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ww.ks5u.com 屯溪一中2019—2020(上)高一期中检测 历史试题 ‎2019.10‎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 ‎1.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 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B. 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C. 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D. 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答案】C ‎【解析】‎ ‎【详解】西周初期分封制,周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同、异姓贵族,让他们去建立诸侯国,姬姓诸侯国是主体,题干三例都是姬姓诸侯国。受封到各地建国的贵族会带去官吏、军队和少量的周民,也会把周文化带到各地,所以分封制也起到了促进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作用,故选C。君主专制是从秦朝开始、直至清朝这一历史阶段政治体制的一个主要特征,西周初期肯定是不存在“君主专制”现象的,无所谓“强化”之说,A不符合史实,排除;周天子对地方是间接控制,在政治上无权废立各国的国君,无权干涉各国内政,在经济上只能收取各诸侯国的职贡,但无权对各国征收税赋,各国税赋均归各国,周天子的财政来自于直接统治和治理的王畿,以及诸侯及四方的纳贡,诸侯国有相对的独立性,所以B不符合史实,排除;夏商时期的政治也是贵族政治,分封制中固然含有贵族世袭特权的因素,但不是确立,而是延续了过去的做法,所以D不符合史实,排除。‎ ‎【点睛】本题把分封制置于三代秦汉这一历史长时段来考查,既要发现它与商代时期政治(如内外服制)的异同,也要发现它是不同于春秋战国秦汉的政治(如郡县制)。‎ ‎2.位于浙江省浦江县的“郑氏义门”,门南宋开始,历宋、元、明三朝,十五世同居共食达三百六十余年,鼎盛时有三千多人同吃一锅饭。其孝义家风多次受到朝廷旌表,明太祖朱元璋曾亲賜“江南第一家”这种现象的出现是 A. 君主专制的需要 B. 分封制度的遗留 C. 封建国家的倡导 D. 宗法观念的影响 ‎【答案】D ‎【解析】‎ 材料中“郑氏义门”其孝义家风多次受到朝廷旌表。明太祖朱元璋曾亲赐“江南第一家”,但不是材料现象出现的根源,排除A;材料这种现象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不是分封制的产物,排除B;材料这种现象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封建国家的倡导不是材料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故C错误;材料这种现象体现出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体现出宗法制的影响,故D正确。‎ ‎3. 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 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 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 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 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 ‎【答案】C ‎【解析】‎ 材料对秦国和东方六国的墓葬做了对比:秦国除君王墓葬外均无明显等级差别,而东方六国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说明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故选C项。A项和B项知识错误,D项“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太绝对,故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运用比较论证问题能力。具体考查分封制。‎ ‎4.学者许倬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B. 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 C. 宗法制和分封制结合 D. “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 ‎【答案】D ‎【解析】‎ ‎【详解】试题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依据关键信息“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解答。君主专制下,君主是世袭的.终身的;实行官僚政治,中央与地方官员一概由皇帝任免,而封建社会是家国同构的,D项正确。ABC三项无从体现。‎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商周时期政治制度·宗法制度 ‎5.据《旧唐书》记载,唐元和年间,一位给事中(官职名)认为皇帝关于减少内外官俸钱诏令不妥而封还诏书,最终他的意见被皇帝采纳。这说明 A. 给事中位中书省属官,有起草诏令的权力 B. 给事中位尚书省属官,负责执行皇帝诏令 C. 给事中为门下省属官,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 D. 给事中为门下省属官,具有行政决策权 ‎【答案】C ‎【解析】‎ ‎【详解】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中书负责决策、门下负责审议、尚书负责执行,从材料信息反映的“一位给事中(官职名)认为皇帝关于减少内外官俸钱的诏令不妥而封还诏书”来看,给事中为门下省属官,并且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故答案为C项。中书省管决策,排除A项;尚书省管执行,排除B项;门下省负责审议,没有决策权,排除D项。‎ ‎6.据统计,明朝监察御史共209人,其中进士出身者180人,非进士者只29人。充任六科给事中的人选,一般是“在各衙门办事进士及历俸二年以上行人、博士并推官、知县三年考满到部者”这表明当时 A. 我国监察制度走向完备 B. 注重考查监察官员素质 C. 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 D. 科举是官员的主要来源 ‎【答案】B ‎【解析】‎ ‎【详解】明朝监察官员多半是进士出身,六部给事中一般是有一定资历和工作能力的人,表明明朝监察官员的人用比较重视其任职资格,故B项正确。明朝的监察制度是服务于皇权的需要,并不是走向完备,A错误;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是指军机处的设立,C错误;科举是监察官的主要来源,而非言员(六科给事中)的主要来源,D错误。‎ ‎7.