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舒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历史月考试题 ‎(总分:100分 时间:10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计70分)‎ ‎1. 《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 A. 分封制 B. 三公九卿制 C. 郡县制 D. 郡国并行制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诸侯,诸伯,诸子”以及贵族朝会的信息可以推断出与西周分封制度有关,故A项正确;材料中虽有“三公”,但只有“九夷”而无“九卿”,不是三公九卿制,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郡县,且与“诸侯”不符,故C项错误;虽有“诸侯”,但材料未涉及郡,故D项错误。‎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政治•西周时期政治制度•分封制。‎ ‎2.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这些说法体现的是 A. 家族和睦 B. 等级秩序 C. 贵族世袭 D. 宗法观念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宗法观念。材料“长兄如父冶”“小儿不及长孙冶”体现了血缘与等级关系,反映的是宗法观念,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家庭管理问题,没有涉及家庭和睦问题,故排除A选项;材料强调的是“长”字,而不是等级问题,所以排除B选项;C项反映的只是材料的一个方面,故排除。‎ 点睛:‎ 材料"长兄为父,老嫂比母"阐明了在子女中当老大的就有承担家庭的责任,就应当关心爱护弟弟妹妹,帮父母拉扯这个家。“为父”隐含了当兄长的不仅要照顾弟妹,还要肩负教育、培育的责任。弟妹与老大感情上不仅是一种兄妹、姐妹亲情,还含一丝类似父母之间的那种养育之情。诸弟对长兄之尊敬仅次于父,故有"长兄为父"之说。‎ ‎3. 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这表现在 A. 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 B. 皇位继承“立嫡不以长”‎ C. 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 D. 婚姻中的“门当户对”‎ ‎【答案】B ‎【解析】‎ 宗法制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度,这解决了贵族在土地财产和权力继承上的矛盾,确立了王位继承的唯一性,有利于统治阶级内部安定和团结,并被后世沿用,故选B。一夫多妻制在宗法制以前就已经实行,排除A。宗法制下,财产的继承是嫡子优先,然后庶子,故C项错误。宗法制协调的家族内部关系,而不是家族之间的关系,排除D。‎ 考点定位】宗法制 ‎4.西周发迹于富庶的渭河谷地,定都岐山脚下的镐京。如何控制新增的广大东部地区?周公决定继承武王的规划,在洛邑新建一个都城,称为成周,镐京则称为宗周。镐京为“宗周”,意在强调 A. 周为天下之大宗 B. 周公是天下共主 C. 镐京是周的发迹之地 D. 镐京是周的都城所在 ‎【答案】A ‎【解析】‎ ‎【详解】西周发迹于渭河谷地,定都镐京,镐京则称为宗周,说明镐京是天下大宗,具有特殊地位,故A正确;周公不是周天子,周天子是天下共主,B错误;“宗周”强调周为天下之大宗,而不是强调镐京是周发迹之地、镐京是周的都城所在,排除CD。‎ ‎5.据《礼记》记载:“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故乐者,审一以定和……所以合父子君臣,附亲万民也。”由此可知,西周“乐”制的设计,旨在 A. 巩固宗法制的统治 B. 确立贵族等级秩序 C. 维系社会秩序稳定 D. 弥补分封制度缺陷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莫不和敬”“莫不和顺”“莫不和亲”“合父子君臣”可知“乐”制旨在缓和等级矛盾、维系社会秩序,故C项正确。“乐”制在于维护宗法制和等级次序,非“建立”和“确立”,可排除A、B项;“乐”制与分封制是文化和政治两个不同领域的制度,“乐”制是为了维护分封制,非弥补分封制度缺陷,可排除D项。‎ ‎6.有学者认为:“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该学者揭示了 A. 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B. 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弊大于利 C. 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D. 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可知分封制下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D项正确。题干强调分封制下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没有涉及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排除A。分封制在历史上有利有弊,如在西周时期,利大于弊;东周时,弊大于利,因此B项不准确,排除。宗法制是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 ‎【点睛】解答观点类题最关键要把握住观点核心意思,不能受限于教材知识。本题学者观点强调分封制下会导致“家”“国”对立,士、庶民往往会效忠于家,因此有分裂隐患,从这一思路解答即可。