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2022届高一年级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命题:简秋生 一、选择题(25×2=50分) 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谈及周代的某制度时说:“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 A.该制度是指周的分封制 B.所谓“天”就是天理 C.该制度有利于秩序稳定 D.该制度带有神秘色彩 2.据《史记》记载,周公旦灭古国唐国,成王得到消息后用刀削下一片桐叶,与弟弟叔虞开玩笑说:“用此桐叶作为珪(象征爵位的玉器)赏你”.史官因此请成王择日封赏礼.遂封叔虞于唐.此则故事反映出 A.成王分封时授予爵位 B.成王分封时要举行仪式 C.成王分封时是整国授予的 D.成王分封时以桐叶为封国之名 3.何怀宏先生指出,世族是“那些在社会、经济方面具有支配势力盘根错节,代代相传;在政治、文化方面也极为活跃,占据主导地位的家族”。他们不是“君王诸侯的世系”,自然也不是“士及庶人家族”。由此可推断,这种“世族”( ) A.属于西周时期分封的地方诸侯 B.春秋时期往往可议决国家大事 C.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主要力量 D.一直代表着新兴地主阶级利益 4.著名学者王亚南在分析秦王朝的各项政治制度后指出,“其中最基本的措施,则是‘天下皆为郡县,子弟无尺土之封’。因为有了这一项根本规定,任何贵族就没有‘食土子民’的权能”。材料表明秦朝实施郡县制的根本目的是( ) A.创新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B.加强中央集权 C.使奴隶获得了人身自由 D.打击贵族势力 5.在中国科举史,唐代科举属于初创阶段,制举与常科科目设置尚不稳定。……有存汉察举遗风者……科目名目众多。在科举考试取士的不断实践过程中,一些科目被淘汰,一些符合用人要求的科目则被保留下来。这说明唐科举制( ) A.是当时唯一的人才选拔制度 B.是非常成熟的人才选拔制度 C.处在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 D.继承了西汉时期的察举制度 6.范仲淹公元1015年中进士,曾先后做过河中府通判、饶州知州、延州知州等地方官,于1043年回朝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继而推行新政。以下对范仲淹仕途中职位的描述,错误的是( ) A.通判负责监督 B.参知政事行使地方监察权 C.枢密使的设置有利于加强君权 D.知州管理地方行政 7.唐朝以前,皇帝曾把外戚引入宫廷辅政,尤其是皇帝幼小之时,因而出现外戚专权现象,两汉尤甚。北宋以后则摒弃外戚辅政做法,明中期以后,选后妃、驸马甚至有意选寒微之家。这种做法反映了中国古代( ) A.专制君主的权力日益衰微 B.政治统治日益走向腐朽 C.官僚政治呈现理性化倾向 D.君主专制摆脱人治困扰 8.清朝初年,沿袭满洲贵族议事的旧制,设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军国大事。康熙帝亲政后,加强皇权,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逐渐被削弱。由此可知( ) A.清朝初年君主的权力受到较大制约 B.议政王大臣会议削弱了六部的权力 C.议政王大臣会议避免了决策的失误 D.康熙帝的做法削弱了满洲贵族权力 9.伯里克利说:“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不会因为贫困在政治上湮没无闻”。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是( ) A.公民大会上公民都享有发言权和表决权 B.五百人会议的成员有机会担任轮值主席 C.各级官职由所有公民通过抽签方式产生 D.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 10.有学者在论及《十二铜表法》时指出:“即使是最严峻的法律,也比没有法律或任意解释法律要好一些。”这段论述表明《十二铜表法》( ) A.是人类历史上最严峻的法律 B.具有成文法的进步意义 C.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D.对后世立法产生深远影响 11.1701年,英国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其中第二条规定:今后王位一律由信奉新教者继承,坚持同罗马教会交往者,均无资格按令宣誓加冕。凡可以继承王位者,若同罗马教廷或者教会和好,或者保持交往,或者信奉罗马天主教或者与罗马天主教徒结婚,都应丧失继承的资格。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 A.议会立法限制国王宗教信仰自由 B.权力中心开始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英国以法律手段完善王位继承制 D.英国立法巩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12.英国前首相卡梅伦在北大演讲时说:“我在英国当首相没有专门的厨师为我做饭,只能去内阁蹭饭。不仅如此,冬年收入全部公开。每周二、周四还要去下院接受质询,回来基本满脸都是口水。”上述言辞主要反映了英国首相( ) A.政治上无实权,必须服从议会 B.为官清廉,能与阁臣共进退 C.作为内阁首脑,接受议会监督 D.经济待遇与其政治地位不相称 13.1875年,法国议会以353对352票通过宪法修正案,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由于共和国不是明确被宣布的,而是含蓄地通过总统的身份和职衔被议会间接地承认的,因此有人戏称它是“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这反映出( ) A.总统行政权受到议会干涉 B.欧洲邻国对法国政体干涉 C.帝制更符合时代发展潮流 D.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艰难性 14.法国1875年宪法赋予了参议院很大的权力,如它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案,但参议院的议员却是由地方代表和地方政治家间接选举产生。这样规定可能主要是( ) A.实行精英政治的需要 B.满足共和政体的需要 C.调和不同势力的利益 D.维护工业资产阶级利益 15.独立战争后的美国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头脑听从四肢的怪物”。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 ) A.实行两党制 B.建立民主共和制 C.实行联邦制 D.确立三权分立体制 16 .在德意志帝国里,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被称为“骑士皇帝”的德皇威廉二世发出的第一道圣旨就是“致我的军队”。上述材料反映了德意志的最大政治特点是( ) A.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B.君权至上和君主专制 C.德意志政治家和议员地位低下 D.将军享有国家最高的政治权利 17.代议制就是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下列有关19世纪中后期西方各国代议制选举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英国首相由议会上院选举产生 B.