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等级考)试题(解析版)
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中学 2019-2020 学年 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等级考)试题 一、选择题 1.有研究表明:中国十四年抗战直接伤亡人口在 4100 万以上,加上战时失踪、被俘等项数 字,人口损失则超过 4500 万。材料中的“十四年抗战”开始于 A. 九一八事变 B. 华北事变 C. 西安事变 D. 七七事变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九一八事变发生于 1931 年,中国人民开始了抗日战争,到 1945 年抗战胜利正好是十四年,故 A 项正确;华北事变是 1935 年,西安事变 1936 年,七七事 变 1937 年,都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 BCD 三项。 2.“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此童谣反映了 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得到海外华侨的大力援助 B. 实行了全民族抗战 C. 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D. 进行了正面战场的抵抗 【答案】B 【解析】材料“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的信息说明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是实行全 民族抗战,B 正确;材料没有说明海外华侨和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支持导致抗日战争的胜利, A 和 C 错误。材料也没有说明正面战场的抵抗导致抗日战争的胜利,D 错误。 3.下图是 1932 年出产的一款火柴上的图案。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A. 民族火柴工业举步维艰 B. 新的营销方式得到采用 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D.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答案】D 【解析】图片中的关键信息有“振我中华”“抗敌”和“十九路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火柴上 的图案与十九路军抗战有关,反映的局部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正确答案为 D 项。图中只 能看出民族工业,看不出“举步维艰”,也看不出“新的营销方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于 1937 年,题目中明确标示的时间是 1932 年。因此,排除 A、B、C 项。 4.有抗日将领在评价某战役时指出,这一行动的伟大意义在于“我们反攻了敌人,振奋了华 北的人民……摧毁了敌人的据点,扩大了我们的根据地,锻炼了八路军。”该战役是指 A. 平型关大捷 B. 徐州会战 C. 百团大战 D. 枣宜会战 【答案】C 【解析】题眼是“华北”。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在平型关附近伏击日军并取得抗日首胜的战斗, 与“摧毁了敌人的据点,扩大了我们的根据地”不符,故 A 项错误;淞沪会战是国民政府组织的正 面抵抗日军进攻的战役,与材料不符,故 B 项错误;百团大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 四军在华北地区主动出击日军的战役,破除铁路沿线据点,与题意相符,故 C 项正确; 枣宜会战 不是敌后战争,D 错误。 5. 1938 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 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 的目的是 A. 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 B. 转嫁战争负担 C. 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 D. 强化物资管制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叙述了日本在侵略中国同时,使用经济手段对中 国进行经济控制和掠夺。我们要认清这件事情的本质,日本侵略者的目的在于在经济上转嫁 危机,以达到用中国的经济支撑自己侵略中国。A 选项错在“国统区”,扩大了实际范围;流 通“联银券”、“军用票”的地区是敌占区,故 C 项错误;D 选项不对,题中是银行和货币,没 有物资。因此本题选择 B 选项。 6.《中国的近代化》一书写到:“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 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 这里描述的是 A. 土地革命调动了各阶层人民积极性 B. 国民革命调动了各阶层人民的革命热情 C. 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增强 D. 抗日战争使中国文化中心发生转移 【答案】C 【解析】由材料中“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可以看出,这 里描述的是抗日战争,共同构成的“心理统一”和“认同感”促使全民族抗战的形成,为抗日战 争的最终完全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故 C 项正确;AB 项与材料“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 被迫撤退”无关;D 项表述绝对化。 7.“金豆豆,银豆豆,豆豆不能随便投;选好人,办好事,投在好人碗里头。”这是 20 世纪 40 年代流传于延安地区的民谣,反映陕甘宁边区实行 A. 民主选举 B. 土地改革 C. 记名投票 D. 农业垦荒 【答案】A 【解析】材料描绘了用豆子作为选票进行选举的情景,是无记名投票的形式,故正确答案选 A 项。材料反映的是民主选举,不是土地改革和农业垦荒,排除 BD 项;材料反映的是无记 名投票,而不是记名投票,排除 C 项。 8.阅读下面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简表,结合所学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战场名称 起止时间 欧洲战场 1939 年 9 月 1 日~1945 年 5 月 8 日 苏德战场 1941 年 6 月 22 日~1945 年 5 月 8 日 太平洋战场 1941 年 12 月 7 日~1945 年 9 月 2 日 中国战场 1931 年 9 月 18 日~1945 年 8 月 15 日 ①中国反法西斯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 ②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 ③抗日战争是中国百年来第一次反侵略的战争 ④全民族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C 【解析】有上述表格可知,这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简表,中国战场是其中的一部分,且根 据其起止时间“1931 年 9 月 18 日~1945 年 8 月 15 日”可得出①②符合题意;结合所学可知中 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全民族抗战,这是近百年来中国取得的反侵略战争的 第一次完全胜利,故排除③而选择④。