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岳麓版第10讲 新中国的外交作业
第10讲 新中国的外交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9江西吉安质检) 时间 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 1949.10—1950.1 苏联、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朝鲜、蒙古、民主德国、阿尔巴尼亚、越南 1950.4—1950.10 印度、印度尼西亚、瑞典、丹麦、缅甸、列支敦士登、瑞士、芬兰 据上表推知,1949年10月至1950年10月,新中国外交( ) A.倒向社会主义苏联一边 B.重视团结亚非拉国家 C.“一边倒”并超越意识形态 D.独立自主与不结盟 答案 C 依据表格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建国后的第一年里,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不仅有以苏联为首的众多社会主义国家,而且还包括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和欧洲的资本主义国家,表明新中国外交具有“一边倒”和超越意识形态的特点,故选C。 2.(2019福建三明模拟)《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这一规定( ) A.标志着中苏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有利于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C.打破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 D.加快了抗战胜利的进程 答案 B 1949年中苏建交,而1950年双方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故A项错误;根据条约的内容可知有助于抵制美国在亚洲的扩张,有利于巩固新中国的政权,故B项正确;材料仅仅涉及政治方面的合作,并未能打破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故C项错误;抗日战争是1945年胜利的,与题目无关,故D项错误。 3.(2018江西重点中学联考)日内瓦会议开始时,周恩来阐述中国外交的基本立场说: “我们尊重各国人民的选择和维护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国家制度不受外来干涉的权利……只要世界各国都遵守这些原则……我们认为,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的世界各国是可以和平共处的。”这段话表明中国政府( ) A.开始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成为国际公认准则 C.推动了印度支那局势走向缓和 D.提出的求同存异原则促进会议取得成功 答案 C 日内瓦会议的召开是为了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中国的外交立场有利于推动印度支那局势走向缓和,故C项正确。 4.(2018山东德州期中)新中国成立之初,提出“一边倒”的外交政策。20世纪50年代,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变化( ) A.导致中苏关系的恶化 B.基本清除了外交中的意识形态因素 C.促进了中美关系的改善 D.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两极格局的羁绊 答案 D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再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为主要的外交依据,使和平共处成为解决国际关系的准则,这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两极格局的羁绊,故D项正确;A项明显错误;20世纪50年代外交中仍然存在意识形态因素,故B项错误;中美关系的改善是在20世纪70年代,故C项错误。 5.(2018山东烟台3月质检)1952年,周恩来认为当今世界应划分为两大阵营(帝国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三类国家(帝国主义国家、民族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并指出世界局势不是“简单的两大阵营对立,没有什么工作可做”。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 A.已放弃“一边倒”的外交策略 B.强调独立自主政策的必要性 C.不单纯以意识形态为外交准则 D.切实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 答案 C 从材料信息看,1952年时,周恩来认为,当今世界局势并非“简单的两大阵营对立”,世界仍有许多工作可做,这体现了中国独立自主外交的灵活性,说明当时的中国不单纯以意识形态为外交准则。故选C项。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信息旨在强调独立自主政策的灵活性而非必要性,故B项错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推进新型区域外交合作,故D项错误。 6.(2018辽宁大连双基检测)下图是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时支持中国及追随美国的票数变化示意图。分析该图可知( ) A.联合国始终致力于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 B.中国正式成为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C.第三世界力量崛起逐渐改变联合国面貌 D.中国彻底改变建国初期外交孤立的局面 答案 C 示意图中显示支持中国的国家增多,这是因为第三世界力量崛起逐渐改变联合国面貌,故C项正确。 7.(2019安徽淮北摸底)一位费城老乐手回忆说:“当(费城交响乐团)音乐家在(北京)大街上行走时,人们纷纷投以好奇和惊讶的目光。毕竟,西方人25年没有在这些街道上散步了。”这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情景( ) A.《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初期 B.中美关系处于敌对状态时期 C.《中美上海公报》发表后初期 D.中美两国正式建交后初期 答案 C 根据材料可知,费城交响乐团是美国乐团,该乐团在中国出现说明中美关系缓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恶化,直到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订《中美上海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故该现象最早出现于《中美上海公报》发表后初期,C项正确。《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是解放战争时期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的,A项错误;该乐团的出现体现中美关系缓和,B项错误;中美两国正式建交是在1979年,与材料中的“25年”不符,D项错误。 8.(2019河南焦作模拟)1955年7月,美国通过英国向中国建议举行大使级会谈,中国表示同意。8月1日,两国首次大使级会谈在日内瓦举行;9月10日双方就平民回国问题达成协议,钱学森由此踏上归国之路。这表明( ) A.中国改变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B.中美两国关系开始实现正常化 C.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趋于瓦解 D.中美两国外交政策具有务实性 答案 D “中国改变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中美两国关系开始实现正常化是在20世纪70年代,排除B项;C项明显不符合史实,排除;中美两国通过第三方展开接触并就平民回国问题达成协议体现了中美两国外交政策具有务实性,D项正确。 9.(2018 河北邯郸摸底)1969年,尼克松总统同法国领导人戴高乐谈及中国问题,并希望从戴高乐那里得到一些建议。戴高乐认为:如果美国开始发展同中国的关系,那么意味着中国将可能进入联合国,这会产生很大的国际影响,但是他不相信这会有什么糟糕的结果。这说明( ) A.法国极力阻挠中美关系改善 B.中美关系事关国际格局演变 C.中国崛起改变美法外交战略 D.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已出现 答案 B 材料中法国并未阻挠中美关系改善,故A项错误;中美关系事关国际格局演变与材料中“如果美国开始发展同中国的关系,那么意味着中国将可能进入联合国,这会产生很大的国际影响”相符,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美法外交战略的转变,故C项错误;D项所述与材料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 11.(2018山东淄博3月)1979年至1980年,我国国家领导人的出访活动大幅度增长。从出访的国家来看,两类国家明显增多:一是发达国家,二是正在进行改革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些活动主要是为了( ) A.推动中美建交 B.推动改革开放 C.实现睦邻友好 D.