇帝卡拉卡拉时帝国境内才不存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帝国对行省上层阶级大量授予公民权”“城市中的社会上层,也通过书面申请或他人举荐等方式从皇帝那里谋求官职或包括罗马公民权在内的民事权利”,说明授予公民权作为帝国笼络社会上层的手段,也是社会上层彰显自己身份的途径和荣誉的象征,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公民权问题,并未涉及民族认同的问题,故C项错误;罗马法体系系统化和法典化要等到公元6世纪查士丁尼统治时期《民法大全》的出现,故D项错误。 6.罗马法规定,房屋最高不得超过70尺,以防倒塌对邻居造成损害或影响邻居的阳光,之后又降为60尺,并规定房屋所有人对房屋有修理的义务,毁坏的应重新建造。这表明在古罗马( ) A.个人财产不受保护 B.注重维护公众利益 C.法律制度并不健全 D.维护奴隶主的权益 解析:选B 据材料“以防倒塌对邻居造成损害或影响邻居的阳光”、“并规定房屋所有人对房屋有修理的义务,毁坏的应重新建造”可知材料主旨是注重维护公众利益,故A项错误,B项正确;材料说的罗马法的具体条文,不是法律制度,故C项错误;罗马法维护奴隶主的权益,但材料中没有相关的信息,故D项错误。 7.在《查士丁尼民法大全》里,妇女的地位有所提高,《查士丁尼法学总论》中也清晰地表达了奴隶制违背自然法的观点。材料表明罗马法中( ) A.追求人的政治平等 B.理性精神逐渐丰富 C.女权得到有效伸张 D.强调天赋人权原则 解析:选B 罗马帝国是奴隶社会,并没有追求人的政治平等,尤其是对妇女和奴隶而言,故A项错误;尽管在实际上妇女和奴隶并不能享有平等的权利,但是此时的法律已经在思考其存在的合理性,并在实践中对妇女的地位予以提升,故B项正确;材料仅提到了法律规定中妇女的地位有所提高,并不等于女权得到有效伸张,故C项错误;罗马帝国时期尚未出现天赋人权的原则,故D项错误。 8.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说:“没有法律的国家犹如缺失头脑的人体。执政官司掌法律之执行,法官照看法律之解释。总而言之,我们遵守法律,是因为法律赋予我们自由。”据此可知,当时罗马( ) A.坚持法律至上原则 B.公民缺乏充分民主 C.自由失去法律保障 D.法律可随意被解释 解析:选A 西塞罗的言论意在强调罗马法的重要地位,这说明在当时的古罗马共和国,还是注重法律的地位与作用的,故A项正确。 9.古希腊一些学者认为,城邦起源于人的“自保的要求”,正义、美德应该属于所有的人,法律和道德只有对人有好处时才能存在,才是真理。他们还认为,法律不是自然存在的,是人为产生的,是由僭主制定的,法律的强制性违背了人的自然天性。这些学者( ) A.肯定了人的重要性 B.重在论述法律制定应符合人的天性 C.阐述了社会契约论 D.正确分析了城邦制起源的历史原因 解析:选A 根据题干材料中“正义、美德应该属于所有的人,法律和道德只有对人有好处时才能存在,才是真理”“法律的强制性违背了人的自然天性”等信息可知,这些学者强调人的核心地位,故选A项,B项错误;社会契约论是启蒙运动时期提出的,C项错误;材料只是从人的要求的角度讨论了城邦的起源,D项错误。 10.(2019届高三·秦皇岛摸底)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只有真正地认识了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这说明他( ) A.强调个体的感受和自由 B.研究的重点是社会秩序 C.注重人的理性和价值 D.主张人的品德高于一切 解析:选C 在古希腊哲学家中强调个体感受的是智者学派而非苏格拉底,后者强调更多的是个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不难看出,苏格拉底在这里强调的重点是认识自我而非社会秩序,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苏格拉底的研究非常注重人的理性和价值,故C项正确;苏格拉底在材料中强调的只是一种条件性关系而并没有主张人的品德高于一切,故D项错误。 11.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说:“对于美德,我们仅止于认识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努力培养它、运用它,或是采取种种方法,以使我们成为良善之人。”又强调“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他这样说是因为( ) A.民主政体下希腊人不受法律约束 B.古代希腊人没有任何法律观念 C.智者学派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 D.智者学派忽视了社会道德建设 解析:选D 智者学派强调人的作用和主观感受,但忽视道德建设,从而容易导致社会动荡,亚里士多德针对这种现象提出培养美德,并注重社会的法律、秩序,故D项正确;A、B、C三项不符合题意。 12.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可以用以思考推理的灵魂的理性部分,另一个是用以感觉到爱、饿、渴等物欲之骚动的心灵的无理性部分。灵魂中的这两种品质决定人既是“自己的主人”,又是“自己的奴隶”。这反映出古典人文主义强调( ) A.确立城邦正义的道德标准 B.运用感性力量控制人的欲望 C.通过教化提高公民的素养 D.追求节制适度的幸福生活 解析:选D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柏拉图一方面强调理性思考的作用,另一方面又充分顾及个人的物欲,这很明显是在追求一种节制适度的幸福生活,故选D项。柏拉图的“灵魂论”与城邦正义没有直接关系,A项错误;“用以思考推理的灵魂的理性部分”指的是理性而非感性力量,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教化”,C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2019届高三·张家口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老子是中国法律思想史上第一个提出“道法自然”的自然法观点的人。他认为统治者只有顺应自然,按照自然法则办事,才符合“道”的精神。与老子“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法律思想相适应的是老子的理想国思想,在老子看来,理想的社会应是实行“无为而治”的一种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社会,在这种理想国里,虽有圣人、侯王、贵族等统治阶级和平民百姓等被统治阶级,但却没有矛盾和斗争,虽有军队和法令,但却都不发挥实际作用。这是一种否定一切人定法的复古倒退的社会历史观和价值取向。 材料二 古希腊斯多亚学派阐述了他们的“顺从自然而生活”的伦理学观点,其中蕴含了丰富的自然法思想。斯多亚学派的重要贡献在于,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基于人的不平等的正义的法律观发展为“人类基本平等”的正义的法律观,认为自然法的实质就是宇宙的理性,这种宇宙的理性乃是法律和正义的基础。