下面材料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秦朝 以郡统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 两汉 汉武帝把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隋朝 废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 唐末 形成道、州、县三级制 A. 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B. 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C. 中央政府对地方分层的决策存在矛盾与困局 D. 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表中信息可知,从秦朝到两汉,地方行政由两级制到三级制,并设立监察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完善,加强了中央集权;而隋朝又恢复两级制,结合所学可知,隋朝特别是唐朝末年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不断放松,导致了唐末五代以来的藩镇割据的局面;这反映了中央政府对地方分层的决策存在矛盾与困局,故C正确;唐末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A项说法错误,排除;材料强调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存在矛盾与困局,而不是体现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排除B;材料强调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存在矛盾与困局,并非中枢权力体系,排除D。‎ ‎8.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 A. 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 B. 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毫无地位,完全被视为走卒 C. 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 D. 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强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说军机处的工作是“依样画葫芦”,说明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没有实权,故选A。军机大臣辅助皇帝处理政务,虽没实权,但毫无地位的说法有失偏颇,排除B;军机大臣虽辅助皇帝处理政务,但无宰相的决策权,故接替一说无从谈起,排除C;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但材料侧重于描述军机处的工作职能,而不是其意义,故材料不能直接说明,排除D。‎ ‎【点睛】本题考查清朝的军机处,易错选项为D,学生在审题的过程中切记一定要细心留意题目的设问条件,如本题的“直接说明”。‎ ‎9. 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皆依法惩处。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A. 最高权力机关由直接选举产生 B. 公民大会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 C. 各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平衡 D. 从制度上防止专制以维护民主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说明雅典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公职人员行使职权必须接受公民大会的监督,失职者皆受惩处,这反映出古希腊民主体制对预防行政专制制度性设计,答案选D,A B两项含义材料并未直接体现,C项说法错误,公职人员对公民大会没有制约作用。‎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民主政治的特征 ‎10.雅典城邦时代戏剧流行,在戏剧公演上众多的雅典公民在同一个场合中,在同一个时段里经历同一种感受,他们一个挨一个都坐在一起,胳膊碰胳膊,腿碰腿,情感也会在他们之间流动……每个人都是一个社会的人,一个政治中的人,自己被深深地囊括在城邦之中,与其他观众有着紧密的联系。这表明戏剧公演 A. 强化了雅典“人人平等”的原则 B. 反映了雅典民主制的开放性 C. 扩大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D. 培养了雅典公民的集体意识 ‎【答案】D ‎【解析】‎ ‎【详解】观看戏剧公演的都是雅典公民,所以是强化了雅典公民人人平等的原则,而非是所有人人人平等,故排除A项;题意主要反映了戏剧公演对雅典公民集体意识的培养,不是体现雅典民主制的开放性,故排除B项;雅典戏剧公演并不是扩大雅典公民的范围,所以不是扩大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故排除C项;根据“每个人都是一个社会的人,一个政治中的人,自己被深深地囊括在城邦之中,与其他观众有着紧密的联系”可知戏剧公演培养了雅典公民的集体意识,故选D项。‎ ‎11. 图为古罗马正义女神象。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 )‎ A. 主要依据道德良知 B. 侧重听取证人证言 C. 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 D. 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罗马法的原则,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双眼蒙布”的内涵。图片中“正义女神双眼蒙布”,这体现了法官在审案时要抵御各种利益或情感的诱惑以洞察事实真相,来作出公正的判决,实质上体现了罗马法的公平公正原则。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依据道德良知审案,不在于是否“双眼蒙布”,故A项错误;很显然,法官“双眼蒙布”只通过“听”证人的证言,不能保证审判的公平公正,故B项错误;同样“双眼蒙布”也不能保证排除一切干扰,故D项错误。‎ ‎【考点定位】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罗马法的原则 ‎12.在古罗马的法律中引用了这样一个案件:在一个公共广场上,一名理发师为一名奴隶刮胡子。另外两个人在附近玩球,其中一个人不小心用球砸到了理发师,导致他割了奴隶的喉咙。依据罗马法,在公共场所刮胡子是愚蠢的,因此奴隶本人对该事件负责。这表明罗马法。‎ A. 本质是维护私有制和贵族利益 B. 有利于调解矛盾,规范行为 C. 保障平民权益,实现社会公平 D. 