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29讲 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29讲 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学案

第29讲 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 ‎[考纲要求] 1.宗教改革。 2.启蒙运动。‎ 考点一 宗教改革 ‎1.背景 ‎(1)经济条件: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思想条件:文艺复兴的影响下,人们改革教会的愿望日趋强烈。‎ ‎(3)主要原因:天主教会与德意志间的矛盾加深。‎ ‎(4)导火线:1517年教皇在德意志出售赎罪券。‎ ‎2.兴起:首先从德意志开始。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3.主张 ‎(1)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得救。‎ ‎(2)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 ‎(3)简化宗教仪式,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4.实质:是一场宗教外衣掩盖下的资产阶级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 ‎5.结果: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新教,除路德派外,还有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 ‎6.影响 ‎(1)打破了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 ‎(2)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3)动摇了罗马教会的统治。‎ ‎[误区警示] 正确认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基督教的关系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反对的是封建的教会与宗教思想,并没有放弃基督教,而是对基督教的发展与创新。宗教改革实质上是一次意义深刻的社会政治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 ‎[轻巧识记] 挑战教皇的权威可归纳为“一、一、二”‎ ‎(1)一个核心:人文主义。‎ ‎(2)一大推动:推动了西欧的思想解放运动。‎ ‎(3)两大改革:马丁·路德改革;加尔文改革。‎ ‎[巧思妙记] 宗教改革 ‎[答题术语必备]‎ ‎1.16世纪,在文艺复兴的影响下,欧洲出现宗教改革运动,进一步传播了人文主义,动摇了罗马教会的统治。‎ ‎2.宗教改革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它将西欧人从长期的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为启蒙运动的到来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考向 宗教改革的主张、影响 ‎[史料研读]‎ 史料一 “我陷入信仰的苦恼中,不断叩问圣保罗的这句话:‘神的裁判表现在神本身,正如所写的:义人靠信仰生活’,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恩所经历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摘自《路德文集》‎ 史料二 我们应当让世俗政体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马丁·路德《致德意志贵族书》‎ 史料三 天主教徒……保有着尽可能谨小慎微、不冒风险的生活态度,宁可收入微薄地过活也不愿投身于更加危险而富于挑战的活动——即使这样会名利双收。有一句广为人知的德国俏皮话说得好:“要么吃好,要么睡好。”显然,新教徒吃得高兴,而天主教徒则乐于睡得安稳。‎ ‎——奥芬巴赫尔 ‎1.史料一反映了马丁·路德对罗马教会的怀疑,实际主张“信仰得救”,但并未否定宗教神学信仰,强调神的伟大。‎ ‎2.史料二中马丁·路德认为教权从属于世俗权力,实质是否定教皇的权威,肯定世俗的权力。‎ ‎3.史料三通过天主教徒和新教徒“要么吃好,要么睡好”的对比,肯定了新教徒对现世幸福的追求。‎ 据上述史料,分析马丁·路德和罗马教会在得救方式上有何不同。‎ 试答:罗马教会主张要按照教会规定的行为,按教皇的命令去做才能得救;马丁·路德主张只要虔诚地信仰上帝,就能够得救,而不用靠教会、神职人员和繁琐的圣功。‎ ‎[史论归纳]‎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异同 ‎1.相同点 ‎(1)都处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时期。‎ ‎(2)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 ‎(3)两者互相促进,共同对抗天主教权威,都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2.不同点 ‎(1)对人的认识:文艺复兴运动强调人的伟大,肯定人的价值及尊严;宗教改革强调神的伟大,一切以神为中心。‎ ‎(2)借助的形式:文艺复兴借助了文学艺术的形式,而宗教改革借助了宗教的形式。‎ ‎(3)表现领域:文艺复兴运动主要表现在思想文化领域和社会的上层;宗教改革更多的表现为一场政治运动,具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4)对待宗教态度:文艺复兴运动认识并揭露教会的腐朽、罪恶,但还是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宗教改革直接否定教皇权威。‎ ‎[对点训练]‎ ‎1.(2017·湖南张家界模拟)“我陷于信仰的苦恼中,不断叩问圣保罗的这句话,想弄清他的意思。