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第18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学案(江苏专用)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名称 背景(条件、原因) 主要内容 对社会制度的影响 商鞅 变法 社会巨变;秦国求强;商鞅其人 ①经济:废井田,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②政治:严格什伍户籍制,实行连坐法;普遍推行县制;制定秦律。 ③军事: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 ④文化旧俗:“燔诗书而明法令”;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 确立了封建制度,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孝文帝改革 黄河流域统一;社会矛盾激化;冯太后学习汉族文化的推动作用 ①前期:整顿吏治、推行均田制、设立三长制、推行新的租调制。 ②后期:迁都洛阳、移风易俗 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王安石变法 社会危机;庆历新政 ①富国: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等。 ②强兵: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和设军器监。 ③取士: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唯才用人 使北宋的国力得到增强,积弱局面有所改观,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封建统治 俄国 农奴制 改革 农奴制危机;克里米亚战争 ①农民获得人身自由权。 ②农民通过赎买获得份地,但付清赎金之前须负担一些临时义务。 ③加强了村社制度,加强对农民的管理 废除了农奴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促进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但也保留了农奴制的一些残余 明治 维新 社会基础;统治危机;民族危机;倒幕战争 ①政治上废除旧体制。 ②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③文化上倡导文明开化。 ④军事上建立了一支近代化的军队 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获得了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整,成为亚洲强国,但没有彻底根除封建残余势力 戊戌 变法 民族危机;经济基础;阶级基础;思想基础 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但并未涉及维新派要求的开国会、设议院的主张 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为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蓬勃兴起开辟了道路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类别1 类别2 人物 主要贡献 历史地位 共性(业绩、 精神) 古代帝王 政治家 秦始皇 首次统一中国;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千古一帝 统一国家,开创制度,维护主权 康熙 巩固统一、维护主权 康熙大帝 东西方的先哲 思想家 孔子 开创儒家学派;思想 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关注人类的命运和时代需求 柏拉图 (1)政治:反对民主,主张实行寡头政治;著有《理想国》 (2)哲学:理念论 (3)教育:创办柏拉图学园——阿卡德米学园 (1)其哲学著作是西方文化的奠基之作。 (2)对近代西方思想也有深远影响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 出人物 革命家 华盛顿 领导独立战争,主持制定宪法,首任美国总统 美国国父 资产阶级革命家 拿破仑 维护大革命成果,传播革命精神,颁布《法典》 军事天才 “亚洲觉醒”的先驱 革命家 孙中山 领导辛亥革命,维护民主共和,推动国民革命 国父;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近代民族国家的缔造者,本国人民的精神领袖 甘地 领导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印度“圣雄” 无产阶级革命家 革命家 马克思 创立马克思主义,领导国际工人运动 马克思主义创立者,无产阶级革命导师 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列宁 领导十月革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无产阶级革命导师 毛泽东 缔造新中国,建立社会 新中国的缔造者 主义制度,探索建设社会主义 邓小平 领导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 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杰出的 科学家 科学家 詹天佑 主持勘测、设计和修建了京张铁路,它是中国人自己建成的第一条铁路 1913年之后,主持全国铁路技术工作,修成粤汉铁路部分路段 一生致力于祖国的铁路建设事业,为维护国家铁路权益与列强斗争 詹天佑是我国近代杰出的铁路工程师,他主持修筑的京张铁路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他被称为“中国铁路工程之父” 勇于探索实践,无私奉献,献身科学的精神 牛顿 创建了经典力学的理论体系,在光学、数学、天文学研究方面也有划时代的发明和发现 是经典力学的建立者,是近代科学之父 第18讲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考试说明 命题角度 备考指导 1.