所以这一题的答案是 C。 9.自古以来,和平就是人类最持久的夙愿。为争取国内和平,1945 年 8 月毛泽东参加了 A. 开国大典 B. 遵义会议 C. 重庆谈判 D. 中共七大 【答案】C 【解析】据所学可知,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为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 蒋介石接连三次打电报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为争取国内和平,1945 年 8 月毛泽东参加 了重庆谈判,C 正确;据所学可知,开国大典是在 1949 年 10 月 1 日举行的,毛泽东在开国 大典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故 A 与材料不符;遵义会议是 1935 年长征期间召开的, 与材料不符,B 错误;中共七大是 1945 年 4 月召开,与材料时间不符,D 错误。 10.“犹如一把钢刀,插入敌人心脏,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同时 又能吸引国民党大量军队来援,减轻对华北解放区的压力。”材料描述的军事行动是 A. 平型关大捷 B. 百团大战 C. 挺进大别山 D. 渡江战役 【答案】C 【解析】据材料“犹如一把钢刀,插入敌人心脏,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 镇武汉。同时又能吸引国民党大量军队来援,减轻对华北解放区的压力。”并结合所学可知, 材料反映的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发起战略反攻,目的是把战争引向国统区(当时国 民党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和陕北解放区)。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像一把尖刀,插入敌 人胸膛”,严重地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 略进攻的序幕,C 正确;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都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战役,与材料“严重威 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不符,A、B 错误;渡江战役后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与材料“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不符,D 错误。 11.林彪意识到:“东北敌军孤立分散,所占地区十分狭小,补给困难,而且敌军战略意图或 撤或守,还举棋不定。”由此判断他是在谋划 A. 辽沈战役 B. 平津战役 C. 淮海战役 D. 渡江战役 【答案】A 【解析】据材料“东北敌军孤立分散,所占地区十分狭小,补给困难,而且敌军战略意图或 撤或守,还举棋不定”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辽沈战役前东北敌军的情况,A 正确;B、C、D 错误。 12.1949 年 4 月 23 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结束国民党政权在中国 22 年统治的战役是 A. 淮海战役 B. 辽沈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答案】D 【解析】 据所学可知,1949 年 4 月 21 日,毛泽东、朱德向人民解放军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在东 起江阴西到湖口的千里战线人民解放军迎着敌人的炮火发起渡江战役,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 江防线,顷刻间土崩瓦解,23 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了延续 22 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D 符合题意;A、B、C 错误。 1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包括 ①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 ②壮大了世界和平和民主力量 ③鼓舞了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 ④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D 【解析】辛亥革命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故①错误;结合所学,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 利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期盼的独立、统一的新民主主义的 新中国即将诞生。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它改变世界政 治格局,壮大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 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和 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故选②③④组合,故排除 ABC,选 D。 14.下图是出席 1949 年 9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人数统计图(共 662 人)。从中可以 获悉 A. 新政协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能 B. 中国共产党在会议中处于领导地位 C. 新政协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D.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得以确立 【答案】C 【解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图表的分析能力。由图表可知,1949 年 9 月中国人民政治 协商会议代表有党派的、有区域的、有军队的、有团体的、还有特邀的,这说明了新政协会 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所以答案选 C。从图表不能看出新政协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 职能,排除 A;从图表也不能得出中国共产党在会议中处于领导地位,排除 B;真正意义上 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是于 1949 年 9 月 21 日,中国人民政协第一次会议召开,标志着中国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 政协会议代行全国人大职能结束,其职能演变为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从图表中不能得出中 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得以确立,所以排除 D。 