我日夜思索这句话(神的裁判表现在神本身,正如所写的:‘义人靠信仰生活’),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恩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被动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材料(  )‎ A.否定了《圣经》的权威 B.与加尔文教思想相背离 C.强调精神的自由 D.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解析:‎ 选C。从“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可知没有否定《圣经》的地位,故A项错误;加尔文教也主张因信称义,故B项错误;从“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可知反映出信仰上帝不用借助教皇、教会,只要信徒自己信仰即可,强调信仰自由,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简化宗教仪式的内容,故D项错误。‎ ‎2.(2017·河南南阳模拟)赫·乔·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  )‎ 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B.反君主的民主革命 C.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D.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解析:选D。根据材料中“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讲不仅仅是反对教皇的宗教斗争,故A项错误;材料中“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指的是教皇的腐败,并不仅仅是反对君主制度,故B项不正确;宗教改革反对的是教皇的统治,不是反对宗教,故C项错误;材料中“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说明教皇已经成为封建势力的代表,因此进行宗教改革实质是资产阶级以宗教改革为名进行的反封建的政治斗争,故D项正确。‎ ‎3.(2017·湖北武汉调研)蒋百里在《欧洲文艺复兴史》中说,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同流而异趋”、“二者在智识范围内为兄弟,在道德范围内为仇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在方法上二者都大力主张借古变今 B.“异趋”指二者对古代文化的态度不同 C.“同流”指二者都带有复古运动的色彩 D.在评价体系上二者对教廷褒贬不同 解析:选C。文艺复兴是借助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所发起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宗教改革则是在宗教外衣下发动的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政治运动,后者并未体现出借古变今,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中“在道德范围内为仇雠”这句话可知“异趋”是指二者在道德观方面,故B项错误;文艺复兴主张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宗教改革则主张依然坚持宗教信仰,说明两者都带有复古运动的色彩,故C项正确;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反对罗马天主教廷的黑暗统治,故D项错误。‎ 考点二 启蒙运动 ‎1.背景 ‎(1)经济基础:欧洲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2)阶级基础: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 ‎ (3)政治基础: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束缚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4)思想基础:文艺复兴的推动,思想解放。‎ ‎(5)斗争武器:自然科学取得很大进展,挑战教会的权威。‎ ‎2.核心:“理性”,即主张人自己去思考,否定一切外在权威。‎ ‎3.内容 ‎(1)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努力构建一个民主与科学的时代。‎ ‎(2)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 ‎4.代表 ‎ 人物 代表作 观点 伏尔泰 ‎《哲学通信》‎ ‎《路易十四时代》‎ ‎①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 ‎②提倡“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孟德斯鸠 ‎《论法的精神》‎ ‎① 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②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 卢梭 ‎《社会契约论》‎ ‎①提出“天赋人权”“社会契约”及“人民主权”思想 ‎②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 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 ‎①认为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②人非工具 ‎③主权属于人民,人要自由也要自律 ‎5.影响 ‎(1)欧洲 ‎①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 ‎②为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 ‎(2)世界 ‎①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②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 ‎[图解历史] 理性主义的内涵 ‎[误区警示] 人文主义在各时期的侧重点 古希腊时期侧重于哲学领域,文艺复兴时期侧重于文艺领域,宗教改革时期侧重于宗教领域,启蒙运动时期侧重于政治领域。