商鞅变法 1.注意改革的内容,从政治、经济、军事及思想文化等方面分类整合;根据不同的时代背景,分析改革的内容、特点及影响的差异 2.注意选择改革的一两个方面,利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分析理解每一次改革的特点及影响 2.北魏孝文帝改革 (2017·江苏单科,24A) 3.王安石变法 (2019·江苏单科,24A) 4.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2016·江苏单科,24A) 5.明治维新 (2015·江苏单科,24A) 6.戊戌变法 (2018·江苏单科,24A) 考点一 商鞅变法 1.背景 (1)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井田制瓦解和宗法分封制的崩溃,社会处于转型期。 (2)春秋时期的改革针对经济基础,承认土地私有化;战国时期的改革针对上层建筑,废除世卿世禄制度。 (3)秦国相对落后,秦孝公坚决支持商鞅变法。 (4)富国强兵是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 2.内容 (1)军事: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奖励军功,编制什伍组织。 (2)经济: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3)政治: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燔诗书而明法令”;制定秦律。 (4)风俗:塞私门之请;推行分异令,强制推行小家庭。 3.性质:地主阶级封建制改革。 4.评价 (1)积极:推动了秦国社会的发展,促进富国强兵,而且推动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转型,为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国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消极: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加重对人民的剥削,激化了阶级矛盾。 考点二 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 (1)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北方多年来分裂混乱的政治局面。 (2)北魏面临危机:经济落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激化。 (3)掌握实权的冯太后和孝文帝积极推动北魏改革。 2.措施 (1)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 (2)实行三长制,加强中央集权。 (3)整顿吏治。 (4)迁都洛阳。 (5)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促进鲜卑族的封建化。 3.性质 少数民族学习中原先进文化,促进自身封建化的改革。 4.评价 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促进了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为隋唐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考点三 王安石变法 1.背景 (1)北宋中期,出现“三冗”(冗官、冗兵、冗费)“两积”(积贫、积弱)现象,阶级矛盾尖锐,边境危机严重。 (2)庆历新政失败,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 2.措施 (1)理财措施:实行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等,减轻了农民的负担,限制了大地主和高利贷者;增加了国家的收入。 (2)整顿军队:实行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等,节省了军费开支,使军队战斗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3)改革科举:专考经义策论,为变法造就人才;改革选官制度,克服恩荫泛滥的弊病。 3.性质 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4.评价 (1)取得一定成效,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2)变法的局限性:由于用人不当,出现新法危害百姓的现象。 (3)新法的变质:成为党争和聚敛钱财的工具,变法的精神被改变。 考点四 俄国农奴制改革 1.背景 (1)农奴制的存在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激化了阶级矛盾。 (2)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暴露了俄国农奴制的落后。 (3)十二月党人和知识分子群体要求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 2.内容 (1)“二一九法令”: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农奴得到一块须高价赎买的份地;农民仍受“村社”的管理。 (2)司法改革和地方自治,促进俄国司法体系和地方行政体系的近代化。 3.