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复习考点02秦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二轮复习考点02秦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案

考点02 秦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 ‎ 一、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秦朝统一的背景 ‎(1)经济上,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的使用,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出现了局部的统一。‎ ‎(3)思想上,法家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 ‎(4)民心基础,经过长期的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5)主观因素,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2.目的 维护国家秩序的稳定和国家统一的局面。‎ ‎3.措施 ‎(1)建立皇帝制度,确立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将国家的司法、行政、军事大权集于一身,实行“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2)中央,设三公九卿制。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者互不统属,互相牵制。三公之下还有很多分管国家和皇家事务的重要官职,合称九卿。中央各级官员在地位、权力和职责方面处于既配合又牵制的状态,使国家权力最终掌握在皇帝手中。‎ ‎(3)地方上,废分封,置郡县。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负责征收赋税、维持地方治安等,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4)为了保障各级官僚机构的正常运行并发挥正常的效能,秦朝的统治者制定了一整套选拔和考核国家官吏的制度。‎ ‎(5)为巩固中央集权,稳定社会秩序,秦朝统治者还制定了细密严苛的法律作为工具。‎ ‎4.影响 ‎(1)对当时,彻底打破了长期以来的贵族分封制,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提高了行政效率,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2)对后世,奠定了大一统王朝政治制度的基础,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汉至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1.汉至元中央集权的加强 ‎(1)西汉 ‎①背景:汉初郡县与封国并存,封国有时会与朝廷对抗。‎ ‎②措施:汉初采取郡国并行制,后来地方王国势力逐步强大,威胁中央;汉武帝时期,颁布“推恩令”,削弱王侯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③作用:进一步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权力的过度集中导致了东汉后期外戚和宦官专权局面的出现。‎ ‎(2)唐朝 ‎①措施:在地方设置节度使,其在政治上享有较大自主权,发展为割据势力。‎ ‎②影响: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3)北宋 ‎①措施:宋朝统治者吸取唐末五代藩镇割据的教训,从“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三方面着手,分散地方权力,削弱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加强中央集权。‎ 措 施 军事 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又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 行政 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 财政 地方赋税大部分由中央掌控 影响 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也导致北宋“积贫积弱”‎ ‎②作用:改变了唐末五代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官僚机构的臃肿和军队的扩充,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4)元朝 ‎①措施:元朝统治者在地方建立行省,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地方实行行省制度。除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 ‎②作用: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巩固了统一多民族的国家,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2.汉至元君主专制的加强 ‎(1)汉朝 ‎①措施:为加强皇权,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亲信,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即内外朝制度。‎ ‎②作用: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2)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三省体制。‎ ‎(3)唐朝 ‎①措施: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 ‎②作用:使相权一分为三,既相互牵制,又相互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地位。‎ ‎(4)宋初 ‎①措施:设中书门下省作为最高行政机构。