……古罗马自然法学家西塞罗明确指出不符合自然法的人定法是无效的。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尹良海《“道”与“自然法”—— 中西古代自然法思想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东西方自然法的含义并分析导致其不同的原因。(15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东西方自然法思想在历史上的影响。 (10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老子“认为统治者只有顺应自然”、“理想的社会应是实行‘无为而治’”,可见他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据材料一“有圣人、侯王、贵族等统治阶级和平民百姓等被统治阶级”、“虽有军队和法令,但却都不发挥实际作用”,可知维护等级差别,否定人定法,据材料二西方自然法“‘顺从自然而生活’的伦理学观点”,可知主张顺从自然而生活;据材料二“发展为‘人类基本平等’的正义的法律观”,可知主张人类彼此平等;据材料二“理性乃是法律和正义的基础”“不符合自然法的人定法是无效的”,可知崇尚正义,人定法要符合自然法。第二小问,老子思想形成的原因从春秋时期政治上的礼崩乐坏、经济上小农经济的逐步发展等方面分析。西方自然法形成的原因从古希腊和古罗马商品经济的发展、人文主义精神的兴起等方面分析。第(2)问,老子的自然法思想当时看,促进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辩证看待对后世的影响,一方面“无为而治”的思想有利于王朝初期社会的重建,但另一方面否定法定法律和道德的作用,因此未能成为一种主流法律思想。西方自然法思想当时看,推动人文主义精神的传播;同时也促进后世西方法学的发展。 答案:(1)含义:老子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维护等级差别,否定人定法;西方主张顺从自然而生活,人类彼此平等,崇尚正义,人定法要符合自然法。 原因: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农耕经济逐步发展,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诸侯混战,社会动荡;古希腊和古罗马处于奴隶社会,商品经济得到发展,人们平等意识增强,人文精神产生并发展。 (2)影响:古代东方自然法思想促进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丰富了古代中国思想的内涵,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无为而治” 的思想在汉初和唐初都起过安定社会的良好作用;但由于它否定法定法律和道德的作用,在封建社会中未能成为一种主流法律思想。 古代西方的自然法思想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在西方社会的法律传统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促进西方法学的发展贡献巨大。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司马迁《史记·商君书》 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也,纷纷则易使也,信可以守战也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 (宋代)别有一种文化形态崛起,这就是在熙熙攘攘的商市生活以及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成长起来的野俗而生动的市民文化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顾准《希腊城邦制度》 (希腊)在海外贸易和工商业比较发达的城邦,新兴工商业者阶层追求民主权利的渴望更加强烈 围绕材料,结合中外古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写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12分) 解析:分析材料信息可确定论题为经济发展推动政治变革,经济发展促进文化繁荣,经济发展促进思想解放等;结合中外各相关史实对论题进行论述,论述时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简明扼要。 答案:示例一:论题:经济发展推动政治变革。 阐述: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社会经济得到极大发展。新兴地主阶级不断要求获得政治权利,进行社会变革。秦国推行商鞅变法,壮大了经济实力,推行军功制、郡县制,基本上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古代希腊,工商业和海外贸易发达,造就了雅典新兴的工商业者阶层。新兴工商业者不满贵族统治,要求进行社会变革。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制的基石,克利斯提尼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起来,伯利克里执政时代是希腊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雅典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了深刻的积极影响。 示例二:论题:经济发展促进文化繁荣。 阐述: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市民文化昌盛,如勾栏瓦舍、宋词、话本小说等。 古代希腊,工商业和海外贸易发达,哲学成就突出。智者学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苏格拉底提出“ 美德即知识”“认识你自己”,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古代希腊在建筑、戏剧等方面也取得了突出成就。 示例三:论题:经济发展推动思想的解放。 阐述: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土地私有制确立,小农经济逐渐形成,社会出现剧烈变化,推动“百家争鸣”局面出现。不同派别和阶层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变革发表不同的观点,形成了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古代希腊,工商业和海外贸易发达,哲学成就突出。普罗泰格拉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使人开始从神灵和自然的控制下觉醒,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