评价 (1)进步性: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促进了俄国工业革命。 (2)局限性:采用自上而下的形式,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矛盾依然尖锐。 (3)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 考点五 日本的明治维新 1.背景 (1)国内危机:幕府专制、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导致阶级矛盾尖锐。 (2)民族危机:黑船来航,民族危机加深。 (3)独立改革派的形成:武装倒幕的成功;成立明治新政府。 2.措施 (1)政治:废藩置县;四民平等,加强中央集权;建立近代天皇体制。 (2)经济: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3)文化:推行文明开化,建立近代教育体制;社会习俗推进西化。 (4)军事:建立现代化军队并辅以武士道教育。 3.评价 (1)进步性:逐渐摆脱不平等条约,成为亚洲的强国;为邻国提供重要的启迪和经验。 (2)局限性:自上而下的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考点六 戊戌变法 1.背景 (1)民族危机:甲午战争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激发了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 (2)经济根源与阶级基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3)思想基础:西方近代思想的传入;早期维新思想的直接影响。 (4)维新派的准备:创办学堂,聚徒讲学;著书立说,力倡维新;公车上书,恳请变法;创办报刊,传播维新;成立团体,组织力量;展开论战,挑战顽固势力。 2.内容 (1)政治:允许官绅士民参政,精简机构等。 (2)经济:鼓励发展农工商业等。 (3)军事:改革军制,精练陆海军,按新法练兵。 (4)文化教育:促进西学传播,废除八股。 3.结果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势力发动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4.评价 (1)性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具有进步意义。 (2)政治上: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具有爱国性。 (3)思想上: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具有启蒙性。 (4)社会生活上:开创了新的时代风气、社会舆论和思想观念。 一、关于中国古代改革特点及其规律性认识 (1)特点 ①从政治角度看:商鞅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都涉及政治制度改革。商鞅变法更侧重于制度的重建,如废分封,推行县制,其实质是加强中央集权;而北魏孝文帝改革更侧重于接受汉族先进政治制度,整顿吏治,制定官吏俸禄制和考核制度,任用汉族地主为官,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王安石变法很少涉及政治制度变革,这是时代背景所决定的。 ②从经济角度看:三次改革都涉及经济举措。商鞅变法涉及土地制度、农业、商业政策以及经济衡量计算单位等,本质上反映了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特点,有助于政治统一;北魏孝文帝改革也涉及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体现了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先进耕作方式的特征;而王安石变法从富国角度出发,改革赋役制度,重视农业,兴办水利工程,加强市场流通管理等,目的是限制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缓和农民阶级与封建国家的矛盾,以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 ③从军事角度看: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都进行了军事改革,商鞅变法军事改革本质目的是为了强兵,以达到称霸天下的目的;王安石变法军事改革虽然也是为了强兵,但更侧重于防范人民的反抗和抵御少数民族的进攻。 ④从思想文化及生活习俗方面看,三次改革都有所涉及。商鞅变法“燔诗书而明法令”,强调加强思想控制;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是汉化政策的体现;王安石变法对教育进行改革,从科举制度入手,达到整顿吏治的目的。 (2)规律性认识 王朝初期改革容易成功,王朝中后期改革大多失败。这主要是因为: ①王朝初期,新王朝建立决定了统治阶级必须恢复并发展经济,部分调整生产关系,这为新王朝的改革减少了阻力;统治者能吸取前代灭亡教训,大力调整统治政策,这种改革符合当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政治集团的共同要求;多有强大的王权作保障。 ②王朝中后期:统治阶级内部保守势力强大,既得利益者不愿改革;在维护封建制度的前提下进行某些政策调整和利益再分配的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顽强抵抗。 【考题1】 (2017·江苏单科,24A)中华文明多元并存,各族文化相互交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北魏孝文帝改革,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主要内容,概括指出“胡乐、胡舞”等所反映的现象。 (2)据材料概括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从官制变革、迁都问题和风俗习惯等角度来组织答案;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中“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的信息,可知胡乐、胡舞的出现是汉族学习少数民族的结果。第(2)问,从方式上看,此时民族融合的手段有民间交往、战争交往、统治者变革政策等,由此可得出特点之一是方式多样。然后结合其内容,可知以汉化为主,同时也体现出相互学习的特点。第(3)问,从民族关系、经济发展和政治现状的变化等角度来组织答案。 答案 (1)内容:迁都洛阳;变制度(改官制);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通婚姻;改籍贯。 现象:汉族向少数民族学习。 (2)特点:汉化为主;相互学习;方式多样。 (3)作用:促进民族融合;有利于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为隋唐时期重新统一奠定基础。 二、关于重大改革的原因、背景及其结果的分析 1.改革的一般原因 (1)旧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建立新的生产关系的需要。如商鞅变法,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大化改新、明治维新等。 (2)缓解社会危机,巩固统治的需要(抑制土地兼并,增加政府收入,实现富国强兵,缓和阶级矛盾,缓和民族关系等)。如雅典梭伦改革,王安石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 (3)吸收其他民族的特长。少数民族为吸收汉族的先进制度和文化,加速本民族封建化进程的需要,如北魏孝文帝改革。也有汉族吸收少数民族特长的改革,如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4)达到特定目的的改革。如管仲改革(实现富国强兵),欧洲宗教改革(适应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罗斯福新政(应对经济危机的需要)。 2.归纳“改革背景”的一般方法 (1)社会发展趋势:经济条件——根本原因。 (2)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原因。 (3)社会危机:内忧(财政危机、三大矛盾导致政治危机)外患(民族危机)——必要条件。 (4)改革力量:阶级条件——组织条件。 (5)改革及支持者的革新意识:思想条件——主观条件。 (6)外部因素:催化剂、导火线——直接原因。 3.如何评定“改革的结果” 一场改革的成败与否,不能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要看这一改革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否得到维持。注意改革的成功与否有两个主要标志:一是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断。即改革达 到了预期目标,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不管改革者处境怎样,都能继续下去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 【考题2】 (2019·江苏单科,24A)清末民国时期,中国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学界和政界纷纷讨论王安石变法。梁启超和孙中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两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元祐以降,指凡公(王安石)所变之法,皆曰“恶法”,其为意气偏激,固无待言……吾常谓天下有绝对的恶政治,而无绝对的良政治。苟其施政之本意,而在于谋国利民福,殆可谓之“良”也已。 ——梁启超《王安石传》 材料二 “王安石所行的新法,都是民生主义的事实。”(《孙中山全集》)……清末民国时期,很多学界政界人士积极主张学习西方,但很快发现西方文化也存在巨大问题与缺陷,需要在中华文化中寻找智慧加以补充改进。 ——姜锡东、周一星《略论王安石变法的现代影响》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梁启超与前人对王安石变法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 (2)王安石新法中“民生主义的事实”历历可知。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免役法为例,指出王安石是如何进行政策设计的,并说明其积极效果。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民国时期学界和政界关注王安石变法的主客观原因。 答案 (1)态度:梁启超褒;前人贬。原因:梁启超强调王安石变法的善良本意(谋求国利民福);前人意气用事,认识偏激。 (2)政策设计:政府收取免役钱;募人充役。积极效果: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有利于发展生产。 (3)主观原因: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变革依据。客观原因:近代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革。 三、对中外改革及成败的规律性认识 1.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 2.改革必然会因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会一帆风顺,这就需要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3.