后来又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②作用:相权被分割,皇帝得以大权独揽。‎ ‎(5)元朝 ‎①措施: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②后果:元朝后期,宰相的权势越来越大,有时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 考向一 全面理解秦朝皇帝制度及中央官制 ‎1.秦朝皇帝制度的特征及影响 ‎(1)特征 皇权至上,不可僭越;皇帝独尊,王权神化;皇位世袭,不可转移。‎ ‎(2)历史影响 皇帝制度强调集中、大一统的原则,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封建制度本身固有的割据性和分散性,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产生了积极作用。但皇帝专制难以避免决策失误,易导致暴政。‎ ‎2.秦朝中央官制的基本特征 ‎(1)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 中央主要官职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但都围绕着皇权这一中心来设置和运转。各个官职相互牵制,任何人都无法独揽大权,最终军政大权完全操纵于皇帝一人手中,保证专制君权不致旁落。‎ ‎(2)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 诸卿中奉常、郎中令、宗正、少府等官职就是为皇室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国与家同治,这是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 ‎(3)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制基础之上,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中央行政权力体系,为以后历代王朝的中央机构开创了模式。‎ ‎①转变 a.先秦时期的贵族政治是建立在分封制和宗法制以及“世卿世禄”制基础之上的、由贵族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政治制度。贵族世袭官职,世卿世禄。‎ b.官僚政治是建立在官吏选拔和任命制基础之上,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中央或地方行政权力体系,包括有关官僚机构的组织运作与官僚的活动及一套完整的制度规定。‎ c.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官僚制取代贵族制、地缘政治组织取代了血缘政治组织,一种新型的国家形态和国家管理方式及管理体制由此建立起来。‎ ‎②历史作用 a.政治 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有利于抵御游牧民族的掠夺,维护中原地区的农耕经济免遭游牧民族的侵扰。‎ b.经济 有利于维护小农经济的稳定。同时,中央集权制有利于国家调动全国的人力、物力兴建大型工程。‎ ‎【典例引领】(重庆市巴蜀中学2019年高三月考)‎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天下归一,咸阳跃升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咸阳横跨渭水南北两岸,北岸是以咸阳宫为主的宫殿区。秦始皇在此以咸阳宫为中心,仿建了六国宫殿145座,每座宫殿都有复道和咸阳宫相连,众星拱月,鳞次栉比。秦始皇如此设计北岸宫殿的意图是 A.彰显财富,发展商业 B.天下归一,皇权至上 C.天下共主,尽享极乐 D.君临天下,思想控制 ‎【答案】B ‎【解析】材料“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咸阳宫为中心”“众星拱月,鳞次栉比”可知,这样的设计体现出天下一统,皇权至上的思想,故B项正确;A项是经济,材料体现的是政治意图,故排除;“天下共主”是西周,故C项错误;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考向二 中国古代地方制度的演变特点及影响 ‎1.特点 ‎(1)演变过程上,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制约,地方则要求独立的自主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始终存在。‎ ‎(2)中央通过多层次管理,在分权基础上加强对官吏的任免、考核,地方权力逐渐被分割、削弱,集权于中央。‎ ‎(3)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2.影响 ‎(1)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在征派徭役、兵役,征收田赋和租税以及管理地方的治安秩序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2)地方行政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完善,保证了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统一和封建经济的发展。‎ ‎(3)中央集权过度强化,造成了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地方没有相应自主权,也难以发挥作用。‎ ‎【典例引领】(安徽省省示范高中2019年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我国历史上,商周王朝实行“封邦建国”的分封制……不存在中央对地方进行有效管理的行政区划制度……郡、县作为行政区划单位,均出现于春秋时期,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天下,从而废除分封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这在我国古代行政制度史上堪称划时代的变革。‎ 材料二 东汉中平五年,州由监察体制转变为行政区实体,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直至隋代,长达四百余年,州一直为我国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单位……唐朝初年,道仅是一种监察区划,至唐玄宗时,才发展为行政区划,成为凌驾于州县之上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从而使唐代地方行政体制由州县两级制转变为道、州、县三级制。