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南省鲁山县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卷
鲁山一高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1月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德国哲学家康德坚持人要自律,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认为可以对统治者的错误提出申诉,但必须等待统治者对申诉的回应;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力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 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这是由两人的阶级属性对立造成的 B.前者蔑视公民权利,后者主张“主权在民” C.两人对待专制和自由平等的观点完全相反 D.两人对如何获得自由平等的主张不同 2.小说《无法称呼的人》的内容简介为:在小说中,时间、空间都消失了,只听到一挣扎的声音执着地自我表达,探寻有关它本身存在问题的答案。它以如下文字作为结束语:“你必须讲下去。我不能讲下去。我愿意讲下去。” 其作者是( ) A.高尔基 B.歌德 C.狄更斯 D.贝克特 3.1943年,好莱坞拍摄的反映苏联的电影有《斯大林格勒的男孩》《莫斯科任务》等;而1948年后,拍摄的反映苏联的电影有《铁幕装置》《红色威胁》等。这一变化说明( ) A.美苏“冷战”开始 B.好莱坞拍摄影片需经政府同意 C.美苏由盟友走向对抗 D.好莱坞影片受大众审美观影响 4.20世纪美国好莱坞电影开始在全球攻城略地,90年代以来其在全球票房的分成高达 60%以上。2018年上映的《头号玩家》除了将VR所能构建的虚拟世界呈现出来之外,精彩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塑造更是体现了美国文化的精髓。据此可知好莱坞电影( ) A.科技主导电影事业发展走向B.有助于美国霸权地位的确立 C.运用科技手段渗透美国精神D.推动世界价值观的融合统一 5.1913年,泰戈尔凭借其著名长诗《吉檀迦利》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得奖评语这样写道:“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于高超的技巧,并由于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该评语( ) A.强调英国殖民印度的功绩B.充分肯定了东方文学成就 C.支持浪漫主义的文学风格D.暗含着西方中心论的思维 6.1940年,德国将入侵波兰的残酷情景拍成故事片《火的洗礼》,并在挪威放映,以打击其斗志。 英国则将这部电影改名为《苦难的一幕》在国内放映,丘吉尔还把它作为礼物赠送给苏联和美国。这段材料说明( ) A.电影技术最早诞生于二战时期B.冷战时期东西方文化严重对立 C.历史影片能客观还原事实真相D.立场差异影响电影的使用意图 7.1844年出版的《三个火枪手》是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的代表作之一,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被称为“大仲马式的英雄”,即勇敢、机智、热爱冒险,并且把这种冒险经历作为一种乐趣,最后往往因巧合与胆量完成一些常人无法企及的事情,从而推动和改变历史的发展。该作品表现出( ) A.强烈的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 B.从“理想主义幻梦”中惊醒 C.对社会现实的冷静分析思考 D.自由主义和个性解放倾向 8.英国冒险家威廉•丹皮尔(17世纪中期一18世纪初)关于“环球航行”的书,激发了笛福创作出《鲁滨孙漂流记》和斯威夫特创作出《格列佛游记》。这说明( ) A.地理大发现推动当时的文艺创作 B.浪漫主义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 C.文学作品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 D.启蒙运动激发了人们的探险精神 9.19世纪,俄罗斯的音乐、文学创作与社会联系密切,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和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都以拿破仑率军入侵俄罗斯的历史事件为题材,都是由创作者内心情感的需要抒发而成的。材料意在突出( ) A.古典与浪漫主义情怀 B.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C.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结 D.音乐风格的复杂性 10.“风雪里一个满身乌黑的小东西,‘扫呀,扫呀’在那里哭哭啼啼!……‘因为我原先在野地里欢欢喜喜,我在冬天的雪地里也总是笑嘻嘻’。”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在《经验之歌》中用组歌描绘了扫烟囱孩子,从侧面反映了工业化初期的英国社会。这首诗歌( ) A.以浪漫主义风格表达不满情绪 B.以现实主义笔触揭露社会黑暗 C.以现代主义手法表现自我追求 D.以印象主义技巧展现真实历史 11.1830年,英国正式启用第一条商业铁路,十年后公布火车时刻表。因为火车比马车快太多,所以各地时间的微小差异就造成了巨大的困扰。1880年,英国首次立法规定全国的时刻表都必须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准,这就要求人们依据人工的时钟而非依据当地日升日落周期来过生活。这段材料重在说明( ) A.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 B.技术发展对人类生活有所制约 C.时间的精确成为日常生活的必要 D.统一的时间有利于国家管理 12.有这么一类艺术家:普遍厌倦高标准化的工业文明,主张返回自然,认为埃及的金字塔、史前的巨石建筑、美洲的古墓、禅宗石寺塔才是人类文明的精华,才具有人与自然亲密无间的联系。这类艺术家( ) A.主张回归古代.消极避世 B.