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发布 |
- 37.5 KB |
- 2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陕西省商洛市丹凤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丹凤中学2019届高二年级4月月考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有学者认为:“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该学者揭示了 A. 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B. 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弊大于利 C. 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D. 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可知分封制下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D项正确。题干强调分封制下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没有涉及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排除A。分封制在历史上有利有弊,如在西周时期,利大于弊;东周时,弊大于利,因此B项不准确,排除。宗法制是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 【点睛】解答观点类题最关键要把握住观点核心意思,不能受限于教材知识。本题学者观点强调分封制下会导致“家”“国”对立,士、庶民往往会效忠于家,因此有分裂隐患,从这一思路解答即可。 2. 周初,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级分明,宴乐时天子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为二佾。春秋时期,鲁国卿大夫季氏却“八佾舞于庭”,且“士无常君,国无定臣”。这一变化根源在于 A. 礼乐文明崩坏 B. 井田制度瓦解 C. 分封制度崩溃 D. 铁器牛耕使用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目可得出,西周的分封制在春秋时期得到了瓦解,表现是礼乐制度的崩坏,根据所学知识,春秋时期随着封建经济(铁犁牛耕的使用)的发展,加速了社会转型(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礼乐文明崩坏是表现,不是根源,故A项错误;井田制瓦解也是经济表现,不是根源,故B项错误;分封制瓦解是政治表现,不是根源,故C项错误;根据前面分析,故D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生产工具的进步 3. 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子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据此推断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 “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 B.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C. “天人合一”“敬德保民” D. “天下一家”“家国一体”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理念。A项主张实行分封制;B是皇帝制度的特点;C体现了“天人合一、以民为本”的思想;我国古代奴隶社会时期实行的分封制、宗法制以及封建社会时期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都倡导“天下一家”“家国一体”的统一理念,故D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天下一家”“家国一体” 4.据《史记》载:“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针对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而确立的制度是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井田制 D. 礼乐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从材料中的“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等信息来看,材料反映的是父系家长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以及嫡长子继承制的影响。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涉及分封制和礼乐制,排除A、D项;材料没有反映土地制度,排除C项。 【点睛】宗法制按照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确立严格的大宗、小宗关系,通过规定宗族内严格的等级制度,以此确定在国家权力分配中的地位,避免因权力分配不均和继承问题导致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从而起到“定纷止争”的作用。通过实行宗法制,在保证各级贵族垄断政治权力和特权地位的基础上,调节贵族之间的矛盾,稳定统治集团的内部关系。宗法制的严格实行,有利于凝聚亲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同时也强化了以大宗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以得到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的目的。 5.有学者评述某项制度的实施:由姬姜二姓的亲戚各自率领武力长驻于若干要地,以这些“点”拉成几条“线”,来控制广袤的“面”,从而建立起“一个网络结构的模式”.