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2020年重庆一中高2021级高二下期期中考试 历史测试试题卷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1.周族的先祖曾任夏的长官,又曾为商的方伯。周建国后,夏、商二族又成为周的诸侯。商灭夏后,夏商二族融合;周灭商后,夏商周三族进一步融合,于西周末期形成了华夏族。这反映了 A. 政治体制不成熟导致王朝更迭 B. 长期战乱促进了多民族的交融 C. 分封制确立强化了周王朝统治 D.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特点 【答案】D 【解析】 【详解】华夏族的形成过程说明其内部有多个不同的族群,体现了多元一体的发展特征,选项D正确;王朝更迭是暴政导致,而非政治制度不成熟,选项A排除;夏商周并不是长期战乱,排除B;材料并未涉及分封制,排除C。 2.战国后期,诸侯国君已普遍用玺印作为凭证以任免官吏、传达政令等,逐渐形成玺印制度。下图是战国时期诸侯国的官印。这表明战国时期 A. 封建体制开始崩溃 B. 集权体制初现雏形 C. 诸侯争霸战争频繁 D. 玺印具有统一风格 【答案】B 【解析】 【详解】战国后期,诸侯国君已普遍用玺印作为凭证以任免官吏、传达政令等,逐渐形成玺印制度,表明国君的权力越来越大,国家权力向国君手中集中,集权体制逐渐形成,B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与分封制无关,A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诸侯争霸,C选项排除;玺印具有统一风格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故答案为B。 - 20 - 3.东汉后期,门阀士族左右了当时的乡闾舆论,察举不实的现象渐趋严重。曹魏时期,“明扬仄陋,唯才是举”“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据此可知,曹魏时期的选官 A. 开始注重德才和品行 B. 完全克服了察举制的弊端 C. 改变了贵族血缘政治 D. 利于抑制门阀世族的扩张 【答案】D 【解析】 【详解】曹魏时期,“唯才是举”“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说明曹魏时期唯才是举,抑制了门阀世族的势力,故选D;西汉实行察举制,开始注重德才和品行,A项错在“开始”,排除;B项表述太绝对,错误,排除;秦朝郡县制已经改变了贵族血缘政治,排除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唯才是举”“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联系所学九品中正制的内容和影响分析解答。 4.唐开元年间,政事堂虽设在中书省,但自成机构,后列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以对口分理各项行政事务。凡一切政令,包括皇帝诏令,必须经政事堂会议正式通过,并加盖印章方能生效颁行。由此可知,唐代政事堂制度 A. 实现了对皇权的有效制衡 B. 加强了对各级官吏的监督 C. 废除了尚书省及下属六部 D. 有利于提高行政办事效率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政事堂虽设在中书省,但自成机构,后列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以对口分理各项行政事务”表明分工明确,职责分明,同时政令要经过政事堂加盖印章后方可执行,从而防止了权力的滥用和误用,有利于提高行政办公的正确率,故选D;皇帝诏令要加盖政事堂印章方能生效,对皇权起到一定程度的制约,但是不能说有效制衡,A错误;C在材料没有体现,并且绝对化,B错误;材料没有出现尚书省并不表示当时废除尚书省,C错误; 5.997年,北宋政府将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以后路的数目有所增加),并陆续在各路设转运司等“监司”机构。并规定路、州、县的官员都由中央官员兼任,且“三年一替”。北宋政府采取这一系列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B. 树立皇帝绝对权威 C. 完善地方监察制度 D. 消除地方割据隐患 - 20 -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这些措施都是北宋政府加强中央集权、消除地方割据隐患的手段,因此D选项正确;这些措施造成了北宋冗官、冗兵、冗费,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A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中央集权的加强,并非皇帝绝对权威的树立,B选项错误;C选项只是手段和目的之一,但不是主要目的,排除。故选D。 6.元朝中期吏部统计表(单位:员) 蒙古人、色目人 汉人、南人 总计 朝官 938 1151 2089 京官 155 351 506 外任官 5689 14236 19925 如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表明当时元朝 A. 巩固了大一统国家 B. 注意发挥汉族地主作用 C. 实行四民平等政策 D. 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答案】B 【解析】 【详解】元朝中期汉人、南人在政府官僚中数量超过了蒙古人和色目人,表明元朝政府注意发挥汉族地主的作用,B项正确;政府官员中存在民族区别不能表明大一统国家得到巩固,也不能说明当时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得到进一步发展,AD两项错误;元朝实行“民族分化”而不是“四民平等”政策,C项错误。 7.雍正之后,清朝形成了内阁与军机处双轨辅政的模式。军机处主要处理全国机密重大事务,具有封闭性,而内阁则负责处理大量公开性政务。这种权力分工 A. 