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能否成功的根本原因。 4.分析改革成败具体原因要看改革派与保守派双方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去分析。 5.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适合国情的改革之路。 【考题3】 (2016·江苏单科,24A)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它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们有理由推断,农民对解放宣言会无比感激,无比高兴。可实际上,宣言在农民中间引起的与其说是欣喜,不如说是失望。要理解这一奇特的事实,我们就必须努力置身于农民的立场来看待这个问题。有一点我们必须注意到,所有那些含含糊糊、激情洋溢的有关自由劳动、人类尊严、民族进步一类的言辞,落到俄国农民耳朵里,犹如雨滴砸在花岗岩上一般。他想要的不过是一座可以住的房子,有食物吃,有钱买衣服穿而已。 ——摘编自华莱士《俄国》 材料二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逼迫沙皇政府展望未来并加快现代化的步伐,因为如若不然,俄国就会永远不再是一个强国。但是,沙皇政府则怀旧地回顾过去,希望改革能巩固俄国而无须削弱独裁统治。政府对待贵族的态度反映了它最重要的艰难选择:一方面,想要实施现代化的欲望促使它有时候采取与其需要相反的行动,例如,解放农奴。另一方面,想要保持独裁专制制度和社会稳定性的愿望,又促使沙皇把贵族作为传统的基础来依靠。 ——摘编自莫斯《俄国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民”对“解放宣言”不满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国农奴制改革具有保守倾向的原因。 (3)据上述材料,总结俄国农奴制改革“怀旧”保守致使改革不彻底的教训。 答案 (1)原因:农民缴纳高额赎金;地主割占好地;农民仍受村社限制(管理);农民的要求未得到满足。 (2)原因:自上而下的改革(沙皇主持改革);专制制度影响;维护贵族利益。 (3)教训:改革要关注人民利益;改革要摆脱旧势力束缚;改革要有展望未来敢于进取的勇气。 1.(2019·江苏盐城高三期中)商鞅史称“战国铁相”,他在秦国推行的变法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鞅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怎样估计也不会过高。秦国率先推行县制,按地区划分国民,加强了中央集权,使国家公共权力直接控制到基层社会的每一个人。秦统一后将秦国的制度推向了全国,建立了统一的、具有东方特色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简言之,商鞅变法使国家形态走向成熟,对统一国家和中华民族具有长远影响。 ——摘编自任世江《通过商鞅变法让学生接触思辨》 材料二 从商鞅变法开始,秦人就彻底抛弃了“王德”,凡事只要能获利就算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去做。所有人都只为利益而奔波,都以奴役他人作为自己的幸福观。战争又使秦国劳动力丧失,粮价上涨,当时的粮价已经高出魏国几乎六十倍。 ——摘编自陈雨露、杨忠恕《中国是部金融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从哪一方面肯定了商鞅变法?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中“使国家形态走向成熟”的具体措施。 (2)据材料二,指出作者评价变法的视角及理由。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在评价历史上的改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 (1)方面:制度建设。 措施:废分封,行县制;改革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 (2)视角:人性发展(道德)。 理由:变法使秦民轻义重利、缺乏诚信,民众生活艰难。 (3)问题:多角度评价,防止片面化;论从史出,杜绝虚无化。 2.(2019·江苏南京、盐城二模)农村改革是明治维新的重要内容。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1870年统治日本的任何政府,不管是什么性质,都将必定发现不得不处理乡村问题,因为乡村是最大的税收来源,是明治政府统治的大多数人的家园。 材料二 于1873年7月28日颁布的地租改正法,强调了天皇“人民平等承担税负、不加歧视征收租税”的意愿。然而,该法的实际规定显示了它对政府自身财政利益的关注,远远大于对任何税赋平等原则的关注。在它的规定下,标准的租税用现金支付,并给国家带来既定数额的收入。此外,它也是农业和农业生产者所可能承受的方式,尤其因为新法驱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的农民出卖农作物换取现金。这是一项他们中很多人都缺乏技能的作业,这就导致了地税改革的一个副作用:财务失败致使佃农和失地的农民增加。另一个副作用是恼人的所有权问题——由于地契的发放方式——不但是以有利于平民不利于武士的方式,而且是以有利于地主而不利于自耕农的方式解决的。 ——以上材料摘编自[英]威廉·比斯利《明治维新》 完成下列要求: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中明治政府处理乡村问题的措施。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治政府地租改正法的影响,并从近代化的视角,指出其直接目的。 