该制度应是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封制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题中“以这些“点”拉成几条“线”,来控制广袤的“面”,从而建立起“一个网络结构的模式”反映的是一种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制度,故选A。B与行政制度无关,它是分封制实行的原则。C、D出现于秦朝和元朝时期,而材料的点、线说明了当时并没有建立起中央集权,故本题选A。 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6. 《左传》载:“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孤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王崩,周人将畀(bi,给与)虢公政。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材料反映出的实质是 A. 周天子地位衰微 B. 嫡长子继承制遭到破坏 C. 宗法制崩溃 D. 分封制遭到破坏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孤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周郑交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时分封制的破坏,王室衰微,故D正确。周天子地位衰微,属于现象,不是本质,故A排除。材料未涉及嫡长子继承制遭到破坏,故B排除。材料也没有反映宗法制崩溃,故C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破坏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宗法制分封制的破坏的相关知识,这属于复习备考的热点之一,学生要引起重视。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是各国大夫专政夺权运动的高潮,他们的成果最终为周天子认可,这表明宗法制和分封制的瓦解,奴隶社会及其统治思想已荡然无存,中国的封建社会已经形成。 7.《春秋·公羊传》记载:“隐(鲁隐公)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鲁桓公)何以贵?母贵也。”这种立嗣方式 A. 实施的目的是防止因争夺君位而引起祸乱 B. 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 C. 表明太后左右了王位的继承 D. 表明贤德是宗法制确立继承人的首要依据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体现了以嫡长子为核心的宗法制特征,因此材料中的做法遵循了周代宗法制的精神,实施的目的是防止因争夺君位而引起祸乱,故A项正确。材料涉及宗法制的信息,与君主专制无关,且这一时期尚未产生君主专制,排除B。材料反映了“子以母贵”,并非“太后左右了王位的继承”,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出“贤德”,而是强调该立嗣方式具有宗法制的思想,排除D。 8. 有学者认为“用现代的说法,可以说战国的军队在硬件上大都相同,即弓弩、青铜武器与盔甲。可是秦国在软件上更胜一筹”。秦国“软件”是指 A. 承继了西周疆土 B. 优越的地理位置 C. 有效的管理制度 D. 首创了郡县制度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战国的军队在硬件上大都相同,即弓弩、青铜武器与盔甲。可是秦国在软件上更胜一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有效的管理制度是协助秦统一六国的强大条件,故C项正确;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A项;秦国地理位置在各诸侯国中不是最优越的,故排除B项;郡县制度起源于春秋后期,故排除D项。 点睛:根据题干可知该学者强调的是秦国治理国家的措施,注意题干要求的是“软件上”。 9.韩菲子在《扬权》篇里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他主张 A. 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B. 人无贵贱,一律受法律约束 C. 结束分裂,建立统一国家 D. 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改革 【答案】A 【解析】 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由材料“要在中央”可知,他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故A项正确;B项错误,法家认为法是臣下必须遵守的,君主就不受法律的制约;C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10.贾谊在《治安策》中强调“欲天下之治,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材料体现了 A. 推行郡县制牵制诸侯势力 B. 实行宗法制的目的 C. 行推恩令来加强中央集权 D. 七国之乱的缘由 【答案】C 【解析】 【详解】 材料中引文的大意为要想天下的长治久安,就必须分割王国封地以削弱其实力,联系所学可知,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后来王国问题逐渐突出,形成尾大不掉之势,于是贾谊提出削弱王国的实力的策略,汉武帝推行了推恩令,下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诸侯国越分越小,汉武帝再趁机削弱其势力。故此题应选C;材料中主张实行的是推恩令,不是推行郡县制,A错误;材料中显然是对分封制度不满,B错误;七国之乱的缘由是削藩令的实施,D错误。 11. 汉唐宰相大多出自世家大族,朝堂之上可以坐着与皇帝议论国家大事,谓之“坐而论道”。宋朝时,大臣多出自科举,已无“坐而论道”的资格,在皇帝面前必须直立奏对。这表明( ) A. 贵族执政退出历史舞台 B. 官僚政治体制基本确立 C. 君主专制统治登峰造极 D. 