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2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段历史(文科)试题
哈三中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 高二学年第一学段历史(文)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战国时,孟子则逐渐以是否行仁义、知礼仪,是否接受华夏文化来区分华夏与夷狄。这一变化说明 A. 民族融合趋势日益加强 B. 儒家逐渐放弃夷夏观念 C. 中原文化优于周边文化 D. 孟子背离孔子的民族观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先秦时期的文化融合。“内诸夏而外夷狄”中“诸夏”指中原地区,“夷狄”指少数民族,这是“华夷之辨”思想的具体反映,它具有以华夏为中心甚至歧视少数民族的色彩。其后孟子提出“用夏变夷”的概念,发展了儒家民族思想,以是否行仁义、知礼仪,是否接受华夏文化来区分华夏与夷狄,说明战国时民族融合趋势日益加强,单纯强调“华夷之防”已经不适应时代要求,故A项符合题意;根据材料,从孔子的“华夷之防”发展到孟子的“用夏变夷”,其实都在坚持夷夏观念,并未放弃,故B项不符合题意;中原文化与周边文化各有所长,C不符合题意;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民族观,适应了时代需要,并未背离孔子的民族观,故D项不符合题意。 2.孔子说:“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孟子说:“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孔子和孟子都强调 A. 臣子必须绝对服从君主 B. 君臣要各安其位,各守其职 C. 臣子要为君主做出牺牲 D. 君臣的“离合伙以道是否相同为前提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孔子认为,大臣以用正道事奉君主,如果君主不能达到这一点,宁可辞职不干。孟子认为国君有了重大的过失,大臣再三的劝说然而国君不听,那么就可以换掉国君。可见他们都认为君臣良好关系的前提是道相同,所以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春秋战国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3.孔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梁启超也认为《春秋》“只能作经读,不能作史读”。这是因为孔子著《春秋》 A. 严重背离客观历史事实 B. 带有强烈的个人价值判断 C. 偏离了儒家的礼乐传统 D. 违背当时统治阶级的意愿 【答案】B 【解析】 【详解】孔子曲笔作《春秋》以“讲礼”是在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礼,这说明孔子著《春秋》是带有强烈个人政治观点的,所以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孔子著《春秋》并未背离客观历史事实,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孔子是在宣传儒家的礼乐传统,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使“乱臣贼子惧”等字眼足以证明是顺应了了统治阶级的意愿,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 4.有学者指出,他的思想用于学术,可发展为思辩哲学;用于军事可以发展为战略方针;用于生活,可以发展为生存智慧。比如“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就可能是斗争策略,也可能是自我安慰。材料中的“他”是 A. 孔子 B. 老子 C. 墨子 D. 韩非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用于学术,可发展为思辩哲学;用于军事可以发展为战略方针”,这是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即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故B正确;孔子的思想主张是“仁”,没有提出辩证法思想,故A错误;墨子的思想主张是兼爱、非攻,与材料信息无关,故C错误;韩非子的思想主张是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故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用于学术,可发展为思辩哲学;用于军事可以发展为战略方针;用于政治,可以发展为斗争策略”,联系所学老子的思想分析解答。 5.儒家崇尚知仁行义的谦谦“君子”;墨家推崇分人以财、助人以力的“兼士”;法家则以循名责实、公正无私的“铁腕”实行者为道德高峰。这说明先秦士子 A. 提倡政治参与意识 B. 讲究胸怀宽容博大 C. 希望君主任人唯贤 D. 注重个人道德修养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材料“知仁行义……分人以财、助人以力……循名责实、公正无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对人的道德修养和公正责任的要求,都体现出正身修心特点,故D项正确;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B项是具体表现,排除;选项C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 6.孙武,齐人,后为吴将军;荀子,赵国人,游学于齐,三任“稷下学宫”“祭酒”;商鞍,卫人,西入秦,行变法令,相秦十年;由此可见当时 A. 诸侯争霸日益加剧 B. 礼贤下士之风较为盛行 C. 民族融合逐渐加强 D 文化领域出现百家争鸣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体现了当时士阶层的活跃,而且在各国都得到重用,说明当时礼贤下士之风盛行,选项B正确;士阶层的活跃不能得出当时诸侯争霸情形,排除A;选项C与题无关,排除;材料未体现各流派之间的争论,排除D。 7.据施树民《贾谊为何不受重用》一文载:文景之时,官场出现各级官吏消极苟安,渎职怠工,“见人之有细过,专掩覆盖之”。……虽文帝多次下诏“劝课农桑”,实际并未得到认真执行。甚至在官场出现“廉吏释官而归为邑笑,居官行奸而富为贤吏”的怪现象。材料旨在说明 A. 统治者对农业重视不够 B. 黄老政治存在消极影响 C. 社会奢靡之风开始盛行 D. 封建统治危机已经出现 【答案】B 【解析】 材料“文景之时”“官场出现各级官吏消极苟安,渎职怠工”“廉吏释官而归为邑笑,居官行奸而富为贤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西汉初期由于以黄老之学作为统治思想,导致政治上出现了这些现象,故B项正确;材料“文帝多次下诏“劝课农桑””说明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奢靡之风,故C项错误;文景之治是封建社会的比较繁荣的时期,故D项错误。 