美国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C.法国参议院议员通过间接选举产生 D.德意志帝国国会由各邦代表组成 18.“英国人坚持中国人应在平等的基础上将其国家对外开放,这个要求引起了冲突。因为中国人仍视英国人为蛮夷,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有一个结果—发生战争。”这段话( ) A.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起因 B.掩盖了鸦片战争的侵略性质 C.抨击了英国的侵略政策 D.说明了中国外交观念的落后 19.鸦片战争前,在广州有许多依靠对外贸易为生的劳动者。战后,这些人中的大部分生计维艰,不得不加入流浪者的行列。出现这一变化的最可能的原因是广州( ) A.民族工业的崛起 B.对外贸易受到限制 C.受新通商口岸冲击 D.抵制洋货运动兴起 20.李鸿章对与列强签订的条约认识经历了四个阶段,即19世纪60年代以前的金帛议和,羁縻怀柔;19世纪70年代的羁縻勿绝,恪守条约;19世纪80年代的援例订约,追求平等;19世纪90年代及以后的放弃宗藩,谨守约章。这些变化说明李鸿章( ) A.始终没有接受西方政治思想 B.由保卫主权转向了卖国 C.大国中心外交观念逐步削弱 D.未尽到外交家应尽之责 21.甲午中日战争后,美国驻北京公使田贝说,“它(中国)可以把铁路建筑权卖给一家辛迪加,把采矿权卖给另一家,把开设银行的权利卖给第三家,造成一系列特殊的权利关系”,而美国必须获得这些“巨大特权”。这反映出 A.甲午战争刺激列强瓜分中国 B.列强在侵华问题上已开始相互勾结 C.美国对清政府的卖国行为不满 D.美国是列强瓜分中国的最大受益者 22.陈天华在《猛回头》中说:“这中国,那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辛丑条约》的各个条款中,最能体现清政府“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的条款是( ) A.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 B.对镇压反帝斗争不力的官吏,“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C.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 D.对附和过义和团的官员,……监禁、流放和处死100多人 23.1862年夏,马克思在《中国纪事》一文中指出:“(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没有任何口号,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旧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马克思这样评价的根本原因是( ) 太平天国运动既没有反对帝国主义也没有对反封建主义 B.太平天国与清政府是腐朽与丑恶的对立,两者无本质的区别 C.当时中国社会未有新的社会生产力和新的社会力量的必然产物 D."革命"的太平天国之战,不过是屡见不鲜的改朝换代的新尝试 24.《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生产者“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由国家统一支配,甚至连鸡狗等禽畜也不例外”。这表明太平天国要建立的理想社会是( ) A.绝对平均主义的社会 B.官民平等,军民一体的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 D.计划经济体制的社会 25.某学者评论义和团运动时写道:“他们站在新旧交替的世纪转折点,对已然逝去的时光作出了深情的回望,不愿意也不屑于看一眼面前金发碧眼的西洋。”这里强调的是义和团运动( ) A.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 B.起到了促进历史转折的作用 C.没有认识到历史发展趋势 D.本质上依然是一场农民运动 二、主观题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汉书》中记载:“秦既称帝,患周之败,以为起于处士横议,诸侯力争,四夷交侵,以弱见夺。于是削去五等,堕城销刃,箝语烧书,内锄雄俊,外攘胡粤,用壹威权,为万世安。然十余年间,猛敌横发乎不虞,适戍强于五伯,闾阎逼于戎狄,响应㿊于谤议,奋臂威于甲兵。乡秦之禁,适所以资豪杰而速自毙也。” 材料二《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一书即以欧洲的史实为例,提出君主专制制度“必须依赖‘伟人’存在,这个伟人必须是大智大睿,无所失误,而且必须是全心全意协同于国家利益的”。然而具有这样品德和能力的人不仅“无论何时何地都难以找到”,“相反,专制制度的本质却总是把平庸之辈最终送到权力的顶峰,他们的无知与愚昧又总是以个人喜恶为标准,把国家引到错误的方命上去”。 ——张星久《试析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内在基本矛盾》 (1)据材料一分析,秦朝认为周灭亡的原因是什么?(4分)为此秦朝在制度建设上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 (2)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汉政府认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2分)为此汉政府实行的措施是什么?(2分) (3)据材料二分析,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内在基本矛盾是什么?(2分)明清时期是这对矛盾解决得最糟糕的历史阶段,为什么?(2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美国人使自己拥有了一种截然不同的社会制度——自由、平等,不仅在法律面前平等,而且在机会面前平等,每个人都有平等地追求幸福的权利。……当英国统治者将本土不征收的税收强加给殖民地时,美国人民对此就越觉得不可忍受,于是他们革命。他们创造了一种新的社会文化制度,而不仅仅是进行了一场独立战争。 ——茅琦《历史的边际与坐标》 材料二:美国宪法是人类法制文明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的制定将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以来有关人类对理想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使这些伟大的思想在政治实践中获得发扬光大。 ——《西方政治制度史》 (1)材料一中“新的社会文化制度”是指什么?(2分)它以什么为法律依据?(2分)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美国宪法“将……人类对理想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 (4分) 材料三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2)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的知识,概述17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中期前,英国是怎样从法律和制度方面实现政治权力由国王逐渐向议会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6分) 材料四 历史仿佛在故意卖弄哲理:几次革命都未能巩固共和国,一帮落魄贵族在走投无路中找到权宜之计,却成了法兰西共和国的真正起始!