崇尚自然.表达浪漫情怀 C.采用现代主义的风格进行创作D.否认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 13.雨果认为其作品《悲惨世界》是一面镜子,“镜子说出了真理,所以被人憎恨,可是这样并不能阻止镜子是有用的”。巴尔扎克也说他的作品是反映现实生活的镜子。由此可见,二者的作品( ) A.创作方法有同一性 B.取材来源十分广泛 C.真实反映社会现实 D.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14.莫奈在其系列画作中将伦敦的雾画成紫红色,伦敦人为此到大街上仔细看雾,发现烟囱里不断喷出的带有火星的烟火与阳光发生映射,雾确实是紫红色的。由于莫奈的系列画作中如实地记录了日期及太阳所处的位置,他的作品成为近年来科学家研究维多利亚时期伦敦空气状况的一个依据上述材料说明( ) ①莫奈注重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②伦敦的工业化带来严重污染③莫奈以抽象的手法描绘伦敦④莫奈将绘画与科研并举 A.①③ B. ③④ C.②④ D.①② 15.1914年,德国作家亨利希·曼发表了小说《臣仆》,主人公赫斯林是小工厂老板的儿子,自小就欺软怕硬,崇拜权力和金钱。作品描写赫斯林遇见德皇时诚惶诚恐的情景最能体现他的性格;同时,他在工厂、家庭的表现又俨然是一个暴君。该作品( ) A. 揭示了专制主义的弊端 B. 批判了德国封建制度的落后 C. 抨击了贫富悬殊的现象 D. 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风格 16.1956年,美国歌手“猫王”录制的唱片《伤心旅馆》创造了唱片销售新纪录,并赢得了国际声誉,一时间摇滚乐时髦起来。它切合美国民众的心理诉求是( ) A.大众对经济危机的苦闷 B.军人对侵越战争的反感 C.老兵对二战的感伤 D.青少年对现实的反叛 17.法国作家雨果于1862 年完成的《悲惨世界》.展示了一幅自1793年法国 大革命至1832 年巴黎人民起义期间,法国社会和政治生活的辉煌画卷。小说歌颂了善和光明饱含作者对人类苦难的关心和对未来坚定的信念。 这部著作体现的艺术风格是( ) A.表达个人强烈情感的浪漫主义 B.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 C.注重批判社会问题的现实主义 D.反传统和反理性的现代主义 18. 1847年英国文学家夏洛蒂·勃朗特写的小说《简爱》出版,女主人公简爱出身低微,但她拒绝男权社会对于女性的传统定义,质疑男性的权利,追求平等。该小说( ) A.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深入剖析 B.关注妇女解放的社会现实问题 C.宣传了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 D.对工业革命影响缺乏理性反思 19.在美国拍摄的电影中,1952年的《撤离地狱》把解放军描写成人间地狱的制造者,1962年的《诺博士》塑造了醉心于发动核战争的中国人形象,而在2009年拍摄的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2012》中,中国成为世界人民的避难所。美国电影中“中国形象”的变迁,折射出( ) A.求同存异方针成为国际外交准则 B.中西方意识形态已逐渐趋同 C.中美两国间的相互交流得到发展 D.美国电影逐渐摆脱政府控制 20.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这样评价一位文学家的作品:“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以高超的技巧,并由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下列文学作品符合这一评价的是( ) A.《唐璜》 B.《西风颂》 C.《约翰·克里斯多夫》 D.《吉檀伽利》 21.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说:“1977年后的中国转变了方针。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了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 材料中的“传统制度”具体是指( ) A.“专”“红”结合的人才推荐制度 B.高校招生考试制度C.“科教兴国”战略 D.九年制义务教育 22. 陆定一于1956年5月发表的讲话中提到:“自然科学包括医学在内是没有阶级性的,它们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在某一种医学学说上,生物学或其他自然科学的学说上,贴上什么‘封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无产阶级’‘资产阶级’之类的阶级标签……就是错误的。” 对该材料的理解准确而全面的是( ) ①应该区分政治观点问题与科学技术问题②提倡科学研究中独立思考和批评的自由 ③“双百”方针出台于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之际④“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加速科技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23.一位美国科学家指出,1960年,中国的25万科学家和工程师中,有90%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培养出来的;这一时期,中国工科毕业生数量大约是美国工科毕业生的75%。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 A.建成较完整的教育体系B.教育深受计划经济影响C.中美教育差距大大缩小D.“科教兴国”战略初见成效 24.新中国成立时,世界已进人核时代。曾长期领导核科学事业的聂荣臻元帅回忆道:“我们国家很大,不可能靠购买武器来支撑国防……唯一的出路只有尽可能吸取国外先进成果,走自己研制的道路,中国跨入原子能时代开始于( ) A.20世纪40年代 B. 20世纪50年代 C. 20世纪60年代 D. 20世纪70年代 25.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 ) 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 B.