点睛:材料“文景之时”“官场出现各级官吏消极苟安,渎职怠工”“廉吏释官而归为邑笑,居官行奸而富为贤吏” “文帝多次下诏“劝课农桑””是解题的关键信息。 8.班固作《汉书》,内有《古今人表》,列191人。作者按“上上至下下区分为三等九则”。其中“上上圣人”者十四人,包括三皇五帝,而以周公孔子殿后;孟子与颜渊,管仲同属“上中仁人”;老子与商鞅,墨翟,韩非都属“中上”;秦始皇则为“中下”·以此推断,班固评价历史人物的主要标准是 A. 时代先后 B. 社会贡献 C. 个人能力 D. 儒家道德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道家、墨家、法家都排在儒家后面,这说明班固评价历史人物以儒家标准为准绳,故D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以时代先后为顺序,故A排除。秦始皇对社会的贡献和个人能力都应当是最突出的,但是却位列中下,说明社会贡献、个人能力不是评价标准,故B、C排除。 9.一般认为,魏晋南北朝以前为书法的自发阶段,强调书法的实用功能,魏晋以后为书法的自觉阶段,强调书法的审美功能。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观原因是 A. 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 B. 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的壮大 C. 汉字自身的丰富与发展 D. 汉末以来社会危机日益严重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题干“魏晋以后为书法的自觉阶段,强调书法的审美功能……主观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士人群体的壮大属于主观原因,故B项正确;笔墨纸张等文具属于物质条件,故A项错误;汉字的发展和魅力,并不属于主观原因,故C项错误;社会危机严重属于社会原因,不属于主观原因,排除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题干关键词“主观原因”,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士人群体的角度分析选项,注意排除客观原因,据此即可进行正确判断。 10.五代前后五十四年,其间“易五姓十三君”。子弒其父、臣弑其君有之;朝秦暮楚,叛此附彼者有之:历仕数姓者有之:拥兵自立者有之。这表明 A. 儒家伦理面临巨大挑战 B. 佛教的影响日益扩大 C. 君主专制体制不合时宜 D. 统一成为历史之必然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子弒其父、臣弑其君有之;朝秦暮楚,叛此附彼者有之:历仕数姓者有之:拥兵自立者有之”的现象不符合儒家价值观和政治理念,说明当时作为主流思想的儒家受到很大挑战,选项A正确;选项B与题无关,排除;选项C不符合史实,当时建立的依然是君主专制,排除;材料强调的是乱世,而非统一趋势,排除D。 11.1960年代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了一卷文书,是唐景龙四年(公元710年)一名叫卜天寿的12岁学生的“家庭作业”,作业是抄写《论语·郑氏注》,抄写完后,卷末附了一首打油诗:“写书今日了,先生莫咸池,明朝是贾日,早放学生归。”这份文书的史料价值在于可证实 A. 儒家文化在当时吐鲁番地区已流传 B. 科举制与唐诗的繁荣存在因果关系 C. 《论语》成为当时科举考试的内容 D. 五言诗源于唐代西北的民间地区 【答案】A 【解析】 【详解】新疆地区的儿童抄写《论语·郑氏注》内容,说明儒家文化在当时的吐鲁番地区已经流传,选项A正确;材料未提及科举制,排除B、C;选项D不符合史实,排除。 12.唐文宗太和九年(835年),东川节度使冯宿奏请“禁断(私人)印历日版”,因为在剑南、淮南道等地“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有乖敬授之道”。此举是为了 A. 抑制民间商业活动 B. 维护中央统治权威 C. 垄断雕版印刷技术 D. 打击藩镇割据势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东川节度使要求皇帝政令禁止地方私自印历,他认为这地方私自印历会会违背传统之道,威胁中央的权威,故B正确;材料与民间的商业行为无关,故A错误;东川节度使的行为是为了维护中央政府的权威,而不是为了垄断雕版印刷技术,故C错误;东川节度使自己统领的就是藩镇,故不可能打击自己的势力,故D错误。 13.历史的推论离不开对史料的正确解读。下列史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史料 解读 A “周武王,始诛紂,八百载最长久” 体现周朝政治文化的稳定性与延续性 B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表明荀子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C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透射出中国古典诗歌的浪漫主义情怀 D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则观日,阴则观指南针” 反映出中国古代科技的实用特征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中国古代科技的实用性特征是通过对比得出的,史料中指南针用于航海无法证明古代科技实用性特征,选项D符合题意;周朝历史八百年,体现了其政治文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荀子的言论体现了人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是诗人想象的场景,体现了浪漫主义风格,不符合题意,排除。 14.《宋史》创立《道学传》,认为“道”盛于三代,昭于孔子,及于孟子,孟子没而无传,千余年后,至于宋代得圣贤不传之学而焕然大明。这种认识 A. 突出了程朱理学的地位 B. 混淆了儒家与道家思想 C. 适应了专制统治的需要 D. 阐明了道学的发展历程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道……至于宋代得圣贤不传之学而焕然大明”可知题干“道”指的是儒家的道,强调的是魏晋儒学受到佛道的冲击,独尊的地位受到挑战,到了宋代,随着理学的发展推动了儒学的进一步繁荣,故A正确;由材料可知“道”不是道家的道,而是以仁与礼为核心的儒家之道,没有混淆儒家与道家思想,故B错误;儒学在汉代经过董仲舒的改良已经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成为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故C错误;本题阐述的是儒家思想在宋代繁荣的原因,而不是道学的发展历程,故D错误。 【点睛】本题注重对材料的理解,注意辨析“道”的含义,即儒家之道。再结合课本知识魏晋时期儒学受到佛道的冲击,独尊的地位受到挑战,到了宋代,随着理学的发展推动了儒学的进一步繁荣即可。 15.元代出现了许多以卖画度日的街头画家,常借画讽刺时弊。有些画家还直接为通俗小说、剧本等作插图。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绘画艺术的繁荣 B. 大众审美素养的提升 C. 