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依据罗马法,在公共场所刮胡子是愚蠢的,因此奴隶本人对该事件负责。”可知,罗马法对出现的各种事件作出明确规定,从而有利于调节矛盾,规范社会行为,B正确;材料中涉及的是奴隶和平民,跟贵族阶层无关,A错误;罗马法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但其本质上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不可能实现社会公平,C错误;据所学可知罗马法只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并不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该项说法夸大了其历史地位,D错误。‎ ‎13. 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 A. 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 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C. 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D. 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材料信息体现的是18世纪中叶时英国国王还掌握媾合与开战的权力,但是“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也就是说国王必须要让议会参加才能行使媾合与开战的权力。本题表明的现象是当时英国国王仍旧保留某些权力,但是必须让议会参见才能行使。实质上说明了在君主立宪制下,国王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由材料信息可知,关荣革命的成果并没有受到侵蚀,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出国王专权,故B项错误;此时责任内阁制已经形成,国王不能控制内阁,故C项不符合史实。‎ ‎【考点定位】欧美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君主立宪制下国王权力 ‎14.‎ ‎ 有学者认为,在英国政治体制中,“它是一个被创造物,但是它有权毁掉它的创造者。它既是一个由立法机构任命的行政体,又是一个可以消灭立法机构的行政体。……从起源上讲它是派生的,但在行动中具有毁灭性。”它是 A. 国王 B. 内阁 C. 议会 D. 首相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四个选项中只有内阁是一个由立法机构即“议会”任命的行政体,又是一个可以消灭立法机构的行政体,内阁可以解散议会。所以它是指内阁。本题答案是B 内阁。‎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的内阁制度 ‎15.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对国会两院通过的任何法案,“除非因国会休会而使该项法案不能退回,在此情况下,该项法案不能成为法律”,因而总统常借国会休会而搁置国会议案,被人称为“口袋否决”。这表明“口袋否决”‎ A. 明确了总统的立法否决权 B. 导致总统滥用职权 C. 体现了权力制衡的异化 D. 削弱了国会的立法权 ‎【答案】C ‎【解析】‎ ‎【详解】总统掌行政权,“口袋否决”是钻制度的空子,并非明确了总统的立法否决权,故A项错误;材料通过口袋否决表达对法案的态度,客观造成法案无法通过,并非制度赋予总统的权力,故B项错误;口袋法案体现了美国总统对国会的制衡的异化,违背了民主的原则,C项正确;国会享有最高立法权,故D项错误。‎ ‎16. 下列言论一语道破美国两党制实质的是 ( )‎ A. 杰弗逊说:“如果非同一个政党一起就不能进天堂,我宁愿永不进天堂”‎ B. 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认为党派精神是“政府的最危险的敌人”‎ C. 一个政客说:“在一个共和党选区,我是民主党人;在一个民主党选区,我是共和党人;在一个不确定的选区,我是一个确定的人……”‎ D. 菲迪南德·伦德伯格在《富豪和超级富豪》中指出:“两党只是同一个钱币在正反两面”‎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美国两党制实质上是通过协调两党的利益冲突从而从根本上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和统治;但同时两党对垒、交替执政有利于加强对统治集团内部的监督,所以A、B、C说法错误;两党虽有很多差异,但本质上都是资产阶级政党,D项正确。‎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两党制 ‎【名师点睛】恩格斯说:“寡头政体不是靠把政权经常保持在同样一些人手中而使自己永存下来的,而是采用这样的办法,它轮流地使政权从一只手放下,又立刻被另一只手抓住。” 这种两党轮流执政,只不过是统治阶级左手放下权力,又被右手抓起而已。不管哪个政党执政,都实行有利于资产阶级的政策,都不可能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美国的两党制,实质上是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政党制度,是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经济基础、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一项政治制度。‎ ‎17.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德两国是交战双方的主要成员,萨拉热窝事件之后,德国首先向法国宣战,其后法国也对德宣战.请思考,在宣战之前,双方政府要经过那些程序?‎ A. 德国:首相经过议会同意宣战;法国:总统直接宣战 B. 德国:议会直接宣战;法国:议会直接宣战 C. 德国:皇帝直接宣战;法国:总统提出法案,国防部长副署,议会同意后总统宣战 D. 德国:皇帝提出法案,议会同意后宣战;法国:总统直接宣战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皇帝大权独揽,可以直接宣战,排除ABD;根据法国1875年宪法,法国总统权力较大,有权对外宣战,但是,需要国防部长副署、议会同意后总统宣战,所以选C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比较 ‎18.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希望自己能被称为“德国皇帝”,遭到帝国内巴伐利亚国王和符滕堡国王反对,威廉只得宣布为“德意志皇帝”。而俾斯麦从一开始就确认“皇帝在原则上不享受高于各国王的优先地位”。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内 A. 皇帝与宰相之间形成权力制衡关系 B. 普鲁士与其他各邦处于平等地位 C. 帝国议会与联邦议会形成有效制约 D. 政治架构考虑到长期分裂的历史因素 ‎【答案】D ‎【解析】‎ ‎“皇帝在原则上不享受高于各国王的优先地位”表明俾斯麦为了减少诸邦的分离主义倾向做了很大让步,故D正确;A、B、C不符合史实。