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版历史新导学人教必修一练习:单元质量评估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版历史新导学人教必修一练习:单元质量评估2

第二单元 单元质量评估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 100 分。测试时间 9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 5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是同时也激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 这表明古希腊工商业发达的主要原因是( D ) A.民族性格 B.经济条件 C.政体形式 D.地理环境 [解析] 题干中强调大海对古希腊工商业发展的影响,这表明地理环境对古希腊工商业 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故选 D 项。 2.《希腊城邦制度》序曰:“希腊史,从头到尾是多中心的。”其中“多中心”是指 ( A ) A.城邦林立 B.派系众多 C.经济繁荣 D.文化多元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古希腊文明是该地区众多城邦文明的体现,故 A 项正确;B、 D 两项都是在城邦体制下形成的,故排除;C 项体现不出“多中心”。 3.(2019·南京高一检测)《民主的模式》一文中指出:“雅典民主的一个标志是对公民 美德的普遍认同:为共和城邦作贡献以及将私人生活置于公共事务和共同善业之下。”这表 明古代雅典( B ) A.推行直接民主政治 B.注重维护城邦利益 C.公民缺少民主权利 D.公民道德高于一切 [解析] 根据题干中“为共和城邦作贡献以及将私人生活置于公共事务和共同善业之 下”这句话可知,雅典民主政治重视城邦利益的维护,故选 B 项。题干中并未提到直接民 主的相关信息,A 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民主权利的相关信息,C 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 到对公民道德要求与其他要求之间的比较,D 项错误。 4.(2019·常州高一检测)公元前 594 年的一天,雅典城外,农民奔走相告:“梭伦颁布 新法律了,我们抵押的土地可以收回来了!我们再也不会去给贵族当奴隶了!”让雅典农民 兴奋的改革措施是( A ) A.“解负令” B.财产等级制度 C.四百人议事会 D.陪审法庭 [解析] “解负令”废除债奴制,与材料中“我们抵押的土地可以收回来了!我们再也 不会去给贵族当奴隶了”相符,故 A 项正确。 5.生活在公元前 6 世纪初的雅典公民,要想提高自己的等级位次,其最直接的途径是 ( C ) A.提高军事才能 B.锻炼演讲水平 C.迅速积累财产 D.培养参政意识 [解析] 由时间“公元前 6 世纪初”,可推知为雅典梭伦改革时期,梭伦改革内容之一 就是按照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等级,而提高等级最直接的途径就是增加财产,故选 C 项。 6. “克利斯提尼创立了这一机构,并以抽签的办法保证各部落各区的居民都有平等的配 额参与其中。……以其庞大的规模避免为某一派别单独控制。”材料中的“这一机构”是 ( C ) A.公民大会 B.公民陪审法庭 C.五百人议事会 D.十将军委员会 [解析] 公元前 6 世纪,梭伦对国家政权机构进行了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 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 权和被选举权。公元前 6 世纪末,克利斯提尼创立新的五百人议事会(作为常设机构),每部 落抽签选出 50 人参加,议员名额依各居住区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当选议员可以连选连任, 但公民一生只能担任两届议员。故选 C 项。 7.正如恩格斯所言,到克利斯提尼改革时,“氏族制度的最后残余也随之而灭亡了”。 恩格斯评价的是( A ) A.以地区部落代替血缘部落 B.设立五百人议事会 C.制定“陶片放逐法” D.按财产多少划分等级 [解析] 克利斯提尼改革使选区不再根据氏族划分,而按所住的地区进行登记。这样, 选举完全以地籍代替族籍,最终使氏族制度残余消亡。故选 A 项。 8.公元前 406 年,雅典的 10 位将军在指挥对斯巴达的海战中取得胜利,却被指控犯有 不打捞海战时浮于海面的士兵尸体之罪。他们虽然努力证明自己无罪,但是公民大会还是判 处其中 8 位将军死罪。这说明古代雅典民主 ( B ) A.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情怀 B.带有强烈的主观情绪化倾向 C.缺乏权力之间的制约平衡 D.程序的公开保证了结果公正 [解析] 根据材料“不打捞海战时浮于海面的士兵尸体之罪”“判处其中 8 位将军死 罪”,并不是一种理性的体现,说明存在主观情绪化,权力滥用,故 B 项正确。 9.(2019·洛阳高一检测)伯利克里执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步入了“黄金时代”。这一 时期,为保障雅典公民积极参政议政,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D ) A.