‎ ‎[轻巧识记] 启蒙运动内容 ‎[误区警示] 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 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二者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产物,都是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里的反封建斗争。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其核心是肯定人,注重人性,要求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指导思想,它崇尚理性,向往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追求个人的自由和解放。‎ ‎[答题术语必备]‎ ‎1.启蒙运动是新兴资产阶级掀起的反对封建教权、王权的思想解放运动。‎ ‎2.与文艺复兴时期相比,启蒙思想家摆脱了宗教的束缚,强调理性,追求自由、平等和民主,为未来的资本主义社会勾画了蓝图。‎ ‎3.启蒙运动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在人、自然、国家、宗教和科学的相互关系上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启蒙运动丰富发展了人文主义的内涵,不但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舆论准备,而且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5.‎ 启蒙运动最重大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它对人本身的彻底解放。人的解放包括人身的解放和人的思想的解放两个方面,也就是要使人获得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 考向 启蒙运动的主张、特点及影响 ‎[史料研读]‎ 史料一 这些哲人受被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他们相信不仅存在着控制物质世界的自然法则,也存在着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理性被用来检验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 史料二 他们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在宗教方面,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在政治方面,卢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熔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史料三 启蒙运动是欧洲文化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在启蒙时代,欧洲知识界对西方文明的传统信仰和价值观重新思考,强有力地扫荡了笼罩着西方世界的封建思想和宗教神学的迷雾。……崇尚科学和对人类理智的乐观主义态度则促进了现代科学的重大发现。‎ ‎——《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历史卷》‎ ‎1.史料一“哲人”指启蒙思想家。史料主要反映了在近代自然科学的影响下启蒙思想家用理性思考问题。‎ ‎2.史料二从政治、经济、宗教三方面理解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新发展,即在经济领域主张自由放任;在宗教方面主张信仰自由;在政治方面主张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 ‎3.史料三表明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理论准备;同时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 有学者认为,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中人文精神的延续与弘扬,根据史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试答:在反封建层面上,启蒙运动矛头直接指向封建专制制度;在反教会方面,把反宗教神学与批判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联系起来,表现出鲜明的革命性和彻底性。‎ ‎[史论归纳]‎ 启蒙运动的四大特点 ‎1.从批判的对象看,矛头指向专制主义、教权主义。伏尔泰倡导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孟德斯鸠明确提出三权分立的原则,卢梭提出“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其共同的本质就是反对专制主义。伏尔泰以“天赋人权”反对教会作为第一等级的封建等级制度,卢梭用“社会契约论”对抗“君权神授”,都是对教权主义的批判。‎ ‎2.从批判的方式看,摆脱了宗教的束缚,诉诸理性。启蒙思想家宣传理性,对封建制度进行理性的批判,是科学进步与资产阶级强大的反映。‎ ‎3.从批判的领域看,集中于政治、思想领域。即使是百科全书派,宣扬科学和理性的目的也是反对专制、教权和迷信。‎ ‎4.从历史作用看,主要是为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的统治做思想动员和理论准备。对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的批判,说明了革命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论证了革命的合理性。君主立宪和三权分立不仅提供了依法治国的理论,还为资产阶级的政权组织形式设计了不同的方案。