‎ ‎19.《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写道:“当(英)舰突破虎门要塞,沿江北上,开向马乌涌(炮台)时,(珠)江两岸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平静地观看自己的朝廷与我军的战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材料主要说明 A. 国人对世界局势一无所知 B. 清政府完全失去人民支持 C. 英军笼络了广东下层民众 D. 普通民众对战争比较茫然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说明平静地观看自己的朝廷与英国的战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由关键信息反映普通民众对外来侵略的事不关己的心态说明其冷漠、茫然,故D项正确;A项“一无所知”说法错误;B项“完全失去人民支持”说法错误;C项无法从题干材料中反映,鸦片战争三元里抗英是明显例子。‎ ‎20.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道:“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这一观点 A. 歪曲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B. 揭示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C. 点明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 D. 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英国使用武力根本原因是为夺取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并不是因为中国拒绝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结果。作者抹杀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实质。作者的立场与视野影响史学研究的结果。故选A。材料并非史学研究的新发展,而是采取了错误的立场,得出了错误的结论。‎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鸦片战争的原因 ‎21.《试论法国政治民主化的道路及启示》中分析道(近代)法国人民曾先后信仰过人权理论、立宪制度、共和主义、恐怖统治、宽容政策,并为此流血战斗,付出极大代价。但是革命发展得太快,以至人们一早起来就会发现世界变了样,革命消化不了他所吞噬的旧世界。”这一分析试图 A. 说明法国没有实行民主政治的基础 B. 揭示法国民主政治曲折发展的历程 C. 强调坚定的信仰对革命的重要性 D. 肯定法国大革命对社会的成功改造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革命消化不了他所吞噬的旧世界”所反映的是旧世界的势力的强大与共和派的反复斗争,体现出法国民主政治曲折发展的历程,故B项正确;启蒙运动为法国革命奠定思想基础,并且这与材料的主旨无关,故A项错误;坚定的信仰对革命是很重要,但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更突出暴力革命无法解决的旧势力,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22.从《天朝田亩制度》到《资政新篇》,体现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进步倾向。但从内容上看,两者也存在共同的局限性,其表现有 ‎①不能正确认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具有强烈的小农意识 ‎③只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④无法真正得到推广和实践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都没有认识到中华民族与列强的矛盾,①符合题意。《天朝田亩制度》带有空想性,《资政新篇》也缺乏实施的社会条件,④符合题意。②是《天朝田亩制度》的局限,③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没有体现,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选项B正确;选项A、C、D排除。‎ ‎23. 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根本原因是( )‎ A. 定都天京的战略失误 B. “人间小天堂”的腐朽享乐 C. 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 D. “农民造反者”的社会角色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源是由于小农经济出身农民阶级局限性所致,因为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胜利,故D项正确;“长歌涌入金陵”,定都天京后孤军北伐,是失败的主观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故A项错误;“腐朽享乐”导致内部矛盾尖锐,以致发生内讧,这是领导者被胜利冲昏头脑,进取心逐渐衰退的表现,但不是根本原因,故B项错误;《天朝田亩制度》主张绝对平均,在当时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空想,但这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的表现之一,故C项错误。‎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24.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在此以后”中的“此”是指 A. 《南京条约》规定中英双方协定关税 B. 《天津条约》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经商 C. 《马关条约》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 D. 《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列强白银4.5亿两,以关税和盐税作抵押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可以看出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转变,《马关条约》中“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反映了西方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故C项正确。AB项还只是商品输出阶段;D项在《马关条约》后,没有体现出资本输出的信息。