选官制度发生重大变化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目中汉唐宰相“坐”到宋朝大臣“站”,体现了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从汉唐宰相多出自“世家大族”到宋朝大臣多出自“科举”,体现了官僚政治体制的不断完善,宋朝时选官依然存在“恩荫制”,故A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故B项正确;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是在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唐、宋时期选官制度均是科举制度,并未发生重大变化,故D项错误。 12. 钱穆先生认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据此可知,三省体制有利于 A. 政治决策的民主化 B. 宰相参与决策 C. 决策程序的简化 D. 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三省体制有利于宰相参与决策,故B正确。当时政治决策仍然体现君主专制,故A排除。三省体制决策程序的复杂化了,故C排除。中央集权与三省制无关,故D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制 13.汉武帝选拔严助、主父偃等人,加授他们为侍中,使他们出入皇宫,接受皇帝垂询,参与大政。汉武帝这样做的结果是 A. 解决了王国问题 B. 削弱了丞相权力 C. 确立了察举制 D. 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君主专制加强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材料与地方王国问题无关,故A错误。材料也并没有体现选官制度和儒家思想的相关内容,故C和D排除。因为他们接受皇帝的垂询实际上是在牵制宰相,限制相权,故而加强皇权,故本题选B。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4.武则天当皇帝时,有人诬告宰相刘祎之受贿,武则天很生气,下令刘祎之停职审查。办案人员奉命向刘祎之出示了皇帝签发的敕书(命令)。结果刘祎之很愤怒也很不屑地说了一句:“不经凤阁鸾台(即中书省和门下省),何得为敕!”武则天大怒,干脆下令刘祎之“即家赐死”。对上述事件认识正确的是 A. 体现了君主权力至高无上 B. 三省体制导致宰相专权 C. 中书门下执掌最高决策权 D. 三省六部体制名存实亡 【答案】A 【解析】 【分析】 从材料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刘祎之“即家赐死”这件事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故A项正确。唐朝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结合材料,没有宰相专权和三省六部制名存实亡的信息,所以B、D项错误。结合所学,皇帝大权独揽,而非中书门下执掌最高决策权,故C项错误。 【详解】 15. 日本学者内藤乾吉认为:“唐代的政治并非是君主独裁政治,而是综合天子和贵族意志实行的贵族政治。”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形成了最高统治者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面 B. 这种观点是基于唐代皇权与三省分权的关系而言 C. 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D. 皇权与相权矛盾已基本解决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唐代的政治并非是君主独裁政治,而是综合天子和贵族意志实行的贵族政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观点是基于唐代皇权与三省分权的关系而言。因此选B。ACD都不符合所学知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并未基本解决,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 16.史书记载:“行中书省与都省(中书省)为表里…常赋岁钞四百万锭,各省备用之外,入京师者二百八十万锭”.材料反映了行省( ) A. 与都省相互制衡 B. 是征收赋税的专门机构 C. 代表中央治理地方 D. 是元朝的最高行政机关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行中书省与都省(中书省)为表里”得知,行省与都省不是相互制约,所以A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元代征税机构是中央的宣课提举司,各地方是税使司,所以B错误;最高行政机构是中书省,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D错误。行省的全称是行中书省,即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代表中央管辖地方,故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制度 17. 东汉规定,各地“孝廉”推举名额必须与人口成比例,这种地区名额限制的规定为宋代之后科举制所沿袭。明清时期实行分省录取之制,即使文化、经济最落后的省份,也依然有最低的名额保证。从这种名额限制、分省录取的做法可以看出 A. “国家取士,唯才是择”的公正性完全骗人而已 B. 科举制意义在于网罗最优秀的人才参加政府管理 C. 完全取决与皇帝的个人好恶,缺乏任何客观依据 D. 有利于保证中央政府和全国各个地区之间的交流 【答案】D 【解析】 【详解】名额限制、分省录取的做法可以保证文化、经济最落后的省份,也依然有最低的名额保证,从而使科举制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也能得到发挥,有利于保证中央政府和全国各个地区之间的交流。故答案为D项。材料不能反映科举制选人标准的欺骗性,排除A项;B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科举制具有客观标准,C项说法错误,排除。 18.西汉后期大臣王嘉称赞道:“孝文时,吏居官者或长子孙,以官为氏,仓氏、库氏则仓库吏之后也。其二千石长吏亦安官乐职,然后上下相望,莫有苟且之意。”东汉初年大臣朱浮也赞叹其时的做法“吏皆积久,养老于官,至名子孙,因为氏姓”。这主要体现了汉文帝时期 A. 宗法与皇权结合促进了国力强盛 B. 官僚队伍的稳定增强了中央权威 C. 官吏任用制度化形成良好的吏治 D. 