启蒙运动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成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建设政权的强大思想武器。‎ ‎[对点训练]‎ ‎1.(2017·安徽芜湖、马鞍山质检) “由于牛顿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从而昭示了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的存在,整个思想界不禁为之亢奋。”为此,法国思想家(  )‎ A.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 B.打出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 C.率先提出人人都可以与上帝直接对话 D.希望用理性迎来民主、科学的新时代 解析:选D。A项是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的主张,与17世纪牛顿提出“经典力学”的时间不符,故错误;B项是14-16世纪文艺复兴的内容,故错误;C项是16世纪宗教改革的内容,故错误;D项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内容,与材料相符,故正确。‎ ‎2.(2017·江苏四市模拟)伏尔泰在《萨帕塔的疑问》中写了这样一则故事:“萨帕塔是神教人员的候选人,他天真地问:‘我们如何进一步说明我们烧死的成百上千的犹太人是四千年前上帝的选民?’……萨帕塔得不到答复,索性极其单纯地宣讲起神来。”伏尔泰写这则故事的主要意图在于(  )‎ A.说明犹太人低人一等已成共识 B.表明宗教不是理想的信仰追求 C.体现萨帕塔对宗教盲从与崇信 D.批判基督教的极端虚伪和无耻 解析:选D。犹太人低人一等已成共识材料无从体现,故A项错误;宗教不是理想的信仰追求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体现萨帕塔对宗教盲从与崇信并不是伏尔泰的真正意图,故C项错误;伏尔泰是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启蒙运动批判封建教权和封建王权,故D项正确。‎ ‎3.(2017·安徽江淮十校联考)美国学者马文·佩里指出,“自然界是机械的、可分析的、有规律的并被数学验证过的”,宇宙“被看成一个巨大的机器”,一些思想家还开始“以探索的批判的怀疑的精神审视欧洲的制度和传统”。材料中对自然的这种认识(  )‎ A.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B.促成用人的思考和判断打破封建专制束缚 C.促使人们放弃对上帝的信仰 D.强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 解析:选B。材料没有体现出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被改变,故A项错误;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越来越清晰,这就增加了人们的自信心,他们开始带着同样的认识转而思考人类社会本身,对传统的社会制度进行理性的思考,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放弃宗教信仰的内容,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世界起源的问题,也没有否定神创说的信息,故D项错误。‎  (2015·高考山东卷)“这是一场人类相信自己有能力驾驭自然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善自身的世俗运动。”这场运动是(  )‎ A.实现人类自我觉醒的文艺复兴 B.摆脱天主教会控制的宗教改革 C.揭开宇宙运行规律的科学革命 D.规划人类理性王国的启蒙运动 ‎[思路点拨]‎ 定位知识 启蒙运动与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解读题干 信息:关键字眼,如“自己有能力”“自己的努力”“世俗运动”等 主旨:启蒙运动提出科学、民主、法治等主张既体现了对人类社会的驾驭能力,又体现了对自然的驾驭能力 辨析选项 据所学可知,欧洲启蒙运动,提出科学、民主、法治等主张,既体现了对人类社会的驾驭能力,又体现了对自然的驾驭能力,故选D项。文艺复兴时期人类并没有能力驾驭自然,而是要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追求人性的自由,故A项错误;宗教改革时期人类也没有能力驾驭自然,它追求的是宗教信仰自由,故B项错误;揭开宇宙运行规律的科学革命是天文学革命,但并不能体现人对自然的驾驭能力,故C项错误 ‎1.(2017·广东六市七校联考)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神学家”“因信称义”“教会改革”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  )‎ A.普罗泰格拉     B.但丁 C.马丁·路德 D.伏尔泰 解析:选C。普罗泰格拉是古希腊智者学派代表人物,而非神学家,故A项错误;但丁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者,与“因信称义”的宗教改革主张无关,故B项错误;马丁·路德是德意志神学家,倡导“因信称义”,主张教会改革,故C项正确;伏尔泰是法国启蒙思想家,与“因信称义”的宗教改革主张无关,故D项错误。‎ ‎2.(2017·安徽江淮十校联考)路德曾说:“教皇、主教、神甫、修士被杜撰为神圣阶层,王公、贵族、工匠、农民被称为世俗阶层,这纯粹是谎言和虚假的编造……实际上,所有的基督徒都是属灵阶层,除职业外,并无区别。”以下解释符合路德本意的是(  )‎ A.宗教信仰是愚蠢的 B.神职人员不应存在 C.反对封建君主统治 D.现实世界人皆神圣平等 解析:选D。路德没有反对宗教信仰,故A项错误;路德只是认为把人分为不同阶层是错误的,没有否定神职人员的存在,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反对封建君主统治的信息,故C项错误;按材料“所有的基督徒”“并无区别”,可知路德意在强调平等,故D项正确。‎ ‎3.(2017·湖北荆门调研)“它击碎了一个权威,却又树立了另一个权威。它用知识的力量反抗了迷信,但是却陷入了对知识的重新迷信之中。”这段话适合用来评价(  )‎ A.