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D.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26.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在1980年夏季到1981年夏季的一年中,连续举办了三个大型讲习班,分别是:“数量经济学讲习班”“国外经济学讲座”和 “发展经济学讲习班”。同时期,大批高校的优秀毕业生由政府派遣,赴欧美和日本的高等院校留学。由此可知,当时的中国( ) A.社会发展渴求专业人才 B.实现了与世界经济的接轨 C.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 D.改革开放取得了重大成果 27.1975年,中国创造了一个世界航天史的奇迹:首次发射返回式卫星即获得成功。苏联是在秘而不宣地发射了几颗卫星后才掌握回收技术的;美国发射到第13颗卫星时才掌握该技术。材料可以用来说明中国( ) A.航天技术逐渐走在世界前列 B.航天操作规章制度优于美、苏 C.科研人员有精益求精的精神 D.宇航员对卫星有详细的了解 28.1985年5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此次教育改革( ) A.实现了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 B.顺应了国内经济体制改革要求 C.贯彻了“科教兴国”战略 D.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29.“教育还是要两条腿走路,大专院校是一条腿,各种半工半读和业余大学是一条腿”“教育制度中的许多具体问题……要认真研究,该恢复的恢复, 能实行便实行。高等院校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邓小平的这一看法旨在( ) A.初步建成国民教育体系 B.推动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 C.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D.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30.针对1963年美、苏、英三国签订禁核条约,1964年中国核试验成功后,亚非国家和英、法的與论普遍认为,联合国没有中国参加、禁核的努力没有中国的合作不可能起作用。据此可知,中国核试验的成功有助于( ) A.提高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B.中国在联合国发挥重要作用 C.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D.实现两大阵营间的力量均势 31.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人类战争形态也正发生着重大变化。在苏联领导人眼中,以人力、兵力为主要战斗力的中国军事力量已不值一提。赫鲁晓夫说:“民兵,对于有现代化武器的我们来说,这不是军队。”为此我国( ) A.发展“两弹一星”,应对大国挑战 B.研制高性能计算机,增强军事实力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综合国力D.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打贏现代战争 32.20世纪30年代,美国每周有成千上万的人去电影院,轻歌曼舞的幻想型影片备受欢迎,当红童星秀兰·邓波儿通常在电影中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这一现象( ) A.表明了新政已使全国重现繁荣的景象 B.体现了民众身陷危机淡定应对的精神 C.反映了民众逃避现实希求慰藉的心态 D.说明了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会的认同 33.20世纪 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上海昀买香港片电影票的“队伍冲破大门的有之,踩坏座位的有之,倒手贩卖黑市票的更有之”。 而大陆国产电影,尤其是纪录片,上座情况不佳。这表明( ) A.这一时期的文化氛围相对宽松 B.大陆电影的发展遭遇严重的挫折 C.高质量电影带来的经济效益高 D.电影成为普及性最高的传播媒介 34.毛泽东曾指出:“目前,农民运动的兴起是一个极大的问题……一切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都将被他们葬人坟墓。一切革命的党派、革命的同志,都将在他们的面前受他们的检验而决定弃取……打翻这个封建势力,乃是国民革命的真正目标,这表明毛泽东( ) A.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B.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的道路 C.在大革命失败后充分认识到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 D.创立了完备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35.1924年,面对中国当时的社会现实,孙中山曾表示,“我们现在的革命,要仿效俄国这种公平办法,也要耕者有其田,才算是彻底的革命;如果耕者没有田地,每年还要纳田租,那还是不彻底的革命。”孙中山意在( ) A.进行土地革命,走俄国式社会发展道路 B.扶助农工,打破封建君主专制的严重束缚 C.消除贫富差距,实现生产资料平均分配 D.把民生与民主革命紧密地结合 36.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李鸿章等洋务派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等军事工业;19世纪70年代以后,他们又相继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等,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和通讯事业。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 A.经济的近代化逐步发展 B.