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选考专版第9讲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作业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选考专版第9讲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作业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20·湖州期末)温斯顿·丘吉尔在他的《英语国家史略》中写道:“当不受法律约束的克伦威尔死后,许多人心中暗自怀着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感,英国为克伦威尔举行了一次最欢乐的葬礼。”英国民众的这一反应从本质上说明了(  )‎ A.克伦威尔的军事独裁不得人心 B.英国民众认同了法律至上的原则 C.英国的政治发展趋向于民主化 D.护国公的措施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解析:选C。“英国为克伦威尔举行了一次最欢乐的葬礼”是因为克伦威尔成功地领导了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克伦威尔死后,许多人心中暗自怀着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感”是因为克伦威尔实行专制统治引起了国民的不满,这在本质上反映出英国的政治发展趋势是民主,故C项正确。‎ ‎2.(2020·温州选考适应性测试)“《权利法案》的意义并不在于使议会获得多少新的权力,而在于明确划分了议会和王权的权力界限,使双方此后得以避免再因权限模糊而发生严重的权力冲突。”这一观点主要认为《权利法案》(  )‎ A.创造了英国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 B.改变了英国国王权力的来源 C.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 D.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政治理念 解析:选A。材料中观点主要认为《权利法案》明确划分了议会和王权的权力界限,从而避免了双方发生严重的权力冲突,因此创造了英国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议会和王权的权力界限,没有涉及改变英国国王权力的来源,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议会和王权的权力界限,没有涉及议会权力高于王权,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议会和王权的权力界限,没有涉及主权在民的政治理念,故D项错误。‎ ‎3.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过程中,1701年颁布的《嗣位法》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法规定,国王所做的任何决定必须由同意该决定的大臣签署方能生效。这一规定的目的在于(  )‎ A.扩大议会的权力 B.防止国王独断专行 C.加强国王对内阁的控制 D.扩大国王的行政权 解析:选B。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虽以《权利法案》的颁布为标志,但真正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对国王的权力进行限制,‎ 只有B项符合《嗣位法》颁布的目的。‎ ‎4.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 A.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则 B.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平等权利 C.内阁集体责任制成为公认的原则 D.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 解析:选C。材料信息反映了英国内阁成员可以表达不同意见但对外要说同样的话的政治特点,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时,墨尔本内阁辞职,反映出内阁集体责任制成为公认的原则,故C项正确。‎ ‎5.19世纪前,英国各种公共政策的法案由议员以个人名义提出,议会立法很少给内阁优先权,而1811年《工作日程法》规定,每周一、周五只讨论内阁提出的“公议案”,后又增至每周3日,相反议员个人却很少有提出议案的机会。这种变化(  )‎ A.反映了内阁行政权扩大的趋势 B.推动了分权制衡机制的完善 C.说明议会对内阁的影响力增强 D.有利于提高议会的办事效率 解析:选A。材料反映的是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发展,内阁权力扩大,故A项正确;内阁对议会负责,不能体现分权与制衡的原则,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内阁始终受议会的约束,故C项错误;内阁行政权扩大与议会办事效率提高无关,故D项错误。‎ ‎6.某个国家“对现代国家的特点有四大贡献:成文宪法、对公民权利的宪法保护、司法审查制度和联邦制”。这体现了哪个国家的政治创新(  )‎ A.英国          B.德国 C.法国 D.美国 解析:选D。英国的《权利法案》并不是成文宪法,故A项错误;德国体现的是君主立宪制,材料中对公民权利的宪法保护与德国不符,故B项错误;法国不属于联邦制,故C项错误;1787年宪法是世界近代史上的第一部成文宪法,根据1787年宪法,公民的权利得到保障,且美国实行的是联邦制共和政体,故D项正确。 ‎ ‎7.南北战争后,美国制定并通过了第14条宪法修正案,宣布:全体美国人不仅是他们那几个州的公民,也是美国的公民。这一修正案(  )‎ A.维护了美国的共和体制 B.解放了美国的黑人奴隶 C.扩大了联邦政府的权力 D.保障了美国公民的权利 解析:选C。由材料“全体美国人不仅是他们那几个州的公民,也是美国的公民”可知扩大了联邦政府的权力,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美国联邦制而非民主共和政体,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美国公民而非黑人奴隶,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美国联邦制而非公民的权利,故D项错误。‎ ‎8.1803年,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约翰·马歇尔对“马伯里诉麦迪逊案”做出判决:法院不能行使宪法没有授予的权力,国会通过的立法如果违背宪法则无效。从而确立了最高法院有权审查国会立法或总统行政命令是否违宪的司法审查制度。该制度的确立(  )‎ A.剥夺了国会的立法权限 B.打破了权力的制衡机制 C.保证了总统的依法行政 D.维护了宪法的至上权威 解析:选D。材料中“有权审查国会立法或总统行政命令是否违宪的司法审查制度”表明限制了总统和国会,使他们在宪法范围内行事,维护了宪法的至上权威,故D项正确。 ‎ ‎9.法国在近代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先后出台了11部宪法。这些宪法大多寿命短暂,有的甚至“胎死腹中”。唯独1875年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得以贯穿第三共和国始终,施行长达65年。这反映出该宪法(  )‎ A.内容非常广博 B.适应社会发展 C.实现权力制衡 D.蕴含自由观念 解析:选B。材料反映的是法国11部宪法中唯独1875年宪法长寿,不能反映1875年宪法内容广博,故A项错误;1875年宪法是工业革命推进的产物,且适应了工业革命的发展,故B项正确;民主政体都蕴含权力制衡,且1875年宪法参议院权力巨大,故C项错误;近代宪法都含有自由观念,故D项错误。‎ ‎10.1876年时,虽然法、美同为共和国,但两国总统在任期和权力范围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法国总统有着其明显的优越感,在这一点上法国与其邻国——德意志帝国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这反映出当时法国政治体制(  )‎ A.善于兼采他国的优秀成果 B.具有多种政体试验的痕迹 C.带有明显政治妥协的特征 D.缺乏对总统权力的监督 解析:选B。当时法国的政治体制既与美国的共和制相似,又与德国有相似之处,说明当时法国的政治体制具有多种政体试验的痕迹,故B项正确。‎ ‎11.