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岳麓版:专题(三十一)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作业)
综合检测(三十一)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时间:45分钟 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1894年成立的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为誓词。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指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即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这一转变说明孙中山( ) A.深入剖析了民主共和制的实质 B.近代民族国家的构想逐渐丰富 C.提倡建立反清的民族统一战线 D.明确提出国家的根本是民族统一 解析:选B “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体现出反对满族贵族统治的狭隘民族主义倾向,“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即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体现出其五族共和的民族主义思想,这一转变说明孙中山民族国家的构想逐渐丰富,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民主共和制的实质,排除A项;材料主张“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人”,并非建立反清的民族统一战线,排除C项;D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2.孙中山曾说:“民生主义,即贫富均等,不能以富者压倒贫者是也。但民生主义,在前数十年,已有行之者,其人为何?即洪秀全是也。”结合材料分析孙中山的民生主义的核心是( ) A.土地所有权问题 B.平均分配财富问题 C.土地使用权问题 D.武装建立政权问题 解析:选A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洪秀全推行的“民生主义”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天朝田亩制度》,这解决的是土地所有权问题,故A项正确;平均分配财富问题是空想的平均主义,这不是孙中山提倡的,故B项错误;民生主义解决的是土地所有权,不是土地使用权,故C项错误;武装建立政权问题是民权主义,故D项错误。 3.根据刘望龄先生的研究:“检阅湖北报刊,在揭露社会、批判清政府的落后、反动方面,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而对三民主义的传播,除民族主义的反清革命宣传得较为充分以外,民权、民生主义几乎无所论及。”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源在于( ) A.湖北群众缺乏文化,只知反满 B.清政府成为矛盾的焦点 C.民权、民生思想缺乏群众基础 D.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解析:选D 根据材料可知“民权、民生主义几乎无所论及”,这主要是因为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其根源在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够充分,D项正确。A、B、C三项与“ 出现的根源”不符,排除。 4.1924年,孙中山在《民族主义》中指出,“中国领先于欧洲和美洲几千年,就发展了一种民主哲学”,“我们需要向欧洲学习的是科学……在真正的政治哲学原理方面,欧洲人需要向中国学习”。据此可知,孙中山( ) A.主张学习西方科技优先于政治制度 B.认为西方政治哲学源于中国传统文化 C.坚持反帝立场反思西方的民主制度 D.认为中国传统思想中包含了民主因素 解析:选D 根据材料“在真正的政治哲学原理方面,欧洲人需要向中国学习”,说明孙中山认为中国传统思想包含民主因素,D项正确;材料没有点出优先学习二者中的哪一项,A项错误;材料说明民主制度来源古代中国,并不是说西方政治哲学源于中国传统文化,B项错误;材料并没有体现明确反帝思想,C项错误。 5.孙中山主张普遍建立消费合作社和生产合作社,认为建立合作经济是“地方自治团体”之“要事”,是避免“商家垄断”的有效办法。还主张“累进税率,多征资本家的所得税和遗产税”。这体现了孙中山( ) A.节制资本的思想 B.深受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C.关注工农的利益 D.提倡建立公私合营经济 解析:选A 由材料内容可知孙中山主张建立合作经济以避免“商家垄断”,对资本家多征税,体现了“节制资本”的思想,故A项正确;体现孙中山思想受中国共产党影响的内容应是“扶助农工”,故B项错误;材料中孙中山“节制资本”思想与关注工农利益无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中孙中山的合作社经济并不一定是公私合营经济,故D项错误。 6.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发表文章,提到马克思及其学说,并预言“社会主义必将磅礴于二十世纪”;同盟会早期会员朱执信1905年翻译《共产党宣言》部分内容;1917年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上述史实表明( ) A.马克思主义已经在中国思想界产生影响 B.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在中国得到了实践 C.各政治派别都主张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 D.中国知识分子关注资本主义制度的危机 解析:选A 根据材料可知,马克思学说在中国逐渐被传播,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已经在中国思想界产生影响,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在中国得到实践,排除B项;材料信息体现各派别提及马克思主义,不能推断出各政治派别都主张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中国知识分子关注资本主义制度的危机,排除D项。 7.(2019·青州模拟) 1919年之前,在中国宣传新思潮的刊物只有几种,介绍社会主义的文章更少。1919年之后,全国各地出版的刊物猛增至400余种,其中相当数量的刊物以介绍新思潮、改造社会为己任,马克思主义思潮一枝独秀。造成上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 B.国内外局势的剧烈变动 C.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反思 解析:选B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主要是由于当时的形势所决定的,即是由当时的国内外局势的剧烈变动而导致的,而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反思均只是国内外局势的剧烈变动的具体表现,故B项符合题意。 8.辛亥革命前后,中国思想界仍采用“体”、“用”范畴来说明东西方文化的关系。1919年以后,瞿秋白等人以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衡量不同文化高下的标准,打破了东西方文化的截然划分。这反映出( ) A.中体西用已被彻底抛弃 B.民主科学思想深入人心 C.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 D.中西文化逐渐走向融合 解析:选C 根据材料“以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衡量不同文化高下的标准”,以及瞿秋白等人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身份,可以得出马克思主义传播对中国思想界的影响,故C项正确。A项中“彻底抛弃”表述绝对,排除A项;B、D两项在材料中皆无从体现,排除。 9.1943年国民党挑起了一场“中国之命运”的论战,抛出了“哪个党能够救中国”的议题,对此中国共产党组织多位理论家运用毛泽东同志的《新民主主义论》等“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进行反击。这场论战( ) A.有利于打败日本法西斯的侵略 B.为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奠定理论基础 C.有利于争取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 D.