近代工业体系已逐步建立 C.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D.优先发展重工业成为共识 37.爱因斯坦曾言,在我之前,人们都认为,如果把所有的东西都从宇宙中拿走,那剩下的就是时间和空间,我却证明,如果把所有东西都拿走了,什么都剩不下。爱因斯坦的理论( ) A.建立的信息网络大大缩小时空距离 B.大大加强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研究 C.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D.主要论证时间和空间可以单独变化 38.有学者发现:历代制作指南车的仅有20人,秦青铜宝剑的防金属腐蚀技术在后世失传,王祯《农书》记载的早期蒸汽机原理断裂,明朝热兵器技术的大量推广在清代终止。 依据材料推断,传统手工业技术没有实现近代化转型的重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 A.周期性动乱造成技术失传 B.传统行业技术被严格保密 C.与周边缺乏经济文化交流 D.重农抑商使手工技术停滞 39.几乎法国所有的启蒙学者都推崇中国文化,他们赞颂中国自尧舜以来的政治制度,是实现了“政治与道德的结合”,用以抨击封建专制制度。伏尔泰认为,中国文化的发现对思想界来说,同哥伦布在自然界的发现是同等重要的大事。说明了( ) A.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了法国启蒙思想 B.启蒙思想家借中国文化宣扬人文主义 C.中国文化成为法国反封建的思想武器 D.启蒙思想家借中国文化构建理性王国 40.“天”在甲骨文中是指商人的部落神,但后人将其转化成为一个普世性、有意志的天,提出“天命靡常,唯德是辅”,即天不再只是毫无条件地庇佑本族,而是眷顾有德行的人,强调“敬德”“保民”。这反映出( ) A.民主思想的出现 B.天命观念的成熟 C.人文精神的跃动 D.王道学说的风行 二、材料题 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巴黎圣母院》是雨果发表于1831年的一部大型小说。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描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迫害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尔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歌颂了下层劳动人民的善良、友爱。“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是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表现的思想。 材料二 《死魂灵》发表于1842年,是俄国作家果戈理的代表作。作者通过描写“诡计多端”的投机家契契科夫遍访各地主庄园的过程,展示了俄罗斯外省地主贵族的昏庸。《死魂灵》的发表震撼了整个俄国,在作者锋利的笔下,形形色色贪婪愚昧的地主,腐化堕落的官吏以及广大农奴的悲惨处境等可怕的现实,被揭露得淋漓尽致,体现出深刻的思想内涵、鲜明的批判倾向和巨大的艺术力量是俄国文学也是世界文学中讽刺作品的典范。 1.根据材料一,《巴黎圣母院》的创作手法是什么?对于雨果在其中表现的思想,你怎样理解? (6分) 2.根据材料二,《死魂灵》的创作手法是什么?试列举与其类似的两部俄国文学作品。(6分) 3.根据上述材料,你怎样理解文学与社会的关系? (4分) 4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上最先注重发展教育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中国的教育体系开始时比任何其他地方的教育都较为开放和自由……可是后来由于过分强调形式主义和严格的考试评分制度,而使这种教育体系变得死板和僵化了”。19世纪下半叶,“西学东渐”之风日盛,1898年清政府迫于各种社会压力,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教育改革。 材料二 高度集中这样一种特点,对于新兴的社会主义教育来说,在那种历史条件下有它的合理性。从建国初直到“文革”前夕,新中国教育有了相当快的发展,为日益高涨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奠定了一个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文革”期间,由于“左”的思想影响,教育事业遭到严重破坏,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大下降,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了。 1.根据材料一回答,“考试评分制度”指什么?“变得死板和僵化”是在什么时候?“第一次大规模的教育改革”是在哪次运动中? (6分) 2.结合材料二回答,建国初期我国教育借鉴了哪一国家的经验?“文革”期间的教育说明了什么? (6分) 4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关于近代西方世界的兴起,有很多学者认为欧洲由于其自身发展出来的种种独特性,创造了欧洲奇迹。然而学者弗兰克则从世界经济发展历程和全球化视角指出“……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路,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 ——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根据材料并结合相关史实论证材料中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鲁山一高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1月月考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D解析:康德主张通过约束民意达到自由平等,卢梭主张通过伸张民意达到自由平等,故选D项。