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十五条规定:“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国家的行政权力属于宰相 B.宰相要对联邦议会负责 C.国家权力中心为联邦议会 D.皇帝间接控制联邦议会 解析:选D。“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说明当时皇帝通过宰相控制议会,故D项正确;德国的行政权归皇帝和宰相,故A项错误;在德意志帝国,宰相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故B项错误;国家的权力中心是德意志帝国皇帝,故C项错误。‎ ‎12.英国在1867年扩大选举权后,仍旧只有不到一半的成年男性居民获得这种权利。而德意志在帝国成立的1871年就有一半的民众参加了议会选举。这显示出德国(  )‎ A.政治民主化水平远远高于英国 B.人民享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 C.政治民主建设取得一定的成果 D.议会逐渐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解析:选C。材料中“帝国成立的1871年就有一半的民众参加了议会选举”,超过英国“只有不到一半的成年男性居民”,表明在选举权方面德国成果明显,故C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2020·嘉兴基础测试)“传统的存废与革新”是每一个民族在寻求发展时所面临的共同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无论是在中世纪、近代或现代英国,各阶层的人士,对议会和国王具有一种心理状态:一方面,人人心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想法,那就是议会执掌无所不包的权力,这是合乎法律的且是在所必需的;另一方面,人们在一般正常情况下,对国王怀有一种敬重的心理……人们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在国王统治下的安全感。‎ ‎——王宇博《君主立宪制:英国的历史选择》‎ 材料二 第五条 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行使之。‎ 第十二条 联邦议会与帝国国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八条 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的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第六十三条 帝国的全部军事力量组成为统一的军队,在平时和战时受皇帝指挥。‎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节录)‎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人的共同政治心理诉求,并指出这种诉求推动了近代英国哪一政治体制的形成。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从“光荣革命”到18世纪中期该政治体制的发展过程。‎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析《德意志帝国宪法》对德国历史进程的双重影响。‎ 解析:(1)第一小问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获取与解读能力,据材料一“那就是议会执掌无所不包的权力”和“对国王怀有一种敬重的心理”可知英国人的共同政治心理诉求为议会掌握国 家最高权力(立法权),同时保留国王统治权;第二小问联系第一小问和所学知识可知近代英国的政治体制为君主立宪制;第三小问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抓住时间限定词“光荣革命”和“18世纪中期”并联系所学知识梳理政治体制发展过程。(2)“双重影响”即一分为二,包括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积极方面,推动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消极方面,《德意志帝国宪法》保留了专制主义、军国主义残余,是德国发动一战的重要原因。‎ 答案:(1)诉求:议会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立法权),同时保留国王统治权。‎ 体制:君主立宪制。‎ 过程:1688年,“光荣革命”结束,保留了议会和国王;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肯定议会权力,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王权;1701年颁布《王位继承法》,确立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的原则;乔治一世时期,形成国王不参加内阁会议的惯例;18世纪中期,责任内阁制最终形成。‎ ‎(2)影响:推动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保留了专制主义、军国主义残余,是德国发动一战的重要原因。‎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孟德斯鸠认为每一种形式的政府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每一种政体都是在特定的情况下的必然选择、正如他对法律的论述:“为一国人民而制定的法律,应该是非常适合于该国人民的;每个国家的法律竟能适合于另外一个国家的话,那只是非常凑巧的事。”“什么法律是直接从政体的性质产生出来的,这种法律便是最初的基本法律。”他认为:“政体的性质是构成政体的东西;而政体的原则(法律)是使政体行动的东西。一个是政体本身的构造,一个是使政体运动的人类感情。”并提出“一切拥有权力的人,都倾向于滥用权力,而且不用到极致决不罢休……从事物的性质来说,为了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限制权力”。 ‎ ‎——摘编自钱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的政体思想评析》‎ 解读材料,并结合世界政治史的相关史实,围绕“政体与法律”拟一论题,并就所拟论题加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解析:从“政体的性质是构成政体的东西;而政体的原则(法律)是使政体行动的东西。一个是政体本身的构造,一个是使政体运动的人类感情”可以看出孟德斯鸠的观点是一个时期的法律制度和一定时期的政治体制相适应,这种相互的适应会推动国家向前发展。然后联系所学举出例子即可,也可以具体国家与法律之间的相互发展来作为论题,如罗马的扩张与罗马法的完善,也可以美国为例,说明法律对于美国政体形成的作用,法国、英国均可。‎ 答案:示例一 论题:罗马共和国时期推行公民法,帝国时期实施万民法,并最终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 ‎ 阐述:罗马共和国时期,为调整罗马公民的关系,出现了《十二铜表法》这样的公民法。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疆域的扩大,国际交往的拓展,为协调罗马公民与非公民间的关系 ‎,罗马法不断发展,出现了适用于帝国境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万民法。随着罗马社会的发展,罗马法不断发展、完善,最终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言之成理即可) ‎ 示例二 论题:美国颁布了1787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 ‎ 阐述: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鉴于13个州的松散联盟,积极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并于1787年颁布了宪法。宪法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并实行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与制衡的政治体制,以防止权力的滥用和暴政的出现。由此建立了总统共和制政体。(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