引进先进技术 答案 B 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国开始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从材料信息看,1979年至1980年,我国国家领导人出访发达国家和正在进行改革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活动明显增多,其主要目的是从这些国家学习经济建设和改革经验,以推动改革开放。故选B项。 11.(2018湖南十三校模拟)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政策是不断变化的,首先是全面倒向社会主义国家一边,到后来我国奉行反苏反美的“两个拳头打人”政策,再到联美遏苏的“一条线,一大片”政策,再到全面发展对外友好关系的全新外交战略。这一系列变化表明( ) A.一般来说国家间没有情谊可言,有的只是利益 B.在美苏争霸时期,中国对于亲美亲苏犹豫不决 C.社会主义在和资本主义的斗争中处于弱势位置 D.中国外交政策调整根源于自身安全和国际局势 答案 D 题干描述了新中国成立后外交政策的变化过程,维护国家利益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中国依据国际局势变化不断调整外交关系,故D项正确。 12.(2018山西六校三联)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提出了“做国际社会中负责任大国”的外交理念,并在国际政治实践中开始了负责任大国身份的建构。除了倡导建立大国之间的“伙伴关系”外,我国还提出了“尊重世界的多样性”等主张。这些新外交思想的提出( ) A.不利于深化中国的改革开放 B.有利于中国更好地融入世界 C.标志着我国外交的重大转折 D.表明美国冷战思维的结束 答案 B 新时期我国实行的外交思想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深化改革开放,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在国际政治实践中开始了负责任大国身份的建构。除了倡导建立大国之间的‘伙伴关系’,我国还提出了‘尊重世界的多样性’等主张”可知,这些措施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使我国更好地融入世界,故B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出我国外交出现转折,故C项错误;美国的冷战思维在材料中并未体现,不能判断其已经结束,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13题25分,14题12分,共37分) 13.(2018江西上饶三模)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是当今世界关系发展变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首脑蒋介石、罗斯福、丘吉尔在开罗会议上提出了协同对日作战的宗旨,对处置日本侵略者做出了安排。宣言指出“我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 材料二 1949年12月,美国政府宣布“运用一切努力防止中国共产党人从非苏联的来源获得直接用于军事目的的物资与装备”。1951年10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巴特尔法》,规定违反禁运条例向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出口的国家,美国将停止向其提供援助。 材料三 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它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双方同意,他们将通过不同的渠道保持接触,包括不定期地派遣高级代表前来北京;就促进两国关系正常化进行具体磋商并继续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 ——1972年2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 材料四 根据商务部公布的《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公告》,美国政府已在2018年4月3日宣布将对原产于中国的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由于美国的301调查为单方认定结果,且这一措施明显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相关规则,严重侵犯中方根据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享有的合法权益,威胁中方经济利益和安全,所以中国政府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捍卫自身合法权益,将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等农产品、汽车、化工品、飞机等进口商品对等采取加征关税措施,税率为25%。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13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美关系的变化对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启示。(12分) 答案 (1)变化:从与中国结盟转变为敌视、孤立、封锁新中国;从敌视到谋求中美关系正常化,但双方摩擦不断。(4分) 原因: 由结盟到敌视的原因: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中美合作基础消失;中美国家利益的冲突和意识形态的对立;冷战的影响;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4分) 关系正常化但摩擦不断的原因:美国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经济“滞胀”);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陷于越南战争的泥潭,社会矛盾尖锐;孤立中国政策失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国际地位显著提高。(5分) (2)国家利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国际环境等都是影响国与国之间关系的重要因素;国家实力决定外交政策和地位;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尊重和照顾彼此的核心利益,妥善处理分歧和敏感问题;通过对话磋商,增进理解,达成共识,避免误解和误判。(每点2分,共12分) 14.(2019福建泉州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成立后,与以苏联为首的十几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并获得苏联的经济援助,使新中国顶住了扑面而来的惊涛骇浪。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苏联推行霸权主义,使中苏关系迅速恶化。1969年甚至挑起了珍宝岛事件,对中国直接施加军事威胁。毛泽东及时调整外交战略,1972年2月实现了尼克松正式访华,打开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大门,为实现中美建交铺平了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得出了“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的科学论断,从而形成了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的崭新的时代观。20世纪90年代初期,冷战格局一夜之间宣告结束。全世界似乎一下子失去了方向。美国作为冷战的胜利者,并没有认真对待新的世界。而是以胜利者自居,在全世界推行“单边主义”政策。 ——摘编自《新中国外交政策变化简溯》 从材料中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12分) 答案 示例: 论题:从“一边倒”走向全面外交。阐述:建国初期美苏两极对峙,美国敌视新中国,而苏联承认并支持新中国。在此情况下,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为新中国获得国际承认、发展对外关系、粉碎帝国主义的孤立政策起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制约了中国与西方国家关系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以来,外交上迫切需要打破美国的孤立政策,团结新独立国家共同反帝,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经济,1953年我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突破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限制,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1955年我国更进一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改善,中国与更多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建交,新中国外交政策由“一边倒”走向全面外交。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