城市经济的兴盛 D. 政治统治的黑暗腐朽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元代出现了许多以卖画度日的街头画家,……直接为通俗小说、剧本等作插图”中说明元朝出现通俗小说和剧本插图,主要与当时城市经济的兴盛,市民文化繁荣促使市民文化兴起有关,故C项正确。绘画艺术的繁荣,不属于原因,应该是现象,故A项错误;通俗小说流行和大众审美素养提升无关,排除B;元朝画家的行为更多的带有经济特征,无法体现政治黑暗腐朽,排除D。 16.王学(王即王阳明)在明中后期广泛传播,其中“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的命题,不仅给士大夫大开眼界,也受到庶民百姓的欢迎。这表明王学 A. 冲击了封建伦理纲常 B. 倡导民主、自由和平等 C. 成为明清的主流思想 D. 有利于个体意识的觉醒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可知,王阳明认为庶人百姓也都拥有良知良能,有利于庶人百姓意识的觉醒,故选择D选项;王阳明主张“致良知”“知行合一”,维护了封建伦理纲常,故排除A选项;材料没有体现民主、自由思想,故排除B选项;程朱理学是明清的主流思想,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选项。 17.许仙与白蛇的故事最早见于唐代小说《白蛇记》。经宋话本的发展,到明末时,不仅内容与唐宋传奇有本质的差异(由神怪故事变为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婚恋自由的故事),而且主人公身份也由仕宦子弟,变为“生药铺主管”了,这种变化可以反映出 A. 专制制度日益衰落 B. 社会风气渐趋败坏 C. 市民价值观念变化 D. 社会主流思想改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杜会发展对文学艺术的影响,材料反映了随着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反映商人活动以及反对封建礼教的文学作品出现,这说明市民价值观念变化,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政治制度的腐败,排除A。材料不能说明社会风气的败坏,排除B。市民价值观不等于社会主流思想,结合所学,到明末时,我国主流思想依然是理学,排除D。 18.《农政全书》全书分12目:农本3卷,田制2卷,农事6卷,水利9卷,农器4卷,树艺6卷,蚕桑4卷,蚕桑广类2卷,种植4卷,牧养1卷,制造1卷,荒政18卷。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 是总结农业工业科技进步的百科全书 B. 是当时农耕经济高度繁荣的表现 C. 反映了农学具有近代自然科学的色彩 D. 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农政全书》的目录来看,其涉及农业的方方面面,侧面反映出当时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选项B正确;该书总结的是农业成就,没有工业,排除A;选项C不符合史实,排除;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是《齐民要术》,排除D。 19.清初顾炎武名号并不高,《四库全书总目》仅记其“博极群书,精于考证”。但到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社会上突然兴起一股顾炎武崇拜热,北京一群京官建立顾炎武祠,定时会祭。其也被誉为“清朝汉学第一人”。晚清顾炎武地位的提升主要是因为 A. 清政府官修史书的高度评价 B. 符合士大夫群体的文化品位 C. 学术和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D. 顾炎武的学术成就冠盖儒林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顾炎武经世致用的思想符合当时时代和学术的需要,因此晚清顾炎武地位的提升,故C项正确;材料“清初顾炎武名号并不高”说明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士大夫的文化品位,故B项排除;“博极群书,精于考证” “清初顾炎武名号并不高”说明D项错误。 【点睛】解题时注意“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这一时间信息。 20.明清两代都强调以礼入法,制定有“留养”之条,即对犯有死罪的人,所犯死罪不在“十恶”范围的,如有祖父母、父母老面无养的,可奏请免将罪犯处决,以留下来养亲,这表明当时 A. 统治者对人性的尊重 B. 政治统治借助伦理道德 C. 法律缺乏严格的程序 D. 程朱理学主流地位动摇 【答案】B 【解析】 【详解】“留养”条款的出现反映政治统治注重伦理道德,体现了以礼入法,选项B正确;“留养”的前提是所犯之罪不在“十恶”范围内,而且其出发点不是关注人性,而是顾及社会伦理,即儒家思想影响了法律精神,选项A排除;选项C与题无关,排除;选项D与不符合史实,排除。 21.明清时期“文学妨业”观念盛行,诗歌、散文被认为是“文人名成奇兴之事,少年习学,正业必疏”,与“浬词艳曲、小说和俚唱”一起被列为学生禁止阅读的“闲书”,这说明当时 A. 雅俗文学相互交流融合 B. 八股取上不利于文学发展 C. 政府推行文化专制政策 D. 科举制动经世致用思潮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诗歌、散文被认为是“文人名成寄兴之事,少年习学,正业必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受到中国古代“学而优则士”的传统观念影响,中国古代读书以考试做官为目的,明清时期“文学妨业”观念盛行主要是由于八股取士的影响,B选项符合题意。雅俗文学相互交流融合的说法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材料现象是一种社会观念,即“文学妨业”,并不是政府文化专制政策,排除C;材料未体现经世致用的思潮,体现的是对传统文学的压制,D选项排除。 22.清初,传教士利玛窦帮助中国绘制了一幅世界地图,但不经意地把美洲画在了左面、欧洲在中间而亚洲在右面,引起了朝廷的不满;他马上修改了地图,把中国放在中间,这幅地图获得了中国人的高度称赞,并在中国广为流传,也为传教士赢得了很高的声誉。这反映了 A. 中西方文化科技交流频繁 B. 西方传教士在华影响力大 C. 传统的夷夏观念根深蒂固 D. 闭关锁国政策还没有推行 【答案】C 【解析】 交流频繁未从材料中看出,故A项错误;西方传教士因为朝廷不满而修改地图,所以不能说明其在华影响力大,故B项错误;从修改地图,把中国放在中央,可以看出中国以自己为中心,故C项正确;清朝初期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故D项错误。 23.中国的思想文化多姿多彩。有的倾向压抑人性,有的倾向个性自由。以下内容中蕴含着讲求个性自由的是 ①庄子的《逍遥游》 ②朱的《四书章句集注》 ③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④李贽的《焚书》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朱熹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压抑摧残了人性,所以②不正确,庄子的逍遥游诉求,反映了其主张过逍遥隐居生活,①正确;清明上河图是风俗画,并不反映个体情况,③错误。