智者学派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解析:选D。根据材料中“却陷入了对知识的重新迷信之中”可知,与A、B、C三项无关,排除;启蒙运动用理性反抗封建迷信和专制王权,有反权威的历史作用,但是启蒙运动中对理性主义的提倡,对自然科学乃至科学主义的崇拜导致了理性主义牢笼的禁锢,故D项正确。‎ ‎4.(2017·河南南阳模拟)社会契约论是资产阶级反专制斗争的重要思想武器。以下符合社会契约论内涵的是(  )‎ A.只有完全听从理智指导的人才是自由的人 B.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C.国家的政治权力起源于构成社会的人们的相互同意 D.每一个同类的个体,只要享有理性,就有享受自由的权利 解析:选C。社会契约论是指统治者要遵守社会的公共意志,A项强调人的理性,不符合题意;B项强调的是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不符合题意;C项国家的政治权力起源于构成社会的人们的相互同意,即指政府必须遵守公共意志,符合题意;D项强调人的理性,不符合题意。‎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体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马丁·路德《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书》‎ 材料二 (启蒙运动)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马丁·路德的什么观点?分析其产生的思想因素。‎ ‎(2)依据材料二,概括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主张。说明它是如何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的。‎ ‎(3)纵观西方人文主义发展历程,谈谈你对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认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第(1)问“观点”抓住材料一中“不管他是……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的信息作答,其产生的思想因素,要从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的影响进行回答。第(2)问抓住关键信息从“宗教方面”“政治方面”回答思想主张,破坏传统制度和习俗,就是指启蒙运动的影响。第(3)问可以从继承与发展角度进行回答。‎ 答案:(1)观点:世俗权力高于教会权力。思想因素: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人文主义复苏。‎ ‎(2)主要思想主张:宗教方面,反对神权统治,主张宗教自由;政治方面,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破坏:冲击了封建专制主义和教条主义,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舆论准备。‎ ‎(3)思想具有自身的历史继承性,随着时代的进步,思想不断向前发展。‎ 单元总结提升 ‎【单元概览】‎ 一、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历程 ‎1.萌芽:早期的人文精神萌芽于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中,突破了神学对人的束缚,开始从实际出发,反对迷信和权威。肯定人的价值和人的决定作用。‎ ‎2.曲折:欧洲中世纪教会的专制统治使神进一步成为无需怀疑的世界主宰。封建主义神学统治禁锢着人们的思想,人的现实生活被否定,人的价值被贬低,神学思想占据了中心地位。‎ ‎3.复苏:14、15世纪随着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资产阶级的壮大,出现了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形式,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核心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又产生了针对天主教神权统治的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使西方长期被宗教神学所禁锢的人性得以复苏,被蒙蔽的理性得以昌明。‎ ‎4.成熟:随着近代科学的兴起,文艺复兴以来的思想解放运动进一步深化,终于在17、18世纪爆发了以理性主义为核心的启蒙运动。启蒙思想家阐释自由、平等、人权、民主、法制和三权分立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人文主义的内涵,把反封建和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和构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高度。启蒙运动将西方的人文精神发展到成熟阶段。‎ 1.“西方近代发生了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它们分别被看作是16世纪和18世纪的精神符号。16世纪是文艺创新的世界,18世纪则是思想创新的世纪。”材料所述的两个“精神符号”的内在联系是(  )‎ ‎①都推崇理性和思想自由 ②都致力于政治蓝图的设计 ③都意在实现人在现世的幸福 ④都推动了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近代西方的思想解放运动。根据题中材料的时间信息“16世纪”和“18世纪”可知,这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分别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文艺复兴不涉及未来政治蓝图的设计,排除含②的选项,答案为C项。