答案 (1)措施:土地改革上,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地税改革上,按地价征收土地税;以货币支付。 (2)影响:增加明治政府的收入,为发展资本主义积累了资金;有利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大量劳动力;造成农民贫困,国内市场狭小;对外扩张的欲望更加强烈。目的:为工业化提供有力保障。 课时冲关练 1.(2019·江苏南京、盐城一模)北魏孝文帝改革极大地促进了民族的交流和文化的融合。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这种隔绝的局面被打破了。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以洛阳为阵地,复兴了北方的中原文化,为南北文化的双向交流提供了前提和基础。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官制律例礼乐文化的建构当中,南方文化充当着输出者的角色,经由士人北来等传播途径,成为北方制度文化建设的重要元素。……北魏孝文帝推行汉服,褒衣博带,而其时南朝服饰却是“小作冠帽,短制衣裳”。……另一方面,南方的声韵之学又深深地影响了北朝士人。 ——摘编自杨柳《从〈洛阳伽蓝记〉看北魏后期 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材料二 对于南朝北投者,拓跋氏尤能注重拔耀……这种情况与南朝统治者专重侨姓,排斥南人,而晚渡北人又被目为荒怆,备受排斥,北方各族更不予考虑者,迥不相同。 ——摘编自周一良《魏晋南北朝札记》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汉化改革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当时南北文化交融的具体表现和显著特征。 (2)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引发民族交融的主要因素及影响。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内容,据材料一“南方的声韵之学又深深地影响了北朝士人”得出说汉话,据材料一“推行汉服”得出穿汉服,据材料一“成为北方制度文化建设的重要元素”得出学习汉族典章制度,结合所学得出改汉姓。第二小问特征,据材料一“为南北文化的双向交流提供了前提和基础。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得出,不是一边倒“汉化”,而是双向的交流与融合。第(2)问,第一小问因素,据材料一“迁都洛阳之后”“推行汉化改革”得出迁都洛阳,汉化改革,据材料二“对于南朝北投者,拓跋氏尤能注重拔耀”得出吸纳南方贤才。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一“为南北文化的双向交流提供了前提和基础。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得出促进民族的交流和文化的融合,结合所学得出,有利于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为隋唐大一统奠定基础。 答案 (1)内容: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学习汉族典章制度。表现:礼仪文化的建构;服饰风俗的交流;声韵之学的互动。特征:不是一边倒“汉化”,而是双向的交流与融合。 (2)因素:迁都洛阳;汉化改革;吸纳南方贤才。影响:促进民族的交流和文化的融合,有利于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为隋唐大一统奠定基础。 2.(2019·江苏苏州一模)王安石的“青苗法”一直备受争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青苗法)与今世银行所营之业相近,青苗则农业银行之性质也。以国家为唯一之资本家,为唯一之企业家,更无第二者以与之竞争。现今之经济社会,惟有听其供求相调剂,而自至于平。所谓自由竞争者,实其不可动之原则也。国家为唯一之兼并者而莫与抗焉,则民之憔悴,更安得。 ——摘编自梁启超《王安石传》 材料二 青苗者,其立法之本意,固未为不善也。但其给之也以金,而不以谷,其职之也以官吏,而不以乡人士君子。是以王氏能以行于一邑,而不能以行于天下。 ——摘编自《朱子文集》 材料三 青苗法推向全国时,却引发了灾难性后果。各地都有固定的贷款准备金,上级下达的任务是要全部贷出去,并完成百分之二十的增值。有了硬指标,官员们就要用手段。他们根据农户的经济情况,将之分为不同等级,各自要承担不同的贷款额度,而不论是否需要。青苗法实行后连年自然灾害,官员逼债,农户纷纷破产,连富户也无法幸免。 ——摘编自梁小民《王安石变法——动机与效果》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青苗法的实质及其影响,并列举出与其相似的一个措施。 (2)据材料二、三归纳青苗法“不能以行于天下”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答案 (1)实质:国家用金融手段调控经济。影响:国家垄断经济,危害百姓。措施:市易法(均输法)。 (2)原因:收息以钱;政府强推;用人不当;自然灾害。 (3)认识:关注民生;善于用人;完善制度。 3.(2019·江苏徐州考前模拟检测)一百多年前,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起了戊戌变法,却昙花一现,归于失败,然戊戌变法却引起了人们的持续关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戊戌春季的瓜分更刺激了变法派和光绪帝。从戊戌四月二十三日到八月初,康有为辅助光绪推行了百日的维新,在这百天之内,康有为及其同志推行了不少的新政。其中最要紧的有二件事:第一,以后政府的考试不用八股文,都用政治经济的策论。第二,调整行政机构,裁汰了许多无用的衙门和官职,同时增添了一个农工商总局。 ——摘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康广仁曾说:伯兄(指康有为)规模太大,志气太锐,包揽太多,同志太孤,举行太大。当此,排者、忌者、挤者、谤者,盈街塞巷,而上又无权,安能有成。 ——张元济编《戊戌六君子遗集》第六册 材料三 历史研究时期 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主要观点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变法主张没有得到贯彻,光绪皇帝处处受到慈禧太后的制约,手中无权,如果光绪有权,变法定会成功。(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20世纪四五十年代,革命史观流行 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和封建势力划不清界限;不反对帝国主义。(李喜所:《关于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历史反思》)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阶级斗争史观流行 改良运动的产生,总是对抗革命、企图缓和社会矛盾,本质上是反动的。(中国近代史丛书编写组:《戊戌变法》)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客观因素:政治结构不平衡;社会结构不利于变法;文化氛围不成熟。主观因素:即变法者指导思想和具体策略的不完善;变法者操作艺术和采取行为的不成熟与缺乏灵活性。(摘编自张喜云《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关于戊戌变法研究综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康有为与光绪帝急于变法的原因,据此判定变法的性质。 (2)据材料一、二,概括维新变法的措施与不足之处。 (3)史学界关于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不同的观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影响不同观点形成的原因。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原因,从材料一“戊戌春季的瓜分更刺激”得出民族危机加深;第二小问性质,结合第一问可得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第(2)问,第一小问措施,从材料一“光绪推行了百日的维新,在这百天之内,康有为及其同志推行了不少的新政。……调整行政机构,裁汰了许多无用的衙门和官职,同时增添了一个农工商总局” 得出政治改革,裁汰冗员;经济改革,成立农工商总局;考试制度改革,废除八股文。第二小问不足,从材料二“同志太孤,……盈街塞巷,而上又无权”得出贪多求全;急于求成;力量薄弱。第(3)问,结合材料三“革命史观……阶级斗争史观”等得出时代变迁;史学理论发展;史料占有与挖掘;研究者自身素养。 答案 (1)原因:民族危机加深。性质: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2)措施:政治改革,裁汰冗员;经济改革,成立农工商总局;考试制度改革,废除八股文。不足:贪多求全;急于求成;力量薄弱。 (3)原因:时代变迁;史学理论发展;史料占有与挖掘;研究者自身素养。 4.(2019·江苏盐城三模)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对于绝大多数政府高官和贵族而言,俄国之所以没有像西欧国家那样屡遭动荡,就是因为维护了传统的农奴制法律和习俗,反对思想自由和各种“蛊惑性”的学说。……但是随着俄国受教育阶层的西方化和启蒙思想在贵族中间的传播,他们开始承认农奴制已经成为俄国的道德污点。许多受西方观念影响的贵族都面临着日常生活方式与文化价值观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农奴制让他们在物质利益上获得特权,但另一方面他们接受的教育和思想让他们无法否认农奴制的不公平性。 ——摘编自张广翔、李振文《再论亚历山大二世 与俄国1861年改革》 材料二 改革后全俄每个农民(成年男性)平均分到份地3.4俄亩,而农民家庭维持最低生活需要的份地数量为8~9.5俄亩。此外“国家从地主手中赎买的土地平均价格为每俄亩38卢布,将土地转手出售给农民时每俄亩价格高达63卢布”。为了帮助农民赎买土地,政府成立了农民土地银行向农民贷款,农民可在49年内还清贷款,但要支付高额利息。 ——摘编自袁丽丽《〈俄国1861年改革〉一课的再思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俄国贵族对农奴制的认知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认识变化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俄国“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据此分析改革的实质。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奴制在俄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影响。 答案 (1)变化:从认为农奴制维护了社会稳定到农奴制是俄国的道德污点。原因:受教育阶层的西方化;启蒙思想的传播;农奴的反抗斗争。 (2)内容:农奴获得少量份地,但需高价赎买。实质:地主对农奴的压榨和剥夺。 (3)影响:农奴制曾起到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但到了19世纪中期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最终被废除。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