李贽反对盲从孔子,都体现了追求个性自由,所以④正确。选项C正确,选项A、B、D排除。 24.如图是古代中国科技成果介布图,可以用来说明古代中国科技 A. 深受儒家伦理观的影响 B. 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 C. 是传统经济特点的反映 D. 在世界处领先地位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科技的特征。依据图表可知,在中国古代科技成果中,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农学、数学等学科成就较多,结合所学可知,这些成果具有实用性,主要服务于农业生产和巩固封建统治,这说明古代中国科技是传统经济特点的反映。因此C选项正确。儒家注重人伦,轻视科技,因此其对科技影响有限,选项A排除;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科技重实用,轻理论,并未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D选项错误,材料只反映了中国古代的科技成果,没有与世界科技发展情况进行比较。 25.古希腊悲剧往往以人与命运的斗争为主题,着重表现主人公的英雄行为。虽然悲剧中主人公都难逃命运的魔掌而终于毁灭,但悲剧的整体气象不是悲惨,而是“悲壮”。这表明 A. 悲剧代表古希腊文学最高水平 B. 古希腊人主张服从命运的安排 C. 古希腊文明是英雄主义的滥觞 D. 古希腊悲剧蕴含人文主义精神 【答案】D 【解析】 【详解】“着重表现主人公的英雄行为虽然悲剧中主人公都难逃命运的魔掌而终于毁灭,但悲剧的整体气象不是悲惨”说明戏剧是古典人文主义的载体,D正确;A中最高水平错误;B和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26.公元前5世纪中叶,希腊社会的情况日渐复杂。智者学派以“人是万物的尺度”为依据,认为世上没有绝对真理可言;而那些保守派(以苏格拉底为代表)对智者学派的相对主义很顾忌,担心它会危及社会秩序和道德。两派争论 A. 导致民主的衰败 B. 引起社会分裂 C. 促进阶级的分化 D. 利于思想的进步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5世纪中叶智者学派以“人是万物的尺度”为依据,过分强调了人的主体地位,突出了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否定了绝对真理的存在;到苏格拉底时反对智者学派的相对主义,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提出了“美德”、知识和教育的作用等思想主张,从而有利于思想的进步,故选D;并非两派争论导致民主的衰败和社会的分裂,AB错误;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27.孔子和苏格拉底分别是同一时代东西方思想领域涌现出的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二者的共同之处是 A. 否定鬼神的存在 B. 追求社会的和谐有序 C. 推崇君主的权威 D. 倡导个性的自由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孔子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苏格拉底主张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两人都重视道德,都追求社会的和谐有序,选项B正确;孔子认为对鬼神“敬而远之”,说明其认为存在鬼神,排除A;苏格拉底主张民主制,排除C;孔子不主张追求自由发展,认为应当遵循礼乐制度,选项D排除。 28.亚里士多德说:“他(苏格拉底)在把德性看作知识时,取消了灵魂的非理性部分,因而也取消了激情和性格”。苏格拉底对“知识”的思考 A. 为城邦民主制提供理论基础 B. 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色彩 C. 使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D. 是西方人精神觉醒的开端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对“是什么”的探讨体现了对知识和智慧,即理性的探求,苏格拉底对“知识”的思考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色彩,故B项正确,苏格拉底所处时期已经建立了城邦民主制,排除A;材料并不是强调苏格拉底哲学的地位,选项C与题无关,排除;D项是智者学派的影响,排除。 29.文艺复兴后,高耸入云、冷峻阴沉的哥特式建筑不再流行,建筑师们热衷于重现古希腊的柱式以及古罗马的穹顶拱券,从而营造出欢快充实的空间感受。这表明当时 A. 几何学发展彻底改变了设计理念 B. 建筑的宗教功能和意义被弱化 C. 市民阶层追求世俗化的生活体验 D. 复古风格成为建筑领域的主流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建筑师们热衷于重现古希腊的柱式以及古罗马的穹顶拱券,从而营造出欢快充实的空间感受”表明文艺复兴影响了建筑师的思想,体现的是世俗化的生活,表明当时市民阶层追求世俗化的生活体验。故答案为C项。A项“彻底改变”说法绝对,排除;B项,建筑的宗教功能和意义并未被弱化,排除; D项,依据材料“高耸入云、冷峻阴沉的哥特式建筑不再流行”可知,复古风格不再是建筑领域的主流,排除。 【点睛】表明类选择题是高考中相对稳定的题型,该类选择题主要借用了“表明”或“反映”、“旨在”、“体现”一词“相当肯定地显示”的含义。它要求考生获取材料中比较确切的信息,重点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试题的题干部分一般描述历史现象,考生需要根据所学知识,用简洁的语言准确、清楚地概括现象背后的历史结论。一般解题步骤有三步,第一步:概括材料的主体信息;第二步:联系选项,进行“等价转换”。“等价转换”是指第一步概括出的主体信息要与选项完全匹配;第三步:检验其他选项的正确性。 30.在中世纪,人类意识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由意大利兴起的这场运动 A. 冲击了宗教神学世界观 B. 开启了海外殖民掠夺 C. 动摇了天主教神权统治 D. 引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这一运动是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提倡人性,强调人的价值,冲击了宗教神学世界观,选项A正确;新航路开辟开启了殖民掠夺,排除B ;宗教改革摇了天主教神权统治,选项C排除;文艺复兴并不反对封建君主制度,因此并未引起资产阶级革命,排除D。 【点睛】解题关键是判断出这一运动是文艺复兴,然后结合文艺复兴的影响解答本题。 31.在15世纪的西欧,学者、艺术家、政治家甚至普通民众都流行写自传,这一时期自传作品的数量比500-1400年的总和还要多。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 B. 宗教改革冲击教皇权威 C. 