‎ ‎7.成语“黎民百姓”今指普通老百姓。但“百姓”原指贵族阶层,后来随着“百姓”地位的降低,才和“黎民”一起成为一般平民的统称。这里引起“百姓”词义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化出现,宗法制遭到破坏 B. 隋唐时期科举制的推行,导致世家大族开始衰落 C. 两宋时期城市商业迅速发展,市民队伍迅速扩大 D. 近代“西学东渐”,西方自由平等思想广泛传播 ‎【答案】A ‎【解析】‎ ‎【详解】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宗法制的理解。依据宗法制的史实,只有宗法贵族才有姓氏,一般平民有名无姓,而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大变革,宗法贵族的特权逐渐消除,而平民也有了自己的姓氏,贵族的地位日渐下降,故A项说法符合题意,正确;B项中的“隋唐时期”不合题意,排除;C项中的“市民队伍”与题中的“百姓”不是一个概念,排除;D项显然与题意无关,排除。‎ ‎8.周初分封,受封诸侯从周天子那里不仅得到土地、部族民众和表示身份与权力的彝器等,还获得了因地制宜的行政权和开疆拓土的军事征伐权。由此可知,当时分封( )‎ A. 削弱了国家一统政治格局 B. 提高了诸侯国的政治地位 C. 有利于各地区开发和管理 D. 旨在拓展周王室统治疆域 ‎【答案】C ‎【解析】‎ ‎【详解】该题主要考查西周初期的分封制。材料“行政权……军事征伐权”表明西周的分封制有利各地区的开发和管理,故C项说法正确;依据材料和相关史实,分封制有利于巩固西周的统治,故A项说法错误,排除;材料中无法体现西周初期诸侯国政治地位的提高,故B项不合题意,排除;当时分封制的目的是维护西周统治,而不是为了拓展疆域,故D项说法错误,排除。‎ ‎9.据载,周文王在周地举行过祈请商远祖先王成汤、太甲等册命周方伯为天下共主的典礼,武王灭商后,继续保留这项礼仪。周王的这一做法 A. 意在强调周政权的正统性 B. 使商朝文化得到了传承光大 C. 使中国古代政权一脉相承 D. 表明商先王认可周共主地位 ‎【答案】A ‎【解析】‎ ‎【详解】周文王与武王时,举行祈请商远祖先王册命周方伯为天下共主的典礼,意在强调周与商一样具有正统性,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周对商文化的传承,排除B项;周灭商,取而代之,这是政权更替,不是一脉相承,排除C项;周王通过祈请方式使商先王认可周共主地位的合法性,并不代表商先王对周共主地位的认可,排除D项。‎ ‎【点睛】本题以周王举行祈请商先王册命周方伯为天下共主的典礼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10.西周时期,士是最下层贵族,但到了春秋时期,士的地位上升,他们当中的许多成员,凭借智力作为新的谋生手段,他们的思想主张也得到传播。这一现象 A. 加剧了当时社会局势的动荡 B. 反映了分封制度的逐渐瓦解 C. 导致了宗法制的瓦解和崩溃 D. 推动了周文化的传播和普及 ‎【答案】B ‎【解析】‎ ‎【详解】春秋时期,士的地位上升,他们凭借智力作为新的谋生手段,逐步改变血缘世袭特权,说明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度的逐渐瓦解,故B正确。春秋时期,士的地位上升,他们的思想得到传播,与当时社会局势的动荡没有直接联系,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宗法制的瓦解和崩溃,排除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文化的传播和普及”,排除D。‎ ‎11.西周分封的诸国,主要分布在七个地区:其一为王畿所在的渭水流域;其二为黄河汾水流域;其三为洛阳、开封、安阳三角地带;其四为成周的近畿;其五为鲁南、苏北一带;其六为豫南、鄂北一带;其七为鄂南、湘赣一带。这说明西周分封的着眼点是 A. 防止地方离心力 B. 加强对东方的控制 C. 强化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D. 控制农业生产区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材料七个区域和课本西周分封制示意图可知,王室封国主要分封在渭水流域、黄河汾水流域及洛阳开封安阳等地,这些地区都是当时的主要农业区,所以西周分封制的着眼点是为了控制农业生产区,故A正确;分封制加强了加强对东方的控制,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防止其离心,但不是分封制的主要着眼点,故BCD不选。‎ ‎12.汉水流域襄阳境内周台遗址和郭家庙墓地的周代文化遗存表现出明显的姬周文化风格,出土器物的组合、形制、纹饰与中原姬周文化遗存基本相同,且一脉相承。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宗法制有利于凝聚亲族 B. 频繁战争促进了文化交流 C. 分封制推动了族群融合 D. 礼乐制度维系了等级秩序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汉水流域的文化遗址具有”明显的姬周文化风格”,说明此时周朝的文化对于周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推动西周文化传播的主要因素是分封制的推行,故C选项正确;材料中主旨是周朝文化对于周边的影响,而宗法制度主要是解决贵族内部的矛盾,对于文化传播到其它地区作用不明显,因此A选项错误;战争往往带有破坏性,它与文化的交流关系并不明显,故B选项错误;礼乐制度主要是维系统治阶级的等级秩序,而非将周朝的文化传播到其它地区,故D选项错误。‎ ‎13. 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国,天下分而为七。□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县,更□、□分裂,至□灭陈,天下方合为一。” “□”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 )‎ A. 