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实验高级中学2019-2020高一下学期4月线上测试试卷(解析版)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实验高级中学2019-2020 高一下学期4月线上测试试卷 一、选择题 1.埃及、印度、希腊和中国等古代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格局,这主要是因为 A.农耕和畜牧经济发展的局限 B.各大文明小国寡民状态 C.大河与高山阻隔了文明交流 D.自然环境和历史的不同 【答案】D 2.波斯国王大流士宣称:“凡忠信之士,我赐予恩典;凡不义之人,我严惩不贷……凡我给他们的命令,他们都遵行不误。……靠阿胡拉马兹达之佑,我统治了这个王国。”材料主要说明了 A.国王是波斯帝国的核心和最高主宰 B.大流士以严酷法律治国 C.波斯帝国建立起较完善的官僚体系 D.波斯国王相信君权神授 【答案】A 3.公元前4世纪,他开始东征,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人们对他评价不一:“伟大的军事家”“英明的领袖”“贪婪的侵略者”“文化的爱好者”等。“他”是 A.汉谟拉比 B.大流士 C.修昔底德 D.亚历山大 【答案】D 4.房龙曾评价道:“基督教是以‘爱’表达了深受压迫、丧失权利的人们的呼声,并传遍了四面八方。”这种呼声最早发自于 A.亚平宁半岛 B.希腊半岛 C.巴勒斯坦 D.阿拉伯半岛 【答案】C 5.在罗马帝国的废墟和日耳曼人迁徙后建立的一系列王国的基础上,西欧封建社会产生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A.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 B.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 C.封土是封君封臣的关系纽带 D.封建庄园的大量存在 【答案】A 6.《全球城市史》中说:“城市商人和手工业者躲在安全的城墙后面,他们享受到的独立性是东方城市居民所无法想象的。这里既没有皇帝、哈里发和苏丹限制私有财产权,也没有商人阶层的行业协会特权”。材料所述现象的出现是由于 A.等级君主制的形成B.君主专制的形成 C.城市自治斗争结果D.地方割据的结果 【答案】C 7.穆罕默德说:“寻求真理,哪怕远在中国”,这句教诲对阿拉伯人及其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下列事例中能体现这种影响的是 A.借鉴印度数字发明了阿拉伯数字B.全盘接受希腊罗马文化成果 C.承认基督教在阿拉伯帝国的地位D.伊斯兰教吸收了孔子的思想 【答案】A 8.中世纪的西方文化,比起同时代的阿拉伯、印度和中国都要落后,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在那里几乎灭尽,赖有阿拉伯文版本将其保存,并在中世纪的后期译成拉丁语等西方语言重新回到欧洲。阿拉伯文化的西传,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到来。这表明阿拉伯文化 A.决定了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 B.直接促成了欧洲近代社会的转型 C.在保存和传播西方文化上影响深远 D.在沟通东西方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答案】C 9.中国瓷器输入东非以后,东非人也像中国人一样,用瓷器作食具、饮具和装饰品,并用作墓葬和清真寺的装饰材料,模仿中国瓷器烧制技术,烧制伊斯兰——斯瓦希里风格的陶瓷。“索马里有一种装潢美观的饮器至今一直叫新纳(sina)。”这表明 A.中国与东非文明互相影响和吸收 B.东非国家为瓷器生产的适宜地区 C.东非国家积极学习中国的瓷器文化 D.中国瓷器文化影响了东非人民生活 【答案】D 10.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说:“何以哥氏(指哥伦布)维氏(指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指郑和)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下列哪一句话最能从根本上解决梁启超的困惑 A.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 B.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 C.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 D.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 【答案】C 11.某同学研究哥伦布航海史,他找到了一幅油画《哥伦布到达美洲》。在研究时能直接推出的结论是 A.该油画是研究历史的原始资料B.哥伦布是殖民主义者 C.油画作者对该事件有情感立场D.哥伦布促进了美洲开发 【答案】C 12.16世纪的一位欧洲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黄金提供了动机”。这说明 A.寻找黄金就是为了传播宗教B.新航路的开辟具有多种因素 C.黄金是外交政策的重要手段D.掠夺黄金以便扭转商业危机 【答案】B 13.一位美国历史学家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是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该历史学家 A.否定了航海家的历史功绩 B.夸大了企业家的作用 C.关注到殖民扩张的内在动力 D.强调了资本主义的侵略性 【答案】C 14.自16世纪30年代至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上涨了4倍多,英法等国上涨2倍至2倍半。这种现象导致的结果是 A.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 B.封建领主的财富急剧增加 C.工商业者的经济实力增强 D.大西洋沿岸成为商路中心 【答案】C 15.学者黄邦和说:“没有把世界连成整体的地理大革命,就不可能出现否定旧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这表明“地理大革命” A.