两人都是启蒙思想家, 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排除A项;康德主张对公民权利进行限制和约束,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公民的权利,排除B项;两人思想的出发点不同,最终的落脚点是一致的——自由平等,排除C项 2.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获取有效信息,分折、认知,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中“时间、空间都消失了”“执着地自我表达”“探寻有关它本身存在问题的答案"以及“结束语”的内容,不难得出其强调个人主观感受,写作手法反传统、夸张怪诞的特征,即该作品属于现代主义文学。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D项符合题意。 3.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943年”“斯大林格勒”“莫斯科任务”“1948 年后”“铁幕”“威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苏关系逐 渐由盟友走向对抗,故选C项。“冷战”的开始与“1948年”这一时间信息不符,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电影公司拍摄电影需经 政府同意,B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排除。 4.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除了将VR所能构建的虚拟世界呈现出来之外,精彩的故事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塑造更是体现了美国文化的精髓”可知,好莱坞电影运用科技手段渗透美国精神,C项正确。A、B、D三项在材料中均未体现, 5.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现代文学艺术的发展,旨在考查考生阅读史料并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其考查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历史解释。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这诗出之于高超的技巧,并由于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的含义。该评语具有西方中心论的倾向,由此可知B项错误,D项正确。六项缺乏材料依据,排除;结合材料可知,该评语强调的是西方中心论而不是浪漫主义风格,C项排除。 6.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德国和英国对同一部电影有不同的解读可知,各国的立场不同,对电影的使用意图也不同,因此D项正确。电影最早诞生于1895年,A项错误。冷战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B项错误。C项说法绝对,错误。 7.答案:D解析:由材料“即勇敢、机智、热爱冒险,并且把这种冒险经历作为一种乐趣,最后往往因巧合与胆量完成一些常人无法企及的事情”可以看出,这符合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体现出自由主义和个性解放的倾向,故D项正确。 8.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大发现与文学艺术的发展,旨在考查考生提炼信息、推理结论的能力。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地理大发现客观上将世界各地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题中著作的名称与地理大发现带来的变化互相印证,A项正确。 9.答案:C解析:由材料“都以拿破仑率军入侵俄罗斯的历史事件为题材,都是由创作者内心情感的需要抒发而成的”可以看出,俄罗斯的音乐和文学创作体现了民族主义情怀,体现了对国家的认同,故C项正确。 10.答案:A解析:材料“小东西……哭哭啼啼……欢欢喜喜……笑嘻嘻”这些对人丰富情感的描述,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写作风格,A选项正确。现实主义的笔调往往冷静客观,与该段文字所展现的风格不符,B选项错误。现代主义的特点是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艺术家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C选项排除。印象主义强调的是捕捉光和色之下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D选项排除。 11.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说的是火车的出现使得英国立法决定全国的时间标准,所以人们生活就不再根据自然条件而是根据人为条件来进行,从而受制于国家统一规定的格林尼治时间,故选B项。A项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活的变化,材料中未提及,只是强调人们的生活受到时间的制约;C项本身表述错误;D项材料中未提及国家的管理,与题意不符。 1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现代主义美术。材料所倡导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是艺术家的良好愿望,“回归古代,消极避世”的说话是错误的.故 A项错误:“厌倦……工业文明”主张……人与自然亲密无间”体现的是工业化带来的快节奏加剧了人们紧张感背景下产生的现代主义,故C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是肯定人类文明的.故D项错误。 13.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雨果认为其作品《悲惨世界》是一面镜子,‘镜子说出了真理,所以被人憎恨,可是这样并不能阻止镜子是有用的’。巴尔扎克也说他的作品是反映现实生活的镜子”可知,两人的文学作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D项正确。