15.1949 年 11 月,上海一担米价格为 40 万元,为 7 月的 5 倍多。有些资本家甚至狂妄地宣 称:共产党是军事 100 分、政治 80 分、财政 0 分。他们扬言,共产党管政治,资产阶级管 经济。这说明 A. 民族资产阶级对计划经济体制不满 B. 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形势严峻 C. 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任重道远 D. 官僚资本仍控制着国家经济命脉 【答案】B 【解析】材料“上海一担米价格为 40 万元,为 7 月的 5 倍多”反映的是物价飞涨的现象。材 料“有些资本家甚至狂妄地宣称……共产党管政治,资产阶级管经济”说明不法资本家认为中 共没有能力解决财政、金融危机,由此可知,材料说明了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形势严峻, 故 B 项符合题意;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实行是在“一五”计划时期,A 项不符合题意;社会主义 改造基本完成是在 1956 年底,C 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中的不法资本家不是官僚资本家,D 项不符合题意。 16. 1953 年,中国驻缅甸第一任大使姚仲明回国述职,周恩来对他说:“我们的对外关系中, 有切身利害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华侨问题,一个是边界问题。我们同周边国家都有边界纠 葛,解决好这个问题是十分重要的。”为“解决好这个问题”,中国政府 A. 倡导召开亚非国家会议 B. 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 积极融入社会主义阵营 D.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中的信息正确解读的能力。由题目中的信息“1953 年周恩来说 我们同周边国家都有边界纠葛,解决好这个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即可选出 D 项;A 项召开于 1955 年,晚于题目中时间“1953 年”,故排除;B 项签订于 1950 年、C 项发生于 1949 年,均 早于题目中的时间“1953 年”,故排除。 17.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中指出:“维护亚洲的持久和平和集体安全,需要亚洲国家共同努 力。为了保卫亚洲及世界和平,中国人民极其希望印度支那的战争能够早日停止,印度支那 的和平生活能够早日恢复。”这次国际会议 A. 在印度的万隆召开 B. 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大国的身份参加的会议 C. 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中国外交关系取得重大突破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为了保卫亚洲及世界和平,中国人民极其希望印度支那的战争能够早日停止”, 可以知道这次国际会议是 1954 年的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日内 瓦会议,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大国的身份参加的会议,故选 B;日内瓦会议在 瑞士日内瓦召开,排除 A;和平共处原则是 1953 年提出的,排除 C;新中国成立初期,我 国同苏联等 17 国建交,体现了中国外交关系取得重大突破,排除 D。 18.中国“一五”计划国家财政预算支出中,工业建设占 58.2%,交通、邮政和通讯占 19%.2, 农业、林业和水利占 7.6%,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占 7.2%。以此推知,“一五”计划的核心 目标是 A. 建立工业化的基础 B. 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C. 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D. 平衡发展国民经济 【答案】A 【解析】根据 “国家财政预算支出中,工业建设占 58.2%”,结合所学可知,一五计划的核 心目标是建立工业化的基础,A 项正确;由国家财政预算支出中,工业建设远远高于其他内 容,可知 B 项错误;建立计划经济体制不符合材料统计财政预算支出的相关数据与“核心目 标”的要求;C 项错误;由“国家财政预算支出中,工业建设占 58.2%”,可以得出发展国民经 济目标有所侧重,D 项错误。 19.年画能够反映一定的时代特征。如图是一幅 20 世纪 50 年代的年画《入社》,描绘了农民 带着自家的牛和耕犁入社的情境。它主要反映了 A.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 B. 农民对“大跃进”运动的支持 C.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 D.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运动 【答案】C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建国初期农业政策的理解和认识。依据材料中的“50 年代”、“自 己的……”等处可知题中的“入社”指的是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故 C 项 说法正确;题中涉及的是农业,不是商业改造,故 A 项不合题意,排除;照片不是大跃进 时期的内容,故 B 项说法错误,排除;1950 年土地改革已经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故 D 项 说法错误,排除。 20.周恩来曾经说过:“在我国,汉族人口多,占的地方少,少数民族人口少,占的地方大, 悬殊很大;在苏联,俄罗斯民族人口多,但占的地方也大。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 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很多人就要搬家,这对各民族的团结和发展都很不利。” 周恩来是在分析 A. 中国不实行苏联式联邦制的原因 B. 中苏人口与所占地区比例的对比 C. 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D. 中苏两国民族众多、民族矛盾复杂的情况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在我国,汉族人口多,占的地方少,少数民族人口少,占的地方大, 悬殊很大”、“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这对各民族的团结和发展都很不利”等,材料主旨揭示 的正是新中国采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现实性考虑,即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ABD 均不 符合题意,排除。故选 C。 21.有学者评价 20 世纪中国的某次历史事件时说:“革命成了善动力,革命成了恶外衣。”以 下口号能体现“恶外衣”的是 A. “消灭一切封建剥削” B. “有衣同穿,有饭同食” C. “造反有理,革命无罪” D.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文化大革命。