促进了欧洲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B.实现了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 C.直接推动了三权分立思想的兴起D.奠定了欧洲资产阶级政治革命的基础 【答案】A 16.关于早期殖民扩张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是欧洲原始资本积累的手段之一,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手段都是赤裸裸的抢劫 ③给当地人民带来了灾难 ④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应全面肯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 【答案】B 17.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这一“转折”主要是指 A.欧洲贸易中心转到大西洋沿岸 B.世界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 C.农业文明已经转向工业文明 D.欧洲经济发展开始超过亚洲 【答案】B 18.马克思说:“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都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上述言论反映马克思的观点是 ①肯定了殖民掠夺对殖民地客观上的进步作用 ②认为殖民掠夺给殖民地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③认为殖民掠夺对殖民地具有双重影响 ④肯定殖民掠夺促进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19.“西班牙就像一张嘴,填进食物,咀嚼食物,仅仅为了把它送进别人的器官,除了经过的气味和偶尔粘在牙齿上的一点碎屑外,没有留下任何东西。”这句话主要是讲西班牙掠夺来的财富 A.主要流入王室贵族手中 B.主要流向了罗马教廷 C.主要流入商品生产发达的国家 D.未用于工业而主要用于商业 【答案】C 20. 1637年,在华意大利传教士艾儒略撰写的《西方问答》一书中留下了如下记载:“大西近海一国,每岁所入(美洲白银),亦不下数百万,有识者曰:‘敝地实受多银之害,金银愈多,而货愈贵也。”这种现象反映的是 A.殖民扩张B.价格革命C.商业革命D.黑奴贸易 【答案】B 21.1500—1800年,世界人口数量激增,其主要原因是 A.欧洲国家进行三角贸易导致大量黑奴被贩往美洲 B.新航路开辟引起大量欧洲移民迁往美洲和大洋洲 C.新航路开辟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农作物品种交流 D.工业革命在全球范围的扩展导致生产力大大提高 【答案】C 22.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核心精神的表述,准确的是 A. 肯定人的价值,强调发展个性 B. 反对宗教神学,倡导天赋人权 C. 提倡生而平等,主张民主政治 D. 强调科学精神,反对宗教信仰 【答案】A 【解析】 肯定人的价值,强调发展个性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的体现,故选A;天赋人权、民主政治和科学精神都是启蒙运动时期的主要主张,故排除BCD。 23.“以法国为基地的许多知识分子发挥了欧洲史上史无前例的作用,他们引发新的思潮,开启新的学科,一方面发展理性的思维,另一方面容许不同的意见彼此辩论。”材料中“新的思潮”指 A. 科技革命 B. 文艺复兴 C. 宗教改革 D. 启蒙运动 【答案】D 24.“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颁布了关于新国王登基的法律文件。它确立了议会主权,限制了国王的权力。该文件是 A. 《独立宣言》 B. 《权利法案》 C. 《德意志帝国宪法》 D.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答案】B 25.有人称俾斯麦是“德意志革命”的主要发起人,“德意志革命”的直接结果是 A. 奠定了欧洲和平的基础 B. 结束了德国的政治分裂 C. 推翻了德国君主制度 D. 改善了德国与法国关系 【答案】B 【解析】 材料中“有人称俾斯麦是‘德意志革命’的主要发起人”是指俾斯麦通过王朝战争实现了德国的统一,这一举动对德国而言具有革命性的功能,因为其结束德国长期的政治分裂,极大推动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故答案为B项。A项,根据所学可知,“德意志革命”只是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奠定了欧洲和平的基础的说法夸大了其作用,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知,德意志革命完成德意志统一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排除;D项,根据所学可知,“德意志革命”打败了法国,并在法国的凡尔赛宫举行德意志建国仪式,这对法国人而言是极大的耻辱,此举只会恶化两国关系,不会改善二者的关系,排除。 26.18世纪中后期,一场对人类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这场革命虽没有刀光剑影,却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下面对这次革命的本质特点叙述最为准确的是 A. 雇佣关系取代师徒关系 B. 手工工场取代手工作坊 C. 生产高速发展取代缓慢增长 D. 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答案】D 27.英国的“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内地城镇,工厂也增多了”。出现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 改良蒸汽机的普遍应用 B. 工厂制度的诞生 C. 棉纺织业实现机械化 D. 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答案】A 【解析】 改良蒸汽机的普遍应用突破了动力受到自然条件限制的状况,工厂不再依靠河岸建设,A正确;工厂制度的诞生时大机器生产的产物,B错误;棉纺织业实现机械化并不是材料体现的主旨,材料说明蒸汽机使用的作用,C错误;材料没有说明交通运输业的革命的信息,D错误。 