‎ ‎【点睛】商品输出,主要是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各种特权,掠夺原料和向中国倾销商品,或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资本输出:是列强用过剩资本对其他国家进行投资或贷款,在中国具体表现为争做中国债主,抢夺修筑铁路权,争夺路矿和办厂权。‎ ‎25.近代西方列强在中国获得下列侵略权益的先后顺序是 ‎①外国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②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由各国派兵保护 ‎③开放天津为商埠 ‎④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A. ①②④③‎ B. ①③④②‎ C. ③①④②‎ D. ③④①②‎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几个不平等条约签订的时间:①属于《天津条约》的内容,1858年签订;②属于《辛丑条约》的内容,1901年签订;③属于《北京条约》的内容,1860年签订,④属于《马关条约》的内容,1895年签订,故B项答案正确,选项A、C、D排序有误,排除。‎ 二、材料题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代废除丞相以前著名丞相及其命运。‎ 时期 代表人物 命运 秦国 吕不韦 秦王以“仲父”相称,掌握国家大权,后被流放 东汉末年 曹操 ‎“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国家大权,其子篡夺皇位 材料二废除丞相以后相当于丞相地位的官员享有权力范围的变化。‎ 时期 职位 享有权力范围 明代中叶以后 内阁首辅 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的宰相,地位常受到挑战 清代 军机大臣 承旨拟写,相当于顾问、秘书班子 材料三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曾这样评价上述制度:“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 请回答: ‎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明代废除宰相制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为解决材料一产生的问题,唐、宋分别采取了怎样的解决措施?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简要分析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丞相位高权重。根本原因:宰相制度已经成为加强专制皇权的阻碍。‎ ‎(2)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宋代将相权一分为三,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反映的本质问题是通过分散相权加强专制皇权。‎ ‎(3)特点:明清时期我国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影响:采用高压独裁手段维护统治,显示了封建制度的腐朽和衰落。君主专制的强化严重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是造成近代中国逐步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专制主义不断加强。从丞相制度的发展、唐宋到明清时期中枢机构的变化来分析。‎ ‎(1)材料“秦王以“仲父”相称,掌握国家大权,后被流放”““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国家大权,其子篡夺皇位”说明丞相的位置威胁了皇权;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丞相制度成为皇权的阻碍等方面来分析。‎ ‎(2)根据所学知识从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宋朝的二府三司制来分析得出第一小问的答案;这些措施反映的实质是通过分散相权加强专制皇权。‎ ‎(3)从内阁和军机处的设置可以看出明清时期我国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从君主专制的弊端来分析得出答案。‎ ‎27.‎ 材料一:第十款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颁发捕获敌船许可状;铸造货币;发行纸币;使用金银币以外的任何物品作为偿还债务的货币……。任何一州,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口货或出口货征收任何税款,但为执行本州检查法所绝对必需者除外。任何一州对进口货或出口货所征全部税款的纯收益供合众国国库使用;所有这类法律得由国会加以修正和控制。任何一州,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征收任何船舶吨位税,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除非实际遭到入侵或遇刻不容缓的紧迫危险时不得进行战争 ‎——美国《1787年宪法》‎ 材料二:‎ 材料三:根据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共和国的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通过普选方式产生。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并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在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可解散尚未届满的众议院,总统的命令须经其任命的各内阁部长副署。‎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摘编)‎ 材料四: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1)归纳材料一中联邦政府的权力。分析本条款产生的历史影响。‎ ‎(2)结合材料二三,谈谈与美国的总统制共和制相比,法国议会制共和制在行政机关与立法机关的关系上有何不同。‎ ‎(3)材料四中“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是指什么?这种“错位”给德国政体和世界分别带来怎样的影响?‎ ‎【答案】(1)中央政府的权力:外交权、财政权、军事权、制定各项经济政策的权力历史影响:美国成为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利于形成全国性的市场和统一的关税政策,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有可能维持足够的权威和军队来维护国内统治秩序,应对外来威胁 ‎(2)美国总统制共和制严格实行三权分立,行政、立法分别产生,各不统属.国会掌握立法权。