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 D 自由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普通民众都流行写自传”,体现对人的价值的肯定。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文艺复兴促进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C项与题意相符。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A项;B项宗教改革发生于16世纪,与题意不符;自由平等观念属于启蒙运动的思想,启蒙运动发生于17、18世纪,与题意不符,故排除D项。 32.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一词的最初含义就是指那些精通希腊艺术和拉丁文法的学者他们对古希腊、古罗马古典学术的研究,主张“回到本源”,在虔诚的基督徒中引起了一种重新考据、诠释基督教的原始文献的热潮。由此可见,文艺复兴 A. 利于推动宗教改革运动兴起 B. 以重建基督教信仰为初衷 C. 恢复了古希腊罗马经典文化 D. 对教会持一种包容的态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艺复兴运动,材料“在虔诚的基督徒中引起了一种重新考据、诠释基督教的原始文献的热潮”反映了文艺复兴运动推动基督教原始文献的研究热潮,这为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提供了条件,故A正确;文艺复兴并不是以重建基督教信仰为初衷,而是反对天主教神学世界观的统治,故B排除;复兴古希腊罗马经典文化并不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故C排除;材料未涉及文艺复兴运动对教会的态度,故D排除。 33.中世纪时,发放高利贷收取利息是“在上帝眼里最丑恶、最可憎的犯罪”。但到1548年,一些教会成员开始请求接受“适度、可接受的高利贷”。这种修正表明 A. 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传统社会观念 B. 宗教改革颠覆了人们的是非观 C. 商业资产阶级已取得教会领导权 D. 人文主义已成为社会主流意识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6世纪欧洲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追求财富的欲望充斥整个欧洲社会,冲击了传统的价值观念,故A项符合题意。B项,题干未体现宗教改革的相关主张,排除。C项,题干反映了教会人士价值观念腐化,并未体现教会领导权让位于资产阶级,排除。D项,题干强调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传统价值观,并未体现人文主义成为社会主流思想,排除。 34.1415年,胡斯因反对天主教会拥有地产、谴责教皇兜售“赎罪券”而被处以火刑;1517年,马丁·路德提出同样的质疑却掀起欧洲宗教改革。这表明 A. 思想变革是社会转型先决条件 B. 英雄人物的出现决定历史进程 C. 革故鼎新需契合社会演变时机 D. 历史事件的发生存在着偶然性 【答案】C 【解析】 胡斯被处以火刑是由于质疑时的时机不成熟,马丁·路德却掀起欧洲宗教改革,这是由于时机已经成熟,所以材料意在表明革故鼎新是需要契合社会演变时机的,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先决条件的说法过于绝对,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决定历史进程的说法也过于绝对,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并没强调偶然性,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35.路德提出:《圣经》是信仰的唯一依据和最高权威,个人在阅读、解释、理解《圣经》基础上产生对基督的信仰就可以成为“义人”。此材料说明路德 ①肯定个人在宗教信仰中的地位 ②主张《圣经》应受理性检验 ③否定了罗马教廷与教皇的权威 ④认为各国应该建立民族教会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由材料“《圣经》是信仰的唯一依据和最高权威,个人在阅读、解释、理解《圣经》基础上产生对基督的信仰就可以成为‘义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路德主张信仰得救,肯定了人在信仰中的作用,否定了罗马教廷和教皇的权威,①③符合题意;②④均与材料无关。故选A。 36.1536年,加尔文出版了《基督教原理》,把依靠信仰才能得救,解释成先定论,即成功失败贫富荣辱都是上帝先定的,人的意志无法改变。这种宗教观 A. 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求 B. 成为宗教改革的先声 C. 削弱了人们对于上帝的信仰 D. 违背了人文主义精神 【答案】A 【解析】 【详解】“先定论”认为成功失败贫富荣辱都是上帝先定的,人的意志无法改变,这为资产阶级通过个人努力,获得财富提供了宗教支持,适应了当时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选项A正确;宗教改革首先是马丁·路德兴起的,排除B;加尔文的“先定论”并未削弱人们对上帝的信仰,排除C;“先定论”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强调个人的奋斗,排除D。 【点睛】解题关键是理解先定论和资产阶级追求财富之间的内在关联。 37.18世纪60年代,牛顿物理学等新兴课程已经通过各种方式成为多数大学的标准课程。尽管学生在早期教育中被灌输进顺从和正统的观念,但对于学过这些新兴课程的人来说,他们完全可以用同样的标准来衡量人类事务。这可以用来说明 A. 启蒙运动具有广泛社会基础 B. 近代大学成为了新思想的摇篮 C. 近代自然科学常识逐渐普及 D. 人文精神与科学观念相互交融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牛顿物理学等新兴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以同样的标准来衡量人类事务,对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产生巨大影响,这反映了自然科学观念对人文思想的影响,可以用来说明人文精神与科学观念的相互交融。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自然科学观念对人文思想的影响,并未涉及启蒙运动的社会基础;B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自然科学观念对人文思想的影响,并非主要体现近代大学成为新思想的摇篮;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科学观念对学习过它的人的影响,不能体现自然科学常识的逐渐普及。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38.启蒙运动时期,盂德斯鸠批判中国专制,以此力证君主立宪制的合理性;伏尔泰则把中国描绘成宗教宽容、君主开明的理想国度,将其作为法国政治改革蓝图的现实依据。