28.下表是1800~1880年国际贸易金额情况表(单位:10亿美元),分析这一时期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1800 1840 1860 1880 金额 1.4 2.4 7.2 14.7 A. 工业革命的开展 B. 新航路的开辟 C. 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扩张 D.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答案】A 【解析】 观察表格数据可知,1800~1880年,国际贸易金额迅速上升,这和工业革命的进行,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时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有关,A正确;新航路开辟时间、殖民扩张、与题干不符,排除B、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完成之后,排除D。 29.工厂制和垄断组织出现是近代生产组织形式的重大变革,这两大生产组织形式都 A. 推动了跨国贸易和资本输出 B. 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C. 适应了社会化生产的需要 D. 杜绝单个资本家生产的无计划性 【答案】C 【解析】 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生产关系发生变化,从手工工场变为大机器工厂制,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出现了垄断组织,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都是生产力提高之后,适应资本主义社会化生产的需要,故C项正确。工厂制出现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当时以商品输出为主,盛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故A、D两项错误;垄断组织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故B项错误。 30.马克思、恩格斯评价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时说:“他们总还梦想着用实验的方法实现自己的社会乌托邦,为了建造所有这些空中楼阁,他们不得不求助于资产阶级心灵与钱袋的仁慈。”与之不同,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 A. 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 B. 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C. 明确指出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 D. 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评论中“他们不得不求助于资产阶级心灵与钱袋的仁慈”是想阐明空想社会主义理论者企图通过与资产阶级合作来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他们想要提出应该与资产阶级进行阶级斗争,而不是与资产阶级妥协,故选择C。 31. 历史学家普遍认为,巴黎公社具有很强的民主性。其民主性主要体现在( ) A. 公社政权代表的阶级利益上 B. 公社政权的性质上 C. 公社委员和公职人员的产生方式上 D. 公社采取的经济措施上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内容考查巴黎公社,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民主”是指政权掌握在多数人手中。公社委员和公职人员由人民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这是巴黎公社民主性的最直接的也是最主要的体现。C正确。 32.15世纪末,率先在东西两个半球进行殖民掠夺活动的国家是 A.荷兰、英国 B.葡萄牙、西班牙 C.美国、苏联 D.德国、法国 【答案】B 33.据统计,1400年拉丁美洲的人口大约是3600万,到1600年降到1000万左右,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 B.奴隶贸易的盛行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扩展 D.工业革命的开展 【答案】A 34.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期,英国《每日邮报》在一篇报道中写道:“我们一直在各个地方为各种各样的野蛮人做着这样那样的好事。”该报道 A.证明英国极力推广工业文明 B.肯定了英国政治体制的优越 C.批判了阶级矛盾激化的现状 D.将殖民侵略美化成传播文明 【答案】D 35.非洲、美洲、亚洲和澳大利亚提供自然资源和农产品,英国、欧洲和美国加工或者消费这些原材料,带动了海上运输和陆地运输的发展。人类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而这一新体系所带来的利润主要流向欧洲、北美洲和日本。这一格局的出现 A.表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 B.促使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向平衡 C.使东方落后于西方格局开始出现 D.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 【答案】A 【解析】 从材料中的“人类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来看,这种国际分工日益明显的现象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的结果。故答案为A项。