实现了中枢权力的制衡 B. 是强化君主专制的结果 C. 加剧了清代吏治的腐败 D. 使军机处成为法定机构 【答案】B - 20 -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处秉承皇帝旨意办事,军机大臣为皇帝亲信或近臣,让军机处负责处理全国机密重大事务是强化君主专制的结果,故选B。此时的内阁并不能对军机处形成权力的制衡,因为军机处代表的是皇帝的旨意,排除A;材料中的这种权力分工与吏治腐败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吏治的腐败其根源在于封建专制制度,故无法得出C项结论,排除;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最重要的中枢机构,但并非法定的机构,排除D。 【点睛】本题考查清朝的军机处,学生需要结合所学军机处的职能和特点来对材料进行理解印证。 8.鸦片战争期间,英军驻浙江舟山部队发生瘟疫。林则徐说英军因“定海阴湿,病死甚多”,主张乘势攻击;而另一官员琦善则奏说:“病死者多系兵丁舵手,头目较少,现已安然无恙”。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 天朝上国观念决定政治决策 B. 林则徐的报道较为客观 C. 政治立场不同影响事实判断 D. 英军刻意掩盖瘟疫真相 【答案】C 【解析】 【详解】林则徐主张攻击,琦善的主张保守,二人的不同主张是由于政治立场不同,从而影响了对事实的判断,故选C;林则徐和琦善二人主张不同,因此不能说是天朝上国观念影响政治决策,排除A;林则徐的报道并不一定客观,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英军刻意掩盖瘟疫真相,排除D。故选C。 9.1876年,中日两国就中朝关系展开论争,日本驻华公使森有礼与李鸿章对答记录节选如下: 对答一 森:至国家举事,只看谁强,不必尽依条约。李:此是谬论,恃强违约,万国公法所不许。 对答二 森:中国不收其(朝鲜)钱粮,不管他政事,所以不算属国。李:高丽诸国,此是外藩……钱粮政事,向归本国(朝鲜)经理 综合两则对答可知 A. 宗藩关系之争是甲午战争的诱因 - 20 - B. 清廷运用条约体系维护宗藩关系 C. 日本运用万国公法挑战朝贡体系 D. 中日利益冲突的实质是观念对立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恃强违约,万国公法所不许”“高丽诸国,此是外藩……钱粮政事,向归本国(朝鲜)经理”可知,李鸿章运用条约体系维护中国与朝鲜的宗藩关系,故B正确;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材料信息无法体现1876年中日两国就宗藩关系之争是甲午战争的诱因,排除A;日本主张“不必尽依条约”,C错误;中日利益冲突的实质是国家利益之争,D错误。 10.慈禧太后曾降旨:“已革端郡王载漪,倡率诸王贝勒轻信拳匪,妄言主战,致肇衅端,罪实难辞。降调辅国公载澜,随同载勋妄出违约告示,咎亦应得,著革去爵职。”这可以用来说明 A. 汉人督抚开始掌握清政府实权 B. 立宪派愿望落空转入革命阵营 C. 清朝中央集权统治受到了冲击 D. 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清政府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说明它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因此D选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汉人督抚掌权的信息,A选项错误;B选项是在“皇族内阁”组建后,排除;材料并未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C选项错误。故选D。 11.晚清以前,郑成功至多是以“遗民忠义”的“忠烈”形象受人景仰,也有人视之为“草寇”。但19世纪末20世纪初,因其“排满驱荷开拓台湾”而备受国人推崇。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 A. 国人信仰推高了郑成功地位 B. 近代以来传统儒家思想式微 C. 国人对民族历史的重构以适应时代 D. 国人对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普遍认同 【答案】C 【解析】 - 20 - 【详解】材料信息是,晚清时期,被视为“草寇”的郑成功被国人推崇为“排满驱荷”民族英雄。这一转变适应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统治危机空前严重的社会现实,是国人对民族历史的重构,故C正确;材料和国人信仰无关,故A错误;材料体现不出传统儒家思想式微,故B错误;D项错在“普遍认同”,故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解题的思维逻辑是“现象一一本质”。本题的现象是清末人们推崇“排满驱荷”的郑成功,这实质上反映出当时的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非常严重。 12.1916年,“双十节”庆祝活动规模盛大,打破了民国建立以来庆祝活动的纪录。正如某报道所称:“共和重昭,阴霾肃清,人民皆以诚意祝祷……盛况,迥非往年所可比。”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A. 新文化运动已席卷全国 B. 国民民主参政意识增强 C. 临时政府统治基础稳固 D. 复辟帝制行为有违潮流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信息“1916年,‘双十节’庆祝活动规模盛大”、“共和重昭,阴霾肃清”可知,各界民众因为共和制度失而复得而倍感珍惜,这说明袁世凯复辟帝制行为不得人心,D选项符合题意;A选项中的席卷全国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材料未涉及国民的民主参政意识,B选项排除;临时政府的统治基础十分薄弱,C选项排除。故答案为D。 