这表明启蒙思想家 A. 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融发展 B. 通过解读中国推动社会启蒙 C. 准确塑造了彼时中国的形象 D. 认为中国落后世界发展潮流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盂德斯鸠批判中国专制,以此力证君主立宪制的合理性”“ 将其作为法国政治改革蓝图的现实依据”可知,盂德斯鸠和伏尔泰都对中国进行解读,以论证启蒙思想的合理性,为社会发展提供指导,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故A项错误。二者都只是对中国进行局部解读,并没有进行全面准确的解读,故C项错误。启蒙思想家并没有对中国是否跟上世界发展潮流进行评价,故D项错误。 39.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英国议会无非是公共意志的篡夺者,而且在英国式的代议制度下,人民只有在选举议员时才是自由的,而议员一旦选出,人民又成为奴隶。这表明他 A. 提倡自由平等 B. 反对代议制度 C. 主张社会契约 D. 推崇三权分立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卢梭对英国议会的评价可知,其认为代议制下人民不能充分享有权利,因此其反对代议制度,选项B正确;材料并未看出卢梭对自由平等的提倡,排除选项A;社会契约是社会构成的基础,但材料主旨是代议制下人民并未充分享有权利,因此选项C排除;启蒙时期推崇三权分立的是孟德斯鸠,而且材料并未体现三权分立,选项D排除。 。 40.孟德斯鸠主张立法机关分为贵族院和众议院,两院同时拥有立法权,有各自的议会、各自的考虑、各自的见解和利益。这一见解 A. 反映了三权分立思想 B. 体现了近代代议制政体的基本特征 C. 有效防止了专制独裁 D. 影响了英、美等国议会制度的建立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众议院通过普选方式由各区域的人民选出的平民代表组成,两院同时拥有立法权,有各自的议会、各自的考虑、各自的见解和利益”可得出选民通过民主选举组成议会,行使国家权力,这是近代代议制的基本特征,故B项正确;材料中只提到了立法权,并未提及行政权、司法权,无法反映出“三权分立”的思想,故A项排除;孟德斯鸠主张建立议会,并不能有效的防止专制独裁,故C项排除;“深刻影响了英美等国议会制度的建立”在材料中无法得出,故D项排除。 41.从欧洲思想史看,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不同,其核心是以未来的名义讨伐过去的时代。其意在强调 A. 启蒙运动已经成为政治运动 B. 启蒙运动构建了新社会的蓝图 C. 启蒙运动促进了社会的转型 D.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落后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启蒙运动……核心是以未来的名义讨伐过去的时代”中可以看出,材料强调了启蒙运动构建了未来社会的蓝图,批判封建制度,这是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不同,故B项正确;启蒙运动是思想解放运动,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社会转型,故C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不同,故D项排除。 【点睛】关键信息是“启蒙运动……核心是以未来的名义讨伐过去的时代”。 42.有学者说:“工匠传统与学者传统的结合,有力地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伽利略的科学工作就是这一传统结合的典范。”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A. 伽利略非常注重于实验测量 B. 伽利略重视严密的逻辑推理 C. 伽利略兼顾实验事实与逻辑 D. 伽利略做出了众多科学发现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工匠传统与学者传统的结合”可知,伽利略研究物理学具有使实验方法与学术思维兼备的特征,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了伽利略研究方法实验事实与逻辑相结合的特点,故排除AB。D项,材料未体现伽利略众多的科学发现,排除。 43.“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材料说明 A. 技术变革导致科学进步 B. 经典力学标志人类进入科学时代 C. 科学发展推动技术进步 D. 蒸汽机的发明标志工业时代到来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牛顿的力学理论影响力瓦特,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展,说明科学发展推动技术进步,选项C正确;选项A与题干主旨相反,排除;选项B与题无关,排除;材料强调牛顿力学的影响,选项D脱离材料主旨,排除。 【点睛】解题关键是对材料“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的解读,即牛顿的力学理论影响力工业革命。 44.尽管达尔文主义受到宗教和其他集团的敌视,但在19世纪后期,其在政治上为各国的民族主义者所赞同;在经济生活中,得到了自由主义者的拥护。据此可知 A. 社会达尔文主义被普遍接受 B. 自然科学与宗教信仰彼此相互矛盾 C. 进化论推动马克思主义诞生 D. 进化论的社会学转化适应时代需求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在19世纪后期,其在政治上为各国的民族主义者所赞同;在经济生活中,得到了自由主义者的拥护”,结合所学,达尔文进化论提出优胜劣汰、自然选择等思想,达尔文主义把进化论思想运用到人类社会,成为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国家民族主义者侵略扩张的借口,也成为被侵略国家民族主义者变革图强的思想武器,故D正确;根据“其在政治上为各国的民族主义者所赞同;在经济生活中,得到了自由主义者的拥护”可知,民族主义者、自由主义者赞同社会达尔文主义,无法体现“普遍接受”,排除A;材料并未体现进化论和宗教信仰两者间的矛盾,排除B;1848年马克思主义诞生,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发表,C时间错误,排除。 45.席勒曾这样评论一种文学流派:“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下列文学作品属于这一流派的是 A. 《巴黎圣母院》 B. 《人间喜剧》 C. 《双城记》 D. 《等待戈多》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根据材料“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可知这一艺术流派属于浪漫主义流派,A选项符合题意;《人间喜剧》《双城记》属于现实主义文学,B、C选项排除;《等待戈多》属于现代主义文学,D选项排除。 