周 B. 秦 C. 汉 D. 唐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获取、理解和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文字通读,然后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补充,由此形成完整的石碑文字。从材料中的“并四海、为郡县、灭陈天下合一”等信息可以判断题干中要求填的缺失的文字是秦。ACD三朝与题干反映的信息不符。‎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的统一、郡县制。‎ ‎14.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A. 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B. 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C. 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D. 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分王子弟,以为屏藩”可知封建时代之所以长期实行血缘分封,主要是维护皇帝的特权,故B正确;西周的分封制随着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兼并战争不断,周朝政权也因此被推翻,故A错误;中央集权的基础是郡县制,削弱地方势力,而非封王子弟,故C错误;周的主要制度是分封制与宗法制,而封建时代的中央集权制否定分封制,故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西周的分封制,考查材料阅读与所学知识相结合的能力。‎ ‎15.《孟子·离娄上》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礼记·大学》说:“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材料体现的理念是 A. 中央集权 B. 家国一体 C. 君主专制 D. 官僚政治 ‎【答案】B ‎【解析】‎ 依据“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可知,材料体现出家国一体的理念,即家族是家庭的扩大,国家则是家族的扩大和延伸,故B正确;中央集权反映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材料无法体现,排除A;君主专制是国家最高权在实际上或名义上掌握在君主个人手中,君主终身任职并且实行世袭的政权组织形式,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官僚政治指具有机能专业化、职务凭资格、行动按固定规章办事、权力分等级等特点的系统行政管理,材料无法体现,排除D。‎ ‎16. 《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这是指秦朝实行了( )‎ A. 郡县制 B. 分封制 C. 井田制 D. 宗法制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据材料中“不与古同”可以排除先秦时实行的分封制、井田制、宗法制,BCD均错误。材料中“罢侯置守”指废除分封制,罢去诸侯,实行郡县制,设置郡守,答案为A。‎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 ‎17.下表是秦朝“九卿”和唐朝“六部”的职能对比,对此比较的正确理解是( )‎ A. 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B. 中央集权大大加强 C. 机构精简效率更高 D. 官僚政治走向成熟 ‎【答案】D ‎【解析】‎ ‎【详解】该题考查古代官僚体制变化。从表中可以看出,“九卿”‎ 多服务于皇室,而唐代的“六部”则更多地上升为国家事务的掌管者,这说明行政机构更多的侧重于社会事务,走向成熟,故D项说法正确;材料中并未体现权力的集中问题,故A项从材料中看不出,排除;表中的信息也没有体现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变化,故B项不合题意,排除;从表格中的几个方面的官员设置来看,也不能明显看出唐代较秦代机构有所精简,故C项说法错误。‎ ‎18. 西汉初年,刘邦封置诸侯王国.封子弟为王,功臣为侯,并规定“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这表明刘邦推行分封制意在 A.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B. 继承西周的政治体制 C. 确保皇位传承稳固 D. 否定秦朝的政治体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说明刘邦推行分封制的目的主要在于确保皇位的稳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不是主要目的,故C项正确,A项错误;刘邦只是借鉴了西周的分封制,不是继承西周的政治制度,故B项错误;刘邦在推行分封制的同时还推行了郡县制,实行“郡国并行制”,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西汉政治制度•郡国并行制 ‎19.汉武帝时期,“六条问事”已成为刺史监察、考核官员时的依据准则。除第一条外,其余五条都是针对二千石守的,监察王国的内容没有载入明文。可见当时 A. 郡守势力日益膨胀 B. 监察地方成国家工作重心 C. 王国问题基本解决 D. 