13.1922年6月,《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提出:“(中国)名为共和国,实际上仍由军阀掌握政权,这种半独立的封建国家,执政的军阀每每与国际帝国主义互相勾结”,这是“中国内忧外患的源泉,也是人民深受痛苦的源泉”。这反映出当时中共中央 A. 明确了工农武装割据革命的道路 B. 正确分析国情明确民主革命目标 C. 提出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 D. 受到“左”倾冒进主义路线影响 【答案】B 【解析】 - 20 - 【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这篇文件分析了辛亥革命以后,国际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军阀互相勾结,压迫中国人民的历史和现状,指出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军阀政治是中国内忧外患的根源,也是人民受痛苦的根源,所以要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列强和封建军阀的双重压迫。这反映出当时中共中央正确分析国情明确民主革命目标,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提出是在巩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期间,与材料信息不符;C选项错误,1923年中共三大确立了建立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与材料时间不符;D选项错误,中共中央受到“左”倾冒进主义路线影响是在1931-1934年王明掌握领导权期间。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14.1926年7月到1927年4月,长江中下游地区工人运动蓬勃发展,而华北和东北则于分消沉,广东地区一度活跃的状态也发生扭转。造成这种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工业布局的不平衡性 B. 社会主要矛盾的不同 C. 革命形势的发展进程 D. 城市中心道路的失败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26年7月到1927年4月,北伐战争的顺利进行推动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而华北、东北工人运动消沉是因其处于军阀统治之下,故C项正确;工业布局与广东地区工人运动活跃状态无直接联系,排除A项;社会主要矛盾不能说明造成工人运动状态的区域差异,排除B项;城市中心道路失败是在秋收起义攻打长沙失利之后,排除D项。故选C。 15.1932年,苏区政府建立“中华钨矿公司”,负责赣南地区的钨砂生产并将钨砂运到广东交易。从1932年到1934年10月红军长征前,钨砂贸易总计创造了620万元的财富。这一举措 A. 调动了苏区人民生产的积极性 B. 改善了根据地的民生 C. 有利于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D. 提高了红军的战斗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932年”“钨砂贸易总计创造了620万元的财富”,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知苏区政府建立“中华钨矿公司” 有利于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极大缓解了苏区经济困难,故答案选C项。A、D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16.中共中央在《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中指出“关门主义是党内的主要危险”、并将“工农共和国”改为“人民共和国”,提出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这一决议 A. 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发展 B. 导致“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 - 20 - C. 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 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答案】D 【解析】 【详解】土地革命是在农村打土豪分田地,满足农民土地要求,这是将国内的阶级矛盾当做主要矛盾,不符合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的实施,排除A;材料中是在纠正“左”倾错误,排除B;1935年12月25日,瓦窑堡会议通过《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当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尚未建立,排除C;根据材料中共批判党内的“关门主义”,同时将“工农共和国”改为“人民共和国”,提出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这表明中共扩大自己的政治格局,将自己从只代表工人和农民等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升到代表全中国各族人民的立场上。结合史实,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5年,东北以及华北大部分地区沦陷,全面抗日战争即将爆发,中共在此时也深刻的认识到了时局的问题,由此将视线从内战转向了民族抗战,争取掌握领导抗战的主动权,故选D。 17.