雨果的《悲惨世界》属于浪漫主义巨著,而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则属于现实主义作品,A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对文学作品取材的提及,B项错误;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不是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C项错误。 14.答案:D解析:依据“伦敦人为此到大街上仔细看雾,发现烟囱里不断喷出的带有大星的烟火与阳光发生映射,雾确实是紫红色的”可知 ①正确,依据“他的作品成为近年来科学家研究维多利亚时期伦敦空气状况的一个依据”可知②正确,故选D;③中抽象与题意不符,④中科研不是莫奈的活动。故选D。 15.答案:A解析:依据“1914年”并结合“赫斯林遇见德皇时诚惶诚恐”“他在工厂、家庭的表现又俨然是一个暴君”可知.A 项正确;此时德国已建立君主立宪制排除B项;C项不是材料主旨,排除;作品属于现实主义,排除D项。 16.答案:D解析:二战后的流行音乐有摇滚乐、蓝调和爵士,摇滚乐成为主流的原因是二战后音乐中电子技术的发展,新时代大众心理和思维方式的变化,尤其是青少年对突破传统的渴望,同时摇滚乐强烈的节奏、以爱情为主题且简单直白的歌词易于被青少年接受。此时的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正经历着战后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所以A项错误。 17.答案:B解析:依据“法国社会和政治生活的辉煌画卷”和“歌 颂了善和光明.饱含作者对人类苦难的关心和对未来坚 定的信念”可知.B项正确。《悲惨世界》的写作手法是浪漫主义的,而表达的主题是现实主义的,多数人认为这是 一部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的完美作品。 18.答案:B解析:材料核心信息:小说女主人公追求阶级和性别平等。据此可知,该小说关注妇女解放的社会现实问题,故答案为B项;材料无法体现有关资本主义制度利弊得失等方面的信息,A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反对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宗教神权等方面的信息,C项排除;紧扣题干时间,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妇女地位,引发对妇女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是理性的,D项排除。 19.答案:C解析:五六十年代是冷战时期,中美分属不同阵营,美国电影中“中国形象”走向反面;70年代,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政治丑化减少;美国电影中“中国成为世界人民的避难所”,反映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大重要的作用,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已经为美国认同;美国电影中“中国形象”的变迁,折射出中美两国间关系的发展,相互交流得到发展,故C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美国电影中“中国形象”的变迁,无法体现求同存异方针成为国际外交准则,排除A;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西方意识形态已逐渐趋同”表述错误,排除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美国电影和美国政府的关系,排除D。 20.答案:D解析:《吉檀伽利》是印度泰戈尔的诗,是亚洲第一部诺贝尔文学获奖作品,D正确。A和C不是以诗歌表达形式,排除;B项不符合材料中“诺贝尔文学奖”的信息,排除。 21.答案:B 解析:“红”和“专”是新中国建设史上一个长期争论的话题,特别是在“左”倾错误泛滥时期,对于阶级出身和政治立场的要求压倒一切地排在优先位置,严重阻碍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国家经济建设的步伐。从材料中的“1977年”“为国选拔人才”“传统制度”可以看出,“传统制度”应该是指高考制度,此制度曾在“文革”时期中断。 22.答案:A解析:从“某一种医学学说上,生物学或其他自然科学的学说上,贴上什么‘封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无产阶级’‘资产阶级’之类的阶级标签……就是错误的”的信息可知,陆定一主张把学术问题与政治问题区分开,①正确;陆定一发表讲话与双百方针的精神一轉,提倡科学研究中独立思考和批评的自由,②正确;③④与题干信息无关,A项正确。 23.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培养了大量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工科毕业生数量较多,这与当时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需要大量的人才有关,说明教育深受计划经济影响,B 项正确;A、C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科教兴国”战略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2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现代中国科技,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1958年,中国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标志着中国开始跨入原子能时代,故选B项。 25.答案:C解析:高校在校生规模的扩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和要求,说明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因此C项正确。