【点睛】解题关键是掌握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和代表作品。 46.贝多芬曾说:“感情的流露要胜于绘画。“他的《第六(田园)交响曲》透露出乡村淳朴的田园气息,表达了对乡村的热爱,给人们展现了一副充满着幻想和诗意的大自然风景画。该作品 A. 采取了现实主义手法 B.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C. 开创了现代主义先河 D. 体现了浪漫主义情怀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感情的流露要胜于绘画。他的《第六(田园)交响曲》透露出乡村淳朴的田园气息,表达了对乡村的热爱,给人们展现了一副充满着幻想和诗意的大自然风景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作品强调的是个人的感受,体现的是浪漫主义情怀,故答案为D项。A项该作品体现的是浪漫主义手法,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民族特色,排除;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点睛】浪漫主义乐派产生在十九世纪初。这个时期艺术家的创作上则表现为对主观感情的崇尚,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幻想。艺术表现形式也较以前有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浪漫主义思潮与风格的形成与发展。 47. “如果将敏锐的想象力和逻辑掺拌到荒谬的程度,结果将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诡谲”,“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人从精神贫困中得到振奋”。材料评价的文学流派是 A. 古典主义 B. 现实主义 C. 浪漫主义 D. 现代主义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题干材料出自诺贝尔授奖辞中对贝克特的评语。根据材料“荒谬”、“结果诡谲”、“新奇”、“精神贫困”等关键信息可以判断这种文学流派是现代主义。现代主义文学强调自我表现,手法比较怪诞,故事开头和结尾没有明显的理由;背景模糊不清,因果关系不明,语言风格悖离传统。故选D项。 考点:19世纪的世界文学艺术·文学的主要成就·现代主义文学 【详解】 48.有学者指出,“二战”后的美国政治是“双城记”,一城是华盛顿特区,另一城是好莱坞影城。华盛顿特区为政策、权力运作之所:好莱坞则供给政治理念,给美国政治文化提供思想资源。据此可知,美国在“二战”后 A. 政府对电影企业的直接控制加强 B. 政治类影片成为影视作品的主流 C. 政治运作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D. 影视艺术渗透了官方意识形态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好莱坞则供给政治理念,给美国政治文化提供思想资源”体现的是官方意识形态对影视艺术的影响,D选项符合题意;政府对电影企业的直接控制加强的说法不符合史实,美国强调的是思想自由,A选项排除;政治类影片成为影视作品的主流的说法片面,B选项排除;美国的政治运作模式仍然是三权分立,C选项排除。 二、非选择题 4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墨子是我国倡导功利主义思想的第一人。他认为“利,所得而喜也;害,所得而愚也”。墨子又强调利己的实现存在于利人之中,所以要“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达到“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他要求人们消除自私,当个人利益与他人、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要牺牲自我。墨子实现其功利目标的方式是“控欲”,对老百姓来说,他们的“利”只需要满足自身的基本生活即可;对统治者来说,墨子认为要“非乐”“节葬”“节用”。战国时墨家与儒家同为“世之显学”,但“汉代以后儒家独尊,墨家则几为绝学”。 ——摘编自《中西功利主义思想比较》 材料二 董仲舒把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塞进阴阳家的框架,加上一个最高的主宰“天”成为一种神秘的天人感应论。唐代出现了儒、道、佛“三教”并立的局面,同时一些思想家或明或隐地吸取佛学思辨哲学的若干方面。宋明理学在三教融合、渗透的基础上孕育、发展起来。理学一方面使人们屈从于封建主义统治,另一方面,理学家发展了早期儒学中重视人的独立思考,兼综百家和重视文化遗产研究的传统。 ——摘编自张岂之《儒学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作用》 (1)根据材料一概括墨子功利思想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以后墨家思想衰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汉代以来儒学的发展历程,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推动其发展的相关因素。 【答案】(1)主张:承认追求利益的合理性:注重天下之利:主张“控欲”。 原因:思想层面:墨子的控欲思想与统治阶级追求享乐的思想相悖,也不符合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墨子重“利”思想与儒家“重义轻利”思想抵触,汉代独尊儒术之后,更难以继续。政治层面,中央集权不加强,实行文化专制。 (2)历程:汉代董仲舒吸收阴阳五行等学说,形成了天人感应理论;唐代儒学吸收了佛学的思辨哲学;宋明儒学在三教合流基础上形成了理学。 原因:统治者的推崇与重视;其他学说的冲击;儒家学者的理论创新。 【解析】 【详解】(1)主张:根据材料“他认为‘利,所得而喜也’”“强调利己的实现存在于利人之中”“墨子实现其功利目标的方式是‘控欲’”概括得出其主张的特点。原因:根据所学,从统治阶级的需要、民众的追求、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中国古代传统的义利观、小农经济对思想的要求等角度概括。 (2)历程:根据材料“董仲舒把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塞进阴阳家的框架,……成为一种神秘的天人感应论”可知,汉代董仲舒吸收阴阳五行等学说,形成了天人感应理论;根据材料“唐代出现了儒、道、佛‘三教’并立的局面,同时一些思想家或明或隐地吸取佛学思辨哲学的若干方面”可知,唐代儒学吸收了佛学的思辨哲学;根据材料“宋明理学在三教融合、渗透的基础上孕育、发展起来”可知,宋明儒学在三教合流基础上形成了理学。 原因:根据所学知识,从统治者、其它学说冲击以及儒家学者主观努力角度回答。 5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欧洲文艺复兴的策源地在意大利,宗教改革的故乡在德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决非偶然,它们显然是由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摘自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其所向往的人性的追求,摒弃了宗教教条,将价值取向由“神”转向“人”,但它缺乏“科学”的基础,仍然无法摆脱“神”的羁絆。