从中共中央机关报的公开报道来看,抗战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广泛使用中华民国国旗而很少使用中共党旗。但在华北各抗日根据地,中共党旗则经常使用于各种节庆活动中。这表明当时中共 A. 尚未形成高度一致的革命文化 B. 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 C. 正在与国民党进行“党内合作” D. 政治影响力存在着地区差异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战时期由于国共合作抗日,延安使用的是国民政府的国旗,而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则实行中国共产党的党旗,这里充分体现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性,故B项正确。材料中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一致的革命文化早在土地革命时期就已经形成,故A项错误。“党内合作”属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方式是党外合作,故C项错误。材料的现象主旨是说明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下的独立性,并不是说明政治影响力存在着地区差异,故D项错误。 18.下图是英国驻华大使馆新闻处于1942年6月出版的《胜利版画》杂志第一期封面。该杂志使用此图作封面的主要目的是 - 20 - A. 扩大中国战场的世界影响 B. 展示盟国之间协同作战 C. 突出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 D. 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漫画信息可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美国、中国、英国、法国等国家协同抗击法西斯,展示了盟国之间的协同作战,因此B选项正确。这是英国大使馆出版的杂志,主要目的不是扩大中国战场的世界影响和突出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A、C选项错误;D选项错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是在1945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19.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作战一直用“自卫战争”的名义。半年后中共中央第一次使用“人民解放战争”的名称代替此前所用的“自卫战争”,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A. 竭力维护和平大局 B. 开始创建人民军队 C. 积极开展战略反攻 D. 取得军事优势地位 【答案】A 【解析】 【详解】全面内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作战一直用“自卫战争”的名义说明中国共产党不愿意扩大战争规模,竭力维护和平大局,故选A;人民军队的创建始于1927年的南昌起义,排除B;积极开展战略反攻是在1947年,排除C;1946年中国共产党尚未取得军事优势地位,排除D。故选A。 - 20 - 20.1948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工作会议,强调在解放战争第三年,必须注意从国民党统治区的城市工人和知识分子中吸取干部,后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又重申了这一主张。其主要目的是 A. 使全党认识到革命的艰巨性 B. 积极应对工作任务的转变 C. 争取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 D. 为“一五计划”实施做准备 【答案】B 【解析】 【详解】解放战争后期,中共中央再三强调“从国民党统治区的城市工人和知识分子中吸取干部”,主要目的在于积极应对工作任务转变和工作重心转移,B项正确;革命的艰巨性与在国统区发展干部不符,A项错误;材料与争取人民解放“战争胜利”不符,C项错误;为“一五计划”实施做准备与民主革命任务尚未完成的实际脱钩,D项错误。 21.新中国在起草1954年宪法时,既参考了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宪法,也借鉴了新中国成立前的一些宪法,还请了一些法律顾问和语言学专家从严谨性和语言文字上为新宪法把关。材料反映出新中国宪法 A. 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B. 力图实现公平正义 C. 具有博收慎取精神 D. 在借鉴中走向完善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参考”、“借鉴”和“把关”等信息可知,新中国宪法具有博收慎取的精神,因此C选项正确;AB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当时宪法还未正式颁布,谈不上完善,D选项错误。故选C。 22.1998年吉林省第四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80%以上的农村采取了“海选”方式提名初步候选人,其中梨树县还发展了“海选”方式,实行“一次性投票选举”。即把原来用“海选”提名初步候选人的方式,发展成正式选举。以上尝试说明 A. 中国开始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B. 直接民主选举得到全面贯彻 C. 