宋代沿袭唐制,仅将“道”改名为“路”。‎ 材料三 自元代开始,我国地方行政区划进入省制时代,历经元明清,直至当今。元代实行省、路、府(州)县四级。一级政区是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 ‎——梁励《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沿革述论》‎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州和道作为地方行政区划有何相同点。‎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不断演变的原因。‎ ‎【答案】(1)特征:地方行政区划的设置始终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变化最大地方行政区划中最稳定的单位是县;越早设置的行政区划单位随着时代的发展有地位越低的发展趋势;地方行政区划层级不断变化。‎ ‎(2)相同点:都由监察体制转变为行政区实体;最初都是最高一级地方行政区,后地位下降。‎ ‎(3)原因:国家疆域的变化;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吸取前朝的经验教训等。‎ ‎【解析】(1)依据材料“郡、县作为行政区划单位,均出现于春秋时期,公元前221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东汉中平五年,州由监察体制转变为行政区实体……唐朝初年,道仅是一种监察区划,至唐玄宗时,才发展为行政区划……宋代沿袭唐制,仅将‘道’改名为‘路’”、“自元代开始,我国地方行政区划进入省制时代,历经元明清,直至当今。元代实行省、路、府(州)县四级”结合所学从始终动态变化、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变化最大、基层单位县较稳定、传统较高行政区划单位的低级化趋势、层级不断变化等方面概括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演变的特征。‎ ‎(2)依据材料“东汉中平五年,州由监察体制转变为行政区实体……州一直为我国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单位……唐朝初年,道仅是一种监察区划,至唐玄宗时,才发展为行政区划,成为凌驾于州县之上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宋代沿袭唐制,仅将‘道’改名为‘路’”、“元代实行省、路、府(州)县四级。一级政区是行省”结合所学从性质变化、地位变化等角度分析州和道作为地方行政区划的相同点。‎ ‎(3)依据材料“秦灭六国,统一天下,从而废除分封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结合所学从国家疆域的变化、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吸取前朝的经验教训等方面分析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不断演变的原因。‎ 考向三 秦至元中国古代中央官制演变的特点 ‎1.相权不断削弱,最高统治者的权力不断增强。‎ 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独揽全国的军政等大权,丞相只是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必须听命于皇帝;两汉时期,汉武帝创立中外朝制度,剥夺丞相的决策权。隋唐时期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进一步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北宋时,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职权,这样皇帝得以独揽大权。‎ ‎2.制度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汉朝在承袭秦制的基础上,创立了中外朝制度。魏晋至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逐步形成并完善,对后世影响深远。宋朝以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并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削弱了宰相的职权。元代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同时又设立宣政院,作为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的中央机构。‎ 中央机构日趋完善并形成严密的体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君权加强,相权被削弱,中央集权空前强化。‎ ‎【典例引领】(2019年陕西西安高三模拟)钱穆先生认为,从秦汉三公九卿制到隋唐三省六部制的演变,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进步,皇帝从后台走到了前台。从制度变革层面看,这里的“进步”是指 A.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B.权力中枢决策规范化 C.中央机构行政效率提高 D.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 ‎【答案】B ‎【解析】A项与“制度变革层面”不符;材料中三公九卿制是秦朝设立的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是唐朝设立的中央官制,前者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享有大权,后者相权一分为三,中书、门下、尚书分掌政令的草拟、审批和执行之权,因此从制度变革层面看,中央机构的体现了国家决策程序的日益规范化,故B正确;材料中反映的中央机构都具有部门牵制的特点,与提高效率的关系不大,故C项排除;“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是管理的选拔制度的影响,与题意无关,故D项排除。