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B.取消五百人议事会资格限制 C.给公民发放观剧津贴 D.给参政议政的公民发放工资 [解析] 给参政议政的公民发放工资,解除了公民的后顾之忧,有利于保障雅典公民积 极参政议政,故 D 项正确。 10.(2019·太原高一检测)在雅典,“由于参加公民大会可以获得津贴,穷人因能得到补 助而愿意从政”;“雅典各个阶层在公民大会所占的比例似乎是势均力敌”。这体现了雅典 民主政治追求( B ) A.独立自主 B.广泛参与 C.互相制约 D.公正自由 [解析] “雅典各个阶层在公民大会所占的比例似乎是势均力敌”可见参与公民的广 泛性,故 B 项正确。 11.史载,伯利克里执政时期,雅典城内大约有 4.5 万名成年男性公民,5 万名外邦人, 还有大约 10 万名奴隶,妇女和儿童也有 10 万人。这种情况说明雅典的民主政治( D ) A.受到了工商业繁荣的影响 B.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C.在参政方式上存在多样化 D.在实施范围上存在明显局限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4.5 万名成年男性公民,5 万名外邦人,还有大约 10 万名奴隶, 妇女和儿童也有 10 万人”,可以看出雅典的民主政治范围有限,因为雅典的民主属于公民 民主,广大外邦人、妇女、奴隶等不拥有民主政治权力。故 D 项正确。 12.《世界史·古代史编》写道:“在体制上,雅典民主政治也留有一个‘漏洞’,以便 于这些上层分子掌握实权。”这个“漏洞”是( D )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议事会 C.民众法庭 D.十将军委员会 [解析] 本题考查伯利克里改革的内容。在雅典民主政治的全盛时期,除十将军委员会 之外,所有官职向全体公民开放。故选 D 项。 13.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写道:“凡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多数人的决议,无论在 寡头、贵族或平民政体中,总是最后的裁断具有最高的权威。”做出该决议的雅典城邦机构 应是( A )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议事会 C.陪审法庭 D.十将军委员会 [解析] 题干关键信息“凡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多数人的决议”“最后的裁断具有最 高的权威”,说明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故 A 项正确;五百人议事会是公民大会的常 设机构,并不是最高权力机构,故 B 项错误;陪审法庭是最高司法机构,故 C 项错误;十 将军委员会是最高军事机构,故 D 项错误。 14.古代雅典的公民陪审法庭一般由抽签产生的 500 个陪审员组成,开庭前他们中没有 任何人事先知道将从事哪一个案件的审问。这说明( C ) A.陪审人员的随机性可以降低误判率 B.古代雅典的公民陪审法庭只具有司法职能 C.力求保持公平是雅典公民陪审法庭的重要原则 D.雅典公民陪审法庭是五百人议事会的下设机构 [解析] 结合史实可知能否降低误判率与陪审人员的素质和文化程度有关,故 A 项错 误;雅典的公民陪审法庭还具有监察职能,与史实不符,故 B 项错误;解读题意可知陪审 员随机审问案件,有利于审判的公平性,故选 C 项;D 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15.(2019·洛阳高一检测)柏拉图说:“社会中没有知识、没有教养、没有政治智慧的下 层群众掌握政治权力,政治生活的狂热使得他们很容易丧失理性,进而做出草率的、不合理 的政治决策。”作者意在说明雅典( D ) A.抽签选举的局限 B.多数人暴政的实质 C.轮番而治的危害 D.直接民主制的弊端 [解析] 材料意在说明下层群众掌握政治权力的危害,未涉及抽签选举,故 A 项错误; 雅典民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权力的制约,并非多数人暴政,故 B 项错误;材料未涉及轮 番而治,故 C 项错误;下层群众掌握政治权力,很容易做出不合理的决策,这是直接民主 制的弊端,故 D 项正确。 16.意大利历史学家格罗索曾指出“《十二铜表法》的形成……恰恰应当归功于一定的 历史要求,这种要求从外部对法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他所说的外部推动指的是( C ) A.公民与自由民之间的斗争 B.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斗争 C.贵族与平民之间的斗争 D.罗马居民与外邦人之间的斗争 [解析] 从题干“《十二铜表法》的形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外部推动” 指的是平民与贵族之间的斗争,A、B、D 三项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 C 项。 17.(2019·北京学业水平测试)公元前 5 世纪,罗马的《十二铜表法》规定:“期满,债 务人不能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这体现了( A ) A.保护私有财产 B.限制贵族权利 C.维护平民利益 D.扩大统治基础 [解析] 题干材料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债权人的权利,可以看出《十二铜表法》保护私 有财产,故选 A 项。