基层民主选举获得了新发展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逐步完善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吉林省第四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推行“海选”及“一次性投票选举”反映了农村基层民主选举不断创新民主形式,取得较大进步,故C项正确;1954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使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排除A项;我国实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间接的民主形式,排除B项;题干信息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无关,排除D项。故选C。 - 20 - 23.阅读《1949—1953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为解决建交国家逐年减少的问题,当时新中国采取的主要对策是 年份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建交国家 10 9 1 0 0 A. 继续采取“一边倒”的方针 B.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周恩来率团参加日内瓦会议 D. 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答案】B 【解析】 【详解】1950年代前期,为增加建交国家,改善外交局面,发展与新兴国家的外交关系,新中国在1953年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项正确;建国初已经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继续采取“一边倒”的方针,不能增加建交国家,A项错误;参加五大国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会议,主要是争取地区和平与稳定,并不能和更多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C项错误;“求同存异”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应用和表现,D项错误。 24.新中国的外交史可简略划分为两大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结束为第一阶段,基本以革命为视角;此后为第二阶段,大致以发展为视角。这表明 A. 两个阶段的外交政策存在根本性区别 B. 国际格局演变决定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C. 新中国对自身和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化 D. 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答案】C 【解析】 - 20 -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受到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敌视,故在外交上基本以革命为视角,而到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中美关系得到改善,中国也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故外交大致以发展为视角,因此材料中中国外交视角的转变反映了新中国对自身和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化,C项符合题意。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的外交政策始终是独立自主地和平外交政策,故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新中国外交在改革开放后就确立了发展的主题,而此时世界仍是两极对峙格局,国际格局并未发生变化,故无法得出B结论,排除;材料重在强调两个阶段的差异性,而非共性,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25.古代雅典,在公民大会审议城邦管理事务时,“站起来发言的可能是工匠、铁匠、鞋匠、商人、店主、穷人、贵族或普通人”;在雅典的外邦人“要像奴隶那样闭紧嘴巴”。这说明在古代雅典演说自由是 A. 雅典人与生俱来的权利 B. 界定公民身份的重要标志 C. 区分公民与外邦人的依据 D. 政治家左右政局的主要手段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所学可知,雅典公民是本城邦的成年男子,广大的奴隶、妇女、儿童、外邦人被排除在外;材料在雅典的外邦人“要像奴隶那样闭紧嘴巴”,而在公民大会“站起来发言的可能是工匠、铁匠、鞋匠、商人、店主、穷人、贵族或普通人”,因为这些人是公民,故古代雅典演说自由是公民演说自由,B正确;据公民的范围可知,不是每个雅典人都可以演说,而在雅典的外邦人“要像奴隶那样闭紧嘴巴”,故A错误;区分公民与外邦人的依据是看他是否是本城邦的成年男子,C错误;D与材料无关。 【点睛】雅典公民是本城邦的成年男子,广大的奴隶、妇女、儿童、外邦人被排除在外。 26.公元前七世纪末至公元前六世纪初,雅典旧氏族贵族专权,工商业阶层有财无权,普通民众一不小心就沦债务奴隶,社会矛盾十分尖锐。为缓和矛盾,雅典 A 确立了十将军委员会 B. 按财产多寡调整权利分配 C. 设立了五百人议事会 D. 以地区部落单位进行选举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雅典旧氏族贵族专权,工商业阶层有财无权,普通民众一不小心就沦为债务奴隶,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可以得出,当时的雅典贵族和平民,贵族和工商业者的矛盾日趋尖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缓和矛盾,梭伦改革提出了按财产多少划分权利,故B正确;ACD均是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内容,排除。 - 20 - 27.《十二铜表法》规定:不分贵族和平民,所有受害人依法受到同样的保护,所有加害人按法律受相同的制裁,并禁止无限制的自由报复,在很多情形中用罚金和赔偿替换同态复仇。这说明 A. 《十二铜表法》体现了理性精神 B. 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C. 平民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 D. 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所有受害人依法受到同样的保护”“ 禁止无限制的自由报复,在很多情形中用罚金和赔偿替换同态复仇”可知,所有受害人受到法律的保护,禁止报复行为,说明《十二铜表法》对侵权行为制裁的规定越来越完善,体现了理性精神,故A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制定法律主体的变化,无法得出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主导地位的结论,故B项错误;材料内容也没有体现平民和贵族的政治诉求,并且并非日趋一致,故C项错误;D项中“决定作用”表述绝对,故D项错误。 28.西方某政治家指出:“英国内阁的主要职权是协调和指导政府各部门的活动,它是议会推选的统治全国的委员会,更严格地说,它是下院多数党的一个委员会,少数党是没有代表在内的。”这说明英国政治体制 A. 分权制衡的机制形同虚设 B. 确立了内阁至上的基本原则 C. 议会的中心地位受到挑战 D. 具有行政与立法相统一色彩 【答案】D 【解析】 【详解】“它是议会推选的统治全国的委员会,更严格地说,它是下院多数党的一个委员会”可知,英国议会和内阁的关系密切,内阁掌握行政权,议会掌握立法权,因此英国的政治体制具有行政与立法相统一色彩,选项D正确;英国的议会和内阁关系密切,但不代表议会不能监督内阁,选项A排除;英国是议会至上原则,排除B;材料并未体现内阁对议会权力的冲击,因此选项C排除。 29.下表中内容最适合用来论证的主题是 - 20 -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具有不彻底性 B. 君主立宪制不是完美的政治制度 C. 民主政治的建立过程具有渐进性 D. 法律是保证中央权力的重要武器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1216年大贵族制定《大宪章》,到162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组成的议会制定《权利请愿书》,再到光荣革命后议会制定《权利法案》,这些文件和长达四百多年限制王权的斗争,说明了民主政治的建立过程具有渐进性,C项正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具有不彻底性与前两个文件的制定无关,A项错误;君主立宪制是否“完美”与材料内容无关,B项错误;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不能说明法律是保证中央权力的重要武器,D项错误。 30.2019年9月24日,美国众议院议长民主党人南希·佩洛西宣布,因乌克兰“电话门”事件,众议院正式启动对特朗普总统进行弹劾调查。这从根本上反映出美国 A. 总统与国会矛盾日趋激化 B. 政党斗争导致国家分裂 C. 众议院拥有独立的立法权 D. 行政权受到立法权制约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众议院正式启动对特朗普总统进行弹劾调查,这从根本上反映出美国立法权对行政权的制约,故D正确;材料体现不出总统与国会矛盾日趋激化,故A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国家分裂,故B说法错误;美国立法权归属参众两院,故C错误。 - 20 - 31.1872年11月,梯也尔总统在法国议会上说道:“共和制存在者,它是国家的合法政体。要求别的东西,将引起一场新的革命,并且是最可怕的革命。”由此可见,梯也尔认为推行共和制的意义在于 A. 巩固法国大革命成果 B. 有利于稳定法国社会秩序 C. 化解各派别之间的矛盾 D. 践行第三共和国宪法精神 【答案】B 【解析】 【详解】认可共和政体的合法,指出追求共和政体之外的东西将会引起新的可怕的革命,说明在梯也尔看来,共和制的意义在于有利于法国社会秩序的稳定,B项正确;1872年法国大革命已经结束数十年,A项错误;实行共和政体不一定能化解各派别之间的矛盾,C项错误;第三共和国宪法直到1875年才出台,D项错误。 32.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有权对由皇帝任命的宰相与政府的法案与政策表示反对或支持,而无权选举或任命宰相及政府。这些规定 A. 使议会无法有效监督行政机构 B. 使资产阶级无法参与民主进程 C. 严重削弱代议制机构立法权限 D. 体现了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帝国议会”“无权选举或任命宰相及政府”,说明议会无法有效监督行政机构,故选A;帝国议会有一定权力,说明资产阶级有机会参与民主进程,B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帝国议会的立法权限问题,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军国主义色彩,排除D。 第Ⅱ卷(非选择题)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治边思想大体形成于秦汉,发展并延续至清代。乾隆帝说:“夫开边黩武,朕所不为;而祖宗所有疆宇,不敢少亏尺寸。”随着沙俄等对中国边疆的觊觎,清代不仅通过设置东北三将军、伊犁将军等在陆路屯重兵于边疆,在海疆亦设立全面的防御体系,定期巡边。边疆将军管理所辖区的边防、屯田、贸易和征税诸事务。