汉朝大一统局面已经形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汉景帝和汉武帝所采取的措施,王国问题已基本解决,王国不构成对中央威胁,郡的长官成为监察工作的重点,故C正确。汉武帝时郡守势力没有膨胀,A错误。仅凭对地方郡守的监察,不能得出监管郡守成为国家工作重心和大一统局面形成,排除BD。‎ ‎【点睛】古代监察制度变化,从秦朝在中央设置御史大夫,到汉朝地方的刺史制度,要求学生读懂材料,解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的把握。‎ ‎20. 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 西汉通过削弱周后势力分化相权 B. 北魏施行三长制分割丞相的行政权 C. 宋代设立三司来分割丞相的财权 D. 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 ‎【答案】C ‎【解析】‎ 西汉通过内、外朝制衡分化相权,A项不选;三长制是配合均田制的地方基层组织形式,不能分割丞相的行政权,B项不选;军机处的设立不能消除皇权与相权的矛盾,D项不选;仅C项表述正确。‎ ‎21.下表是两晋南朝时期代表皇权的宗室外戚与世家大族在官僚体系中的占比变化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西晋 东晋 南朝 宗室外戚 ‎19%~38%‎ ‎7%‎ ‎19%~38%‎ 世家大族 ‎49%~64%‎ ‎78%‎ ‎49%~64%‎ A. 官僚体系日益遭到破坏 B. 皇权与门阀势力斗争激烈 C. 皇权势力逐渐走向衰微 D. 社会发展出现了严重倒退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代表皇权的宗室外戚与代表门阀士族的世家大族在两晋南朝时期的官僚体系中的占比变化情况,可以得出这一时期的皇权与门阀势力在争夺国家权力中斗争激烈,故答案选B项。A、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与材料中没有体现,且与本题主旨冲突,排除。‎ ‎【点睛】运用表格方式创设情境的历史选择题,在具体解题中要注意从宏观角度去驾驭整体材料。‎ ‎22. 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朝廷与地方矛盾尖锐。某节度使派人到中书省办事,因其态度恶劣,遭宰相武元衡呵斥。不久,武元衡在靖安坊的东门被该节度使派人刺杀。此事发生在 A. 汉长安 B. 唐长安 C. 宋汴梁 D. 元大都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题干中的“节度使”和“中书省”可以判断出题干中的历史事件应该发生在唐朝,因为节度使是唐代的地方军政长官,中书省是三省六部制之一,故本题答案选B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代的政治制度 ‎23.通过对比《东汉十四州示意图》与《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我们可推知 ‎ 东汉十四州示意图 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 A. 汉唐间南方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B. 隋唐时期经济重心已完成南移 C. 唐中央对吐蕃实施了有效管理 D. 汉唐间中央开始直接管理地方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示意图可以看出,汉朝时期南方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州的数量较少,而唐朝时期南方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道的数量大有增长,说明汉唐间南方经济有了较大发展,政府对南方的重视程度增强。故答案为A项。南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过程完成,隋唐时期还没有完成,排除B项;唐朝时期吐蕃与内地的联系增强,不是“实施了有效管理”,排除C项;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中央开始直接管理地方,排除D项。‎ ‎【点睛】本题的解答应当从两幅示意图的变化信息来确定答案。《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和《东汉十四州示意图》相比较来看,唐朝时期在南方设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从数量上看明显增多。联系史实可知,这是由于南方经济有较大发展,为适应社会状况,在地方行政单位设立方面有了较大的变化。‎ ‎24. 唐代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扭转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 A. 文官任知州 B. 设三司使 C. 设枢密院 D. 施行将兵法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扭转这一局面”即是指加强中央集权,中央集权主要是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言,即中央政府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削弱地方自主性。设三司使、设枢密院是分割宰相的财政权和军权,有利于君主专制的加强,但与中央集权无关,排除BC;施行将兵法是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之一,将各路的驻军分为若干单位,每单位置将与副将一人,专门负责操练军队,使兵知其将,将练其兵,以提高军队素质,排除D;宋初派文官任知州,以防止武将在地方专权、割据称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因此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北宋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 ‎25.