B、C、D 三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 18.下面漫画体现了罗马法的哪一原则( C )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法律至上 C.维护私有财产 D.不告不理及无罪推定 [解析] 漫画体现了罗马法的一个重要作用,即调节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维护公 民的私有财产,以缓解社会矛盾。故选 C 项。 19.公元 1 世纪的罗马政论家和散文家西塞罗曾这样说:“公民法是什么性质的东西 呢?它是权势所不能左右,暴力所不能屈服,金钱所不能收买的东西。”这主要说明罗马法 追求( B ) A.不畏强权 B.公平正义 C.保护私有财产 D.维护所有人的利益 [解析] 由材料信息“它是权势所不能左右,暴力所不能屈服,金钱所不能收买的东 西”可知,罗马法追求的是公平正义。故选 B 项。 20.公元 309 年,埃及商人卢克与亚历山大发生了纠纷,两人都决定上诉至法庭。法官 对他们两人的裁决将依据 ( D ) A.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 C.公民法 D.万民法 [解析] A、B、C 三项实际施用时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万民法指适用于罗马统治 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故 D 项正确。 21.有学者指出,“罗马人”是一个法律概念。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罗马人”的范围不断扩大,但其核心标准依然是( D ) A.是否拥有共同的血缘 B.是否具有自由人身份 C.是否属于奴隶主阶层 D.是否获得罗马公民权 [解析] 公元前 5 世纪中期,在平民反对罗马贵族的斗争中,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 罗马成文法诞生。在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法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适用范围主要 限于罗马公民,所以被称为公民法。在公民法下,罗马公民受到法律的保护,并享有法律赋 予的权利。罗马帝国时期,为了巩固统治,帝国对行省上层阶级大量授予公民权,对无罗马 公民权的外邦人给予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由此可知,D 项符合题意。 22.《法律辞典》定义古罗马某种法律时说:“它是‘市民法’的对称,是各国人民共 同适用的法律。”该法律指( C ) A.成文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自然法 [解析] “各国人民共同适用的法律”即罗马帝国时期的万民法。故选 C 项。 23.一位著名的古罗马法学家说:“事实上有一种真正的法律……它不会在罗马立一项 规则,而在雅典立另一项规则,也不会今天立一种,明天立一种。有的将是一种永恒不变的 法律,任何时期任何民族都必须遵守的法律。”该法律指的是( C ) A.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 C.自然法 D.罗马法 [解析] 材料突出该法律“永恒不变”,适用于任何地方和民族,这与自然法的特征相 符。故选 C 项。 24.《世界文明史》中说:“后来,(罗马)立法机关所通过的法律,法官们制定的法律, 皇帝颁布的法律如此之多,以至最有学问的法学家也常常被难住。”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 ( A ) A.统治范围扩大,罗马法不断充实 B.为了维系帝国统治,颁布万民法 C.缓和贵族与平民矛盾,不断制定法律 D.罗马帝国建立,开始依法治国 [解析] 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罗马疆域的不断扩大,罗马政府不断地补充法律条文或 颁布新法以适应形势的需要,因而才出现“颁布的法律如此之多”的现象,故选 A 项。 25.(2019·平顶山高一检测)“事实证明,有关所有权的一切现代法制,无论是在实体或 程序方面都未超出罗马法既定的基本范畴。”由材料可以说明罗马法( D ) A.是反封建的思想武器 B.适用于各个国家 C.符合现代人生活规律 D.对后世影响深远 [解析] 罗马法是古代奴隶社会的产物,故 A 项错误;罗马法的具体法律条文因国情的 不同不适用于各个国家,故 B 项错误;罗马法是古代奴隶社会的产物,与现代人生活规律 存在差异,故 C 项错误;罗马法中蕴含的法律原则具有跨时空、地域的永恒价值,故 D 项 正确。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50 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26 小题 20 分,第 27 小题 12 分,第 28 小题 18 分, 共计 50 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评价古希腊时不应该挑剔它哪些没做到,而应肯定它做到了什么。如果运用 这条标准,那么古代希腊的贡献及其历史意义也就极其显著而突出。