官员久任其职推动国家长治久安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宗法体现的是血缘,宗法与皇权结合,应该指封国制,材料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以官为氏”“安官乐职”“吏皆积久,养老于官,至名子孙,因为氏姓”等信息,可知官员队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以官为氏”,“仓氏、库氏”“养老于官,至名子孙,因为氏姓”体现了一种荣耀与感恩,故B项正确;“吏治”指官吏的作风和政绩,材料没有充分体现,故C项错误;“推动国家长治久安”,材料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汉代政治 19. 据《大唐语林》记载:某人请求玄宗开恩帮女婿王某科举及第,玄宗答应。负责科举的礼部侍郎将皇帝钦点王某情况报告宰相。宰相说:“科举是为国家取才大典,怎么能凭皇帝一句话,就把功名与人?”玄宗只好取消成命。这则记载表明 A. 礼部与宰相共管科举 B. 相权对皇权有制约性 C. 科举制度具有公平性 D. 科考不受皇权的干预 【答案】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礼部负责科举考试的组织工作,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玄宗答应开恩帮女婿王某科举及第,宰相反对,玄宗只好取消成命”说明了皇权一定程度受到了相权的制约,故B项正确;科举制度具有相对公平性,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考不受皇权的干预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20.河南安阳汤阴县建有“宋岳忠武王庙”,以纪念被秦桧陷害致死的抗金英雄岳飞。据旧《岳飞庙志》记载,1750年乾隆皇帝曾来此拜谒,御书诗一首,镌刻在石碑上,称“乾隆碑”,立在岳飞庙南北中轴线的“御碑亭”里。御碑的树立把秦桧等人跪岳飞变成了跪御碑。1915年“乾隆碑”被移到岳飞庙山门东侧,秦桧等五具败类像又置于岳飞的威视之下了。这一景致变化反映出 A. 岳飞深得后世人民爱戴 B. 意识形态具有稳定性征 C. 专制皇权的至高无上性 D. 政治变迁影响思想文化 【答案】D 【解析】 清朝时“1750年乾隆皇帝曾来此拜谒,……御碑的树立把秦桧等人跪岳飞变成了跪御碑”,而1912年清帝退位,于是“1915年乾隆碑被移出岳飞庙山门东侧”,故D项正确。。其他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 21.有人认为我国古代某一朝代的皇帝“身兼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与这一结论相关的是 A. 秦朝的三公九卿制 B. 汉朝的中外朝制度 C.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D.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属于史料阅读理解类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调用相关史实加以分析理解的能力。材料中的皇帝“身兼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说明此时的皇帝兼职了原先宰相大臣的职能,依据史实判断,该现象应当出现在明朝朱元璋废除丞相之后,故选项中D项正确,A、B、C三项均不合题意。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废除丞相 22.历史发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唐、宋、元、明)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 中书门下、三司使、交子 ② 枢密院、木活字、监察御史 ③ 政事堂、筒车、邸店 ④ 通政司、都察院、风力水车 A. ②③④① B. ③④①② C. ①③②④ D. ③①②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①中书门下、三司使、交子出现在宋朝;②枢密院、木活字、监察御史出现于元朝;③政事堂、筒车、邸店出现于唐朝;④通政司、都察院、风力水车出现于明朝,依照唐、宋、元、明顺序排列,所以按唐、宋、元、明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只能是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通政司、都察院等 【名师点睛】 此题是一种非常怪的一种试题,是非常不容易入题的一种题型,解答组合型选择题的关键是要有准确巩固的基础知识,同时由于该题型的逻辑性较强,所以同学们还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史学理论水平。解答此类题的方法主要是逐个排除法,一个一个的仔细分析。 【详解】 23.“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慧,当今争于气力”,与“当今”最契合的时代是 A. 商朝 B. 西周 C. 战国 D. 秦朝 【答案】C 【解析】 材料认为:上古中古人口稀少,条件简陋,可以行仁义;三代时期,制度完善,社会发展;现代社会人多物少,争于武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以武力为基础进行争霸战争,故C项正确;ABD项不符合题意。 点睛: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主要包括墨家、儒家、道家和法家等学派,还可以从材料切入,考查其他学派的思想主张。如道家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法家提出系统的法治理论,主张依法治国等。 24.丝绸之路是中国联系西方的“国道”。汉代的丝绸之路可以见证 A. 灌钢法技术制作的兵器外销 B. 火药传播到欧洲及世界各地 C. “井渠”技术向西传到西域 D. 大量精美的瓷器远销海外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灌钢法出现于南北朝时期,火药的外传是在12、13世纪,大量精美的瓷器远销海外是在宋元时期,这与题干时间“汉代的丝绸之路”不符,故ABD项排除;“井渠”技术是汉代关中人民创造的,这种水渠至今还流行于新疆吐鲁番、哈密等地,故C项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水利工程(井渠);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冶铁业、制瓷业的发展 25. 