宋代的路,犹如明清的省。其常设的机构有安抚司、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等。它们互不统属,相互牵制。明初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分管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使“权不专于一司”。宋明此举旨在( )‎ A. 加强中央集权 B. 革除藩镇弊端 C. 强化君主专制 D. 提高行政效率 ‎【答案】A ‎【解析】‎ ‎【详解】该题考查学生对明代地方行政制度的理解。材料中表明明代初期地方官员由一个变成三个,且相互牵制,为的是避免权力集中,以达到集地方权力于中央的目的,故A项说法正确;当时并未存在藩镇,更不存在所谓的弊端,故B项说法错误,排除;该题材料的视角是加强对地方的管理,不是中央的权力分配问题,故C项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人数增多,办公效率反而会受到影响,故D项说法错误,排除。‎ ‎26.北宋蔡襄指出“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这一做法 A. 有利于中央决策的制度化 B. 意在避免唐末五代藩镇之弊 C. 促成了宋代大一统的局面 D. 推动宋代科举制发展到顶峰 ‎【答案】B ‎【解析】‎ ‎【详解】北宋在选官方面注重“重文轻武”,避免了唐末五代时期地方节度使大多为武将,掌握地方军政大权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的弊端。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央决策机构的变化,排除A项;宋朝时期没有出现大一统局面,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科举制的发展状况,排除D项。‎ ‎【点睛】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地方权力,使中央集权得到强化。这对政治稳定,结束分裂局面和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这一政策也造成宋代的国力积贫积弱,使财政拮据、地方权限过小、军队战斗力削弱、外患深重等消极后果。‎ ‎27.在中国古代各王朝建立初期,统治者多会采取强硬措施,迫使各地富商大贾向王朝政治中心迁移。历朝政府采取此类措施的主要意图是( )‎ A. 缩小人口地域分布的差异 B. 促进政治中心的经济发展 C. 削弱地方动乱的经济基础 D. 缓和各地尖锐的社会矛盾 ‎【答案】C ‎【解析】‎ ‎【详解】该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举措。该题材料的主旨侧重于“将富商大贾向政治中心迁移”,目的显然是削弱地方动乱的实力,故C项说法正确;这种做法不会改变人口的地区差异,故A项说法错误,排除;该措施可以促进该地经济发展,但不是主要意图,故B项不合题意,排除;该措施是强制执行,故不会缓和社会矛盾,故D项说法错误,排除。‎ ‎28.《文献通考》载:“五代承唐藩镇之弊,兵骄而将专,务自封殖,横猾难制。祖宗(宋太祖)初定天下,惩创其弊,分遣禁旅,戍守边地,率一二年而更。宋太祖此举( )‎ A. 避免了中央出现权臣擅权现象 B. 形成了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局面 C. 采用分权手段铲除了割据局面 D. 改变了宰相机构事无不统的状态 ‎【答案】B ‎【解析】‎ ‎【详解】该题主要考查宋代地方的军事管理制度。更戍法可以很好的减少地方的军权集中问题,但是不利于提高战斗力,容易造成将不识兵兵不知将的局面,故B项正确;材料的视角是管理地方的问题,所以A项中权臣擅权现象与题意无关,排除;但该做法无法铲除割据局面,故C项说法错误,排除;该题材料与宰相权力大小无关,故D项说法错误,排除。‎ ‎29.宋初,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对掌文武二柄,为“二府制”,因此无宰相兼枢密使的情况。后来因用兵西夏,在庆历年间一度由宰相兼枢密使。西夏用兵结束,又恢复原状。宋初统治者这一做法主要目的是( )‎ A. 控制兵权 B. 重文轻武 C. 节省经费 D. 加强君权 ‎【答案】D ‎【解析】‎ ‎【详解】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宋初政治制度的认识。材料中强调的是宋初将宰相和枢密使分开设置,主要目的是分散相权,以达到加强君权的目的,故D项说法正确;材料中看不出控制兵权的目的,故A项不合题意,排除;材料也并未指出文武官员的地位高低问题,故B项从材料中看不出来,排除;如果为了节省经费,那应当始终合二为一,事实上与之相反,故C项说法错误,排除。‎ ‎30.有关司隶校尉的职责,据《汉官仪》记载:“纠皇太子三公以下及旁州郡国无不统,陛下见诸卿,皆独席。”而《续汉书・百官志》记载:“持节,掌察举百官以下及京师近郡犯法者。”据此可知,司隶校尉 A. 负责监察百官和刑狱 B. 可监察中央政府官吏 C. 只负责监察各郡官吏必究 D. 是汉代地方监察机构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纠皇太子三公以下及旁州郡国无不统”“掌察举百官以下及京师近郡犯法者”可知,司隶校尉可监察中央政府官吏,故B项正确;司隶校尉有监察职能但与刑狱无关,排除A项;司隶校尉可以监察首都附近郡,也可监察中央百官,故C项错误;汉代地方监察机构是刺史,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点睛】“纠皇太子三公以下及旁州郡国无不统”“掌察举百官以下及京师近郡犯法者”是关键信息。