根据“革命成了‘恶外衣’”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题意反映 了打着革命的旗号却做了性质恶劣的行为。“消灭一切封建剥削”体现了“革命成了善动力”, 故排除 A 项;“有衣同穿,有饭同食”是太平天国的口号,反映了农民阶级的力量追求,“物 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进化论的相关内容,都与“革命成了‘恶外衣’”无关,故排除 B、D 项。“造 反有理,革命无罪”是文化大革命中的口号,打着革命的旗号却犯了左倾主义错误,符合题 意,故选 C。 22.20 世纪 50 年代的一份《科学普及资料汇编》中记载:广东新会农民“创造”水稻和高粱杂 交办法;陕西西安农民“成功”地将棉花嫁接到椿树上;陕西蒲城县农民试验用公鸡孵小鸡“成 功”,使母鸡有更多的时间下蛋。与这些科学“奇迹”出现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农业合作化运动 B. 土地改革运动 C. “大跃进”运动 D. 文化大革命运动 【答案】C 【解析】1958 年中共错误发动“大跃进”运动,受左倾错误干扰,出现浮夸风、共产风等偏 激行为。材料中的“20 世纪 50 年代”“奇迹”反映当时农民不切实际的浮夸风,可判定为“大跃 进”时期,故 C 符合题意;农业合作化运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目的是要建立土地和主要生 产资料归集体所有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故 A 不符合题意;土地改革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 党领导下,彻底铲除封建剥削制度的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 故 B 不符合题意;文化大革命运动发生在 1966 年到 1976 年的一场给党和国家带来深刻灾 难的内乱,故 D 不符合题意。 23.如图反映了新中国某一个时期连续十年内国内工农业总值变化情况。对图中“C”点经济发 展状况分析正确的是 A. 新中国成立国民经济恢复完成 B. “大跃进”促使重工业产值提升 C.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基本完成 D. 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很大成效 【答案】B 【解析】从图中可知,“C”点重工业总产值达到最高峰,远远高出同时期的农业和轻工业的 总产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主要是由于“大跃进”促使重工业产值提升,故 B 项符合题意; 建国初期,重工业相对落后,A 项不符合题意;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基本完成有利于缩小工 业、农业、轻工业的比例差距,C 项不符合题意;社会主义改造属于生产关系的变革,与图 示信息无关,D 项不符合题意。 24.1954~1959 年,我国国内各年人口迁移率均在 30%以上,迁移人口大部分来自农村。1960 年迁移率达 50%,但迁移人口主要来自城市。这一变化是由于 A. 对国民经济的调整 B. 农村改革初见成效 C. 户籍管理制度变化 D. 计划经济体制调整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60 年国民经济的发展出现严重困难,工业化发展进程受挫,国 家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调整轻、重工业的比重,故迁移人口此时主要来自城市,故 A 项 正确;此时农村并没有进行改革,排除 B 项;户籍管理制度此时并没有变化,排除 C 项; 此时仍然是计划经济体制,故排除 D 项。 25.1961 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 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报告所指出的历 史现象 A. 有利于农村经济的恢复 B. 影响到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 C. 是国民经济调整的结果 D. 纠正了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答案】A 【解析】由“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可以分析出这种家庭式的生产是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的起源,有利于农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有利于农村经济的恢复,故 本题选 A 项;题干时间是 1961 年,农业合作化是 1953 年开展的,与题干时间不符,B 错误; C 选项与此无关。D 选项错在“纠正”二字。 26.有一首歌的歌词写道:“1979 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这里“画了一个圈”是指 A. 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B. 建立环渤海经济开放区 C. 开发上海浦东新区 D. 开发河北雄安新区 【答案】A 【解析】题干中的歌词是指 1979 年邓小平在南方就对外开放做出的决策,即把深圳、珠海、 汕头和厦门作为最早对外开放的窗口,据此可知 A 符合题意;环渤海经济开放区和上海浦 东新区及河北雄安新区的开发和开放都不是 1979 年,故排除 BCD。 27.1979 年前,“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到 1979 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 1978 年增长 49%,卖给国家粮食 4450 万千克。”出现这 种变化的原因是 A.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B.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的变化是由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造成的, 故 D 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 项是 1956 年底;BC 项是 1958 年。 2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下 顺口溜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B. “早晚喝菜粥,中午啃窝头,一天三顿难见油” C. “双手筑起两层楼,高档家电样样有,妻儿外出有汽车,吃喝穿戴属一流” D. “缝纫机缝住新衣衫,自行车出门真方便,收音机听听大新闻,美观的手表看时间” 【答案】C 【解析】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迅速提高。A、 B 三项都反映的是物资紧缺时的生活状态,C 项反映我国人民物质生活不断丰富,与 C 项相 比,D 项虽然反映了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但不是最佳选项。故排除 ABD,C 符合题意。 29.据图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导致服务网点锐减 B. 第一个五年计划推动了北京服务业发展 C. 经济体制改革极大激发了北京市场活力 D. 加入世贸组织使北京商品供应更加多样 【答案】C 【解析】“三大改造”进行于 1953 年至 1956 年,A 错误。