这种分工使世界经济的发展更加不平衡,排除B项;使东方落后于西方格局开始出现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排除C项;这一格局的出现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结果,排除D项。 36.1895年,德皇威廉二世宣布:“德意志帝国要成为世界帝国。在地球遥远的地方,到处都居住着我们的同胞。德国的货物、德国的知识、德国的勤奋要漂洋过海。”这番话的实质是 A.加强与世界各地的经济文化联系 B.与英国在全球进行商业竞争 C.发展工业,使德国成为“世界工厂” D.推行殖民扩张政策,控制全世界 【答案】D 37.如表为19世纪末20 世纪初西方列强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情况表。这一状况直接导致 A.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B.抢夺殖民地的斗争白热化 C.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D.英美矛盾成为最主要矛盾 英 德 法 美 1870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1 3 2 4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3 2 4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4 2 5 【答案】B 38.在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各国进行了激烈的争吵,这反映出 A.德国有效地利用了列强之间的矛盾 B.美国和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 C.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矛盾重重 D.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仍存在尖锐的矛盾 【答案】C 39.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联军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煦称赞华工“是第一流的工人,也是出色士兵的材料。他们在现代炮火下,可以忍受任何艰难,保质保量地完成各种任务”。材料主要说明了 A.赴法华工的表现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赴法华工为协约国赢得战争胜利作出了贡献 C.中国的参战是协约国赢得战争的主要原因 D.中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收回了一些主权和利益 【答案】B 【解析】赴法华工的表现的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但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故A项错误;法国是协约国的一方,华工支援了法国就是支援了协约国一方,因此赴法华工为协约国的胜利作出了贡献,故B项正确;中国的参战有利于协约国一方取胜,但不是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中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但是中国的主权和利益并没有收回,故D项错误。 40.1919年美国总统威尔逊带着“十四点原则”参加了巴黎和会。西方一评论家说:“威尔逊的原则征服了欧洲……”威尔逊的原则之所以能征服欧洲是因为 A.美国的综合实力已经超过欧洲各国 B.人们厌战,渴望和平 C.美国操纵的国联在欧洲影响深远 D.“十四点原则”较好地维护了欧洲的利益 【答案】B 【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综合实力没有超过欧洲各国,故A项错误;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欧洲遭到严重破坏,人们厌恶战争,渴望和平,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顺应了当时欧洲和平主义的思潮,征服了欧洲,故B项正确;巴黎和会召开时国联还未成立,而且美国没有加入国联,故C项错误;“十四点原则”的出发点是争夺世界霸权,故D项错误。 41.英美两国是盟友,有着特殊关系:共享基本价值观,几乎同文同宗。但在下列国际事务中,英美态度不一致的地方是 A.国际联盟领导权问题 B.日本归还中国山东问题 C.限制德国海军军备问题 D.德国赔款问题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对待战败国德国以及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交给日本的问题上,美英两个大国态度一致,而在国联的领导权问题上,英国排挤美国,这也成为美国未加入国联的原因之一。故A正确,BCD不符合史实,排除。 42.“这一新政府……像沙皇专制政权在3月时那样,孤立无助地崩溃了。…因为它从一开始就拒绝考虑大多数俄国人所需要的两样东西—一土地和面包。同样,也不愿意结束战争。”材料中的“新政府”是 A.罗曼诺夫王朝 B.工兵代表苏维埃 C.独立国家联合体 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答案】D 43.有人说,“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2年的春天则是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最有可能是因为 A.农民无偿获得永久属于自己的土地 B.农民纳税后能自由支配剩余的粮食 C.苏维埃政府免去了农民的赋税 D.农民享有优先处理农产品的权利 【答案】B 44.列宁在1922年一次党代表大会上谈道:“我们甚至有过这样的诗人(共产主义者)他们写道:看!在莫斯科,饥寒交迫,‘从前是整洁、美丽,现在是买卖、投机’,这样的诗作在我们这里是很多的。”这说明当时苏俄有些人认为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完成经济恢复任务 B.新经济政策不符合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C.