‎ ‎31.西周、秦、西汉、隋唐等古代王朝都定都关中,五代中有四朝定都开封。北宋初年,赵匡胤想从开封迁都洛阳,进而迁往长安。“吾将西迁者,无它,欲据山河之胜面去冗兵,循周、汉故事,安天下也。”但因群臣反对而未果。最主要的原因是 A. 开封有更为险峻地形优势 B. 关中的生态恶化导致收入锐减 C. 经济形势的变化阻碍了西迁 D. 周、汉已成历史,其经验不可靠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开封交通四通八达,尤其可以通过多条水路连接几大水系,此时经济重心逐步南移,拥有巨大人口的首都不得不靠近经济发达区域,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长安洛阳地形较为险峻,开封在辽阔的平原上无险可守,需要大量军队驻扎以保安全,因此宋太祖有“冗兵”一说,故A项错误;关中是否收入锐减无法判断,排除B项;周汉的历史经验不可照搬,但对后世仍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故D项错误;‎ ‎32.《马可·波罗行纪》中曾记述:元朝时“所有契丹人,即契丹省的居民,都被迫离开旧都而迁居新都”。这里的“契丹省”指的应当是 A. 辽阳行省 B. 岭北行省 C. 甘肃行省 D. 云南行省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发展,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契丹人”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按照元朝行省制度的划分,东北地区应该是属于辽阳行省管辖,故应该选择A;B项是管辖包括今俄西伯利亚大部、蒙古国等地区,排除;C项是在西北,排除;D项是在南方,排除。故选A。‎ ‎33. 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物,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视及创动管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 )‎ A. 与中央权利之争难以调和 B. 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C. 行政长官不在由朝廷任命 D. 权利不再受到中央节制 ‎【答案】B ‎【解析】‎ ‎“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说明江浙行省获得了急事处置权。地方绝对服从于中央、行省长官由皇帝任命。A、C、D表述错误。‎ ‎34.下表是关于科举制创立的几段历史叙述。由此可知 A. 科举制度在隋朝时期已经创立 B. 官员的选拔主要通过进士科 C. 科举制度的形成是渐进的过程 D. 史学无法考证科举制的创立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表格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时已经创立了科举制。故答案为A项。B项未表明官员选拔的朝代,排除;C项材料未完整的体现科举制的发展过程,排除;D项根据材料“隋炀帝……科举制创立的开始”来看,科举制的创立有史学依据,排除。‎ ‎35.如下图所示为《唐书》所载 830 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 A. 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 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 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 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项与材料不符,表格中得到选拔的不仅有士族子弟,还是有寒族;B项说法错误,九品中正制是以门第做官,而科举制依据成绩;C项说法错误,不是缩小了范围,是扩大了范围。因此ABC三项均不正确。从材料可知科举制选拔的范围还主要是在士族阶层,还不完善,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 ‎【名师点睛】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中实行时间最长,最为完善的一种制度。中国古代的科举制起源于隋代,此后科举不断随着王朝的更迭而发展进步以致臻于完善,但物极必反,明清时期科举制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1905年秦代最终废除了存续千年的科举制。高考中对科举制的考查角度多样,题型众多,是高频考点和难点,需要在平时学习中强化基础训练。‎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第36小题15分,37小题15分,计30分。)‎ ‎3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材料灵渠位于今广西兴安附近,是一条连接湘江与漓江的人工运河。在湘江中用巨大的石头垒成前锐后钝的分水坝,将湘江水一分为二,一支由南渠引入漓江,一支沿北渠回流入湘江。南北二渠总长34千米,构成灵渠的主体。‎ 这条于公元前214年建成的运河,分湘入漓,北水南调,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开拓了南北水运通道,“溉田万顷”,为秦国随后深入岭南的数十万大军的后勤供给提供了便捷的通道,为秦在岭南设置南海、桂林等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秦代修筑的长城,故迹已难探寻,而这条在近代被称作“兴安运河”的水道,历代修缮利用,“皆循其故道,因时而损益之,终不能独出新意,易其开辟之成规”。