‎ 二、不同阶段的运动对人文精神的诠释 阶段 对人文精神的诠释 智者运动 智者学派将研究重点从自然界和神转移到人本身,这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的作用 文艺复兴 强调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肯定人的现世生活,要求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是一种全新的个人主义的伦理观;对教会与贵族的虚伪和腐败进行猛烈批判,从侧面揭露禁欲主义对人性的扭曲 宗教改革 主张信仰得救,实际上否定了教皇的权威,使人民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启蒙运动 由思想领域深入到政治领域,要求从根本上变革国家体制,实行法治和一整套民主政治制度;倡导经济自由、人身自由、政治平等、议会制民主、三权分立等 2.(2017·山东烟台模拟)针对“万物始于水”的观点,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对其中“人”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生活于希腊的所有国民 B.古希腊男性公民 C.忠于城邦的雅典人 D.社会层面的每个人 解析:选D。依据所学,“人是万物的尺度”是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否定神的权威,A、B、C三项表述的是特定的人群和阶层,体现不出该观点对人的作用,“社会层面的每个人”是对人的整体表述,D项符合题意。 ‎ 三、古希腊人文主义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古希腊人文主义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 背景 信奉多神教,相信神;奴隶制民主政治繁荣,人的地位的提高 社会经济、政治的重大变革 条件 工商业经济发达,利于产生自由、平等思想,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希腊的辩论则促进人对知识的崇尚和人的才智的发挥 农业经济需要一个强大的中央政权管理,强调统治者实施“仁政”;春秋战国的社会巨变中,不同阶级、阶层从不同角度对社会变革发表各自的观点 内容 普罗泰格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 孔子 ‎“仁”“礼”“为政以德”“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苏格拉底 重视伦理道德,追求人生真谛 孟子 ‎“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论”;舍生取义 亚里士多德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荀子 ‎“仁义”“王道”“君舟民水”“性恶论”‎ 评价 树立了人的尊严,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滥觞 经过改造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3.(2017·广东肇庆模拟)柏拉图说:“事物都存在着正反两面,美的事物身上有丑的成分;好人有时候也会做坏事。”以下观点与之相似的是(  )‎ A.“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B.“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C.“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D.“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解析:选C。题目中的材料“事物都存在着正反两面,美的事物身上有丑的成分;好人有时候也会做坏事”,是一种辩证法思想,“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是一种无为的思想,故A项错误;“为人由己,而由人乎哉”是说要自己主管自己,故B项错误;“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是老子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故C项正确;“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说的是文化环境和氛围对人的影响,故D项错误。 ‎ 四、欧洲启蒙运动对中国政治、思想的影响 ‎1.启蒙运动鼓励了中国的一批仁人志士为改造社会而斗争。如:戊戌变法受启蒙运动影响最大。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现一批启蒙学者,他们翻译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名著,介绍他们的思想,对中国的思想界、学术界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严复把赫胥黎的《天演论》、孟德斯鸠的《法意》(《论法的精神》)、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等著作译成中文出版。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基本思想精神是天赋人权、三权分立、自由、平等、民主和法治的思想,显然其基本思想精神源于启蒙运动。‎ ‎2.启蒙运动为中国的新文化运动提供了思想理论武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激进民主主义者以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作为思想旗帜,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4.(2017·福建三明模拟)启蒙运动时期,欧洲一些启蒙思想家竭力推崇儒家学说,并加以借鉴;1840年以后,启蒙思想逐渐传入中国,最初却受到了儒学思想家的抵制。材料反映了欧洲、中国对外来文化态度不同,其主要原因是(  )‎ A.学说体系不同    B.阶级基础不同 C.政治诉求不同 D.文明开化程度不同 解析:选B。启蒙思想家是资产阶级代表,资产阶级具有开放性特征;中国的儒学思想家是地主阶级代表,具有保守性,阶级基础的不同决定了政治诉求、开放程度和学说体系的不同,所以本题答案为B项。‎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