清廷还对边疆各族采取盟旗、伯克和土司等管理制度,“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强调其地方行政由本民族人士负责,并长期严禁其他民族人口流入边疆。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 材料二 - 20 - 中华民国时期,边疆危机日益深重并全面爆发。1941年国民党五届八中全会通过了《边疆施政纲要》,提出要“设置边政研究机关,敦聘专家,搜集资料,研究计划边疆建设问题,以贡献政府参考。”不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国民党政府在边疆治理上不注重族际治理,而是采取区域治理的方式,从而构建起一个区域主义取向的边疆治理架构,取代了古代长期存在的围绕着如何处理国家与边疆各民族关系展开的族际主义取向的边疆治理架构。国民党的统治并不长久,在边疆治理方面也没有什么大的建树。 ——摘编自周平《我国的边疆治理研究》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就非常重视边疆民族问题。1941年5月1日,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其中第十七条 规定:“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实行蒙回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平等权利,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尊重蒙回民族的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1947年5月1日,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省一级的内蒙古自治区。 ——摘编自章开沅、朱英《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期边疆治理的特点及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党政府边疆治理的不足,并说明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陕甘宁边区政府对民族区域自治探索的意义。 【答案】(1)特点:对开疆拓土持谨慎态度,注意维护领土完整性;陆疆与海疆并重,侧重军事管辖和边防稳定;因俗而治,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管理;一定程度实行民族自治。 作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敌入侵,维护了边疆稳定;密切了民族关系,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促进了边疆开发。 (2)不足:治理架构不完善(或不注重族际治理);实际效果上没有大的建树。 原因:区域治理的方式忽略了我国边疆地区多为少数民族聚居特征,容易引发民族问题,最终不利于边疆治理。内忧外患;南京国民党政府对边疆实际控制有限,并短命而亡。 (3)意义:有利于团结少数民族积极抗战;为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供了经验;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解析】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一中“开边黩武,朕所不为;而祖宗所有疆宇,不敢少亏尺寸”可知,清朝前期对于对开疆拓土持谨慎态度,注意维护领土完整性;由“设置东北三将军、伊犁将军等在陆路屯重兵于边疆,在海疆亦设立全面的防御体系,定期巡边”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前期在边疆治理中,陆疆与海疆并重,侧重军事管辖和边防稳定;从“对边疆各族采取盟旗、伯克和土司等管理制度”, - 20 - “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前期边疆治理时因俗而治,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管理;根据材料一中“强调其地方行政由本民族人士负责,并长期严禁其他民族人口流入边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一定程度实行民族自治。积极作用:根据材料一中“沙俄等对中国边疆的觊觎”“设立全面的防御体系”,“边疆将军管理所辖区的边防、屯田、贸易和征税诸事务”,“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维护主权、稳定和开发边疆、民族联系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等方面,分析其积极作用。 (2)不足:根据材料二中“不注重族际治理,而是采取区域治理的方式,从而构建起一个区域主义取向的边疆治理架构……国民党的统治并不长久,在边疆治理方面也没有什么大的建树”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民党政府边疆治理的不足主要有,宏观上治理架构不完善,实效上没有大的建树。原因:根据材料二中“不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国民党政府在边疆治理上不注重族际治理”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其忽略少数民族聚居特征、20世纪三四十年代内忧外患不断和统治力度、统治时间等方面,分析南京国民党政府对边疆治理不足的原因。 (3)意义:根据材料三中“1941年5月1日,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省一级内蒙古自治区”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华民族抗战大业、民族管理和民主政治发展等方面,分析陕甘宁边区政府对民族区域自治探索的意义。 