第一个五年计划进行于 1953—1957 年,B 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单一的经济体制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的经济体制,这大大促进了市场的活力,C 正确。2001 年加入世贸组织,D 错误。 30.下列两图代表着中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成功范例。它践行的是 A. 政治协商制度 B. “九二共识”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一国两制”构想 【答案】D 【解析】左图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标志,右图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标志,香港、澳门的回归 践行了“一国两制”构想,故 D 正确;政治协商制度与香港、澳门回归和祖国统一无关,排除 A;“九二共识”指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与香港、澳门回归无关,排除 B;民族 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民族制度,与香港、澳门回归无关,排除 C。 31.中国正式起诉美国商务部对中国产品发起的 13 起反倾销措施,这一事件发生的背景是 A. 中国参加了亚非会议 B. 中国加入了亚太经合组织 C. 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D 【解析】亚非会议是亚非国家召开的国际会议,是政治性质的 A 排除;亚太经合组织是区 域性的经济组织,B 排除;联合国是主权国家组织,不具有经济职能,C 排除;世界贸易组 织具有调节仲裁贸易纠纷的职能,选 D。 32.据统计,1992 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 12 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方式投身商海者超 过 1000 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这反映了 A. 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 B. 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 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 中国开始利用 WTO 规则贸易 【答案】A 【解析】通过题干中 1992 年人们“下海”经商的两个数据,分析可知“下海潮”出现的理由, 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激发了人们的信心和热情,故 A 符合题意;题干中的材料 没有反映多种经济成分,故 B 项不符合题意;1984 年以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我国 2001 年加入 WTO ,故 C、D 两项不符合题意。 33.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下列思想出现的先 后顺序是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②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 ②①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①④③② D. 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1992 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0 年,提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2003 年中共十六大以后,提出科学发展观。2017 年中共十九大提出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故正确顺序为①③②④,故排除 ACD,B 不符合题意。 34.《中国扶贫开发报告》显示,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从 1978 年到 2015 年,减少了 92.8%。 中国经济总量在 1990—1996 年占世界总量的 1.83%,2017 年占世界比重达到 14.84%。中国 取得这些巨大成就的因素包括 ①农村和城市先后开展改革 ②主动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③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 ④积极支持不结盟运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A 【解析】扶贫攻坚战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表现。通过扶贫,满足广大人民 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扶贫成绩的取得,与改革开放分不开、与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分 不开、与中国积极推进现代化建设也分不开,故①②③正确。支持不结盟运动,是反对霸权 主义、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表现,是外交领域中的事件,故排除④。故排除 BCD,A 符合 题意。 二、材料题 35.阅读图片,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 下图为中华民国 38 年 4 月 25 日的《人民日报》。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图片中“南京完全解放”进行说明。 (2)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的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与探索史,古老的南京城是这一部历 史的见证者。列举近代史上在南京发生的至少三件历史大事,并简要说明其影响。 【答案】(1)渡江战役,1949 年 4 月 23 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国名党统治中心南京,国名党 蒋介石集团在大陆的统治覆灭,中华民国时期结束。 (2)鸦片战争战败,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辛亥革命后,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抗日战争中,日军侵占南京,制造大屠杀等惨绝人寰的罪行 【解析】(1)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图片反映的是渡江战役胜利的报道。渡江战役结束了国民党 蒋介石集团在大陆的统治,中华民国统治时期结束。 (2)南京在中国近代史上有重要的地位,这需要对发生在南京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梳理, 并准确叙述每个历史事件的意义。虽然选择性和开放性较强,但准确掌握历史基础知识是解 题的关键。 中国古代史上,南京是六朝古都,在这里建都的王朝包括:三国时期的吴国,南朝的宋、齐、 梁、陈四个王朝,以及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南京。