据王祯《农书》记载,有一农具“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两足中虚,阔合一垅,横桄四匝,中置耧斗;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这一农具是( ) A. 灌溉工具 B. 除草工具 C. 播种工具 D. 耕土工具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两足中虚,阔合一垅,横桄四匝,中置“耧”斗、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所以这一农具只能是播种工具,故C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播种工具 【名师点睛】 时 期 工具 特点和影响 春秋战国 铁农具和牛耕 出现并推广 西汉 赵过的耦犁;犁壁、耧车 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 东汉 耦犁 推广到珠江流域 隋唐 江东出现曲辕犁,安装犁评 犁耕技术完善 26.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五年五月诏告天下:“今州县城市乡村,或有冻馁不能自存者,令里中富室假贷钱谷以资养之,工商农业皆听其故。”此规定 A. 旨在落实重农抑商政策 B. 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恢复 C. 体现了农工商并重思想 D. 反映了明初社会经济困难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经济政策。依据材料大意可知工商农业中的富者都应该救济贫者,防止出现社会动荡,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秩序,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令里中富室假贷钱谷以资养之,工商农业皆听其故”可知工商农业中的富者都应该救济贫者,农者也不例外,没有体现重农抑商政策,故A项错误;古代封建社会政府一直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农工商并重思想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材料“今州县城市乡村,或有冻馁不能自存者”只能说明有贫苦人民,不能说明明朝初期社会经济困难,故D项错误。 点睛: “或有冻馁不能自存者,令里中富室假贷钱谷以资养之,工商农业皆听其故”实际上体现的是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27.据《新全球史》记载,早在12世纪福建就进口稻米,而专门种植荔枝、柑橘及甘蔗高价销往北方,尽管政府要求福建人种植稻米以减少对进口稻米的依赖,却收效甚微。这一现象突出反映当地( ) A. 农业经济结构较合理 B. 农业生产受市场主导 C. 不适宜种植粮食作物 D. 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时期的农业经济,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题干中福建地区种植高价的荔枝甘蔗等经济作物,不种植水稻,表明该地区的农业受到市场价格的影响,所以正确的是B项,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A排除;C项表述错误;政府没有放弃重农抑商政策,排除D项。 28.据《欧阳文忠公全集》载,民有幸不役于人而有田自耕者,皆以等书于籍而公役之。至不胜,则贱卖其田,或逃而去。由此可见自耕农(小农)经济生存的不利因素是 A. 封建国家的沉重赋役 B. 自然灾害的影响 C. 封建地主的土地兼并 D. 小农经济的脆弱 【答案】A 【解析】 【分析】 宋代自耕农虽然不再受到地主的控制,但是由于政府繁重的赋税,生存条件也很艰难,常常由于一些原因而被迫卖出自己的土地。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封建小农经济受到封建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不是材料反映的主要因素;C选项材料没有体现;D选项与题意不符。 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自耕农 【名师点睛】中国古代的土地兼并问题 【详解】 29.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 构建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文化心理认同 B. 形成了地方绝对效忠中央的制度 C. 确立了以土地国有为基础的社会公有制 D. 实现了以家天下为核心的集权机制 【答案】A 【解析】 【详解】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由此可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历史影响在于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天下“大一统”的文化心理认同。故答案为A项。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拥有相当大的独立性,排除B项;秦汉时期土地私有,与西周时期的土地制度无关,排除C项;秦汉时期实行郡县制,与西周时期通过宗法制和分封制建立起来的“家天下”不同,排除D项。 30.宋熙宁年间,全国兴修水利工程10793处,其中两浙路修建1980处。此外,还在东南沿海修筑了长达250余千米的江北捍海堰和浙江捍海石塘、钱塘江工程等。这反映了 A. 连年暴雨导致严重涝灾 B. 水利政绩成为擢升依据 C. 江南经济发展推动水利建设 D. 人口大量增加需要新耕地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唐朝中期以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北宋时期,南方经济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兴修的水利工程增多,这反映出江南经济发展推动水利建设,C项正确;A项中的“连年暴雨”、B项中“水利政绩”、D项中“人口大量增加”材料都没有涉及,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精耕细作 31. 