新经济政策为建设社会主义指明了出路 D.新经济政策是特殊时期做出的暂时性妥协 【答案】B 45.1927年苏联第聂伯河水电站开始动工建设。它借鉴了加拿大阿达姆伯克水电站和拉加贝尔水电站的建设经验,由苏联水利建设专家设计、美国水电专家小组指导。历时5年,先期5个发电机组建成投产。据此可知当时 A.美苏两国由对手变成盟友 B.苏联推崇市场经济体制 C.新经济政策影响并未消失 D.苏联工业位居世界第二 【答案】C 46.托洛茨基在《十月的教训》中写道: “二月革命,如果把它作为独立的革命来看,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但是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它却出现得过迟了,而且本身也不具有任何稳定性。它遭到一些矛盾的破坏。”托洛茨基意在说明 A. 二月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B. 二月革命导致俄国社会动荡不安 C. 俄国社会革命运动的发生过于频繁 D. 俄国向无产阶级革命转变成为必然 【答案】D 47.有学者指出,与其说是历史选择了列宁、选择了布尔什维克,不如说在 1917 年这个关键时刻,是列宁、布尔什维克机敏地选择了历史,将群众自发的、无政府主义的骚乱为自己所用,引导到解决和平、土地和面包问题上来。据此可知,该学者 A. 认为十月革命不符合俄国国情 B. 夸大了一战对俄国革命的影响 C. 否定了列宁革命策略的灵活性 D. 强调十月革命顺应了民心民意 【答案】D 48.关于“1917年十月革命”这个历史事件,苏联和俄罗斯两种历史教科书的叙述内容差异较大,苏联历史教科书用了10段文字之多,而当今俄罗斯的历史教科书仅仅用了2段文字来叙述。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苏联历史教科书不具有研究价值 B.俄罗斯历史教科书更客观真实 C.历史叙述不能反映客观历史事实 D.时代因素影响历史教科书编写 【答案】D 【解析】历史教科书中针对十月革命的叙述,苏联叙述较多,而俄罗斯较少,结合所学可知,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在俄国建立,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成立,由此可知,时代因素影响历史教科书编写,故选D项;苏联历史教科书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故排除A项;仅仅从文字描述的多少无法判断哪本教科书更客观真实,故排除B项;历史叙述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历史事实,故排除C项。 49.列宁在回顾十月革命时说:不管同 1789 年、1793年法国革命相比,还是同 1871 年的巴黎公社相比,俄国无产阶级在自己的革命中都达到了极高的高度。“达到了极高的高度”是指十月革命 A. 采取了暴力斗争的形式 B. 首先从中心城市开始 C. 缔造了新型的社会制度 D. 由无产阶级领导 【答案】C 50 .苏俄从 1919 年 2 月开始每人每天由国家定量分配粮食,6 月,全国各地的集市买卖被查禁,市场被取缔。有些城市居民不得不悄悄去农村用口袋背粮回来,于是“背口袋”活动盛行起来。“背口袋”活动盛行从根本上反映了 A. 取消自由贸易的政策不得人心 B. 农民未认真遵守余粮收集制 C. 人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 D.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弊端 【答案】D 二、材料解析题 51.(25分)现代化是世界各国努力追求的方向,但各国经济发展模式却不尽相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斯大林认为,如果将用来购买汽车和机器的资金用来购买布匹,苏联就会在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资本主义包围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状况。在工业化建设上,斯大林明确表示决不能放慢速度,必须竭力加快速度。斯大林用强制的办法,使农民的一半收入交给国家,“一五”计划时期,从农业吸收的资金占用于发展工业所需资金的三分之一以上。 ——据陈仲丹《墙头政治——现代外国宣传海报解读》整理 材料二 1935年,“新政”进入第二阶段,对经济、社会等领域系统改革,以解决美国经济发展的问题。这些措施造就了中产阶级,建立了社会保障,创造了走出危机的条件。新政一改此前政府的有限权力,从制度上实现了国家职能与政府角色的重大转变——政府有权介入经济体,直接干预民众生活,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参与者。 ——摘编自吴海山《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的反危机实践:以美国三次大危机为例》 材料三 众所周知,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到1978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的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走过了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基本“照搬照抄”苏联模式,到1957年至“文化大革命”的“超苏联模式”,打倒“四人帮”后,才最终在新时期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我们所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和突破,也首先是对过去传统的“苏联模式”来说的。 ——摘编自陆南泉、马龙闪等《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斯大林加速实现工业化的原因及主要举措。(6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举措的主要弊端。(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政府角色发生的变化。