这个事实也许说明:先进集团或先进思想的产生还不能算全社会的进步,只有当社会上保守的集团也不得不接受先进思想所规定的选择时,社会才能前进一步。 ——钱乘旦《走向现代国家之路》 (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兰西共和国“真正起始”的标志是什么?(2分)共和国能够确立的根源是什么?(2分) 28.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通过一系列侵华战争把中国逐渐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16分) 材料一 1840年3月,英国对华棉制品出口商、曼彻斯特商会主席莫克维卡在致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的信中说:“是他们自己陷入了错误的处境,逼得我们不得不走上为国家所受的侮辱,为个人所受的委屈要求补偿的地步。……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随着关系的改善,我们输出(棉制品)的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莫克维卡所说的“当前局势”指什么(2分)。为什么他认为“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2分) 材料二 (甲午战争后)日本政府提交的和平条款汇聚了国内不同集团的各种要求。陆军坚持割占辽东半岛,这将便于日本控制朝鲜与北京。海军希望取得台湾,以此作为日后进军南亚的基地,同时也想租用辽东半岛。财界要求中方赔偿白银2亿两。……日本政府将这些观点综合为一个十条和谈方案,而把重点放在赔款、割地、朝鲜的独立以及商业与航海方面的特权上。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述“日本提交的和平条款《马关条约》”中关于“商业”特权的内容,(4分)并说明这一时期列强经济侵略中国的方式的变化。(2分) 材料三 中国与欧洲各国立约通商,开埠互市……一国争,诸国蚁附;一国至,诸国蜂从。滨海七省,浸成洋商世界;沿江五省,又任洋舶纵横。 ——摘编自郑观应《盛世危言》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通商口岸设立的演变趋势。(6分) 2022届高一年级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答题卡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主观题(50分) 26.(16分) (1)据材料一分析,秦朝认为周灭亡的原因是什么?(4分)为此秦朝在制度建设上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 (2)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汉政府认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2分)为此汉政府实行的措施是什么?(2分) (3)据材料二分析,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内在基本矛盾是什么?(2分)明清时期是这对矛盾解决得最糟糕的历史阶段,为什么?(2分) 27.(18分) (1)材料一中“新的社会文化制度”是指什么?(2分)它以什么为法律依据?(2分)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美国宪法“将……人类对理想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 (4分) (2)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的知识,概述17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中期前,英国是怎样从法律和制度方面实现政治权力由国王逐渐向议会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6分) (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兰西共和国“真正起始”的标志是什么?(2分)共和国能够确立的根源是什么?(2分) 28.(16分)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莫克维卡所说的“当前局势”指什么(2分)。为什么他认为“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述“日本提交的和平条款《马关条约》”中关于“商业”特权的内容,(4分)并说明这一时期列强经济侵略中国的方式的变化。(2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通商口岸设立的演变趋势。(6分) 2022届高一年级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答案 1-25 CCBBC BCADB DCDCC ACBCC ABCAC 26.(1)原因:西周实行分封制,诸侯割据混战;少数民族的侵扰。(4分) 措施:废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建立中央官僚体系,加强君主专制。(4分) (2)原因:不实行分封制在民众起义汹涌时没有支持辅助力量。(2分) 措施:推行郡国并行制(2分) (3)基本矛盾:君权的无限性与君主实际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2分) 原因: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君主将全国军政大权控制在自己手中。(2分) 27.(1)制度和法律依据:总统制共和制和1787年宪法。(4分) 理解:宪法规定,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分,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同时规定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4分) (2)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6分) (3)标志:通过1875年宪法,最终确立了共和体制。(2分) 根源: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2分) 28.(1)“当前局势”:指林则徐虎门销烟。(2分) 原因:中国地广人多,有望成为巨大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2分) (2)内容: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4分)。 变化:从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2分) (3)趋势:强迫开口岸的国家由一国到多国;口岸的分布格局从东南沿海逐渐扩展到整个沿海并延伸入内地;通商口岸的数量不断增多(6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