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以对科学知识的张扬,对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鼓吹,在目后转化为一场旨在充分肯定人的根本价值、强调人的尊严的思想运动。 ——以上材料摘编自马龙闪《近现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分别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4世纪至18世纪欧洲人文主义思想内涵的变化。 【答案】(1)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古典文化遗存丰厚;德意志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罗马教廷的精神控制与经济掠夺;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典型的君主专制激发了资产阶级的强烈反抗。 (2)14、15世纪,欧洲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为肯定人性、反对神性;追求现世幸福;倡导个性解放;求科学理性。16世纪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为人获得灵魂救赎的自主权。17、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发展为强调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民主法治、三权分立等思想。 【解析】 【详解】(1)社会历史条件:根据材料“欧洲文艺复兴的策源地在意大利,宗教改革的故乡在德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并结合所学,从意大利出现文艺复兴背景、德意志的四分五裂的状态以及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等回答。 (2)内涵变化:根据材料“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其所向往的人性的追求,摒弃了宗教教条,将价值取向由“神”转向‘人’”可知,14、15世纪,欧洲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为肯定人性、反对神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时期,主张人们应当追求现世幸福,倡导个性解放,追求科学理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世纪宗教改革时期,马丁·路德等人提出“因信称义”“先定论”,因此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为人获得灵魂救赎的自主权。根据材料“以对科学知识的张扬,对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鼓吹,在日后转化为一场旨在充分肯定人的根本价值、强调人的尊严的思想运动”并结所知识,17、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启蒙思想家将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发展为强调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民主法治、三权分立等思想,政治色彩更加浓厚。 5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德斯鸠承认中国的专制君主比较有节制,利从传教士和伏尔泰交口称赞的皇帝提倡耕织、兴修水利、实行科举考试、设置谏官具有限制癮或的作用。伏尔泰对中国政治几乎完全持推崇态度。他提倡以农为本,宣称只有农业能够増加财富、贬低货币和商业资本的作用,盛赞中国君主以农为本重视农业的政策与措施,建议法王也效法中国皇帝举行春耕“籍田”的仪式。 ——摘编自张海林《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 材料二 正是在西方借助东方、欧洲借助中国完成对旧制度的现实批判和对新社会的思想启蒙,为欧洲自身的破茧成蝶准备条件的时候,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悄然发生变化。肯定、景仰的维度向否定、批判的维度转化,欧洲从马可·波罗时代开始的选续五个世紀对中国的崇拜与美化渐行渐远了。这一认识在19世紀达到顶峰。 ——摘编自许平《欧洲人东方认识的拐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学者对中国的看法,并说明其形成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欧洲人对中国的认识由肯定转向否定的原因。 【答案】(1)看法:政治上:君主开明,重视人才,崇尚道德,追求公平;经济上:倡导以农为本。 背景:政治上:欧洲君主专制强化;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思想上;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弘扬促进思想解放。世界联系新航路开辟推动东西方交流加强。 (2)原因:东西方交流加深(欧洲人的认识趋于全面,改变了对东方认识的理想化);东西方历史发展的差异或西方发展迅速与中国发展缓慢(民主政治与君主专制;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思想解放与因循守旧)。 【解析】 【详解】(1)看法:政治上:根据材料“承认中国的专制君主比较有节制,……实行科举考试、设置谏官具有限制癮或的作用”可知,欧洲学者认为中国的君主开明,重视人才,崇尚道德,追求公平;经济上:根据材料“盛赞中国君主以农为本重视农业的政策与措施”可知,欧洲学者倡导以农为本。 背景:根据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角度回答。具体而言,当时的欧洲在政治上欧洲君主专制强化;经济方面,欧洲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思想文化上,启蒙运动兴起,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弘扬,促进思想解放。从世界范围来看,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文化交流加强,使得欧洲人了解了东方文化。 (2)原因:从认识的程度来看,随着东西方联系越来越密切,东西方交流加深,欧洲人的认识趋于全面,改变了对东方认识的理想化;从东西方国家发展水平和在世界分工中的地位来看,工业文明的西方国家逐渐超越了以农耕文明为主的中国,因此西方人对中国的认识由肯定转向否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