‎ 考向四 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 ‎1.演变 ‎2.评价 ‎(1)积极: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贪污腐败。‎ ‎(2)局限:专制制度决定了监察制度效能有限。‎ ‎【典例引领】(广西柳州市2019届高三模拟)下表是关于唐朝监察制度的叙述。据此可知 记述 出处 ‎“其一,察官人善恶……其五,察德行孝悌,茂才异等,藏器侮迹,应时用者;其六,察黠吏豪族兼并纵暴,贫弱冤苦不能自申者。”‎ ‎《新唐书·百官志》“巡察六条”‎ 光宅元年(684年),改御史台为左肃政台,增置右肃政台,“分左右台;左台知百司,监军旅;右台察州县,省风俗。”‎ ‎《新唐书·百官志》“风俗廉察四十八法”‎ 唐中宗神龙二年(706年),置十道巡察使,“选左右台及内外五品以上官二十人为十道巡察使,委以察吏抚人,荐贤直狱,二年一代,考其功罪而进退之。”‎ ‎《新唐书·循吏传序》“十道巡察制”‎ A.巡察职权弱化,侧重于究察风俗 B.监察范围广泛,巡察者特权泛滥 C.纠察结合理案,致使其官阶显赫 D.职权相对独立,有利于整肃吏治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新唐书•百官志》“巡察六条”规定监察官人、德行孝悌、黠吏豪族等;光宅元年(684年),《新唐书•百官志》“风俗廉察四十八法”规定御史台分为左右御史,御史左台监察百司,御史右台监察地方;唐中宗神龙二年(706年),《新唐书•循吏传序》“十道巡察制”规定设置十道巡察制加强管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监察制度相对独立,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有利于对官吏的监督,加强统治,故D选项正确;根据材料“巡察六条”到“风俗廉察四十八法”再到“十道巡察制”可知,巡查职权并未弱化,反而加强,从职能来看主要是监察官员不是侧重于究察风俗,故A选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监察范围广泛,但无法体现巡察者特权泛滥,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唐朝监察制度的范围,没有体现其官员官阶显赫的问题,故C选项错误。‎ ‎1.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指出:“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材料中“天下一大变局”指的是 A.焚书坑儒代替百家争鸣 B.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C.土地私有制代替井田制 D.察举制度代替世袭制度 ‎2.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下列体现秦朝中央“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是 A.实行世卿世禄制度 B.三公九卿互相牵制 C.推行“中朝”制度 D.郡守县令互不相属 ‎3.下表是汉高祖刘邦时期的诸侯王变化表 西汉初年 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韩王信、赵王张耳、燕王藏茶、长沙王吴芮 刘邦晚年 齐王刘肥、淮南王刘长、燕王刘建、赵王刘如意、梁王刘恢、代王刘恒、淮阳王刘友、楚王刘交、吴王刘澎、长沙王吴芮 它反映了汉高祖晚期 A.有效防止了割据分裂因素 B.加强了君主专制 C.剪除了异姓王消除了边疆威胁 D.皇权的潜在威胁依然存在 ‎4‎ ‎.据统计,《宋史》列传中的北宋人物,出身于高官家庭的不过四分之一左右,而出身于布衣的则超过二分之一,时代愈晚,布衣出身的比例也愈高;而布衣官员人仕的途径,在北宋初期以科举出身的约占三分之一,在北宋中期已超过四分之三,到北宋晚期更超过五分之四。这反映了 A.科举制更能选拔出最优秀的官吏 B.选官制度的开放和阶层的流动 C.北宋官僚队伍膨胀问题日益严重 D.限制世家子弟是科举制的特点 ‎5.汉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都是中央派出机构。汉州、唐道在最初只是一个监察机构,最后演变成为权力集中的正式地方行政层级。而宋代的路,则自设立之初,便具有行政与监察的双重功能。这 A.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B.便利了全面控制地方 C.扩大了地方的行政职权 D.完善了地方行政体系 ‎6.有学者认为:“行省的最高长官丞相和平章政事掌握一省军事、行政、财政大权,各级官吏由中书省和吏部选用,既保证了中央有足够的力量统治全国,又能保障地方有适度的权力进行建设,比较顺利地解决了唐宋之时的集权弊端。由此可知 A.行省制下地方官员权力不受约束 B.行省制消除了地方割据的根源 C.行省内部权力相互牵制,有利于维护统治 D.行省覆盖全国,有利于中央集权 ‎1.(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Ⅰ,25,4分)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A.加强了货币管理 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削弱了诸侯实力 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2.(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Ⅲ,26,4分)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 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3.(2019年江苏卷,2,3分)《史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汉初 A.实行察举制度 B.独尊儒家学说 C.实行郡国并行制 D.全面推行郡县制 ‎4.(2019年江苏卷,3,3分)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 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 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 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 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 ‎5.