在谈到中国古代某一制度时,《新全球史》提出:“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据此可以推断出这一制度 A. 自曹魏开始实行至唐朝废止 B. 从根本上阻止了土地兼并 C. 平均分配了全国土地 D. 反映了封建国家与大地主之间矛盾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结合题干材料实施目的在于抑制土地兼并,其做法是将国家掌握的土地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农民承担一定的徭役负担,可知其反映的是北魏开始实行的均田制,反映了封建国家与大地主之间的矛盾,故D项正确,AC项错误;B项错误,错在“根本上”。所以答案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均田制 32.据史书记载:“……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材料中对“渠”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A. “渠”指宋朝的高转筒车,有利于丘陵山地的灌溉 B. “渠”指汉朝的龙首渠,后来传至西北地区称坎儿井 C. “渠”指曹魏时期的翻车,它既能灌溉又能排涝 D. “渠”指战国时期的都江堰,它的作用主要是防洪、灌溉 【答案】D 【解析】 【详解】试题解析:抓住材料的关键词“成都”,战国时期的都江堰即在此,故选D项;B出现在北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水利工程不是灌溉工具,高转筒车和翻车都是灌溉工具错误,故排除AC两项。 33.《荀子·礼论篇》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族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 荀子认为礼源于天地自然 B. 荀子认为神权、族权及君权等为礼之根本 C. 战国时期礼乐昌盛 D. 荀子认为遵循天命比遵从君师更重要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这句话的大意是说:天地,是生命的本源;祖先,是民族的本原;帝王和师长(这里应该是指代尊敬帝王和师长、紧守长幼尊卑之序的道德风尚)是天下大治的根本。也是要尊重天道自然,要尊敬先祖长辈,要尊敬帝王和师长。因此选B。神权、族权及君权在荀子看来是一种并列关系,AD理解错误;C是一种结果,而题干反映的是荀子的主张,无从体现,故C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34. 宋代在婚聘上的重大变化是比较计较婚姻关系的物质财富,富商娶宗室女的现象司空见惯。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社会风俗的变化 B. 宗法制开始衰落 C. 理学思想的形成 D. 商品经济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计较婚姻关系的物质财富,”“富商娶宗室女的现象司空见惯。”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A项是表现,不是原因,故排除。B项明显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不是材料计较物质财富的原因,故排除。 考点:中国古代经济结构的特点·中国古代的商业·商业发展的影响 35.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说:“亳州出轻纱,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雾。一州惟两家能织,相与世世为婚姻,惧他人家得其法也。”上述材料表明 A. 市场需求促进手工业技术的推广 B. 家庭手工业技术保守封闭 C. 亳州成为当时丝织业的生产中心 D. 手工业技术通过家庭传承得以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记载的是亳州只有两家能织出“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霞”的轻纱,所以他们两家“相与世世为婚姻,惧他人家得其法也”,目的是防止自己的技术外传,故B项正确;材料中市场需求没有体现,主要是手工技术保守,故A项错误;亳州只有两家能织出质量上乘丝织品,并不是当时丝织业的生产中心,故C项错误;手工业技术的垄断不利于发展,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36.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中国学者余秋雨也说:“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已出现装载数量数十万石的大海船,瓷器、丝绸与东南亚直至欧洲都有交易。据考证:近海有2000—3000艘沉船,以宋元时期居多。 宋代是一个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的朝代,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商人中“有奇才异行者”可以参加科举考试。 北宋都城开封商业区“市”和居民区“坊”已没有界限,到北宋中期,开封的街市变迁完成了从坊外店肆到坊墙开门侵街店肆再到夹街店肆的演变过程,市内到处设有晓市、鬼市、晚市和夜市,全城店铺林立。 材料二北宋赋税结构 材料三儒学在宋代理学思潮中发展到了极致,……国家被视为一个大家庭,君主同父亲一样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但像孟子所强调的,他必须具有完美的道德。 材料四科举制度被外国人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宋太宗时在科举考试中开始使用糊名法。(糊名法在当今中国各类考试中仍普遍使用。)明清时八股文是一种简单且良好的文章格式,采用这种方式来写文章,思维缜密,格式严整;但它一意代圣贤立言,远离现实。科举制度在1905年废止。在科举的存废和利弊上,不同学者观点不一。 ①愚以为八股之害,甚于焚书。 ——顾炎武 ②科举虽然不好,但是没有科举,那个时代更坏! ——《疯狂的科举》潘剑冰 ③就耳目所睹记,语言文章之工,合于逻辑者,无有逾于八股文者也! ——钱基博 (1)根据材料一、二所提供的信息,概括宋代商业上出现的新气象。 (2)写出宋代理学的两位代表人物。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理学家的政治理想。 (3)充分利用材料提供的信息,若请你评价对科举制度,你会更注重材料四中的哪种主张?并说出理由(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答案】(1)海外商运发达;抑商政策有所松动,政治上改变了对商人的歧视;(坊市制度瓦解)坊与市没有界限,形成繁荣的街市,通宵达旦,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工商税成为财政收入的主体; (2)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任答两位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也可得分,满分不超过君主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并具有完美的道德;认为道掌握在儒家手里,儒家拥有干预政治的天然权力;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就是要设法“正君心”。因为只有君心得正,才能正纲常、正百官,而后国治、天下平; (3)更注重①:科举考试的科目及内容大都不出儒学经义的范围,特别是明清八股取士(在四书五经内命题),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选拔的人才只是忠于皇帝的奴才。(或专制政治的工具) 更注重②:科举制通过考试的方式选拔政府官吏,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使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有益于社会重学风尚的形成;从方式上看,追求公平、公正;从选拔标准上看,择优录用 更注重③:明清时八股文是一种简单且良好的文章格式,格式严整,思维缜密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宋朝的社会状况。从宋朝商业的发展、理学的状况等方面来分析。 【详解】(1)从材料“与东南亚直至欧洲都有交易”“商人中“有奇才异行者”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市”和居民区“坊”已没有界限”“北宋赋税结构”可得出宋代商业的新气象。 (2)第一问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较简单;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任意写入两位即可。 从“君主同父亲一样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可得出宋代理学家的政治理想。 (3)本题是开放型试题,只需要选择一种观点进行说明,但要注意有观点一定要有理由。从“评价科举制度”切入,结合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进行思考。 3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王景)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是岁,牛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 ——摘自《后汉书》 材料二两次鸦片战争以后,大量外国商品涌入中国各地城乡。时人指出:“中国丝、茶及其商品的出口量不断增加,但价格却在下跌。”在某些地区,洋纱洋布排挤了土纱土布,使中国城乡出现生产凋敝、经济萧条的状况。外国商品大肆在中国倾销,一方面破坏了中国原有的封建经济结构;另一方面又为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限空间。某些地方形成商品市场,农作物商品化趋势加快。 ——张岂之《洋务运动与近代化的起步》 材料三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和结构;二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 ——何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新中国不同时期国民经济成分比例示意图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征。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发生的变化。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后经济体制的两次深刻变化,并分别指出促成变化的主要原因。 【答案】(1)特征:自给自足自然经济。铁犁牛耕、精耕细作。受制于自然环境,具有脆弱性。 (2)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步沦为资本主义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出现了近代商品市场。孕育了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走向经济的近代化)。 (3)变化:第一次由私有经济占优势变为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形成;第二次由单一公有制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原因:三大改造的完成;苏联模式(或斯大林体制)的影响。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入(或“十四大”召开)。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考查对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特征的理解。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教用犁耕、垦辟倍多、大旱”和所学史实可以从经济模式、工具技术进步、客观因素影响等方面归纳总结: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铁犁牛耕、精耕细作。