(2分)指出这一变化对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2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五”期间我国工业建设学习“苏联模式”的表现及影响,(3分)列举新时期我国对“苏联模式”的创新和突破。(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认识。(2分) 【答案】(1)原因:面临西方资本主义的威胁。 举措:优先发展重工业;强制农民和农业为工业化提供资金(或实行农业集体化政策) 弊端:用政府的行政命令管理经济,忽视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变化:从不直接干预经济的有限权力政府转变为全面干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重要参与者。 影响:使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3)表现:优先发展重工业;影响: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表现: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 (4)认识:经济模式必须因时而变;遵循客观规律;符合本国国情等。 5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际组织必须有一个充分广泛的纲领,使英国工联,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和西班牙的蒲鲁东派以及德国的拉萨尔派都能接受。马克思起草了这个能使一切党派都满意的纲领,他对共同行动和共同讨论必然会产生的工人阶级的精神发展充满信心。反资本斗争中的种种事件和变迁—失败更甚于胜利—不能不使人们认识到他们的各种心爱的万应灵丹都不灵,并为他们更透彻地了解工人阶级解放的真正的条件开辟道路。 ——恩格斯 材料二 残酷的战争,俄国战前就已表面化的矛盾,战争武装了人民,沙皇政权土崩瓦解。列宁敏锐地意识到布尔什维克党革命的绝好时机来了。根据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俄国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条件显然尚未成熟。但是列宁从理论上和政治策略上促使布尔什维克党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使无产阶级能够在“十月”首先夺取政权,并在1918年退出大战,然后解决国内发展问题…孙中山曾有了俄国革命,世界人类便生大希望。”从此,资本主义不再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唯一选择。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姚海《俄国革命》等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这个能使一切党派都满意的纲领”的名称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列宁为“促使布尔什维克党走上一条全新的道路”在理论上进行的重大探索,并说明俄国革命给“世界人类”带来“大希望”的理由。 【答案】(1)纲领:《共产党宣言》; 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 (2)探索: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首先获得胜利。 理由: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榜样;为民族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提供了实现现代化的新范式。 【解析】(1)题目要求“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回答。纲领:由材料一中的“马克思起草”、“他对共同行动和共同讨论必然会产生的工人阶级的精神发展充满信心”、“为他们更透彻地了解工人阶级解放的真正的条件开辟道路”等信息再结合所学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知识可知,纲领的名称是《共产党宣言》。 意义:需要结合所学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来回答,即《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它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由此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 (2)题目要求“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回答。探索:由材料二中的“残酷的战争俄国战前就已表面化的矛盾,战争武装了人民,沙皇政权土崩瓦解”、“首先夺取政权,并在1918年退出大战”等信息可以得出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结合材料二中的“列宁从理论上和政治策略上促使布尔什维克党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可知,需要从理论和策略上思考作答,具体来说,在策略上是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在理论上等于证明了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首先获得胜利。 理由:结合所学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可以得出,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榜样,同时也为民族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由材料二中的“从此,资本主义不再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唯一选择”可以得出提供了实现现代化的新范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