(2019年4月浙江选考,7,2分)有学者认为:“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变化中,治理天下与君臣关系的处理,尤以相权的调整为要。下列项中属于相权调整的举措是 A.建立世官制 B.增设“参知政事”‎ C.强化“外朝”‎ D.实行察举制 ‎6.(2019年4月浙江选考,27,2分)(加试题)史载,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有学者认为此部刺史是由秦代的监(御史)嬗变而成。秦时除置一守一尉外,又置一监。汉兴,省监不置。惠帝三年,“相国奏御史监三辅。”武帝置刺史,“郡守不得面奏事,而刺史得而奏事”。这说明 ‎①秦与汉在地方均设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 ‎②秦与汉监察方向有别,一在中央,一在地方 ‎③秦汉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有限 ‎④秦汉监察机构的设置受到最高执政集团的重视 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7.(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Ⅰ)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8.(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Ⅱ)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三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风 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阶官员得以与凤衙、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 做法的目的是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9.(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Ⅲ)下表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 南宋(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上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考点冲关】‎ ‎1.【答案】B ‎【解析】从材料“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可知题目反映的是政治制度的变迁,而焚书坑儒属于思想文化领域,故A错误;题目省略号前阐述的是西周分封制,省略号后阐述的是秦中央集权制度,本题等同于回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影响,由此可以得出为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故B正确;土地私有代替井田制是指土地制度的变化,而材料反映的是政治体制的变迁,故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政治体制的变迁,但察举制代替世袭制度则是选官制度的变化,故D错误。‎ ‎2.【答案】B ‎【解析】材料中指出官员的选拔和官员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而秦朝时期制衡官员权力所采取的是三公九卿制度,B符合题意,世卿世禄制度发生在先秦时期,A错误;推行“中朝”制度是汉代时期,C错误;秦朝时期的郡守和县令是上下级关系,D错误。‎ ‎3.【答案】D ‎【解析】结合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刘邦晚年剪除异姓王,分封同姓王,主观目的是确保“刘家天下”,但客观上形成以后的割据势力,形成了对抗皇权新的潜在力量,故选D。刘邦在位时期尽管没有出现割据分裂,但这种因素已经存在,文帝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就是例证,故排除A。汉高祖封王,地方诸侯有世袭统治权,不利于加强君主专制,故排除B。汉高祖封王的变化不能反映出剪除异姓王、分封同姓王的变化的主要影响,故排除C。‎ ‎【点睛】西汉初年,刘邦实行郡国并行制,一度影响到中央集权,汉武帝时期颁布“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郡国并行制:是指郡县制、封国制(分封诸侯王国)并行。‎ ‎4.【答案】B ‎【解析】材料表明在北宋通过科举做官的平民阶层越来越多,与宋代科举制的改革扩大增加选举名额等有关,说明了选官制度更加开放,更有利于推动社会阶层的流动,B正确;材料只是涉及平民官员比重增加,不能得出是否优秀的结论,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官员人数的激增,阐述的是官员来源的构成,C 不正确;科举制没有对贵族子弟进行限制,D不正确。‎ ‎5.【答案】B ‎【解析】州、道、路都是中央派出机构,州和道由监察机构演变为行政机构,路则兼具行政和监察机构的职能,这说明了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故选B项;提高地方行政效率的说法无从体现,故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对地方控制的加强,而不是扩大地方行政职权和完善地方行政体系,故排除C、D项。‎ ‎6.【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行省的最高长官丞相和平章政事掌握一省军事、行政、财政大权,各级官吏由中书省和吏部选用”可知体现的是在行省体制之下,行省内部权力相互牵制,有利于维护统治,C选项符合题意。AD选项说法明显错误,排除。小农经济的存在是地方割据的根源,B选项排除。‎ ‎【直通高考】‎ ‎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朝廷这种做法具有强制性、专卖性和暴利性。