‎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灵渠被确定为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灵渠的历史作用。‎ ‎【答案】(1)历史悠久,影响深远;保存相对完整;设计、修建科学合理。(6分)‎ ‎(2)为开拓和管理岭南提供了交通支撑;灌溉农田;促进了中原地区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6分)‎ ‎【解析】‎ 试题分析:(1)依据“在湘江中用巨大的石头垒成前锐后钝的分水坝,将湘江水一分为二,一支由南渠引入漓江,一支沿北渠回流入湘江”可以得出设计、修建科学合理;依据“开拓了南北水运通道,“溉田万顷”,为秦国随后深入岭南的数十万大军的后勤供给提供了便捷的通道,为秦在岭南设置南海、桂林等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得出历史悠久,影响深远;依据而这条在近代被称作“兴安运河”的水道,历代修缮利用,“皆循其故道,因时而损益之,终不能独出新意,易其开辟之成规”可以得出保存相对完整 ‎(2)依据材料“为秦国随后深入岭南的数十万大军的后勤供给提供了便捷的通道,为秦在岭南设置南海、桂林等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得出灵渠的开凿为开拓和管理岭南提供了交通支撑;依据开拓了南北水运通道,“溉田万顷”可以得出灌溉农田;灵渠的开凿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有利于促进中原地区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考点:世界文化遗产荟萃·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灵渠(课标外)‎ ‎37.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宋太祖赵匡胤本为后周殿前都点检,960年,奉命御辽。到达陈桥驿时,发生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取代后周建立宋王朝,史称“陈桥兵变”。‎ 对“陈桥兵变”,宋初众说纷纭,《太祖实录》亦语焉不详。宋太宗赵匡义命重修《太祖实录》,说:“史官之职,固在善恶必书,无所隐讳”,“太祖之事周朝也,尽力王室,中外所知。至于大宝(皇位),非有意也”。太宗特地指出,时值契丹入侵,太祖率兵出击,一日醉卧帐中,众将士云集,强拥太祖为皇帝,此乃时势所趋,并非人力所为。‎ 今人研究认为,赵匡胤制造辽(契丹)与北汉联兵南下的假情报,宰相范质等人不明真相,匆忙派遣赵匡胤率诸军北上抵御。大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弟赵匡义等受意发动兵变,将士们把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天子。‎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说明宋太宗对“陈桥兵变”的解释与今人研究的结果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太宗重修《太祖实录》关于“陈桥兵变”记载的原因。‎ ‎【答案】(1)宋太宗:宋太祖被拥戴为皇帝,是顺应天意;‎ 今人:宋太祖策划了此次兵变,意在夺取皇位。‎ ‎(2)原因:“陈桥兵变”得国,无法隐瞒;以官修史书的方式确定兵变的性质;宣扬宋太祖忠义;彰显宋朝政权的合法性。‎ ‎【解析】‎ 第(1)问,由材料信息“太宗特地指出,时值契丹入侵,太祖率兵出击,一日醉卧帐中,众将士云集,强拥太祖为皇帝,此乃时势所趋,并非人力所为”可知,宋太祖被拥戴为皇帝是顺应天意;由材料信息“赵匡胤制造辽(契丹)与北汉联兵南下的假情报,宰相范质等人不明真相,匆忙派遣赵匡胤率诸军北上抵御。大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弟赵匡义等受意发动兵变,将士们把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天子”可知,宋太祖策划了兵变。‎ 第(2)问,“原因”,由材料“史官之职,固在善恶必书,无所隐晦”可知,陈桥兵变无法隐瞒;“太祖之事周朝也,尽力王室,中外所知”可知,宋太宗在宣扬宋太祖的忠义;“太宗特地指出,时值契丹入侵,太祖率兵出击,一日醉卧帐中,众将士云集,强拥太祖为皇帝,此乃时势所趋,并非人力所为”说明宋太宗通过官修史书的方式确定了兵变的性质;宋太宗最终目的是彰显宋朝政权的合法性。‎ ‎【考点定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北宋政治制度•陈桥兵变 点睛:本题考查考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考查时空意识、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本题紧扣“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设置问题,极具历史感,直指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是一道非常好的试题。史料实证在课程标准中这样描述“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史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逐步提高历史的理解力,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由此,教师在历史教育中要加大史料实证的应用。‎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