A项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过于绝对化;B项错误,指的应是教育大革命;D项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错误,不是普及而是发展。 26.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及其原因,旨在考查考生构建时空体系、定位历史事件并进行剖析的能力,其考查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是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结合材料可知,在1980年夏季到1981年夏季的一年中,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开办三个大型讲习班、派遣大批留学生赴欧美和日本留学,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急需专业人才的状况,A项正确。 27.答案:C解析: 20世纪70年代,中国航天技术并未迈进世界先进国家行列,A项错误;中国在航天领域的起步要晚于美、苏,航天操作规章制度不可能优于美、苏,B项错误;中国在科技领域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一方面离不开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另一方面也离不开科研人员的呕心沥血,故C项正确;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 28.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实现了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是在“文革” 结束后,故A项错误;1985年的教育改革是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进行的,是为当时的经济建设培养人才,适应了经济改革的要求,故B项正确;“科教兴国”战略是在1995年提出的,故C项错误;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是在1965年,故D项错误。 29.答案:B解析:由“教育制度中的许多具体问题……要认真研究,该恢复的恢复,能实行便实行高等院校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可以得出材料所述为“文革”后恢复高考制度,由此可知,B项符合题意;A项是在“文革”之前;C项是在 1995年提出的;D项是在1956年,在“文革”之前。 30.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联合国没有中国参加、禁核的努力没有中国的合作不可能起作用”可知,原子弹的成功研制有助于改善中国外部环境,有助于提高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A项正确。20世纪60年代中国尚未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世界格局的信息,无法推断出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两大阵营的信息,排除D项。 31.答案:A解析:由材料“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类战争形态也正发生着重大变化”“现代化武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我国作出发展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的战略决策,故A项正确。高性能计算机加强了国家信息化建设,B项错误;“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于1995年,C项错误。载人航天工程开始实施于1992年,D项错误。 3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期间的电影艺术。从“20世纪30年代”这一时间概念中无法判断已经实行新政且取得成绩,故A项错误;结合史实可知美国经济危机时社会动荡,民众淡定应对表述不准确,故B项错误;从“幻想型”“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可知逃避现实希求慰藉的表述与题意最为符合,故C项正确;现代主义艺术特点是反传统和个性化,而题干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33.答案:A解析:通过材枓“上海购买香港片电影票的‘队伍冲破大门的有 之,踩坏座位的有之,倒手贩卖黑市票的更有之’。而大陆国产电 影,尤其是纪录片,上座情况不佳”可知,当时文化氛围相对宽松, 故A符合题意;B说法错误,不符合当时的史实,排除;材料只是 反映了上海人对电彩类型的喜好,没有体现质量好坏,故排除C; 从当时的背景来说,经济生活相对贫乏,电彩成为普及性最高的传播媒介不符合史实,排除D。故选A。 3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根据“打翻这个封建势力,乃是国民革命的真正目标”等材料信息可知,这是毛泽东在国民大革命时期的认识,其认识到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排除C项;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 的思想,这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的道路,排除B项;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创立了完备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排除D项;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因此选A项。 3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孙中山的民生主义。