这从经济上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同时削弱了诸侯的经济实力,故答案选C项。材料没有信息涉及货币政策或者币种变化,无法得出加强了货币管理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经济方面,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的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符合主旨和史实,排除B项;D项说法不准确,应该是加强了而非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排除。‎ ‎2.【答案】A ‎【解析】结合北宋时期募兵制中兵士参加的目的及人数可知,过于庞大的军队数量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A选项符合题意。由于北宋实行重文轻武和文人治国的方针,北宋军队战斗力较低,B选项排除。材料与对地方控制无关,强调的是军事力量,C选项排除。材料与社会贫富分化差距无关,D选项排除。‎ ‎3.【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可知,汉代出现了诸侯威胁中央的状况,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是由于汉初分封诸侯,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导致的,故选C项;察举制度是选官制度,独尊儒家学说有助于思想统一,这两项措施都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不符合题意主旨,故排除A、B项;全面推行郡县制度不符合汉初的实际情况,故排除D项。‎ ‎4.【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刘得仁和李洞是皇亲国戚或者宗室子弟,但他们都在科举考试的考场上屡屡碰壁,由此可说明科举考试体现了一定的公平公正,故选D项;科举考试不注重考生诗才的说法不符合实际,故排除A项;刘得仁和李洞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说明并没有阻断贵族入仕,因此并不能证明中央剥夺了宗室特权,故排除B、C项。‎ ‎5.【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增设参知政事体现的是对丞相行政权的分割,B选项符合题意。世官制属于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A选项排除;“外朝”是以丞相为首的执行机构,强化外朝的说法不符合史实,C选项排除;察举制属于汉朝的选官制度,D选项排除。‎ ‎6.【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秦时除置一守一尉外,又置一监”可知体现的是秦与汉在地方均设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①正确。根据材料“秦时除置一守一尉外,又置一监”“郡守不得面奏事,而刺史得面奏事”可知体现的是秦汉监察机构的设置受到最高执政集团的重视,④正确,①④正确,A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中的刺史和监都是监察地方的机构,②错误,B、D选项排除。秦汉监察体制都是为加强中央集权服务的,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③错误,C选项排除。‎ ‎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唐朝后半期的藩镇状况。表格反映了“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四种藩镇类型的赋税供纳状况,不涉及其与朝廷财政的对比,无法得出这一时期的藩镇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的结论,故A项错误。不能仅根据中原型藩镇的兵额与功能中“驻重兵防骄藩”就推断出这一时期的藩镇彼此之间攻伐不已的结论,属于片面推断,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安史之乱”后,唐朝藩镇割据的局面反而愈演愈烈。藩镇容易造成割据政权,不利于维护中央权威,故C项错误。表格中四种藩镇功能各不相同,分别属于河朔割据型、中原防御型、边疆防御型和东南财源型。后三者中,东南藩镇,从财政上支持朝廷;边疆藩镇,保证了唐朝不亡于外敌;中原诸镇,遏制了河北割据藩镇。他们构成了一个既密切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微妙关系,使唐朝的统治又较安稳地维持了一百多年,故D项正确。‎ ‎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唐朝三省六部制的相关内容。材料反映的是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发生了变化,并没有提及其职权扩大的相关内容,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官员晋升的相关内容,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武则天时期,中书、门下二省的名称改为了凤阁、鸾台,且低等级的官员可以参与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换频繁,这些制度加强了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故C项正确。材料主要说的是凤阁、鸾台及其宰相数量的增加,没有体现宰相参政议政职能的加强,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C。‎ ‎9.【答案】B ‎【解析】通过材料中北宋和南宋宰相祖辈任官情况可知,北宋时期宰相祖辈担任高级官员的人数和比重较大,而南宋时有所减少;两宋时宰相祖辈担任无官职记录的人数和比重较大,说明越来越多的没有政治背景的平民有机会担任宰相职务,体现了当时社会阶层流动性加强,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宰相的权力的变化,C不正确;身份地位较为低下的人出任宰相,得益于科举制的推行,D说法不正确。‎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