为“毛泽东思想”的确立提供了土壤 解析:选D 材料中体现的是中国内部就中国命运的论战,与反法西斯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中是抗日战争时期,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是社会主义革命,故B项错误;材料是中国内部的论战,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支持与否无关,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中国共产党以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为理论进行反击,可知这有利于毛泽东思想的传播和发展,扩大了其社会影响力,也为毛泽东思想在中共七大上成为党的指导思想创造了条件,故D项正确。 10.(2019·湖南长郡中学模拟)董必武在中共八大上发言时指出:“党中央号召公安、检察、法院和一切国家机关,都必须依法办事。我认为依法办事,是我们进一步加强人民民主法制的中心环节。”这一思想( ) A.提供了新中国民主政治的法律保障 B.表明建国初期推行依法治国的方针 C.标志着有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形成 D.丰富了毛泽东思想的法学理论宝库 解析:选D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董必武关于依法办事的观点丰富了毛泽东思想的法学理论宝库,故答案为D项。新中国民主政治的法律保障是《共同纲领》和宪法,排除A项;B项不符合史实,依法治国的方针在改革开放后提出,排除;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形成是在21世纪初,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不符,排除C项。 11.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米哈伊尔·季塔连科认为,中国改革开放留下“三大经验”,其中第一条是中国领导人在改革开放之前进行了意识形态领域的准备工作。该“准备工作”是指( ) A.“八字”方针的提出 B.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C.“文革”被彻底否定 D.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解析:选B 据题干材料“意识形态领域”,“八字”方针属于经济工作策略,排除A项;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彻底否定了“文革”,邓小平理论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通过题干时间限定“改革开放之前”排除C、D两项;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故选B项。 12.(2019·重庆七校联考)如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词在《人民日报》上出现的频率情况。与图中最高峰值A点出现直接相关的是( ) A.邓小平理论被写入党章 B.邓小平成为党的领导核心 C.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D.“南方谈话”促进思想解放 解析:选A 结合所学,1997年中共十五大通过决议,将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邓小平理论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中华民族复兴”是近代百年来中国人的梦想,而中国梦就是民族复兴的梦,是中国人为世界作出贡献的美好愿望和梦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晚清以来,在东西方列强的持续侵略和残酷压迫中,现代“民族”观念逐渐引入。革命党人反对国内民族的压迫,立宪派人士则宣传建立彼此相依的大民族共同体。1917年李大钊比较明确地提出了“民族复兴”的思想,“当以中华民族之复活为绝大之关键”。孙中山在“新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中也批评列强“不准弱小民族复兴”的观念。“九一八”事变爆发至整个抗战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成为中国最响亮的政治口号和社会性全民话语之一。 ——黄兴涛等《民国时期“中华民族复兴” 观念之历史考察》 材料二 “中国梦”是百年来的“现代化”梦想,包含两个层次:一是许多中国人的个人梦——财富、名誉、地位;二是中华民族的国家和集体之梦——大国梦、强国梦。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梦想,将自己的梦想与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结合在一起,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成就自己的梦想。提到“中国梦”,很多人自然而然得想到“美国梦”。美国梦的核心观念是,“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认为美国提供了人人都能成功的机会,成功取决于自己的才能和努力而不是家世和背景,人人都拥有平等的权利,人人都有信仰的自由。 ——程美东、张学成《当前“中国梦”研究评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华民族复兴”这一观念形成的背景。(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异同。(9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梦”提出的意义。(6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晚清以来,在东西方列强的持续侵略和残酷压迫中”、“1917年”、“‘九一八’事变”等信息,结合所学可以得出,中华民族复兴这一概念与列强侵略中国、民族危机加深有关。同时材料中还涉及革命派与立宪派的争论,近代有识之士的努力等。第(2)问,不同点可根据材料“‘中国梦’是百年来的‘现代化’梦想,包含两个层次:一是……二是……”,得出中国梦是个人与民族复兴融合,据材料“‘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人人都有信仰的自由”,得出美国则是强调个人。相同点可从宏观层面回答,如顺应历史潮流等。第(3)问,可以从多个角度切入,如民族情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 答案:(1)背景:列强侵略,民族危机加深;内忧外患;西方近代民族观念的传入;资产阶级各派论战,促进民族观念的形成和传播;孙中山等先进知识分子的推动。 (2)异:中国梦强调个人梦想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的结合,是二者的共赢。美国梦更强调个人。 同:都是两国人民的美好愿景和共同努力的结果;都顺应了国内的实际情况和时代的变化。 (3)意义:激发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勇气;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打开新视野;为推动世界和谐发展注入活力,是对世界文明和人类的贡献。 14.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材料 孙中山的多数追随者仅致力于推翻满人,建立共和国,而很少有人关注民主重建与解决民生这些更重要的任务。当帝国被推翻、民国成立之时,他们认为自己的主要目标已经实现。他们因此不顾孙中山的反对,情愿同袁这种毫无原则的人进行妥协。至于三民主义,他们完全抛弃了民权和民生主义,只接受了民族主义的部分内容。他们并未意识到在民国建立后,必须继续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抗争。他们也无视孙中山三阶段的革命方略,而只是乐于同遗老遗少合作,并优待废帝,这些都为以后军阀割据及复辟帝制的企图铺平了道路。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围绕“革命设想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2分) 解析:首先根据材料归纳出一个论题,比如“资产阶级革命派自己葬送了革命成果”,论述时主要是结合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局限性分析。 答案:示例:论题:资产阶级革命派自己葬送了革命成果。 阐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设计了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但是,革命派的多数成员未认识到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的重要性,认为推翻清政府即完成了革命任务;袁世凯掌权后走上复辟帝制的独裁道路并废除《临时约法》,袁世凯及北洋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新的代理人,资产阶级革命派向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封建军阀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妥协。 所以,辛亥革命并未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暂时失败。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