1924年,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进一步提出“耕者有其田”思想,在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的中国,“要耕者有其田,才算是彻底的革命”,这样,就把农 民对土地的要求同民主革命紧密结合起来,只有解决了土地问 题,才能动员最广大的农民参加革命,才能进行彻底的革命,故选D项;孙中山是资产阶级的代表,不可能走俄国式的社会发展道 路,A项错误;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已被辛亥革命推翻,B项错误;生产资料平均分配不符合孙中山所代表的阶级利益,C项错误。 36.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洋务派在中国相继创办了一系列近代企业,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和通讯事业,说明当时中国经济的近代化逐步发展,故选A项;虽然中国建立了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和通讯事业,但还远远没有建立起近代工业体系,故排除B项;题意反映的是洋务企业的发展,没有涉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容,故排除C项;根据题意无法推断优先发展重工业成为共识,故排除D项。 37.答案:C解析:爱因斯坦的理论改变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也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C项正确。爱因斯坦的理论是相对论,没有建立信息网络,A项错误;大大加强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研究是普朗克的量子论,B项错误;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认为时间、空间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时间和空间无法单独变化,D项错误。 38.答案:A解析:提炼材料关键信息,秦防金属腐蚀技术失传、元代早期蒸汽机原理断裂、明朝热兵器技术在清代终止,归纳其共性,均在于由于王朝更迭,导致周期性动乱造成技术失传,其余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项。 39.答案:D解析:据材料“启蒙学者都推崇中国文化,他们赞颂中国自尧舜以来的政治制度,是实现了‘政治与道德的结合’,用以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可知法国启蒙思想家要学习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并借此宣扬人文主义,把人文主义发展到建。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高度,故 A、B两项错误,D项正确法国启蒙思想家只是要学习借鉴中国传统文化,而不是说中国文化成为法闰反封建的思想武器,故C项错误。 40.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周代思想。通过分析材料可知,周朝改变了商代以“天”为神的现念,使其具有人格化的色彩,将“敬德”与“保民”相结合.体现了重视德行、以民为本的人文精神.故选项:中国民主思想是近代才出现的,排除A项:商周时期天命观念尚未成熟,排除B项王道学说在当时并未形成,排除D项。 二、材料题 41.答案:1.浪漫主义。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方法上的特点,即采用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体裁,运用夸张,追求强烈的美丑对比,充满异常的情节、神秘的色彩和奇特的情调,以表达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6分) 2.批判现实主义。(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任答两部即可) (6分) 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4分) 42.答案:1.科举制。明朝采取“八股取士”以后。戊戌变法。(6分) 2.苏联。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是一个国家民族综合素质提高的关键。(6分) 43.(12分)观点一:欧洲创造欧洲奇迹 论证要点:(1)新航路开辟,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西欧的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欧洲社会工业化和城市化;(2)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3)欧洲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确立了欧洲资本主义贞子制度;(4)欧洲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兴起与发展,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进步。 观点二:世界创造欧洲 论证要点:(1)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亚非拉为欧洲经济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为欧洲提供了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为欧洲提供了资本输出场所;(2)美国独立战争和《独立宣言》的精神,世界其他地区的独立运动对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3)古代中国儒家思想、科举制度、三大发明推动欧洲社会转型。 观点三:两种观点结合亦可。 注:只提出观点,无论证过程或论证过程与观点不符、完全错误,给0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