34. 材料1908年,荷兰殖民者强迫荷属爪哇华侨加入荷兰籍。广大爱国华侨集会商讨抵制办法。办法之一,就是请清政府及早制定国籍法,以确定华侨国籍。加之东北边疆的朝鲜移民因为国籍问题成为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尖兵,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巨大威胁。为此,清政府于1909年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国籍法一一《大清国籍条例》。该条例采用了以血统主义为主而辅之以出生地主义的折衷办法,规定凡父、母为中国人或生于中国者均属中国国籍。这就意味着大量华侨将成为法律上的中国公民,清政府具有保护海外侨民的权利。同时东北的朝鲜移民也得以加入中国国籍,成为清朝的国民。后来,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都对国籍法进行了修订,但基本原则和内容并无多大变化。 ——摘编自刘训智《近代中国国籍法的发展与演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晚清国籍法改革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晚清国籍法改革的影响。 【答案】(1)背景:①近代华侨群体壮大;②华侨居留国政府殖民主义政策致使华乔国籍问题产生;③涉侨事务中,清政府因嵌少国籍法而处于被动地位,主权受损。 - 20 - (2)影响:积极:①推动近代中国法制的发展:②体现了消政府外交主权观念的增强。促进了外交近代化;③保护了华侨利益,增强了对祖国认同感;④为后世困籍法修订奠它基础。 局限:由于清政府病朽和国际地位的低下,导致改革的实际作用有限。 【解析】 【分析】 (1)依据材料“爱国华侨集会商讨抵制办法”“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巨大威胁”“请清政府及早制定国籍法”的信息归纳回答。 (2)第一小问影响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从法治近代化以及保护华侨利益等角度归纳回答。第二小问局限从政府腐败以及改革时效性回答。 【详解】 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种制度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改革,才能保持生命力。制度创新可以对国家兴盛产生稳固的保证作用,可以产生全方位、根本性的作用。综观15世纪以来的世界主要国家,在其兴盛时期,都重视创新而不墨守成规,都不断改革而不因循守旧。 ——据《国家兴盛与创新改革关系的历史考察》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历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创新与国家兴盛”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有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论题:政治制度的创新是国家兴盛的基础。 阐述: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和发展,要求打破封建王权的束缚,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1688年光荣革命后的英国逐步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为工业革命在英国率先爆发提供了前提条件;美国独立以后,通过了1787年宪法,创立了共和制与联邦制,为美国社会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世纪中后期,欧美主要国家都逐步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调节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资产阶级的统治秩序,保障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相继爆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西方资本主义成为世界的中心。 小结:因此,政治制度的创新是国家兴盛的基础。 (其他论题,同等给分) 【解析】 - 20 - 【详解】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解题的思维过程是:首先,认真阅读材料,提取相关信息;然后,结合所学世界历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创新与国家兴盛”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该论题必须明确;再次,结合所学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证有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论题”,依据材料信息“制度创新可以对国家兴盛产生稳固的保证作用,可以产生全方位、根本性的作用”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政治制度的创新是国家兴盛的基础。“阐述”,依据所学知识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对工业革命的影响、美国创立的共和制与联邦制对美国社会的长期稳定和发展的影响、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等角度分析即可。 - 20 - - 2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