明成祖朱棣营建北京城后,南京仍是明 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1842 年,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之后,在南京与英国殖民者签 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由此开始。1853 年,太 平军攻克南京,建立太平天国,南京改称天京,直到 1864 年被清军攻破,太平天国统治结 束。1912 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1927 年,国民 革命军北伐攻克南京。4 月 18 日,蒋介石成立南京国民政府,定南京为首都。1937 年 12 月,南京沦陷,日军在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 40 多天的大规模屠杀,史称“南京大屠杀”。 1945 年 9 月,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在南京举行,日本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 1946 年,国民政府由重庆迁回南京。1949 年 4 月 23 日,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结束了国 民党蒋介石集团在大陆的统治。 36.中美两国都是当今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国家,中美关系不仅对中美两国,还对整个世界的 发展有着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69 年 1 月,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当时美国面临着自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 形势。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在苏联争霸中, 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1971 年 6 月尼克松又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 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善美 国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一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 ——摘编自方连庆《战后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1972 年 2 月尼克松访华,跨出了改善中美关系的第一步。2 月 28 日,中美双方在 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这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进入了一 个新时期,这对世界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双方的贸易、科技和文化往来逐 渐增多。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促进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美双方政府官员也在进行不断接触。 ——摘编自谢益呈《中国外交史》 材料三 二战结束后,日本政府长期执行追随美国、歧视中国的政策。50 年代以来,随着 中日两国民间贸易和人员往来的增多,日本各界人士要求恢复中日邦交的呼声越来越 高.1972 年 2 月,尼克松访华对日本产生极大的震动。日本把美国的这种举动视为“越顶外 交”。1972 年 9 月 29 日,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摘编自王圣心《当代国际关 系》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一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的原因。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关键问题,并理解“《联合公报》的 发表是中美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的内涵。 (3)就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日本对美国“越顶外交”的反应及原因。 【答案】(1)原因: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危机加深;美苏争霸正处于不利阶段;世界 向多极化趋势发展;中国成为世界五个力量中心之一。 (2)关键问题:台湾问题。内涵:中美两国结束长期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两国官方与民间往来逐渐增多。 (3)反应:日本赶在美国之前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原因:中美两国关系的缓和;中日民 间往来增多;日本各界要求恢复中日邦交;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 席位)。 【解析】(1)由材料“越南战争的沉重负担,国内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危机的加深,使美国 在同苏联争霸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地位”可知当时尼克松提出该观点的原因有“越南战争的沉 重负担;国内危机加深;美苏争霸中处于不利地位”。由材料“尼克松又在堪萨斯的一次讲话 中提出今天世界上有‘五个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的看法”可知当时世 界多级化已经显现趋势,中国也成为了世界的五个力量中心之一。 (2)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关键问题。第二小 问,《联合公报》的发表结束了中美之间二十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走向了正常化;美国在 《联合公报》中承认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材料“双方的贸易、科技和文化往来 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促进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美双方政府官员也在不断进行接 触”,可知之后中美之间的民间交流和官方交流都增加。 (3)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赶在美国之前于 1972 年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第二小问,由材料“1972 年 2 月尼克松访华对日本产生极大的震动”可知中美关系的缓和对 于促进日本对华政策的转变有很大影响;由材料“50 年代以来,随着中日两国民间贸易和人 员往来的增多,日本各界人士要求恢复中日邦交的呼声越来越高”可知中日民间往来的增多 以及日本各界都要求恢复中日邦交;由所学知识可知,1971 年中国加入联合国后国际地位 获得了提升,日本因此希望改善中日关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