总统集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军队总司令于一身,掌握全国的最高行政权。总统对宪法和选民负责,不对国会负责,总统是国家权利的中心。‎ 法国的议会制共和制不实行严格分权,议会掌握立法权。总统掌握国家行政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的联席会议产生,总统需对议会负责。‎ ‎(3)错位:容克地主贵族掌握了德意志现代化的领导权。‎ 影响:德国由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使德国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之一 ‎【解析】‎ ‎【详解】(1)中央政府的权力:根据材料“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铸造货币;发行纸币;使用金银币以外的任何物品作为偿还债务的货币”可知,中央政府掌握外交权和财政权。根据材料“任何一州,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可知,中央政府掌握军事权。根据材料“任何一州对进口货或出口货所征全部税款的纯收益供合众国国库使用;所有这类法律得由国会加以修正和控制”可知,中央政府有制定各项经济政策的权力。历史影响:结合1787年宪法的影响回答。从国家权力集中程度看,美国成为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从资本主义发展角度看,统一的财政权、关税权有利于形成全国性的市场和统一的关税政策,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从国家主权角度看,中央集中军权,有可能维持足够的权威和军队来维护国内统治秩序,应对外来威胁。‎ ‎(2)不同:根据材料二可以看出,美国的总统制共和制严格实行三权分立,行政、立法分别产生,各不统属。国会掌握立法权,总统集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军队总司令于一身,掌握全国的最高行政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的总统对宪法和选民负责,不对国会负责,因此在政治体制实际运行中,总统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根据材料“共和国的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并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可知,法国的议会制共和制不实行严格分权,议会掌握立法权。根据材料“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总统掌握国家行政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的联席会议产生,总统需对议会负责。‎ ‎(3)错位:根据材料“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可知,德国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指的是容克地主贵族掌握了德意志现代化的领导权。‎ 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德国的君主立宪政体中,由皇帝和首相掌握国家最高权力,保留了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使德国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之一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词源学来说,古希腊文“民主”是由“人民”和“权力”两个词组合而成的,含义为人民的权力,即由人民执掌政权共同治理国家之意。后来,西方国家文字将此直译为德谟克拉西(英文为Democracy),在近代作为政治术语使用时,内涵有所延伸和扩展,主要是指人民主权,与古代含义不尽一致。‎ ‎——施治生、郭方《古代民主与共和制度》‎ 材料二 哲学家苏格拉底被指控犯有“不敬国神”“另立新神”和“败坏青年”的罪行而送交审判。在法庭上,苏格拉底为自己辩护,并再一次重申了自己的哲学观点。帕帕迪根本听不懂是什么意思,但他竟然听见苏格拉底说“像自己这样目不识丁的人没有资格参加审判”。被激怒了的帕帕迪决定举手投他有罪!可能大多数人也有这样的想法,结果表决以360票通过了对苏格拉底的死刑判决。‎ 亚里士多德说:“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应该服从,另一些人生来就注定要统治……男子生来就属上等,女子则属下等,前者治人,后者治于人。”‎ 材料三 《十二铜表法》各篇目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传唤 审判 求偿(债务赔偿)‎ 家长权 继承及监护 所有权及占有 房屋及土地 私犯(侵犯他人)‎ 公法 宗教法 前五表之补充 后五表之补充 ‎——依据杨红林《历史上的大法典》编制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古代雅典民主与现代意义上的“民主”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雅典民主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 ‎(3)材料三反映《十二铜表法》的内容侧重于哪一方面?该法在罗马法历史上有何突出地位?‎ ‎【答案】(1)①雅典民主是直接民主,现代民主一般是代议制民主(间接民主);②雅典民主是少数人(男性公民)的民主,现代民主是多数人的民主。‎ ‎(2)存在的问题:民主范围狭隘(男性公民的民主);过分泛滥的直接民主。‎ 实质:奴隶制民主。‎ ‎(3)内容:侧重于私人利益纠纷的处理(或侧重于民法)。地位: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 ‎【解析】‎ ‎【详解】(1)区别: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民主实现的形式上来看,雅典民主是直接民主,现代民主一般是代议制民主(间接民主);从掌握民主权利的范围上来看,雅典民主是少数人(男性公民)的民主,现代民主是多数人的民主。‎ ‎(2)存在的问题:根据材料“男子生来就属上等,女子则属下等,前者治人,后者治于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的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因此范围狭隘(男性公民的民主);根据材料“可能大多数人也有这样的想法,结果表决以360票通过了对苏格拉底的死刑判决”可知,雅典民主是过分泛滥的直接民主,容易造成权力滥用。‎ 实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典民主制是奴隶制民主。‎ ‎(3)内容:根据表格中涉及到的“家庭监护”“债务赔偿”“房屋土地”等内容可以看出,十二铜表法侧重于私人利益纠纷的处理(或侧重于民法)。地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