自由探究的精神,民主 政体的理论与实践,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学和哲学思想,对个人自由和个人责任心的强调 ——所有这些都是古希腊留给人类的光辉遗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公民法是罗马国家“为了本国公民颁布的法律”;万民法意思是“各民族共 有”的法律,初适用于意大利半岛的各民族,后扩大至罗马地中海的各民族;自然法则是“将 自然理性注入人心的道德法”,是一切事物的逻辑和秩序。 ——周启迪主编《世界上古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雅典民主政治。(9 分) [解析] 注意从积极性和局限性两方面作出评价。 [答案] 积极性:推动了雅典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6 分) 局限性:仅限于雅典成年男性公民。(3 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罗马法的组成部分。(2 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谈谈你对罗马法历 史作用的认识。(9 分) [解析] 第一小问,归纳材料二信息即可;第二小问,从对当时罗马社会的影响和对后 世社会法治建设的影响两方面归纳。 [答案] 组成部分:公民法、万民法。(2 分)历史作用:巩固了罗马政权,推动了罗马社 会发展;是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永恒价值。(9 分) 27.(2019·长沙高一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父亲要降低到和儿子相等的地位并且害怕他们,而儿子和他们的父亲平起平 坐……老师害怕他们的学生,还要哄着他们,学生轻视他们的师长……我们尤其不能忘记的 是,男女之间也有着自由和平等的关系……民众对权威已经很不耐烦了,只要稍加约束就会 大发雷霆……任何事物极端地扩大,都会导致相反的结果。 ——柏拉图《理想国》 材料二 罗马法从它最初颁布《十二铜表法》的时候,就已经清晰地区分了私法和公 法。……德国当代民法学家梅迪库斯说:“私法一般奉行决定自由,不必说明理由,与之相 反,公法中的决定则受到约束。”这可能才是公法与私法最重要的差异所在。……换句话简 单说,就是公法所调整的行动,必须遵循法律的规定,而私法调整的行动,则依照当事人自 身的意愿进行。 ——摘编自萧瀚《罗马法——权力边界观念的起源》 (1)依据材料一,说明柏拉图对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态度。(2 分)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 认识柏拉图这一态度?(4 分) [解析] 材料信息“儿子和他们的父亲平起平坐”“老师害怕他们的学生……学生轻 视他们的师长”体现了绝对的自由影响到尊严;“只要稍加约束就会大发雷霆”说明雅典政 治受到人性的负面影响等,说明柏拉图对雅典民主持批判态度,柏拉图认识到雅典民主政治 的弊端。 [答案] 态度:批判。(2 分) 认识:有一定道理。雅典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政治 腐败和社会动乱的隐患。(4 分) (2)依据材料二说明罗马法的特点。(2 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马法这一特点的意义。 (4 分)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清晰地区分了私法和公法”可以概括罗马法的特点,然后结合 “公法”“私法”的不同分析这一特点的意义。 [答案] 特点:严格区分公法与私法。(2 分) 意义:限制公共权力,维护公民利益。(4 分) 28.民主与法制是人类不懈的追求,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阅读下列 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雅典)不借助中介或代表,自己对自己的事务进行直接管理,即人民不间断地 直接参与行使权利。所遵循的原则是少数服从多数。 ——乔·萨托利《民主新论》 材料二 自然法就是存在于自然中的理性,是永恒的、普遍的正义……应该成为一切人 类法的准则。一个国家没有法,就不是国家;法必须按照自然法的标准加以制定,以惩罚邪 恶和保护善良,保护人民生活的安定和幸福……国家的职能在于实现公民的自由平等。 ——西塞罗 (1)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形式和原则。(4 分) [解析] 根据材料一内容“直接管理”“少数服从多数”回答。 [答案] 形式:直接民主;(2 分) 原则:少数服从多数。(2 分) (2)归纳材料二的基本观点。(9 分) [解析] 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和关键信息归纳。 [答案] 观点:自然法是一切法律的准则;建立法治国家;国家的职能在于实现公民的 自由平等和幸福。(9 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与法制的认识。(5 分) [解析] 属于开放性题目,学生可以围绕“民主与法制对国家、社会、个人的作用”等 方面回答。 [答案] 认识:从“民主与法制对国家、社会、个人的作用”等方面回答。(言之成理酌 情给分)(5 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