受制于自然环境,具有脆弱性。 第(2)问,考查对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的变化的理解。根据提示:外国商品大肆在中国倾销,一方面破坏了中国原有的封建经济结构说明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加剧,“又为中国商品经济发展提供了有限空间”说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第(3)问,考查对新中国成立后经济体制的两次深刻变化及促成变化的主要原因的理解。第一小问首先根据1952年—1956年的提示指的是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体制;其次是1978年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后,由单一公有制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小问原因分别阐述:第一次:结合内因:三大改造的完成;外因:苏联模式(或斯大林体制)的影响;第二次的原因是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入。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自然经济的解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经济体制的变化 附加题 38. “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周易·系辞下第八》中的这一记载所反映的情况是 A. 中国原始时代从采集、渔猎进步到农业生产阶段 B. 中国传统农业长期以来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 C. 原始狩猎工具的创制极大地丰富了食物的来源 D.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耒耜是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像木叉。耒耜的发明开创了中国农耕文化。神农氏是传说中的古代中国教会人们进行农耕的农业先行者,由此可见,答案为A。 考点:古代中国的基本经济结构与特点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古文材料是分析理解能力,解答时要注意把题干信息和选项密切结合,排除干扰项。 39.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如右四个字,它们依次代表是:植物生长的形状;草木茂盛之状;果实累累,谷物成熟;谷物藏于仓廪之中。由此可以得出 A. 商朝是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 B. 甲骨文以记载农业为主要内容 C. 商朝时期农业活动已有四季之分 D. 甲骨文全面反映了古代农业的发达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中给出的内容可以看出,商周时期通过描述植物的生长来记录季节。从左到右依次表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错误,中国原始农业产生在原始社会;B选项说法过于绝对,无法得出这一结论;D选项错在“全面”二字。 40.公元829年,日本的《太政府符》一书中记载:“水田之难,尤其旱损。传闻唐国之风,渠堰不便之处,多构水车。无水之地,也斯不失其利。……其以手转、足踏、服牛回,备随便宜。”这段记载描述的是 A. 翻车 B. 水排 C. 筒车 D. 都江堰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传闻唐国之风,渠堰不便之处,多构水车。无水之地,也斯不失其利。……其以手转、足踏、服牛回,备随便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翻车的特点,故A正确。水排,是水力鼓风冶铁工具,不属于农业生产,故B排除。筒车,不需要人力驱动,故C排除。都江堰,属于水力工程,不是工具,故D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翻车 41.史学家钱穆认为:“均田是郡县制度下的井田,而井田则是封建制度下的均田。”下面对这句话解读正确的是 A. 均田就是井田,井田就是均田 B. 井田比均田更能体现中央集权 C. 均田比井田更能体现中央集权 D. 两者都体现了国家对农民的重视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均田制与井田制都是土地国有制。“均田是郡县制度下的井田”强调的是中央集权制度之下的土地国有。而井田制是分封制下的土地国有制。前者和后者相比,更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正确;均田不能等同于井田,A错误;井田制是分封制度下的经济体现,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错误;前者体现出封建国家对于农民的重视,后者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形式,D错误。 42. 《考工记》是春秋时期记载手工业技术的著作,其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戢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这表明 A. 铁器的使用已取代铜器 B. 中国开始进入“青铜时代” C. 工匠已经掌握了较高的合金冶炼技术 D. 诸侯“问鼎天下”,分封制宗法制土崩瓦解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试题分析:题中文言文大意为 青铜器有六种调配铜锡比例的配方:锡占六分之一,是铸造钟鼎的比例;锡占五分之一,是造斧头的比例;锡占四分之一,是造戈乾的比例……青铜的成分中有铜、锡,实际是铜锡合金,说明我国古代工匠熟练地掌握了较高的合金冶炼技术,故选C。A没有体现;B是在夏朝时期已经开始进入“青铜时代” ;D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特征,与题意无关。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冶金业。 【详解】 查看更多